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思耕集读后感 > 地图 > 思耕集读后感,2024思耕集读后感
思耕集读后感

(共 6737 篇)

  • 1、 《思耕集》读后感

    《思耕集》读后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春节,是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习惯吐故纳新,总结过去并展望新的一年。自从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以北京邮电大学杨学成教授的《思耕集》为主,其他的互联网书籍和文章为辅,回首过去一年中国互联网的大事小情,并从中琢磨出一些规律性的思考,便成为我每年春节的保留节目,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是我的精神春晚。

    2018年的互联网行业有点儿象李峤诗里写的,既有能开二月花的喜悦,又有解落三秋叶的悲凉;既有入竹万竿斜的风景,也有过江千尺浪的凶险。在纷纷扰扰中,我自己是按照以下的规律线来理清思路的:互联网大时代下三浪叠加的背景 - 各家企业不断升维或变道 - 最终形成自己的竹林生态 - 形成生态后便开始数据剥削 - 区块链也许是解决数据剥削的最好方案。

    a

    三浪叠加

    在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的《智能商业》一书中提出了三浪叠加的概念。什么是三浪叠加呢?书中还零售为例,传统零售为1.0,国美苏宁为2.0,淘宝京东为3.0。把时间刻度调到2008年,当时传统零售发展也还好,国美、苏宁的2.0模式如日中天,淘宝开启新的3.0模式每年业绩翻倍,这个时间点对于零售来说就是典型的三浪叠加。

    那么,我们来看一看互联网产业吧:

    互联网1.0时代,以雅虎为代表的门户网站为起始,以谷歌的崛起为高潮,这个时代重构了传统广告业。雅虎们告诉我们互联网门户可以作为一种单独的服务并依靠广告赚钱了;谷歌们在解决了在海量门户网站信息中检索的痛点的同时,对网络广告进行了算法化改造。时至今日,这仍然是国内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盈利之道。

    在经历了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大衰退之后,互联网很快开启了以重构内容产业的2.0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大家不再是单向的看网页内容了,具备交互能力的互联网内容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rss、博客、视频、播客、图片分享等成为主流,并与社交一道,构建起了会员订阅+广告的收费模式。

    移动互联网把我们带到了3.0时代。之前的pc互联网解决了时间和空间必须统一的问题,比如过去逛百货大楼买东西,买家和卖家必须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才能完成交易,而在互联网上,商家和消费者很容易的就实现了跨时空的交易。而移动互联网较之pc互联网,最大的进步在于解决了空间和身份的问题,因为移动设备可以准确定位,另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我们的身份证明。因

  • 2、 《学思集》读后感

    周有光先生在85岁以后,写了许多关于文化问题的文章,分散发表在各种图书、期刊、报纸上,其中的26篇,集成这部《学思集》。

    周先生的文笔清新隽永,立论自辟蹊径。“文革”结束以后,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引起中国学者对华夏传统文化重新思考和评价;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学者重新研究苏联历史和马克思主义,从文化背景的深处来理解社会发展史;美国“9·11”事件发生以来,美国和西欧学者讨论世界形势的新发展,从全球的文化大局探索了文化断层和文化冲突问题;……对这一切,周先生以髦耋之年阅读了大量中外有关文化的论著,并把读书笔记摘要整理,深入浅出,写成文章,跟青年朋友们共同探讨。

    周先生认为,在欧亚非大陆上,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的早期文化消亡之后,多个文化摇篮聚合成为四种地区传统文化,即西欧文化、西亚文化、南亚文化和东亚文化。西欧文化传播到美洲,称为西方文化。亚洲三种文化合称东方文化。东亚文化是东方文化之一种。在全球化时代,地区传统文化相互接触,相互学习,其中的精华部分已经凝聚成为不分地区、没有国界的国际现代文化,这是全人类“共创、共有、共享”的文化。人类已经进入双文化时代,一方面生活在国际现代文化中,另一方面保留、整理和改进传统文化。国际现代文化是主流,正在迅速发展,覆盖全球。世界各国的发展进程有先有后,但是后进的迟早要跟上先进的,不可能抱残守缺,以不变应万变,这就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

  • 3、 馆漫画《小牛学耕》读后感
    漫画,是一种具有幽默和讽刺意味的图画,它一般蕴含很深的道理,《小牛学耕》就是其中一篇很有代表的作品。请看,那画面上一位老农牵着一头小牛要去耕田大喝道:不让下田,怎会耕田?后面一位老农却使劲拉着牛尾巴,理直气壮的说道:不会耕田,怎能下田?从画面上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实际上也正是反映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小牛只有在耕田中才能学会耕田,而不下田是永远也学不会耕田的。从古到今,实践出真知的现象比比皆是:古代,清朝一位著名画家戴嵩画了一幅《斗牛图》围观者都说他画的好,但其中一位牧童看后却跑出来说:这画得不对,牛在打斗的时候尾巴不是翘起来的,而是夹在两腿中间的。这位画家正是因为没有去真正看过牛打斗的场面,而使这幅《斗牛图》美中不足。清朝有一位20岁皇帝薄仪被扁为平民时,要离开宫廷的时候因他天天看人开城门而从未亲自动手去实践的开过,离开时导致不会开城门的这件事。不仅在古代,当今社会也有着同样的现象。一位高材生考上了某大学后,因为高材生在家从未干过任何活只顾专心学习,到了学校生活压力下,最后这位高材生最后跳楼自杀死亡了。生活中还有许多实例可以证明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的道理。正有如一句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因此,我们在生活中无论什么事,只要是对的都应亲身地去做,才会悟出其中的真正道理,学到真本领。
  • 4、 读《已耕岁月》有感:厚积方能薄发

    厚积方能薄发

    ——读《已耕岁月》有感

    潘加耕

    我与周以耕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文化普测,我应他邀请兼职在塑料厂辅导职工数学课。短暂的几个月接触时间,他工作负责,办学认真,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俩名字都带“耕”,性格志趣相投,成了朋友。后来各自忙碌,住址搬迁,联系中断。

    不久前,手机里突然传来陌生而似觉熟悉的声音。通名以后,他是我失联已久经常思念的以耕兄弟。忙邀其相见,他带来一本刚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已耕岁月》赠送给我,令我异常惊喜和惊讶。在我的印象中,他是塑料厂的一名工人。改革开放初期,组织待业青年经商打拼,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宝应商界翘楚。没见过舞文弄墨,书中到底写了些什么?文学水平如何?可读性咋样?在他离开后,我带着疑问急切地翻书浏览起来。

    起初我不以为然,读着读着有点爱不释手了。书中情节跌宕起伏、坎坷曲折,让我时而悲伤,时而激奋,时而感慨,时而赞许。便认认真真地拜读,字字句句地领会。整书谋篇布局合理,章节设置有序,语言朴实无华,内容丰富多彩,乡土气息浓郁,行文似水,涓涓细流,浸润我的心田,加之书名与作者本名巧妙融合,惊讶之中让我赞不绝口。

    一、字如珠玑文似锦绣

    细读文中内容,如同和一个多年的朋友谈心。文中语言通俗易懂,如话家常。而且文中时常用上一些家乡的方言词。如“七大八伙”“滴滴挂挂”“得咚得咚”“咸沾沾”“绿蜡烛”“嬉大溜刚”“滑几格郎”“清汤寡水”“同锅挖勺”等等,这些词语犹如一颗颗闪光的珍珠,镶嵌在文章中,作品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浓烈的乡土气息,使人读来油然而生一种亲切感。

    文中还大量应用了许多俗语、谚语、歇后语、格言和警句,更使文章增色不少。

    如:阴天驮穰草越驮越重。

    金旮旯,银旮旯,不如自家的穷旮旯。

    门前骑的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门前放的讨饭棍,骨肉至亲不上门。

    老病鬼子开药店,带吃带卖。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八茬胡子吃炒米,推得一干二净。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

    作为体现作者人生信条的格言,文中也反复出现,使读者能随着情节的推进产生强烈的共鸣,起着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机遇,只提供给有准备的人。

    勤能补拙,笨鸟先飞。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富不癫狂,穷不失志。

    打铁需得本身硬。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

    总之,作者的文字功底相当扎实,

  • 5、 《静夜思》读后感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于屋内抬头望月的所感。分享了《静夜思》的读后感,欢迎阅读!

    静夜思读后感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古诗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倒背如流地背出来了,但在那时我一点都不知道这首古诗是什么意思,进入小学一年级,经过教师的讲解,使我明白和了解了当时诗人的心情和整首古诗的含义。这首古诗写出了作者李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的真切感受。他把月光比作秋霜,给人以一种寒冷的感觉,想到了天空上的月亮也是多么的寒冷与孤独呀。当时李白一个远行他们,没有家人的陪伴,自然会孤独而产生想念遥远家乡亲人的感觉,这刚好与天空中孤独的月亮一样。使我感受到古时候的人们常常以借助月亮来寄托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可想而知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不像我们,现在有很先进的通讯设备,要是想念爸爸、妈妈了,就可以通过通讯设备与爸爸、妈妈聊天,也可以通过发达的交通工具,飞快回家与爸爸、妈妈见面。

    静夜思读后感2

    小时候妈妈就教我背过这首诗。今天,我又在语文课本上学到了这首诗,终于知道了这首诗的意思:在秋天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床前,地上就像铺了一层白霜,远离家乡的人望着那天上的月亮,不由得思念起故乡来。

    这让我想起暑假参加的苏州夏令营的时候。第一天晚上,因为了离开家,离开了妈妈,就特别想她们。许多同学来安慰我,后来偷偷地伤心,哭着哭着睡着了。第二天我又融入同学们欢乐的海洋里,形成一个愉快的大家庭。

    我还想起了工人们辛辛苦苦的工作,过节也不能跟家人团聚,他们真勇敢。

    我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坚强、更勇敢!

    静夜思读后感3

    《静夜思》原是李白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如今被编成了一首歌曲。悲伤的旋律充分的描绘了李白当时的心情。

    家乡是一个很常见的词,它在我们愉快时也许会被忘记,在我们孤独时也许会被想起,但每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家乡都可能会成为我们的精神寄托。每当新年来临时,我们穿着漂亮的新衣乘着火车回到家乡,看看路边坚强的雪松,还有那盛开的野花,自己的亲人正在门口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这一切都是多么的美好。但是,李白却享受不到这种优越的待遇。

    在那个年代,还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供你使用,只有渔船、马车。可是乘坐他们近则一周两周,远则两至三月,还很贵。所以有些人士总是回不了家,李白也一样。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望着凄凉的明月

  • 6、 《未来之思》读后感
    《未来之思》读后感 最近在学关于自然的课文,这章《未来之思》与学的课文是有些关系的。而碰巧我最近也在看一本科幻小说《三体》,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又听了一个关于宇宙的物理讲座。这么多有趣的事碰在一起,于是让我把这篇文章重新拿出来写了一遍。 首先谈课内的两本书上的文章。《敬畏自然》、《地球上有生命吗》和《疯狂的地球》,第一个是议论性散文,其表达的主旨是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敬畏而非征服。后两者是小说,讲述的都是未来的地球。 包括《三体》在内,这三篇小说都富有一定的科幻色彩,在这科幻色彩中也能让人思考到一定的东西。也许是对地球前景的担忧,也许是对人类所作所为的反思,也许是对地球以外生命的憧憬。然而,我却从大多此类文章中感受到更多的悲观色彩。 再来说说物理讲座,物理讲座讲述了关于宇宙的物理知识,让我不由地想起了这几篇文章,让我感受到人站在宇宙之中,实在是太过,太过渺小。从这种角度思考未来,我觉得渐渐演化成了一个哲学问题:人存在的理由。难怪写《敬畏自然》的人是个哲学家。 总结一下,简单来说,我们要能对未来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考,真的得有很多知识的积累,而且要有自己的思想,这是难能可贵的。
  • 7、 大道行思读后感

    大道行思读后感(一)

    回首大国的崛起,其过程都是无比艰辛的。

    如果要问大国的崛起究竟有何秘诀,许多人都说不清楚,也说不完整。其根本原因不是因为这个问题有多难,而是因为它的答案不唯一,它包含了太多太多因素。然而,这也体现一点:每个国家的崛起之路都是不同的,每个国家的政策也不同的。有的靠重工业,有的靠战争,有的靠种植业但每个国家都追求着同一个目标,向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全面发展。

    一个国家若只在某一个方面十分优秀而不注重培养其他发面,那么,这个国家无论这方面再怎样优秀也是无济于事。

    我们平时的学习更是如此,若我们只钻研一门学科,只有一门学科优秀也是不行的。期末考试考的是你的所有能力,就算一门学科的分数再怎么遥遥领先、出类拔萃或是名列前茅,你的总分比不过别人的话,还是得给别人垫底。所以,我们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但是,发展中我们也要抓住重点钻研,找出问题,然后对症下药。不能漫无目的,只能是到处挖坑,挖得不深。

    抓住重点,刻苦钻研,找出问题,对症下药,全面发展。

    大道行思读后感(二)

    英、法、德、日、苏、美等大国的崛起,展示了人类社会由爬、走、跑、飞的发展和进步历程,从1494年哥伦布通过航海发现新大一陆开始,到今天500年的时间,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能不说这与大国的崛起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以经济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为标志的大国崛起之谜底是什么呢?

    思想文化的进步,吹响大国崛起的号角。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我们情愿失去一个印救,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英国正是有了莎士比亚的文学、牛顿的力学和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等思想文化的进步,才有了大国的崛起。纵观各大国之所以能够崛起,都有其理论观念的更新和思想文化的进步,这是吹响大国崛起的进军号角。

    社会革命的兴起,推动大国崛起的步伐。

    各大国的崛起都经历了种种阵痛,为了政治民主而进行的国内社会的变革和战争及两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大国的崛起,这是不争的事实。社会革命是带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人们要求实现民主政治是大国崛起的推动力,而战争便成为大国崛起的必由之路。

    经济体制的创新,开辟大国崛起的途径。

    英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美国反托拉斯的政策出一台

  • 8、 《鉴史问亷》第一集《兴衰之思》观后感

    《兴衰之思》观后感 《鉴史问亷》第一集《兴衰之思》讲的是从秦朝、西晋、唐、北宋的兴衰史,从亷到腐的转化也就是造成一个王朝从兴到衰的原因。 秦朝大修阿房宫,王朝后期的奢侈腐化导致了农民起义。 西晋王朝,石崇与当时富豪比富,从皇帝到官员比奢侈,朝廷用人只讲门第,不论才能,导致庸官腐吏把持朝政,有才之士困顿江湖,经济上的占田制更加剧了官越大钱越多,官员整体性腐化和社会的溃败,民不聊生,导致短命王朝的覆灭。 唐朝初年,唐太宗吸取前朝的经验教训,政治清廉,广纳谏言,任用亷臣魏徵,社会空前安定,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时代,达到了中国封建史上的鼎盛时期。唐玄宗时期,李隆基带头烧毁玉器奢侈品,倡导廉政勤俭,也就有了开元盛世时代,自从误用了腐败的李林甫做宰相后,曾经的一代明君唐玄宗一步步走向昏庸,导致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社会极度混乱。 北宋时期,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高度繁荣,是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但是,整个空前富余的盛世是怎样走向衰败的呢?宋徽宗热衷艺术,大臣们投其所好,弄来各种奇石异花;吏治腐败动摇了严密、公正的科举制度,重用奸臣蔡京。这种追求享乐,不顾民生的后果,引起了社会矛盾的激化,造成整个国家狼烟四起,百姓处于战乱之中,最终导致北宋灭亡。 《兴衰之思》令人深思,以史为镜可知兴衰,纵观王朝更替,廉洁和腐败决定了整个朝代的兴衰成败。要让整个社会长治久安,必须吏治清明。
  • 9、 甲午殇思读后感

    甲午殇思读后感(一)

    牢记历史,珍爱和平

    现代战争不是单纯军事力量的博弈,而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只有通过全面深刻的改革,才能推动国家整体实力的跃升。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自身发起。在他们看来,中国的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因此不想也不敢触动封建旧根基,不能进行全局的改革。尽管购得部分"坚船利器",发展制造及重工业,但政治腐朽和体制落后以及形成的腐败最终阻碍了军事变革,导致单一领域的改革最终失败。

    甲午战争的历史告诫中国,腐朽与落后是貌似强大的北洋舰队惨败的总根源。只有通过全面改革,实现强国梦强军梦,才能真正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甲午战争的失败中断了中国近代化和工业化的势头,中国国运衰败从此加速,民族灾难从此加深。然而,正是在这场巨大的灾难后,中华民族的觉醒有了新的转折,从而揭开中国近代追求民族复兴的历史新篇章。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中国最深刻的教训就是缺乏应战准备。总是幻想和平外交,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使失败成为必然。今天的日本,一旦突破和平宪法,就是最危险的战争信号,中国唯一的选择就是常备不懈,做好防止战争的准备。

    今天,我们不仅要从武器装备、战术技术、军事思想、人才素质结构及军队编制体制等进行全面建设与改造,还要塑造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和坚韧勇毅的民族精神,加快建设一支能打胜仗的人民军队,平时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产生震慑,战时确保能打必胜。

    最后,我们还应团结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一切和平力量,坚持走共同发展的和平道路。回顾人类文明史特别是甲午战争120年来的历史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的进步大多是在和平的变革中实现的,战争和暴力不能带来真正的进步。战后,日本正是因选择了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才迅速发展为高度现代化的经济强国,日本正是和平发展的最大受益者。

    目前,日本右翼当局妄图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这种挑战战后国际秩序的行径必然引发地区不稳定。我们要团结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团体,共同向日本人民和国际社会广泛揭露日本安倍政府的真实企图,让世界认清日本右翼势力的野心,阻断日本右翼分子绑架日本人民走向战争的通道,防止日本再度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日本当政者应该清醒认识到,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流趋势下,如妄图再走侵略扩张的老路,与亚洲邻国和世界为敌,必将重蹈失败覆辙。同时,个别大国也不能忘记当年因"纵虎为患"的绥靖主义而导致的惨痛教训。

  • 10、 《琴思心曲》读后感

    《琴思心曲》读后感

    其实我是很早就接触到曲总《琴思心曲》这本着作的,曲总对这本书倾注很多,通过对本书的编辑和修改也看出来曲总对这本书也是非常重视和认真的。同时我也被曲总的认真和细致深深的打动和感染着,便仔细的阅读了这本“精神食粮。”

    曲总对公司信息化的重视和态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她在92年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pc-386电脑,这在当时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也足以看出曲总的不普通。她的洞察力和与时俱进的观念是别人不具有的。她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也是尤其重视,我刚到公司之初就布置了股票要软件化的任务,编写了股权管理软件,后来又完善了企业办公软件,网站建设等工作,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宣传都非常到位,为企业带来了便捷,使消费者更加多元化的了解公司。

    我在企业担任信息化管理工作,深知电脑网络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且现代人也已经离不开它了。人类社会已经迈入了网络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与老百姓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脑和网络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正确认识计算机和网络的力量是我们讨论计算机网络对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是探讨计算机网络与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前提。对现代社会而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将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网络作为一种生产和生活工具被人民广泛接纳和使用之后,计算机网络的作用将会变得更为巨大。下面我结合文章《电脑网络与生活》写写自己的感受和补充。

    1. 网络技术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是神奇的、是有益的,特别是为我们的家庭生活带来了方便。据调查,网上购物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成为人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38%的家庭表示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购物网站购买过商品或服务。还分别有25%和33%的人认为自己在未来的一年中会通过网络购买商品。书刊成为大家在网上最经常购买的产品,其次是电脑及相关产品和音像器材及音像制品。在有过网上购物经历的家庭看来,节省时间、节约费用和操作方便是广大家庭成员乐于使用这种方式的原因。

    2. 网络技术对通讯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家庭通讯方式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电话、手机外,上网已成为新的家庭通讯时尚。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听到声音同时还可以清晰的看到对方,缩小了彼此的距离。

    3. 网络技术对健康方式的影响

    网络医疗

  • 2022-12-18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7-07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1-07-16

  • 2019-10-29

  • 2019-10-29

  • 2023-02-18

  • 2022-12-18

  • 2019-09-1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10-23

  • 2019-11-04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23-02-11

  • 2019-11-08

  • 2022-04-17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0-29

思耕集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思耕集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思耕集读后感、2024思耕集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