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 > 地图 >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相关栏目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热门栏目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推荐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

(共 4179 篇)

  • 1、 读《三国演义》有感范文500字

    读了三国演义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三个国家相互斗争为主要内容,讲述了东汉末年至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的战争的故事。翻开它,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作者在这幅画上描绘出朵朵奇葩,使我深深陶醉其中,这里既有鼓角争鸣、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有文武百官使尽心机、钩心斗角的纷争,同时也不乏风花雪月的爱情和情意深长的友谊。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让人忘却了这是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讲一个个娓娓动听的故事。

    它以战争描写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在书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典型人物如:张飞、赵云、典韦的勇猛,刘备的仁德,鲁肃的忠厚,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宁可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阴险狡诈的曹操,作者把各个人物写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读完《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后,不但丰富了我的历史文化知识,而且还从书中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做人不要像周瑜一样心胸狭窄。要向诸葛亮学习,足智多谋、宽宏大量,以积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 2、 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心得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罗贯中。经过清代人毛宗岗加工润色后更名为《三国志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历史章回小说。共一百二十回,70余万字,整个故事在东汉末年拉开帷幕,至西晋初结束。

    东汉末年,爆发大型农民起义:黄巾起义,乱世之中,众多英雄竟相涌现。描写了在爆发黄巾起义到晋武帝太康元年灭吴统一全国这一时期的故事,通过桃园三结义,体现了刘备、关羽和张飞的义气。非常形象地描绘了每个人物,比如说刘备这个人物: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开头也引用了诗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此书非常吸引我,因为它不但形象地描绘了每一个人物,就连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表情都描写得很细腻,最重要的是,很多人物用词都准确,体现了优秀的中华礼仪文化。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体现了人民拥护明君、向往和平美好、反对动乱的愿望。作品显示出曹操的凶残、毒辣和狡诈的人物个性,与之相反,刘备爱民如子,以礼待人,受子民爱待。

    读了《三国演义》,我收获很多:做人做事要像诸葛亮那样机智,像刘备一样以礼待人,像孙权一样事先有计划,不能像曹操那样狡猾,毒辣。(揭欣谕)

  • 3、 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500字感悟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非常有名,在今年寒假我有幸阅读了这部佳作。

    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着重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为背景,展示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冲突,反映出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痛苦和灾难,以及他们反对战争,追求统一和平的愿望。本书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义重如山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仁民爱物的刘备,其中我最喜爱诸葛亮和关羽。

    先说诸葛亮,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而打动,才出山的,诸葛亮除了空城计,最为出名的就是草船借箭了。那时周瑜见识了诸葛亮的才能,心怀妒忌,想要找理由杀他,让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用二十只船趁大雾到曹营骗箭,等到雾散去,就成功收获了十万支箭。诸葛亮有如此才智,令人叹服。

    再说关羽,关羽一向忠义,一次,曹操发二十万兵征讨刘备,刘备和张飞中计逃退,只剩关羽坚守,但曹操惜才,派人去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且着重强调了一有刘备消息,立刻前去投奔。曹操答应了,却依旧想留住关羽,给他高官厚禄,送他金银财宝。关羽不为所动,但为了回报他,斩了敌方大将颜良和文丑,得知刘备消息后,把所有金银财宝留下,去投奔了。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一心为主,关羽真是忠义。

    《三国演义》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追求和平的愿望,记录了历史的风云,无愧是一部佳作。

  • 4、 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读后有感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成熟的长篇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全书采用曲折的故事情节,概括这一时期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情感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集团则不乏揭露鞭打。对作者的这一倾向,我们应有辩证的认识,要注意历史与演义小说的区别。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情节,那肯定就是——“巧借东风烧赤壁”了。

    赤壁之站的精彩不在于战斗本身,而在于战前交战双方的精彩较量。曹操先是让部下诈降,东吴将计就计,先以苦肉计让黄盖取信于曹操,又让庞统以连环计说服曹操把大船连成一片,以便实施火攻,而曹操亦通过观察风向,自信地排除了东吴实施火攻的可能性,这些描写都使得故事更加曲折精彩,并且进一步把故事焦点集中在可以决定胜负的诸葛亮借东风上,极大的突出了诸葛亮近于天人的神异本领,让人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中感受人物形象的鲜活。

    当然,《三国演义》也有稍显不当之处,如鲁迅对这本书就有这样的评价: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我们在阅读名著时,也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顾兼宇)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作文

    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作文一

    刘备三顾茅庐,方请动大贤,真不一般;孔明二次外出,测验那大贤,真不简单。

    刘备有如此大的耐心,去找那孔明,如果是常人,比如说张飞,第一次还好,第二次说把孔明唤来,第三次说去放火,可见如果是常人,一定请不动诸葛孔明。再者以一个君主去拜访一个住草庐的人这事就少见,再加上第一次没见着,第二次还没见着,第三次见着人家在睡觉,让拜访他的人立于门外。平常人拜访了,但是,友人时,友人要出门迎接,可一个君主拜访一个先生,却要在门外等,真是太不像话了。不过这也正好证明了刘备的诚心,打动诸葛孔明出山相辅,共商大事共成大业。

    当孔明与刘备回到新野,他们同吃同榻,这又表明了刘备对孔明的尊敬。之后,孔明说什么,刘备就怎么做,这孔明从山间野夫,一下跨到能与君王平起平坐的军师、丞相。我不仅想:当时,说不定还有更多的诸葛亮等待贤君明主支“开发、利用”呢!

    一个女子,为报夫仇,想出妙计,她是——徐氏,一个来亚于徐庶的妈妈徐母的一个女子,真是国的英雄。一个大胆,聪明的女英雄,比奸臣庸臣强多了,女子不可忽视。

    向刘备学习耐心,向孔明学习语言表达,向徐氏学习大胆。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作文二

    当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他若是有曹操这样的胸襟,也不会白帝城托孤,他不仅是老了,他已经身心疲惫了,我想,他的驾崩与心情郁闷也是有这直接的关系的。心态能够决定一切。周瑜的英年早逝,无不告诉人们,他们根本没有那样宽广的胸襟。

    曹操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诗句的矛头不都指向一个——曹操的野心很大,也是一个伟大的诗人。

    《三国演义》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

    三国之所以精彩,如三国开书所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多少英雄,多少故事,都已灰飞烟灭,可是那些经典的道理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是不可磨灭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

  • 6、 读名著三国演义有感500字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描写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近一百年间的历史风云,非常有名,在今年寒假我有幸阅读了这部佳作。

    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这本书着重以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为背景,展示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军事冲突,反映出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痛苦和灾难,以及他们反对战争,追求统一和平的愿望。本书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义重如山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仁民爱物的刘备,其中我最喜爱诸葛亮和关羽。

    先说诸葛亮,诸葛亮是被刘备三顾茅庐而打动,才出山的,诸葛亮除了空城计,最为出名的就是草船借箭了。那时周瑜见识了诸葛亮的才能,心怀妒忌,想要找理由杀他,让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用二十只船趁大雾到曹营骗箭,等到雾散去,就成功收获了十万支箭。诸葛亮有如此才智,令人叹服。

    再说关羽,关羽一向忠义,一次,曹操发二十万兵征讨刘备,刘备和张飞中计逃退,只剩关羽坚守,但曹操惜才,派人去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且着重强调了一有刘备消息,立刻前去投奔。曹操答应了,却依旧想留住关羽,给他高官厚禄,送他金银财宝。关羽不为所动,但为了回报他,斩了敌方大将颜良和文丑,得知刘备消息后,把所有金银财宝留下,去投奔了。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一心为主,关羽真是忠义。

    《三国演义》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和追求和平的愿望,记录了历史的风云,无愧是一部佳作。

  • 7、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10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1000字

    孙瑞泽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非常值得一看。它的精华在于故事里所有人物形象被栩栩如生的(地)刻画出来。它讲述了在东汉末年,皇朝腐败,人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在南方、北方相继出现了三股势力,分别是刘备的蜀汉政权、曹操的北魏政权、孙权的东吴政权。在经历近百年的战乱,终于被司马炎统一为晋。全书以战争为主线,把厚黑学表现的(得)淋漓尽致,中间也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好,用简短的文字概括了本书的主要内容)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他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了荆州,而后攻下益州,建立了蜀汉政权。他机谋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在临终前对他儿子刘禅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这句话值得让世人知道并铭记在心。(对刘备作出了准确的评价,并指出了做人的道理)

    曹操精通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在著名的《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气魄雄伟,慷慨悲凉。同时,曹操也是一位枭雄,他足智多谋,奸诈狡猾,多疑。在战略上兵不厌诈、出奇制胜。(简短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对曹操是非功过的评价)

    孙权是在孙策遇刺身亡后,继之掌事,成为一方诸侯。他是一位多忧之人,做事稳重,深思熟虑,最终建立吴。

    本书中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诸葛亮,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饱读兵书。他本来隐居于隆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后被刘备三顾茅庐所感动,辅佐他打下一片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此外,还有忠勇正直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心胸狭窄的周瑜、诡计多端的司马懿等等多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能够抓住不同人物的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与评价,说明你读书的用功和思考的缜密)

    令我最难忘的是赤壁之战,东吴和蜀国联合起来击败了人数占优势的魏国。在此战役中,曹操疏忽大意,低估了对手。而诸葛亮巧妙的运用火攻策略,将二十万曹军击溃于赤壁。这是历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场战役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对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运用正确的策略击败对手,百战百胜。当然盟友的支持

  • 8、 读《三国演义有感》有感5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有感500字

    孙振凯

    前一阵子,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文学巨著后,我产生了很多感受。

    《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在三国时期,有三个特别强大的国家,分别是魏、蜀、吴。这三个国家都非常想做统一三国的人。但蜀国和吴国在后期兵力不敌魏国。结果,三国之中的魏国统一了三国,并改国号为晋。

    在《三国演义》里,我觉得名声最好的就是刘备和诸葛亮了。刘备他很有仁心,大家都很喜欢他。在他当皇帝时,他待人非常和善。还让百姓过上了在当时相对来说,比较好的生活。

    诸葛亮呢?如果不是诸葛亮一直在辅佐刘备,蜀国也不会有那么强大。而且诸葛亮非常有智慧,是刘备的主要谋士之一。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才干的人。

    我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最喜欢的就是曹操和诸葛亮两个人。我认为曹操这个人他虽然在人们眼中,是个

    不折不扣的奸雄。但他非常有才能。而且也非常有智慧。就是有一点不好,就是太多疑了。当年曹操败走华容道的时候,如果走大道的话,就不会中了诸葛亮的伏兵计了。但是,即使曹操有多疑这个缺点,也掩盖不住他的优点。其实曹操最大的优点,还是很尊重有才能的人。就因为他很尊重有才能的人,所以他的帐下有很多贤士。

    诸葛亮他很有谋略,而且他还是一个忠臣。自从刘备把他请过来以后,他都一直忠心于刘备。从未有过二心。所以说,他对刘备可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可以说是一个足智多谋并且赤胆忠心的人。

    我喜欢《三国演义》这本书。

  • 9、 读三国演义后感500字

    今年寒假,我在妈妈的指导下,认认真真的通读了一遍《三国演义》。妈妈对我说,清朝人毛宗岗将《三国演义》中刻画出的三个典型人物。称为“三绝”即“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对此,我倒是有一点儿自己的小小看法呢。称关羽为“义绝”,我觉得是很恰当的。不说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义释曹操这些耳熟能详的故后绝食而死,就很能说明关羽的“义绝”。因为,一匹马尚且对主人如此忠心有义,更别说它的主人。美中不足的是,关羽太过自大,不然便不会有败走麦城的结局了。 再说“智绝”诸葛亮吧。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一情孟获,摆下空城计吓退司马懿的大军,这些让我对他的智慧佩服的五体投地,只恨自己没有长一颗他那样的脑袋。然而要说他聪明绝顶,我却要反对一下。一个聪明绝顶的人,会在重大事情上犯错误吗?我想不会的,而诸葛亮却在家庭一丈误用马谡,结果导致惨败,军事要地被敌人夺取。不这样一件事,让我认为诸葛亮不能称得上“智绝”。 至于曹操评价为“奸绝”我更是要举双手反对了。虽然曹操有“狭天子以令诸侯”“梦中希人”这样奸诈的一面,但是他爱惜人才,临死时细心安排身边人的生计,可见他也有充满爱心的一面;这样一个人物,仅用“奸绝”去评价他,太不公平了。 《三国演义》中刻画的人物形形色色,现在回想起来,面前还能浮现出那一张张鲜活的面容。我想,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 10、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作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作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作文(1)

    塞北秋风,江南杏雨。江山如画,英雄为何不争?

    佳人乱世,笑靥如花。倾城倾国,你却为何不得?

    书中最令人扼腕的是刘关张这三兄弟。从桃园结义到赤壁破曹,从千里单骑到败走麦城,从长坡一吼到夜战马超。云长说:即使大哥什么都没有,我也要去投奔他。不论做什么都以他大哥为准,他可以对谁都不好可唯独要对大哥好。只因为他有义。

    他桀骜不驯却只对大哥忠诚,当知道自己的二哥被杀,就算打也好骂也好,这个仇我也要报。结果被手下所杀。这三人从书之头却没有走到书之尾。败走麦城,心不甘;身首异处,恨无奈;兄弟相死,泪满行。塞北风,吹散了他们的呼吸;古筝曲,叹不完他们的一生。他们兄弟之情所融合成的那一缕英魂。依旧是那么的有情有义,生死不分。忠诚之魂,永久不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诸葛孔明,人称卧龙先生,被刘备所感动,拜为军师。为表忠心,献出隆中对;为得赤壁之赢,孤身犯险,舌战群儒;为对抗司马懿,冒险一搏,演唱空城。统一全国是他毕生之梦,当刘备临终托孤时,他发誓定会辅助刘禅,完成统一大业。这个人,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最终油尽灯枯,耗尽了他全部的力气。即使身已死,可他对蜀汉之忠,对刘备之忠,永久不止。

    他是英雄,有胆去刺杀董卓;他有志向,只为一统天下。雄心之魂,传古至今,但凡有志者,皆全有之。曹操,一位传奇之人,在三国之中,个个有雄心,可唯独他的雄心是那么雄厚,直抒扑面而来杀陈宫,灭吕布,就连袁绍,汉献帝之妃都成为了他的踏脚石。怎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壮志却未酬,可时间是公平的,最后他的壮志化成一缕英魂,永久不灭。

    大梦方醒,百年长,不过弹指一挥间。罗贯中以情为墨,以义为纸,拾起人生壮志这支笔写出了人物百叹。关羽的忠,为后人叹;诸葛的智,为后人敬;孟德的雄,为后人佩。他们有壮志,有情义,只最终逃不脱命运。罗贯中不禁写出了人物姿,更重要的是,留下了一缕英魂,或忠或义,或智或才,不过是这其中无数人的结合体罢了。

    爱无痕,情无边。欢笑泪眼共床眠。

    人已去,情却在。一寸离肠千万结。

    时已逝,间无隙。一缕英魂到永久。

    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800字作文(2)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

  • 2019-10-23

  • 2019-10-23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4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
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2024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教您怎么写读三国演义有感作文5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