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 地图 >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3)篇。

书是我们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们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们做人的行动指南。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个人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所感受,最好的心得其实是自己“产出”一篇属于自己的读后感!怎么写作品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1)篇

最喜欢的其实是关于下面的假设,上学的时候老师只是告诉我们向前,而不告诉我们生命的真正意涵,好像努力生命就真的能完美一样。

如果,我们有这么一个灵魂很老的人,坐在讲台上,用和煦平静的声音跟我们这么说:
“孩子们,今天十二岁的你们,在四十年之后,如果再度相聚,你们会发现,在你们五十个人之中,会有两个人患重度忧郁症,两个人因病或意外死亡,五个人还在为每天的温饱困难挣扎,三分之一的人觉得自己婚姻不很美满,一个人会因而自杀,两个人患了癌症。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
“你们之中,今天最聪明、最优秀的四个孩子,两个人会成为医生或工程师或商人,另外两个人会终其一生落魄而艰辛。所有其他的人,会经历结婚、生育、工作、退休,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来的‘懂’,做最后的转身离开。”

如果在我们十二岁那年,有人跟我们这样上课,会怎么样?

或许我们会更懂得如何珍惜生活,如何热爱生活,不在追逐名利与声望的路途中,一点点吞噬了自己。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2)篇

文字读完了,胸口闷闷的,离别——本身就是忧伤,但却从未被教授过怎样去面对这一人生大课,当读到,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的时候,仿佛明白了那一点“目送”的含义

内心要有多细腻才会写下这样的文字,每一字都打进心窝里,当时间流逝,你在长大而父母在老去,对于流走的时间,要怎样珍惜,才会慢一点,要怎样做,才可以淡然的对待  “不必追”

人生的第一次离别,是老头,明白会面对的是什么,但当那一刻来的时候,还是巨大慌张与悲伤,时间也并没有冲淡一丝记忆,反而愈加清晰,努力克制,放在心底最深的角落,只要不触碰,就好似都没有发生,但却没有想过会在几年后的一个夜晚突然哭醒,之后一个夜晚任由自己去发泄去想念,当面对最熟悉的脸庞,从此什么都不留下消失的那一刻,该怎样不必追,,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 第(3)篇

2011还是2012,我记不清楚了 。感觉最近记忆变得模糊 ——只记得那是在郑州 ,生平第一次住院 ,因为肺炎 。当时惨兮兮的 ,自己一个人在学校 ,一边准备考试 ,一边因为发高烧 ,去打点滴 。也是真的蠢 ,每天只是觉得困 ,睡不完的觉 ,一直出虚汗 。后来 ,等开始咯血才知道 ,硬生生把扁桃体发炎拖成了肺炎 。然后申请缓考 ,住院 ,抽了很多血 ,全套的检查 ,不能洗澡 ,每天都要打点滴 、检查 、测体温 ……还好有这本书可以看 。十天 ,可能把这本书翻了不下二十遍吧 。没有可以打发时间的 ,就只能看书 。看到文字可以背下来。  但是我可以记得, 有些话 ,第一次看 不自觉流泪 ,最后一次看, 还是会流泪, 也思考了很多 。第一次 ,静静地想: 生与死、 衰老与孤独 ,也在心中暗暗想 :“父母在,不远游 。”可是 ,生活如戏 ——没有想到几年后 我还是离开了家 。但是,反而不急不躁 ,豁达而明朗, 对未知充满期待。 所以,正应了下一句话:“游必有方。”

HdH765.cOm更多精选读后感阅读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11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1100字

没那么容易说爱你

最近总是看超级演说家,里面每个人都用最真挚的情感和最深切的体验来演绎自己的人生。与其说是演讲不如说是在换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其中一位叫马丁的资深媒体人演讲的题目的是父与子的战争,其中他与他父亲那种看似仇敌但内心却是彼此最亲的亲人那种心与心的交织与连接,同时也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是一个没有读过多少书,说好是思想比较顽固保守说的不好就是没什么太多内涵,就是个粗人。他不会像其他的父母那样任由子女自由自在的成长,他总是会在子女的过程中像个粘皮糖似在每个环节乃至每个细节都要参与,甚至是连子女穿什么衣服怎样走路都要管的很周到。这样的他总是会让我感到很反感,从小我就很抗拒他的管束,还时常喜欢跟他较真,喜欢跟他背道而行的行为,那时候的我常常把这种所谓的叛逆行为认为的理所当然,表现的十分自然。所以说那时候的我这样的厌恶父亲,要说一句我爱你这种话不仅难以启齿简直是坚决不可能。那时候的我对我的父亲一点也不容易说我爱你。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逐渐长大,步入自己的人生的四季。由小学的春天也飞快到了高中的冬天。父亲的唠叨和掺和并没有停止,而是越来越多了。每当我闲来的时候,父亲总是会说:还不快去写作业?又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努力呀!这时的我总是会习惯性的回应一句:作业写完了!父亲也总是会强行的回我一句:这世界上难道有做的完的作业呀!这时候的我也总是只能偷偷跑到书房去拿本书装装样子但多多少少也比闲下来什么时什么事情没干要收获的多。每次考试出来的时候,成绩出来时,无论考的好还是考的不好,在父亲眼里永远都会是总有人比你好,也总是会跑到学校光荣榜上像检索专家一样检索每一个同学的成绩仔细分析然后最后着重看到我的成绩然后反复对照,回家又免不了是一场训斥。那时候的我越发厌恶父亲,有时候甚至认为他脾气暴躁,总对他恶语相向,这样也一直持续到高中的结束。

可是当我到了大学,我发现当自己还在无所事实毫无目标时,而别人在努力时,看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看到自己身在另一个城市,而心里无时无刻不想念家庭的温暖时,这时的我发现原来我和父亲之间并没有距离,而是没那么容易说爱他。我才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只有最爱你的人只有真正为你着想的人才会一直不断的批评你教育你,大概这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我记得他的暴躁,我记得他的固执,但是我们更记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的眼睛毫不迟疑地告诉你:父亲的爱,没有条件,没有尽头。直到至今我才真正懂得这个道理,父爱既如山般伟岸,又如流水般细腻。我们就像两块磁铁,既惺惺相惜,又相互排斥。最深的爱就是无言的父爱。

我想在此说一句我从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爸爸,我爱你!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9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900字

缘分和幸福是什么?
人民网曾这样评价:“龙应台是才学并高的性情中人,一生的作为其实都取决于自己的真性情,她同样用直接而有力的杂文,“笔锋常带情感”,来揭示我们社会的病情”。但是在《目送》中,龙应台一反批评犀利的笔风,用精细的观察、细腻的文字对亲人、朋友、家庭和社会做最真切的描述,让我们读懂何谓缘份,何谓幸福?无论你是谁,在书中你总能找到与自己经历相似的影子,进而触动你内心最柔软也最敏感的神经。
1.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在亲人和家庭面前,身为父母与子女双重身份的龙应台,用心体验着正在发生的一切,从子女身上她看到了自己当年对父母的样子,渐渐理解了曾经不理解的父母,这或者正是人们经常说的“养儿方知父母的深爱与无言”吧。但是随着子女的一天天长大,我们可能来不及检讨自己曾经对父母的所作所为时,父母已经走在与我们慢慢分别的路上。
读罢,让人很是无奈与心伤,无奈的是随着自己的长大,我们去了外面更大的世界,然而年迈的父母只能停在原地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的期待着我们的归来。心伤的是我们能陪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可能在午夜梦回时惊醒地发现自己成了一片无根的浮萍。
2.所谓幸福,就是海棠花开依旧,我爱的你们平常依旧
试问,你有多久未曾好好地等过一个人了?我还记得自己每次从外地回家,从市里坐上到县里的大巴时,每隔10分钟母亲就会打来一通电话,问车子走到哪里了?因为她想去接站,她担心经常更换线路的车子与她接站的地方不一致,她一分一秒也不想错过…….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抓紧时间珍惜能够和亲人在一起的日子,否则随着时间地冲刷,一切都不可复制,一切都会渐行渐远,身边人才是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正事、要事。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求幸福,然而经历过世事沧桑才会发现:所谓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所谓幸福,就是寻常的日子依旧;所谓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的回来了。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8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800字

陆陆续续看了龙先生的人生三书,仿佛把人生三个阶段经历了一遍,感触良多。
第一本【孩子,你慢慢来】读的是纸质版,看到孩子两字还有封面安安可爱鲜艳的配套就读起来了,文字细腻感情温柔,无论是开篇说到的他赤裸滑溜的身体跟我的手心接触的一刹那,我就开始爱他了,还是后面对安安肥肥短小手腿喜爱的描述,初为人母的自己都深有体会,整书是在无数次的共鸣和感动中完成,可以说自己现在所处的就是这个阶段。
第二本【亲爱的安德烈】开始就在这里读的,一眨眼安德烈从那个洋娃娃般的婴儿长大成六尺帅气混血男儿,即便在文字中能看出他的教养和成熟,但还是有份特定年龄段的叛逆,渴望自由,希望摆脱MM的爱,而作为母亲的龙先生深切希望能走进儿子的内心世界,于是开始了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往来,一路以来谈到了音乐、种族、人生还有衰老,内容探讨的深入真没有几对母子能达到。整本下来自己体验了一遍孩子叛逆期将要面对的问题,还有那种整天在你怀里粘着的孩子一下挣脱出来,把你抛开去投入自己世界的失落。好希望孩子快高长大健康成长,但也害怕自己在他的世界变得越来越渺小......
第三本【目送】,龙先生诠释了母亲目送孩子成长以及作为女儿的她目送父亲离去的情感,失落、无奈中龙先生对人生必经阶段进行了思考,也是中年人经历人生多个阶段后对人生的感悟,读起来淡淡的忧伤。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龙先生说这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
一位40多岁的前辈说看完这本感触很深很深,有种泪流满面的感叹,也许自己再过几年也会有这样的感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_1300字


《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读后感1300字

早上赶车时,有人催你喝热腾腾的豆浆。天若下雨,他坚持你要带伞。烫的便当塞在书包里,书包挎在肩上,贴身还热。周末上街时,一家四五口人可以挤在一辆机车上招摇过市。放学回来时,距离门外几尺就听见锅铲轻快的声音,饭菜香一阵一阵。晚了,一顶大蚊帐,四张榻榻米,灯一黑,就是黑甜时间。兄弟姊妹的笑闹踢打和被褥的松软裹在帐内,帐外不时有大人的咳嗽声,走动声,窃窃私语声。朦胧的时候,窗外丝缎般的栀子花香,就幽幽飘进半睡半醒的眼睫里。帐里帐外都是一个温暖而安心的世界,那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沓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时钟滴答的声音。栀子花还开着,只是在黄昏的阳光里看它,怎么看都觉得凄清。然后其中一个人也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从暗暗的窗帘里,往窗外看,仿佛看见,有一天,来了一辆车,是来接自己的。她可能自己锁了门,慢慢走出去,可能坐在轮椅中,被推出去,也可能是一张白布盖着,被抬出去。

和人做终身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曾经是异国大学小城里一间简单的公寓,和其他一两家共一个厨房。窗外飘着陌生的冷雪,可是卧房里伴侣的手温暖无比。后来是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跟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工作,一个又一个重新来过的家。几件重要的家具总是在运输的路上,其他就在每一个新的城市里一点一点添加或丢弃。墙上,不敢挂什么真正和记忆终生不渝的东西,因为墙,是暂时的。在暂时里,只有假设性的永久和不敢放心的永恒。家,也就是两个人刚好暂时落脚的地方。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很多,没多久就散了,因为人会变,生活会变,家,也跟着变质。渴望安定时,很多人进入一个家;渴望自由时,很多人又逃离一个家。渴望安定的人也许遇见的是一个渴望自由的人,寻找自由的人也许爱上的是一个寻找安定的人。家,一不小心就变成一个没有温暖、只有压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凉,但是家却可以更寒冷。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很多人在散了之后就开始终身流浪。

很多,一会儿就有了儿女。一有儿女,家,就是儿女在的地方。天还没亮就起来做早点,把热腾腾的豆浆放上餐桌,一定要亲眼看着他喝下才安心。天若下雨,少年总不愿拿伞,因为拿伞有损形象,于是你苦口婆心几近哀求地请他带伞。他已经走出门,你又赶上去把滚烫的便当塞进他书包里。周末,你骑机车去市场,把两个女儿贴在身后,一个小的夹在前面两腿之间,虽然挤,但是女儿的体温和迎风的笑声甜蜜可爱。从上午就开始盘算晚餐的食谱,黄昏时,你一边炒菜一边听着门外的声音,期待一个一个孩子回到自己身边。晚上,你把滚热的牛奶搁在书桌上,孩子从作业堆里抬头看你一眼,不说话,只是笑了一下。你觉得,好像突然闻到栀子花幽幽的香气。

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

节选自龙应台《目送》。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


年轻人很多不太愿意和父母沟通,能耐心与妈妈写三年的书信,真不容易。这种方式很好,不仅增强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更能看到对方的优缺点,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爱心和耐心去理解他,同时不断学习,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缩小代沟,不被孩子抛弃,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以及成为孩子的朋友。

其实孩子只要健康快乐,三观正确,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上进心,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成功的。

也许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亲子教育的示范,但我觉得除了龙应台积极沟通的态度尚能学习其他的地方并无借鉴意义。如果我妈跟我大谈民族情怀政治远见我一定会翻白眼,正如安德烈所说母爱绝对是Kitsch唉,龙女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没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你们真的要学?

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代人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龙应台出生在50年代的台湾海边渔村,从愚昧无知的乡村走向现代都市,对故乡和国家的摇摆,对政治的质疑和失望……虽然一直知道台湾的尴尬,但是看到一个台湾人真实的描写一个没有国家归属感的人也不禁叹息。恰巧出生在德国的安德烈也有一个敏感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不唱国歌,人们从小耻于谈论自己的国家逃避国家。这对于红色思想喂养长大的中国人简直不能想象!但母子书信往来中展现的老一辈保守质疑和新生代反叛觉醒的自我意识又是那么契合两代人的思想典型。

龙应台作为学者、作家总想指点安德烈的写作,但我实在觉得安的叙述很出彩不拖沓,这是我们想要的表达,也是我们与母亲的代沟。不要期待亲子情境示范,来看看欧洲人的民主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如同无聊的午后,与一个朋友闲扯淡。 

一直想着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女士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和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彼此,也可以在书信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我们我不懂的事情,然后也有一些话引起共鸣。

我初二的时候,也给我爸爸写过信,和爸爸沟通我的想法和烦恼,我写在本子放在爸爸房间,每天早上我都去看看有没有回复,几天后回复了就会很开心,但是因为爸爸比较忙(我是这么告诉我自己的,尽管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觉得这样的通信没意义,不想回复等。),所以只回复我一次就没有继续写了。

这种方式用在我这个年龄层与父母的沟通,可行性不高。原因很多,whatever,本书里面的沟通、说话的方式也可以给我们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参考。

龙应台《目送》读后感范文3篇


《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龙应台《目送》读后感范文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目送》读后感1:

最近,我阅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目送》,这是一本适合情感细腻的人阅读的一本好书。

《目送》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在刚读完第一篇的时候,我就不忍释手,深深为之吸引,为之感动。

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目送》是《目送》的开篇点题之作。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背影的离去,一次次目送孩子的成长。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龙应台是一位优秀并且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阅读总是伴随着无数的感同身受,当阅读《雨儿》一文时,我不禁被作者所记录的一点一滴所感动,每天,作者都给妈妈打一通电话,电话那头,年迈的母亲已经糊涂的像一个可爱的孩子,思维不够清晰地说着“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当作者来到妈妈的身边,妈妈怀疑地说着“你好像我的雨儿!”,而作者像哄孩子一样地确定着:“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你的女儿要看见你笑。”。作者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所以,为人父母以后,不管工作多么忙碌,都应该抽出时间带着孩子来到父母亲的家中,做一顿母亲爱吃的饭菜,听一听父母家长里短的唠叨,然后不住地点头应和。

忽然联想到她写的另一篇文章《寒色》,作者自认为是对“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早有体会的人,可是当别人问她“家,是什么?”的时候,她却突然支吾,不知所云。接着,作者又帮我们历数了一个个叫做“家”的地方:作为被人呵护的儿女时,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和人做终身的伴侣时,两个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散步》一文中,她们为母亲发明的“大字报”;《为谁》一文中安德烈让妈妈学做的“西餐”无不浸透着真挚浓郁的爱。在《寻找》、《忧郁》的文字里,我也读懂了作者伤春悲秋的情怀,就像秦观的《踏莎行》里的句子“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在《我村》、《火警》、《手镯》等文章里,我还读出了世间的人生百态。所以说,读散文,是需要有一定的人生阅历的,更需要有一种对散文情有独钟的心境。这样的文字,才会触动我们的心灵,震颤我们的神经。阅读,才能变成一次快乐的旅行,实现一种深刻的人生体味。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所以,这样的文字,才这样的令人心痛起来。放下书,闭上眼睛,在苦涩的眼泪中,更多的领悟到生与死那一瞬间的界限。无法忍受,却需要面对的是:到底什么才是最宝贵的?

这是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后感2:

记得年初的时候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本书的介绍,但是当初并没有特别的留意。而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缘在网上读到了选自书中的那篇点题的文章《目送》,便被里面流露出的真挚情感所感动,也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于是便把这本龙应台的《目送》淘了回来。而这几天利用陪儿子练跆拳道的机会读了读。

以前也读过很多龙应台的文字,感觉她的文字针砭时事,鞭辟入里,是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例如《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其辛辣讽刺的文笔让人佩服。而近年的作品,如这本《目送》确是以温柔的笔触描写亲子间的亲密互动。温柔纤细,深情动人。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亲和力。静静的,缓缓的,似是和一个熟识多年的老友慢慢地淡淡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

这本集子精选了龙应台最近几年写的73篇短文,每篇的文字中都蕴含着款款深情,对父母、对兄弟姐妹、对自己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人生。在这里,她是一个母亲、一个女儿,一个同样有着丰富感情、激烈内心的长者。在这里,是充满爱意的平凡生活。她16岁的儿子赴美国读书,送儿子上飞机前,期待他在过关前回头一瞥,然而儿子的背影却倏忽消失,没有回头,一次也没有;在火葬场的炉门前,看着父亲的棺木像一只沉重的抽屉缓缓向前滑行,她只能用深深的凝望来记住对父亲最后一次的送别。两次目送,写尽了人生的悲欢离合,照进了人的内心深处,也道出了生命和生活的本真。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忽然我觉得我多么像那个被追的背影,而母亲是那个追的人。而以前因为年轻,因为自尊,或者是因为无知,没有回头去看看,而是用背影告诉妈妈不必追。而现在我真的很想回头看看。但是却已经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这也让我想起了上学时读的朱自清的《背影》,它们虽然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不同的人。但是却蕴含着同样的深情。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生命无论如何辉煌跃动,都只是大地之气而已。老父亲出生在南岳衡山脚下,稚气未脱的16岁之时‘懵懂’入伍,历经战火硝烟,漂泊入台。”年逾五十的龙应台陪父亲走完了他人生最后的时光,道不完的离别,说不尽的忧伤,她可是那个让父亲用难掩骄傲的神情介绍给老战友的女儿啊。

“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她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她坐在床沿,顺从地伸出手来,我开始给她的指甲上色,一片一片慢慢上,每一片指甲上两层。她手背上的皮,抓起来一大把,是一层极薄的人皮,满是皱纹,像蛇蜕掉弃置的干皮。我把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灯尽油枯的手。”在这篇《胭脂》中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更是十分细腻,让我更深的感到了母爱的伟大。擦口红,涂指甲,化妆似乎就像是母女间的小游戏,直到天长地久,只要还是母女,会一直玩下去的游戏。

“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然后突然想到,啊,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小姐。”这篇《为谁》,也让我想起我的妈妈。记忆中妈妈的身体一直不好,加上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而我们兄妹三个还都上学,也没有帮妈妈做过什么,我想那些年妈妈这个CEO当的一定十分艰难吧!

当越来越沉浸于这些生活细节所带来的酸楚和浓情时,慢慢会发现身为子女与父母双重身份的作者其实就是自己。年轻时,是那个背影的主人,跃跃欲飞,无所记挂,即便远行前知道身后有一双闪烁的眼睛,也时常会因脚步太匆忙而无暇送去期待的“回头一瞥”。而若干年后,也会成为那个向背影寄送目光的人。目送儿子离家去闯荡。

沉浸在这温柔纤细、深情动人的文字里,体会着这人世间的亲情,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心路路程。其实,人生本来就是旅程。而我们的旅程正如作者在《山路》所言,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文字虽是凄切,却因没有了彷徨,显得更加坚强。因为,生命本就如此!

《目送》读后感3: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题记

目送亲人远去,目送时间流逝,目送历史苍茫。

龙应台的《目送》,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淡淡的文字。生活中的琐碎那么真实,文字中带着真情。她的文字如青草,带着清新,扑面而来;她的文字,似灯塔,散发着光茫,照进心房。龙应台写尽了幽微处最颤人心弦的那种感觉。读起来,赏起来,品起来,悟起来,让我的心跳也充满着共鸣的激动。

看着龙应台的一次次目送,想着自己与父母的一次次目送,突然发现,自己对父母有着如此之多的亏欠,惟有珍惜才不枉他们对我的一次次目送……回家的时候一句“你们开车小心一点!”妈妈告诉我,她和爸爸都会感到很欣慰,觉得我懂事了,长大了。就这样一句很普通的话,在我父母的眼里。却觉得我包含着许多的关心,每周日下午都是这样,看着汽车远去,看着彼此的身影从对方的视线中变小,变小,直到消失。现在,我才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在变老,而我,在长大。目送,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都明白,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是永别,那么,你就更应该善待父母,这样当你一次次面对背影的时候才会释然。佛说前世500次的回眸才能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遇见你们还成为你们的子女,我又得回眸多少次呢?总认为我的人生之路漫漫,所以几度任性地挥霍,时常惹你们烦心,偶尔让你们气愤不已,有时令你担心,又有时使你万愁莫展,当不懂事的我将你们的关心与爱拒之门外时,你们却在原地等候不曾真正远离……

不管你父母知不知道,你都要告诉他们;真正的爱我们,是让我自己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因为“有些事,只有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爱我们,就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就让我们自己去解决,因为有些路,只允许我们一个人走。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说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是不断地目送背影,我说这短缘后面是我们自己与父母彼此之间都不知道的,深爱。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一读后感800字(3)篇


每次都是这样,读完一本书不会马上写书评,而是过几日再来写。倒不是没时间,而是希望在这几天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本书的内涵。

    书中有很多处的细节写的很好,动词用得生动传神。如:

……

“抹”“放肆地”“喘着”,看到这些用词,忍不住为作者的才华大大赞扬,把物都写活了。

     下面谈几点自己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引用1――

    这大概是中国的普遍现象吧。男人忙于事业,没时间陪伴家庭,似乎理所当然,甚至这是值得赞扬的;而一个女性事业成功若对家庭付出的较少,反而不怎么被社会认可。似乎,赚钱养家是男人的职责,生儿育女则是女人的职责。

    但是这个时代对女性的要求很高。若是成为职业女性,会有人说你不顾家;若是成为全职母亲,有人说你没有梦想,经济独立的能力都没有。

     虽然当代的法律条文上写着男女平等,但是女性遭到歧视的现象无处不在。去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发表的言论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在日本东京一大学女性被录取的门槛更高;每年毕业季公司招聘上写着只招男生的规定。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思想有几千年的根源,在今天仍然不能完全根除。写到这里,不由得想起“白百何事件”。她在国外对一男子做出一动作被偷拍时,各种骂声铺天盖地地向她砸来。

    那个时候我就在想,为什么要骂她呢?不是说她和她的丈夫早就离婚了么?为什么要说她出轨了呢?为什么大家都同情陈羽凡而要辱骂她呢?她不过是做了男欢女爱中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动作啊,就算大家说她骗钱,那也应该两个人一起骂啊,为什么只骂她一个人呢?

    从网上的言论来看,大家骂她的原因基本上就说她出轨了(虽然不是,因为他们离婚了)。其实我就在想,就算她真的出轨了,哪又怎样呢?(在此我并不是赞同出轨,我觉得那种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爱情更让我向往)。男性出轨,有人就会说女性不爱打扮,跟黄脸婆似的,男性出轨无可厚非。而女性要是出轨,就是被指水性杨花、沾花惹草,是不可饶恕的。有时候我就真的觉得对女性特别不公平,为什么男性就值得被原谅,女性就不可饶恕了???

    思想上的男女平等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我从小就特别喜欢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女性:居里夫人、林巧稚、香奈儿……在这个时代,女性更是要坚强独立,才能够进一步拉小男女平等的距离。

引用2――

    大概龙应台听到也会尴尬吧,其实老板娘有“哇,你长得不怎么样,怎么会生出这么好看的孩子”的意思,书中有几处提到了,还有一次别人误认为她是孩子的保姆。

    书中有龙应台的照片,其实她并不是一个很好看的女性。在我看来,女性有才华很重要,但是外表也不能丢。

    在我看来,内涵是最最重要的。但外貌方面也要花点心思,就算天生不好看,也要朝着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方向看齐呀。

引用3――

    很多读者在这里就抨击中国的家庭――越穷越要生。(当然,这是以前。不过现在有些贫困地区也是这样)“为什么越穷越生呢”这个问题,我问过我奶奶,我奶奶有4个孩子。

    她说“中国是以家和万事兴为理念呀,而且人多家里的劳动力就多啊,那个时候饭都吃不上,多个人就多份力啊。还有就是,大家都这么生啊”

    这个说法可能很多人都不怎么认同。后来我去看了中国人口方面的一些书籍。里面就说到那个时候,中国婴儿的存活率不高。若只有一个孩子,要是不幸离世,对家庭的伤痛是巨大的。另外,中国历来有以多子多福为家族兴旺的传统。所以那个时候生太多孩子也不应该被批判,不同的时代塑造不同的人。

引用4 ――

    哈哈哈,当时看到这忍不住笑出声来,以前刷知乎有人分享这样的童年趣事。难道每个男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嘛?好奇,想知道。若是看到此书评的男孩子可以评论一下嘛~

引用5――

     看到这段话,脑海里瞬间浮现小学期间,与小伙伴们一起去学校走在田间的小路上,那里有一片荷塘。男生发现了一条去学校的近路,就会带我们女生一起走,在路上嘻嘻哈哈,追逐打闹,一起捕蝉抓鱼……那段旧时光一去不复返。

    童年的记忆真的美不可言……

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

蓝天配朵夕阳在胸膛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只短笛也在吹响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缤纷的云彩是晚霞的衣裳

笑意写在脸上

哼一曲乡居小唱

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

多少落寞惆怅

都随晚风飘散

遗忘在乡间的小路上

荷把锄头在肩上

牧童的歌声在荡漾

喔喔喔喔他们唱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还有一支短笛也在吹响

不得不承认,作为母亲,读着龙应台的作品,时时刻刻想到的都是自己和儿子小时候的快乐时光。每当她写亲吻孩子,仿佛我也正在亲吻着儿子的小脸蛋,眼睛、睫毛、肥墩墩的小屁股、肉乎乎的小脚丫!每天洗澡时不厌其烦的提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告诉他他在妈妈的肚子里,有一天想出来看看,就用小脚丫和小拳头踢打着妈妈的肚子,使劲嚷嚷着妈妈妈妈我要出去,然后妈妈就跑去医院,医生就帮你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每次他听了都会开心的哈哈大笑,第二天洗澡再重复一遍。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给儿子讲故事,讲完三个还央求妈妈再讲三个,只讲到妈妈口干舌燥假装说不出话来;有时候妈妈拿着故事书睡着了,儿子自己拿过来,给妈妈讲起了故事。第一次去幼儿园,撕心裂肺的哭:我不去幼儿园!儿子在园里哭,妈妈站在楼下望着儿子班级的房间哭…上小学了,看着那小豆丁走进学校,爸爸妈妈站在门口,心也跟着儿子走进了教室。《孩子你慢慢来》勾起了多少回忆?今天早晨给儿子做好早餐,七点一刻儿子的房门开了,那长长瘦瘦的青年晃荡着走过来,坐下吃饭,然后洗脸洗头吹风,然后站在门口说我走了!我默默的看着他走下楼,楼梯拐弯处,儿子回头看了看妈妈,说回去吧!我理解他下面的话:天冷,别冻着。儿子长大了!他的童年我参与的太少了。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4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400字

以前总说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是最近我觉得这话应该换一个说法:去做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在“讨厌的人”和“想成为的人”之间还有一类人,他们不发声,不作为,从来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但是也从来不在场,就好像这一切与之无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过:这些事情离我远着呢,我也无法改变什么。

确实啊,真是令人丧气,什么也无法改变。

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是让人觉得呼吸不畅,濒于溺水的感觉,年前幼儿园让人心碎的事件,随着过年热闹的硝烟大有随风而逝的感觉,没有调查,没有后续,没有交代。然后,人们以为: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然而事实是长大了也不会好的。

就凭对王攀的袒护,和对真相的拒绝调查,武理工一生黑。

沈阳还在大言不惭地问及,“师德是什么?”,无耻就是这样发生的。

高校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地方?老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

从前说,大学乃国之重器,现在重器还重只是装了不少渣滓;从前我们写作文都爱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现在觉得是愚蠢之极的比喻,园丁是干什么的?把花花草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一模一样,老师们难道也是把孩子们修剪得一模一样整齐听话,遇到侵害不敢求助任人拿捏?好恐怖。从今往后请记得,老师是老师,园丁是园丁,别瞎比喻。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想看不敢看的书,这样少女心冒着粉色泡泡的书名,描述的却是残酷的现实故事,林奕含用生命换来社会对保护性侵受害者的反思与关注,台湾也因为修改了立法,只是这代价对于一个26岁的女生来说未免太大。

但是更让人觉残酷的是,只怕陶崇园的生命连一些大的社会改变都无法带来,毕竟当他的同学想要去静坐悼念的结局都是被驱散被约谈。而沈阳的事件更是在二十多年后,在众多事件之下才被同学举报出来引发关注,可想当年高岩的父母是如何在屈辱隐忍的状态下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而沈阳继续做着他风光无限的“长江学者”,可谓奇观。

我也总是希望自己对一些事情还能保持一点怀疑,会觉得事情荒谬奇怪是因为在怀疑它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因为怀疑它是否违反了某种底线。相反地,对罪恶的事件总觉得正常,见怪不怪,我想这会是我最害怕看到的一个人在社会的状态,他/她对眼见的一切全然地接受,没有自己的准则,没有任何试图做出一点改变的努力,如果这个人是我的同龄人,真的会特别遗憾吧,于我可能就会是一种警醒:成为另一种你想成为的人。

周末的时候,去见了一个朋友,我到她家楼下等她的时候,她带了两盒打包的菜回来。她说,以前吃饭菜多了最后倒掉也觉得习以为常,后来看到新闻,知道这个世界更多人的生存状态就越觉食物的可贵,不敢再浪费轻慢,宁可少一点,万一多了就选择打包。回想几次与她吃饭的经历,多了就打包对她而言真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是的,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有些事情你依然可以选择做与不做,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最近读《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说实话我是有点惧怕谈论道德这回事的,但是觉得龙应台的解释很有道理:消极道德是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通过不做某些事情让状态朝的状态发展,比如不浪费,不嘲笑他人,不破坏自然环境;积极道德就是主动去做一些让现状变好的事情。

而现在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消极道德”就是不觉得一切与自己无关,能做到最好的“积极道德”就是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可以影响哪怕一个人也是好的。

以上。

相信《目送: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三 读后感(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龙应台目送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