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日记起步读后感 > 地图 > 日记起步读后感,2024日记起步读后感
日记起步读后感

(共 5312 篇)

  • 1、 《日记起步》读后感400字

    最近我看了一本名叫《日记起步》,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一些小作者们记录的日记,这里面有许多的四字成语和一些好听的句子,非常精彩。

    在这本书里,小作者们认真的把他们有趣的生活内容记录下来,里面的字词用的非常好,有些成语我还是第一次见。在这么多的日记里,我最喜欢一篇叫“劫富济贫的妹妹”的日记。这篇日记写的是一个小妹妹,她想捐款捐五十元,可是她只有四十五元钱,这时的她非常着急,忽然她灵机一动,想出了一好办法。吃过晚饭后,妹妹飞快的吃了几口饭,就溜到自己的房里。拿了红领巾把自己嘴巴蒙上,然后拿起一把玩具手枪,来到客厅里大喊一声“不许动,拿钱来”这时候她爸爸从口袋里拿出了五元钱递给她,她笑嘻嘻的扯下了红领巾说了声“谢谢爸爸”扭头就走了。看到这里我也哈哈大小起来,这小作者太有趣了,她把这一天里非常有趣的事写了下来。而且她取得题目非常有意思,用上了成语“劫富济贫”真棒。我想,要是我也能用成语来写日记该多好啊!

    这则日记里的小妹妹很机灵,也很可爱。她没有直接向爸爸要钱,而是想出了这么一个好办法。我觉得我也要向她学习,学习她的认真、机灵。同时让我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

    《日记起步》这本书教会了我写日记,以前我写日记,三言两语就把一天的事写完了,而且有许多的错别字。周老师也曾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看了《日记起步》这书以后,现在,我的日记里,我也可以运用许多好听的字词和句子,偶尔还会用成语,我在进步哦!我暗暗告诉自己,我要加油,我要多看书。

  • 2、 人生这样起步读后感600字

    原本我很反感老师对我们有提不完的要求,我们就像一只关在笼中的鸟,根本逃不出老师的手掌心。但是,自从我读完那一本书,我觉得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太低太低了,那是一本名叫《人生,这样起步》的书。

    读罢此书,让我了解了在中国历史上有数不清的烈士英雄,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多么的光荣。甚至在我们身边也有我们学习的榜样,就要看你能不能探索到。这一本书包含着一个道理,其实你只要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这五点,那你就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了,一定会受益无穷。如果每一个人心中都有和平两字的话,以上五点当然都能做到。

    这世界上有两大类的人一是:好人,二是:坏人。这世上为什么有好坏之分呢?讲明白,坏:没做到五点的人。好:做到以上五点的人。好人,人人都喜欢,在事业上,在生活中,朋友多,生活都比坏人方便多了。如果找工作,你的品质被上级看中了,一定会被重用的,不久大家都会知道你是用什么态度、什么心情对待一件事的。他们都希望与你交朋友。但是,如果你骄傲自满的话, den于前功尽弃。在生活中,你一定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生儿育女,让后一代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代代相传,代代做一个好人。如果,你做坏人,会被社会所有的人歧视。在生活中、在工作上不会那么带劲。能问问世界上的坏人们,你们心中就没有压力吗?你们心中还有没有生你育你的父母吗?难道就不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记住,不要违背自己的信念做事。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永远忠于党,忠于革命的人吧!

    我再次提醒大家: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利的人,你自己也将终生受益。我们要做到“八荣”,远离“八耻”,让看世界变成一个更加完美的人类家园!

  • 3、 读《人生,这样起步》有感
    读《人生,这样起步》有感 洛阳中心小学五(4)班 许甜 平时,我很反感老师总对我们有提不完的要求,我们像一只笼中鸟,根本逃不出老师的控制。但自从我读完《人生,这样起步》那本书后,觉得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太低了。 读罢此书,让我知道在中国的历史上有无数位英雄,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甚至在自己身边就有许多那样的榜样,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在这本书中包含这一个道理,其实你只要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那你就是一个几乎完美的人,你一定会受益无穷。当然,如果人人心中都有和平两字,以上这几点自然就更容易做到了。 在这世上有两大类人。一种是好人,一种是坏人。好人,人人都喜欢,在学习、生活中都会得到别人更多的认同。如果找工作,你的品质被招工者看中了就一定会被重用,不久,大家都知道你是如何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都希望与你交朋友,但是,如果你骄傲的话,等于前功尽弃。 在生活上,要学做兢兢业业的人,做个好人;如果你做了个坏人,会被社会上所有的人唾弃。能否问问世界上的坏人们,你们心中就没有压力吗?你们心中还有生你育你的父母吗?就不会遭到良心的谴责? 记住,不要违背自己的信念做事。就让我们一起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自己也将终身受益。 

  • 4、 《哲学起步》读后感800字

    《哲学起步》一书读书历时一个月,读书摘记部分有25000余字,主要摘取作者的重要观点和部分论证过程。个人感觉读书用时太长,除了工作等客观原因外,主要是个人用心不够,这个在下一本哲学书籍的阅读过程中务必要改进。

    《哲学起步》一书是邓晓芒教授在给法律系本科生讲哲学导论课的课堂录音整理而成。作者一直以来想要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但是因为哲学这门学问内容太过博大精深,作者自认为读书还不够,所以一直到此书出版的2014年,作者年过60岁以后,仍然未能完整建立。作者把这门哲学导论课当作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一桩重要工作来做,作者进行了朴素而又深入的一种个性化的哲学思考,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当然,作为普通读者,作者的这本《哲学起步》读起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一方面我对哲学没有过接触,心中没有一个结构性的哲学体系,读起来难免会有一些不通之处;另一方面作者本身讲课内容本身是自己的个人哲学观点和理论的集合,相对来说没有那么成体系,没有那么兼顾概念解释和相关问题普及,不如一般的哲学教材比较容易让人易懂。还好的是,本书结构比较明确,即通过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三个问题,就人的本质、自我意识的本质、自由的本质进行解析,在这种框架下,读书的时候理解某些问题也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作者在后记中指出:本书最终要的创新之处,我以为就在于把全部哲学都建立在有关人类起源的一种新观点上,这个观点我已经在好几篇文章中表述过,这就是:人的本质定义以及人和猿的区别应当修订为人是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的动物。本书对携带工具这一现象的哲学意义展开了系统的大规模的论证,尤其是它与形成语言和自我意识结构的密切关系,这是前人未曾注意到的。海豹君深以为然,最少海豹君以前并未接触到此类的观点。

    读罢此书,海豹君还是认为此书虽然名为《哲学起步》,但并不一定适合哲学入门书籍,尽量有一定的哲学基础之后再进行阅读。海豹君下一步将从哲学史类、哲学概念类书籍入手,逐步深入进行学习。

    最后,分享一篇邓晓芒教授的文章(邓晓芒论自由),该文章内容与《哲学起步》一书中的内容基本一致,大家可以读一下,较为直观地了解作者的观点和行文风格。

  • 5、 优秀读后感:乐观是成功的起步

    周六下午,上完了素描课,我回到家,将遮阳帽甩开,将空调温度开到很低,厌烦地把画好的素描画稿扔地上。

    外面,炎热的阳光把大地烤焦,我满头大汗,还在呼呼喘气,随手拿起一本书,看了起来,却没注意这本书的名字,刚翻开书的第一页,我就被里面的文字吸引了,生动有趣的文字将开头的人物背景描绘得更想读下去。不但介绍了人物安妮,还将她住的绿山墙之家的美景也叙述得美轮美奂。我这才注意到了这本书的鼎鼎尊名《绿山墙的安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我读得飞快。安妮是个乐观的小女孩儿,她虽从小父母就双亡,还要帮人家做苦役,因没人愿意领养她而被送进孤儿院,但是她依旧有个平常心,富有想象并对自己的人生乐观对待,终于,她的乐观与她的高尚心灵等来了卡斯巴德兄妹的悉心照顾。随后,安妮又不负众望考进了无人不想进的皇后学院,进了皇后学院之后,成绩再次名列前茅,顺利地考上了雷蒙学院,这段如此精彩的人生是许多都望尘莫及的。但也令我们都想不到的是,安妮的成功背后有受过多少挫折。她很小就变成了孤儿,可却不曾让多少人愿意领养她;她的红头发和满脸雀斑让主日学校的孩子们取笑她;她一番好意给莫逆之交办下午茶,但是因为中途一点儿错误,被好朋友的母亲斥责、冷淡。可安妮都一一抱着乐观的心态,用自己的行动解决。我打心底里佩服安妮!这本书我只花了3天的读完后还要再读一遍,我回家做完作业就读,睡觉之前就读,连吃饭时也捧着它不舍得放下。我不仅看好安妮的故事,也为安妮能乐观地活下去而高兴,也正因为这样安妮才会取得成功。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渐渐领悟了,乐观就是成功的起步,无论在一个人成功之前,他(她)有多么悲惨,但请一定保证一个乐观的心态。于是,我也不讨厌素描带给我的烦恼了,我不为每次画不好而想放弃素描,搞得愁眉苦脸,不知道怎么办了。读了这本书后,我每天画素描画时都不再皱眉头,拿着笔,一笔一笔细心耐烦地画着,即使感觉画的不好看了,也会请老师来为我指明错误,慢慢的,我不再逃避素描的辛苦,认真地上好每一节课,我的画功也越来越好了。那是因为我的就有一个高尚的安妮,她会使我高尚,会使我高尚,会使周围的高尚,会使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们都高尚起来。

    认识了安妮这个朋友,我觉得非常值,我永远不会忘了她,永远也不会忘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

  • 6、 起步——《回弹力》读后感3000字

    起步——《回弹力》读后感3000字:

    这本书可谓经历众多“波折”才得以赏阅,第一遍觉得自己还是不太理解“回弹力”的真正意义,从《技能教养法》到《回弹力》都体现了这本书的作者的作风——大道至简。说起来简单的四个字却能做到这样的心理师又是寥寥无几,很多心理师只会把人带回过去的痛苦,愈发不可自拔。我很庆幸在自己已经身为人父以后遇到了翟老师,他上星期在课堂上讲的,有的人一生都不会知道自己最适合做的事情是什么?要开发自己的潜能,在众多目标中探索自己最大的潜能,他每次在讲课之前都会从一个事例开始,把我们一步步带入主题,这和富尔曼先生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到童年,我的童年虽物质上很缺乏却很快乐,父母是供销社的员工,从小父亲的身体就不是很好,我从开始会吃饭就跟着母亲去单位上班。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大潮彻底将供销社这个吃大锅饭的集体企业赶下了历史舞台,由于父亲的身体差,母亲便扛起了这个家,但是母亲没有文化只能做点小生意,家里条件一直都是处于温饱状态,不过母亲从来没有让我在其他孩子面前低人一等,都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我的一些小小的愿望。可是我并没有很好的回报她,贪玩、不懂事、打架、不爱学习让自己在高考的战场上败下阵来,只能去上个大专。以至于现在一直是处于打工的生活,而我却不以为然的继续过着这种生活。从没想过自己适合干什么?领导安排什么就去干什么。直到参加了读书会,我才发现这么多年的自己都没有给自己一个规划,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干什么?虽然梦想是好的但是付出的行动却是少之又少。在写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现在的思想中大多都是孩子,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长已经成为我今后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大的目标,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孩子将来的好坏是会影响一个家庭的走向,我曾经的失败导致了父母在花甲之年还在辛苦的工作。放眼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一个家庭的孩子在有了成功的人生后,父母亲在晚年都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近段时间的读书让我的感知和认知有了变化,从小孩哇哇落地到一年级我都没有很好的尽到一个父亲的职责,我总认为孩子的教育和学习与父母的关系不大,现在发现是大错特错。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孩子。只有自己强大了,只有自己坚持阅读,只有自己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只有自己默默的陪伴着孩子,才会使孩子更加的敬重你,学习你。

    是什么帮助我度过了童年?我的答案很简单:一位

  • 7、 我从负数微笑起步:读《驭风少年》有感1500字

    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生死是那么的困顿且寂寥。有些人的名字会流芳百世,而有些人却是臭名远扬。其实这之间的差别无非在于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对知识的强烈渴望以及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而这造就了一位自学成才的来自马拉维的十四岁少年威廉坎宽巴。

    马拉维,一个非洲小国,巫术盛行,饱受干旱、饥荒、瘟疫和艾滋病困扰,只有百分之二的人能用上电,唯一不缺的只有风。然而就在这片人人挣扎与饥饿死亡边缘的小土地上,就是他,用唯一不缺的东西带来了奇迹,带来了新生。在一段收成不好的日子里,他发现了自行车摩电灯原理。他热爱科学,一心想让家人过上轻松的日子。于是他在废品场里收集废铜烂铁,借来爸爸的自行车轮胎、村长家的胶管,依靠乡村图书馆的一本《探究物理》,经过多次疯狂的试验,造起一架梦想的风车。

    他的风车,不仅让家人跻身仅占马拉维百分之二的有电人口,更让自己有重回校园的机会。然而在坎宽巴发现科学的奥秘之前,他的生活被巫术所占据,村里人都很忌惮会巫术的人。于是也少不了有质疑声,很多说这是巫术,说他是个疯子。他并不在意,最终证明了自己。我尝试过,我做到了!这句话,成为了科学论坛的座右铭。合上书,坎宽巴憨厚朴实、勇敢坚强的身影便浮现在眼前,到嘴边的话又回到了喉咙。

    食物的短缺、生命的消亡,这种种惨不忍睹的景象在我脑海里不驻地转换。乞讨人群充斥了整个街道,毫无人性地掠夺别人仅有的一些食物,地上散落下来的玉米粒被捡得干干净净,就连一些玉米壳都成了餐桌上的食物。人们就像一头疲劳的怪物被困于牢笼之中无法逃离,饥荒无疑是一位魔法师,吞噬着人类的心灵,使人类的生命开始发烂发臭。

    饥荒是活在当下的你我都无法体会到的,因为我们出生于富裕,所以也活在无尽的富裕中。我想到亚洲的穷人,非洲的穷人,全世界的穷人,想到徘徊在饥饿大街上的那些孤独身影,一转身,他们去哪儿了?而救赎,你能否追上去,轻轻拉起那褴褛的衣襟,或者握着那伸出的双手,仔细看着他们的眼睛?他们到底去哪儿了,一转身?就在他们为没有食物而发愁时,相反地,我们却在世界的彼岸嫌弃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好吃。城市少年特点是不愁吃穿、不懂得与人分享、娱乐雷同(手机、游戏机)等,像《变形记》中的互换生活,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报告表明人只有在历经苦难之后,才可能明白做人的准则,然后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傅雷家书》中说到: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

  • 8、 关于《关于日记的日记》读后感

    这一本《关于日记的日记》,其实质是李老师指导学生写作的一个个讲座,目的是教会学生写作,让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但取名“日记“,让学生“日记”,完全淡化了作文教学的意图,给了学生一个相当自由、轻松写作的思考氛围。因为让学生学会写作,首先要给学生一个写作的宽泛路径,不要人为地堵死他们思考的路径,缩小他们写作的范围。而“日记”却能达到如此效果,给了学生思想自由飞翔的一个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涂脂抹粉。

    美在过程

    关于指导学生写作的讲座、教学方案和书籍可以说是多如牛毛,而李老师的教学成功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过程实践。让学生参与整个写作过程的理论总结和概括,把一个个问题抛给了学生,让学生在问题中分析,在评价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从而在一个个问题呈现中抽象出理性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分析,学会了总结和提炼,学会了理性思考,学生只有达到这个层面才能少犯错误、不犯错误,使思想由偏面变得全面,从而趋于不断的成熟和完善,最终达到学生写作的进步。文字是思想的符号,只有思想进步了,灰色的铅字才更有灵性,更有可读性。

    美在以学生为本

    整本书由七个板块组成,每一个板块在围绕一个中心解决一个问题。李老师起着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解决问题的真正主体是学生自己。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人,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而文中呈现的案例也来自学生的习作,让这些习作充分暴露在大家的目光之下,互相评阅,真情地肯定优点,信服地指出缺点,这个过程学生又是一个与自己灵魂充分互动的过程,与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头脑始终保持着情绪兴奋和思想张扬的过程,而不是与自己无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过程。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是学生作文智力提高的过程,又是学生作文非智力提高的过程。二者不断的互动,才使学生提高来得快和又有效。

  • 9、 雷锋日记读后感300字:雷锋日记读后感

    雷锋,对我来说,是个遥远而陌生的人,只是在听大人们偶尔谈起时觉得他很了不起。当我读了《雷锋日记》后,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叫伟大!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那平平凡凡的每一天中,点点滴滴的每件事中,我觉得他就是颗闪闪的钉子!钉子看似普通,但哪里都需要,都离不开它。雷锋就是颗钉子:大家排练节目时他端茶送水;工地起房子,他推车运砖;发洪水闹旱灾时,他立刻寄去自己的存款他做的好事真是数也数不清,敬他爱他的人更是数也数不清!

    我们也要做个钉子一样的人,不怕苦不怕累,乐于助人。同学有困难时,耐心讲解;操场有纸屑时,弯腰拾起;参加群众活动时,献计献策;手拉手活动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伙伴们,让我们都来做个闪闪的钉子,好吗?

  • 10、 《安妮日记》读后感_《安妮日记》读后感300字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更多

    我非常喜欢看课外书,特别是青少版的美绘本《安妮日记》。内容是德国人杀犹太人,一提到这里,我觉得奇怪了,德国人为什么要杀犹太人?我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德国纳粹觉得日耳曼人是高贵的种族却没有应得的财富,犹太人的血统低劣却掌握了太多的财富。我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世界应该是和平的,没有战争的,请不要伤害自己的同类。

    日记中的小女孩是一个心地善良,活泼可爱,个性率直,同时又多愁善感。她有主见,爱思考,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她坚强,有毅力,在受到责备和委屈后,仍以微笑面对生活。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应该向她学习。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1-04

  • 2023-04-15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10-17

  • 2019-09-21

  • 2019-09-22

  • 2023-06-17

  • 2019-10-1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1-02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1-04-09

  • 2023-04-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8

日记起步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日记起步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日记起步读后感、2024日记起步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