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 > 地图 >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2024风波的故事读后感范文大全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相关栏目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热门栏目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推荐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

(共 177 篇)

  • 1、 铅笔的故事读后感

    铅笔的故事读后感(一)

    据老师讲,学经济的,怎么能不读铅笔的故事,在忏愧之余,我也拜读了这篇文章,当然像这种经典的文章看一遍是不够的,看第二遍,在你惊叹原来铅笔的制造过程。同时,你也会觉得经济学实在是博大精深和魅力无穷,自诩为经济学学生的我也尝试着写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看完后用我自己的一句话的来说讲,就是由铅笔自发的大规模,有序的社会协作。为什么呢?文中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并没有一个主宰者来发号施令,或强制性地指挥生产我的这无数的生产活动。一点都没有存在这种人物的迹象。相反,我们发现,看不见的手在发挥作用”

    那问题来了,什么叫做“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手”是由经济学鼻祖人物亚当斯密提出来的,是指让市场自由调节和运行。市场是指买者和卖者发生经济来往的场所。而经济人(排除神经病)出于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自发的进行合作,竞争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效率和进步。

    比如文中里面提到,人的种种创造精神的聚合——成百上千万微不足道的实际知识,自然地、自发地整合到一起,从而对人的需求和欲望作出反应,在这各过程中,竟然没有任何人来主宰。一支铅笔的制造,让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宗教,不同职业的人交集在一起,施展自己的技能,用自己的劳务换取到一份薪水或者服务。

    “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作为一个老实人,说实话,这个市场的作用,我真的记忆不清了,所以我直接从这个铅笔的故事来说说.

    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比如此文中,涉及到了各个领域的资源,如树木,人力资源,资金,技术,机器等等。

    有利于提高分工协作水平。这些人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讲着不同的语言,信奉着不同的宗教,甚至可能彼此憎恶,——然而,所有这些差异,并没有妨碍他们合作生产一支铅笔这点不再赘述,直接从制作过程可以看出。

    当然市场的也不是万能的,也有其弊端,出现市场失灵的状况,如在公共产品和外部性方面.这个方面就要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了。

    所以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官方叫做,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看不见的手”生活中的例子

    我始终觉得,学一门知识,是要为实践服务的,所以,我想说说生活中的几个关于市场自发调控的现象,其实这方面比较多,任意说两个例子。

    微信打赏。最近两年微信公众号比较火爆,自媒体从业人士通过撰写各种文章,然后设置一个自由打赏的功能,价格不等,如1元,5元,10元….,往往一些火爆点的微信公众号

  • 2、 《邓颖超的故事》读后感
    《邓颖超的故事》读后感 在阅读《邓颖超的故事》这本书之前,我只是从过去的语文书里知道,邓颖超是周总理的夫人。为了能更好的理解邓颖超同志的光辉事迹,我上网查阅了邓颖超的个人事迹,认真阅读了《邓颖超的故事》一书,原来早在20世纪早期,年轻的邓颖超就立下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到争取人民自由与国家富强的中国革命运动之中。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邓颖超大姐将个人一切置之度外,毫无怨言地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几十年来,无论从做人还是做事方面,邓颖超大姐都给世人树立了一个楷模形象。邓颖超大姐晚年身居高位,但依旧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西花厅的很多工作人员见证了她不居功不自傲、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 在邓颖超奶奶去世后,赵炜同志和周恩来邓颖超研究中心的另外一些老同志共同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那就是在全国数十所大中小学建立了一百多个“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多地传播周恩来与邓颖超伉俪献身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希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至理名言能够扎根在年轻一代的心中。而我们学校也开展了这项活动。 这本书上所反映的邓颖超等11位女革命家的事迹,是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中闪烁着特殊光彩的一个部分。而了解她们的事迹,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的内涵。在这本书中,邓颖超同志的伟大形象,通过一个个精彩而生动的小故事,呈现在我面前,令我深受感动。当然,让我受感动的不仅仅是这本书的内容,还有书的作者赵炜同志为宣传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生平业绩和思想所付出的心血和孜孜不倦的努力。她在2004年出版的回忆录《西花厅岁月》一书前言中有一段非常感人的话,“虽然我已年逾古稀,但还要按照周总理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以及邓大姐常说的‘人老心红志更坚’去做,在有生之年努力向年轻一代宣传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情操,用周总理和邓大姐的无私奉献精神去感染年轻人为祖国的兴旺发达多做贡献。” 同时,富有特色的“周恩来班”和“邓颖超班”好像一颗颗火种,能够把老一辈的创业与献身精神带到更广泛的社会大课堂,让更多的人记住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的辉煌事迹。 这学期我们也要开始争创周恩来班了,我们要学习邓奶奶不怕吃苦,坚定信念的革命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得到周恩来班这个光荣的称号。 金怡韬 高二十一班  
  • 3、 聂海胜的故事读后感

    聂海胜的故事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关于我国传奇航天员聂海胜的人物传记,聂海胜的生平事迹,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他是那么的为了梦想勇敢向前且意志坚定啊!

    山里的娃娃聂海胜在小时候,梦到了自己长出了一双又大又长的翅膀,飞向了宽广的蓝天。

    从此,没见过飞机的小聂海胜在心底种下了一颗飞天梦想的种子。

    要实现自己的飞天梦,就要必须有相应的学识,为了这个梦想,家庭困难的小聂海胜刻苦学习,在他的努力和坚持下,聂海胜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并且凭着打工攒够了自己的学费。

    从聂海胜树立梦想,到为了自己的梦想,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学习这件事情,让我认识到了,人一定要有梦想,而且为了自己的梦想,还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去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

    聂海胜高中毕业后,成为了一名歼击机飞行员,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不过这时候,他的飞天梦升级了,他希望自己能够飞向更远的太空。

    可是,对于我们从来没有人上过太空的中国来说,航天员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职业,不过,从不缺少勇气的聂海胜不但参选了航天员,而且还乘坐神舟六号和神舟十号两次飞上了太空。

    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也许有时候光凭努力是不够的,有时候勇气更加重要。

    聂海胜的航天梦还在继续,我也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做好了准备。

    你,准备好了吗?

    聂海胜的故事读后感【2】

    20xx年10月12日9时,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代表中国,向太空又一次挺进。

    在他们出发前,笔者倾听他们讲述了选拔和训练的珍贵内幕、个人成长的感人故事和5天6夜的太空生活。

    当上飞行员

    费俊龙:我小时候很羡慕军人,可能是小时候挺喜欢看战争片,我感觉到军人特别伟大。

    我特别欣赏红五星,我小时候自己做过红五星,拿铁皮自己铰的,完了以后刷上红漆,放在自己的帽子上。

    后来我姐夫是当兵的,我特意跟他要了一个帽徽,别在我的帽子上,那时候我都已经上初一了。

    因为从小就对军人有种特别的向往,所以当1982年我们学校进行招飞的宣传,我义无反顾地就报了名。

    当时我是自作主张。

    飞行员最后一项检查眼睛,要检查眼底,必须散瞳以后才能检查。

    我检查完,戴了一个墨镜回家了,因为父母都知道,我平时不戴眼镜。

    母亲问我眼睛怎么了,我怕她着急,就我没什么事,就是检查眼睛,学校组织的。

    我的家在江南,江苏昆山。

    那里比较富裕的,也是个鱼米之乡。

    我在家排行老小,上面有两个姐姐。

    南方有一种习惯,作为一个男孩又

  • 4、 龙珠风波读后感

    龙珠风波读后感

    在暑假里,我看了许多书。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鲁西西传中的《龙珠风波》

    这个故事讲的是:读四年级的皮皮鲁兄妹,发现了一条隐身的龙,并帮助了它。龙为了报恩,送给他们一颗龙珠。只要把龙珠嘴里,连不会游泳的鲁西西也马上游得很快。为此,鲁西西用龙珠去参加学校的游泳比赛,以非常快的速度完成比赛,一举获得第一名。鲁西西的游泳成绩引起国家游泳队的重视,并把鲁西西招进国家队。为了不被外国人嘲笑,鲁西西含着龙珠与世界游泳冠军比赛,不但取得胜利,还连续几次打破世界纪录。有几位倒爷看中鲁西西的水下本领,于是把她绑架了,逼她到沉船里找宝藏。不过,鲁西西下水后才发现沉船是一座龙宫。龙王为了让这几位倒爷不给后人丢脸,就把他们都弄下水,还让鲁西西带走沉船里的古董。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人看到财宝可以不要命地去争夺,就像那几位倒爷那样。贪婪的人会做出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最终会一无所有。再说鲁西西,她身上有很多优点:机智、勇敢,临危不惧,能言善辩,这些优点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

  • 5、 定风波读后感

    定风波读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吟完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喷涌而出。这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

    此词写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仕途不济,官场失意,苏轼用一首《定风波》来表达了他豁达的胸襟。《定风波》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了其遇雨阻却无悲无喜,醉醒全无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哲理。

    莫听穿林打叶声狂风骤雨,黄州之贬又如何?作者不以外物萦怀,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而对生活的磨难,他淡然处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艰难险阻在他心理如无物,他搏击风雨,笑傲人生,抒写大气磅礴的人生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忘我的境界大有何怕浊烟迷人眼,我有正气存人间之势。

    是啊,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从苏轼的态度中我体会到良多啊。还记得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感觉天一直在下雨,我就如同蛰伏的茧一样,处于高考无边黑暗中。身边的种种约束与不自由都成为了一把强有力的锁,约束着我的心。废寝忘食地拖着废倦的身体如行尸走肉般地为明天担忧,也许高考路上本来就是风波不断吧!心累了,心就下雨了,无法把自己的心整理得更好。这时读了《定风波》,心中所有不解和不安都平定下来了。《定风波》教我要不怕风雨,顶风冲雨地从容前进,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前进,要看开一切坦然面对一切地前进我仿佛看到了苏轼在仕途中遇雨但是仍然从容前进的身影苏轼的处世态度平定了风雨,也平定了我的焦躁不安。

    也许人生就是要从容不迫的吧,每个人在行路中难免遇上这样或那样的风波,当困难来时我们何不学学苏子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淡定。人生的风雨劈头盖脑又怎样,迟早会有晴天的一天,唯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生命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荣辱得失犹如过眼云烟,超越困难,解决困难就要有勇气面对。超然洒脱地活着,只要内心平静,内心从容又充实,又有什么可以阻挡呢?

    我们恐怕没有圣人的意境,也没有足够的阅历,但都不防闲时读读《定风波》,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新的体悟。也许不经年我们也能理解苏轼的超然洒脱。

  • 6、 呐喊风波读后感

    呐喊风波读后感(一)

    在我读过的书籍中,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的便是鲁迅的《呐喊》了。《呐喊》深刻地揭露了旧时封建社会的残忍,从中我也读到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残忍景象。从《狂人日记》到《孔乙己》再到《啊q正传》,从《风波》到《故乡》再到《社戏》,没有一篇不是在用犀利的笔锋与封建社会的欺压百姓的人们手中的尖刀、火枪做斗争,他犀利的笔锋令国民党反动派闻风丧胆,无论是他的文章还是他的爱国之心,都是那么地令人肃然起敬。虽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新社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温饱甚至小康,但是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啊。

    在我认为,读书是人生中最好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它不但能给予人无穷无尽的知识,而且可以给予人无限的乐趣并且培养人为人处事的的能力。

    在人们孤独的时候,读书变成了最大的乐趣。这时它既是人们丰富知识的工具,也是消遣的娱乐品,当人们在这时看它时,会感到快乐、轻松;而在人们处理事务的时候,最能发挥由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从读书中获得的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是无穷尽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多读一些好书,对自己是有利无害的,如果能够在实践的时候不是单纯的运用书本中的知识,而是在书中的知识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结合自己的实际,灵活运用,才是读好书的最高境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爷爷的一句名言,也同样是对书籍赞美的一句名言。从这句话中便可以看出书在世界的地位是多么重要,它的价值有多么珍贵。正如高尔基爷爷所说的,一本一本的书,就像一个一个的阶梯,使人爬上高峰。但是爬上高峰的路是陡的,是险的,是要的努力才能爬上去的。读一些不同的书籍就像是在爬阶梯,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但也要会选择书籍。一本好书就犹如是由钻石似的思想和那些珍珠似的字2020句堆砌而成的无价之宝,其中所蕴含着的知识与智慧是那样的珍贵,书籍真可谓是人类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啊!相反,如果我们去读那些几乎汇集了天下所有肮脏之物的不利于健康的书籍,那不是在掌握知识、寻找乐趣,而是在使自己堕落,会使自己变得庸俗、无知。

    在一本书中,又使它会让你伤心、同情的落泪;有时它会让你开怀大笑;有时它会让你觉得自己身临其境;有时它会让你自己觉得离它根本就在两个世界。

    我想,书籍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精神的食粮,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在这个快乐的寒假里,我读了《朝花夕拾呐喊》这本书。

    《朝花夕拾呐喊》的原名是《旧事重提》,书中讲了二十三个故事,

  • 7、 风波读后感通用

    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文章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是时候联系实际将心得写成读后感了,怎么去正确的撰写有关作品的读后感呢?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风波读后感”,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风波读后感 篇1

    初中学习了《故乡》《社戏》才买回了这本书,学了《呐喊》自序后决定认真读一遍,可是直到现在才找到了机会,同学们好多都读过不只一遍了。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给我感受最深的要数《孔乙己》与《药》。

    孔乙己,一个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的小人物,明明处在社会的最下层但是却一心向往着贵族人的生活的专职骗子,被打断了腿,最终离开了大家。作者借写孔乙己这一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举制度毒害所产生的头脑僵化,迂腐不堪的习性的人物形象,对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作了揭露和批判。文章中描写众人嘲笑可怜的孔乙己的场面写的也是有滋有味,用众人的哄笑烘托和加强了小说的悲剧效果。文章不仅写出了孔乙己一个人痛苦的生活经历,也表现出了社会同仁的不同情,相反的却是取笑,体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无情。

    《故乡》中的人们麻木,迷信的形象更是在《药》中被表现的完美无缺。《药》,我认为是这本小说集中最能令读者悲愤,同情的文章。什么人血馒头听来就感到可笑,可是在今日看来可笑的事物在当时却成了可以治不治之症的良药,华老栓他有医不求信馒头,千方百计去找人血,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这些问题,什么革命 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革命者被残害的时候,众人看热闹都是因为长期在封建重压下生活的结果,他们一代人是这样,但是受残酷的封建制度的影响的国人可不只一代。

    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愤怒而又激励着当时中国人,向被深深蒙在鼓里的国人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此时,中国摆脱了封建社会的影响,正在健康的,正确的朝者美好的未来奋力前进。我们要站起来,继续努力,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风波读后感 篇2

    一天有空我读了一篇叫《假币风波》的文章,让我读懂了人生做人的道理。

    《假币风波》的故事讲述了,爸爸买菜时找回的一张50元的假币,我自告奋勇把这张假币花掉,最后我把这张假币撕成成了碎片。看完这个故事后,让我知道了做人应该要有做人的本责,即使自己

  • 8、 《定风波》读后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紧紧扣着道中遇雨这样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来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从而展示了作者豪迈的胸襟和达观洒脱的性格。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写景与议论相结合,通过意境发议论。作品的开头十分壮观,风穿林,雨打叶,大自然的突然变化铺天卷地来,这是读者都可以感觉到的;但是作者本人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依然徐步而行,从容呤啸。这两句下笔突兀,有声有色,气势饱满,景象宛然,活生生地勾画出一个在政治风浪中无忧无惧,自然自在的苏轼形象。 一蓑烟雨任平生,是作品前四句的小结,也是作者一生处世态度的总概括。这可以说是豪放,也可以说是对自然、对社会的一种戏弄,洒脱中略带一点玩世不恭。 料峭春风三句是写景,也有个人感受。从整个作品的思想上说,它是一个过渡,是为作品最后的议论所设的一个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极了,说理警辟,气力圆足,写的是眼前景,说的是人生哲理,既有诗情画意,又似乎带一点禅味。 在格式上,这篇作品有八个七言句,三个二字句。如果把谁怕、微冷、归去三个二字句抽掉,其余的八个七言句仍可构成一首完整的作品,而且基本意思未变。那么这三个二字句在作品中起什么作用呢?我想它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感情气氛,增强节奏感。一首七言诗的旋律、节奏是迀徐平缓的,嵌入三个二字句后,其旋律、节奏立刻发生变化,读起来使感到跌宕起伏,豪迈奔放了。

  • 9、 定风波读后感系列

    茫茫书海,寻获佳书,犹如浪里淘沙,沙中觅金。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自己的思考。需要好好的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是否你总是为写一篇读后感而烦恼?为此,栏目小编特意呈上“定风波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定风波读后感(篇1)

    今日,偶然在一部诗集上看到宋代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一首,不由得感慨万端,一股莫名的力量也随之涌上了全身。

    词的头一句写的是作者苏轼于三月七日时在沙湖道上“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的一件平凡却又生趣的小事。第二句写的是苏轼在暴怒风雨之中的从容淡定的心态以及他对“竹杖芒鞋轻胜马所抒发的人生观念。第三句更是突出观点和主题,写出了苏轼轻历风雨之后的积极向上和笑对人生的态度。这首词乍一看似乎挺容易理解,实际上却隐埋着更加意味深长的道理。

    就拿“莫听穿林打叶声”这一句来说,就足够渲染出了风雨的急骤和变化万千,这其实也是暗喻了苏轼当时屡遭挫折的生活环境:他在政治上不断受到重创,官职一降再降,晚年又被迫流放到荒芜之地——海南岛,但他毫不畏惧,也从不屈从于挫折和困难之下,始终以他那顽强的性格和豁达开朗的内心面对着一切。因为他心里清楚地知道,在经历了凄风飒雨之后,天,始终会放睛的。

    再拿“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一句来说,表面上虽然写的是自己平静悠闲的心理,实际上也隐喻着当代生活的两种形式:一是炊烟淡袅、两袖清风的生活,作文一是大鱼大肉、彩裘花袍的富裕生活,自然,按苏轼的自身风格,他是更加向往,并肯定这种平民生活的,而“竹杖芒鞋”不正是那些平民的真实写照吗?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就是以这样的人生态度,不断地磨炼,再考验自己的人生境界,并将它永远地铭记在自己的心中,实践在自己的行动中。正是如此,才成就了这样一位名垂青史的诗人。

    定风波读后感(篇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风雨俱来,雨滴打在叶子上,传来阵阵响声,作者苏轼却表现淡定,在风雨中吟啸、漫步。这在常人看来是疯狂的、另类的。别急,且看下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位老人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是否真能“轻胜马”呢,或许作者洒脱的性格。再读“一蓑烟雨任平生”,从表面上看,作者所要表现的仅是自己对烟雨的淡定,不妨再看作者的人生,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只惜后来怀才不遇,受权贵欺压,打击无数,颠沛流离,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已让他身经百战,眼前这点“

  • 10、 苏轼定风波的读后感通用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帆船,可以帮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凡是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对书有着不同一般的痴迷,当一个人观看了一本书籍之后都会有所感悟,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该如何才能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好呢?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苏轼定风波的读后感通用,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苏轼定风波的读后感(篇1)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少年成名,惊才艳艳,中年乌台诗案被贬,后重启为丞相,一生多次被贬谪又再起,实为跌宕,精彩的一生。这首记事抒怀之词,就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有官名,却没有实权。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从而吟出了这首定风波。

    《定风波》是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中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

    苏轼在与友人出行途中偶然遇到下雨,狼狈,单的却“余独不觉”,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上片着眼于雨中,雨很大,没有带雨具,这让同行的各位都很狼狈,但是作者并没有感觉到,就任凭它大雨去打在身上了。

    前段听到“穿林打叶”的雨声,并劝慰自己不去狼狈躲雨,不如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虽然简陋,但是作者认为这轻便的装束胜过马匹。“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正所谓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后段写出在和朋友出行喝酒,在微微寒冷的春风中,被冰冷的雨水醒酒,感觉到身上湿漉漉的冷,但是山头有些店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的不多,就一点点的光亮,小雨过后,此时的阳光给作者带来丝丝的温暖,但是就是让人就感觉有一些暖和了。山头的太阳斜斜的照在身上,酒醒,云开,雨毕,阳光风吹的寒冷带来一丝温暖,此时的一切都是正好。

    下雨这种天气,尤其是没带挡雨的雨具,就会觉得很冷,很不舒服,但是作者在这种境遇

  • 2023-05-31

  • 2023-06-15

  • 2023-03-28

  • 2021-07-10

  • 2023-06-16

  • 2019-10-19

  • 2021-09-27

  • 2023-04-16

  • 2019-09-20

  • 2023-07-04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3-05-29

  • 2023-04-26

  • 2023-02-15

  • 2023-02-27

  • 2019-10-20

  • 2022-03-11

  • 2019-09-25

  • 2019-09-23

  • 2023-02-13

  • 2022-12-30

  • 2023-06-05

  • 2021-08-15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3-05-05

  • 2022-02-10

  • 2021-08-23

  • 2019-11-03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2-10-26

  • 2022-12-1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0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
风波的故事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风波的故事读后感,风波的故事读后感大全,风波的故事读后感2024,更多风波的故事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