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 > 地图 >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2024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相关栏目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热门栏目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推荐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

(共 9900 篇)

  • 1、 关于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学习就是这样,只能虚心不能骄傲,《三国演义》这本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小编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大家快点看看吧。

    学习心得体会一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后,我被书中的一个人物深深打动了。

    刘备很有礼貌,也很有兵力,他所在的国家三国中的一国。《三国演义》中刘备虽然是一国之主,但仍然为关羽,张飞的纳鞋底,这多么令人感动啊!这时,我想起

    记得有一次,数学进行了一次月考,在月考前一天,老师带我们复习了以前教过的内容,我认真地复习了一遍,第二天一考,一下就考个98分,我一下就骄傲了起来,到处向同学们吹嘘。同学们来请教我,我都爱理不理,还有时冲同学发火,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也有一种不可一世的感觉,时间一长,我在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顿时下降了。

    紧接着,又开始了下一次的模拟考试,我怀着无比傲慢的心情考完了这张试卷,结果可想而知我不禁责备我自己,以后在同学面前还怎么抬起头呀。突然,我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他谦虚,有礼貌,胜不骄败不馁。

    对,我也要向刘备一样。我挺起了精神,在第三次考试成绩中再次脱颖而出。这回我不像以前一样,傲慢无礼,而是虚心学习,努力助人。终于,我又成为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好学生了。

    学习心得体会二

    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读完刘禹锡的《蜀先主庙》,我不禁想起了《三国演义》中巧妙的《空城计》、阴险的《借刀杀人》、令人敬佩的《刮骨疗毒》

    再次翻开《三国演义》,书中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深深的感染着我,仿佛有一股暖暖的历史长河流进我的心扉。《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历经各种波折,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魏、蜀、吴,最终司马炎统一了中国。这本书不仅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荒淫腐败,还赞扬了各方豪杰敢于反抗的精神,更使我们初步的了解了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三国演义》中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号称卧龙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一次诸葛亮率军讨伐魏国,连连获胜,不料传来战略要地街亭失守的消息,诸葛亮正要撤退,只见司马懿率领十万大军向西城杀来。诸葛亮镇定自如,下令让军士装作老百姓,清扫街道,自己在城楼上悠闲地弹起了琴。司马懿率军冲到城下,见这般模样以为城中有埋伏,连忙撤退。读完《空城计》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多动脑子,不能鲁莽行事。

    合上《三国演义》的书页,关羽、张飞和各路英雄豪杰的事迹仍然在我的脑海中向播电影似的回放着,同时

  • 2、 《三国演义》有感:关羽忠义之士

    前言: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呢?的读后感频道编辑为了帮助大家写好读后感,搜集整理了《三国演义》有感:关羽忠义之士,供大家学习。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他讲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的一系列故事。其中,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让人非常难忘,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羽了。

    《三国演义》中,是这样描写关羽的外貌: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相貌堂堂但感觉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

    关羽不仅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

    关羽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同时,关羽又是一个很讲义气的人,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所以,现在许多庙宇都供奉关公的神像,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你们别看关羽有这磨多优点,但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太骄傲。有一次,诸葛瑾为了吴蜀两国友好,特意来为吴王之子提亲,关羽却骄傲的喝道;吾虎女肯嫁犬子乎?后来他水淹七军取得一场大胜,更加骄傲自大,结果中了吴国大将吕蒙的计谋。最终兵败麦城,被俘杀害。,

    关羽一代豪杰,无数次战胜敌人,但因骄傲而失败,这正说明骄兵必败的道理。所以我们要去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无论如何描写这个人令我佩服,在被俘后还宁死不屈,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 3、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范文一

    《三国演义》是一本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着。该书将天下奇才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勇者张飞、许褚,庸主献帝、刘禅等人物,描写得淋漓尽致,无不各极其态。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气,很令我钦佩。关羽,字云长,河北解良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人称美髯公。书中描写为: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手提青龙偃月刀,胯下千里追风赤兔马。可谓气宇轩昂,威风凛凛。关羽文武双全:他读过很多书,知春秋,明大义;他武功盖世,斩大将颜良、文丑,三战吕布不下,等等。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身在曹营心在汉流芳千古。书中记载:曹操素爱云长武艺人才,欲得以为己用,所以待之甚厚,既如此,仍未能收得关羽之心。后有人以诗叹曰:奸相枉将虚礼待,岂知关羽不降曹。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华容道,捉放曹众所周知。关羽为了报答曹操礼待之恩和放行之情,不惜违背军令状,以身家性命当代价,在华容道捉又放曹操。当初若不是这样,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晋朝了。

    关羽的勇,惊世骇俗。千里走单骑,过五关、崭六将闻名遐迩。关羽为见到刘备并保护好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拼杀,无人可敌,无人可挡;单刀赴会,只身入敌深境,无人敢言,无人敢害。

    关羽的气,惊心动魄。刮骨疗伤时的非凡气概,历代传颂。书载: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者,皆面失色,关公饮酒食肉,谈笑奕棋,全无痛苦之色。虽然华佗医术高明,但能忍受这种痛楚而又不显形于色的实数罕见。

    古人云: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关羽为人忠孝,又为刘备之弟,所以事于刘备;关羽仁慈勇猛,所以帐下百万雄兵,千员虎将,都听使于他。因此到后来,关羽不单单是人,他已经被神化,而且历代加封,直封至盖天古佛。

    当然,我们要用现代的观点去理解、学习古代着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的忠,是忠于师长、忠于工作;我们的义,是守道义、讲信誉;我们的勇,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见义勇为;我们的气,是做人要有骨气、要有凛然之气。这,就是我读此书的最大感想。

    《三国演义》关羽读后感范文二

    《三国演义》写的是魏蜀吴三国的兴衰史。东汉末年,董卓霍乱朝纲,天下群雄纷纷起来反抗,文人墨客,武艺高强者甚多。我对关羽的敬佩之情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述的。

    关羽威风凛凛,武艺高强。他手持青龙偃月刀,胯下赤兔马,每次打仗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敌人听到他的名字都畏惧

  • 4、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关于关羽)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读后感: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

    英雄无愧!

  • 5、 《三国演义》读后感之关羽

    他“面如重枣,唇若图脂,丹凤眼,蚕卧眉。”相貌堂堂但感觉表情永远是很严肃的,不仅武艺超群,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水淹七军,还非常勇敢,刮骨疗毒不怕疼。真是所向披靡!尤其是在战斗中,一副骁勇善战的样子,十分威猛。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美髯公”关羽,他的忠、义、勇,都很令我钦佩。 关羽的忠,惊天地,泣鬼神。关羽忠于当年桃园三结义的誓言,拒绝了曹操的封侯赐爵,为了寻找大哥刘备,他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 关羽的义,惊天动地。关羽讲义气,不管谁对他好,他都会知恩图报。赤壁大战曹操大败,逃跑到华容道,关羽为了报答曹操义释了他。所以,现在许多庙里都供奉关公的神像,这使他成为了忠义的化身。 关羽的勇,惊世骇俗。“千里走单骑,过五关、崭六将”闻名遐迩。关羽为了见到他的兄长刘备并为了保护好刘备的两位夫人,一路拼杀,无人可敌,无人可挡,“单刀赴会”。 而现在的我们就是:忠,是忠于师长、忠于工作;义,是守道义、讲信誉;勇,是勇敢地面对挫折、敢于见义勇为,做一个有骨气的人。我们这个社会上,虽然也有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可是,还有更多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背信弃义,伤及无辜。当你为了一己私利而立场不坚定时,多想想关羽吧,或许你就会迷途知返,悬崖勒马。

  • 6、 小学生读三国演义有感(独爱关羽)

    读三国,品味三国演义中的风情与豪迈,走近他,品味他,定会让你手不释卷,深深地陶醉在他荡气回肠的故事里。正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看法都不一样。读后感正是发表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一中方式。读后感栏目为您免费提供《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希望对你有用!

    今年暑假,我读了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三国演义》,这本书令我如痴如醉,让我百读不厌。

    这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如: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心胸狭窄的周瑜;谨慎多疑的曹操;求贤若渴的刘备;义薄云天的关羽;武功盖世的吕布但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关羽。

    关羽一生,只求忠义二字2024。如:华容道义释曹操;为曹操杀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过五关斩六将可这样的英雄,却这么早死于非命,这都是他心太软造成的。他对刘封存有偏见,才落得被孙权杀害的下场。三国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正所谓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你能帮助他就帮助,两人总比一人好。在华容道放了曹操就是报他的恩,你若不忠义,到你需要帮助时,就无人助你,还是用忠义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吧。关羽的忠义是把双刃剑,帮助他人是他,不过帮多了,就会对不起主公,心里压力会很大,所以心不能太软。关羽有着高强的武艺,天生就是块当将军的料,试问三国纷争的乱世中,将军能心慈手软吗?关羽本是一匹狼,却又有着一副羊的心肠,而那时的天下,是狼的天下,一匹羊心狼独狼,能在乱世中站稳脚吗?乱世中,人们早已被利欲蒙蔽眼睛,对他太好只是徒劳,在他人急需你时,伸出援助之手,他才会感到温暖。我只想对关羽说:大丈夫该断则断,心软只能引祸上身。要想和主公打天下,断了情义少心软。关羽,太忠义只会要你命。关羽忠义的精神值得子子孙孙学习。

    而做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应该选择忠义,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像排除万难,为国家效力的钱学森,用年轻生命谱写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壮歌的黄继光,身为中国人骄傲用自豪的吉鸿昌他们用忠义充分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与真诚,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经典推荐:红楼梦读后感(汇总)

    经典推荐:水浒传读后感(汇总)

    经典推荐:西游记读后感(汇总)

    经典推荐:三国演义读后感(汇总)

  • 7、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之关羽

    武艺超群,谋略高深,骄傲自大?“武圣关公”在武艺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除去鬼神般神勇的吕布,当属关刀称雄。 关羽的最大毛病就是傲,除了不服入川、取汉中皆有上佳表现的老将黄忠外,再举一例:孙权请求迎娶他的女儿,不嫁也就算了,还以当时南方人最忌讳的北人骂语辱骂之。所以有学者说,关羽之死咎由自取,是刘备、诸葛亮假借曹、孙之手除去,很有见解。 关羽能镇守荆州多年,要感谢一个人:鲁肃。就是因为鲁肃坚决主张联好西蜀,才有关羽坐镇荆州的局面,否则,不要说早逝的周瑜,吕蒙早就瞄准了荆州,只是在鲁肃生前,孙权一直听从了鲁肃的主张罢了。所以,关羽只是逞匹夫之勇,身担重任,而不知事事当以孙刘联盟战略为重,他的败亡是早晚的事。 关羽攻击襄阳曹仁,由于连降大雨,令既无防备、亦不擅水战的曹魏援军--于禁部队措手不及,以致崩溃。但接下来,关羽就对坚守孤城的徐晃军队却一筹莫展,可见他的能力止及此,直至被吕蒙端了老家。 关羽在民间的信仰极深,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统治者的刻意拔高,也就是为了宣扬所谓的忠义。 在三国志中,他和张飞一样,是“万人敌”的猛将形象。 关羽在后世受尽顶礼膜拜。黑道爱其义,白道尊其忠。武品,人品都是顶级的。关羽已经武功盖世却依旧注重谋略,对于《春秋》,甚至手不释卷。文武兼备的良将,曾经水淹七军功盖华夏。他优秀的一面,让他的傲气滋长,目空一切,小视陆逊,最终痛失荆州,败走麦城。最后被东吴所擒,头颅被割下送与曹操,曹操尊其义,配木身以葬之。

  • 8、 《三国演义》有感:关羽乃英雄本色也

    前言:你是否还在为怎么写好读后感而苦恼呢?的读后感频道编辑为了帮助大家写好读后感,搜集整理了《三国演义》有感:关羽乃英雄本色也,供大家学习。

    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的确,关羽自始至终都不失一个英雄的本色。

    关云长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伤,都将关羽的忠义之举,智勇之能,一展无遗,其虎牢关的英勇,白门楼上的恩义,令赤兔马都为之殉命,何况人乎?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麦城之战失利,关羽面临着心与血的生死抉择,以他的才能,一旦受降,富贵权力会一涌而至,玉可碎不可损其白,竹可破不可毁其节他背负着忠君的沧桑与巍峨,透着不尽的壮烈与苍凉,留给世人一个从容赴死的背影,赤诚,隽永

    其实在当时,见风使舵已成气候,哪国强大就降哪国的亦不少见,像马超,姜维,张松或许在当时会威名远扬,但当历史沉淀到今日,他们也就暗淡无光了。一臣侍二主可以长安乐,但关羽宁死不降,蜀国的耻辱就是关羽的耻辱,这时,体面的义无反顾是唯一的。因为,中国人不仅活在生命的百年里,还注重活在千年的历史中。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关羽的悲剧,又蕴含着多少沧桑的感伤和无尽的苍凉!都说胜者为王,我却一直在心里称他为失败了的英雄,不管定语为何,他依然盈满炎黄脉搏的英雄本色。

    关羽,演绎了千年不变的精魂,演绎了荡气回肠的凝重。

    忠义永存,

    英雄无愧!

  • 9、 小议《关羽华容放曹操》_读三国演义有感650字

    读《三国演义》,不能不看赤壁之战,其中关羽华容道放走曹操,人们皆称赞关羽讲义气,其实细细地想,却又不然。

    以当时的情形来看,曹操已占有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又新得荆州,声势非常浩大,连孙权帐下着名谋士张昭都劝孙权投降。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关羽能捉住曹操,则刘备声望大可提高。此时刘备若引兵北上,那么鹿死谁手,尚不得知。刘备是汉献帝的叔叔,又奉衣带昭讨伐曹操。关羽既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则应助刘备讨伐曹操,可关羽却为了当初一点小小恩惠,就不顾兄长所托,放走了曹操,岂不是舍大义就小义吗?关羽付汉献帝所托,岂可为忠?关羽又因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遂放走曹操,此真大错特错!岂不闻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之言吗?关羽只为一念之仁,而导致后来一连串恶果,以此看来,关羽又如何可以被后人所称赞呢?

    华容道之事,关羽固然有错,但军事诸葛亮只因夜观乾象,曹贼未合身亡,便留这人情,与云长做了。诸葛亮五伐中原时,便说:天道变易无常,岂可拘执?为何他这次却要顺从天意放走曹操?以诸葛之才不会不知捉住曹操对刘备之作用,如果诸葛令刘封,关平,周仓等将守华容,也未必捉不到曹操。三处埋伏中以华容为最重要,操兵远行到此,必然人困马乏。以张飞赵云之勇,必能捉住曹操,何不将三人埋伏之处略加调整,令关羽守乌林,张飞把守北彝陵,赵云埋伏在华容。而诸葛亮却等关羽放走曹操之后,才欲斩关羽,经过刘备说情后,方权且记过。既知今日,何必当初?诸葛亮是不是因为关羽是刘备之弟,又慷慨陈词,立下军令状,无可奈何,便派关羽守华容,为逃避责任,遂假托天象呢?我们并不清楚,只能做个猜测。

    由此看来,无论任何人做任何事,都要从大局出发,不能因为个人而使整个集体承受损失。特别是关键时刻,更要谨慎小心,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 10、 读三国演义有感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小编为大家搜集了3篇读三国演义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三国演义有感(一)

    去年九月份,爸爸推荐我和他一起阅读我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刚开始,我并没有信心,担心自己看不懂,直到爸爸告诉我许多盖世英雄在那个时代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读完《三国演义》,我深深体会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作者罗贯中把所有人物都描述的栩栩如生,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我印象很深的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

    我最敬佩的要数诸葛亮了,他是一个忠臣,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而且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可为是个奇才!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而他的聪明就是让我学习的最好榜样!

    再说关羽,一个黑脸,大胡,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也是五虎大将之首。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关羽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而且我对他的感觉也不好,虽说是一个人才,非常聪明,且善于打仗,但有谋权篡位之心。不过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而且没有杀刘备,虽当时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并不是很坏,毕竟他还有大度。但周瑜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佩服不愧是名着!

    读三国演义有感(二)

    这回的寒假语文作业,有一项是要读《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我便认真翻阅起来

    待我看完《三国演义》,才错愕的发现作者罗贯中心思如此细腻,这些精妙的语句环环紧扣,将每一个部分都处理的非常好,扣人心弦,让我的心情一起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21-05-0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4

  • 2021-05-01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1-11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2-12-1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0

  • 2019-09-22

  • 2019-10-29

  • 2019-09-22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2024读三国演义关于关羽有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