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顾明远教育思想读后感 > 地图 > 顾明远教育思想读后感

顾明远教育思想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读后感。

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们去跨越。阅读的过程,就是人不断成长升华的过程。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急你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给教育一个远镜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一抹绿色在心间闪动

--读《给教育一个远镜头》

彭艳如

昨天,有位朋友让我为她推荐一本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虽然床头摆放了不少书刊,如《课堂密码》、《表现与存在》、《课堂飘香是茉莉》、《教育究竟是什么》,但想到自己刚刚阅读完毕的《给教育一个远镜头》,爱不释手,于是马上给予了推荐。

推荐理由一:文笔清新,真诚对话。

早就听说过《给教育一个远镜头》值得一看,但因手头不缺阅读书籍,迟迟未出手搜寻。一次偶然的机会,喜获之,真有一睹为快的冲动。果然在两个宁静的夜晚,在火炉旁静静享受完了这些有温度的生命精灵,清新的文笔,真诚的对话,或激动,或深思,或惊喜,感觉随笔文字中有那一抹抹令人心动的绿色在心间闪动,那些曾经好似相识,却又无法表达的言说竟如神灵般直击内心深处。没有相见恨晚的失落,而是一种豁然开朗的畅快与释怀。

推荐理由二:案例鲜活,激活心火。

这不是纯粹的教育理论书籍,里面有大量鲜活的教育叙事,教育情境和细节反思。不管是孩子的成长故事,还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再现,一个个案例娓娓道来,让你获得的是一种精神的愉悦,思想的滋养,情感的润泽。不是可以拿来就可用的简单事例,而是蕴含着意味深长哲理的生活感悟,处处彰显着对急功近利教育视野的忧伤与对教育美丽本性的深情呼唤。让读者在美妙的教育事件中如沐春风,在丑陋的现象中如坐针毡。

案例求其活,心火求其激。这本随笔,带给你的不尽是美丽的文字,更多是一种思考自觉。

从心灵抵达心灵。这是作者的真实独白,其实,读这样的文字,我们的胸口同样有被触动的感觉。如果你是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人,常常怀抱教育梦想,一定不会拭目以待,一定会燃起心中那团烈烈心火。

推荐理由三:思想深遂,呵护成长。

无需入文,光浏览文题“课堂如春泥”、“幸福是一种神圣”、“最谦卑的时候最接近伟大”你就可以感受到文字精灵散发的生命气息。这些教育随笔,有的是清灵的散文,有的是犀利的杂文,不同的风格,却让我们留下同样的教育思考。这些深刻的思想,其主题多是对于成长的呵护与守望。

平时,很难记得阅读后的原文或句段,但今天例外,掩卷后,脑海中还会浮现这样的如诗行的言语。

教育,就是用你的心灵书写绿色的诗行。

对于教师来说,思想贫困是最大的贫困,它比经济贫困、知识贫困都更可怕。

反思不只是一种行为,而是我们的一种教育人生态度,是一种对教育保持生命敬畏感的人生态度。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大的、最深层的个性。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触到是你的心,迸发的是你的情,你的理,你对生命的思考以及你对人生的眺望。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这本书,值得一看。

(作者系长沙市芙蓉区育才二小副校长)

《给教育一个远镜头》,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给灵魂一个支点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而我要说:给灵魂一个支点,我可以净化心灵。

儿时的我,就喜欢读书。从小人书到漫画书,到童话书,到故事书。自五年级开始,我也逐渐开始喜欢读抒情类的散文、跌宕起伏的记叙文、语言朴实的说明文,还有一波三折的小小说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读书的欲望也随之高涨。当我沉迷于某本书时,就恍若置身与另外一个世界,时而忧郁、时而彷徨、时而沉思、时而昂扬。我能为了一篇文章中的某一个情节痛哭流涕,亦能为其捧腹大笑,或埋头沉思,或闭眼遐想通过不断的阅读,也为我的精神世界贮存了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时时滋养着我的心灵。

几个礼拜之前,和同学一起到图书馆去借几本书。图书管理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但由于我对书的疯狂热爱,内心早已无法平静。恨不得马上跳进书的海洋里。可是还要先刷卡还书,所以只能先忍忍了。图书馆老师说:进去吧!我那时还在想今天该借些什么书呢!所以就没有听见老师讲话。还是旁边同学推了我一把,才回过神来,朝老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一进门,书香扑鼻而来,尽管同学们都说那种味道很难闻。但我觉得那种沁人心脾的味道可比红烧肉还好闻呢!从第一个橱柜的最上面一层看到最下面的一层,而我却有些贪婪,想要把每本书都借回家去,可图书馆规定学生每次只能借五本书,心中不禁有些愤愤不平:为什么我们只能借五本书啊?咦,《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一个念头闪过我的大脑:我也没有富爸爸富妈妈。突然很想知道那些和我一样没有富爸爸富妈妈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然后我也就毫不犹豫的将这本书从橱柜里拿了下来。双手捧着,好像捡了一块宝一样,生怕别人跟我抢。

《我们没有富爸爸富妈妈》写的是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但这些点滴足以触动我柔弱的心灵。他们都还是中学生,可个个同学都身负重任。他们家里都很平凡甚至有些窘迫,但他们的成绩都很优异。宏志班的升学率是100%,考进清华、北大、人大等重点大学的占85%。如此拔尖的成绩从何而来呢?

原来这个班的同学都有一种精神:坚持不懈;这个班的同学学都有一个愿望:成为优秀学生;这个班的同学都有一个人理想: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如此的雄心壮志怎能不造就如此优异的学生呢?

读完这本书,我想起了富兰克林的一句话:读书时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于是我陷入了沉思:我的家庭条件要比他们优越的多,但我为什么不能像他们那样确定目标后,一步一步地去实现呢?或许我缺的是坚强、是坚持、是韧性

不仅仅是这一本书,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和Mp3在一起的失落》、《小故事大道理》、《爱的感动》、《意林》、《一切靠自己》、《聪明人常犯的低级错误》我虽不能读完世界上的每一本书,但是我会尽我所能读完一本书后联系我的实际生活加以思索。只读书,吸收知识,却不将其灵活运用,那么读书的作用将会大打折扣。

读书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从而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读书可以开阔人的视野;读书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来无善亦无恶,关键是正确的引导,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书本就是一位良师益友,教你如何做人,做一个于己于社会都有作用的人

给灵魂一个支点吧!让我们共同净化自己的心灵

读《给灵魂一个支点》有感


读了《给灵魂一个支点》这篇文章后,带给我的感觉首先是使我想哭。我真为文章中的小伙子感到惋惜,这么好的一个小伙子老天居然对他那么的不公平,使他变成了一个残废的人。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屈服于命运,他叫赵仁伟,他的事迹深深的感动了我!

赵仁伟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刻苦读书,乖巧懂事。2002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郑州航空工业学院,但是在2003年8月假期的一,他在家里帮父母在房顶上晒绿豆,突然感觉一阵眩晕,结果从房顶上摔了下来,从此他的人生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成了一个只有头会动的高位截瘫患者,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生命,没有向命运低头。他的几个朋友给他买了一台电脑,虽然他的手动不了,但是他经过努力练习学会了用嘴咬着筷子打字。用电脑写下了一系列的文章,在上百家报刊上展出,他躺着也能挣钱了。他还在一些农贸网站发帖子,解决了全村辣椒销售难的问题,成为了村民辣椒销售的经纪人。

读完了这篇文章后,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不向命运低头,一定会有奇迹出现!

《给世界一个微笑》读后感300字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这套“刘埇给孩子的成长书”,我没看过这类书,便买了回来。

一翻资料,才发现刘墉的“多重身份”,他既是名画家、作家,又是演讲家。我立刻打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这是一套各种事、物道理的哲学书,包蕴了许多大道理和细节,《给世界一个微笑》就是其中一本。

看完这本《给世界一个微笑》,我更佩服刘墉了,因为他能从各个方面思考,从而得出结论,告诉我们一个又一个的道理。

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作家的演讲活动,他老人家讲的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到最后的签名时他说的话,我却记忆尤新。他对我们说:“你们觉得课本好看吗?同学们”。“不好看”。“那你呢”有些同学反问道。“那当然也觉得不好看。”老人家一笑,“但现在觉得很好看。”过了一会儿,老人家庄重地说:“我希望你们记住这段我的好书友,刘墉书中的话:每次把书打开前先想,它不是课本,是好书;它不是楼梯,是运动;它不是征召入伍,是志愿从军;它是读书乐,不是读书苦!”

给世界一个微笑 读后感(3)篇


给世界一个微笑 读后感 第(1)篇

现在的刘墉,已经为人祖父,有了孙子孙女。但他写的书仍然对当代青少年有着激励的作用,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充满了正能量。就以我获得的《给世界一个微笑》这本书来说吧,书名就给人以一种能量激励,翻开目录,一个个小标题就足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它的具体内容。比如第一章《人生像登山》里的《超越读书苦》、《凡事都往好处想》、《人无近忧,必有远虑》、《把仇人变成贵人》;第二章《给世界一个微笑》里的《何必欺人太甚》、《超越空间的藩篱》、《超越时间的藩篱》;第三章《写给女儿:处世要有智慧》中的《坚持做你自己》、《小心怪叔叔》、《面对抢匪》;第四章《写给儿子:人生避免歧路》里的《基本礼貌》、《气质与风采》、《球过街!人不过街》等等。看着这些小标题,怎能不让读者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呢?nn刘墉的书,总是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像讲故事一样教给儿女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道理,是青少年朋友的人生大导师,看他的书,会让人心里充满一种亲切感,因为刘墉讲的不是空洞的大道理,而是给予了实实在在的正能量。我很快速地读完了此书,但同时也是极用心的。因为我阅读此书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从中汲取更多的育儿精华,把这位导师的正能量更多地传递给我的儿子。

给世界一个微笑 读后感 第(2)篇

《给世界一个微笑》-刘墉n有点点类似龙应台写给安德烈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可能更直接一些,但对我的冲击显然就小很多,看过之后感触就没有那么深。分享几句话and当时所想。跨一步便是乡愁。人的惰性就是这样出来的,我们习惯于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这也是大多数人嘴上时时挂着要改变却一直也不付诸行动的原因啊。吾心安处是故乡,因为新环境会带给你彷徨,无奈,无助,孤独,等等等等,所以有了乡愁。彼亦人子也,可善视之。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舜何人也 予何人也。多思考一下别人的处境而不上上来就针锋相对不留一丝余地,你不能得到好处的同时还伤人,何必呢?n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这句我半赞同,有些时候我们还真得有这种精神,或许人家就是喜欢格斗,就是想要证明自己而已,要不每年的钱塘江大潮那么多弄潮儿呢……n想起韩寒说: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道理这东西还真是总结了古今大小人物的多种智慧啊,它就在你面前不管你看到或者不看到,可我们总是选择忽视直到自己终于撞到了南墙。愿你撞过的南墙终成内心的坚强,绕过再远的路归来仍是少年。

给世界一个微笑 读后感 第(3)篇

序言说这事给孩子看的一本书

但是我觉得确实时适合父母孩子我们这些年轻人读的一本书

书中说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还有对孩子的教育,对时间的把握,对世界的看法等等都非常适用

作为一个大学生,在刚刚过去的大一的一年里,真的发生了很多事

自己的学习,宿舍同学的交往,班级班干的竞选与工作,与同学之间的交往,还有比赛,还有面试当然还有我们青春懵懂中的初恋

每一件事,都有它发生的原因,当然发生之后都会给人带来深思与反省,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会从中获得我们想要的,我们以前所不懂的。随着各种各样的事情的遇到,各种各样人的遇到,虽然感觉到有时候力不从心,但是渐渐地学会处理这些,渐渐地也觉得自己好像慢慢长大了

日子一天天过,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用乐观的心态面对它,告诉自己“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好了,算是对自己大一一学期的总结

大二继续加油!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给懦弱一个微笑


儿时的我们曾怀着许多的快乐,当长大成人,我们便开始追忆,为曾经的种种懦弱和错误,留下一抹微笑。

——题记

懦弱这个字眼,让我想起了阿米尔。

阿米尔在《追风筝的人》中,是个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他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在读到阿米尔写了第一个故事并讲给哈桑听,哈桑赞美一番后提出了他的问题时,阿米尔却有讽刺和不屑的心理的时候,我心里百感交集。眉头紧锁的我,有些替哈桑感到伤心。只得感叹几句,对阿米尔的态度也开始冷淡。

直到一场风筝比赛后,阿米尔拿下了第一名,哈桑很是开心,便帮阿米尔去追那只蓝色的风筝,临走前,说了一句让我一直无法忘记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我的心悸动一下。急切地翻看后面的内容,却没想到,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情。哈桑为阿米尔追到了那只蓝色的风筝,却遇上了阿塞夫和他的伙伴。三个人正想为前些日子哈桑的冒犯而报复哈桑。

这时,阿米尔已经看见了哈桑,也看见了阿塞夫要欺负哈桑,但他只是躲在拐角处窥探。当阿塞夫准备动手时,阿米尔几乎就要喊出来,但他没有,他是那么的懦弱,我紧紧抓着书,有种说不出的冲动。

哈桑拿起石头打向了阿塞夫,阿塞夫很是生气,改变了主意。接着,阿塞夫怂恿了他的两个伙伴,把哈桑摁倒在地,对哈桑进行了侮辱。

阿米尔看到哈桑的神情留下了眼泪。但是他并没有冲进小巷,为哈桑挺身而出。他跑了。他懦弱的跑了!

我的心为之痛了一下,既愤怒又悲伤。愤怒阿米尔的懦弱,也为哈桑伤心。哈桑过去曾无数次为阿米尔挺身而出,但是阿米尔却退缩了。

阿塞夫和他的伙伴走后,阿米尔等待着哈桑走出来。哈桑满脸泪水,衣服上沾满污渍,身上还有血迹。阿米尔却不敢看他。默默地与他回家。

这段是我记忆最深的故事片段。我看到这时,眼泪不知不觉地滴落下来,在书页上,留下泪渍,便再也抹不去。

我厌恶阿米尔的懦弱,而欣赏哈桑的忠诚。阿米尔虽然一直怀有愧疚,在逼走哈桑后,对哈桑的怀念。但是我仍是无法忘记那一刻,无法释怀阿米尔的行为。

快要结尾的时候,那句话又出现在我眼帘——“为你,千千万万遍”,是阿米尔说的。转身阿米尔去追掉下来的风筝。让我再一次的想起哈桑曾多次对阿米尔说的这句话。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微笑地追着风筝。但我明白,他笑的是曾经的懦弱,追的不是风筝,而是那个勇敢的哈桑。

我释怀了阿米尔曾经的懦弱,因为故事的结尾,让我知道他已然用微笑丢掉了当初的那份懦弱。用追风筝的行动,寄托了他对哈桑的思念和愧疚。

读完故事的最后,我给自己一个微笑,哈桑和阿米尔的故事让我明白,在困难的面前,要给懦弱一个微笑。

那微笑就如天上的风筝,让我放手去追。

就如哈桑的那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后感大全:读?给逆境一个微笑?有感


《给逆境一个微笑》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只要坚持一定可以。而且每个故事都有它的知识和道理。

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一篇故事是老鹰的重生。这篇故事讲的是老鹰是全球生命最长的鸟类,但是它们在四十岁的时候要做一个重要的选择才能重生,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我们的成长是有很多挫折的,要不断学习,不断克服、不断努力才能成功!

读《项羽之死》有感:给自己一个对手


给自己一个对手

——读《项羽之死》有感

刘红娟

读完《项羽之死》,我感到对手对于一个人非常重要。项羽一生最强大的对手并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可他却没有意识到,认为他的败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对于激励我们成长,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留一个对手给自己。一个有对手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对手,会伴随你一路成长下去,直到你登上最高的山峰。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英雄往往是成双成对出现。虽然他们看起来是对手,但是他们却都成就了对方,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始皇一扫天下,我相信他们所得到的不是唯我独尊的喜悦,而是无人能敌,无战可战的寂寞与苍凉,他失去了奋斗的目标,同时与迷失了自己,最终秦朝二世而亡。刘邦虽然喜钱财,好美姬,但是项羽的存在,却使他由一个街头混混,成长为一代帝王。我相信刘邦将死之年,最怀念的不会是别人,而必定是他一生的对手——项羽。

幸福使人麻木,而痛苦却让人成长。往往带给你幸福的人,你记得不是甚清晰,但是给予你巨大的伤痛的人,你却刻骨铭心。没有对手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在《康熙王朝》上看康熙在千叟宴上敬酒,都让人热泪盈眶。康熙敬了三碗酒,第一碗是敬孝庄皇太后,第二碗敬各位臣工,而第三碗酒,他说:"这第三碗酒,朕要敬给朕的死敌们。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还有那个朱三太子,他们造就了朕,他们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绩。朕恨他们,也敬他们。哎,可惜呀,他们都死了,朕寂寞呀!朕不祝他们死得安宁,祝他们来世再与朕为敌吧!"

这是何等地豪迈,何等地不屈啊!

请留给自己一个对手吧!留给自己一个奋斗目标,让自己永远充满活力。

让祝福自己的对手吧!正是因为他们,你才能够获得今日的辉煌。

请珍惜自己的对手吧!因为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在你心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

我们不做独孤求败,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汉子,我们会敬重我们的对手们,让我们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请留给自己一个对手,祝福那些使你成长的人们。

《邮寄一个拥抱给闺蜜》读后感800字


真正的朋友不仅能够锦上添花,更能在危难中雪中送炭。

来自四川小镇的孟果果和来自上海城市的沈嘉禾因为网络结缘,她们变成了网络中的好朋友,两个人经常护送礼物、写邮件,她们甚至觉得对方比现实中的朋友还要亲密。因为两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所以两个人的很多看法都不同,孟果果认为沈嘉禾去美国读书就是逃避现实,逃避生活中父母的不合。于是沈嘉禾一气之下摔了手机,去了遥远的美国,两个人从此没有任何联系。虽然不再联系,但两人仍然把对方当成最好的朋友,在得知四川那场大地震第一时间里,沈嘉禾就坐飞机飞往四川。在孟果果的学校外亲眼看到她无恙后,她没有和孟果果见面,而是给她发送了邮件,然后去了更远的灾区救助。巧的是,孟果果在差不多的时间里也给沈嘉禾发送了邮件,两个人就忘却了当年的误会,恢复从前的友谊。几年后的一天,在上海读书的孟果果从沈嘉禾的朋友得知她妈妈得了癌症。在她最伤心无助的时候,孟果果匆匆地拎着水果赶往了医院。在医院的走廊上,她们一眼就认出了对方。沈嘉禾妈妈的病手术做的很成功,而两个人也成为了最好的闺蜜。

看完这个故事我非常感动,真正的朋友就是在你伤心无助时来到你身边,带给你勇气和信心;就是在你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帮助你、鼓励你;就是在你开心时陪你开怀大笑,在你悲伤时听你倾诉苦声。

我也有这样的一个朋友,我们从小到大都是最好的闺蜜,她曾在我难过时陪我度过那段伤心的时光。记得小学五年级的那场运动会,由于是小学的最后一场运动会,每个人都很积极地报名参加,我也不例外。我自认为自己是运动细胞比较发达的人,所以就报了50米和200米。枪声响起来了,每一位运动健儿都跑了起来,我更是使出了吃奶的劲去跑步。但是我这个小短腿,一身白花花的肉的人怎么可能会跑过那些长腿小蛮腰呢?我很不幸的都成为了最后一名。我有点难过,回到教室后,我默默地低着头,不敢去看老师。吃完饭后,老师叫起来上午参加比赛的人,询问比赛成绩。问到我时,我小声地说了一句:“都是最后一名。”“这么差啊!”老师轻飘飘的声音传入了我的耳朵里,听起来是那么的刺耳。同学们也都交头接耳地嘲笑起来。那个时候,老师的失望、同学的嘲笑彻底地击垮了我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心,一点一点地下沉,掉进了那深不见底的海底。我伤心,我沮丧,我无助,我也无奈。我默默地走进了厕所,从窗户里望向远处的操场,那里正在举行50米的决赛,似乎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有些自嘲地耸耸肩:“谁让你这么自大!”但那泪水却忍不住涌上眼眶。“你…没事吧?”询问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我一怔,转身看到她关切的眼神,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了下来。“没事的,这种比赛重在参与就行了。”她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可是…可是这是我们最后一次运动会了啊!”我抽噎道。“尽力就可以啦!”她安抚道,“我们都看到你努力啦!至少我是绝对认可你的哦!”她俏皮地眨了一下眼睛,银铃般的声音一下就把我所有的阴霾带走了。我很感激,也很感动,因为她,我才不会被谗言所打败,被失败所打倒,她是我最好的闺蜜。

女生的友谊很容易建立,但可以深交到真正的闺蜜却非常难得。我非常感谢上天将这么好的闺蜜带到我的身边,她,不仅能够陪我欢笑,更是陪我哭泣的那个人。有这样一个闺蜜,足矣。

喜欢《《给教育一个远镜头》读后感》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顾明远教育思想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