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 地图 >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人类简史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我们读了作品以后,心中常有许多感想,我们需要将这些感悟梳理出来,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那么该要如何写好作品读后感呢?也许以下内容“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合你胃口!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135亿年 物质和能量出现。物理学的开始。

 原子和分子出现。化学的开始。

45亿年 地球形成。

38亿年 有机生物形成。生物学的开始。

600万年 人类和黑猩猩最后的共同祖先。

250万年 非洲的人属开始演化。出现最早的石器。

200万年 人类由非洲传播到欧亚大陆。

 演化为不同人种。

50万年 尼安德特人在欧洲和中东演化。

30万年 开始日常用火。

20万年 智人在东非演化。

7万年 认知革命。出现能够描述虚拟故事的语言。

 历史学的开始。智人传播至非洲之外。

4.5万年 智人抵达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巨型动物绝种。

3万年 尼安德特人绝种。

1.6万年 智人抵达美洲。美洲巨型动物绝种。

1.3万年 弗洛里斯人绝种。智人成为唯一存活的人类物种。

1.2万年 农业革命。驯化动植物。

 出现永久聚落。

5000年 出现最早的王国、文字和金钱。多神教信仰。

4250年 出现最早的帝国:萨尔贡大帝的阿卡德帝国。

2500年 出现最早的硬币:通用的金钱。

 波斯帝国:普世的政治秩序(“为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让所有人类解脱痛苦”)。

2000年 中国汉帝国。地中海罗马帝国。基督教。

1400年 伊斯兰教。

500年 科学革命。人类承认自己的无知,开始取得前所未有的能力。

欧洲人开始征服美洲和各大洋。整个地球形成单一历史场域。资本主义兴起。

200年 工业革命。家庭和社群被国家和市场取代。动植物大规模绝种。

现在 人类脱离了地球的疆域。

核武器威胁人类的生存。

生物开始越来越由智慧设计形塑,而非自然选择。

从这里看出,人类在历史舞台上的出现真的很晚,时间很短。工业革命甚至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使人类飞速发展的阶段相对于人类历史又是最近的事,因此尤为感慨。

 值得一口气去读完,在如此繁忙的岁末年初,值得去挤出休息时间好好啃读一番,感谢总能遇到好书。

《人类简史》就像是打开世界的一扇窗、用极为精炼、逻辑客观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人类的发展简史。从智人如何通过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一步步跃迁升级成目前人类的状态。认知革命让智人跃迁为生物金字塔顶端;农业革命看似是帮助人类,推进人类前进的一场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最大的骗局,谷物,谁说不是“撒旦”呢?科学革命,短短五六百年,透支未来的信任感、科技和帝国互为双赢,但谁说这不是走向智人灭绝之路呢?

      几乎从出生到死亡都被种种虚构的故事和概念围绕,让他们以特定的方式思考,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这种人造的直觉就是“文化”。其中,金钱、帝国、宗教是人类三大统一的文化方向。

   智人,人类共同的祖先,生命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一个意外惊喜,但不论智人付出了多少努力,有了多少成就,还是没办法打破生物因素的限制。而未来,这一切都可能被打破,在打破后的世纪里,目前所讨论的任何问题,对于人类的“新接班人”可能完全没有意义。

一本正经的开始写读后感,不过书评听起来高大上一些。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才看完了这本书。这中间经历了多少艰苦磨难,各中滋味,哪堪与人说呀。人间万象,越来越觉得,电视剧里面幸福美好的生活,真是想想就气不打一出来。是的。毛主席说过,牢骚满腹防肠断啊。

所以,人生来是受苦来的吗?

那为什么会那么痛苦了。

一直想好好的为这本书写点什么,不曾想,是在此情此景之下。知识粗鄙,唯有叹服。农业革命,一场将人类从茹毛饮血的战场拉回到平淡无奇的生活的壮举被描绘成最大的骗局。而人一出生就存在于虚构的想象之中。

那么,我们都是被这个世界所欺骗的小孩吗?

我们现在生活的快乐会比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更多一些吗?不见得。因为快乐是源于身体里面的某种成分的分泌。

所以,就算这个无限接近于神的物种也不会比远古时代一个捕捉野兽的祖先更快乐一些。

你会觉得,一个尘世里微小的人没有资格去谈论整个智人的命运,而关心也显得那么杞人忧天吗?

尼采说,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那么无论怎样都能忍受下去。

可是,你不觉得,这句话。如果本身就没有意义呢。

活着,是不是挺难呢?

看这本书,情绪并不是很好。

因为人类就是最大的骗局啊。

还有未竟之言只留待他日再说呢。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感


读《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有感

对酒当歌茶飘香溢

哈哈,先介绍一下牛掰的作者吧:以色列人尤瓦尔·赫拉利,1976年出生,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最受欢迎的教授,青年怪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第十届文津图书奖得主。除此之外,他还对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领域知识信手拈来。再看看翻译林俊生,台师大翻译学硕士,光看他这部翻译就让我景仰不已。

只要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这本书总有让你感兴趣的吸引你的章节,同时,如果你对世界,人生充满了迷茫,这本书也可以让你找到答案。

它不仅仅只是一本告诉你事件发生时间的历史书,也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哲学书,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好像超过了360度,哈哈,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角度来说明他到底是站在地球上?宇宙上?还是在穿越时空的隧道里?

第一章:一种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动物

人啊,不要太把自己当人看……

大约135亿年前,经过了所谓的大爆炸,能量、时间、空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之后经历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演变,直到大约250万年前,在东非开始有了最早的人类。而我们知道的历史学大约出现在7万年前。从250万年后到7万年前,这其中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有一拨被叫做"智人"的人,由于可能为了适应环境,也可能为了生存,或者也可能是基因突变,这些"智人"逐渐的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他们把其他的和他们很像的动物赶尽杀绝,征服了世界。那为什么是智人征服世界而不是恐龙,长毛象?或者是其他的如老鼠等等之类的别的动物呢?让人难以辩驳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们有了独特的语言。

第二章:知善恶树

现代人擅长的八卦居然有这么长远的历史渊源……

其他的动物也有语言,为什么最后是智人征服了世界?

某次偶然的基因突变,改变了智人内部大脑的连接方式,让他们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思考未来。几乎就像是吃了《圣经》里那棵知善恶树上的果子,这次突变,让智人有了与其他动物不同的语言。那么不同在哪里呢?不同在他们可以合作起来"说别人坏话".是不是感到和现代人很像?哈哈哈!这种"说坏话"的合作能力能让他们增进彼此的关系。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八卦"!就如同两个非常著名的历史学家在餐厅吃午餐时,也不会聊世界大战,核物理学家在研讨会场茶叙时也不会聊夸克,他们更多的是在聊哪个教授逮到老公偷吃,哪些人想当系主任或是院长。哈哈,是不是觉得现代人为自己的八卦找到了根源?慢慢的,他们会讨论虚构的并不存在的事物。这件事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他们可以一起想象,编织出种种共同的虚构故事。这些虚构故事赋予了智人前所未有的想象,那些虚构的故事就像胶水一样把千千万万的个人、家庭和群体结合在一起,这种胶水,让我们成了万物的主宰。我想,各类宗教的最初起源也不过如此吧!能编好故事的精英们最厉害的地方在于还能够自圆其说,让无数的众人相信他们的故事。于是他们中的精英就成了宗教的领导。哈哈,是不是觉得宗教没有那么神秘了?

第三章:亚当和夏娃的一天

现代人的肥胖居然也找到了合理的基因继承……

这一章很有趣味的为现代胖子们的吃吃吃找到了历史的根源:采集者祖先在当时当地没有高热量的甜品,想吃的话,就只有一种来源:熟透的水果。石器时代的女性碰到熟透的水果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吃,直到吃不下为止。哈哈,和现代的很多胖子是不是很像?碰到好吃的怎么也得吃到嗓子眼来。这种"贪吃基因"被一次次的继承下来,所以胖子们要想减肥,就一定得在这辈子,不,可能还要有下辈子都得与这个祖先留给你的"贪吃基因"抗争,记住,减肥的方法之一是管住嘴哦。

还有一个更有趣的事情,绝对颠覆你的夫妻观。哈哈,我忍不住想笑。某些演化学家认为古代的采集部落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群人住在一起没有私有财产,女性可以同时和几个男人(和女人)有性行为,而她们认为要想有质量高的基因传给下一代,必须和好几个男性有性行为,她们认为孩子聪明是凝集了多个男性的好的基因才可以。所以他们的孩子不知道真正的父亲,而父亲也不知道哪个是自己的孩子,要知道人类知道用染色体来确定男女性别以及依靠DNA确定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父亲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了。部落里所有成年男女一起养育部落的小孩子。于是,对孩子的教养就没有了偏心。 哇塞,好先进的的育儿方式!不就是现在大力提倡的优秀道德模式——人人爱我,我爱人人么!但是现代人坚持一夫一妻制和核心家庭,每个单位就是一对儿嫉妒的情侣加上他们的孩子,男男女女对彼此和孩子都有强烈的占有欲。于是乎,离婚率居高不下,大人小孩的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问一句,有人想回到从前吗?哈哈哈哈哈哈

第四章,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

抢地盘,任何的原始积累向来就是血淋淋的……

智人们在认知革命后得到了新技术,组织能力,甚至是眼界,于是他们走出了亚非大陆,来到了澳大利亚,就是在他们登陆澳大利亚的时候,他们仿佛进入了神奇的世界,到处是他们没有见过的生物。为了生存,他们对澳大利亚的大型动物进行了疯狂的猎杀。当他们还在亚非大陆时,那里的动物已经学会了远离长相类似智人的生物,但是澳大利亚的生物根本就没有见过这种生物,不懂避让,不懂危险,他们通通成了智人手中的美食。智人们所到之处就是血流成河,后来他们也到了北冰洋,西伯利亚,美洲等等地方,不到两千年的时间,长毛象,地懒,双门齿兽等等几十种50公斤以上的动物惨遭灭门。所到之处整个破坏了当地的生物链。这是不是可以为某些现代人的野心勃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找到一些历史的根源呢?

第五章:史上最大骗局

直立?爬行?哪一个更好?

这一章触目惊心,从此智人们进入了农业革命。本以为历史的发展,智人们的智慧会让他们生活更美好,但是当他们从采集走向农业的转变后,却出现了大量的疾病。如椎键盘突出,关节炎和疝气。因为智人们身体的演变并不是为了从事弯腰清石块,努力挑水桶。他们适应的爬爬果树,追追羚羊,但是不得不这样的时候,他们的脊椎,膝盖,脖子和脚底就得付出这样的代价。这种生活方式。究竟是我们驯化了小麦,还是小麦驯化了我们?野生植物的荒野变成了片片麦场,人口密度增大,成员染病比过去严重。最后累积的效应就是让远古的采集者开始花整天的时间在烈日之下挑水务农。而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从狩猎变成了依靠老天爷的脸色来吃饭,于是他们慢慢的学会了驯养动物来增加他们在青黄不接时的食物补给,如驯养鸡鸭牛马驴等等。这些可怜的动物们从原来的野生,变成了家养,寿命大大的减弱。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延续着这种模式,而且他们的待遇更加可怜。农业革命能学到的最后一课就是——很可能物种演化的成功,并不代表个体的幸福!

第六章:盖起金字塔

智人中的劳心者为自己的剥削行为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前文说过,智人靠着相信共同的虚构的神话故事,建构起来社会秩序,如《汉莫拉比法典》,《独立宣言》等等,那么怎样让这件事顺理成章的为金字塔塔尖的人服务呢?并且让后世子孙也奉为圭臬呢?就是对外的说法绝对要坚持让他们感到千真万确,绝非虚构,永远要强调,这种维持社会稳定的秩序是个客观事实,是由伟大的神或是自然法则所创造的。我想用伏尔泰的话最可以诠释了,他说"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神,但可别告诉我的仆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这句话的意思我理解是一定要让仆人相信有神,这样才对他有威慑力,他才会认为我当主子他当仆人是上天的旨意,不可违抗,一旦让他知道了真相,他就会没有顾忌的做出很出格的事来。 哈哈哈哈哈哈,我认为这才是最大的谎言,控制人的思想,现在很多很多的团体,集体……以及让人着迷的各种信仰不都是这样的吗?——给你洗脑。

第七章:记忆过载

这一章讲智人开始有了数字文字的记载。伟大的数字图画让智人们越来越智慧。

第八章:历史从无正义

女人有子宫,但不一定非得生孩子,同性恋也是自然的产物,突然想到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应该再加一句,比人的胸怀更宽阔的是自然,自然它无所不能,不需要定义,存在的就是它宽广的胸怀可以包容的。

历史的铁则告诉我们,每一种由想象建构出来的秩序都绝不会承认自己出于想象和虚构,而会大谈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结果。这时出现的两种不同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利用宗教和科学虚构故事找借口,给自己洗白,让被统治阶级认为被统治是一种极其自然的现象。于是,我们需要如何才能判断"什么是真正在生物学上有所不同而什么又只是人类说的煞有介事,自找借口"?作者说一项黄金法则就是"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什么意思呢?就是天生自然的生物学可能性无穷无尽,文化却要求必须实现某些可能性,封闭其他可能性。这里有颠覆人生观的例子:例如,女人天生能生小孩,但是有些文化里却是非生不可。男人就能从彼此身上得到愉悦,但某些文化极力阻止他们实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根本没有什么自然不自然,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演化本来就没有唯一目的——看来文化是很不自然的产物啰!

第九章:历史的方向

如果你看不清事物发展的本来面目和脉络,那是因为你站的不高哦。

这一章让我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文化".

文化就是让数百万计的陌生人能遵照着这种人造而非天生的直觉,合作无间。历史的趋势从鸟瞰的高度拉到太空间谍卫星的高度,能够一目了然的就是它走向了分久必合。这期间各种鸟瞰的大事,无非就是历史大道上的小小颠簸罢了。

第十章:金钱的味道

所有人类创造的信念系统中,只有金钱能穿越几乎所有的文化鸿沟。金钱万物可换,万众相信。拜金就是这样来的吧?

第十一章:帝国的愿景

我对这一章不太感兴趣。

第十二章:宗教的法则

宗教认为世界有一种超人类的秩序,而且并非出于人类的想象或是协议。并且以它为基础,发展出他认为有约束力和规范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宗教一定要同时具备"普世特质"和"推广特质".比如农民需要对他们的羊有绝对的控制:他们对羊实施强制配种,或是阉割公羊,或是阻止流行病的爆发。但到底要怎样才能实现保证羊群繁衍壮大呢?这个时候必然就会引进"神",神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神可以和动植物沟通,当然可以替人类和沉默的羔羊对话了。人类承诺要永远崇敬某些神灵,换取人类对其他动物的控制权。后来出现了不仅仅以神或是超自然力量的宗教,如道教和儒教。这一章最起码让我知道了各种宗教都不是自然的,都是智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想象出的。我小时候被传统的母亲教育的,或是说禁锢的思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哈,是时候可以把它放在一边了!

第十三章:成功的秘密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第十四章:发现自己的无知

吉尔伽美什计划想解决一个令人烦恼,有趣又重要的事情:死亡,但是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是他多了几分智慧,他体会到从神创造人类开始,死亡就是人类必然的命运,必须学会接受。

第十五章:科学与帝国的联姻

第十六章:资本主义教条

这两章没看出什么有意思的内容

第十七章:工业的巨轮

暴利的背后是为智人服务的所有其他动物的悲哀!

大西洋奴隶贸易并非出于对非洲人的仇恨,现代畜牧业也并非出于对小动物们的仇恨。这两者背后共同的推手就——冷漠。为智人们提供食物的各种动物被智人们认为没有感觉,没有情绪也不会感到痛苦,但是一项实验却实实在在的打脸了智人。一个小孤儿猴子在面对假的布猴和金属丝猴子时,即使金属丝猴子有温度,有奶嘴可吸,它还是紧紧抱住布猴。实验人员把金属猴和布猴离得更近一点,小猴子就宁愿在布猴怀里探过身体去吸奶嘴,一旦不吸了,又依偎在布猴怀里。以后的跟踪调查显示,这只猴子长大后有高度的焦虑和侵略性。幼崽和母亲在一起才是最自然的。生产线上的鸡鸭鹅,就是工业化时代的牺牲品。这是不自然的,不符合生物学的。

第十八章:一场永远的革命

想到一切会回到原点是不是心里会平静下来!

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很多人称这是"自然的毁灭",作者称这是"自然的改变".因为自然是无法毁灭的。若干年后,说不定主宰这个星球的会是老鼠蟑螂,哈哈,到那时,智人又回到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的境遇了。

第十九章: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

幸福,智人们从被称为智人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结果到现在我们还在探求,佛教的教育似乎更合理一些!

这一章是这本书的升华部分,整章都在讨论幸福!历史学家问卷调查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另一项有趣发现则是疾病会短期降低人的幸福感,除非病情不断恶化或是症状带有持续的让人无力的疼痛,否则疾病不会造成长期的不快。还有一项更有意思的发现,那就是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相辅相成。在美满的婚姻中,即使没有很多的金钱,即使有些疾病,只要有美满的婚姻就能有快乐。再后来,又发现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之间是否相符。

更有意思的是生物学家也用了一样的调查问卷,但结合了生化和遗传因素,他们得出的研究结果更令人大感震惊。生物学家认为人的心理状态并不是由外在的因素来决定的。而是由神经,神经元,突触和各种生化物质例如血清素,多巴胺,催产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定。我们能够唯一快乐的原因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但生化系统还对快乐有多种限制——只会维持在恒定水平。让我们只会短暂的感受到快乐,但不会永远持续。如果说快乐程度由1-10分,有些人生化机制天生开朗,情绪大约稳定在八分附近,而悲观的人情绪大约稳定在五分附近。所以我们要想快乐,就努力的提高自己的生化机制分值啰!

然而,作者最后却提到了佛教的观点,佛教认为,快乐既不是主观感受到愉悦,也不是主观觉得生命有意义,反而是在于放下主观感受这件事。佛教认为人的主观感受没有任何实质或意义,它就像电石火光的波动,每个瞬间都在改变,不论你感受到的是快感或是不快,觉得生命是否有意义,这都只是一瞬间的波动而已。人要想追求幸福,离苦得乐,就别再追求一瞬间的感受。如此一来,虽然感受疼痛,却不再感到悲惨,虽然愉悦,但不再干扰心灵的平静,于是,心灵变得一片澄明自在。这样产生的心灵平静力量强大,是那些穷极一生疯狂追求心灵愉悦的人完全难以想象的。佛教给我们的建议,除了别再追求外在成就之外,同时也别再追求那些感觉良好的心理感受就好了,苦的来源不在于感受本身,而是对感受的不断追求。我们对佛教的尊敬,实在不能仅限在拜拜佛,烧烧香,佛教里博大的旷世的精深的内涵,需要每一个膜拜者静下心来潜心研读方可能领略其皮毛吧。

第二十章:智人末日

达尔文理论美妙的地方,就是并不需要有某位智慧过人的设计者来解释为什么长颈鹿会有长脖子。但是将来有三种可能可以让智慧设计取代自然: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工程。现在已经有很多的领域渗透着这三种智慧。但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却是作者留下的悬念。智人这个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的动物正在主宰着世界,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本书就这样结束了,却想让人再翻几遍,有的篇幅让人忍俊不禁,有的篇幅让人揪心揪肺,有的篇幅让人豁然开朗,有的篇幅让人心如止水,有的篇幅让人茅塞顿开,整个篇幅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的让人纵观人类史。原来认为几千年就是历史长河,看了这本书,几千年只是燕雀低飞的高度。看起来很过瘾,合上书很回味。作者才思旷达敏捷,译者文笔生动晓畅。非常值得拜读。天哪,太精彩了!!!!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23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2300字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合上《人类简史》,脑袋里蹦出李白的这段文字。七万年的智人历史,在天地面前,弹指一瞬。

尤瓦尔·赫拉利写这本书,站在光阴者的宏大视角,冷眼旁观一代代智人的命运,讲述智人文明三段里程,分别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

全书带给我启发最大的一个观点:虚构的能力,使智人从基因演化转向文化演化。在我看来,虚构能力是智人文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通过虚构的力量,智人创造出各种想象共同体,把成员们紧密联系在一起。

下面要讲的消费教,就是建立在一个庞大的想象共同体之上。

消费的历史,不像人类历史横跨两百万年。消费的出现是近现代的事。其出现没有一个明显的界碑,不像蒸汽机之于工业时代,计算机之于信息时代。

我认为消费文化的出现,是智人达成两个史无前例的成就之必然结果。

哪两个成就?

这两个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带来了两个新的问题。

人天生就有一种找寻“活着的意义”之倾向。那么,追求“活着的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

在人类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答案都是由政治和宗教提供的。可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

就是因为温饱问题解决了。

意义的本质是一种虚构,是人造的。就像路一样,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为什么要虚构出某种生活的意义?为了使人生变得充实。但是因为全人类曾经面临的共同难题——饥荒、战争、瘟疫,已经基本解决,原先适用于一切人的生活意义不复存在了。每个人必须为自己找寻新的意义。

找寻意义这件事可不简单,因为人们已经习惯别人给自己灌输意义。

萧伯纳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没有得到你心里想要的东西;另一种是得到了。

当我们一直苦苦追寻的目标,突然间消失不见了。在一开始的满足过后,人们变得不知所措,我吃饱了到底该干些啥呢?

商人们看着产品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一边美滋滋的,一边又在发愁。

这些东西卖给谁呢?

其实不该这么问,商品生产出来自然是买给人的。真正的问题是,商人们该如何把商品销售出去呢?

商人不一定是人类社会中头脑最聪明的一群人,但无疑是头脑最灵光的一群人。他们很快想到了办法,化身成意义灌输者。

消费文化搭台,营销套路唱戏。

你们不是没事干嘛?那咱们就来过节吧,情人节、黑色星期五、圣诞节、光棍节、6·18、双12还有五花八门的周年庆。在情人节假如男人没有给自己心爱的女人买上一支玫瑰,就好像不够爱她似的。遇上大促销的购物节,别人都在买,自己不买,就好像亏了钱似的。

我们原来的文化,宣扬的是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之类的口号。但转眼间,风向变了。现在的口号成了,放纵对你有益,节俭是自我压抑。

每个人接受到的信息都是,你要努力过上舒适的生活,体验刺激的活动,成为牛逼的人。

特别是最后一条,感受尤为深刻,17年新年伊始,追求知识变现的一大批所谓知识服务商们摇曳着“成长”、“终身学习”的大旗,收割广大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时间和注意力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也与物质足够丰富有关。

简单八个字概括今天的消费时代,物欲横流,精神空虚。

其实,我很怀疑人们是否真正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消费者只是左顾右盼,相互模仿。聪明的商人只要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人群的中心节点,该想法就会像病毒般扩散至群体全部。

尤其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O2O、p2p、C2C、B2C、B2B,各种乱七八糟的网络连接万物,对了,还有微信。

商人们把“顾客是上帝”挂在嘴边。可事实上,他们自己才是上帝,能够把自己虚构的想象,施加到每一位个体身上。更多时候,需求不是已经存在,它是商人们的天才创造,存在于他们想象之中。

《乔布斯传》有一段话:

乔帮主傲娇地宣称不依赖市场研究,但他无疑是市场营销小能手,总能找准消费群体的沸点。

消费演进的最后阶段,是完成它对一代民众的塑造。郑也夫教授总结出一句很精辟的话:19世纪驯化出工人,20世纪驯化出消费者。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有一段关于消费教的有趣描述:

现在有这样一个趋势:物质消费正在向文化消费转移。

人类从认知革命中获得虚构的能力,在科学革命中走入完全虚构的世界。赫拉利的新书《未来简史》还没有机会读,不知道讲的是不是智人如何走入虚构世界的故事。

当温饱彻底解决,物质上的炫耀越来越失去魅力后,我们智人将进入艺术时代。人们通过艺术,而不是物质,来寻求区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转移呢?金钱到时间的转移。

金钱的地位将会下降,而时间也就是人们的注意力将变得极为重要,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会成为人们新的核心需求(针对该需求一定会产生聪明药或者直接提升脑力的仪器)。

如何有效率的熟悉一门艺术,掌握一项新的创造技能,将会是未来社会的商业机会所在。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20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2000字

先看了一部分《未来简史》,感觉有些思想得从这本书中获得,看完后收获很大!感觉作者从达尔文进化论以及历史分析两方面,另辟蹊径展现了人类进化历程。观点新颖独到,分析深刻入理,思路大开大合,对很多问题的解读角度十分独特,几乎颠覆了我对人类历史的认知,让我脑洞大开。人类发展到现在,从四肢着地,到直立行走,到站在食物链顶端统治地球,人类的发展进化史是一部血腥史,应值得反思!强烈推荐!

1.与其他动物相较,人类可说都是早产儿,许多重要器官的发育都还不够完善。看看小马,出生没多久就能开始小跑步;小猫出生不过几周,也能离开母亲自行觅食。相较之下,人类的婴儿只能说没用得很,许多年都得当个啃老族来被抚养、保护和教育。

2.在认知革命发生的时候,地球上大约有200属体重超过50公斤的大型陆生哺乳动物。而等到农业革命的时候,只剩下大约100属。换句话说,甚至远在人类还没有发明轮子、文字和铁器之前,智人就已经让全球大约一半的大型兽类魂归西天、就此灭绝。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智人就是造成最多动植物绝种的元凶。人类可以说坐上了生物学有史以来最致命物种的宝座。对全世界上所有的大型动物来说,这场人类洪水的唯一幸存者可能只剩下人类自己,还有其他登上诺亚方舟但只作为人类盘中佳肴的家禽家畜。

3.国家、法律、正义、人权这些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人类自己发明并互相讲述的故事里。除了存在于人类共同的想像之外,这个宇宙中根本没有神、没有国家、没有钱、没有人权、没有法律,也没有正义。

4.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人类。小麦不喜欢大小石头,所以得耕地。小麦不喜欢与其他植物分享空间、水和养分,所以得除草。小麦会生病,所以得驱虫防病。小麦会被蝗虫兔子偷吃,所以得守卫保护。小麦会渴,所以得浇水。小麦会饿,所以得施肥。新的农业活动得花上大把时间,人类就只能被迫永久定居在麦田旁边。

5.我们今天常认为宗教造成的是歧视、争端和分裂。但在金钱和帝国之外,宗教正是第三种让人类统一的力量。正因为所有的社会秩序和阶级都只是想像的产物,所以它们十分脆弱,而且社会规模越大,反而就越脆弱。而在历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让这些脆弱的架构有了超人类的合法性。

6.历史不像物理学或经济学,目的不在于做出准确预测。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拓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像。

7.科学革命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且“无知的革命”。真正让科学革命起步的伟大发现,就是发现“人类对于最重要的问题其实毫无所知”。

8.现代科学之所以能在过去500年间取得如同奇迹般的成果,有很大程度必须归功于政府、企业、基金会和私人捐助者愿意为此投入数十亿美元的经费。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得到经费,多半是因为有人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的目的。科学研究一定得和某些宗教或意识形态联手,才能有蓬勃发展的可能。意识形态能够让研究所耗的成本合理化。而代价就是意识形态能够影响科学的进程表,并且决定如何使用研究成果。

9.现代畜牧业背后的推手并不是对动物的仇恨,而是冷漠。大多数人,在生产或是消费各种奶、蛋、肉类的时候,都很少想到提供这些食物的鸡、牛或猪。就算有些人真的想过,也常认为这些动物和机器没什么两样,没有感觉、没有情绪,并不会感受到痛苦。

附后记:

在7万年前,智人还不过是一种微不足道的动物,在非洲的角落自顾自地生活。但就在接下来的几千年间,智人就成了整个地球的主人、生态系统的梦魇。时至今日,智人似乎只要再跨一步就能进入神的境界,不仅有望获得永恒的青春,更拥有创造和毁灭一切的神力。

但遗憾的是,智人在地球上的所作所为,实在没有太多令人自豪。虽然我们主宰了环境、增加了粮食产量、盖起城市、建立帝国,还创造了无远弗届的贸易网络,但全球的痛苦减少了吗?一次又一次,虽然整体人类的能力大幅提升,但却不一定能改善个别人类的福祉,而且常常还让其他动物深受其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至少就人类的生存条件而言有了确实的进步,饥荒、瘟疫和战争都已减少。然而,其他动物的生存条件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遽恶化,而且就算是人类相关的改进,也还需要再长时间观察才能判断是否利大于弊,是否能够延续。

此外,虽然现在人类已经拥有许多令人赞叹的能力,但我们仍然对目标感到茫然,而且似乎也仍然总是感到不满。我们的交通工具已经从独木舟变成帆船、变成汽船、变成飞机,再变成航天飞机,但我们还是不知道自己该前往的目的地。我们拥有的力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但几乎不知道该怎么使用这些力量。更糟糕的是,人类似乎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不负责。我们让自己变成了神,而唯一剩下的只有物理法则,我们也不用对任何人负责。正因如此,我们对周遭的动物和生态系统掀起一场灾难,只为了寻求自己的舒适和娱乐,但从来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

拥有神的能力,但是不负责任、贪得无厌,而且连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天下危险,恐怕莫此为甚。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35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3500字

《人类简史》读后

大约在至今7万年前,“智人”开始创造出一种复杂的架构,人们称之为“文化”。这些智人文化的推演形成后历史学。在人类演化史中,有三大重要的革命:大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大约12000年前的“农业革命”和大约500年前的“科学革命”。《人类简史》一书即是以这三次革命为主轴展开阐述。

认知革命

人类的祖先——“智人”——大约在250万年前已经出现在东非,不过这时的人类同猩猩、狒狒这些同属同科的动物并无二质,甚至单从身体强壮程度而言,人类还不敌猩猩、狒狒。而让人类从地球上迅速崛起,称霸全球的秘诀在于,在大约200万年前,智人群体实现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

所谓认知革命,主要表现在智人具备了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并不是简单的智人群体间可以通过语言来实现信息的传递。而在于语言的内容已经摆脱现实,能够表达一些从未看过,从未出现过的事物——人类具备了想象的能力。

这种想象的能力让智人能够更好的应对复杂的生存环境。一方面,智人开始能通过这种能力来提前的筹划一些事情,比如狩猎计划,采集计划。另一方面,它使得智人群体开始产生信念,从而摆脱了动物仅仅依赖生存本能的生存方式。

群居动物能够形成群体,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可以通过彼此的行为来产生影响。比如,一群狼,可以通过狼的首领来实现对群体的监督,同时维持群体的稳定。但是依赖这种关系形成群体天然会有数量限制,如果超过一定数量,一个个体就很难认识所有的群体成员,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个体对所有群体成员的影响,群体也会随之分化。而规模的限制,造成的一个影响是,能力的限制,其永远无法超出该群体的能力范围。而智人因为具备了想象的能力,开始通过一些非行为的方式影响群体,比如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这些想象出来的内容使得智人群体终于脱离群体数量限制,整体能力得到质的飞跃。于是智人开始从食物链的边缘位置升到顶端,开始从东非的一隅称霸整个亚非大陆,最后统治全球。

当然,能力越大,欲望也就越大。毕竟在人类在智人阶段,可不会有什么责任意识,更不会想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爱护鸟兽花虫。所以,智人所到之处,迅速引起当地物种的大规模灭绝。不再详述。

农业革命

人类有长达250万年的时间依靠采集狩猎为生,大约在1万年前人类才开始逐渐开始从事农业,农业革命也就此展开。农业革命是伴随着驯化运动开始的,这场驯化运动,大约持续了5000年,这期间被驯化的动物包括狗、羊、马、骆驼等,植物包括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小米和大麦。

人类至今食用的主要食物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都已完成驯化。而这些驯化的主要场所包括中东、中国和中美洲,而并非像智人的足迹一样踏遍全球。这里主要原因在于,植物是很难驯化的。说是驯化,理论上并非改变植物的自然习性,而是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而这些植物的自然属性决定,只能在上述的地方生长。所以作者提到,与其说是人类驯化了小麦,不如说小麦驯化了人,毕竟人类为了培植小麦,逐步改变了迁徙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以采集打猎为主的饮食习惯。

如上所述,培植小麦等作物使得人类开始改变迁徙的生活方式。而这造成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一方面,农作物的栽培使得人类的食物得到增长,随之人类的数量、密度也开始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农作物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决定了人开始增加对环境的依赖。而这导致的后果是,人类不再只看眼前,开始囤积粮食,开始为未来考虑,对自身的财物安全考虑。这都促使具有长久属性的大规模的功能性组织的出现,比如政府。而后战争,阶层便理所当然的出现了。

为了维持这种社群,人类创造了大量的想象故事,而这些故事开始大面积占领人类大脑,使得人类的记忆开始过载。人类开始发明出另外一种东西来解决这个问题,文字应运而生。

人类的融合统一

如果从人类诞生之初开始鸟瞰整个历史,不难得出人类正在逐步走向统一的结论。而影响人类融合统一的因素,核心包括三方面:经济上的货币秩序,政治上的帝国秩序和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

货币(这里可以狭隘的理解为黄金、白银),一个不存在国界的交换物。无论你行走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他都同样起着作用。货币从本身上并没有使用价值,它的价值也来源于人类的想象。这种想象的特殊性在于,它是整个人类共同的想象。货币的流通意味着物物交换的实现,它全球化的流通方式为全球人的融合统一提供了物质的基础和机会。

所谓帝国,就是指具有文化多元性(统治多个名族)和疆域灵活性的政治秩序。这里我们必须避免对“帝国”情感上的反感。包括我在内,认为帝国总是意味着剥削,压迫。然而如果我们将历史上的元朝、清朝称为元帝国、清帝国(当然事实确实如此),应该这种情绪就能消除一些。从对他的定义不难看出,他并不能与侵略画等号。帝国的存在客观促进了民族的统一,使我们在面对满族同学时,不再分成“我们”和“他们”。这也就为融合统一提供了政治条件。

如果你置身在基督教教堂中,你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说着不同的方言,从事着不同的工作,在这里因为对上帝的信仰,不分彼此,共称兄弟姊妹的氛围。所以全球性的宗教,为人类的融合统一提供了思想意识层面的基础。作者在原文中还讨论了“一神论”与“泛神论”宗教,“二元论”宗教,自然法则类宗教,以及这些宗教的融合。这里不做详解。

科学革命

人类发展至今第三次重要的革命是科学革命。这次革命应该说并不是“知识的革命”而是“无知的革命”。这次革命的背景是中国古代对孔孟的崇拜,西方中世纪对上帝的崇拜。在古老的知识体系中,人们的观念是:上帝(孔孟)是万能的,无所不知的。所以如果我们有不知道的,应该做的不是自己去寻找答案,而是去问知道的人——上帝的使者,孔孟的弟子。因为他们相信,在圣经里,在四书五经中,一定会有问题的答案。而现代知识体系首先破除的就是人们的这种理念,使人们相信,人们可以通过发现新的问题,新的事物来解决当前问题。所以科学革命是人类重新认知自我的一个过程。现在知识研究的核心准则就是:实证观察与数据工具整理证明。而不再像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那样:真正的知识是可以依靠逻辑推断出来,无需证明的。

科学革命从形式上说,使得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间的距离缩短。而两者联姻的过程,帝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9世纪英国殖民地遍布全球,而英国海外殖民的开始源于远洋探索。当时因为担心探索成本无法得到回报,所以英国探索舰队中都会存在很多地质、植物学家。目的在于发现新大陆后能迅速获知当地信息,明确可获取的资源。当然,这些科学家不负众望,为英国皇室带来了丰厚利益。如此良性循环推动了科学革命的发展。进而到一战二战,科学家制造的飞机,坦克,炸弹都对战争局势起到重要作用,使得科学革命进一步发展。重要的是,使得皇家贵族,政府,富人对科学日益重视,投入大量的金钱推动科学的发展。

以上为笔者认为作者核心阐述的内容,总结来说:认知革命使得人开始形成语言,产生文化,走上食物链的顶端;农业革命使得人类开始聚居,形成社会,产生文字;科技革命使得人类开始摆脱自然的限制,重新定义自身,变得越来越强大。

以下为个人观点:

从人类史的角度上说,应该是非常成功的,能把人类如此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进程清晰的阐述需要丰富的知识。但是,过于庞杂的内容导致作者在阐述一些问题时不免蜻蜓点水,有些甚至只是在追求政治正确。

个人比较喜欢的是认知革命与农业革命部分,其中的内容算是殷实可靠,有理有据,即使不一定完全正确,至少代表一家之言。后面就如前面所言,很多内容只是浮光掠影,没什么新鲜可言,只能算是科普了。

原文还送精美歌曲一首,原文公众号:夜阑烛光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19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1900字

人类可能是唯一能虚构出原本不存在的事物的物种。作者将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划为三类。第一类是客观事物,指的是本身存在于某处的某个事物,不管我们有没有看到,或者感知到它,它都客观存在着。比如放射性,它可能比人类存在于地球的时间还长,我们却一直没有感知到它的存在,直到一百年前科学家开始针对它做研究,我们才知道了这个事物。比如空气,重力,比如很多我们看不到的星系,它们客观存在着,不管我是否能感知到。还有很多我们能通过感官感受到的事物,比如高山流水,树木矿石。这些都是客观事物。即使没有我们人类,依然不影响它们的客观存在。第二类是主观事物,它只依托于主观想象而存在,只存在于某个人,或者一小群人的意识中。比如某些人,他们的主观想象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的想象现实不能被大多数人接受,比如邪教,一小群人虚构出了一个想象现实,并且有悖于当时的普世价值。主观事物只存在于主观想象中,因为主观想象而存在,一旦个体消亡或者想象改变,这个主观事物也就消亡了。第三类是主体间的事物,指的是许多个人主观意识之间的连接网络。国家,爱情,公司,婚姻,幸福,意义,自由,宗教,主义等等,今天支撑我们生活的许多东西,都是主体间的事物,他们并不客观存在,只是我们许多个体间的想象现实,正是因为有了人类这个物种虚构出来,这些想象现实才开始存在。比如国家,它不是指任何实际的物质,它不是某块土地,我们知道,没有哪块土地从诞生起就固定叫做某个国家,比如美国,印第安人在那里生活了上万年,然后一群欧洲人在那里建立了美国。国家也不是某个种族,同样的种族组建不同的国家,这样的例子今天太多了。美国不是任何实际的物质,但是有六十亿人,二百个国家相信它存在。比如标致公司,它不是某个人的,假如创始人离开了,标致仍然是标致,甚至标致公司全部员工都离职了,标致公司仍然可能存在。它也不是某栋楼,公司搬迁到其它地方,标致公司还是标致公司。它也不是某个产品,假如公司重大战略转型,不再生产汽车,改为制造手机,标致仍然是标致。办公室员工,董事会,证券交易所,银行都相信它的存在。虽然我们知道它只是注册于政府部门的一个名称。还有婚姻制度,现代婚姻制度建立于近一两百年,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夫一妻制,但我们知道只有我们这个物种这么干,我们观察到的绝大多数物种,都不会终身固定的陪伴在单个伴侣身边,即使有,也不会到民政部门登记,然后领取一个红色证书。即使我们本身,也是经历了漫长的杂乱交配时期,群婚,对偶婚,才发展到了今天的一夫一妻制。至于幸福,意义,自由这些名词,到今天都没有一个科学的解释可以去定义,一群人朝思暮想的,可能另一部分人一点不感兴趣,它甚至介于主体间与主观之间,没有一个公认的共识可以定义它,这本身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接受多元化的主观想象。想象现实的一大特点就是不同时空,人们相信的想象现实的事物是截然不同的,试想一下你出生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你接受到的观念将会是什么,女人裹小脚是正确的,男人阉割然后送进宫是正确的,全国上下为天子一家服务是正确的,男人三妻四妾是正确的,再想象一下你可以去到当时的美国,或者今天的中国,你所接受的想象现实完全变了,以上基本都是错的,甚至是犯法的。或者你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赵国,穿越到今天,发现国家从组织形式,到名称,到职责,制度,面目全非。今天我们的想象现实,肯定也不是最终答案,它很可能还会进化。想象现实不因为个人或小群体意志转移而转移,比如某一个人,不相信大多数人认同的想象现实,想象出了一套截然不同的事物,比如不相信标致公司存在,不相信美国的存在,认为女人该裹小脚,把旁人想象成吃人的恶魔,通常我们会把他送进精神病院。虚构秩序给我们带来了巨大好处,现在管理学认为人的大脑认知能力接受的上限是150人,在150人以下的组里,我们不需要太多的制度秩序,只凭借我们大脑的印象,口口相传就能将组织运行下去,相当于一个原始部落,虚构秩序为我们组织形式的跃迁提供了可能,通过想象现实,我们建立了人数更多的城镇,国家,形成了各种各样复杂的协作方式。今天,数十万人在一个公司工作,因想象制度各司其职,公司能够得到良好运转,十亿人在一个国家因想象秩序而生活的井井有条。今天,一部手机的诞生,可能要用到非洲的原材料,美洲的设计师,亚洲的人力,然后销售到欧洲去,数百家公司,数百万人参与其中,为了一个产品共同协作。上百个国家加入WTO,签订巴黎合约。是因为我们相信并且遵守同样的想象秩序,不遵守不相信的会承受相应的代价。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8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800字

01
读到30%左右,思考有两点。
第一,达尔文进化理论不是普适理论。这世界在同一时期只有智人学会了假想,其实不符合常理,但也不再深究。但假想社会出现之后,人类文明也就出现了。人类文明其实是平行于自然法则之外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根植于脑部,非现实。那么从发展模式上来说,文明也就可以以独立于生物进化论之外的模式自我发展。而现在的社会也的确如此。所有的科技都不再是自然产物,而是假想产生的人类文明的产物。由此,如果我们把人类脑部的与神经元连结类似的反馈系统植入另一个物体,那么其实等于创造了一个新物种。技术越先进,物种越完美。所以我是同意AI进化的。
第二,人类社会其实分为微观社会模式和宏观社会模式两种。微观社会可理解为当下社会模式,宏观社会可理解为历史发展模式。公平,正义,道德等等一系列的假想产物存在于我们的微观社会,这是我们普通人生活所相信的东西,是约束,帮助人们团结,帮助统治阶级获得更大力量。同时,统治阶级利用力量,保护使他获得力量的普通个体,强化假想社会连结。但这种微观社会的假想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变化的,比如说男女平权,在以前的假想社会就是不适用的。然而抽离假想社会,站在宏观角度,只要两个单位体不存在等级差异,没有保护关系,就会有竞争性。人类的相互倾轧,自我利益最大化这么多年来从没变过,只是范围逐渐扩大,从个体到群体到国家,虽然人类的管辖力量越来越大,假想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从根本上我们是遵循弱肉强食规则的。也就是说,宏观社会,我们依旧遵循物种竞争法则。在遵循自然法则的层次上,假象社会的社会法则就不存在任何意义。
而且,赞同的一点是,站在统治阶级的人是不相信普世假想的。比如国家之间是平级关系,国家之间所推行的伸张公平正义大部分都是说给民众听的,并非统治阶级的真正目的。而统治者是很清醒的知道,国家需要的是力量,是利益最大化。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3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300字

终于读完了这本断断续续看了一年的书

人类简史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 而是人类的历史人种的历史 全程翻书的状态基本上是 哇哦 刷世界观

如果说之前很多历史书是鸟瞰地球的话 这本就是在卫星上看这个世界

影响最深的几个观点是

一 “社会秩序都是由主体间的想象所建构的,语言和文字补足了人类基因中缺乏大规模合作的生物本能”

二“历史从无正义,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

三 历史的大方向就是文化的全球融合,包括经济、政治和宗教,单一并非同质

从智人干掉同类变成地球上唯一人种写到人类的未来 看到最后发现 人类有未来吗?在人类逐渐开始掌握“神”的能力时 谁也无法预测未来 现在 该轮到每一个读者思考人类 个人 幸福 自我价值 以及种种问题。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_4500字


《人类简史(新版):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4500字

之前看过尤瓦尔.赫拉利的《未来简史》,里面谈到了他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包括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对人类的改造,可能会导致有钱人成为“超人”,穷人可能沦为无用之人。

在不远的未来,可能到了2050年,很多人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用做什么也有的是有的穿,沦为无用之人。有时真期待那天的到来啊。

这本《人类简史》是赫拉利简史三部曲的开山之作,讲了我们智人没有獠牙,没有千里眼,既不高大威猛的身躯,也没有耐热抗冻的体质,是如何在短短的10来万年间,走上人生巅峰,爬上了食物链的最顶端。

前几天被罗振宇跨年演讲刷屏,说他是贩卖焦虑,兜售知识胶囊的。还有人非常刻薄地说:中年人听罗胖的跨年演讲跟老年人买权健的营养保健产品,本质上没啥区别。

巧了,赫拉利因为《未来简史》里对人类未来的悲观猜想,也有很多人说,他是以色列的罗胖,贩卖对未来的焦虑,许知远在《十三邀》还专门跟赫拉利做了一期访谈。

许知远就问他:你一本书上下几十万年,包罗万象,不怕没有深度吗?你觉得你书里面最大的破绽是什么?

人家赫拉利云淡风轻:不可能的事,有啥子破绽,有的话我自己早发现了。

但作为历史学家,无论是《未来简史》还是《人类简史》都是牛逼闪闪的作品。

因为赫拉利是能把人类进化、农业革命、人文主义,宗教、从公司本质到全球化经济这些让人望而却步的专业名词,甚至是幸福快乐这种终极命题,都讲的通俗易懂的人。

这种人,不是大师,又是什么?

这种书,不是好书,又是什么?

这本书好看也就好看在这里,讲述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有趣东西。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可能都有个小误区,以为我们人之所以是现在这样子,是线性进化的结果。

从会用石块石斧,到解放双手的直立人,再到会弄陷阱扔飞镖的尼安德特人,最后能天花乱坠讲故事的我们智人。

事实上,赫拉利告诉我们,7万多年前,我们智人还只是非洲大陆一个不起眼的小帮派,而此时世界版图的江湖上,智人算老几,到处是名门望族。

在欧洲和西亚高大威猛适应寒冷西伯利亚寒冷气候的尼安德特人;亚洲地区有会用火和耍刀弄枪的直立人;印尼有适应热带丛林的梭罗人;还有身形矮小生活在岛上的佛洛里斯人;

至少那时候看来,智人没什么了不起啊。

但也就是7万年前开始,智人的一场认知革命走上征服之旅。

直到在1万年前左右,智人所到之处,其他人种全部消失了,而很多大型的动物也随风而去:像剑齿虎、毛象、双门齿兽、巨型地懒等等。

他们好多熬过了一次又一次冰河期,熬死了很多死敌,结果在遇到我们祖先智人之后,彻底变成了回忆。

可以说,我们智人的移民史,就是其他惨遭灭绝动物的血泪史。

其实就单个来说,我们智人没什么特别。

把贝尔还有一只大猩猩扔到太平洋的岛上荒野求生,我肯定买大猩猩赢;或者说10个人原始人群殴10个大猩猩,应该还是大猩猩胜算高。

但为什么,就是智人,最后能胜出,甚至连同族的其他人种最好都灰飞烟灭了?

答案是:因为只有智人有群体灵活合作的优势。

刚刚说了10个老祖宗对10个大猩猩没什么胜算,但是当人数上升到100个的时候,就不好说了。超过500人对500只大猩猩,我们的老祖宗基本胜券在握。

因为100只大猩猩放在一起,只会造成混乱,通常大猩猩一个团最多几十只,很少超过100只的。

他们是熟人社会,每只大猩猩都得认识另外一只才能合作,前天这个帮我抓过虱子,昨天那个给过我一只香蕉,所以今天能并肩作战一起抢隔壁村大猩猩的无花果吃。

而相互不认识的大猩猩之间,根本谈不上合作。

但我们智人不一样,我们真正能够协作,在于我们除了认同客观现实,还创造出了虚拟现实。

说白了,就是我们人学会了讲鬼话,什么叫鬼话?就是无中生有,通过想象制造出大家都相信的东西。像宗教、法律、人权、金钱都是我们创造的伟大虚拟现实。

正因为大家相信,所以就产生了作用。

比如,智人整个部落都信奉同一个神灵,有同一个图腾,因为相信,我们成员之间哪怕不了解,只要首领正臂高呼,保卫家园,为了我们的图腾,为了神灵,所有不认识的智人,都会热血沸腾,浴血奋战。

哪怕首领不小心被干掉了,我们第二天马上能推举出一个新领导带领我们。

但是,对于其他物种来说,就是一盘散沙,只能做鸟兽散了,大猩猩也不太能立刻召开个党会,马上选出新领导。

人类科学家通过观察还发现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对于团体来说,150是个很神奇的数字。低于这个数字,无论是公司、组织还是社交网,不用什么管理方法也能高效运作。

平时相互八卦一下,大家知根知底的,就能高效运转自如。

但超过150以后就不行了。这个时候需要更加强大的虚拟故事,才能维持下去。而人类进化史,就是一部超级精彩的故事史。

鸟语花香,蛇虫鼠蚁,山川湖泊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现实。大猩猩,其他动物都是活在这个现实里面。

而我们不同,我们还活在公司、国家、民族、法律、金钱、宗教等强大无数的虚构现实之上。

且正是强大的虚拟现实促成了无数陌生人紧密无间的合作。

要说最厉害的现实,还是Money的发明。

尽管可能你信基督耶稣,我信真主安拉,他信佛祖释迦摩尼,大家都谈不来。但我们都信美元。

尽管实际美元也就是一张的纸,不能直接吃,不能直接喝。但是,全世界的人都认,只要大家认,那就有用,就能拿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吃,买东西喝。

不过你想想,你要是生活在大猩猩的世界,是只能以物换物,一根香蕉换一小堆无花果,一串白蚁就是换一只屎壳郎。但是,你要是拿钱跟他换,说这个可以去小卖部换一串香蕉。可能大猩猩会一个巴掌打过来:你觉得我跟你们人一样傻啊。

当然虚拟现实是可怕的武器。

历史给人类自己带来无数的灾难。

农业时代一旦有瘟疫洪水,巫师说是人类罪过触犯神灵,可能就会有无辜的孩子被献祭;罗马教皇发动十字军,残害异教徒;希特勒鼓动说犹太人是肮脏的种族,发动血腥的大屠杀;历史因为虚拟现实,一次又一次上演了人间悲剧。

当你理解了诸多虚拟现实之后,才有可能不被人家带跑偏。不会浪费时间,终此一生,把时间浪费在追求别人画的饼上。

你不是真正的快乐

整本书最有意思的讨论,就是对快乐的讨论。

首先,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快乐是什么?

快乐是只要现实情况能达到自己的期望,那就会感到快乐。

比如:我想要上班就上班,我不想上班就能不上班。就是这种。

如果认同期望的说法,那就上当了。

因为这等同于认为,快乐是个比较级。可能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代的人都不快乐。

你看,以前信息不发达,大家比较的范围很小,很容易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啊。

远古时代的人,村落里可能就百来人,你正值二十多身强力壮的年纪,能跑能跳,眼不瞎耳不背,有时还能搞点花花绿绿的植物颜料涂在脸上,搞不好就引领村里的时尚潮流,得到部落诸多女性的垂青,把祖传染色体送出去自然就不在话下了。

再看看你周围,都是毛头小孩和满脸皱褶的老人,对比他们,你会自我感觉很良好,所以你更容易快乐。

但现代的广告业和资讯太发达了,放到中国,我们可能要跟14亿人比啊。

电视上都是精挑细选的脸蛋和有趣的灵魂。

就连朋友圈,一年到头,总有人在旅游、享受美食、在无所事事享受。于是我们normal的每一天拿去跟整个朋友圈最好的一天相比,可能都变得普通无比,被别人比的黯淡无光。

所以一般有朋友在圈里自黑,我们都是喜闻乐见的。

社会学家是这么想的,但在生物学家看来,什么所谓的快乐,都是瞬间快感而已。

所有美食、美景、香车美女和终极体验,最后不过是刺激你,由神经系统、突触和很多类似多巴胺,血清素等化学物质共同的系统作用于你,让你感到爽而已。

快乐等同于快感,就是所谓的爽到飞起。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未来可能就会有人致力于开发各种激素和快乐的胶囊。

也许100年过去了,大家去买东西,不是买口红香水好吃的和演唱会门票,而是去到店里,跟卖东西的说:嘿,老板,过山车、潜水、滑雪和Love-making的豪华套餐各来一个。哦,对了,打包好看一点,今天是我儿子生日,我要给他个惊喜,谢谢。

但,这只能说快乐更容易了而已,不代表快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我们能够影响体内的生化机制,但是还没能改变这个机制。

千百年来,进化机制没有多大改变。

DNA是最大的操盘手,为了让人传宗接代,所以他们赋予了做爱有高潮的快感奖励,同时也让高潮来得快去的快。

因为如果高潮不退,那大家觅食的动力都没了。最后做爱高潮持久的把自己和后代饿死了,他们基因也就没留下来。而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就是快感来的快去的也快的我们。

所以,几百万年来,我们体内的生化机制是个恒定的系统,如果快乐是1-10分,在基因的作用下,天生乐观的人,在6-10分这个区间波动,可能平时稳定在8分左右。有的人天生抑郁,在3-7分之间,平常在5分这个点上。

虽然,外在刺激可以让我们短暂达到峰值,但是很快就会回归到平均值上。

这就是为什么,即便我们得到了期望的东西,但是没有想象中快乐的原因,也没有一直快乐下去的原因。

这似乎是说,快乐是无解的,想要长久幸福快乐,不存在的。

而在我们新年祝福说,愿你在新的一年,平安喜乐,那都是骗人的东西。

如果我们认为快乐是瞬间快感,而快感又受限于我们的生化机制。所以我们可能努力的方向就是,不断增强快乐的强度以及延长这种感受。但是,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对于强度和长度这种主观的东西,何时是个头?

赫拉利说,他发现对快乐研究最时间最长最透彻的,是佛教。

佛教认为,快乐或者痛苦,都只是电光火石的瞬间感受,是内心的波动。我们只有放弃追求对这种瞬间主观感受才是唯一的解药。

赫拉利说,我们就像海滩上的冲浪人,总想抓住“好的海浪”,让这些海浪永久下去,然后避开“坏的海浪”,希望这些海浪永远别靠近。就这样,我们像个疯子一样在海滩边上蹿下跳,最后把自己折腾个半死还不满意。最后终于精疲力尽了瘫倒在海边,让海浪就这样自由来去,忽然发现,这是多么平静啊。

最后,对于快乐,好像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不过,至少,赫拉利也试着给我们分享了,什么是追求快乐的不正确方法。

真相是,我们研究快乐的历史这件事,才刚刚开始。

以前,看别人发朋友,说要做个俗人,贪财好色,一身正气。这说的很接地气,很江湖气,甚至还带着点贱贱的正能量啊。

现在看来,做俗人容易,做快乐的俗人,也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

最后,有兴趣的来看看赫拉利《人类简史》的TED演讲视频,还有许知远跟他的对话。希望能让你对快乐的认识更进一步。

链接:v.qq/x/page/j0616jrqnhp.html

链接:v.qq/x/cover/ffnkgxeuwur9tk7/u0777j5ytnd.html?

有兴趣扫码关注一下我的公众号:52雷丁。每周与您分享一本书,一年52本,这是我分享的第22本书啦:《人类简史》,期待能跟喜欢看书的你一起交流。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600字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是由尤瓦尔·赫拉利所著,他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是目前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他主要通过以人类历史上的三次重大革命使人类逐渐走向地球生物食物链顶点的时间主顺序进行介绍,并且写出了自己对历史的一些看法与分析,并辅以目前人们对历史史实的一系列观点,使读者能够全面的了解历史的发展历程。

首先,人类只是地球上一种极为普通的生物,处于食物链的中层,并没有多么突出。但在大约七万年前,智人的出现使得人类逐渐走上食物链的顶层,并且还将更加强壮、脑部更发达的尼安德特人踢出了历史舞台,具体是如何做到的,无从考证。但作者通过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是因为智人拥有独特的语言,可以通过这种语言虚构出许多事物,使智人能够以一种极为庞大的组织出现,然后表现出一种极为强大的力量,使智人逐渐走上食物链的顶层。具体表现是当智人从非洲大陆逐渐迁移到其他大陆时,这个大陆的大型肉食动物以及一些其他类型的人类都会逐渐走向灭亡。智人短时间内就完成了从食物链中层到食物链顶层的巨大跳跃,这也对后面的众多灾难埋下了伏笔。

而后,人类学会了种植,结束了狩猎采集的生活,生活更加稳定。作者认为农业革命其实是植物驯服了人类,使得农民一代又一代的进行着同样的生活,使人类逐渐戴上了一道道枷锁。但在我看来,农业革命使人类摆脱了四处流离的生活,有了固定的居所和活动区域,生活更加稳定,进而使得文明得以发展,是历史之必然。

阅读这本书解决了我内心许许多多的疑问,了解了人类从哪里来,如何发展,也让我从历史的角度明白了印度种姓以及美国的种族歧视的复杂性,中东局势的复杂性等一些问题。

在这次的读书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自己应该有自己的判断,不可把书当做圣经,不加思索的将作者的想法移植进自己的脑中,读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自己的思想,不断建立自己的价值体系。(茹毅)

相信《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人类简史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