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曾许诺读后感 > 地图 > 曾许诺读后感,2024曾许诺读后感
曾许诺读后感相关栏目
曾许诺读后感热门栏目
曾许诺读后感推荐
曾许诺读后感

(共 2940 篇)

  • 1、 曾许诺读后感 读书赏析(3)篇
    曾许诺读后感 读书赏析 第(1)篇

    桐华的所有已出版的书我都看了起码不止一遍,很喜欢桐华的文字。蚩尤是我在桐华系列里很心疼的一位男子,仅次于相柳。想来也许是因为蚩尤起码和阿珩心意相通,相知相守,而相柳却错过了小夭。桐华的文字功底很扎实,每次看她对人物,风景的描写,我都是细细品味,慢慢揣摩。脑海中勾勒那一番情景。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蚩尤还在兽态时第一次见阿珩,桐华给出的描写:“山涧中,怪石嶙峋,有一条潺潺溪水流淌,随着两侧山势的忽窄忽宽,溪水一处流得湍急,一处流得缓慢。一个青衫少女从山涧外走来,一手提着绣鞋,一手提着裙裾,垫着脚尖,在溪流中的石头上跳来跳去,她一边跳一边笑,粼粼月光就在她雪白的足尖荡漾,轻盈若水精,空灵似花妖。那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山涧两边的崖壁上全是灼灼盛开的桃花,溶溶月色下,似胭霞、似彩锦,美得如梦如幻。”当时看得时候觉得描写得非常好,就用心把它背了下来。后来我叔叔有了两位女儿,取名为王鸣乔和王溪岩。在微信群里问我们这些小辈能不能好好解释名字的寓意时,我就把桐华的这段话的前半部分发了出去。就是这一部分:“山涧中,怪石嶙峋,有一条潺潺溪水流淌,随着两侧山势的忽窄忽宽,溪水一处流得湍急,一处流得缓慢。”然后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夸奖。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挺深的,因为家人夸我有书卷气,我就更加喜欢读书了。因为读的书多了,所以为人处事也更加有礼了。更会表达自己了,偶有词穷,也可拾人牙慧。说男生气质卓绝不会只说卧槽好帅,而是学会了说芝兰玉树;说女生眉目如画不会只说好美,而是学会了说“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这些都是读书带给我的改变。本该是曾许诺的书评,写到这里却有些跑题。这本书给我的生活状态带来的改变,我想与各位书友一同分享。最后,我想借用同样是桐华的书《最美的时光》的一段话与诸位共勉(有改动):每位读者都如一块等待磨砺的宝石,她所爱的作家就是那个匠人,读者是高雅还是庸俗,取决于她爱上了一个什么样的作家。这句话也许说得绝对了,但是,读者的确会被所爱的作家影响。我庆幸我喜欢桐华,因为我喜欢的作家是她,所以我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努力做一个善良的人,努力热爱每一天的生活,努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挫折;因为她,我从一个自卑的人变成一个自信的人;因为她,我明白了追逐梦想的感觉;因为她,我觉得自己变得更美丽。这个世上有许多种情感,有的浪漫动人,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沉沦痛苦,

  • 2、 曾许诺·殇 读后感(3)篇
    曾许诺·殇 读后感 第(1)篇

    看完之后觉得很空虚,也不愿意写书评。

    看上部的时候还误解了桐华,不过上部真的清汤寡水,下部才是真正的拉开了序曲。太悲伤了,让我背痛到不能自拔。

    从青阳死开始,就很心痛。我是就着邓紫棋的桃花诺看的,不得不说别边看边听真的很有感觉,以至于我看完后到现在一个星期,一直在听这首歌,每次听都很心痛。已经听了两百遍但还舍不得放。

    青阳是个优秀的人,他和少昊是兄弟,但是和少昊不一样。青阳心里有母亲,有弟弟妹妹,也有那个令人讨厌的他的父亲——轩辕王。云泽的死让他变成了轩辕青阳,他挑起了不得不挑的担子。让缬祖脱下罗裳只为做好母亲。最终青阳狠不下心毒轩辕王,却毒死了自己。这只是悲剧的开始。后来阿珩不得不站起来撑起这个家,再一次离开赤宸。他们无疑是多灾多难的。后来有个老嬷嬷说,大殿下不在了,没有新鲜的冰葚子了,将就着吃吧。那一次的冰葚子出奇的难吃。青阳为了弟弟妹妹开心,不惜损耗灵力下雪。

    后来仲意死了,昌仆自尽,缬祖也死了。缬祖临死前,告诉阿珩,让她去寻她的幸福。可是那个杀千刀的轩辕王连自己的子女都要做棋子。欺骗阿珩,让她领军和赤宸宣战。

    一切的悲剧都是那个轩辕王,都是他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抛妻弃子。它看上的不过是西陵缬的能力、名声、以及她背后的力量,一切能帮他成为轩辕王的力量。抛弃了青梅竹马和他们的孩子,最后还把彤鱼氏带回来。彤鱼氏回来只为了复仇,她和她儿子算计死了云泽,算计死了仲意,算计死了缬祖。这个负心的男人最后连女儿也没放过,利用阿珩制约赤宸。最后大难来临,阿珩只能解除自己的封印救人,结局就是,自己成魔灭亡。赤宸为了救阿珩,用盘古弓以心换心,虽救回了阿珩,但是他再也回不来了。

    赤宸是妖兽,狡诈、多变、多疑。甚至不相信阿珩,但是他在改变,在成长,慢慢学着相信阿珩,不再怀疑她。而阿珩从始至终也是深爱着赤宸,无论发生什么,虽然种种阻碍被迫离开赤宸,她却从来没有停止过爱。

    茱庾是个枯木,本没有感情,都快要死了,借着青阳的灵气才得以修成人形。但当她听到青阳死了的时候,她却心痛了。

    仲意和昌仆情投意合。仲意内敛,昌仆侠义。本来虽然口中说着要夫妻同死,但仲意还是自私地打晕昌仆,想要昌仆活着。可是昌仆还是自尽随他而去。

    云桑是个可爱聪慧的女子,她一直深爱着诺奈,这个懦夫闯了祸,不能娶她,她都不介意。最后诺奈自毁容貌,化成雨师。虽然被云桑认出来,但是云桑并不嫌弃他丑陋

  • 3、 公仆曾建读后感

    公仆曾建读后感(一)

    朱具林

    前不久,县委组织部为组工干部每人购买了《公仆曾建》一书,要求每人认真学习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以曾建为镜子,向曾建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组工干部。

    怀着一颗崇敬之心,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认真读了《公仆曾建》,知其事迹的确感人,其精神令人鼓舞,值得学习。县委组织部号召我们向曾建同志学习,不仅是因为作为组工干部,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和选拔了很多优秀同志,更因为他自己就是一名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好干部。向曾建同志学习,就是要以他为标准,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公仆。

    当组织上希望他负责吉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的时候,他毅然担当起这一重任。有人劝他,“学校筹建那么辛苦,干得再好也不能升职,还不如享享清福!”但他心里想的是:“要是能把这所学校办好,能解决许多问题。”的确,他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而是党和人民的事业。牢记宗旨就会心中有责,信念坚定必然不辞辛苦。作为组工干部的我,无论是老干部工作、关工委工作、干部考察还是抓党建、村建、精准扶贫,都是甘为人梯的工作,要认真向曾建同志学习,学习他的勤奋好学,学习他的爱岗敬业,学习他的一丝不苟。

    做好工作是需要有真本事的。于是,我坚持挤时间学习《人民日报》、《江西日报》、《修水报》以及与工作有关的各种文件和领导讲话,并结合实际,对照查摆自己不足,努力加以改进。当读了公仆曾建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要有过硬的本领,要能独当一面,不仅需要加强学习,还必须有热爱工作、认真工作的热情和态度。把事业视同生命,把工作当成快乐,把认真作为坚守,曾建同志对待工作的“安、专、迷”,为新时期组工干部做好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一句“曾建做事最放心”是对他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充分肯定,也应该是每一名组工干部都希望得到的最高评语。

    对待群众充满感情,对待自己严格要求。在不同岗位上都能够多做实事,在每项工作中都能够秉持公心,曾建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三严三实”的要求,为我们每一名组工干部做出了表率。组工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也要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事物,经受方方面面的考验。但只要我们能够面对诱惑时态度坚定,与群众接触时饱含深情,对自己和亲属严格要求,与领导和同事建立起平淡如水却又甘之如饴的君子之交,我们就一定能为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更多的正能量。去年以来,我县开展了精准帮扶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组织部包村帮扶工作组的一

  • 4、 《曾许诺》读后感
    《曾许诺》读后感 中考后,爸爸送给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此我就开始喜欢上读小说。但是我读小说都是只注重情节,书中的辞藻、写作的手法被我一概忽略。我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对我的语文学习也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再加上本人天生语言表达能力稍软,故而对说话、写作十分心虚,头疼。上学时语文成绩时高时低,最高在班中也是平均水平而已。甚至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语文阅读专项考试中还考过不及格。 上学时,我就一直认为语文没什么用,不用学我照样不是能说话会写字吗。但是上班以后,越发觉得文字是一门艺术,比起数理化要重要得多。写得一手好字、能说会道、写作辞藻华美都是我望眼欲穿的能力。何以引起我这种想法?是因为看新闻、电视剧中有所作为的人都具备这些能力;是在第一份工作中写会议纪要,总是被领导要求再改;是和人在沟通中总觉得很难让人理解;最重要的是读了桐华老师的《曾许诺》中那些华丽的辞藻、各种人物的内心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高中时就读了《步步惊心》,由于以前的阅读方式,当时也只觉得故事真是引人入胜,再无他想。 说到《曾许诺》,我真的是感受颇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将纯美的思想感情挤到了心脏的角落中,每天都只是想着工作挣钱。是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又拿起书籍,她说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不读书的话会很快迷失自我。《曾许诺》中的爱情是纯美、绝世的。阿珩对蚩尤的信任、爱他的勇气让人佩服,也让本性多疑的蚩尤彻底学会相信他人。而在战火中,两个人属于完全对立的国家却能永不变心地爱着对方。在阿珩深陷即将会成为火海的洵山,蚩尤能不顾背上背叛神农国的罪名,毫不犹豫、正大光明地救她。这种坦荡的胸怀和为心爱的人不顾一切的勇气应该只存在于书中。 书中对轩辕黄帝在神农和轩辕两国第一次阪泉之战所设的计谋通过少昊阐述呈现,看到少昊破解黄帝阴谋之时,心中很是惊叹。不光是惊叹黄帝原来是如此计划的,更是惊叹言情小说中还有如此激荡人心、大气磅礴的战争描写。这也验证了桐华老师的非比寻常,她笔下的爱情就不只是细腻动人的,更是纯美大气的。
  • 5、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800字2020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800字2020(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人脍炙人口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认真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准确的。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他写出的

  • 6、 俞敏洪《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读后感800字

    一根笔,一支烟,一个灵感乍现的瞬间。

    两张纸,三更夜,几句不成体统的闲言。

    毛毛忽然就想立个flag,认真走路,好好看书,重新翻每一本喜欢的书,复习每一个认识过的人。

    就从眼下刚完结的这本开始吧。

    俞敏洪,我偶像。

    原本看书就特别慢,总是逐字逐句的,再加上工作忙,琐事多,断断续续读了一整个夏天。有时候在app看,有时候去书店接着读。可以说,随着俞老师创业过程的起起伏伏,我读这本书的过程也可谓屡次走在崩溃的边缘。

    读书会让人崩溃吗?当然不。是随着读一本书的过程中,你所经历的事,让人崩溃。崩溃总是让人绝望,崩溃也让人成长。也因此,这本陪着你度过这段日子的书,才被赋予了更深刻的意义。

    毛毛娱乐认为自己迟早有一天会去新东方投奔俞老师,这个迟早到底是哪天,眼下还不得而知。印象中近十年,新东方总部、分校、线上线下各种大小面试正式或扯淡,直接或间接,也经历了十余次。都和新东方擦肩而过。但冥冥中能感觉到缘分未尽,还会在未来某一天以某种形式加入其中。这是值得期待的后话了。

    很多年前,记得室友阿娇桌上一直摆着本俞老师的鸡汤书,不知道她自己看了多少、看了几遍,反正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俞老师来学校做演讲,也是挤着去体育馆里面听,演讲内容跟他去各个学校的大同小异,但那种浓浓的正能量氛围,记忆犹新。就像他眼下这本书给人的感觉一样。但那时候的正能量里还没有太多的商业味道和沧海桑田。而今很浓。

    新东方总部座落在北京中关村,每每路过都不禁多看几眼,毕竟这是全中国每个重视教育的家庭都耳熟能详的品牌,也有众多网红老师打着新东方的标签活跃于大众视野。

    说到中关村不得不提下那条创业一条街,已然演变成后来的畅聊创业之梦咖啡厅一条街,以及今天的打牌一条街。萧条了。

    但教育不会萧条,因为有一群热爱教育更懂教育的人在坚守。叫坚守有些沉重了,不会那么艰难,尽管没有哪个领域竞争不激烈,但最后留下的,一定是由传统走向科技化再返璞归真的教育集团公司,而不是单纯的互联网公司。新东方加油。

  • 7、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曾瑞《烟火人间》读后感1500字:

    从收到快递到读完本书,我用了一周的时间。在工作之余,闲暇细读掩卷,身心得到放松,灵魂受到冲击。首先是本书聚集了对底层农民工群体命运的关注。每个年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烟火人间》作者描写的85后出生的这一代人的在外求学、出门打工等场景,于我来说都不陌生。我父亲是地道的农民工,90年代开始前往广东汕头等地打工维生,每月600-800块的工资,相对于种田来说是一大笔收入,托起整个家庭的全部希望。而我的同辈人,没能通过高考读大学的,基本上都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有的去温州鞋厂,有的去广东建筑工地当小工。国家城市建设十多年,离不开2.5亿农民工辛勤汗水。社会上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媒体人士都在呼吁。包括最近揭露明星阴阳合同的崔永元崔老师,多次用他的实际行动关心关注着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对于这一群体,尤为让我关注的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呼吁了这么多年可谓竭尽全力,但收获甚微。

    谈到打工潮,作者《烟火人间》中多次提及的现象,看到作者父亲、弟弟、堂兄、表弟都是出门在外打工的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想到自己家中的亲人,命运有时候是这样相似,又是这样不同。我父亲,包括我弟弟,在外打工受到的不公平待遇,我为他们感到愤怒,又为自己感到无能为力。我能做的仅仅是努力摆脱这个身份而已。

    其次本书发人深思的还有文学如何在社会中立足的问题。在《烟火人间》中我看到了作者满怀江湖理想的文人形象,情义重如山,那么多亲戚朋友,都需要去关心关怀关爱。从意外身亡他乡的表弟,到远嫁苏州镇湖的幺姨。他的文字里都带着深沉的感情,或悲痛,或追忆,或思念,或祝福。大山深处人的命运尤其令他牵挂,自己身在江湖,刀剑如梦,文笔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无论是否稳当,终究是有一技傍身。而大山深处的亲人们,那些没有独立思考判断能力的农民,如何面对江湖风云变幻,如何在时代大潮中始终看清楚自己的方向,令人堪忧,江湖儿女多挂牵。虽然作者不曾在当地任一官半职,但对当地政治生态,官方的作为都是有所关注,用实际行动帮助村民维护自己权益,赢得了村民对读书人社会责任担当的认可,为读书人树立了榜样,有古代侠者风范。

    最后,本书饱含了作者对自己家族亲人的真情告白。带有感情的细节的描写最能打动人心。父亲到学校给生活费,质朴而谦卑,毫无在家那种教训的威严,离去的背影让人心酸。让我想起朱自清的《背影》,两种不同性格的父爱;小时候

  • 8、 婚姻的许诺——胡兰成《今生今世》读后感1000字

    婚姻的许诺——胡兰成《今生今世》读后感1000字

    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开始是为了猎奇,读着读着就有了好奇,及至看完,不得不称奇了。胡的叙述汪洋恣肆,用典信手拈来,观点别有见地,写自己时貌似比较真实,写别人时也显得比较宽容。一枝生花妙笔如游龙戏水,开合奔放,舒畅自如。好久没有这样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读完后感觉一个字:值!

    和别人在讨论胡兰成时,我觉得,胡可说是个至情至性的真男人。对女人,他的爱也真,他的弃也真,爱之如珍宝,宝贝到自己都感到不真实;弃之如敝屣,以致于笔下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这种如西装革履上沾满油渍的真实,恰到好处地把一个政客与文人在得意和失意时的境况比较客观地展现了出来,所以读起来比较亲切。其实,就是今天,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男人,只是没有他这样的“运气”罢了。

    我个人觉得,胡自小是在一个缺爱的环境中长大的,兄弟姐妹多,他排行老六,父母不可能给他很多的爱,所以一路走来,他总是在寻找爱。也因此,他对女人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见到任何一个女人,他总会想到是他的妻(他自语),一旦有接触的机会,他一定要让她变成自己的女人!胡在《今生今世》里记述了他与8个女人的情路历程,其实,在这8个女人之外,还有数不情的莺莺燕燕,包括他的朋友,爱铃的朋友,甚至歌女妓女,只要能得手,他绝不会放手;只要有女人经过,他绝不会放过。对女人,思想上,他企望是人皆可妻,生活中,他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及至古稀,他还不准备收手,两个女学生被他撩得神魂颠倒,只是上帝没有给他太多的机会。

    因为从小缺少爱,尽管他在女人面前驾轻就熟,但他的骨子里是自卑而不自信的,所以在他的笔下,他身边的女人都有着独特的美:爱玲是少有人间烟火味的民国第一临水照花人,小周是不施粉黛的清纯美少女,秀美是肤白腰纤的别人看着很青春的女人,一枝更是有着日本风情味的美人,就连年近五十的佘爱珍,亦有着女人男相的另类之美。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些女人在多情客胡兰成的眼里可能是美的,但他用这么多的笔墨,刻意描画这些女人的美,是不是刻意想告诉别人:我胡兰成的女人都是有品味的,我胡兰成也不是老少通吃、美丑不分、人皆可妻的男人!但掩书一想,他这是不是在做一种做贼心虚、越抹越黑的表演呢?胡的这些女人究竟有多美,我们似不得而知,但是,爱玲在民国的美女中,并非绝色;秀美一蚕妇徐娘,也不可能美到哪里去;而悍妇佘爱珍如果说她很美,就只能让人齿冷了

  • 9、 曾许诺读后感

    曾许诺读后感(一)

    中考后,爸爸送给我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从此我就开始喜欢上读小说。但是我读小说都是只注重情节,书中的辞藻、写作的手法被我一概忽略。我这种不求甚解的读书方式对我的语文学习也没有起到任何帮助。再加上本人天生语言表达能力稍软,故而对说话、写作十分心虚,头疼。上学时语文成绩时高时低,最高在班中也是平均水平而已。甚至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在语文阅读专项考试中还考过不及格。

    上学时,我就一直认为语文没什么用,不用学我照样不是能说话会写字吗。但是上班以后,越发觉得文字是一门艺术,比起数理化要重要得多。写得一手好字、能说会道、写作辞藻华美都是我望眼欲穿的能力。何以引起我这种想法?是因为看新闻、电视剧中有所作为的人都具备这些能力;是在第一份工作中写会议纪要,总是被领导要求再改;是和人在沟通中总觉得很难让人理解;最重要的是读了桐华老师的【曾许诺】中那些华丽的辞藻、各种人物的内心描写以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高中时就读了【步步惊心】,由于以前的阅读方式,当时也只觉得故事真是引人入胜,再无他想。

    说到【曾许诺】,我真的是感受颇多。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将纯美的思想感情挤到了心脏的角落中,每天都只是想着工作挣钱。是朋友的一句话让我又拿起书籍,她说的大概意思是如果不读书的话会很快迷失自我。【曾许诺】中的一爱一情是纯美、绝世的。阿珩对蚩尤的信任、一爱一他的勇气让人佩服,也让本一性一多疑的蚩尤彻底学会相信他人。而在战火中,两个人属于完全对立的国家却能永不变心地一爱一着对方。在阿珩深陷即将会成为火海的洵山,蚩尤能不顾背上背叛神农国的罪名,毫不犹豫、正大光明地救她。这种坦荡的胸怀和为心一爱一的人不顾一切的勇气应该只存在于书中。

    书中对轩辕黄帝在神农和轩辕两国第一次阪泉之战所设的计谋通过少昊阐述呈现,看到少昊破解黄帝一陰一谋之时,心中很是惊叹。不光是惊叹黄帝原来是如此计划的,更是惊叹言情小说中还有如此激荡人心、大气磅礴的战争描写。这也验证了桐华老师的非比寻常,她笔下的一爱一情就不只是细腻动人的,更是纯美大气的。

    曾许诺读后感(二)

    近日闲极无聊,在网上翻看小说,懒懒地翻了许多篇,散花似的看过,只为打发时间。

    昨日却为桐华的一部【曾许诺】动了心扉。

    这部悲情的奇幻小说取材于【山海经】,围绕着蚩尤和黄帝的女儿阿珩的一爱一情,展开了上古时代神农、轩辕、高辛三大神族的恩怨情仇。在现今的网络作

  • 10、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800字

    曾国潘家书读后感800字(一)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一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人脍炙人口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一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一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一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一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一团一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一精一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认真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一爱一财、武官怕死丢一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准确的。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8

  • 2019-09-21

  • 2022-08-19

  • 2019-09-28

  • 2019-09-20

  • 2023-05-15

  • 2019-10-29

  • 2022-02-19

  • 2019-09-23

  • 2019-09-21

  • 2022-12-15

  • 2023-03-0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2-07-08

  • 2022-04-30

  • 2022-07-15

  • 2022-04-05

  • 2021-09-13

  • 2019-11-16

  • 2019-10-23

  • 2019-11-16

  • 2019-11-06

  • 2023-06-08

  • 2019-10-23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22-01-20

  • 2021-08-05

  • 2019-11-06

  • 2019-11-16

曾许诺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曾许诺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曾许诺读后感、2024曾许诺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