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 地图 >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2024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相关栏目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热门栏目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推荐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共 3797 篇)

  • 1、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10篇

    读书可以诱发人的思绪,使思想超越时空,大家也许正在读作品,会为作者的精妙的文笔所赞叹。读后感可以有选择性的记录书中我们认为精彩部分,并摘抄下来进行赏析。经过整理,我们为你呈上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本网页内容仅为您提供参考!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篇1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市场驱动

    俞敏洪为什么可以把新东方做起来,其实刚开始还是有市场,大家都需要出国,需要考托业gre等,培训机构就应运而生了。我的感悟商业模式的存在是因为他可有用户市场才可以起来。同时,也打破我原来对新东方的认知,我以前以为新东方只是一个考出国的培训机构,原来人家已经做好多产品,有少儿英语的,有在线教育的。这些也为什么做起来了,也是因为市场。用户是有复制性的',比如你小孩报一个数学班,是不是也要上个英语班,如果同一个地方有,时间也划分开,你是不是会倾向于同一个地方报名,除了这个以外,因为你小时候在某个培训机构学习,而且学习效果好,你后面是不是也要会报相同机构,这也是新东方为什么现在从小开始抓起,而且想要不同的学科。这个市场是一直在变化的。

    2、利益驱动

    像我们公司经常跟人画大饼的时候,都讲理想,我希望你做出漂亮的政绩,没与钱挂钩,真是动力不足。整个新东方的发展过程,都是利益驱动。比如,俞敏洪叫王强、俆小平他们回来,是分户责任制。每个人负责一块,你只需要上交15%给公用的平台,其他是自己的。比如俆小平只负责出国咨询那块。这样就让他们很有动力去把这个蛋糕做大。

    到了是否要上市阶段,大家有好多在争议,同时也对俞敏洪做管理有了怀疑,大家吵来吵去都只为一个字钱,钱分得不够如我心理所想的,大家吵了好多次,吵到本来想投资他们的人都不敢投资他们了。而其中有一句话我记得,大概意思是讲上市要1亿,大家都讲没有钱,(他们之前在新东方已好很多钱),但上市就讲没有钱了,只有俞敏洪是自己挑腰包的。

    到了后面,大家都知道新东方已经上市了,老员工已经靠股份实现财富自由了,他们是没有干劲十足,反而新生代很有动力去做,为什么呢?也是一个钱的问题,比如老员工拿到是3元的原始股的价钱,新生代管理者拿到15元的原始股的价格,新东方的发行价是1

  • 2、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通用9篇)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那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通用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篇1】

    众所周知,俞敏洪在做新东方前是北大的英语老师,这是他从北大离职后,创办新东方的优势,能借北大的光环吸引学生。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俞敏洪自身有真才实学,考过gre、托福,并且考了近乎满分,对两个考试非常熟悉,且当时正值出国留学热,这两个考试也是比较难的,连北大教师也没几个愿意教gre,因为gre的词汇量需在2万左右。

    凑巧的是,俞敏洪在大学期间因为得肺结核在医院住一年,住院期间就基本背完了gre单词,所以他成为国内可能是唯一掌握gre词汇、且参加过考试、还考了高分的老师。换言之,他从gre、托福入手创办培训班,不仅优势明显,也可以说没有竞争者能与他媲美。

    新东方也善于塑造情怀,这个情怀就是向上。新东方最初发家便是从gre、托福入手,这是顶尖考试,参考人几乎都是想出国留学的,自然也都会奋发向上。前面所述新东方为什么会跟etc打官司,这与新东方塑造情怀多少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1993年,当时新东方的名气已经打响了,许多名牌大学学生连夜赶火车来听新东方的课,因此亟需宿舍,当时新东方仅找到了北京妙峰山脚下的四十七中,由两栋废弃的楼改成教室和宿舍,宿舍没有厕所,只能修一个公厕(也就是农村的简易旱厕),住宿条件差,学生们忍了。

    而教室条件也差,学生们不仅忍了,还斗志昂扬。北京的夏天极热,加上缺电,学生只能拿着毛巾边擦汗边听课,新东方为了给学生解暑则拉了大冰块在每间教室放置,下课后学生围着冰块浸湿毛巾擦汗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晚上停电时新东方便发给每个学生一根蜡烛、学生们点着蜡烛听课……

    这样的场景让每个学生更加努力,因为所有人都在努力,你不努力,你就可能被淘汰,所以新东方不断出现gre、托福的高分学生,这也是为什么etc与新东方打官司,觉得中国考生考的分数太高,是因为考题的泄露,认为新东方未经etc授权向学生提供etc往年考题属于侵权行为。但etc忽视了一点,中国是最不缺考生的国家,人多竞争

  • 3、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

    沧海横流,社会进步大潮滚滚向前,我们每一个人或主动或被动的卷入了社会分工之中。放在历史长河中,我们渺小如蚂蚁,卑弱似微尘,绝大多数人沦为了统计上的一个冰冷总数的组成部分。只有极少数"人中龙凤"历经考验脱颖而出,成为了发展史上的杰出英雄人物,深刻而又重要的影响了社会变迁进程。镁光灯的鲜花和掌声里,很多主角会满脸红光地谈论着昔日非凡的奋斗篇章,极少数才会诉说不可复制的真实。聆听者也企图从“成功史”中提炼前进的力量,用在磨砺自己的途中。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

    留校任教的俞敏洪无论如何也不会料到因为一个教学处分而被开除教职;更不会料到自己为了挣够出国的费用进行的英语补习会成为未来民办教育方面的一面旗帜;更不可推测出当自己通过培训挣够了出国费用的时候变了“初心”——在英语培训市场上找到了更大的人生奋斗意义。在命运之轮面前,即便是英雄人物,重大转折关头也是迷茫和微弱的。没有人有后视镜,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在前进的一片漆黑里,靠着近处的微弱之光去探索未知,越过险滩暗河,才会走到远方高峰。

    几乎没人能够在进入高中的时候知道自己能够考取哪个大学,也鲜有大学生进入校门的那一年知道毕业后会从事什么岗位,更不会有职场小白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会跳槽到哪里。是的,对个体命运而言,绝大多数人都需要面对偶然性的主宰。即便是你考入top2的名校顺利毕业进入非常优秀的行业和岗位,也一样无法获悉自己会遭受什么不确定性考验。从这一点来讲,我们绝大多数人是公平的。人生路是马拉松,一关过去还有下一关,你要尽可能地走好每一关;即便是你一关失误了,还有重新参与社会洗牌和反超的机会,当然,难度一定是增加的。好成绩、好单位、好老师、好前途、好履历、好业绩、好家庭,人人想要。但只有极少数人在人生关口的某一个环节得到自己想要的。

    回头看我们优秀的企业家群体,都具有很不是“一帆风顺”的一面:39岁的任正非因为被骗走200万元、遭受了“离开岗位”“婚姻破裂”“生存危机”、不得不被迫走上华为创业路;35岁的单亲妈妈董明珠抚养压力日增,不得不南下珠海卖起了空调;35岁的马云已经经历了“中国黄页”等四次创业失败后一事无成,万幸没有一蹶不振,收拾心情在西湖畔开了一场描述梦想的“十八罗汉大会”;即便是一路开挂人生的黄峥在35岁的时候依然对自己的成就十分不满,几个不错的项目远远满足不了自己的胃口和需求,

  • 4、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800字

    一根笔,一支烟,一个灵感乍现的瞬间。

    两张纸,三更夜,几句不成体统的闲言。

    毛毛忽然就想立个flag,认真走路,好好看书,重新翻每一本喜欢的书,复习每一个认识过的人。

    就从眼下刚完结的这本开始吧。

    俞敏洪,我偶像。

    原本看书就特别慢,总是逐字逐句的,再加上工作忙,琐事多,断断续续读了一整个夏天。有时候在app看,有时候去书店接着读。可以说,随着俞老师创业过程的起起伏伏,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也可谓屡次走在崩溃的边缘。

    读书会让人崩溃吗?当然不。是随着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你所经历的事,让人崩溃。崩溃总是让人绝望,崩溃也让人成长。也因此,这本陪着你度过这段日子的书,才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毛毛娱乐认为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去新东方投奔俞老师,这个迟早到底是哪天,眼下还不得而知。印象中近十年,新东方总部、分校、线上线下各种大小面试正式或扯淡,直接或间接,也经历了十余次。都和新东方擦肩而过。但冥冥中能感觉到缘分未尽,还会在未来某一天以某种形式加入其中。这是值得期待的后话了。

    很多年前,记得室友阿娇桌上一直摆着本俞老师的鸡汤书,不知道她自己看了多少、看了几遍,反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俞老师来学校做演讲,也是挤着去体育馆里面听,演讲内容跟他去各个学校的大同小异,但那种浓浓的正能量氛围,记忆犹新。就像他眼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一样。但那时候的正能量里还没有太多的商业味道和沧海桑田。而今很浓。

    新东方总部座落在北京中关村,每每路过都不禁多看几眼,毕竟这是全中国每个重视教育的家庭都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有众多网红老师打着新东方的标签活跃于大众视野。

    说到中关村不得不提下那条创业一条街,已然演变成后来的畅聊创业之梦咖啡厅一条街,以及今天的打牌一条街。萧条了。

    但教育不会萧条,因为有一群热爱教育更懂教育的人在坚守。叫坚守有些沉重了,不会那么艰难,尽管没有哪个领域竞争不激烈,但最后留下的,一定是由传统走向科技化再返璞归真的教育集团公司,而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新东方加油。

  • 5、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俞敏洪亲述新东方创业发展之路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从0到1,创业维艰。从1到∞,更是需要持续的成长与自我颠覆。无论个人,还是事业,要做永远流动的活水,丰沛激荡,拓宽边界。发展不会总循预期,无常才是常态,没有足够的预判也要有见招拆招,甚至化危机为机遇的魄力与能力。永远对新事物,对变化,对错误有开放的心态。有预警,有规划,有体系,能纠错,重要的是始终把握本质。

    俞老师做最有钱的老师当之无愧,非常大气有格局,好榜样。脚踏实地钻研的实干精神,奠定英语考试培训这一事业突破口的基础。坚韧不怕苦有激情,即使外部条件很艰苦仍能继续下去。清晰了解的自身/个人能力的局限,自嘲土鳖,肯定别人的能力,寻求比自己“更优秀”的人一起开拓(打造核心团队持续扩充更新)。面对发展中的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办法而不是回避。合理地业务扩充和战略布局,资源分配,看得长远,打造闭环。运营上秉持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无论是和外部打交道(合规),还是内部的规范(标准化,专业化),以及经营行为上(不能唯利至上)。面对冲突分歧,最大程度保全各方的利益,求同存异,给别人留有余地。面对竞争,良性竞争反思自身取长补短与时俱进,退到一个更广的视角,以行业/领域的整体发展考量。尊重别人的自由,独立之选择。企业家精神,事业做着做着和人骨血难分,不再仅以逐利为目标,而是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希望未来新东方可以如所写在教育领域起到更好的作用。

    创业者,所要做的便是找方向、找人、管人、分钱,俞敏洪这本书从这4个角度还原了自己从0到1到公司上市的创业史。

    这本书和我以前读的所有创业书籍不同的是,作者是一个几乎没有任何背景的人,他的成功靠的是中国传统为人处世的常识。

    他没有那么多营销的噱头,就是和老师们一起做精品课,带来学生的口碑转播;竞争对手砍他的员工,他在对方培训机构经营不下去的时候,派出老师帮助对方。

    他在给学生做免费公开分享的时候,来的人超过预期的300%,来了3000人,没地方演讲的他,站在2个大垃圾桶上讲了40多分钟。

    他在公司上市后,所有人可以激流勇退,把股票换成现金,去追求另外的生活的时候,他不能,因为新东方是他的孩子和事业,他必须一直走下去。

    ......

    这个时代,也许不变的就是改变本身,但是俞敏洪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一个普通人,坚守为人处世的准则,也可以成功,如果还没有成,只是说明时机还没到。

    我个人比较喜欢俞敏洪,江苏老乡,身上带有浓烈的质朴,乡村的气息

  • 6、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

    《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书为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灵。每一方面的题目就给人以灵魂深处的思维跳跃。学习了这本著作后,有一点感受。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品质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对有些错误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他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导致某些学生犯了错误也不知错在哪里。所以教师要宽容他们,宽恕他们的过错,允许他们犯错误,理解他们,并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特别是有缺点、犯过错误、伤害过自己的学生。

    教师用宽容对待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交流更多,教学的效果自然更好,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

    要用好宽容,那么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上出现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上就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可随便停其课,或把他赶回家和家长一起来校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这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招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让凡是能够生存、兴旺和能够发芽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芽。老师的宽容与谅解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造就了一颗颗健康明朗的心灵,在老师的宽容之下,同学们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在老师的善意的尊重与信任中,同学们会更加自律与自强,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停留在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要用自己的爱教学生学会爱。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育人,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终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安居乐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身为人师,应该拥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真正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牵挂他们。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贫乏的,因为爱是

  • 7、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后感1000字

    《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著作。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是作者个人心向的真实流露,是作者的人生目标,也是我的人生目标。本书主要写了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灵。读后给我深深的触动,受作者的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而感动。

    正如作者在《守望教育》中写道的一样: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城,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是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着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品质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对有些错误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他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导致某些学生犯了错误也不知错在哪里。所以教师要宽容他们,宽恕他们的过错,允许他们犯错误,理解他们,并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特别是有缺点、犯过错误、伤害过自己的学生。

    作为教师,应该用宽容对待学生,关爱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交流更多,教学的效果自然更好,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让凡是能够生存、兴旺和能够发芽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芽。老师的宽容与谅解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造就了一颗颗健康明朗的心灵,在老师的宽容之下,同学们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在老师的善意的尊重与信任中,同学们会更加自律与自强,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育人。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终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安居乐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同时关注学生,就要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他们。公正地对待学生,是我们教师人格的体现,是现代

  • 8、 《走在教育的边缘》读书笔记
    《走在教育的边缘》是我读刘铁芳先生的第二本文集。这本著作,研究的问题深入、具体,有些理性和沉重感。本书为三方面:坚持理想、沉思现实和扣问心灵。每一方面的题目就给人以灵魂深处的思维跳跃。学习了这本著作后,有一点感受。 首先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学生:他们的意志品质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对有些错误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他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导致某些学生犯了错误也不知错在哪里。所以教师要宽容他们,宽恕他们的过错,允许他们犯错误,理解他们,并能容纳各种类型的,特别是有缺点、犯过错误、伤害过自己的学生。 教师用宽容对待学生,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形象,会使师生关系更融洽,交流更多,教学的效果自然更好,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容易达到了。 要用好宽容,那么对于学生所犯错误,教师应努力做到:课上出现问题,尽可能放在课后处理,切忌在课上就和学生计较起来,甚至把学生赶出教室等;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可随便停其课,或把他赶回家和家长一起来校承认错误、作出保证等,这既会影响学生的学习,也会招致学生及家长的反感 正如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言:我们应该模仿天上的太阳,它把光、热与生气给予整个世界,让凡是能够生存、兴旺和能够发芽的东西都可以生存、兴旺和发芽。老师的宽容与谅解造就了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更造就了一颗颗健康明朗的心灵,在老师的宽容之下,同学们会看到希望的曙光,在老师的善意的尊重与信任中,同学们会更加自律与自强,充分发挥内在潜能,日异其能,岁增其智,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 其次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停留在有望升学的学生身上,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要用自己的爱教学生学会爱。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育人,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懂得做人的道理,促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最终使他们以健全的人格在社会上安居乐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新课改也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应该关注的对象,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关注的实质就是真爱、平等和公正。身为人师,应该拥有一个满浸着人间大爱的灵魂,真正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牵挂他们。没有爱的教学是苍白的,不懂得爱的教师是贫乏的,因为爱是教育的
  • 9、 《走在教育的边缘》教师读书笔记

    偶然得到了这本《走在教育的边缘》,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教育,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教育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教育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刘铁芳先生对于目前教育改革现状并不乐观。他认为,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层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内涵本身的深化。深度体制化之中的教育日 渐成为一种越来越精致的技术,而不关心这种实践样式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育缺少了内在的灵魂。认为,在一个话语时尚、口号迭出的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 育的基本问题,如,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应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的价值意义,以期在观念层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从而努力提升教育的 品格。同时,他还主张,教育改革步子要稳,脚踏实地,反对过于理想化、急功近利,应以平和的心态审视教育。虽然刘铁芳先生被世人称作现代教育家,但他 并不认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喜欢在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中来一点反向的思考,是个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 行的人。

    以上是我对此书作者观点和心态的一个大致的理解。结合成人高校教育,我有言想发的有三点:

    一、尊重、审慎对待传统教育

    作者首先在《靠教育生存与为教育生存》一文中提出了教师教育创新的三个内容:

    第一,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生活经验积累的同时,要积极接纳外在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 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第二,个人知识的创新。包括知识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新。第三,教育行为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 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

    这三个创新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有理论有实践。教育观念的创新与个人知识的创新,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吐故纳新。缺少这方面 的创新,教师可以一时稳稳地站在讲台上,但缺少后劲,他的教育生命只能是昙花一现。真正难的还是教育行为的创新,即如何把鲜活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取 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教育创新不是一

  • 10、 教师读书笔记《走在教育的边缘》

    偶然得到了这本《走在教育的边缘》,因为成为了自己的书,所以也没急着去看,反而将它搁置一边任其生灰尘.直到一天翻开,我就觉得非要看完不可了. 这本书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教育,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教育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全书以一个教育字贯穿始终,这不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需要的吗?

    刘铁芳先生对于目前教育改革现状并不乐观。他认为,世纪之交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更注重形式层面的改革,而不是教育内涵本身的深化。深度体制化之中的教育日 渐成为一种越来越精致的技术,而不关心这种实践样式本身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教育缺少了内在的灵魂。认为,在一个话语时尚、口号迭出的时代,应更多地关注教 育的基本问题,如,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应关注每一个教育行为的价值意义,以期在观念层次面逐步超越教育的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从而努力提升教育的 品格。同时,他还主张,教育改革步子要稳,脚踏实地,反对过于理想化、急功近利,应以平和的心态审视教育。虽然刘铁芳先生被世人称作现代教育家,但他 并不认为自己是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喜欢在时下流行的教育观点之中来一点反向的思考,是个独守在寂寞的书橱边,秉持心中那一脉细细燃烧的理想之火踯躅而 行的人。

    以上是我对此书作者观点和心态的一个大致的理解。结合成人高校教育,我有言想发的有三点:

    一、尊重、审慎对待传统教育

    作者首先在《靠教育生存与为教育生存》一文中提出了教师教育创新的三个内容:

    第一,教育观念的创新。教师一方面立足自身生活经验积累的同时,要积极接纳外在优秀教育理念,保持个人教育思想空间的源头活水,在个人教育经验与外在教育知 识的不断交流碰撞之中,获得个人鲜活的教育理念的生长生成。第二,个人知识的创新。包括知识的更新,知识结构的更新。第三,教育行为的创新。教师的教育创 新最终要落实到教师的教育行为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之中。

    这三个创新内容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有理论有实践。教育观念的创新与个人知识的创新,需要教师以开放的胸怀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学习,吐故纳新。缺少这方面 的创新,教师可以一时稳稳地站在讲台上,但缺少后劲,他的教育生命只能是昙花一现。真正难的还是教育行为的创新,即如何把鲜活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取 得有效的教育成果。

    教育创新不是一

  • 2019-11-12

  • 2019-11-11

  • 2022-02-19

  • 2023-04-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23-02-07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23-02-02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19

  • 2019-11-06

  • 2019-10-11

  • 2019-11-06

  • 2019-11-16

  • 2019-11-16

  • 2023-01-01

  • 2019-09-20

  • 2022-01-20

  • 2023-06-08

  • 2019-11-08

  • 2019-10-29

  • 2022-11-17

  • 2019-09-20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29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2024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