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 地图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1-16 来源:互联网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2000字。

读书对于我们来讲,是一辈子不间断的事情。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在阅读过一篇书籍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2000字”请在阅读后,可以继续收藏本页!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2000字

(微博和朋友圈都有2000字的限制,还是这里好,完整保存一下)
窗外,天空很蓝,阳光很暖,空气是透明的。楼前,高大的紫槐在近窗前一团团含苞待放,被养眼的绿簇拥着,在春风中优雅地摇曳。楼后,装修的电钻和敲击声时断时续,发出着生活的轰鸣。
一个人慵懒地蜷缩在沙发一角,和着刚滋生出的淡淡的小忧伤,在穿过落地窗的,暖阳的温柔怀抱里,发呆……
《亲爱的安德烈》已经是第二次读了。书的封底上写着“2010.7.30购于当当网”,第一次读,该是那之后不久,核桃君未满两周岁之时。
对母亲这个角色,我一直是诚惶诚恐的,一直的一直都是。
在心底里,我一直觉得,对女人来说,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担当,没有之一。
我既想给他我能给予的最包容的爱,让他觉得幸福快乐,又想成为他最好的朋友,终生最好的朋友,让他觉得这世界不孤单。
我知道,这愿望如晴朗的夜空中最美丽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可,我还是想。
但我还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像一台渴望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内存却为零。
所以,从他在我的子宫中生根的那天开始,我就试图增容,哪怕以牛车的速度也好。
第一次读的时候,我基本没读懂。
那时候的核桃一岁半,还没有断奶。每天的需求就是不停地爬上爬下,爬到所有他能达到的高度,打开所有他能打开的抽屉,倒腾出所有他能倒腾出的物件,所经之地一定如红卫兵搜查过一般一片狼藉……折腾够了,就会走到我跟前,粗暴地撕我的衣服,扭皱了他的眼鼻嘴,急切又奶声奶气地呲着他仅有的几颗前牙,发出他不容拒绝地原始需求:“吃奶……哼哼哼……吃奶吃奶……”当我拥他入怀,他的需求被满足的那一刻,他会用他的小胖手轻轻抚摸我的脸,用他极少安分的黑眼珠,迎接我对他温柔的注视,里面盈满是最单纯的心满意足和幸福快乐……
他的世界被极简的吃、睡、破坏填满着,我的世界配套着,供吃、陪睡和修复占了绝大部分,所以,那句“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的名句,当初被我一扫而过,没留下一丝涟漪。
但我依旧诚惶诚恐着。和他第一次当我的儿子一样,我第一次当他的母亲,我和他一样从零开始。他只负责成长,而我除了必须和他一起成长,还要承担责任。
我尽可能地用我所有的时间陪伴他,因为我知道,转瞬他就会长大,有他自己的世界,每一个过去的一秒都将是我与他的历史,我不想因为缺失陪伴而留下遗憾。
我确实在以牛车的速度扩容着,很多时候,书本不能解决我的焦虑。清晰地记得,他上幼儿园的前几天,我有些失眠,甚至在梦里都担心,如果白天有坏人闯进幼儿园怎么办……
相形之下,核桃从容地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轻微的失落:入园的第一天早上,他背着他的小书包,出奇安静地坐在走廊的小椅子上一边看着小朋友们和老师打招呼,一边等待我办手续。被我带到教室后,一屁股坐到小桌旁就进入了角色,迫使我把一肚子的话简化为“跟妈妈再见”,而他只抬眼跟我说了声“再见”,就又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起了玩具……
现在想来,这便是我这一生将无数次望着他背影的开端。
此后,我尽我所能给予他尊重和包容,尽我所能学习、反思、调整,但依旧,需要经常面对各种焦虑和不知所措:是该放任他在童年撒欢儿的无忧无虑的玩,还是该在他摄取知识的黄金时间让他学琴学画学跆拳道?是在他失去最初的热情答应他半途而废的请求,还是该哪怕他哭他闹他说你是坏妈妈的时候,也要硬下心肠让他承受痛苦?为什么从上学开始就注重他学习习惯的培养,可快两年过去了,他做作业依旧磨磨蹭蹭?为什么我是一个守时的人并以此影响他,他依旧没有时间观念?为什么我无数次告诫他要宽厚要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而他总是觉得谁都没他自己好?……
茫然和无力感,经常打击着我,逼着我不停找来各种书支撑着,但全世界只有独一无二的核桃,现实,远比书里的案例复杂得多,并不是爱他,就真的风花雪月了。
这时候,《亲爱的安德烈》给了我最温暖的陪伴。
他们母子的对话,一次次的以第一次阅读时完全没有的强烈力量冲击着我,让我知道,哦,原来不管多深刻多博学多优秀多包容的母亲,在儿子眼里,依旧“超级无聊”,穿衣没有品味;面对一天天长大的儿子,依旧有诸多的困惑、无奈乃至失落和痛苦……
询问晚归的二十一岁的安德烈都做了什么;迫切而不安地追问“药”到底指什么;迫不及待兴高采烈地调整日程,期待与儿子们在上海相遇享受天伦之乐,却被爱他的儿子们“冷冷”地拒绝——所有这些,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我的未来。
好在,即便如此,我初心依旧,不会去控制,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他,控制他去过一个我想要他过的一生。
因为我希望他能和安德烈一样,不需要出人头地,却善良、独立、真诚,有自己的思想,简单而快乐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许,我只尽我的责任就好,连希望都不该有,毕竟,安德烈说得对,“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前路无止境,我依旧会是一个诚惶诚恐的母亲,穷尽一生。
于2017年5月7日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9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900字

发现看这本书断断续续了好多次,时而兴奋,时而,难耐延续了一个学期才看完。但庆幸,还是坚持下去了。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不行,那就再多沟通沟通[呲牙]庆幸自己可能不怎么遇到像龙应台阿姨和安德烈他们之间的大矛盾吧,不是地域问题,或许文化背景在每个家庭都是存在的。但幸运平时与妈妈的的交流,听她诉说家里的大小琐事,邻里街坊的杂事,听我道道学校里的奇闻趣事,不同气息和思想的碰撞让我在与妈妈的交流中轻松了不少,但与爸爸倒是少了不少,上大学三年来,寒暑假与平时节假日回家次数和时间都少,沟通不似往常多了,需加强。

有点理解了小时候妈妈经常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似懂非懂的对话和居于异地的中年妈妈和青春年正少的两个儿子的隔空交流,或不同地域的文化,或身边朋友三三两两,或小小任性搪塞敷衍发表不同见解,或就问题说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但从中无不体现着两代不同时代和背景人的隔阂,还有浓浓的母爱,换位思考积极主动耐心的融入到儿子所在的时代和想法中,儿子大胆又不失礼貌的交谈无疑让很多读者感触颇深。其实我只看懂了一点点,或者我还是个孩子,还在父母的庇佑下,我有选择的空间和时间,所以不解甚多,也许为人父母,感触会良多。但我庆幸,二十年来,父母对于我们的爱与放手,对于我而言,信任居多,所有力所能及的身边事我都自己来做,也许是养成习惯,父母都是配合或鼓励,帮助我完成很多事情,而大部分抉择权都在我自己手中。自然身边也会有凡事都要过问父母的例子,回家晚了我妈会说我的,我妈不让我剪头发,我妈不让我出去玩等等许多,我很不解,为何所有都要听妈妈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选择权啊,头发长短自己喜欢舒适就好啊,妈妈的只是建议,我还是会遵从自己的想法的,是因为听话?还是父母管教太多太过权威或苛责?还是自己没有想法?当时不解还有甚之生气,现在有些明白了,或许是妈妈角度的爱,但对于我言是厌烦的,管束太多会让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诸多生活中本应力所能及的小难题,还会缺乏思考。但是现在的我也不主张孩子们从小就特别懂事,听话,发展孩子的天性和所长,对于孩子而言,陪伴是最好的幸福吧[爱心]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1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100字

同是一个16岁孩子的母亲,同样遇到过如何与孩子沟通的问题,每次总是以孩子在叛逆期为借口,以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忍耐劝告自己,当孩子说,妈妈,我只是一个孩子,你总是叫我努力,但你从来没教我怎么努力,向哪个方向努力?我也质问过自己,作为母亲,虽为教师,其实一点不懂青少年的心里,偶尔还因为女儿愿意与我交流而大发雷霆,埋怨她怎么不理解如此辛苦的父母,可是当我翻开龙应台的这本书,我开始重新思考我自己的言行了,不是孩子叛逆,是我作为一个母亲,不了解,不关心时事政治,与孩子交流时仅限在你学习了吗?睡得好吗?你开心吗?在孩子看来,这些都是千篇一律,无聊透顶的问题。龙应台的心里不仅仅只装有一个孩子,从她写给孩子的信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赞许孩子放生小动物一事,并渗透给动物自由,尽量不要伤害动物的思想。在对待孩子的情感问题时,没有强迫,她只觉得美好的爱情既是两人可以同时欣赏浅滩的风平浪静,又可以在遇狂风大浪时能紧握彼此的手。因为几十年的代沟,龙应台愿意分享自己的生活品味,自己那个年代的特色与个人追求,以及愿意蹲下来,去了解一个十八岁少年的喜好,愿意去倾听他们的烦恼,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而我,每次看到孩子游戏,就会有莫名的情绪,我应该自己也去尝试一下游戏的刺激与快乐,再与孩子讨论游戏的利弊。有次叫孩子学习,孩子问我,你学习了吗,你每日说自己在读书,我看一下你的读书记录,你看,都周四了,你才读了六小时,平均你才读1.5.小时,妈妈,你自己不爱学习,不要来教导我怎么好好学习。是呀,身正为范。安德烈感觉自己将来会平庸是因为他的妈妈确实太优秀了,他的妈妈可以与他讨论政治,艺术,人生,贫富差距引起的不公,讨论服装搭配学问,讨论城市的文化,讨论各自心目中崇拜的有名或无名的名人,讨论自己的理想与遗憾等,会在安德烈困惑时给他相当理智的指导,我边读边会问自己,如果是我,该如何回答安德烈的问题,但看了龙应台的回复,我才明白怎样的回答才是一个母亲的回答。我很羞愧自己虽然当了这么多年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被孩子叫了十几年妈妈而已,我并没有在哪些方面给予孩子指导,也未曾用心去去她交流过,虽然也给她写了三百来封信,但她从来没有看过,也从家没有回过,我写的信,大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对她的一些期望,纯属单相思。其实没有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成长,真希望年少的孩子们也看看这本书,稍微改变一下自己对母亲的态度,尝试着与母亲沟通。愿每个家庭都向龙应台与她的孩子学习,愿我的孩子也能看看这本书,愿某一日,她也能给我写一封信!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1400字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1400字

以前总说不要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但是最近我觉得这话应该换一个说法:去做你想成为的那种人。因为在“讨厌的人”和“想成为的人”之间还有一类人,他们不发声,不作为,从来不做自己讨厌的事情,但是也从来不在场,就好像这一切与之无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这样想过:这些事情离我远着呢,我也无法改变什么。

确实啊,真是令人丧气,什么也无法改变。

最近发生的事情也是让人觉得呼吸不畅,濒于溺水的感觉,年前幼儿园让人心碎的事件,随着过年热闹的硝烟大有随风而逝的感觉,没有调查,没有后续,没有交代。然后,人们以为: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然而事实是长大了也不会好的。

就凭对王攀的袒护,和对真相的拒绝调查,武理工一生黑。

沈阳还在大言不惭地问及,“师德是什么?”,无耻就是这样发生的。

高校到底该是什么样的地方?老师到底该是什么样的人?

从前说,大学乃国之重器,现在重器还重只是装了不少渣滓;从前我们写作文都爱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现在觉得是愚蠢之极的比喻,园丁是干什么的?把花花草草修剪得整整齐齐,一模一样,老师们难道也是把孩子们修剪得一模一样整齐听话,遇到侵害不敢求助任人拿捏?好恐怖。从今往后请记得,老师是老师,园丁是园丁,别瞎比喻。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想看不敢看的书,这样少女心冒着粉色泡泡的书名,描述的却是残酷的现实故事,林奕含用生命换来社会对保护性侵受害者的反思与关注,台湾也因为修改了立法,只是这代价对于一个26岁的女生来说未免太大。

但是更让人觉残酷的是,只怕陶崇园的生命连一些大的社会改变都无法带来,毕竟当他的同学想要去静坐悼念的结局都是被驱散被约谈。而沈阳的事件更是在二十多年后,在众多事件之下才被同学举报出来引发关注,可想当年高岩的父母是如何在屈辱隐忍的状态下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而沈阳继续做着他风光无限的“长江学者”,可谓奇观。

我也总是希望自己对一些事情还能保持一点怀疑,会觉得事情荒谬奇怪是因为在怀疑它的存在是否合理,是因为怀疑它是否违反了某种底线。相反地,对罪恶的事件总觉得正常,见怪不怪,我想这会是我最害怕看到的一个人在社会的状态,他/她对眼见的一切全然地接受,没有自己的准则,没有任何试图做出一点改变的努力,如果这个人是我的同龄人,真的会特别遗憾吧,于我可能就会是一种警醒:成为另一种你想成为的人。

周末的时候,去见了一个朋友,我到她家楼下等她的时候,她带了两盒打包的菜回来。她说,以前吃饭菜多了最后倒掉也觉得习以为常,后来看到新闻,知道这个世界更多人的生存状态就越觉食物的可贵,不敢再浪费轻慢,宁可少一点,万一多了就选择打包。回想几次与她吃饭的经历,多了就打包对她而言真的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是的,我们无力改变什么,但是有些事情你依然可以选择做与不做,它们之间是有差别的。最近读《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在给儿子的信中写,“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说实话我是有点惧怕谈论道德这回事的,但是觉得龙应台的解释很有道理:消极道德是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通过不做某些事情让状态朝的状态发展,比如不浪费,不嘲笑他人,不破坏自然环境;积极道德就是主动去做一些让现状变好的事情。

而现在我能做到的最好的“消极道德”就是不觉得一切与自己无关,能做到最好的“积极道德”就是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可以影响哪怕一个人也是好的。

以上。

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3)篇


年轻人很多不太愿意和父母沟通,能耐心与妈妈写三年的书信,真不容易。这种方式很好,不仅增强了彼此的沟通和理解,更能看到对方的优缺点,和需要进步的地方。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爱心和耐心去理解他,同时不断学习,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才能缩小代沟,不被孩子抛弃,给孩子更好的引导,以及成为孩子的朋友。

其实孩子只要健康快乐,三观正确,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有上进心,专注于自己喜欢做的事,就是成功的。

也许很多人把这本书奉为亲子教育的示范,但我觉得除了龙应台积极沟通的态度尚能学习其他的地方并无借鉴意义。如果我妈跟我大谈民族情怀政治远见我一定会翻白眼,正如安德烈所说母爱绝对是Kitsch唉,龙女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究没跟孩子们打成一片,你们真的要学?

真正吸引我的是两代人朴实无华真心实意地写自己的生活。龙应台出生在50年代的台湾海边渔村,从愚昧无知的乡村走向现代都市,对故乡和国家的摇摆,对政治的质疑和失望……虽然一直知道台湾的尴尬,但是看到一个台湾人真实的描写一个没有国家归属感的人也不禁叹息。恰巧出生在德国的安德烈也有一个敏感的国家,这个国家甚至不唱国歌,人们从小耻于谈论自己的国家逃避国家。这对于红色思想喂养长大的中国人简直不能想象!但母子书信往来中展现的老一辈保守质疑和新生代反叛觉醒的自我意识又是那么契合两代人的思想典型。

龙应台作为学者、作家总想指点安德烈的写作,但我实在觉得安的叙述很出彩不拖沓,这是我们想要的表达,也是我们与母亲的代沟。不要期待亲子情境示范,来看看欧洲人的民主观,世界观,以及一个欧洲人眼中的中国。如同无聊的午后,与一个朋友闲扯淡。 

一直想着读这本书的原因就是我很喜欢这句话:”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龙应台女士为了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而和孩子进行书信交流,在他们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到,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更了解彼此的想法和理解彼此,也可以在书信中或多或少了解到一些我们我不懂的事情,然后也有一些话引起共鸣。

我初二的时候,也给我爸爸写过信,和爸爸沟通我的想法和烦恼,我写在本子放在爸爸房间,每天早上我都去看看有没有回复,几天后回复了就会很开心,但是因为爸爸比较忙(我是这么告诉我自己的,尽管主要原因很可能是觉得这样的通信没意义,不想回复等。),所以只回复我一次就没有继续写了。

这种方式用在我这个年龄层与父母的沟通,可行性不高。原因很多,whatever,本书里面的沟通、说话的方式也可以给我们年轻一代提供一个参考。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00字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5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在三年时间中书写的36封书信集,读了这本书,让我深受启发,对不同文化影响下的观点和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发现不论是哪里的文化,都有其优越的地方,也有缺点,因此我们需要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让自己拥有更多智慧。

当是的龙应台在台湾生活,而她的儿子则在德国,相距万里之遥,彼此之间的亲切度总会少了几分,在此期间,两人通过书信来交流和探讨一些问题,这也是龙应台关心儿子成长的方式。处于青春期的安德烈自然有一些叛逆精神,例如他喜欢上了嬉皮文化,对摇滚乐和电影非常喜爱,虽然龙应台并不赞同,但他依然捍卫自己的观点。

中西方文化本身就有一些差异,而当时的台湾和中国大陆关系并不是很好,两人通过对国族的辩证来探讨到底该为中国、德国还是台湾加油,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他们两个人同三个两个国家和三个地区都有联系,而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的观点。读后感.

母子之间更多的是相濡以沫的互相影响,例如作为一个母亲会从孩子的角度和国度来换位思考,并对他的言行进行研究和思考,就有了价值观的碰撞和磨合过程。

亲情无价,而对于龙应台和安德烈这对异国生活、价值观有差异的母子,更是显得弥足珍贵,而她们还需要超越文化的阻隔、时代的鸿沟,两代人的交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亲爱的安德烈》,我更加珍惜亲情了,遇到思想观念的冲突时也学位了换位思考!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500字


读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500字

龙山县人民检察院 李秋君

最初接触《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就被书封面上注明的“两代共读的36封家书”所吸引,以“家书”方式成书的并非前无古人,《曾国藩家书》就是采用书信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但是什么样的内容能够让两代人“共读”,且不显乏味,值得让人去一睹“芳容”。

《亲爱的安德烈》叙述的是作者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通过36份书信一起探讨民主、音乐、政治、恋爱观等内容,当时的龙应台已经回到台湾工作生活,而安德烈继续留在德国学习生活。文中母子两人探讨的主题以及发表的不同的观点是该书的主要内容。从她们的探讨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人在血缘纽带下相互牵引的感情表达方式,以及两人在不同生活背景下对待民主、文化、音乐、足球、性等所表达的不同观点。

龙应台的文字总是带着女性独有的柔美,柔美中又夹有着一种深深的理性,读起来既赏心悦目,又发人深省。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她是一个温情而又不失优雅的母亲,如同所有的母亲,时刻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在信中叮嘱儿子不要喝太多啤酒、不要抽烟。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些许的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在文中第5封“对玫瑰花的反抗”一信中,龙应台在发现安德烈非常爱玩耍。此事如若从父辈的角度去看,大多数父母都是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务正业,贪图享乐。此时父母与孩子就会产生较大分歧,但龙应台在回信中从安德烈父亲年轻时同样爱玩耍的故事说起,其父亲是为玩而玩,而与父亲同时代的自己理解的玩是“自强”、“爱国”。龙应台向安德烈呈现的是两个国别在文化背景、思想方式的不同情况下,如何看待“玩”,龙应台向安德烈承认不会玩是自己的缺点,从正面上肯定了安德烈父亲那一代的“玩”是小心翼翼的尝试,而安德烈的“玩”已经是一种自然生态。在肯定的“玩”的同时,龙应台告诉安德烈:“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济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这段文字既表达了母亲对儿子玩的天性的赞美与认可,又体现出了母亲对儿子“玩”过后会带来的心态变化的担忧及丝丝告诫。此段语重心长的话语道出两个道理:一、“少年轻狂”是人的自然天性;二、十八岁的年纪,自己得为自己负责。

与母亲龙应台相比,读安德烈的信可以看出,安德烈是一个在德国自由主义背景下成长的孩子,他大胆、勇敢、个性、独立、敢爱敢恨,他的文字总是透露着对龙应台提出的问题一种淡淡的“难以想象”、“不懈”的态度。但是这种不懈不是对上辈人的批评,而是作为在德国生活了十多年、受过德国正统教育的孩子对待六七十年代的台湾背景下母亲所经历的一种懵懂和无知展露出的不懈。而这种“不懈”是有因可寻的,龙应台的童年,文中描绘其生活在一个封闭的海边的渔村里,十八岁那年她还不知道什么叫高速公路、不知道什么叫下水道、没有进过音乐厅或美术馆、不知道垃圾是要处理的……。而安德烈的十八岁,网络让他们拥有广泛的知识,社会富裕使他们习惯物质的追求和享受,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这两种文化差异下长大的人本身就有差异。比如在文中安德烈告诉母亲,自己是与“国家”保持距离的文化和教育中长大,在他们的这一代人身上,很少有像母亲那个年代爱国宣传、政客操弄的情形。所以自己难以想象母亲的童年,安德烈流露文字透露出来的是自然是“不懈”;又如在本文第27封信——21岁的世界观一文中,龙应台文安德烈如何看待男女平等问题,在龙应台的成长过程中,男女性别的差异极大,而在二十一世纪的德国,男女平等问题几乎是新一代年轻人在历史书本上知晓的问题。所以安德烈回答她“你的问题我懒得回答,这个问题有够落后”。

映射到当今的中国,其实中国父母与孩子之间文化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所呈现出来的问题就是父母对孩子不努力的不解以及孩子对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生活的满满抱怨。两方的对峙总是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如在自己的身边,总有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努力,也总有许多孩子埋怨父母总是干涉自己的生活。如何化解这种矛盾,我想可以在龙应台与安德烈的对话中找到答案。沟通是人类建立友好关系的心灵桥梁,善于沟通需要一定的技巧。其实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互相理解。龙应台通过书信找到了一种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书信,让安德烈愿意与自己沟通,通过一个月一封家书的形式持续掌握安德烈的动态以及他的思想变化,发现他的优点,了解足球对他的重要性,了解他的朋友们,了解他的生活习惯与方式,了解他看待问题的角度,在安德烈做得对的事情上积极鼓励,在安德烈在人生中可能出现碰壁的情形下及时提醒。而本文的主人公之一安德烈同样通过书信,即保持了与母亲的联系,加深了感情,又更全面的了解了母亲的成长过程。

从翻开《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开始,如同走进了两个世界,欣赏了两个世界的各自美景。在龙应台的世界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一束同时散发智慧与柔情之美的光芒,伴随着光芒细细窥探着一个人的世界,她对孩子的爱、关心、担忧、生活中的琐碎一一展现出来。她担忧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的自己会跟不上孩子的节奏,会渐渐变得不认识孩子。她说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实则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此她要改变她与安德烈爱的方式,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用互信的方式跨越陆地与海洋,去触摸自己孩子的灵魂。在安德烈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渐渐成长为大人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的年轻人,他对母亲别样的撒娇方式、询问方式、探讨话题的方式以及独有的思考问题方式。其实每个子女都是渴望与自己父母能交谈融洽,能在某些问题上袒露心扉,只要具有合适的机会,父母与儿女可能出现的矛盾只需要通过合适的沟通即可得到解决。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积极寻找沟通的方式极其重要,如今的我们的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父母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迫不得已外出打工,一年能与儿女通话的时间非常少,因此,每月留出那么几个小时的时间互相了解,彼此关心问候,谈的话题不需要那么严肃,长话家常也是一种家庭和谐。

在读完《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后,你会发现这本书实则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龙应台与儿子沟通的方式、讨论的语气、探讨的话题、看待问题的方式等等值得让当代中国下为人父母的人好好细细品读一番。而为人子女的我们,在向父母宣布自己的主权的时候,在向父母埋怨的时候,在自己孤独成长的人生路上,同样可以细细品读一番,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解读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我眼中的龙应台_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

龙应台,一位台湾女作家,我曾被她笔下的《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深深折服,继而读了她另一部大作_《亲爱的安德烈》。

在《孩子你慢慢来》《目送》两书中,龙应台分别以母亲和女儿的身份叙述她身边的点点滴滴。而为了认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他们用了三年时间写就这三十六封家书_《亲爱的安德烈》。正如那句话:“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的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_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了自己的母亲。”

初识龙应台,起源于这三本书。龙应台的文笔是犀利的,可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又让我认识到原来龙应台的文笔也是可以细腻真实,柔情万千。而在《亲爱的安德烈》中还有很多句子,是富有哲理与文字之美的:“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读后感

·

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这一句,虽然简朴,却蕴含哲理,引发沉思。

每每读起龙应台的书,感觉亲切无比,仿佛她就坐在你面前,与你讨论书中有趣的事。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故事总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这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更是东西方文化的碰撞。

在三十六封家书中,不仅保留着母子之间幽默有趣的对话,更展示了母子之间讨论问题的深度(多国文化、贫富差距、国际正直……)以及在讨论其他问题时引发的争论,仿佛就像两个智者在做激烈的辩论会。

我眼中的龙应台,是位充满智慧的智者,也是一位使我佩服于她笔下的女作家,更是一位让人意想不到的总令人眼前一亮的文学家。

龙应台用这三本书,叙述了她的一生:从将要做母亲到慢慢步入中年,到最后仿佛经历过许多风雨的洗礼,已然变成了一个经历过沧桑的智者。

龙应台,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也是一位让我深深佩服的女作家。作者:练书彤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推荐


人一生要过得有意义,就需要不断地阅读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在阅读作者写的《亲爱的安德烈》后可以学到很多,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对于这个《亲爱的安德烈》,我们都需要写一篇读后感来加深对《亲爱的安德烈》的理解。优秀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编辑了“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1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她的书《目送》中的这段话,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因为它触动了我们心底最柔软最在意的那根弦。而已为人母的我也是因为这段话,开始读龙应台的另一本书《亲爱的安德烈》。

依然清晰的记得,念大学的时候,往返市区跟学校的公交车上,总在播放一条叫做"Family"的公益广告。母亲一直在追孩子,从头发黑亮、身形挺拔,追到白发苍苍、气喘吁吁。而孩子,从家跑到小学、高中,再从大学进入社会,最后,才在疲惫的晚上停下了脚步,想起了家中步履蹒跚的母亲。就这样,在短短几十秒的时间里,几乎两代人的一生浓缩其中,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而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中,龙应台对母与子关系的描绘,也很有意思,与之前看的公益广告有几分相似。她形容母亲与儿子是萍飘,水浪一打,就四处散去。她说父母是孩子在大雪天登高跋涉时偶遇的小木屋,小木屋里有熊熊燃烧的柴火,她的两个儿子安德烈与菲利普在里面短暂歇脚,避风取暖,天亮时柴火熄了,又继续上路。她还说,母与子的缘分,就是一次一次看着孩子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这些描绘有意思在于,它们都以离开与被离开的关系力证了父母与孩子日渐疏离的不可抗事实。

世上的爱多以聚合为目的,爱他/她,所以要和他/她在一起。可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在漫漫生命之旅中,我们的上半程没有孩子同行;孩子的下半程,我们也不可能与他们共度。无论我们和孩子彼此多么相爱,都无法一路相伴,他的旅程只能自己去走。为人父母,能为孩子做的,只是给他无条件的接纳,对他坚定不移的支持,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把握,分享我们的人生经历和建议,帮他建立起照顾自己的能力,最终成就他自己。

所以,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她与孩子共同成长的片段。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这一篇:安德烈二十一岁的时候,在争取交换留学的竞争中落榜了。十岁那年,安德烈参加一场音乐测试,表演曲目是《两只老虎》,因为太紧张,加上没自信,唱出来的声音就像指甲在刮着黑板壁,忽高忽低,一会儿断掉,一会儿又续上,歌词大半都忘了。而这些都不由让龙应台想起自己十四岁那年,从台湾的乡下苗粟县进入了台南大城市的经历。苗栗县的学校旁边是水汪汪的稻田、绿油油的清水池塘,体育课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少了那么几分"正式"的味道。而台南的学校,操场的周围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包裹着,上体育课就是操练各种器械,铅球,标枪,跨栏……这些全是身为乡下孩子龙应台没见过也不会使用的东西。扔铅球是城里孩子的基本活动,乡下孩子不会扔,会被笑,因为城里孩子从未见过不会扔铅球的人。

所有这些安德烈与龙应台经历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失败"。交换留学赛场上的安德烈是失败者,城里大学校操场上的龙应台也是失败者。做一个失败者的滋味不好受,就跟跌倒会痛,被落下会失望,被放弃会气馁一样。

世界上有许许多多关于"失败者"的奇怪定义。就跟龙应台的一个比喻一样,同样一个操场上,有人在跑五千米,有人在百米冲刺,有人在散步。五千米的人可以把慢悠悠散步的人称为"失败者",百米冲刺的人可以把气喘吁吁的跑五千米的人称为"失败者",气定神闲的散步者也可以把满面通红的百米冲刺者归为"失败"的。然而,实际上是,大树有大树的长法,小草也有小草的活法。小草充大树不行,大树装小草,也同样不行。

龙应台在体育课上的失败启蒙,给她的教训,不是要称为"成功者"的一员,而是在于反抗由所谓的"成功者"对失败下的定义。"失败者"要在失败的当下,四脚朝天、一败涂地之后,"从容地爬起来,有尊严的走下去"。"失败"的智慧,就在于你从中明白了自己的跑道,并获得坚持下去的勇气。这是他们共同的成长与所得,不是做母亲居高临下的给予,而这也是我在书中触动的地方。

安德烈曾经问过母亲一个问题:如果你能搭"时光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

龙应台说她要坐着时光机先去过去,看看孔子时期的中国。她还要去未来,到2030年,那时安德烈四十五岁,弟弟菲利普四十一岁。龙应台想偷看一下,安德烈与菲利普是否幸福。但她又不想去,因为她可能不敢看。

你呢?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你,你有时光机,你想回到哪儿去?如果是我,我想回到过去。我想回到父母还年轻的那段时间里去。

那时候妈妈还穿那件凉凉的蓝格衬衫,头发绑起来,在青春里恣意飘散,跟现在我身边的漂亮女孩一样。我可以和她做朋友,听她讲她的秘密,帮她做她不会的数学题。

那时候爸爸也许很贪玩,70年代的娱乐,样样都会。冬天穿大黑呢子衣,再挂黑色大围巾。春天穿夹克,下面配高腰牛仔裤,卷起了裤脚,再蹬一双白球鞋。

那时候爸爸妈妈还没有我这个烦恼,他们的人生好像还有无数可能。就跟我现在一样,在他们身后,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注视。

在那段时间里,我有的青春父母都有过。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2

在这我上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谈话越来越少;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淡化。在早上起床后对父母只说“爸爸妈妈早上好。”然后就做自己的事情齿。吃饭时自己犹如与父母通常都是一言不发。犹如与父母站在同一块冰山上,最后这块冰山不知被什么?是两代人的代沟;还是因为父母工作太忙,自己从幼儿园开始就一个人呆在学校里,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很少与父母谈话。最后慢慢得与父母疏远,慢慢得与与父母的感情淡化……

到了初一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帮我找了一位家教,当时我只是默认。补习了一段时间,那位家教知道我与父母的感情不好,便给了我一本书叫《亲爱的安德烈》……

在这本书中写了作者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14岁的时候离开了欧洲,去了台北任职,在等到她回来的时候安德烈已经是18岁的小伙子。龙应台觉得与儿子之间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感到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30年;也是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龙应台觉定一定要认识18岁的安德烈。于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用了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就这样他们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和心灵。因此龙应台在人生中认识了第一个18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到了自己的母亲。

在我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深有体会,觉得自己应该与父母多多交流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里的痛苦和快乐…在书中第16封信中写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藏在心中的小镇以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像我觉得自己最重要的不是父母而是朋友和藏在心中那最令我感到舒适感到快乐感到不寂寞的小镇,也许这算不上是一个小镇,一个家,但是却令我感到一种特别的眷恋。也许以后你要永远告别这个小镇,永远离开你的那些朋友,也许你和他们还没有深交,也许以后,他们将从你的人生中完全消失。但是人生永远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往前走…现在就应该回想自己拥有的美好时光,把回忆拥在心里,让它温暖自己的心。自己是要向前走,但是要记得自己是从哪里来。而对于一个渴望父母把自己看做一个成人的人千万不要嫌自己的父母啰嗦,因为他们永远都是为你好,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且他们永远都是你最亲爱的人!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3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你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听你从来没听过的音乐?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部由36封家书构成的书,不仅横跨了新与旧,左派与右派,流行文化与人文关怀,更横跨了母与子的世代价值观,集结成这一本精彩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我们不断的接触更新的事物,渐渐的从父母的世界中远去,偶尔的电话也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枯燥无味。我们都感觉到了这种变化,但是却没有人愿意或者留心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些。我想,我们的父母养我们长大成人,绝对不想看到的是这样的一种结局。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不书之后,我发现,作为子女,我们是多么的不了解自己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想,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是源自于内心深处爱的喷泉。是爱,让他们管我们管的太严;也是爱,让他们在日益长大的、独立的子女面前手足无措。所以,无论外在的表现如何,内在的实质都是爱。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睿智引导和感化儿子;儿子用自己的潮流、活力来感染母亲,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的不同的人生经历相互碰撞,于是母亲认识了这个18岁的年轻人,儿子也走进了大自己30岁的妈妈的世界。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母子双方作出的努力。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4

二十一岁,读完《亲爱的安德烈》后我才意识到,今年我也是二十一岁。

大学生活已然两年,每天思虑的不再是中午吃什么晚上吃什么,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花在了发呆、电影和看书上,但看着周围的同学开始埋首于实习和考研的事情,写大把的简历参加大把的面试,心里不免也有一点忐忑慌张。有时会整夜整夜的睁着眼睛,忧虑前方的路看不清方向。特别是当朋友问起以后的路怎么走,是工作还是考研时,我发现我还没有想的那么远,于是也就闪烁其词搪塞了过去。

二十一岁,是该看清未来方向的时候了吧。也确实已经过了塞上耳机就能逃避一切的年龄,不可以再任性耍赖,不可以再自以为是,不可以再觉得自己独一无二不可代替。连承认自己的局限和渺小,接受“我很平庸”这个事实也变得理所当然。诚然,天才常有,而偏偏我们不是,可是即使再不情愿,也要承认人是生而不平等的,天才只是少数人头上才有的光环。如若与其对比,只能让平庸的我们自惭形秽而毫无意义。但即便不求名垂千古流芳百世,也不甘心泯然众人。MM对安德烈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我很赞同这个观点,却也让我想起电影《后悔无期》中的一句的话:在大城市,有关系有势力,就会比别人更公平。现实就是这么残酷的吧~

站在学校和社会十字路口上的二十一岁,免不了迷惘,前方亦是迷雾,只有靠自己的双脚才能踩出自己的天地。关于学业、感情、工作,现实中残酷的一切,该来的总会来的,与其到时候不知所措睁着惶恐的眼尖叫不出声,不如直面到底。朋友今天说,美好永远是建立在现实的残酷之上的。我不赞同,却从千万个例子中举不出一两个来反对。

安德烈问MM,当我们开始谈事业、结婚、家庭时,怎么有人已经身在其中了?二十一岁,无论从身体上还是心灵上来说,都是彻彻底底的成年人。朋友说,“成年人”这三个字的意义对他来讲就是能光明正大地看成年电影,玩笑之外,我看到的是更为成熟的、能承受压力的独立自主的态度。孩子会说大人总是忙忙碌碌的活着,干自己不喜欢却又不得不做的事情,然后埋怨每天按部就班的工作。我很心痛,人生不该是自己给自己画的一个“不得不做”的圈,然后乖乖的呆在里边对生活的妥协。其实没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在被逼着做这样的妥协之前,我们应该为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的权利而努力。

最后,关于人生,MM的比喻很精彩,分享下:

“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伴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从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

龙应台亲爱的安德烈的读后感范文 篇5

陆陆续续的最后读完了《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状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一样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十分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取服从。难道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一个成人们随身携带的物件?

中国人之因此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探究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能够剥夺他的发奋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0字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

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

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最高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2000字


导读:较之龙应台的《目送》和《野火集》,《亲爱的安德烈》更具有一种温情,因为她是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去书写。以下是由小编J.L为您整理推荐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参考阅读。

篇一: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和读大学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书信集。在安德烈十四岁那年,龙应台离开欧洲去台北市政府工作,这一走,就是四年。等龙应台四年之后再回到安德烈身边时,她发现安安变了,以前那个让妈妈拥抱、亲吻、牵手,以至于让妈妈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

站在龙应台面前的,是一个 不认识的人,他在想什么,他怎样看事情,他在乎什么,不在乎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为什么这样做那样做等,龙应台都一无所知。四年的时间,犹如一道鸿沟,把龙应台远远地阻隔在一个鲜活的世界之外,以至于想和他说话,但是一开口,发现即使他愿意,我也不知说什么好。面对母子之间这样的陌生和距离,龙应台决定打破。

这样的场景,一点也不难理解,14-18岁是快速成长期,这个阶段,成长的不仅是个头,更重要的是思想,当两人的交往出现四年休眠期时,当两人有了四年的距离时,你再想进入对方的世界,就必须想办法打破阻隔两人的坚冰,即使你们是母子。

为了了解安德烈,龙应台决定和安德烈互通书信,在征得安德烈的同意下,两人一坚持,就是三年。

在35封来来回回的信件中,母亲慢慢走近了儿子的世界;在35次来来回回的争论中,儿子逐渐了解了母亲。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这35封你问我答、我争你论的信件中,逐渐澄清了两代人的人生观以及东西方的文化区别、思维区别,因为这不仅是两代人在对话,更是是两种文化在对话。

对于作为母子关系的两个人来说,两人之间在生活和工作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例如,母亲拒绝奢华、崇尚简单生活,在生活上从不浪费、不奢侈,对于这样简单的生活,儿子怎么看待呢?儿子的评价是你的衣服就是披上一个装马铃薯的麻布袋或者盖上一条地毯,儿子非常疑惑:为什么不花点时间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为什么不偶尔去个从来不会去的酒吧,去听自己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再例如,对待写作,龙应台总是在好多天前就准备稿子,而安德烈非要等到交稿那一天才写稿子;龙应台写作时是吹毛求疵,注重细节,安德烈写作时是一边听音乐一边和朋友写MSN一边写信给妈妈;龙应台把写作当做事,安德烈把写作当做玩,他希望写的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愉快的过程,而不是工作压力

这就是妈妈,这也是孩子,很多时候,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家长的看法。家长要想培养出一个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首先要做的是允许孩子对自己说不。

对于作为中西方代表的两个人来说,两人的对话又揭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别,这种差别体现在生活态度和思维方式上。龙应台很惊奇欧洲青年为什么没有任何畏惧,背起背包就敢千里闯荡;为什么满脑子都是玩;为什么他们的父母不要求他们努力读书,出人头地;为什么他们的学校对他们没有期待,期待他们回馈社会,报效国家其实,这一系列的疑惑背后,是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崇尚个人思维,东方人崇尚集体思维。

也就是说,在西方人意识里,一个人背起背包就可以走天下;而在东方人的意识里,即使玩,也应该是一群人围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大风吹或者躲猫猫,也要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要从群体中寻找安全和快乐。而安德烈呢,他享受的则是更为闲适的生活方式:三两个朋友,坐在咖啡馆里,就为了友情而来相聚,就为了聊天而聊天,就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感受一下微风习习的下午

这就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东方人习惯于集体主义思维模式,西方人习惯于个人思维模式。很难说,是集体思维 高于个人思维,还是个人思维优于集体思维,但有一点不能否定,在西方个人思维模式下,他们变得愈加的独立和自尊,而我们的盲从和随大流意识,跟我们的集体思维也应该有很大的关系。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000字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2000字,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了三天晚上,我陆陆续续地看完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我不敢看快了,即使这本书对只是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安德烈之间来往信函的收录。这本书里的信件所谈内容设计了很多方面,如衰老,死亡,流行艺术,价值取向等等,有许多是我现在这个年纪所不能了解和体会的,但也有我所能领会的——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地去了解彼此,撇开那些深奥的东西,还有母子间的爱与坦诚。

从开头的两篇文章,《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连接的“份”》都可以看出,无论是四五十岁的龙应台,还是她那二十多岁的儿子安德烈,他们都在感叹时光飞逝,并表示了他们都想重新认识对方。安德烈,MM,每一封信的来往都是两个世界的交汇。相差三十多岁的两个人,都在努力地融入对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试着再去重新认识一遍我的父母呢?

龙应台试着忘记那个原来的安德烈——“那个让我拥抱,让我亲吻,让我牵手,让我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而是直面十八岁的安德烈——“脸上早没有了可爱的‘婴儿肥’,线条棱角分明,眼神宁静深沉”。而我,想试着用一个正在走向成熟的孩子的目光,来重新审视我的父母。

那么爸爸就不是所谓的“严父”。他很少沉下脸来,他也会哈哈大笑,如果他一直都是沉着脸,那只能说他可能是网上所说的“面瘫”。爸爸其实很喜欢在网上看职业游戏选手的比赛,但我总是看不懂那些花花绿绿的游戏界面,也看不懂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东西跑来跑去有什么战术可言,但爸爸总是看得不亦乐乎;爸爸也在网上看时事和新闻,但除了什么怪事奇事,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很少感兴趣。

当然,我和爸爸也有谈论的东西——我们可以在饭桌上,由一碗竹笋鸡联想到《红楼梦》,爸爸就会开始讲述“红学”是什么东西;也可以在看电视时就开始你一句我一句地背白居易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我其实不喜欢作文书里的“慈父”,“严父”,那些都太虚幻了。我更希望看到一个真实的人,生气了就吵,满意了就夸,会笑会哭,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一般,每一句都发自肺腑,每一句都掏心挖肺的真实,不对就是不对,厌恶就是厌恶。

如果真实,那么妈妈也就不是会半夜起来特意到你房间给你盖被子的母亲,她会在我生病不舒服时关心我,但不会跑来盖被子,除非我发烧。我的父母一律认为我已经不小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而且妈妈很新潮,微博,微信,YY(标志为一只可爱小浣熊的语音软件),眼下最流行的游戏……全都可以在她的手机上找到。爸爸一直说我和我妈是十足的“手机控”,那么我和我妈妈的聊天内容自然要丰富一些。

妈妈在微博上看到有趣的事会第一时间告诉我,然后两人一起捧腹大笑;我们俩也会在一天晚上走在街上,两旁的行道树投下朦胧的剪影,路灯洒下一团昏黄的光,边谈着今晚某某频道的歌会,一边慢慢走回家;也会在逛书店时,看见《飘》妈妈就想起斯佳丽,再想起费雯丽主演的《乱世佳人》和她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名著之一《基督山伯爵》。总之看我和我妈的相处方式,就像看一对姐妹,聊游戏,聊好歌,聊小说,有时也会聊聊学习。我总觉得,和父母相处,做到父(母)慈子孝并不是境界,正如与老师是亦师亦友,和父母也应该如朋友一般,可以严肃地探讨学习,也可以侃得天南地北,几乎是无话不谈,也就如安德烈和龙应台。

时间白驹过隙,“安安”不见了,我也在长大。以后我和父母会怎样?二十岁时,三十岁时,四十岁时……没人知道,或许那是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抑或一切如常。但至少《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告诉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去重新认识一次自己的父母,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都在成长,每一次认识都是在拉近我和父母的距离。摒弃如提线木偶一般僵硬的“严父慈母”,直面最真实的父母,这样,我才可能真真正正体会到龙应台和安德烈在写信时的那份感受——很高兴认识你。

从小时候到现在,每一次重新认识对方,都有一种快乐,都是一种蜕变。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


读书,读好书是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阅读过一本书之后人们内心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感悟。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值得推荐的优秀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二”,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亲爱的安德烈》是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用三年时间互通书信的结集。36封家书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在信中,安德烈“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认真”;龙应台“有八分认真,二分知性怀疑”。安德烈对龙应台“嘲笑有加”;龙应台对安德烈“认真研究”。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喜欢《《亲爱的安德烈:龙应台“人生三书”之二》读后感_2000字》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