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 地图 >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2024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相关栏目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热门栏目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推荐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共 6936 篇)

  • 百年孤独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2018年12月21日,《百年孤独》入选“40年·25部影响力外译作品”书单。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系列7篇

    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写作文了,写作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作者的主观意识在恰当的文字形式中的正确反映。优秀的作文需要紧贴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有没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作文模板?下面,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篇1

    不知不觉已经是今年的最后一天,刚好昨天看完这本大作,作为今年的收尾书吧。

    这本书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就的作品,助力他在1982年获得诺贝尔奖。他成为了哥伦比亚历史上的第一个伟人。

    然而当初他写这本书的时候连一次性寄出书稿的邮费都拿不出来,于是只好分做两次寄。从此以后,他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写作风格--‘‘魔幻现实主义‘‘。这种写作风格后来影响了很多作家,比如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余华的[活着]。有趣的是那时候他们看的都是‘‘盗版‘‘的书,虽然翻译也挺好。马尔克斯对他在中国流行了十多年的盗版书感到生气,就说只要他活着,‘‘百年孤独‘‘永远不会在中国出版,不过在南海出版一再保证这本书的质量和打击盗版之后,马尔克斯才心软了,于是现在我们得以看到他的所有的作品。我刚好买下的是2011年的第一版。

    在这部作品中,马尔克斯虚构创造了一个叫做马孔多的小镇,从建立到百年后的灭亡,把拉美大陆鲜血淋淋的历史浓缩进了这部小说之中,拓荒者何塞阿尔卡蒂奥翻山越岭寻找伟大的发明。和乌尔苏拉结婚后这个家族贯穿了这个小镇的历史。如吉普赛人把文明带入了这个偏僻之地;外国垄断资本家入侵这个盛产香蕉的镇子,剥削了种植户;本国的独裁政权勾结帝国主义屠杀了大量工人,他们的尸体装满了整整一个本来应该装满香蕉的火车。其中乌尔苏拉这个家族里的男人无一例外的卷入了一个‘‘死循环‘‘,就是不断发动起义带领群众进行流血革命斗争,但发动的32次起义全都以失败告终。他们家的女人也很奇幻,其中一位好像叫梅迪赛斯,从小到大一直在家中裸奔,她不明白为什么要穿衣服,乌尔苏拉只要有人来都会把她藏起来。更奇特的是梅迪赛斯身上竟然会发出一种吸引男人的气味,而且追求她的男人都会很惨。一次她在洗澡,就引来了男人观看,然后墙倒塌把他们压死了。直到有天乌尔苏拉晒毯子的时候,发现梅迪赛斯莫名其妙升天了。

    他们家族的最后一个男人奥雷里亚诺,他和阿玛兰妲相爱,两人不知不觉重新过上了原始人亚当夏娃般的孤立生活,生下了这个家族有史以来第一个出自于爱情的

  • 2、 [参考]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精选

    读后感大全专题“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为你推荐以下内容。

    对于学习来说,写作文是我们必学的一项技能。通过写作文我们可以防止忘记重要的事情。想要提高语文成绩,首先要提高写作文的能力。什么样的作文算得上是高质量?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篇1

    百年孤独读后感800字1

    孤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感觉到,可是,能以孤独为主题,写成一本畅销但是实际上却也“孤独”的小说,这让人实在叹服。谁要想真正读懂孤独,《百年孤独》必看。

    我不敢说,我读懂了孤独。这本书,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事件密度大,而且离奇荒诞,夸张变形,令人应接不暇。所以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感到非常痛快,可是,连里面的人物关系也没有理清。不过,外国人名字长还可以忍受,最难以忍受的是,几代人都可以叫同一个名字。忽略混乱的人物关系对于读小说的影响,我还是得到了一点点感悟。

    《百年孤独》以一个家庭为主线,时间跨度一百年,描写了一家人与孤独相关的种种经历。

    为爱疯狂是因为孤独吗?因为同时爱上皮埃特罗,贝丽卡和阿玛兰妲展开爱的角逐,当得知皮埃特罗和贝丽卡订婚后,阿玛兰妲甚至不惜一切代价阻挠婚姻。奥雷里亚诺爱上蕾梅黛丝后,迫不及待希望将还是孩子的蕾梅黛丝娶回家。梅梅爱上巴比伦后,整个心思都掏空了,全都放在与情人的欢爱之中。庇拉尔年轻时,与无数男人欢爱,老年后,还为年轻人提供欢爱的场地。为爱疯狂不是因为孤独吧,是因为爱火中烧,是因为人的欲望。相反,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从来不会爱上别人的人,才注定了一生的孤独。奥雷里亚诺上校,从出生起,就不曾爱过任何人,晚年靠制作小金鱼排遣孤独。

    还有一种人的孤独,源于对爱的莫名的恐惧,阿玛兰妲错过皮埃特罗,又断然拒绝马尔克斯上校,一个人晚年靠织一件精美的寿衣打发,准确说是享受这份孤独。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始终拿不出爱的勇气?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在生命的尽头终于放弃对于贝丽卡的怨恨?在生命的尽头,她终于领悟了孤独,看到因为孤独,梅梅和贝丽卡遭受的苦难,文中说这不是出于爱或者恨。那是出于什么?出于同情心,出于悲悯的同理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正是如此,她才终于能够心平气和地面对死神,才能够与往事和解,才能够获得一份真正的心理上的宁静与平和。

    看得出,莫言的小说,深受这部小说的影响。《丰乳肥臀》,同样是以一个家庭为线索展

  • 3、 读《百年孤独》有感_百年孤独读后感1200字

    我刚读完《百年孤独》,我说不出那是什么感觉。心里微微泛酸,但更多的无知。说实话,诺贝尔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在作家garciamarcks的字里行间,以其极为荒诞的手法和丰富的想象力,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独自一人。

    在一百年的孤寂,一百年后的一个布恩家族的兴衰反映了美国一个叫马孔多小镇的起伏,有些人认为它甚至可以说反映了拉丁美洲文化的兴衰。这本书讲述了boonemacondo的故事,然后创建第一代丽迪雅,7代的繁殖,但不能对抗自然命运的诅咒,最终的家庭或逃逸到未知点,甚至在决赛中,macondo在镇上是飓风破坏的破坏。

    一百年孤独的革命军指挥官aurelianoboone以及家庭体验七代上校,描述了整个家族百年的风风雨雨,荣誉,爱与恨,在孤独的快乐和根深蒂固的文化与人性。当第七代继承人被蚂蚁吃掉时,他的父亲终于破解了吉普赛的剧本。碑文的手稿卷首写道:家庭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将被蚂蚁吃掉。这手稿记录了布恩家族的历史。他翻译了这一刻的最后一章,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席卷全城,远离小镇,村庄永远消失了。

    像七代使用相同的名称在一个圈子里的人,情节和叙事的循环,整个马孔多紧紧包裹成一个环形废墟。然而,每个人的心都是孤独的,一刻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家庭实际上是散的,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女儿,兄弟姐妹之间,没有感情的交流,缺乏信任和理解。虽然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耐得住寂寞,参加革命,反复做体力劳动,纵情于情欲,读书翻译但是,没有办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团结分散的力量,但逃脱家庭解体的命运。这所房子只是一个家,一个房子,一个载体,而不是一个温暖舒适的港湾。除了灵魂,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如何去爱和被爱,他们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的空虚和自私的欲望,这样的生活是生活在固执和孤独。

    这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净的现实生活,是哥伦比亚和拉丁美洲历史和社会现实的一部分,是血淋淋的现实,是一个野性传奇的传奇,是最深刻的人性和最震撼的情感。这一直是他的孤独,是苦难的拉丁美洲被排斥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的怨恨和抗议,以及拉丁美洲大陆的生命力和生存状态的独特认知和欲望,走出孤独、固执的美国。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叙述,也是一个民族的自我反省。

    此时,读完之后,仿佛觉得时间在这一刻突然停了下来,认真地抱着书,心还是不甘,好久不走,仿佛一切,都是时间的一大玩笑。循环,宿命,你可

  • 4、 《百年孤独》读书笔记_百年孤独读后感2000字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9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97年月29日小说发表。982年诺被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

    《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

    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女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女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作为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

  • 5、 百年孤独简介_百年孤独主要内容简介

    百年孤独简介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作品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马孔多的百年兴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品融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现实与虚幻,展现出一个瑰丽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百年孤独主要内容简介

    介绍一个家族在一个世纪中的崛起与衰落的过程,围绕着其中两个兄弟与取了他们相同名字的后代的故事。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而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拥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理念、信条与行事的标准、动机与准则。每个人都有光明与阴暗,并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家族付出一生。他们在马贡多生活,在这个孤独的小镇与以马贡多小镇为中心形成的一个范围活动着,在这里他们完成了生命的升华,为了他们心中的正义以及执着的信念,履行着他们从生下起就无形中担负着的职责,为一些荒诞可笑的理由,匆匆的完成他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他们认为必须非做不可的事情。他们每个人是独立的,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他们是家族的一份子,又似乎并不属于这个家族,他们最大的相似点,就是孤独二字。孤独,打自这个家族诞生在这个世界上就与这个家族的命运紧紧的相连在一起,他们生来是孤独的家族,死后也并没有逃脱孤独二字。

    百年孤独梗概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作品,“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作者也因此获得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学院的颁奖理由是:“像其他重要的拉丁美洲作家一样,马奎斯永远为弱小贫穷者请命,而反抗内部的压迫与外来的剥削。”

    《百年孤独》发表於1967年,小说以虚构市镇马康多(macondo)的荣衰作为拉丁美洲百年沧桑的缩影。以奇诡的手法反映了殖民,独裁,斗争和流血的历史,以及遗忘和孤独的主题。故事讲述一个光怪陆离的邦迪亚(buendía)家族在一百年间,六代人因权力与情欲的轮回上演兴衰起落,第一代的老邦迪亚在晚年被绑在树上过日子,易家兰是邦迪亚家的女主人,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着家人,但她又充满正义感,她的孙子阿克迪亚在马康多以暴力统治人民时,挺身而出为人民打抱不平。最后一个子孙——倭良诺的儿子在刚出生时被蚂蚁吃掉,倭良诺在看完吉卜赛人的预言遗稿后,随

  • 6、 《百年孤独》读后感
    在拉美文学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流派:智利诗人聂鲁达对人性的思考,委内瑞拉文学家卡斯帕斯对自然和谐美德赞叹,都曾深深地感染过人们。而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则以其对现实世界魔幻般的思索和诉说,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而作者也因之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象征了什么。拉丁美洲,这片广袤的土地,蕴含着无穷的神秘,创造过辉煌的古代文明,但拉美的近代史却充满了耻辱与压迫,血腥和悲剧。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这片神秘的土地经历了百年的风云变幻。在作者进行创作的七十年代,几乎整个拉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作者凭借其深刻的政治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拉丁美洲百余年的历史,并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而只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怪圈。这也就是为什么书中的那些人那些事情总是在不断重复的原因。作者在《百年孤独》中用梦幻般的语言叙述了创业的艰辛,文明的出现,繁衍与生存,爱情与背叛,光荣与梦想,资本主义的产生,内战的爆发,垄断资本主义的进入,民主与共和之争等足以影响拉美的大事,却让他们集中发生在一个小小的名叫马贡多的乡村中。把布恩迪亚家的每个成员都深深的牵扯了进去。在故事的结尾时。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阅读了记载这个百年世家的命运的羊皮卷后说:“这里面所有的一切,我都曾经看到过,也早已知道!”作者正是借这个总结性的人物之口,表达了自己对拉丁美洲百年历史的看法,即近代拉美百余年的历史是重复的,拉美的发展和历史进程都停滞不前。老布恩迪亚,即家族的创始人,和他的妻子乌苏拉,带领他们的亲眷和朋友历尽艰辛来到了一片广阔的新天地,那个时候这片未开垦的处女地尚未命名,而这片新天地的主人,也从未想过要确立统治者来管
  • 7、 百年孤独读后感

    他们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在坚持着所谓的理想。或许是因为上帝不想让人们过于幸福;所以,当上帝以无边的美意创造了一切后,又会让魔鬼所破坏,正如马尔克斯所说的那样,布恩迪亚家族经历着这样的一切:街上的女人会使人流血,家里的女人会生下长猪尾巴的孩子,斗鸡会让男人丧命、终身内疚,枪弹一沾手便会引发二十年的战争,冒失的事业只会将人导向失落和疯狂......当年迈的乌尔苏拉走了,整个布恩迪亚家族也走向了衰老。梅尔基亚德斯,这个智慧与先进的代表虽然与布恩迪亚家族有着不解之缘,也影响了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他预知着一切,可是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家死去,家族衰败,为什么?

    直到现在也没能明白这一角色的作用,是在表现人类的无奈吗?乌尔苏拉算是这个家族的精神支柱吧?作为马孔多第一代的移民。布恩迪亚发现了马孔多,他们在那落地生根,发展壮大,引进文明,但也随之衰落,也带来了战争,流血,瘟疫,或许这就是这本书的意义吧,微缩的世界,历经一切,还有人类特有的不安分的心。或许还应该说说奥雷里亚诺布迪地亚上校,直至他死去,我也仍旧未读懂他。我不懂阿玛兰坦-乌尔苏拉为什么要回来,过着与马孔多格格不入的生活,她是想改变他吗?还是她也拥有者何她高祖母类似的精神力和意志力,但她始终不是乌尔苏拉,所以她失败了。最无法理解的应该是他们变态的爱情吧,我不知道是否这样说恰当。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爱情还是让这个曾经辉煌但也孤独了百年的家族结束了。正如那卷神秘的羊皮卷所预言: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住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或许我无法读到书中更大的,更宏远的意义,一本书,一百个人读,会有这一百种理解。我只看到了他们极力想拥有者一些感情,可是他们未能作出相应的努力,或许他们是自私和冷漠的,或许我们也一样,但是他们应该也一直在努力,直到死亡的那一刻......

  • 8、 百年孤独阅读感悟

    《百年孤独》的时候,我十九岁,年纪不算小,但还是有点幼稚,因为李伟老师我接触了这本书,也因为这本书而感受多多。。希望大家都能看下这本书。以下就是我的感受。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被完全雷同的姓名,无数的倒叙、插叙给弄晕了,根本不解其义;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七代人进行了排列,终于使书中的人物对号入座;读第三遍的时候,我连同《百年孤独》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世进行了了解,于是,我被深深地震憾了,为作者,为书本,为拉丁美洲。20年来,我在孤独中体会其中的孤独,并饱受折磨。为了排遣孤独,我不断地向我的朋友推荐《百年孤独》,分享孤独,理解孤独。

    孤独是可怕的。自十九世纪中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一个多世纪,拉丁美洲几乎都处在军人独裁政权的统治下。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拉丁美洲百年的历程不断重复着怪圈,不是前进,而是徘徊。在《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专访时对孤独的解释意味深长:孤独就是不团结。作者著书的目的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众要团结起来,走向文明,走向开放,走向繁荣。

    孤独是自闭的。《百年孤独》描述的是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家族的一部兴衰史,其脉络就是自闭到开放,开放到繁荣;再由开放到自闭,自闭到毁灭。马贡多文明的创始人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与妻子乌苏拉以非凡的胆识和开放的精神,开创了马贡多的繁荣。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曾向妻子抱怨说:“世界上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事情,咱们旁边,就在河流对岸,已有许多各式各样神奇的机器,可咱们仍在这儿像蠢驴一样过日子。”因为马贡多隐没在宽广的沼泽地中,与世隔绝。他决心要开辟出一条道路,把马贡多与外界的伟大发明连接起来。可惜的是,他却被家人绑在一棵大树上,几十年后才在那棵树上死去。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死了,连同马贡多的文明。之后的几代人,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母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几乎如出一辙的没有感情沟通,缺乏信任和了解,孤独、苦闷、猜忌,导致了马贡多狭隘、落后、保守直至没落。于是,书中结尾是:那个长猪尾巴的男孩,也就是布恩迪亚家族的第七代继承人,他刚出生就被一群蚂蚁吃掉。

    孤独是需要反省的。读完书本,掩卷深思。《百年孤独》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书的涵义无疑是深远的:他是要通过布恩地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要求读者思考造成马贡多

  • 9、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范文

    百年孤独读后感800字(篇1)

    《百年孤独》我并没有真正看完,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算是知道说了些什么吧。尽管深层次的体会我没有,那种深层次的共鸣也没有。但是我还是觉得我应该写点什么,一些感触,因文中人或是介绍的事带来的感触。

    我喜欢一部小说,也许会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却必定有能然我流露追忆、思绪纷飞、共鸣,人生的、生活的、哪怕是关于看待某人或是赞同某个观点这个缘由。《百年孤独》恰好拥有这点。虽然它刻画的事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是其中的种种不正是现实的印射吗?深刻的东西我体会不到。毕竟我经历得不多,或许真实的我看到过很多,然而没有深思,我又怎能理解。

    人是矛盾的结合体,我非常赞同。因为我就是一个例子。对于《百年孤独》我觉得它扣住了我的心弦。每个人心中、脑里都有一个虚构的世界天堂般或地狱般。《百年孤独》的曲折离奇真正让我感叹,至少我内心的虚构世界没有这么繁杂,怎能不喜欢?怎能不对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肃然起敬。但是就算这么多让我沉浸的东西却也让我觉的无味,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太实在的人,虚构到底是不可能的。而文中那样曲折的故事情节更让它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令我们大哭、大笑、引吭高歌和长吁长叹。但是过后,过后这些都不只是一场心灵盛宴,能留下什么?不过刹那间那些情愫。于是我不得不有点厌恶它,好像我内心那般完美的世界我也只会深藏,只由于那是虚幻。

    家族中的第一个人将被绑在树上,家族中的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没看完全文或者是没看到最后。我们肯定无法理解这句先在卷首的话的含义。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揣度出全文主题,一个家族的兴衰史吧。看完后,确实我的推断没错。只是这如何兴、如何衰细嚼谁能知道。有时吸引读者眼球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也许只要一个悬念,一个引子,丁点儿可以揣摩却让人不敢确定的提示。

    其实每个人都是布恩迪亚。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认为或是人们赞同值得谈及的经历;每个人都冲动过,做过错事,被惩罚过;每个人都曾因为一个突然迸发的奇想干过如今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每个人也都有每个人坎坷的人生。只是它们有事情大小不痛、影响大小不同等等,同性质却质量不同而已。

    对于家族这个概念,我不是很清楚。如今的社会关于家族概念早已开始淡化。我们能触及的越来越少。但是小说中的布恩迪亚这个家族却是把兴衰清晰呈现。发家也许并不需要某次奇遇,却必定有一个能干的第一人。衰败不是金银的多寡取决,只要族中人一代不如一代。这不衰败又能

  • 10、 《百年孤独》(优秀范文)

    【第1篇】

    《百年孤独》是我比较喜欢的外国小说之一,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读其它书都很明显的不同,这可能就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吧。这本书的不同之处就是全书几乎没有任何向上的积极气息,有的只是孤独和颓废。

    “不管走到哪,都要永远记住:过去是虚假的,往事时不能返回的,每一个消逝的春天都一去不复返了。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也只是过眼云烟”坦白地讲,这部30万字的《百年孤独》,很好看,你会时而放声大笑,时而眉头紧锁,当时重复率最高的表情是“瞪大的双眼”因为据说本书是公认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百年孤独》,却缺乏这种积极的精神,只有偶尔几个积极的人物,比如活了115-120岁的乌苏娜,他一直活到十几章(本书一共才20章),那个时候他的曾曾孙子都出世。了总的来说本书的基调还是黑色的,结尾那句话“遭受百年孤独的家庭,注定不会在大地上第二次出现了”我的理解与书中的简介不同,书前面的简介说这句话代表的是积极,黑暗总会过去,光明即将来临。

    我却觉得这句话是为这个悲剧魔幻的家族100年的孤独历史画上句号。并不预示着以后的家庭就不孤独,而孤独其实是挥之不去的,谁也逃不掉的。书中的人物都是孤独的,但每个人面对的方式有所不同。

    奥雷连诺上校采取的方式是战争,永无休止的战争来排遣孤独,但战争只让他更加寂寞。梅梅用的是爱情,可惜他的爱情不被母亲允许,寂寞也就依然如影相随。

    看《百年孤独》我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这个家族为什么是孤独的。我想来想去都貌似找不到答案,或许是因为代沟,或许是与世隔绝,还是说作者根本就不想说原因,只是表达一种状态?都像,又都貌似不对,这个问题仍然在困扰我,希望朋友们看了之后大家讨论讨论。

    这本书在我看来真的是很不错,其中反映出的人生常态和人情世故,以及对人的本质的研究,作者都可以说是十分透彻的,透彻的让人感到有一丝害怕的感觉,这就是书的杀伤了!

    【第2篇】

    上学期本着练习英语的目的艰难地读了三章左右的英文,放寒假回来因为耐心有限又找了中文版来读,这样一本书,读起来感觉没有什么目的性,作者看似忙碌地在叙述这个家族的故事,再加上奇幻的,甚至有些奇异的想象,总是很有画面感,脑中不停地闪过一幅幅插图。在这样的想象里,短短一百年似乎描绘了太多的东西,比如数次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给马贡多的变化,带给人们的变化。特别是读到火车来到马贡多,带来的各种近现代工业文明的成果,莫名地使我

  • 2019-09-21

  • 2023-02-08

  • 2023-01-20

  • 2019-09-25

  • 2019-10-11

  • 2023-02-02

  • 2022-04-12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8

  • 2023-01-22

  • 2023-02-19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8

  • 2023-02-11

  • 2019-09-19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1-07-05

  • 2021-07-31

  • 2021-07-17

  • 2023-03-01

  • 2023-02-18

  • 2023-03-26

  • 2019-09-23

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2024百年孤独读后感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