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 地图 >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2024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推荐

读《白雪公主》读后感(精选10篇)

一篇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是什么样的呢?作品中的故事与人物,读完之后忍不住回味。 读书后,我们应该反思并总结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思考,为您整理以下最新的有关“读《白雪公主》读后感”的资料。...

建国大业的观后感范文集锦

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电影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在观赏作品时体会到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心得感悟。观后感可以反映作品对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独特见解,电影把悲剧与喜剧完美结合,让人深有感触,根据您需要的资料小编为您精心整理了“建国大业的观后感范文”,此网址资料仅供参考请谨慎决策!...

过元宵日记6篇

这是一篇网络上广泛传播的题为“过元宵日记”的文章,优秀的范文怎么突出重点?首先想到借鉴一下别人的思路。多多分析优秀范文的整体结构和写作逻辑很关键,以下是我关于某个问题的一些探讨和思考供各位参考和借鉴!...

最新《羚羊木雕》读后感精选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作品这部作品作者文笔细腻,故事情节紧凑。一篇作品读后感应该包含哪些方面呢?以下是我们为您准备的“最新《羚羊木雕》读后感”相关资讯敬请关注。...

日记煮面条7篇

写一份范文需要我们学习什么?善于利用文档工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借鉴范文对我们愈发重要,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日记煮面条”。...

学校寒假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5篇)

谈到“学校寒假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那么这篇文章一定值得一读。通过作文可以判断一个人的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写作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自己的思维方式。我们在动笔之前要列一个大纲,知道这篇作文大致要写几段。这篇文章会是您的良师益友相信一下!...

美丽的春天日记10篇

您可能需要“美丽的春天日记”栏目小编为您精心挑选,本站提供有大量有关范文范文?处理文档对于保持学习和工作动力至关重要,进而范文使用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优秀的范文可以促进我们的心理成长和情感管理,建议您能够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态以便随时掌握最新情况!...

《昆虫记》读后感模板800字

在阅读完一本书籍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心得与感悟,相信作品这本书为很多读者带来了内心深处的触动。写好作品读后感都有哪些细节呢?好读后小编以您的要求为中心呈现了这份实用的“《昆虫记》读后感模板”。...

火影忍者观后感集锦

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时从何处开始写比较好呢?观后感是一种对影视作品的专业分析和个人感受的有机结合,在写观后感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在不断的得到提升,如果您想读一篇好文章好读后编辑建议您看看“火影忍者观后感”,你一定能找到对自己有益的资讯!...

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

好读后的编辑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六年级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作文”的文章,写好作文能够锻炼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是一个探索语言和文化的方式。一篇成功作文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心血去揣摩,我们怎么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呢?...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共 7213 篇)

  • 1、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集锦(12篇)

    参与写作文是我们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写作对于锻炼我们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至关重要。注意平时对文字的积累就能写出优秀的作文,你是不是也正在准备写作文?我们将为您提供更多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篇1)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一)

    最近看完了汪曾祺的两本书《打渔杀家》和《孤蒲深处》。汪是沈丛文的儿子,所以大部分人物都受他影响。《打渔杀家》主要是他的文论,书评,最吸引我的是他如何谈写作的一些内容。

    《孤蒲深处》是他的短篇**集,都是比较有名的一些作品如《受戒》《大淖记事》《八千岁》《岁寒三友》《徙》等,他的**确切地说更像是散文,是有一点儿故事性的散文。这也很像沈丛文的风格。此外他的书并不是特别流行的那种。

    读起来呢,很有生活滋味,让你觉得不陌生,反而很亲切。此外,可以看出,王健林对生活的淡漠态度很有天赋,但缺乏非常内向和谦逊的自省。他是江苏高邮人。他是秦少游的同乡。我还可以爬长江以南。

    水乡的文化历史故事虽然没有高原北部那么大胆,但却耐人寻味。其实,南方多才子佳人,也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汪后来大多年是在北京居住,也写了许多的京派文学作品,但是他影响深远的还是他对于故乡的那些描写和回忆。

    所以有人把他的文章叫做地方文学,但他不同意。我认为汪力宏最重要的文学品质是质朴自然,他的文章多次提到,写作的最高境界是质朴自然,这也是他文章的主要特色。

    我常常会想,本是南方人的我却长在北方,这样的历史对我会有多大的影响。如果我在南方或北方,我可能会走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对我父母来说,他们大学时才从南到北,然后就回不去了。他们不是一直在游荡吗?

    人类的命运有一定的可重复性,没有根的人可以不悲伤地四处游荡,或者是自然的选择。倒是那些祖宗多代一直固守一方水土的人,他们不能忍心离开的多。在现代,很多人已经没有了家乡的概念,因为生活质量决定了一切,家乡的概念必须淡化。

    但是还是有一些人他们的不愿意离开,是出于一种本能,倒不是他们意识到多么地热爱家乡。

    然而,我不得不承认,只有离开家乡,我的家乡才能有它不可抗拒的魅力。正如汪曾祺和沈从文一样,这些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反映了这一点。那些没有失去的人不知道他们的珍贵地位和意义。

    我们从离乡之人的视觉处发觉一个自己没有体会过的故乡,也只有从离乡人的情怀里体会出自己温暖幸福的真谛。所以,故乡的人应该感谢离乡的人,因为如果没有他们的时时

  • 2、 [荐]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精选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将生活的点滴写进作文中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因为作文也是一种加强大脑记忆的方式。高分作文往往具备新颖的主题,紧扣题意的内容,独具见解,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篇1)

    一间古朴的屋舍中,一张桌,一把藤椅,一位老人坐于藤椅之上,微仰着头,意态悠远。

    他在回忆往事,那些已经逝去的青春年华——有对家乡美食美景的无限眷恋,有对母校西南联大的光辉追忆,更有对风俗文化的悉心寻探……这,都是纯粹的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

    我最喜欢《我的家乡》这篇文章,汪曾祺的家乡是水乡,碧波荡漾的水上,偶尔有一只,两只打鱼的小船划过,只需两点竹篙,便可到达。汪老那时看打鱼、看船、看西堤美景,不亦乐乎。黄昏时,最打动人的是天空上的紫。傍晚时分,江边一带的船,都点起橘红色的灯,星星点点地分布着……正如沈从文说的那样,这里真是一个圣地!好山好水好风光!

    汪曾祺的散文中总有水,那水是平静而雅致,欢快并无拘束的,平平淡淡却又令人回味无穷,正如他家乡之水。他的文章就如清澈之泉,饱含了那些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令人读起来舒雅闲适……

    或许我们都是匆匆生命中的过客,在办公室中两眼紧盯着电脑,接打着无休止的电话,开着无穷尽的会议……这些,竟将人与自然隔离,无法留心那些纯粹的美。但无论怎样,请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纯粹自然的心!

    不觉间,耳边传来了慈祥的声音:看,孩子!那吸附在青草上的露珠,多美啊!摸摸它,像不像天上撒下来的甘露?好美,好美……。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篇2)

    这个寒假,我读了《汪曾祺散文》。这本书收录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包括他的日常生活、美食、自然环境等方面。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是“美食”这方面。

    书中记录了许多美食,如高邮鸭蛋、蒌蒿等。虽然这些都不是像海参、鲍鱼这样的顶尖食材,但作者运用了多种描写,如写蒌蒿的视觉描写:“蒌蒿……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初生二寸来高”;写咸菜的味觉描写:“不咸,细、嫩、脆、甜”;写做枸杞的动作描写:“用开水焯了,切碎,加香油、酱油、醋,凉拌了吃。”这些细致的描写,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和故乡美食的热爱。

    我和汪爷爷一样,也热爱故乡的美食。我的母亲是福建福州人。那里的特色美食有拌紫菜、南煎肝以及各种海鲜。每次去闽菜餐馆吃饭,如“莆田”、“景福轩”,我都喜欢吃这些海产

  • 3、 最新《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通用9篇)

    在学习时我们时常被要求写作文,写作文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我们应该写一篇有具体内容的作文,而不是模糊的。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编辑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篇1

    我想,就以这样的一个场景作为故事的开始吧。

    那时候正值盛夏,窗外树影婆娑,夕阳血红。蝉鸣、京戏咿呀声、奶奶的切菜声汇成一首欢快的交响乐。爷爷坐着,打着扇子,看着电视。我问:"我可以看猪猪侠了吗?"爷爷答:"不行,等我看完。"我问:"这个又不好看,为什么要看呀?"爷爷笑了笑,并没有回答我。我又指着电视机追问:"这个叫什么呀?"爷爷答:"这是京剧,沙家浜。"奶奶唤我两三遍,我才极不服气的跳下沙发去吃饭。年幼的我不懂很多,比如京剧、比如我爷爷、比如汪老的作品。那勉强算是我第一次接触汪老的作品。尽管我的童年被沙家浜充斥着,但很遗憾,我不是个天赋异禀、情感丰富的小孩,对戏、对故事始终起不了太大兴趣。如今再回忆戏的情节已是十分困难,但我却很好的记住了汪曾祺这个名字。

    目光再移至七岁的我。

    我要搬去和父母生活,并准备上小学了。奶奶把玩具和衣服整理到小提包里,爷爷塞了几本书放进其中。爷爷奶奶很不舍。我走的时候没哭没闹,在离开后也不如小说里写的"思念泛滥成灾",这么一想我似乎是个极冷血的人。

    念小学时常翻开爷爷送的书,我最爱的一本就是《受戒》。因为它是精装版,每个故事都附了很多彩图来自。那时候读故事,不过是走马观花。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通过插画了解故事的。现在想想,那画颇有丰子恺的味道。读完《受戒》只花了几天,将文章粗略地看过后,让我又震惊又觉得好玩的是,文中居然可以含骂人的话,如此直白而不加掩饰。并且语言通俗易懂。我十分欣赏这种"有话直说"的写作风格。他的故事也是那么有趣,让人心驰神往!那时候的我还闹出过很多笑话,就简单举一例。读《受戒》,幻想着有小英子家那样"像宝岛,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条小路通向荸荠庵。岛上有六棵大桑树,夏天都结大桑葚。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的居住环境。我还记得当时读完后便开始热衷于在花盆里种东西。那时小区里多樟树,我揣着樟树子便到家中花盆里种了起来。我也想在家种棵大树。把父母乐坏了。

    上初中时学到《端午的鸭蛋》,总觉得趣味横生,恨不得将这一课上个好几百遍。那时候我是很"讨厌"鲁迅的,他的文章晦涩难懂,说话似乎有自己一套独特的风格。考

  • 4、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模板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而在阅读作者写的作品时,脑中不停的会有新的想法,为了可以记住当时读完书后的所思所想,就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好读书笔记,有哪些关键要点呢?小编特意收集和整理了《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模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篇1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1.4元。大学的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四十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

  • 5、 汪曾祺人间草木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汪曾祺《人间草木》

    读后感大全网为大家提供优质原创内容,转载请标明。https://m.dhb100.com/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所作的一本散文集。全篇总共七辑,开篇的目录非常直白朴素,从花鸟鱼虫到典故考究,从凡人小事到乡情民风,平常的话语中总隐藏着与众不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那些景都是我们熟悉的,距离不远的,或者我们就置身其中,在汪老笔下,这些稀松平常的事,以一种极其舒适的状态重新回到我的眼前,舒适到文字都是懒洋洋的,勾起了心底那些美好的回忆。

    找个静处品读,你会发现有位睿智的老者和你一起观察葡萄树一年中的细微变化,一起看着糖炒栗子出锅,一起引经据典考究韭菜花…像童话,像梦境,但却是我那个回得去的故乡,回不去的童年。那时候可以拿着放大镜和蚂蚁斗争一下午,泥巴里藏着梦幻的城堡,旧砖块下是西瓜虫大军,雨后柴草堆里的蜗牛总是慢吞吞爬着……

    人间草木,写着草木人间,人间本是嘈杂的喧闹着,草木的干净又添一笔清香。这是游离于世外的香味儿,也许我缺的就是这点儿清净吧。感谢怀北清澈的夜,让我经常可以仰望星空,好像回到那个夏夜,少年还躺在房顶望向星空幻想着未来上清华还是北大。

    风吹过窗外的树木,藤草,围墙。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泥土芬芳混着露水清香,粗茶淡饭伴着鸡狗互鸣的故乡。汪老用最平淡的语言,阐述着这份清净,这份清净是藏在内心深处,记忆远方,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汪老在他的《我的创作生涯》里写道:“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汪老做到了,《人间草木》做到了。

    眼前景就是梦中景,一草一木就是诗,一花一叶就是“远方”,最美好是的不仅是我们回不去的曾经,现在居住的陋室、刚刚走过的街道、工作的场所都是。经过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正经历着的就是诗和远方。“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那生长着的草木就是成长着的我们,一岁一枯荣,用心去感受经历着的一切,这是属于我们的生活。

    我一向对散文是敬而远之的,这种痛还是来自于高中时期,不管自己如何拼词

  • 6、 汪曾祺人间草木读书笔记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汪曾祺《人间草木》

    《人间草木》是汪曾祺先生所作的一本散文集。全篇总共七辑,开篇的目录非常直白朴素,从花鸟鱼虫到典故考究,从凡人小事到乡情民风,平常的话语中总隐藏着与众不同。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那些景都是我们熟悉的,距离不远的,或者我们就置身其中,在汪老笔下,这些稀松平常的事,以一种极其舒适的状态重新回到我的眼前,舒适到文字都是懒洋洋的,勾起了心底那些美好的回忆。

    找个静处品读,你会发现有位睿智的老者和你一起观察葡萄树一年中的细微变化,一起看着糖炒栗子出锅,一起引经据典考究韭菜花…像童话,像梦境,但却是我那个回得去的故乡,回不去的童年。那时候可以拿着放大镜和蚂蚁斗争一下午,泥巴里藏着梦幻的城堡,旧砖块下是西瓜虫大军,雨后柴草堆里的蜗牛总是慢吞吞爬着……

    人间草木,写着草木人间,人间本是嘈杂的喧闹着,草木的干净又添一笔清香。这是游离于世外的香味儿,也许我缺的就是这点儿清净吧。感谢怀北清澈的夜,让我经常可以仰望星空,好像回到那个夏夜,少年还躺在房顶望向星空幻想着未来上清华还是北大。

    风吹过窗外的树木,藤草,围墙。就好像回到了那个泥土芬芳混着露水清香,粗茶淡饭伴着鸡狗互鸣的故乡。汪老用最平淡的语言,阐述着这份清净,这份清净是藏在内心深处,记忆远方,那是我最美好的时光。

    汪老在他的《我的创作生涯》里写道:“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儿,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汪老做到了,《人间草木》做到了。

    眼前景就是梦中景,一草一木就是诗,一花一叶就是“远方”,最美好是的不仅是我们回不去的曾经,现在居住的陋室、刚刚走过的街道、工作的场所都是。经过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正经历着的就是诗和远方。“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那生长着的草木就是成长着的我们,一岁一枯荣,用心去感受经历着的一切,这是属于我们的生活。

  • 7、 散文读书笔记600字

    散文读书笔记600字余秋雨散文读书笔记

    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著,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然而对这些著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了一个多年的梦,为了一份童真。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东西已见惯不怪了,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秋雨是年轻的却又如一位睿智的老人。在秋雨的心中历史虽然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更多的是给我们无穷的悔恨。在《道士塔》心中透露的就是这样一种情绪。人们往往把敦煌石窟的罪人归结为王道士。从一个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是,当时的那种所谓官员的官员的错,一个国家都如此的了,又何况一个如此无助的人呢?王道士为生活的所迫也只能如此的了。作为华夏子孙莫不对此感到悲愤的,却很少人像秋雨那样洞察更深层的原因。对于往事的描述,秋雨能如一位老人用历史的心态看待,平和而非柔弱,悲愤而能决无忘其所然。秋雨应该对历史有很深刻的了解。

    散文读书笔记600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书笔记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它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这本书的作者是海伦凯勒,书中她讲述了自己的童年过年到长大,这本书让我深有感触!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了一位残障教育家,她被认为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在海伦凯勒十九个月大的时候,一场大病让她昏迷不醒,昏迷许久的她醒来时,已经再也见不到光明,再也听不到声音!八岁时海伦的父母为了让她受到良好的教育,就给她找了一位家庭教师莎莉文小姐。

    在莎莉文小姐,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她先后进了赖特赫马森聋人学校和剑桥女子学校,并考入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写作。

    她只有无声,无语,无光的世界,却顽强地认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看看人,看他们的淳朴和友善,第二天,我要看看从黑暗转变白昼

  • 8、 林清玄散文读书笔记700字

    读过很多散文,我最心仪的,是林清玄先生的。

    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台湾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遴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厌。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置于桌边案头,不时拿来欣赏。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这些是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文如其人,没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怎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

  • 9、 读书笔记:张培基英译散文

    中文:

    有时太阳走进了云堆中,它的光线却从云里射下来,直射到水面上。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英文:

    sometimes,hidden by the clouds, the sun nonetheless shed its rays straight onto the sea ent, apart from the sun,the clouds and the seawater, i too was luminous.wasnt that a marvelous spectacle?

    要点:

    1,“太阳出来人眼还看不见” 非 人称 主语 使 折射 一 定 生 命 内涵 的动 词 被 “ 挪 用 ”于不具 生命 的主语 , 这样 的句 式 就 自然 而然 地 抹 上了拟人色彩。译为“ t h e s u n w a s h a r d l y v i s i b l e t o t h e n a k e d e y e ” , 符合英语行文。而且 , 把太阳赋与人性 ,以非人称主语替代人称主语 , 表达顿趋简洁 , 而且显 得生动活泼

    2,“透过黑云”此处译为managed to show through the dark clouds,用penetrate也可以,从上文的emerge到这里的manage to do,译者运用大量人性化的动词,将原文的“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

    3,scarlet(绯红,猩红),本段乃至全文对于颜色的描写都非常细致,值得借鉴和总结~

    4,“这时候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译为at the moment, apart from the sun,the clouds and the seawater, i too was luminous. 是作者借景抒情,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 ,情和景 在此刻完全交融在一起了。” 译者刻意调整句子重心,将这种 递进关系传神地传达给了读者 ,主次分明,突出此时此“ 我 ” 的融情于景 。

    [读书笔记:张培基英译散文]

  • 10、 有关读书笔记之散文浅析

    不论我们自己,还是别人;不论我们怎样畅想人生,还是走进自然。其实,我们都在感悟,由衷的感受着生活。

    散文,向往一种自由,以它自己的切身经历和体验,抒发着见闻与感悟,流露出情怀。它通过一种亲切的形式,融入到一个心灵的享受。

    我们在阅读和欣赏散文之时,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它是对事物的发现和体验,是散文的思想主旨和深思妙悟的结果。因此,我们一定要懂得如何品尝,体会其中滋味,得以一种美,一种心灵和感悟相结合的特殊的美。

    散文的形式比较灵活。它可以叙事写人写景,而不象小说那样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从多方面刻画人物形象;它可以抒发感情,又不象诗歌那样讲究节奏、凝练、集中等。

    散文一般篇幅精短。我们需要写出对人生、自然、生活的各不相同的感悟,准确有力,又含蓄有味。它可以分叙事和抒情两大类。

    一、叙事散文。

    它以叙事为主,在于叙述事物的过程中却饱含深情。我们在人物、情节的衬托下,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抒发感情,渲染气氛。通过在对事物的反映中构成具有鲜明的一种艺术境界。

    二、抒情散文。

    它以抒发情怀为主,对某一事故展开想象,直抒胸臆。抒情散文以作者的心潮起伏,变化而出,表达其心中的思想感情。可谓是溶入着作者的丰富情感,倾诉其内心的精神世界。

    在散文中,它们两者之间既相互不同,但又有着辨证统一的关系。叙事散文在叙述事物的过程中蕴涵着深厚的情感的注入。反之,抒情散文也需要把情感建立在有关叙述事实的基础之上。否则,空洞的抒情,却毫无内敛。

    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散文呢?也许并不简单。我们应该本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于生活,情于生活的思想,通过丰富积累,巧妙构思,提炼素材,锤炼语言,突出鲜明的对比,以此提高内涵,丰富自己。

    有人说,散文“是将作者思索体验的世界,只暗示于细心的注意深微的读者们”。我想,这应该就是“形散而神不散”的内质吧!

    [有关读书笔记之散文浅析]

  • 2019-09-21

  • 2023-03-27

  • 2023-02-07

  • 2019-10-23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19

  • 2019-11-06

  • 2021-08-23

  • 2023-03-11

  • 2019-09-28

  • 2019-11-12

  • 2023-03-09

  • 2023-02-16

  • 2019-10-28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22-02-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17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7-19

  • 2023-01-03

  • 2021-11-23

  • 2022-12-12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2024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摘抄,汪曾祺散文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