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 > 地图 >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2024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相关栏目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热门栏目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推荐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

(共 1317 篇)

  • 1、 读《曹操谋杀董卓》有感

    今天我看了《曹操谋杀董卓》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董卓是一个很坏的人。所以曹操就想去谋杀他。现在让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吧!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董卓很坏,经常杀人。所以让大臣们很不服,他们商议怎样杀死董卓。曹操自告奋勇的去杀董卓谁知失败了,还被董卓追捕。陈宫知道后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到了吕伯奢家,误会他们要捉自己。把他们一家给杀死了。陈宫知道后就自己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曹操是想杀董卓为民除害,可是没有杀成这也不能怪他。但是我觉得曹操疑心太重了,这使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我觉得曹操不应该对别人起太大的疑心,因为曹操到吕伯奢家是代表他信任吕伯奢,那就因该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看错,不要对他们一家起疑心。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读了这篇故事更让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别人这样才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读了这个故事突然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信赖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有一只珍珠鸟,可这只鸟却很害怕他。但小男孩坚持相信小鸟会理他,而没有坚持要小鸟不害怕他。终于有一天小鸟终于跟他玩了起来。小男孩就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所以说我们要信赖别人,而不是怀疑别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

  • 2、 读《曹操谋杀董卓》有感500字

    今天我看了《曹操谋杀董卓》这个故事,我想大家应该也知道董卓是一个很坏的人。所以曹操就想去谋杀他。现在让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大家吧!这个故事大概是这样的:

    因为董卓很坏,经常杀人。所以让大臣们很不服,他们商议怎样杀死董卓。曹操自告奋勇的去杀董卓谁知失败了,还被董卓追捕。陈宫知道后就投靠了曹操。曹操到了吕伯奢家,误会他们要捉自己。把他们一家给杀死了。陈宫知道后就自己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后,我觉得曹操是想杀董卓为民除害,可是没有杀成这也不能怪他。但是我觉得曹操疑心太重了,这使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我觉得曹操不应该对别人起太大的疑心,因为曹操到吕伯奢家是代表他信任吕伯奢,那就因该要相信自己的眼光没有看错,不要对他们一家起疑心。我们要记住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读了这篇故事更让我觉得这句话说的很对。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别人这样才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读了这个故事突然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信赖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有一只珍珠鸟,可这只鸟却很害怕他。但小男孩坚持相信小鸟会理他,而没有坚持要小鸟不害怕他。终于有一天小鸟终于跟他玩了起来。小男孩就写下了一句话,这句话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所以说我们要信赖别人,而不是怀疑别人。同学们,你们知道了吗?

  • 3、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

    【篇一:蔡骏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

    记得上高三的时候学业紧张,每天都是三点一线的宿舍食堂教室来回奔走。往往是在教室里的时间最多,那时每天追着《萌芽》,每本都去书店买来,然后珍惜的翻看一遍又一遍,就是为了看这篇《谋杀似水年华》的连载。后来追完之后又有书出版,索性又买了来珍藏。

    初看完这本书,第一反应便是觉得无趣。无非就是一个女孩失忆后找回记忆徘徊在回忆与现实之间嘛。根本和悬疑没多大关系嘛。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凄惨的爱情故事,只不过带了些悬疑的味道。而破案,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冲破重重迷雾后的酣汰淋漓之感。和初对这本书的期待与认知大相径庭。

    看时觉得莫名其妙艰涩有加,有些细节无足轻重却被无限放大了。让人颇有些多此一举的感觉。可再细想,才惊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蔡骏已把角色的爱恨情仇掩埋在了每一个细节之中

    惋惜。这是我对故事里每一个人的感觉,唯一的感觉。

    男主角的委曲求全到逃离回避,女主角的情起一往而深直至遗忘再记起。钱灵极端的爱和追悔莫及,盛家的爱恨离愁。人生本就苦短,何必再平添那些惆怅。如果秋收能放下心结何尝不是一种谋杀。若是小麦能把挚爱铭记在心何苦不是一种折磨。而钱灵,假使能想开一点哪里谈不上奢侈。而悲剧的酿成那份单纯到绝望的爱恋的失散故事里谁又能事不关己呢,时代广场上谁都是芸芸众生。在我们戴着有色眼镜看别人的时候,他人不也是一副随意的样子打量着我们。

    有的人是人上人,有的人就是人下人!身份地位。在那个所谓保守的时代应该是大家的心照不宣吧。上海的高中生和外地的农民工,上下班豪车接送的富庶人家和拉着黄包车以谋生计的基层人民。在上帝的角度看来他是我们的兄弟姐妹,在世俗的方面认为他们却有千差万别!夜幕降临,夕阳敛尽最后一抹温柔,十年后嫁为人妇的女孩在逆光之下看着不久后步入监狱的少年厉声质问我们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似水年华。听起来很美很值得珍藏的时光。初听书名时便觉文艺,看时觉得索然无味,看后却脊背发凉。我也不知道这种幻觉从何而来,就像是刚逾过一道从前未曾想过去跨越的鸿沟。跨过后才发觉此举之险。无独有偶,看完后我一直本以为几个小时便可以过去感到压抑无所适从以致手足无措。这也是一种悲伤吧,虽然没有那么浓烈但确实是萦绕在心头,潜伏少许,在不经意间又蹦出来骚动我的心尖儿。

    或许真的和腰封所说一样吧,读这本书只要一天,悲伤却要延续多年。我还不能确定这种情绪会缠着我多久,一天,还是一年

  • 4、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

    《谋杀似水年华》读后感(一)

    我花了一下午时间从重逢到结局,心情真的很纠结。特别是他们重逢的第二天,秋收总是消失,那时我真的很想跟小麦一起叫喊:秋收你在哪?为什么丢下我?!看到秋收总是特意避开小麦,我也想跟她一起喊:秋收你到底要去哪?别丢下我!我爱你!真的,那种感觉你们怕是感受不到的。

    看完了之后,虽然结局在意料之中,虽然我还是躲在厕所嚎啕大哭了一场,为的是他们的经历。年轻的时光本来有一种懵懂的可爱,可是这世上却有人要有同龄人不曾有的负担,有人注定要有十分痛苦的青春。我同情这些人,同时自己也非常内疚,我觉得从来没有珍惜过现在的生活。

    秋收,一个来自西部的乡下少年,一个贫穷而腼腆的人,他没有办法给小麦温饱的生活,却能小麦其他人给不了的爱。而盛赞,一个高大帅气、家境富裕的有钱公子,可以给小麦衣食无忧的上等生活,却是一个毫无主见的人,尤其到后面谜底揭开的时候,曾经对小麦说过爱她的他叫喊着说,他真的不该跟警-察的女儿在一起。我觉得他的样子太可笑了。

    最后是有人来看秋收。我很希望结局是这样的:

    狱警:今天你刑满出狱了!

    小麦出现,对秋收说:我来接你回家。

    谋杀是我看的第一部悬疑小说,虽然我觉得没什么悬疑成分大雨滂沱的夏夜,南明高级中学对面的杂货店发生了一起离奇的谋杀案,唯一的目击证人是死者十三岁的儿子。十五年后,案件尚未告破,负责此案的刑警因工殉职。在葬礼筹备的过程中,警-察的女儿小麦意外发现父亲遗留的工作手册,提及十五年前那桩谋杀案的凶器:一条奇异的紫色丝巾。

    年华纷纷跌落,真凶逍遥法外,徒留无限惆怅和最后一丝希望!一个十三岁女孩与他的少年,如何跨越十五年时间鸿沟,追寻谋杀似水年华的真正凶手?

    摘自《谋杀似水年华》封底提语

    我买到这本书是偶然,看这本书也是偶然。因为它的封面很普通,书名也不是很出彩。

    当我翻开它的第一页,一种奇异的感觉淡淡的涌来。

    人生是什么?

    我们生下来,然后又死掉。

    很奇怪的一句话。带着点残酷。却又是无比的现实。

    绝对不像蔡骏的风格。

    他的书我每一本都买,这本是他今年出的新作,果然很不一样。

    全文线索扣得很紧,所有的谋杀案和灵异事件全是由于一条紫色的丝巾。

    小麦从一个少女逐渐地在成长为一个女人,但是她的似水年华却被忘记,只能在一个叫魔女区的地方用金钱才能把记忆买回,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可思议?

    当她买到了回忆,回忆起了那段青涩的学生时光,回忆起了逆流成河

  • 5、 曹操读后感

    曹操读后感(一)

    曹操,在大多数人眼里他是一个反派角色,这也难怪,因为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好猜疑、老奸巨猾,有时甚至还滥杀无辜。但是真正的曹操并不是这样的,现在就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位乱世的枭雄吧!

    曹操也能称得上文韬武略了,他自幼喜欢舞枪弄棒,20岁就开始做官。但这些都不是他成功的原因。曹操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原一带的霸主,挟天子以令诸侯,就是因为他唯才是举。曹操唯才是举,没有阅历和门第的偏见。有人说曹操唯才是举是因为他手底下没有几个像样的人才。但不管这幺说,相当于动不动就摔儿子阿斗、流眼泪的刘备,在用人这方面,曹操就不玩虚的。既不靠兄弟结义,鳄鱼的眼泪,也不靠胆固醇过多的热血,而是靠无边的信任,甚至是用糊涂来显示他的求贤若渴。

    曹操的手下聪明,曹操更聪明;曹操手下的人有才,曹操更有才。曹操是我国东汉末年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和诗人。他诗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等诗句人们基本耳熟能详。曹操不仅文韬,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他15岁时,随父亲一起去洛阳,可曹操那时特别调皮,竟闯入了寝殿侍奉长张让的卧室里,当时张让正在闭目养神,忽然发现自己的卧室闯入生人,立即大叫,叫人将曹操捉拿。刹那间,卫兵们持枪握剑,蜂拥而至,可曹操并不慌张,他拿着一支手戟,从卧室一直打到厅堂,没有人拦得住他,最后卫兵们和他们的主子张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曹操翻墙逃走。曹操如此文韬武略,怪不得鲁迅先生曾这样评价曹操:曹操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起码是个英雄。

    曹操虽是一代枭雄,但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说他动用了大量人力建造了铜雀台,声称统一中国后于东吴美女大乔、小乔一起在铜雀台上饮酒享乐呢。再比如说曹操叫华佗来帮他看风湿病,华佗说要劈开脑袋才能取出病根,可是曹操对华佗产生了疑心(毕竟那时还没有过人劈开脑袋看病的),认为华佗是来害他的,于是就把这一代名医害死在了狱中。也许,就是因为曹操这些偶尔犯下的大错,让别人把他硬生生的从枭雄变到了奸雄。

    曹操,也许是一个最卑鄙的圣人,但他肯定是一位可爱的枭雄!

    曹操读后感(二)

    今天,我读了《曹操》这一本书。通过读《曹操》,我对曹操这个人又有了新的认识。

    每当人们提起曹操,就会联想起台上那一位百脸奸臣,想起狭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明白了,这不是对曹操的公正评价。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例如:经过战争的洗礼,

  • 6、 abc谋杀案读后感

    【篇一:读《abc谋杀案》感】

    人与人的邂逅充满着神奇,但却在机缘巧合的背后也有暗藏杀机的一面。而财富的聚集,情感的纠结,往往成为犯罪的导火索。犯罪之后,当我们叩问心灵,述说人性时,究竟几是真假?我们不得而知。

    继读罢侦探福尔摩斯的机智与冷静之后,这个暑假,我又拜读了有推理界小说女王之称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大作《abc谋杀案》。

    故事讲的是一个富家公子因仰慕哥哥的巨额财产,而谋划了一起连杀三人的连续杀人案。其间,他已杀死前两个受害人为障眼法,最后使他的哥哥毙命,又嫁祸给一个有癫痫病的退役军人。而在侦探波洛受委托期间,这个富家公子将三个受害人的亲属全部集结起来,意图摆脱罪责。但最终,由于波洛弄清楚了杀人动机后,破解了此案。被嫁祸的洗清了罪责,而真正的犯人被绳之以法。

    读罢此书,在惊叹波洛的惊世推理才能之余,不禁感叹人性的真面目。

    欲望,人的欲望最为可怕,它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心灵中最恻隐的一面,使人心狠手辣,;它可以吞噬一个人心中最柔软的称之为良心的地方,使人变得可怕,唯利是图,整日为了私利勾心斗角,不惜犯罪。文中的富家公子,弟弟克拉克因为觊觎哥哥的财富,而不惜逆法律之大不韪而为之。同样的,也为了哥哥卡斯特的财富,秘书格雷小姐百般亲近兄弟两人,妄图分到一杯羹。但弟弟把哥哥杀了,可弟弟又入了狱,到头来她人财两空,白白消耗了青春。当然在这部作品中,亦不乏流露出人性光辉的典型。这使本来一片死寂,满是心计的小说中添了一抹亮色。正如文中唐纳德对受害人玛丽深沉的爱,以及她死后,他对她没日没夜的思念,不过是因为一个情字。也正因为他的深情,使他枯木逢春受害人的姐姐梅甘最终与他携手向明天。当然也少不了我与波罗的深厚的情谊。着点点滴滴,让人心头一暖,竟忘却了谋杀案的痛。

    我国古代沿袭下来的思想人性本善使我们学会了宽容他人。而欧洲的人性本恶论,却可以使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修养。

    人性,它到底善恶与否?它如同一个百变女郎,时时变幻着她的妆容,让人分辨不出几时才是她的真面目。尤其是当欲望与她共坠爱河后,便如同进入了万丈深渊,无法自拔。

    所以,纵使身陷你争我夺的钱全世界,也要坚信:便永远会有一抹人性的曙光。

    【篇二:读《abc》谋杀案有感】

    开学初,为了让我休息了一个暑假的脑细胞再次活跃起来,我就去图书馆借了一本阿加莎克里斯丁的推理小说《abc谋杀案》,因为我曾经在另一部小说中看见作者引用

  • 7、 诠释曹操——读《曹操》有感

    《三国演义》是一本经典的名著。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由始至终都被人们认为是残暴、阴险和奸诈的人物曹操。

    今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我沉重地合上书本后,对这个臭名远播、遗臭万年的人物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往,人们说起曹操,我就会马上联想起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在《三国演义》里,人们只认识到曹操阴险和狡诈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治国有方和才华横溢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很有本事、很有肚量的人。

    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及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很快的恢复。由此可以看到曹操的聪明才智。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汉末以来宫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虽出身低贱但有专长的人,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曹操的肚量,更是许多人所没有认识到的。他的肚量,可以堪称宰相肚里能撑作文船。可能你会问,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能用在世称奸雄、生性好忌的曹阿瞒身上吗?那么,你就错了。在《文和乱武》一章里,曹操曾以一副不咎既往的态度,满腔热枕地接受了宿敌张绣的投降。当年郡县多叛曹应吕之时,曹操曾不无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相信魏种肯定不会抛弃我。话音刚落,就接到了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怒火攻心,咬牙切齿地发誓道:除非你有本事逃到飞头之国,断臂之乡,看我不收拾你。随着曹操大军的节节胜利,不多久,叛逃的魏种即被兵士绑得结结实实,押到曹操面前。哪能这样对待魏先生,曹操喝退兵士,亲自上前为魏种解开绳索,仍旧让他官复原职,就像两人之间根本没有过节,就像自己根本没有发过誓。唯其才也,曹操这样解释道。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的任人唯贤这一点。从入学时定下来的班干部,一直到毕业班时,还是没有变化过。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干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

    《曹操》这本书,不仅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

  • 8、 《曹操》读后感

    前几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曹操》,因为我比较喜欢历史一类的书,特别是历史人物的故事,所以我仅花了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就看完了这本共209页的书。

    当我们一提起曹操,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他那阴险的笑声,想起他那种种恶行。可是,自从我读了这本书后,才觉得曹操了有很多优点,比如:曹操打破了汉末以来依照门第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能求访人才;战争中能以人之长,补己之短------

    我这个中队长,也很受启发,学会了取长补短这个道理,还知道了不少历史知识。最后,我还要提醒大家,以后可不要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了,那可是些守旧的看法,曹操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向他学习呢!如果有时间的话,也请大家去读一读曹操写的诗《短歌行》,也许你也会体会到曹操那种求才心切的心情。

  • 9、 谋杀似水年华观后感 谋杀似水年华心得体会

    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从最开始的叶清潇视角到后来的田小麦视角,非常连贯,不会让人感觉怪()怪的。故事曲折而动人。里面的每一个人物,他们的人生都很不容易。

    1

    看完电影以后我整个人觉得怅然若失,说实在的,这个故事还真没什么能够触动我的,或许因为年龄和心智,所以懂的东西太少,见识太少,所以感触并不是那么深,按我自己的想法去写,狗子多多包容。

    【盛赞爱的最高境界】

    电影里面他貌似是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样子,但我更喜欢游戏里给我带来的影响,帅气,温柔,有担当。他可以为了小麦,为了秋收去顾及一切,哪怕最后他将死在秋收手里,他一点都不在乎。他最在乎的,是小麦,那个和他在操场上散步,一起聊天的田小麦。他可以坦然地接受秋收是他的弟弟,可以对秋收关怀备至,他唯独不能释然的是对小麦的爱。

    【秋收爱的最深层次】

    电影中他和游戏里一样疯狂,但某个镜头不一样。游戏里他是对着老师弹吉他,你说那是爱吧,我还真没看出来,你说那是什么呢?我还真不知道,我智商可怜,看不懂。所以我毅然决然放弃推测。其实他对小麦的爱我感觉来得很快,几乎是见面几次,住在一起一些时候就爱上了,年少轻狂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没想到再度回归时他仍然爱上了她。可惜她却觉得那道鸿沟,是他们之间最恐怖最遥远的东西,她跨过去一次了,便不会害怕跨过去第二次。我喜欢这个剧情,没错,鸿沟神马的最好玩了,坠下去可以粉身碎骨,可不尝试那就是懦弱无能。爱情的面前,无从选择,有时候不尝试就会错过,在小麦选择跨过去寻他时就已经最真实最好的证明了,她不是讨厌他,而是害怕失去他。

    【田小麦爱的最圣洁者】

    为什么圣洁呢?她生活在一个最孤独的环境里,爸爸的工作让她失去安全感,只会充斥着无限的害怕,恐惧,久而久之她已经麻木了,比如说她对爸爸的态度,再比如说她瞧不起秋收。为什么瞧不起?打心底里瞧不起么?如果用瞧不起我觉得更多的还是有点嫉妒吧,他被爸爸带回来,享受着和自己一样的待遇,为什么?小麦不知道秋收母亲死了,所以就肆无忌惮地将这些年的埋怨发泄在他身上,仿佛就像在怒喝自己的父亲一样,直到她发现自己陷进去时,101次求婚,就如同他们之间的爱情,101层地狱,就如同他们的鸿沟。

    【田爸爸爱的最宽容者】

    他是个警察,他在知道真相后选择了隐瞒,他不希望秋收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可他也为秋收的一生感叹悲哀。但他唯独不能允许的就是秋收带着仇恨来爱他的女儿田小麦,他的女儿在他眼里可以放

  • 10、 谋杀启事读后感(3)篇
    谋杀启事读后感 第(1)篇

    有时候看完国外的小说或者名著,故事很令人回味,但是主角以及各个配角的名字是一个都记不住,有点尴尬。不过得去记下,不然突然冒出一个人名,你会觉得出现地莫名其妙,而这个名字却会是关键。尤其是阿婆的书,看着每个人似乎没有联系,但是到结尾,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尤其著名的是那本《东方快车谋杀案》。复杂的写作手法以及逻辑思路。

            本书我印象最深的是圆圆,因为她名字好记,性格开朗,充满热情以及相信温暖。其次是洛蒂。人在某些时候确实会阴暗,且不觉得自己错误。但是她,居然能做到充满温情地去谋杀,觉得这是游戏,充满刺激,只有在即将发生的时刻“手抖的厉害”。她最爱的邦尼,知道她的一切,对她绝对是爱与忠诚,能让她觉得冰冷可怜的一生中有点温情,但是邦尼太老了,会不小心说出一些事,比如叫错她的名字。她给邦尼过了一个欢乐的生日,在睡梦中死去,但从此也没有陪她度过余年。孤独可以杀死任何人。

            我想最赞的是,阿婆描写的洞察力那么强的是一个业务侦探,一个有点风湿病的,爱打毛线的满头白发的老妇女,看着就能让人想象到一个很八卦的老人。不过不同一般老人,她能洞悉,能联系,有点格物致知,不知道这个词这么用是否合适。和印象中的侦探终于不太一样,不再是冷冰冰的,毫无温情的大帅哥或者美女之类的完美的人物。本来就是啊,琼打翻了牛奶,这才是生活啊。当然,也许是我接触的世界太小,身边没有这般厉害的人物。

            扯的有点远。最近下雪了,虽然很冷,但是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温暖,让我慢慢有点相信生活并不是冷冰冰。以前会像洛蒂那样埋怨生活,但是好在我没有走偏。好在有她们。

    谋杀启事读后感 第(2)篇

    断断续续看了好久,名字实在太难记。猜的到凶手,猜不透人性。

     “生性懦弱而又心地善良的人往往最容易背信弃义 一旦他们对生活抱有怨恨 他们原有的一点儿道德力量便会被怨恨消耗殆尽”

    谋杀这种事,亦或是恶,做过一次,就真的滑入充满漩涡的沼泽了。

    谋杀启事读后感 第(3)篇

    读这本书是因为在阿加莎的系列推荐序中,推荐了三本,分别是《东方快车谋杀案》《长夜》和《谋杀启事》。很典型的阿加莎式本格推理小说,凶手其实不难猜,我大概在书读到一半就猜出了凶手和诡计(当时动机没猜到)。读阿加莎的书很好的一点就是,读者不再是旁观者,信息很全面,读者也可以作为侦探参与其中,发现蛛丝

  • 2019-09-20

  • 2019-10-17

  • 2021-05-04

  • 2019-10-19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1-16

  • 2019-11-11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11-04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1-09-24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17

  • 2021-03-26

  • 2019-09-21

  • 2019-10-28

  • 2023-06-24

  • 2019-11-06

  • 2019-09-26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2024曹操谋杀董卓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