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致父亲读后感 > 地图 > 致父亲读后感,2024致父亲读后感
致父亲读后感

(共 7067 篇)

  • 1、 致父亲读后感1000字

    常言道:“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我们一定都有看过一些书,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有一个写作文的任务,用来记录下我们在阅读时的一些新的想法与感悟,那么,值得被我们借鉴的读后感有哪些?你也许需要"致父亲读后感1000字"这样的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致父亲读后感【篇1】

    有觉悟还需要有水平,特别是影视作品,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暖人心肺的效果,就像《致青春》,时间地点人物、声画、表演台前幕后配合,才能谱写出一幕人人感同身受的八零后女同胞的青春挽歌,《致父亲》也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特别针对八零后打造的一碗情感鸡汤。虽然只是部微电影,麻雀小却五脏六腑俱全,比较直观的就是演员的表现,李晨干净利落,毫无做作之嫌,曾在《甄嬛传》中饰演浣碧的古典系美女蓝盈莹演活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叛逆少女,资深老演员李郁文和安宇则把老人的情感演绎得深刻感人。

    这些演员出色的掀起了一场情感的波澜,摄影师浩然事业遭遇事业瓶颈,正在关键时刻,开照相馆的父亲电话召集,带着满腹的沮丧和埋怨,浩然回到家,在帮父亲给邻居母女俩拍照片,逐渐发现父亲的秘密。情节不是怎么紧张激烈,却有一种香醇的感染力不停流转,牵引着观者的情感,不由自主的去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像照镜子一样借影像审视自我,借表相审视内心。

    这是故事的魅力,在中国影坛还算活跃的韩国导演韩承桓不缺匠心,《致父亲》的情感始终是不温不火刚刚好够打动人心,没有洒一把生离死别的狗血,也没有欲语还休的深沉。而是一切回归真实,就像路丰的标签:活出真我。当代青年有太多虚幻的理想,也有很多不能自拔的虚无感,怎么在现实与情感之间实现真我,即不辜负事业,也不给亲情留下遗憾,《致父亲》给出了一点启示。

    浩然和父亲的关系就像人世间大多数的父子一样,谈不上有多亲密,也谈不上有多不亲密。只是彼此的情感交流之间有了一条不易察觉的裂缝,《致父亲》的最大好处就是捕捉到了这条裂缝,并用最稳妥的方式放大给观众看,并告诉大家,其实这一代人和父亲之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代沟,只要稍微用点心,就可以消解所有的隔阂。

    致父亲读后感【篇2】

    收获掌声时,你劝我从容;背负压力时,你要我坚持。我会是您最好的作品致父亲。由陆风汽车和灵思沸点出品,李晨主演的微电影《致父亲》,在父亲节这样的日子看来极为有意义。特别是当看到爸爸眼睛开始出问题,便想到网上有的这句话:爸爸是个大好

  • 2、 致父亲观后感

    致父亲观后感

    又看一次《致父亲》,心头仍是难以平静,这一代人的物质和精神都与父辈有天壤之别,没有几个人会太了解父亲,我认识的大多数人都像《致父亲》中李晨饰演的王浩然一样,每天忙碌着不大不小的事业,认为自己背负了太大的压力,以为父亲并不关心和理解自己,所以心安理得的继续忙碌,无论离家远近,都能做到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样的儿子无疑是可耻的,可是太多人就算有意识,也还是每天有各种各样的理由继续忙碌,和老迈的双亲渐行渐远,由此看来,《致父亲》是一部有针对性的电影,或许它不能修复所有父子间的疏离,但于少起到了唤醒的作用,而作为一部以赢利为推广为目的微电影作品,能够在父亲节这天承担起这样的社会公责,亦是非常值得提倡。

    有觉悟还需要有水平,特别是影视作品,一定要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达到治病救人暖人心肺的效果,就像《致青春》,时间地点人物、声画、表演台前幕后配合,才能谱写出一幕人人感同身受的八零后女同胞的青春挽歌,《致父亲》也是一部各方面都比较完善,特别针对八零后打造的一碗情感鸡汤。虽然只是部微电影,麻雀小却五脏六腑俱全,比较直观的就是演员的表现,李晨干净利落,毫无做作之嫌,曾在《甄嬛传》中饰演浣碧的古典系美女蓝盈莹演活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叛逆少女,资深老演员李郁文和安宇则把老人的情感演绎得深刻感人。

    这些演员出色的掀起了一场情感的波澜,摄影师浩然事业遭遇事业瓶颈,正在关键时刻,开照相馆的父亲电话召集,带着满腹的沮丧和埋怨,浩然回到家,在帮父亲给邻居母女俩拍照片,逐渐发现父亲的秘密。情节不是怎么紧张激烈,却有一种香醇的感染力不停流转,牵引着观者的情感,不由自主的去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并像照镜子一样借影像审视自我,借表相审视内心。

    这是故事的魅力,在中国影坛还算活跃的韩国导演韩承桓不缺匠心,《致父亲》的情感始终是不温不火刚刚好够打动人心,没有洒一把生离死别的狗血,也没有欲语还休的深沉。而是一切回归真实,就像路丰的标签:活出真我。当代青年有太多虚幻的理想,也有很多不能自拔的虚无感,怎么在现实与情感之间实现真我,即不辜负事业,也不给亲情留下遗憾,《致父亲》给出了一点启示。

    浩然和父亲的关系就像人世间大多数的父子一样,谈不上有多亲密,也谈不上有多不亲密。只是彼此的情感交流之间有了一条不易察觉的裂缝,《致父亲》的最大好处就是捕捉到了这条裂缝,并用最稳妥的方式放大给观众看,并告诉大家,其实这

  • 3、 电影《致父亲》观后感

    《致父亲》观后感

    收获掌声时,你劝我从容;背负压力时,你要我坚持。我会是您最好的作品致父亲。由陆风汽车和灵思沸点出品,李晨主演的微电影《致父亲》,在父亲节这样的日子看来极为有意义。特别是当看到爸爸眼睛开始出问题,便想到网上有的这句话:爸爸是个大好人,岁月请你不要伤害他。无论自己现在还小,已经成人,还是逐渐老去,谁都也无法阻止时间流动的伤感,有天我们会彼此分离。

    《致父亲》情节非常简单,但贵在感情充溢。通过自己与父亲的关系,邻家妹妹与母亲的关系,展示了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这种爱不仅是一味地付出,还有对儿女不理解与辜负满满的包容。永远儿女的心愿想法都是排在首位的,哪怕你小小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念头,他们都信以为真,努力帮你实现。而儿女对父母的爱,又永远都是打折扣的。尽管我们很清楚这样的道理,现实中依旧是打折扣的。

    《致父亲》采用了标准的救赎式故事逻辑。浩然在摄影工作中遇到不顺,然后回家与同为摄影师的父亲接触,再遇到邻家母女触动情感,发现老爸一直收藏的纪念相册将感情升华,而再回到工作中得到救赎。从最初浩然回家与父亲之间沟通的客气与冷漠,到父子之间尚不能够习惯的拘谨与彼此关爱,感情同样得到升华。但这种升华中伴随的是父亲的眼睛出问题这个伤感的线索。虽然完全不想说出来,但是:如果我们不早一些陪父亲,以后机会可能越来越少。

    影片《致父亲》中浩然与爸爸同为摄影师,对摄影的理解也很有意思。浩然是新生代的商业摄影师,所以推崇快捷便利的数码摄影,但是他早起的优秀作品并非多么商业,更加具有人文关怀。他认为胶片厂都倒闭啦,胶片的时代结束啦。爸爸是老牌的摄影师,无论是照相馆的胶片机还是陈旧的背景纸,都说明一个时代的老去。其实爸爸更是商业摄影,为人拍照嘛,不过他更通感情,能够理解客户为何要来拍照。每一份记忆对被摄影人的重要性。他不排斥数码摄影,但自己还是存了满满一冰箱足够这生用的胶卷。

    影片《致父亲》由韩国导演韩承桓执导,发挥出韩国导演对画面把握的实力,即使是那几桢陆风的广告图很也炫酷,并不令人反感。相对简单的故事设定,虽然情节略有陈旧的感觉,但因为被赋予的浓郁的情感,也能看得观众眼角带泪。对剧情的延展推想,会希望浩然能够有时间开着陆风带着老爹去兜风踏青。也希望自己能够多陪陪父母。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不清楚父母多么需要自己,但感觉自己特别需要他们,没有他们不知怎么办好,好想守在他们身边。

  • 4、 微电影致父亲观后感
    微电影致父亲观后感(一):沟通后的温情 2014年11月7日,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李晨的父亲节深情献礼微电影《致父亲》,虽然它只有短短的26分钟多的时间,但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感触。 看完这部电影,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不一样的情绪,想想自己高中毕业以后就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上大学,一年之中能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他们为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而我们现在很少陪伴在他们身边,想到父母的辛苦,自己更是感到心酸,也勾起对他们的思念。 这部微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外出工作很久都没回家看父亲的摄影师和他父亲的事。儿子平时工作十分繁忙,为了前途与事业很少回家,并因为当年父亲没有出席自己的摄影展而心有不悦。所以,当老父亲打电话邀请他回家时,他极不情愿的答应,最终因为一件小事而得知父亲早已眼花的事实,他才真正意识到此前的种种误会,以及作为一个儿子的极大疏忽与应承担的责任。如果那时候摄影师就问他爸爸为什么不来参加他的摄影展,就不会有那么深的误会,他也不会不经常回家,让父亲独自一人在家,而他自己也因此而不高兴。有时候,开口问清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误会,就不会让彼此难过,让彼此因此而错过很多美好的时光。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太多这样的情况了。孩子不问原因就生气不回家,而家长想解释,也找不到机会,时机一过,家长也就不想再解释,这样误会就存在了,隔阂也跟着出来了,家也失去了往日的温馨。时光不等人,匆匆流逝着,父母很快就会被时光摧残得满头白发,我们为何不趁早多多陪伴他们,为何有话不说清楚,有问题不问清楚呢?有时候,沉默真的会让我们错过很多,也失去很多,别再沉默了,鼓起勇气,多多和父母沟通吧,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会很耐心地听你讲的。只要你迈出这一小步,就能换来很大的温情,何乐而不为呢? 影片中的摄影师,拥有不俗的工作和看似成功的人生,但与父亲也有着隔阂,甚至会因为父亲一个小小的要求让他回家就生气。但在看到另一对母女发生同样的问题,做母亲的希望女儿在出远门读书之前能留一张照片做念想时,他才突然明白了这份亲情的可贵,他在开解那个不懂父母的用心的女孩的同时,也是在开解他自己。所以最后镜头前的小姑娘有了笑容,他终于拍成了一张完美的照片;而镜头外,那个眼睛已经老花得看不清镜头的父亲,也令他意识到亲情是有时间限度的,如今他再不牢牢的抓紧珍惜,大概就只能等到天上俯瞰了。  
  • 5、 《致父亲》观后感1000字作文范本

    我们总是会观看很多好的影视作品,一部精彩的影片都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能够通过看电影了解到很多有趣的事情,那么哪里有好的观后感供我们参考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父亲》观后感1000字作文范本(一)

    我是属于不大擅长用言语表达情感的那类人,但我同时也是很容易被情感所打动的那类人!这一点,跟亲情之中的父爱特别相似。比起总爱唠叨母爱,父亲则相对沉默许多,但不爱言语而常沉默的他并不就是不爱,爱唠叨的她也不一定就是刻薄。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母各有各自的语言和疼爱方式,只是父亲给予子女关爱的表达方式更显大树般的伟岸!

    而看完《致父亲》又越发的觉得这份伟岸的父爱虽然无言却非常的厚重。影片中那些朴实而又真实的画面,将现实中最真最亲的骨肉情进行揭露而感染人,每每那些充满爱意的画面闪回在眼前时就会从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会让人不由得去努力珍惜现在的幸福,会让人感叹生活的不易、人生的漂浮不定。

    古语云:子欲养而亲不待。很多时候,当我们回望时才发现曾经错过的是多么珍贵的相守。影片中李晨饰演的主人公王浩然,其实是现实生活中我们许多80后的一类群体,正处三十而立的正当年龄,在事业的瓶颈期的我们年少轻狂拼命的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在事业与亲情之中总是因倔强和好强而忽视了情分。令人可惜、令人遗憾,也令人心痛!

    《致父亲》的故事紧扣父爱主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坚强、隐忍、沉默、勇敢的父亲和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却好强、倔强同时又很孝顺的儿子形象。对于王浩然来说,虽然母亲去世很早,但父亲一直是他心中的榜样,片中父亲是正直勤奋并且干活非常认真仔细的;儿子王浩然也同样如此,虽然曾经迷失过,可他能及时回头,弥补那份丢失过的爱。

    影片对父爱进行了一番很深入的剖析和挖掘,父爱如山、父爱无言、父爱的厚重,在这部微电影中都给我们不同程度地展现,给观众塑造了一个平凡普通却又人格魅力巨大的父亲形象,让人心灵深受感动,久久不能忘怀。影片是通过父子之间一系列错失与冷落,推动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和进展的,最终儿子醒悟浪子回头,结局温馨感人!但这并非影片的唯一主旨,片中的另一位年轻女孩婷婷,有着青春的叛逆和无畏的天真。其实,照相馆里妈妈对她扇的那一耳光,也是对现实中所有叛逆和不孝子女的最直接反击。而在浩然哥哥开导之后有些破茧成蝶般蜕变的她,又让短片多了份情感触动!

  • 6、 读卡夫卡《致父亲的一封信》有感:做父亲好难

    读卡夫卡《致父亲的一封信》有感:做父亲好难

    褚庆成

    前天傍晚与娃娃在正式场合的第一次正面对抗还记忆犹新,昨天就翻到了卡夫卡先生的名篇《致父亲的一封信》,一气读下来别有一番滋味。这封长信洋洋洒洒近四万字,读完以后深感做父亲好难,做一位好父亲真难。

    在卡夫卡心中,父亲留下了很多很深刻的负面印记。父亲对卡夫卡成长和成绩的淡漠,对孩子和对自己的双重标准,对卡夫卡和孩子们的讥讽苛责,都令卡夫卡痛苦难忘,都成为卡夫卡剖析自己不自信、不独立、自卑、羞于表达自我的主要原因。

    但是,卡夫卡在这封信中也记述了父亲带给他的正能量。卡夫卡笔下的父亲也有盖世英雄的一面,也有令卡夫卡引以为豪的闪光点,也是卡夫卡内心非常在意的严父。

    今天,偶然读到谈论毛主席与父亲关系的一篇文章。后来又从人民网了解到,毛主席继承了父亲“克勤克俭、刻苦耐劳等优秀品格,以及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和排除万难、一往无前的精神”,“对父亲性格中的自私自利、武断专行的一面进行过斗争,但同时在生活中也充满父子深情。”

    毛主席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让我瞬间想到卡夫卡,想到父亲对子女成长既能立竿见影,又会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想到前天在长辈家里娃娃无恶意间用鞋子打到我脸上时我的羞怒。羞怒之下,引来娃娃满腹的委屈和排山倒海般的惩罚。

    回住所的路上,我与娃娃互相道歉,娃娃说不怪我了。

    昨天早晨,我正在客厅看书,卧室里传来一句迷迷糊糊的“爸爸呢?”娃娃醒了,开心时满脸开花笑哈哈的娃娃闪亮起床。娃娃健忘,前天的不开心一点儿也没留下痕迹。

    想想我现在对自己五岁多的事情似乎什么都记不得了,我暗暗给自己宽心。可想想在一位至亲的印象中爸爸连一句难听的话都没对她说过,我又知道自己务必加油努力,努力做一位好父亲。

    感谢卡夫卡,感谢毛主席,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帮助我更好地面对和调整自己。成长快乐,感谢先贤!

  • 7、 《父亲》读后感

    一九四八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人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以后三天里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了母亲,她喊到:妈妈!妈妈!正在这时,周围突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刺穿了他的心脏,而他却在不被人查觉的情况下多活了三天。《父亲》这个故事我是流着泪看完的,我深刻体会到原来父爱是如此深沉!

    读完《父亲》这篇文章让我想起平时怎样关心我鼓励我的父亲:

    在生病时,你关心我;遇到难题时,你指导我;伤心时,你安慰我记得有一次我生病了,脸色苍白、嘴唇无色的我连喝水都吐了,到了医院,你背我上楼下楼,左左右右 ,外面下着大雪你还满头是汗事后我才知道那天你也生病了,流下了不知是后悔还是感动的泪。还记得那次去苏州乐园,你要带我坐海盗船,我听到别人的尖叫声,死活也不肯。你鼓励我:不要紧,宝贝儿子,胆大点!要做个勇敢的男子汉!我半推半就地上了船,坐稳后船慢悠悠地前后荡起来,速度越来越快,我紧紧地抓住父亲的胳膊。不要怕,放松点,实在不行的话就喊出来。父亲大声说道。我就大声喊起来,把害怕抛到了九宵云外。下了船,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我有个好爸爸!

    《父亲》让我更清楚地认识到:无论是今天,还是未来,父爱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 8、 父亲读后感

    父亲读后感范文一

    我很喜欢《父亲》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位孩子的父亲。虽然他土里土气,汗腥味儿满身,但孩子依然很爱父亲。 父亲对孩子充满了希望。每当看见有小孩背着书包,拿着课本回家时,脸上便挂上了微笑。有时,孩子进屋,就看到不认识的父亲正看他的作业本,可见他多么希望孩子能早日成才啊。 父亲也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上中学以后,父亲让孩子到城里念书,还买了一套衣服,一进门就让孩子试穿,并帮孩子扣钮,让孩子穿着去上学。 父亲经常来到学校看孩子,有时,父亲掏出了几张纸币给孩子用,而他自己却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这就是父亲,他宁可自己穿得破破烂烂,也要省下钱给孩子读书。 放假后,孩子一进门,父亲就拿他的奖状左看右看,高兴极了。可以看出,父亲对孩子的成绩是多么重视。 我也有一个好爸爸,他是警察。我没有见过他跟犯罪分子英勇斗争时那威武的样子,但是我知道爸爸工作很认真,每天都忙忙碌碌。我爸爸关心我学习的方法有点与众不同。每当我学习遇到困难,爸爸都会帮助我,但不会轻易讲给我听。一次,我遇到了数学难题,不会做,便请教爸爸。他说:多读几遍题目。我读了几十遍题目,仍一头雾水,读不明白。爸爸看我真的无法自己弄明白了,才看了看题目,给我讲了一个详细的运算过程,还出了几道类似的题让我练习,我终于弄懂了。

    平时在生活中,爸爸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有时候还能跟我打成一团,玩成一片。我爱爸爸,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去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我的爸爸。

    父亲读后感范文二

    一九四八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不慎摔倒时,刀子扎在他的胸口。人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乌青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喊道: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这个故事,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原来世界上有一种可以感动死神的爱,那就是父爱。

    读了《父亲》这篇文章我想到了您平时怎样关心我,鼓励我 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您时刻关心我,当我的体温稍有上升,

  • 9、 《致教师》读后感

    导语:朱永新新作《致教师》探讨的是关于教育的难解问题,究竟各类繁琐的问题究竟有没有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教师成长中,优秀的教师是否有迅速拔节的诀窍?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致教师》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致教师》最新读后感【1】

    静心品读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聆听专家的教导。《致教师》围绕一线教师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和成长的关键问题,通过朱老师的深入全面地思考,给询问者,也是给所有走进这本书的读者高屋建瓴地坦诚解答。没有抽象深奥的名词术语,没有枯燥乏味的空洞说教理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细细咀嚼品味,又总能获得许多思想的哲学的和诗意的享受。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可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事实上,很多的教育家,只不过是把别人的财富应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出很多理论上的共鸣而已。你要自己去摸索,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现在不少教师找不到感觉,找不着北。作为一个教师,你跟其他专家不一样,需要各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孩子年龄越小,他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他就越是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应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教师,有一项重要的修炼就是做读书人。对一个教师而言,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是一种真正的备课。如同军人喜爱武器,孩子喜欢小玩具一样,教师的挚爱应该是书籍,只读教材和教参两类书的教师无论如何不能称之为优秀教师。如朱教授所说:你的阅读生活,绝不仅仅是帮助你获得知识,获得教育的智慧,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难道不是吗?一个真正的人应该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好书。在阅读中获得教养,获得心灵和精神地完善,勤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实际生活中,人和人的区别主要看两点,一是他交怎样的朋友?二是他的业余时间怎样安排怎样度过?所以,朱教授说:人是由他读的书造就的。读什么样的书,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读最好的书,做有根的人。与最好的书对话,就是与最好的人为伍。作为一名教师,要经得起繁华,更要耐得住寂寞,在读书中,把自己修炼成如一座图书馆的人。读书就意味着坐冷板凳,只身一人孤灯一盏,寒窗苦读,这是一种寂寞的力量,这是

  • 10、 致青春读后感

    【篇一:致青春观后感】

    参加荆州古城论坛清明征文活动,忽悠到电影票一张。偷得浮生半日闲,约了朋友一起去看。时间点上正碰到本月26日才在全国各地上映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是一部女性电影,是著名女演员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青春早在一年前就在网上炒的沸沸扬扬,有幸得以观之,快哉!

    已记不得有多长时间没看电影了,天河国际影院也是第一次去。进入2号剧场的时候,影片已经开场了。因为是午间,观众席上人不多,稀稀落落的。剧场内已熄了灯,借着屏幕反射的光摸索着到稍后一排的空位坐下。大屏幕上正放着一个胖小子有点搞笑的台词,观众席上一片笑声。听上去都是些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看来,我们是这个剧场里年纪最大的观众呢!影片记录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个年轻的大学生郑微、陈孝正、林静、阮莞、张开等在青春成长过程中的爱情经历。从开始懵懂的憧憬、喜悦,到迷惑、茫然,再到成熟的兑变历程。郑微是80年代大学生的代表人物,是一个敢爱敢恨、热情大胆的个性女孩,我非常喜欢!还有那个校花阮莞对爱情的执着奉献、张开对阮阮多年默默的暗恋有几个感人之处,让我情不自禁留下热泪。

    每个人年少的时候都会有对爱情的渴望,敏感悸动的初恋总是让人刻骨铭心!只是爱情总是要面临现实的挑战,总是会留下那么多遗憾。电影把不现实的演成现实、不完美的演绎完美,藏起缺憾,加些浪漫,又把美好瞬间撕碎!观众席上的观众也从开始的欢声笑语变的气氛沉重起来,这就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吧?明知道是假的,还是忍不住跟着剧情欢乐感动悲伤!剧中那个美丽温柔的校花阮莞的死是我没想到也不愿看到的,爱情的力量真的是如此叫人奋不顾身?难到真的是自古红颜多薄命吗?阮莞的青春永远的驻留在那一刻以致永恒了。我还能重新爱你吗?郑微和才子陈孝正的爱情呢?朋友设想的结局竟然惊人的相符!只是,人生有多少情是永远不会有结局的!也许,只要爱过,就无怨无悔吧!

    每个人都年轻过,彼时的自己也曾肆意挥霍抛洒青春,疯过笑过爱过恨过痛过!偶尔思绪会飘到某年某月某日春暖花开的街头,想象着不经意的相遇,那会是怎样的情景?也许,相见不如怀念?又或许内心早就释然?想起那首歌:只要你过的比我好!

    在我看来,致青春这部片子拍的是成功的。爱情的旋律和魅力总是经久不衰,即使青春已逝去老到掉了牙齿,依然让人怀念!

    【篇二:致青春观后感】

    如果单纯来看,作为一个偶像派明星的首次执导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算是成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23-04-09

  • 2019-09-23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1-06

  • 2019-09-22

  • 2019-10-11

  • 2019-10-23

  • 2019-10-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3-02-20

  • 2019-11-08

  • 2019-09-25

  • 2019-09-28

  • 2019-10-09

  • 2022-04-05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5-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2-04-06

  • 2022-04-1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09-20

致父亲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致父亲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致父亲读后感、2024致父亲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