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 地图 >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关于教育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10-29 来源:互联网

《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

我们在一生的阅读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读书对我们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有很多人就很喜欢看各种的书籍,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怎么才能防止将作品读后感写的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

读了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的内涵》,我更加体会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密切合作的保证。

教育中没有严格要求,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实现教育目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讲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慈祥的关注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教师提出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另外,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解决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公平的对待所有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发展创造机会。正像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它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具有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据此给学生安排练习任务,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

还有教师在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要认真了解和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客观分析学生层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学完每一节内容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做练习。对优秀学生提出要求,练习更高难度更高质量的习题 ,对后进学生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可以说教师的民主教育,是对学生的尊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系列


一本好的书籍,常会为阅读者呈现一个美好的思想,美丽的人生画卷。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在写读后感的同时,书本里的很多精华,自然而然为我们所用。那么一篇好的读后感有什么特点呢?经过收集并整理,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为你呈上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篇1

1.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的天性,消极的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的现象提出的。“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饶廷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动机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要求尊重儿童而不是放纵儿童。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

2.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子形式,学校的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在杜威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这一观点的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个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之富于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是一种行为、行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经验不仅仅是与认识有关的事情,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因素皆涵盖在内。杜威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受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不断地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是经验不断改组或改造的过程。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篇2

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否真的没有目的?不是的。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没有目的,指的是教育这个抽象的词是没有目的的,实质上从整个教育过程来讲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只不过这个目的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

那么,什么又是外部的目的,什么又是内部的目的呢?外部的目的是社会、教师、家长所赋予给教育的目的,内部的目的则重视儿童的生活状态,尊重儿童的本能、需要、个性,基于儿童自身经验选择而来。举一生活实例来说明,前段时间曾绣了一个丝带绣,首先讲绣’丝带绣”这一活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朋友结婚)而做,这一活动对我而言很感兴趣(朋友结婚有很多礼物可以送),而且是我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一目的就是内部的目的。如果说我是丝带绣加工厂的工人,这一活动就变成了我的任务,我每天只有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会得到相应的工资,对我本身而言,我从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完成任务进而拿工资。这些活动本身对我没有意义,对我有意义的是活动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就是外部的目的。

外部的目的和内部的目的在指导具体活动时的区别是什么?外部的目的是静止的、固定的,不能根据根据实际情境作出相应的变化,所从事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活动本身没有意义。而内部的目的,则是灵活的,所从事的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一个手段在我们还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作为丝带绣工厂的工人,完成任务对我来说,是外部的目的,厂长要求我绣每一幅图案,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我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和程序。我所从事的丝带绣活动仅仅是为了实现我拿到工资的一个手段而已。内部的目的就不一样了,在绣“丝带绣”这一活动前,我自己有一个计划安排,比如说先绣茎,再绣叶,然后再绣花,最后绣旁边点缀的饰物。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自己计划好在哪里起针在哪里落针,这样才能保证效果上的立体感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在绣的过程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我的计划,比如说绣叶子的时候,旁边正好有与叶子相同的饰物,为了减少换线的麻烦我可以直接把饰物绣上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说,在我绣茎的时候,完成绣叶子的任务是我的目的,叶子要在茎的基础上绣上去,我从事的每一针都是完成绣叶子这一活动的手段,一旦我绣完了茎,之前作为目的的“绣叶子”则变成了“绣花”的手段。如此以往….通过目的和手段可以说明,我从事的每一个活动对我自身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为了绣“丝带绣”而绣,享受的是绣的过程。

用杜威讲的教育目的反思目前的教育有哪些启示呢?目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制定的,几乎没几个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兴趣,也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去背诵、记忆他们几乎丝毫不懂意义的诗词古句。要说感兴趣,也许仅仅只是从事这些活动后的间接结果中获得的。比如说赢得家长的夸奖,获得教师的表扬。写到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在的目的的“引领”难道不重要吗。也许这里并不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对与错的问题,撇开大的政治问题不谈,在现有的形式下,教育要做的是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想一种情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我是一名丝带绣厂的工人,我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个是外在的目的,如果说我本身也疯狂的迷恋着这份工作,在从事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得快乐。这就是一种内外兼收的效果。教育上要追求的应当是这种境界。可是,杜威的这种理想固然伟大,到底如何去做,如何让他在实际教育中发挥作用,还有待人们继续摸索,至少,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篇3

中世纪以后的科学改革,用归纳的实验的认知方法替代演绎的认知方法,发现的兴趣替代了对所接受的信念加以系统化和进行检验的兴趣。

思维始于疑难或不确定,它表明一种探索、搜索和寻觅的态度,而不是掌握和占有的态度。通过思维的批判过程,真正的知识得到了修正和扩充,我们对事物状况的信心得到了改造。

道德个人主义的根源是认为每个人的意识是完全属于私人的,好像一个自我封闭的大陆,本质上与其他人的观念、欲望和目的无关。但是,当人们行动时,他们是在一个共同的世界行动的。主张有意识的心理是孤立的和独立的,由此产生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情感、观念和欲望彼此没有关系,怎样能根据社会的或公众的利益来控制它们引起的行动呢?如果有一种利己的意识,怎样能产生关心他人的行动呢?

当时的各类哲学对付这两个问题的方法:1、一种方法代表旧时依仗权威的立场的残余,同时由于事态的发展,作出绝对不可避免的让步和妥协。(科学领域的理智的个人主义,在应用于道德以及社会、法律和政治扥昂面,被人否定)。在教育上,重点是放在书本和教师的权威上,个人的不同意见是被阻止的。

2、另一种方法有时被称为理性主义或抽象的理智主义。主张有一种形式逻辑官能,这种理性官能能赋有直接影响行为的力量,如果不同的人根据逻辑的结果行动,他们的活动在外表上将是一致的。这派哲学使人们习惯于依靠辩论、讨论和说服,使人能打破偏见、迷信和暴力。在教育上,与此相关的是信任一般的规则和原理,以取得一致的意见,而不问学生的思想是否真正彼此一致。

3、当理性主义哲学正在法国发展的时候,英国的思想是诉诸各个人的明智的私利,以便取得由孤立的意识流产生的各种行动的外表上的统一。这种哲学把人们的团结一致看作不过计较表面的利益。这种哲学在教育上的对应物就是使用愉快的奖赏和痛苦的惩罚。

4、德国黑格尔哲学,这种哲学通过把历史上的各种制度看作内在的绝对心灵的化身,而把历史制度观念化,强调为了国家的利益由国家组织教育的需要,鼓励和促进对一切自然现象和历史现象进行自由的研究,倾向于恢复权威的原则。

三、教育上的具体表现:

自由主要是思维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这种思维是属个人的;自由指理智上的创造性、观察的独立性、明智的发明、结果的预见性以及适应结果的灵活性。自由意味着独立和创造。

教育重视个性因素的两重意义:第一,一个人必须有他自己的目的和问题,并且能自行思考,在心理方面才是一个个体。第二,各人的观点,喜欢学习的对象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存在个别差异,如果受压抑,并企图使学校中的学习和答问都必须按照一个单一的模式,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和故意矫揉造作,摧毁独创性。为什么说学生有独创性?①我们注意的态度上的独特性,等于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个性不受外界强迫的反应。②在正常的熟悉别人已知的教材的过程中,甚至年幼学生也会以出乎意外的方式作出反应。

小学生也会有发现。年龄增长表现出宁静的状态是心理上高度集中注意的明证。

如果一个人有一个真正的问题,它唤起他的好奇心,使他热切地寻求有助于解决问题的知识,同时他又具备相当的实行工具,那么这个人在理智上就是自由的,他的目的能指导他的行动。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篇4

著名哲学家杜威在这本书中分析和陈述了民主社会与教育的辨证关系,并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穿一起从而去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而他的民主和教育的观点无非是来自异域的经验和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华。

杜威着手改革教育,强调儿童要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了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说,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圆满教育了。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方案。他认为,旧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情,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背诵学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这大大影响了儿童智力的培养与成长。

杜威视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校,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或组织活动保证学生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学生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看作是丰富经验的机会,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而且在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仍不会停止。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教师要注意不要把生活和一切表面的行动和兴趣混为一谈。要注意儿童哪些兴趣在向前发展,而不是注意他们以往的冲动。这样就需要尊重和保存儿童的天性,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的天性武装起来。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思想。“从做中学”强调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然而杜威认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抑制儿童的活动,阻碍儿童创造才能的发展。

杜威倡导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而间接地学到知识。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业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这也印证了对儿童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因为,儿童在现实活动中遇到问题,会力求克服,这样就需要动脑筋和费心思。而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

教师应该为儿童设计教学法。如安排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为解决疑难的假定;要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这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健康的游戏活动的能力。因为游戏往往既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优点,也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劣点,教师在学校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活动的进行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有任何外加于生活和教育的目的。

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特别是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其实,虽然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但在他心中,教育还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教师要关心儿童的个别差异,注意儿童爱好和兴趣的起源、增长和衰退,因为儿童能力的萌芽和焕发是参差不齐的。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不要强加给学生一刀切的教育目的,要提供一种环境,解放学生的能力,以使他们的天赋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把教育的目的转化为与学生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因为在那种对学生硬性规定的外在目的下,不仅教师的智慧不能自由发挥,教师的思想不能与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而且学生在双重强迫下,经常无所适从。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长期实践和潜心研究的结果,是步步深入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它之后的作品也是《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引申或补充。杜威突破传统,强调重视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学校要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等教育思想是非常具有先见性的。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无人可比的贡献。这本书也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争议的论点,要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益的东西,错误的观点应在大脑中过滤掉。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3500字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3500字

王丽燕

一、著作概况描述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由美国当代教育的先驱杜威所著的,它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杜威不但注重理论上的把握,更结合了实践,大大增强了理论的可靠性和生动性。

全书分为24章,约含3个部分。最初数章从非形式的教育谈到学校的兴起,概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指出了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以及改革的方向。其后各章便阐述民主社会的教育性质,明确教育即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并借着对过去各种教育理论的批判来反证民主教育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此外,这几章还说明民主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别无其他目的,这就是教育无目的论。再后各章系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来理顺长期存在的兴趣和努力、经验和思想、劳动和休闲、个人和自然界、教育和职业等等矛盾,并给课程、教材和教法作出新的解释。最末两章则分别论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和道德论。

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因此种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内容渊博而思想深刻的名著,虽然它诞生在20年代初,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教育名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结合社会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二、著作阅读感受

著作中,有很多值得我细细品味的,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当看到书中始终强调教育民主时,我似乎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当看到要明确教育目的时,我不由地意识到了教育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当看到要开设课程中的游戏时,我想到了新课程改革;当看到书中强调历史和地理的重要性时,我体会到了现今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修正的取向;当看到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时,我想到了教育必须为就业服务以及在课程设置中要有所体现……《民主主义与教育》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以下就四方面展开论述。

(一)洞察课程设置

杜威讲的课程设置方面,他说一个科目如果是实利的,那它就必然是不自由的,而如果不是实利的,那它就是自由的,从两者比较来看,自由的科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深他们的理智见识。

从以上来看,我们现今的许多课程都应该有所改善。我们可以开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仅包括主干课,其他的如音乐、美术、劳技等传统科目,也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生活实际,来讲授课堂内容。在注重学习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一定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力度和理解层次。

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开设的课程的实用性来检测它是否有开设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学习的科目存在着重复性和纯理论化现象。这样的重复不仅是教育资源浪费,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充分实现。同时,课程的实用性不高。开设的课程大多只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没有很好的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这就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就调动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

所以,我觉得课程的开设必须是有它的意义的,或是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人格修养,或是可以将之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更加加倍地努力吸收知识。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课程,如开设一些关于生存技巧,思维训练,生活常识,医学保健,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课程。

(二)关注兴趣培养

杜威讲的学习兴趣中说,旁观者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漠不关心,一种结果和另外一种结果也分不出好坏,但是参与者就完全不同了,他抱着两种态度,也就是关心和兴趣。注重兴趣就是把某种富有魅力的特征加到本来不感兴趣的教材中,用快乐行贿,引诱儿童主义和努力。他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美国一个幽默家说过,只要孩子并不喜欢你给他的东西,无论你教他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就如苏格垃底所说,一个自由的人不应当成为学习任何知识的奴隶,在强制性的情况下吸入的知识是不会在头脑中留下任何印象的。这同样也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有了积极性,才会有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才可能会一直沉静到学习中去,不断探索新发现,吸收新知识。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不断体察和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后学习的表现和发展的潜力的评价标准。

从兴趣的重要性出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教师在讲的很多知识虽然很重要,但实在太枯燥了,学生即使最初记住了,也很快会忘记的,而这种强制性的记忆是不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丝毫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内容。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进度会有很大提高,学习效果也同样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体会教育价值

杜威讲的教育的价值中说,要求每个人都有基本的对自己的要求。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较好的思想品德,让他去学习思想品德简直是妄想,只有在自己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和提高的。

价值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有鉴于此,教育的价值应该是指学生的个人需要与教育行为之间的特定关系,即教育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教育的价值,从不同教育行为实施者来说,有三种取向。第一种是知识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高,升入高一级学校为主要目标;第二种是社会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国民为目标;第三种是人本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个体自由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三种取向没有所谓的正误,它们相互依存,并行不悖,共同推进了教育价值的优化。

从这些出发,我们现今的教育在确定课程设置以前,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知识积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已掌握的知识的前提下有所进步。只有当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知识才开始发挥效用。否则,知识只是摆设而已。

另外,从教师教学的依据来看,现在教师一般都按照教案直接讲下去,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在课前所作准备的程度。我觉得要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还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在上课之前首先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能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灵活地讲授教学内容。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对教师来说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的程度。

(四)崇尚生活教育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生长就是生活。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是无目的,它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含有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以及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儿童和成人都在不断生长,但他们的区别不是生长与不生长,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成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境界,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产物。

因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另一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同样丰富,地位也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成充分的生活条件的事业,我们对未成熟的状态,先是觉得不耐烦,愈快过去愈好。于是,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出来的成人,回顾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总感觉无穷遗憾,只看到失却机会和浪费能力的景象,在我们承认生活有它自己内在的品质,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于发展这种品质。

所以,教育应该是生活的,讲授的也应该是生活中的事情,而非远离实际的空谈。朴素的就是美好的,自然的才是最真的,相信,教育同样也如此。

三、总结

《民主主义与教育》带给我的有很多,就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杜威宣扬的也是自由的教育、开放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觉得,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价值,以及课程的设置等问题。现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真正实行的情况如何,是值得深思的。就算素质教育实施得很好,我们也无法肯定素质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值得推崇的,就如王策三发表在北京大学教育论坛上的那篇题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一文,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疑问。其实,没有哪一种体制或是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采纳的,任何一种都有它的局限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更好地把握,识别它的优势和缺陷,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本职工作,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才能发挥出它本应有的作用和效应。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3000字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3000字范文,欢迎阅读赏析!

一、著作概况描述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由美国当代教育的先驱杜威所著的,它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杜威不但注重理论上的把握,更结合了实践,大大增强了理论的可靠性和生动性。

全书分为24章,约含3个部分。最初数章从非形式的教育谈到学校的兴起,概述了教育的社会职能和效用,指出了当前学校的严重缺陷以及改革的方向。其后各章便阐述民主社会的教育性质,明确教育即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意义,并借着对过去各种教育理论的批判来反证民主教育的正确性和优越性。此外,这几章还说明民主教育的目的是获得更多更好的教育,别无其他目的,这就是教育无目的论。再后各章系以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来理顺长期存在的兴趣和努力、经验和思想、劳动和休闲、个人和自然界、教育和职业等等矛盾,并给课程、教材和教法作出新的解释。最末两章则分别论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和道德论。

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因此种种,《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内容渊博而思想深刻的名著,虽然它诞生在20年代初,对我们现在的教育仍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认真学习《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教育名著,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的本质,结合社会实际开展有特色的教育活动。

二、著作阅读感受

著作中,有很多值得我细细品味的,也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当看到书中始终强调教育民主时,我似乎看到了孩子们脸上灿烂的笑容;当看到要明确教育目的时,我不由地意识到了教育的社会职责和历史使命;当看到要开设课程中的游戏时,我想到了新课程改革;当看到书中强调历史和地理的重要性时,我体会到了现今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修正的取向;当看到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时,我想到了教育必须为就业服务以及在课程设置中要有所体现……《民主主义与教育》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有很多,以下就四方面展开论述。

(一)洞察课程设置

杜威讲的课程设置方面,他说一个科目如果是实利的,那它就必然是不自由的,而如果不是实利的,那它就是自由的,从两者比较来看,自由的科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拓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加深他们的理智见识。

从以上来看,我们现今的许多课程都应该有所改善。我们可以开设更加丰富多彩的课程来让学生自由选择。不仅包括主干课,其他的如音乐、美术、劳技等传统科目,也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生活实际,来讲授课堂内容。在注重学习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一定要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有所乐,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将课堂和生活结合起来,运用理论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力度和理解层次。

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开设的课程的实用性来检测它是否有开设的必要性。现在我们学习的科目存在着重复性和纯理论化现象。这样的重复不仅是教育资源浪费,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从而产生厌学情绪,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充分实现。同时,课程的实用性不高。开设的课程大多只是一种纯理论的东西,没有很好的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这就不容易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也就调动不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

所以,我觉得课程的开设必须是有它的意义的,或是有利于增加学生的人格修养,或是可以将之应用到生活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更加加倍地努力吸收知识。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结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新课程,如开设一些关于生存技巧,思维训练,生活常识,医学保健,身心健康等方面的课程。

(二)关注兴趣培养

杜威讲的学习兴趣中说,旁观者对正在进行的事情漠不关心,一种结果和另外一种结果也分不出好坏,但是参与者就完全不同了,他抱着两种态度,也就是关心和兴趣。注重兴趣就是把某种富有魅力的特征加到本来不感兴趣的教材中,用快乐行贿,引诱儿童主义和努力。他承认兴趣在有教育意义的发展中的能动地位,其价值在于使我们能考虑每个儿童的特殊的能力、需要和爱好。美国一个幽默家说过,只要孩子并不喜欢你给他的东西,无论你教他什么东西都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就如苏格垃底所说,一个自由的人不应当成为学习任何知识的奴隶,在强制性的情况下吸入的知识是不会在头脑中留下任何印象的。这同样也说明了兴趣对于学习掌握知识的重要性。

对于兴趣的培养,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有了积极性,才会有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才可能会一直沉静到学习中去,不断探索新发现,吸收新知识。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的不断体察和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后学习的表现和发展的潜力的评价标准。

从兴趣的重要性出发,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到这一点。教师在讲的很多知识虽然很重要,但实在太枯燥了,学生即使最初记住了,也很快会忘记的,而这种强制性的记忆是不能对学生的能力培养起到丝毫作用的。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内容。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进度会有很大提高,学习效果也同样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体会教育价值

杜威讲的教育的价值中说,要求每个人都有基本的对自己的要求。打个比方,如果说一个人没有较好的思想品德,让他去学习思想品德简直是妄想,只有在自己具备一定条件的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能够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和提高的。

价值从哲学意义上来说,是指人的需要与事物的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有鉴于此,教育的价值应该是指学生的个人需要与教育行为之间的特定关系,即教育对学生的积极意义。

教育的价值,从不同教育行为实施者来说,有三种取向。第一种是知识价值取向,以学生的知识的习得、技能的提高,升入高一级学校为主要目标;第二种是社会价值取向,以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公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备较高素质的国民为目标;第三种是人本价值取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个体自由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三种取向没有所谓的正误,它们相互依存,并行不悖,共同推进了教育价值的优化。

从这些出发,我们现今的教育在确定课程设置以前,应该首先考虑学生的知识积淀,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才能在已掌握的知识的前提下有所进步。只有当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时,知识才开始发挥效用。否则,知识只是摆设而已。

另外,从教师教学的依据来看,现在教师一般都按照教案直接讲下去,而没有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在课前所作准备的程度。我觉得要真正发挥教育的价值,还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在上课之前首先采取相应的检测手段,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和能够接受新知识的程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灵活地讲授教学内容。虽然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对教师来说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得心应手、信手拈来的程度。

(四)崇尚生活教育

生活就是发展,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生长就是生活。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是无目的,它本身就是它自己的目的。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含有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以及特定的观察与思维的对象,儿童和成人都在不断生长,但他们的区别不是生长与不生长,而是各有适合于不同情况的不同的生长方式。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成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境界,使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的产物。

因为生活就是生长,所以一个人在一个阶段的生活和另一个阶段的生活内容同样丰富,地位也同样重要。因此,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成充分的生活条件的事业,我们对未成熟的状态,先是觉得不耐烦,愈快过去愈好。于是,用这种教育方法教育出来的成人,回顾儿童时期和青年时期,总感觉无穷遗憾,只看到失却机会和浪费能力的景象,在我们承认生活有它自己内在的品质,而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于发展这种品质。

所以,教育应该是生活的,讲授的也应该是生活中的事情,而非远离实际的空谈。朴素的就是美好的,自然的才是最真的,相信,教育同样也如此。

三、总结

《民主主义与教育》带给我的有很多,就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杜威宣扬的也是自由的教育、开放的教育、民主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他的民主主义思想仍然起着积极的作用。

我觉得,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价值,以及课程的设置等问题。现今社会,提倡素质教育的口号喊得很响亮,但真正实行的情况如何,是值得深思的。就算素质教育实施得很好,我们也无法肯定素质教育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是值得推崇的,就如王策三发表在北京大学教育论坛上的那篇题为《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一文,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疑问。其实,没有哪一种体制或是策略是完全正确的,必须采纳的,任何一种都有它的局限性,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更好地把握,识别它的优势和缺陷,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本职工作,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优化,才能发挥出它本应有的作用和效应。作者:王丽燕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


大学生读后感|读一本好书读后感|好书推荐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请关注读后感栏目。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一】

约翰杜威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杜威于1919年5月至1921年曾来中国讲学,足迹遍及十一省,到处宣传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学。杜威的教育思想对我国有很大的影响。他在漫长的事业历程中提出了一整套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哲学。他的思想基础是民主即自由这一道德观念,他为对此观念建立一种令人信服的哲学论证并为追求一种能确保这一信念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实用主义,贡献了他的一生。他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正如他所说,该书是最能概括其全部哲学立场的著作。

该书是杜威在1916年写成的。全书共分26章。这时美国面临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革命的新阶段,正处在发展的时期。因此,要求研究与探索新的教育以适应工业革命的需要以及解决社会政治生活的各种问题,这是时代的需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反映了美国资产阶级这种要求。《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行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串一起,从而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判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他主要的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诱发、引出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也不应该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儿童的智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为此,他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情境。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受其启发而倡导的。

再者,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而学校应改变课程,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把各阶层的学生训练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给他们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基于这两点认识,杜威很注意结合儿童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材。

杜威的教育思想或者说《民主主义与教育》为代表的教育思想总纲所表现出来的是通过教育改革创新在美国创立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更多的人能够享有和接受民主的教育。力图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它不同于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力图培养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者的哲学王而进行的阶级统治。也不同于卢梭的原著《爱弥尔》缺乏实践的支撑脱离实际,空想式的乌托邦。杜威的民主主义教育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教育实践及经验,可谓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在这本书中,有着哲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杜威用睿智的话语来阐述教育与民主,简单的话中潜藏着深刻的含义,将教育的相关知识讲的深入浅出,能激发我们很多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新的想法,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二】

要谈教育哲学,首先得明确什么是教育哲学,哲学以最简洁最基本的形式来描述这个世界,延伸到教育哲学即以最基础的方式来思考整个教育世界,然而,为什么需要教育哲学,如果没有教育哲学,人们就不会思考人类的教育事业,只需人云亦云,赶时髦或不求改进,教育哲学就是要让知其所以然,并指导人们去实行不盲从、不演习习惯的教育(杜威在华教育演讲)。

杜威教育哲学社会基础是民主社会,在民主社会中,资源是共享的、开放的,每个人有均等的教育机会。他教育哲学的精要是实用主义,批判传统教育中学科与生活断绝联系,导致社会与学校分离,最终导致社会的不公平,这恰好与杜威主张从做中学,从做中获得快乐和知识,让儿童热爱学习和生活,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非常赞同杜威关于做中学的观点,并不是说任何事情都要亲身经历,但若能促进其学习的发生,做一下又何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更喜欢游戏或活动,在游戏活动中他们学得更快,并且能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去,紧密地与生活相结合。关键是这样的教学方法适合什么阶段的学生,以及活动或游戏的方式。我认为在初级教育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一些实用的知识,这样即使有的学生就此辍学,也不至于与社会脱节;而在中等教育阶段应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高等教育的责任应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的人,更加联系实际来教授一些理论知识,同时这些理论知识又能回到实际中,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或方案。每个阶段活动的内容和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要求儿童在还没有懂得这个社会的状况前,就去研究政治,这是荒唐可笑的。

杜威的实用主义或经验主义我理解为生活主义,中国的成语叫学以致用,一种知识学习了如果没有实际的用处,只能作为炫耀或显示地位的东西,这种教育是极其失败的。现今中国的大学教育,文科专业学习的知识与现实脱节,理工科专业学的知识远远落伍于现今的科学发展,这样的教育有何用处?

可是要让学习的知识与生活实际合拍,谈何容易。首先,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恶习学而优则仕,学习有了一层功利性的色彩,而不是为了个人价值的实现。其次,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与实际生活的分离,教育改革只局限于教材不断频繁地变换,而没有触及实质性的东西教育理念。最后,要关注的是教育一线的工作者,我们的教师,他们思想的转变直接影响到祖国花朵的培养方式。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三】

经验,何为经验?杜威在这一部分开篇就提到经验,并且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经验。经验就是一个人打算做某件事,这件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人。他提出只有生长积累的经验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经验过程中遇到的几个误区:身体和心灵的分离或者是行为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偏重身体或行为的训练则会导致机械地活动,如果只用心而不结合行为,则会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想着是运气或者偶然。

第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到思维并且使思维获益。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他们懂得经验或经验情境的意义,注重联系实际而不是学院式的学习。对于判断是否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标准是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否是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第二,思维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凭空捏造,思维的材料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

第三,在思维中,掌握的资料只是一种观念,由这些观念引发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动才能检验这些暗示的正确性。

总之,教育要贴近生活,将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激发出一些暗示,最终要回到行动上去检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用到思维,才能真正改变思维。

教材与方法的统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处理,是how与what的区别。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一般方法与个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种参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来发掘自己的创造性。

个人的思维与方法:信心与自信的区别,信心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一往无前的态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虚心,保持一种孩子般天真的态度,专心。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四】

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对其提出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刻理解。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诱发、引出学生的积极性。不应该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两方面不能偏废,教育的起点和素材是本能和能力,必须诱导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本能和能力。杜威认为,人的种种能力是天赋的种种生动的趋向运用某种材料所形成的。

因此,为要发展学生的操作、思维等能力,就应事先决定好让学生接触什么材料,而选择材料必须采取社会的标准。显然,杜威所要求的是:学生手脑并用地从事社会性的主动作业,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乃是自然而来的结果。他企图以此调合过去那种只重知识或只重智力的分歧,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智力的发展中,杜威尤其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学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为此,他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情境。过去,教育界对杜威提出的从问题出发的五步教学法多有批评,但后来有人认为:实用主义者所提倡的实验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处。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受其启发而倡导的。

杜威无论是在其教育思想还是后来所创立的学校里,都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动作业课程的。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而学校应改变课程,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把各阶层的学生训练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给他们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基于这两点认识,杜威很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材。他认为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给现在社会生活内容的种种意义所构成,由于社会生活发展得更为复杂,因此对这些材料要加以特别的表述和组织。

从教师的观点来看,学校中的各种课程代表着许多工作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资本。但是,这些课程远离学生的经验这也是事实,所以学生的教材和成人的教材即书本中的教材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一致。成人的材料是学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学生的材料的现状。成人的材料直接成为专家和教师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成为初学者和学生的活动的一部分。在使用课本时所造成的大多数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牢记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观念所产生的教材的区别。

为此,他拟定了一套游戏和工作相结合的,即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教材。在他所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1896年)里的课程便是如此,在那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杜威说:主动作业这个名词,既包括工作,又包括游戏。两者都有意识地抱着一定目的,并对材料和过程的选择进行设计,以实现所期望的目的。工作和游戏的区别在于结果的观念引起较长过程的活动,凡是所做的事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而学习恰恰便是这样一种事。因此,学校所以采用游戏的作业,并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是出于理智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权宜之计。可以说,没有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

总是在游戏,为何学习效果不佳呢?不要忘记,在多数校外环境里,教育的结果不过是游戏和工作的副产品,是偶然的。因此,学校的任务就是创设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大学生《民主主义与教育》读后感【五】

杜威,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而他的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最集中,最系统的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我认为,要真正的理解杜威的思想,就必须认识到他提出教育无目的的目的。其实,杜威并不是倡导教育无目的,他的教育其实是有目的的,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他以生长为教育目的,认为教育要促进儿童的发展.要促进社会的民主和谐.杜威非常注重儿童和青年独立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的培养。他不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而且注重不同团体、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使平等、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

《民主主义与教育》初读时觉得很难理解,但耐心读完后却有很多收获与启发。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适用至今的教育观念,他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来解释教育,创造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他利用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冲锋陷阵,使儿童真正从压迫天性的传统教育中获得了解放,学校也大为改观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是那样的鲜活而有价值,尤其是他关于教学论的阐述,使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是传授知识的工作。看似正确的话杜威却提出反驳说,犹如由工具箱中取出锯子不是制造工具,从别人口中听来也非真正获得知识。杜威提出从做中学,就是说教学不应该直接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诱导儿童在活动中得到经验和知识,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附着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而有些教师却脱离儿童生活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有的老师把儿童视为容器而以高压手段灌输知识,其结果只能使儿童学而不思和记而不解,或招致学生的反感。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状况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不间断的模拟考试、各级统考,迫使老师不得不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挤占学生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其他课程的时间,学生真的要成为只会学习的机器了,哪里还有什么自由、兴趣可言。

这种忽视学生要求和实际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微小的。我们知道世界上有些国家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与我国的课堂教学方式截然不同:他们那里,六年级学生读的功课才相当于我们四年级学生的水平;他们那里,课堂轻松、活泼、生动有趣,简直像是在做游戏。但是,这一切并不妨碍他们和科技进步,得诺贝尔奖。这些现象曾让我们疑惑不解。但是现在,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是在做中学这一理念所起的作用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那些他们在生活中已很熟悉或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东西,所以,对学生来说,知识就不再只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符号,而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活画面,这就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动手操作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杜威的理论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仍然会给我们的教育实践以无穷的指导和力量,读了他的这本书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还要不断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篇一:《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如果按照我自己对于书的喜好,我是觉得不会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本名看似很理论的书来读的。不过,由于之前阅读过他的书以后,并且前一本他的书,还是一本偏感性方面的书,说的是审视生活的细节。他的语言风格就不做多说,总是是我很容易接受的,不生硬不死板,接近那些不喜欢理论著作的人的口味。

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读完他的这本书以后,我更加的喜欢他的文字了,他是一个文字里无时无刻不透漏着对理性的思考,但是他却可以将那些很理性的东西,通过他的文字感性地表达出来,不是说他的文字矫情,而是他会在他的文字里面注射一点点温情但不矫情的情绪,让你能够理解他对于我们社会的担忧,在他的骨子里,永远都是一个热血的青年,虽然他已不在年轻。

作者刘瑜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同时兼备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还是剑桥大学的讲师,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里,他了解他们的民主,大到制度,小到生活。在他描绘的民主的西方国家里面,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民主的急切渴望,政治是理性的,但是作者确实个感性的人。高中时候甚至现在大学我们学习的政治课里面,让我觉得那时的我们是如此的愚蠢,所谓真正的洗脑,就是让你相信央视的新闻联播,让你相信地震灾难中上演的生命奇迹,让你去相信我们生活得很姓福。

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低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语言的盛宴中觥羮交错,而思想家总是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腐败丑闻虽然败坏一个国家的声誉,但是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自由在起作用。相比之下,比丑闻更可怕的是潜规则已经变成规则,人们对丑恶已经充耳不闻。民主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民主是今天我向西部拨款多少个亿,但是却始终未见那几百块钱落到我们的口袋;民主是什么,是嘴巴上我说着我自己姓福,但是我们一毕业混了四年拿了文凭,还是要出去社会讨一口艰难地饭,而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也只会打打口水战,什么实事都干不了。物价依然飞涨,工资依旧不涨,就业依然困难,生活依旧苦难。

【篇二: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作者书题为《民主的细节》那自然全书便围绕民主展开。谈到美国的民主,许多国人都会拿之与中国的民主相比较。于是乎也有了那些所谓的愤青对中国的现状进行抨击。诚然在中国的我们是无法清除的体会到民主的力量的。似乎我们在高举民主大旗,高喊民主口号的同时,却还没有美国这样的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民主。

然而事实上我们或多或少的因为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美国并没有我们想像的民主。罗伯特达尔便曾经在《美国的宪法有多民主》一书中列举了如同总统不是直接选举等一系列的民主破绽。

但问题在于不够民主一定是件坏事吗?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定是越民主越好的吗?如今许多国人纠住国内的非民主现象,斥责政府,政治精英等少数人手握权力。事实上美国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少数人的专政固然不可取,但多数人的暴政就能要了吗?回答必然是否定的。联邦党人认为暴政来自于直接的民主,而反联邦党人则认为暴政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和政治精英。到底谁是对的?我认为两者的说法都过于片面了。区别暴政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所以无论权力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都不是真正的民主。而美国最后出台的宪法正可以说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了折中的方法。找到了一种制衡。

美国人清除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就是美国需要一个民主制。或者说美国人清除他们同样不需要的是一个绝对民主制。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平衡,在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平衡。在派别与派别之间的平衡。所以美国的宪法必定也必须有不民主的地方,因为美国人追求的不是民主最大化而是制衡最大化。所以必要时,他们甚至还需要为直接民主设置障碍。

自美国宪法确立以来,国会有过一万多个宪章提议,但只有25个通过并生效。这是对政府和政治精英的限制。为了避免革命而及时响应革命。这是对平民权力的限制。只有两方面共同限制才能真正得到制衡的场面。充分制衡的精神使任何权力的扩张不至于转变为专断的权力。虽然制衡最大化可能会导致少数人与多数人之间的拉锯,也引起了平等派与自由派的拉锯。但这种拉锯正是政治健康的表现,怕的就是一家独大。正如作者所说的它是权利和权利之间的斗争,而不是权利和权力,或是权力和权力之间的斗争。与其说它反应了邪恶的资本家、政客与善良的人民群众之间的斗争,不如说它反应了社会内部的不同价值追求。

美国的民主制度史,就是权利不断平等化的过程。这里的权利不只是指民主的权利,也包括了专制的权利。

正是不断追求制衡最大化。平民自治和权利底线两大精神才得以保留下来并成为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这个社会与其政治才会保持健康。也只有制衡下的民主才有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空间。

【篇三:读《民主的细节》有感作文】

前些日子,有幸借阅到《民主的细节》一书,这本刘瑜写的,类似于随笔类的政治观察,我久有耳闻,只是今天才得以拜读。

一本介绍美国民主制度的书籍,并没有像我们往常看到的文著,困在自由、宪治一类名词面前,大而无当地浮游表层;亦没有简单的评断是非,引发任何振臂一呼的冲动和思想上的懒惰,而是从上至下,充满智慧和灵气的,落到平常生活的见闻细节上: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最生活化的语言,无法不令人钦佩。而全书读下来最引发我思考的,就是书名中的这细节二字:也许,它不是什么普世价值的响亮口号,甚至不是精细优良的制度设计,而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态度和习惯。回想我们自身,实在令人有感而发。

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何如此坚固,一直是史学家们研讨的热门题目,很多人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它这么根深蒂固:在专制制度下,专制作风是掌握更高权力者的特权,绝大多数匍匐于更高权力之下的人就只有唯唯而已。

也许答案也见诸于细节二字之中。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专制的基因,这种传统的,且深入人心的专制思想,数千年来生长绵长不绝。

即便到了现代,这种以真理化身自居的专制做派也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甚至今天,很多民主人士却不自觉地用专制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民主的追求。在他们的观念中,民主就是真理,而自己追求的民主就是唯一的正确。既然自己手里握有唯一正确的真理,你们当然要无条件地赞成我的观点,否则就是专制。

记得我就曾遇到这种情形,与一位学长讨论问题,在一个小环节上产生了分歧,由于我稍微坚持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位兄长便勃然变色,音调抬高八度说:你根本不了解情况。云云。如果我坚持下去,那么所讨论的恐怕就不是原来的问题本身了,于是我委婉地说,咱们是不是可以不用这种方式谈问题?这位兄长的小专制没能顺利达成,面色便有些忿忿起来。

我还碰到过更过分的追求民主与自由的专制表达,对方一直强调:我这就是真理。甚至最后直接摊牌说:我这个人就是不爱听反对意见。于是我只好问他:你这样与你反对的专制者又有什么区别呢?你甚至还不如专制者,有的专制者还要做个表面文章的。如果这样,你所宣扬的那些民主和自由还有任何价值吗?当然,后来这位朋友向我表达了内疚之情,说他是由于情绪激动冲昏了头脑;其实,这与情绪没什么关系,怕是一种习惯性的专制文化心理在作祟:我掌握,或者我认为我掌握真理,我就可以强迫你接受。从他的这种表述中,大概可以窥到以追求民主却大行专制之道的奥秘。

反省起来,在我自己身上,也时时会暴露出真理在手的专制文化心理的尾巴,有时候与人争辩起来,会脱口而出你这个哪本书看来的,肯定是道听途说之类的霸道言语。

KTV可以让人们一展歌喉,虽然不一定唱得好,但毕竟是自己的声音,可以自我欣赏和陶醉,没有说因为我不是歌手或者嗓音不好就不允许我歌唱的。今天的互联网亦然,人们上网就是要浏览不同的观点,从中扬弃,反鉴自身。但我们总是看到,文化专制思想的影子随时会在网上现身,有些人不是来网上讨论问题,交流不同意见的,而是来发泄和谩骂。而另一面,也有的作家学者试图建立个人权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摆出盛气凌人的架子,对小人物的观点不屑一顾,甚至居高临下的封杀他们,他们忘了有时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的道理。小人物的观点有时是最有见解的,他们经常代表了百姓的心声,他们没有学术的框框,没有被丰富的知识所左右,可以发出最坦荡和朴实无华的声音。

中国如何进一步走向民主,这个题目太大,显然不是我该多想的问题。但是渺小的个体或也能为未来的民主社会贡献良多。而首先需要反思的就是我们每个人自身,从日常的言谈举止到生活中的大事小情,可能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身上的专制文化心理,最应当得到认识和清理。想必,当全民民主气质得到普及,成为习惯,那个既符合我们特色又能令每个人充分享有的民主社会,便也为时不远了吧。

【篇四:读刘瑜的《民主的细节》有感】

周末回到北京的家,发现女儿的床上放着一本书,书名叫《民主的细节》。我拿起它随便翻了几页,立即被里面的内容所吸引。我把它带到成都,用了几个晚上读完了里面的所有章节。当通过书背面的几则书评意识到作者是位女性时,我对她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

本书与我以前看到的论述美国民主的著述很不一样。该书没有抽象乏味的理论分析,也闻不到任何偏激和霸道的味道。书中用作者在美国8年期间亲见亲闻的大量事实,描述了美国式民主的实际运作,让人不得不同意作者的这样一个结论: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并不是华盛顿一尊供人朝拜的偶像,而是一把凿子,打造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美国今天的强大与稳定固然有其他因素的作用,但美国政治体制所具有的创新与纠错能力功不可没。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清白无辜,而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器,它具有相当的自我纠错能力,从而能够实现点滴改良,而不是陷于暴政的死循环。作者并不回避或否认美国式民主存在着的许多缺陷,有着许多它所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作者同时指出,相比其他的制度,民主制度仍然是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最好的制度。承认杯瑜珈子不是满的,同时也承认半满的杯子总比全空的杯子要好,也许不能带来激进主义的快感,却是一种智慧上的诚实。针对社会上大量存在的对美国式民主的种种无知与歪曲,作者感叹道,不了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而洋洋得意。作者并没有提出其他国家应完全照搬美国的政治制度,而是希望世人以一种开放平和的心态对待美国政治制度中可以借鉴的一些东西。精神上开放并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顶礼膜拜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是指放下以前所积累的成见,保持一点虚心,一点好奇心,暂且搁置政治上的判断,真正出于知识的兴趣,去从细节上、从实际事务上去观察、去比较不同社会的运转方式。只有当一个人观察那些书本里的词汇如何在现实政治中展开时,才能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且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公共生活方式。

虽然我的学识与作者无法同日而语,也没有成心拔高自己的意思,但我仍然想说,作者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了解是极为有限和片面的;更有许多人对美国的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态度是偏激的甚至是病态的。我们的问题不是我们没有机会了解,而是我们不愿意了解,甚至不屑于了解。可问题是,不愿了解和不屑于了解并不意味着事实不存在。缺乏对事实的了解,我们就可能与真理失之臂。

回顾美国的近现代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渐进改革史。以相对较小的社会与生命的代价,美国社会对普遍人权的保护一步一步地推进,政治、经济与文化制度不断得到调整而趋向完善。一次次的战争或社会危机非但没有摧毁美国的政治体制,反而成为政治智慧与政治制度调整与进步的契机。今天,西方社会在绝大多数领域比我们更接近社会主义的理想。问题不在于美国社会过去是否也有过种种劣迹,也不在于美国社会今天是否仍有许多弊端,真正的问题是在于,是什么因素导致美国社会能够在检讨劣迹和修正弊端方面比我们更自觉更容易?如果你看了《民主的细节》这本书,你就会明白,自由与民主的价值与分权制衡的制度成就了这一切。在思想和言论充分自由的环境下,真理与政策的讨论是充分的;在分权与制衡的民主制度下,创新与调整是持续的、主动的和慎重的。在自由与民主的西方社会,政治家们的国际与国内政策不受意识形态的约束,国家与选民的利益是唯一的指引。只要是对国家和选民有好处,哪怕是马克思的主张也可以采用。

与美国形成对比的是,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在那里,政府掌握着镇压异己、操纵媒体、垄断资源、箝制司法的绝对权力。政府自封最佳,关闭讨论大门,维护武断结论。但拒绝自由辩论并不意味着全社会对所有的政治问题达成了共识,更不意味着政权的根基是稳固的。由于不能就制度与政策的选择进行充分的辩论,也不能对政府进行公开的挑战或批评,人们的误解、愤怒得不到澄清与释放,只能不断地积压,这无疑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这些国家拒绝自由民主固然与统治集团的既得利益有关,但执政者对美国式民主缺乏真正的了解也是重要原因。《民主的细节》一书有利于澄清我们对美国民主制度的某些重大疑虑和误解。比如说,民主并不意味多数人的暴政,而是社会精英与普通大众的互动;民主并不是贵族平民化,而是平民贵族化;民主不仅是一种抽象的价值观念,更是一种具体的社会制度;选举的意义不在于更换政府,而在于激活公共生活,带动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讨论;权力制衡的目的不仅在于利益均衡,更在于提高政治决策的理性成份,尽量减少公共政策中的专断性。民主制度不是简单的统计机器,而是微妙协商机制;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不在于社会精英呼风唤雨,而在于民众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和实践公共责任,从而增强全社会的认同感与凝聚力;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公民不仅有强烈的权利意识,而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人们不仅主张改革和创新,也尊重现有的法律和秩序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也没有完美的制度,但这并不能阻止人们探索真理和向往美好的制度。某种社会制度是一定的历史、文化和地缘的产物,不可能相互替代和照搬,但世界潮流是客观的和不可阻挡的。既然中国不可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那我们就应该观察潮头的位置与方向,努力做到与时俱进。

【篇五:《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当我读完第一篇章的时候,我就已经完全被吸引了,恨不得放下一切,把它一口气看完,甚至有点自责,为何半年前买的书,直到现在才刚开始看。

最初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是在《南方周末》,《民主的细节》被《南方周末》评为2009年度致敬图书(非虚构类),同时,民主的粉丝们热烈抢购的情景也可谓火爆,非一般售书能与之相比。2009年6月出版,半年加印8次,我手上的这本是今年1月再版,已是第11次印刷。

站在读者的角度,我明白了那些粉丝的热烈,我理解了他们的心情,我懂得了他们的渴望。作者刘瑜是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个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在美国所观察,体会,理解的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个人与政府的关系。

《民主的细节》不仅关注了美国,也比较了中国,这是该书受欢迎的另一个原因。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对中国热点事件的关注在先,才会去到美国的类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国的热点,会联想起中国的类似事件,一般有着什么样的过程和结局,它激起了人们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同样的困境和难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智慧解法?

比如,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国内近几年舆论谴责焦点,眼看着养政府的费用越来越高,其中很大一块花销,竟然都公开地用于这些与公务无干的事情,民众的愤怒也自然水涨船高。难道这个问题就治不住么?刘瑜在书里说,美国几乎不存在这个问题。为什么?难道美国人都那么道德高尚么?刘瑜解释当然不是。这是因为钱不归美国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提申请,议会认为它这笔费用值得花,才会批给它钱;前面有议会盯着钱包,后面有媒体与法院盯着去向,一旦你申请到的钱没有按照原本说好的方式去用,无数的麻烦就会找上门来。前狼后虎看守着,哪个官员也不敢拿自己的前途冒险。

再比如,2007年4月,河南平顶山发生矿难,33人死亡。而这一事件还没来得及在各大媒体露上一脸,就很快淹没在辽宁铁岭钢厂钢水包脱落32人死亡、河北邯郸煤矿爆炸死亡11人这样层出不穷的新闻里。那么难道我们就不悼念死者了,就当33个工人仅仅是一个数字,任其淹没在其他数据里了?美国曾经也是一个矿难频繁的国家,但是每次大的矿难,都转化为相关制度改进的机会。1951年,伊利诺伊州矿难直接导致联邦煤矿安全法案的出台。1968年的西弗吉尼亚矿难又导致了1969年的一个重大立法:联邦煤矿健康和安全法案的出台。2006年1约的沙沟矿难,促使美国当年就通过了2006矿工法,更新1977年的安全法。这种制度的纠错能力,加上权利部门间互相监督的制衡机制,致使美国矿难发生的频率不断下降。现在,美国的煤矿开采行业已经成为本质安全行业,劳动安全性甚至好于农业、建筑业和零售业。百万吨死亡率之有中国的百分之一。刘瑜认为,对平顶山工人的真正悼念,是用制度改进来悼念他们,而且很可能,这也是最让他们死而瞑目的一种纪念。

还有,美国传媒领域也不乏自由化的恶果。一些电视节目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观众神经为手段,追求高收视率,可谓是欲最差而不得。这种感官刺激主义的确是文化市场化内在逻辑的必然结果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刘瑜为我们介绍了美国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如何与言论彻底自由派持续的作战。1978年,最高法院裁决FCC有权对早6点到晚十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设限,以保护未成年儿童,守住底线;而同时,在审查程序和立法层面,又迫使FCC的下流与否标准遵循最小化原则,给文化的自由和多样性留出充足的生长空间,使美国成为当今公认的媒介环境最好的国度。美国的文化土壤养育出杰瑞斯布林格秀这样的变态秀,也养育出欧普拉这样倡导人文精神的谈话秀,还有一大批像《探索》这样的优秀科普节目和一批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变态秀发展到一定程度,伎俩用尽,只是让观众麻木、看穿、唾弃、远离。之后,人们还是想回归细腻、美感和智慧。最近《福布斯》发表了2010年全球名人榜,脱口秀女王欧普拉重登最有影响力名人第一宝座,她已是第四次登上最有影响力名人排行榜冠军。2009年,她的媒介帝国估计赚进三亿一千五百万美元,可谓是名利双收。她的成功也从一个侧面印衬出,多数美国观众的审美品味是有智慧的。

站在媒体人的角度看,该书和作者刘瑜有着全新的尝试和突破,令梁文道、柴静、闾丘露薇等业内高手也不禁向这位业余写手投去赞许的眼光。

我非常赞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多年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比如我们喜欢笼而统之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且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是这个概念到底是指什么呢?指美国缺乏福利制度?指美国没有劳工保护?如果这个宏大的帽子下面其实空无一人呢?批判一个概念其实很容易,只需要把它定义的邪恶一点就行,但是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到事实本身。

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刘瑜的写作方式上刻意追求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这种拆解和描述,需要耐心的观察、理性的思考。

正如梁文道评价的那样:她为那些苍白的名词填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的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营养剂。

当今传媒领域,越来越多的各业界专家学者,凭借着过人的口才和妙笔,成为媒体的评论员、专栏作家、主持人,比如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广东台开办了《财经郎眼》、研究政治的刘瑜在出书前也为一些平面媒体写评论,还被评为《南方周末》2008年度致敬专栏写手。《民主的细节》就是她评论文章的集结出版。这些有着深厚专业背景、独特洞察力和解析力的新媒体人让大众传媒多了一份平民的幽默和学者的尖锐。

【篇六:《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前段时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一本书《民主的细节》。这本身是一个作者的杂文集,是从某报纸的专栏集合而成。从这本书,我们看到美国这个国家的民主制度的一些细节,对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由于时间关系,目前尚未读完。但由于是文集,故不影响现在谈谈读后感。

先说美国的民主制度本身。不能不说,美国的民主制度在长时间的发展后,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了。尤为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一些非资产阶级的东西。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捐赠门槛。就是每位选民对政党的捐赠是有上限的,这就从法律上避免了大资本家对政治的影响。当然,本书也提到了一些绕过法律的捐赠,即所谓软钱。但至少,从法律设计来看,美国当局也注意到大资本家的垄断性干预对政治的破坏作用。我认为这一点不能单单从欺骗的角度来看,他确确实实反映了其对民主的深刻要求。

但是很遗憾,作者的看法,我认为主要还是片面和幼稚的(虽然我对作者保有尊重,但实在想不到什么词比幼稚更加恰当)。作者对美国民主的认识只停留在其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基础。认为其精髓在于包括权力制衡在内的精巧的制度设计。并以此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对比。虽然他没明说,但我感觉到他想说,只要中国参照其制度,基本可以进入真正的民主社会。

如果真实这样(希望我是误解),那确实很遗憾。我认为,确实,美国比现在的中国民主程度高得多,甚至不在一个量级。但,中国至少目前完全不具备美国民主制度的条件。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建立在美国整个国家对外国剥削的基础上的。为什么美国的阶级矛盾如此缓和?并不是资产阶级变性了,而是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将剥削的主要对象变成外国无产阶级。即将阶级矛盾转变为国家矛盾。对于这一至关重要的前提,作者没有谈到。我不知道是故意的没有谈到还是就是没有看到。

另外,从国内而讲,美国发达的国力,老百姓的富足也决定了其民主的可行性。比如,捐赠的门槛。从作者引用的数据来看,美国大选的大部分费用来自散户。试问,如果美国老百姓如同中国那样贫穷,谁会捐那么多钱出来给一个陌生的竞选者?如果在中国这样贫穷的国家(准确说是老百姓贫穷的国家),高额的民主费用仍然需要大资产阶级或者官僚支持。

伊拉克战争,作者很多文章都有涉及。但同样很遗憾,作者在极力为美国粉饰。作者批判伊拉克战争是为了石油的观点,但其观点却牵强混乱。记得作者有一句话,大致是说,石油的问题通过经济侵入即可,美国干嘛要投入那么多钱去为了石油?我看到这觉得非常可笑。投入那么多钱?投入的是谁的钱?投入的是美国纳税人的钱!投入的钱干什么了?投入的钱从军火商那里买军火了!对于美国的大资产阶级,伊拉克战争没有损失!伊拉克战争最大的赢家就是他们。

回到主题,民主,在中国是个问题。民主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说实话我现在仍然很难概括,但我知道并不是什么制度的设计,其前提必然和经济相关联。市面上粉饰美国的文章大有市场,这一方面说明一些右派的幼稚,另一方面也说明左派的力量薄弱。其重要原因就是国人的思想未被解放,仍然停留在人云亦云的阶段。理性往往战胜感性。羡慕美国的发达,因而感觉美国什么都是好的,认同任何赞扬美国的理论。

现在急切希望中国来一场思想解放运动,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反对盲目跟从,反对别有用心的煽动。

不过首要面对的问题是,当人们为了房子、生活精疲力尽时,有几个人能认认真真的思考呢?多数人是发泄心中不满而已。说到底还是经济上的问题。

【篇七:《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我第一次接触美国政治是在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这之前,我的所有想法就是:美国人就是白种人,而黑人就是非洲人。每当在大街上看见一个金发碧眼的白人,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个美国人,而遇到黑人,那他肯定就是非洲人。我有这样的想法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所知道的外国就是美国、日本、英国,就连非洲都曾被我单纯地认作是一个国家。因此,奥巴马的胜选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开始和老师讨论,问老师很多问题。就这样,美国的概念就开始在我的脑海中慢慢形成。

2009年6月,我考进了高中。鉴于我对文学和历史的特殊爱好,我的一位历史老师向我介绍了这本《民主的细节》(刘瑜著),于是,半年前我所形成的那个关于美国的概念便再一次出现了。在书中第一篇,作者说了一句让我映象十分深刻的话,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不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我觉得,在美国这种政治体制下,其实选谁都差不多。这句话让我想到了半年前奥巴马赢得的美国总统大选,美国人的想法究竟与我们有多大差距,或者说美国的政治人和我们的所谓的政客究竟有多大差距,我们的思考方式悬殊在哪里?这些问题,我在《民主的细节》里面找到了答案。

美国是一个公民意识比较强的国家,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人们总是可以认识到自己就是这个社会的主人,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必须为此而负起相应的责任。就像我们走在大街上时,会看见有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但是如果在家中,我们是觉得不会将垃圾随地乱扔的,相反,我们会将其规规整整地放到垃圾袋,生怕会有不干净的东西掉到地上。而美国的人民就是最爱家的,这个家就是整个美国。在这样的情况下,国事就变成了家事,国家的每一件大事其实就像是一件小小的家事。在美国的总统选举中,我们总是会发现,候选人的选举议题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例如给不给非法移民发护照、同性恋能不能合法结婚等,而选举议题的鸡毛蒜皮化,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美国社会在重大基本问题上达成共识的表现,一个社会具有多大的发展潜力,一个国家能否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决定性作用的往往就是看统治者与社会民众在这样一些小小的问题上能不能达成共识。

在美国这样一个以自由和法治立国的国家,人们对自己的隐私权利、言论自由以及法律程序有一种神经质的警觉,在他们的眼里,自由、权利、法律,娇嫩如婴儿的肌肤,需要一丝不苟的呵护。在隐私权利上,人们总是不会给对方留有余地,即便是总统,除非你有法律的依据,否则就是免谈。美国前总统布什曾在9、11之后,秘密下令国家安全局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出美国的电话、电邮进行窃听窃取。这件事情在近五年后,也就是2005年12月被《纽约时报》给抖了出来,闹得全国沸沸扬扬,国会便开始对此事召开听证会,进行调查。结果证明,布什因此而背上了滥用权力的臭名。一个国家究竟是法律具有最高权威还是领导人的意志就是国家的行为准则,我们都会向外宣称自己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是我们的法律权威却无时无刻不在受到挑战。相比美国,我们的道路还有多远,这是我们需要时刻考虑的。

你的钱值几个钱?在美国,你如果想要用钱购买选举,政客当选后为你服务,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每年的总统大选都会花费大量的钱财,比如1996年总统大选花了4亿8千万美元、2004年超过10亿美元,而2008年大选,离大选结束还有近五个月的7月底就已经超过10亿美元。这样的情况对于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法理解的问题,如果有人拥有这10亿的资产,那么这美国总统不就成了他的总统了吗?然而这样的情况只有劣质民主才会发生。美国法律明确规定,选举中一个人每次选举给一个候选人最多只能捐2000美元。因此,如果有人想用这点钱买通一个官员,就不是一点点难度的问题了。在我们的常人的惯性思维中,我们都知道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那是在我们今天或者过去的社会现实状况下,而在一个真正的民主、法治社会,你的阴谋是绝对无法与至高无上的法律抗衡的。

民主不是一句口号,法治也不算一纸空文,而是我们的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社会怀有多大的感情,我们的行动对国家的发展就会有多大的作用。回首我们的法治道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期间经历了近33年的漫长过程,风风雨雨,我们与当今美国的差距将不是一点,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这段路我们能走多远,就看我们的人民是否承认自己的主人地位,我们的领导者是否能在国家大事小事上与我们的民众达成一致了。

细节小事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的真实体现。

【篇八: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记得叔本华说过,一个人要像伟人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说话。我想刘瑜做到了,她把枯燥难懂的政治知识装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实事里,既言之有物,又不失作者特有的韵味,让读者读起来倍感亲切。

作者试图用故事的方式讲述民主与美国,讲述民主的细节,美国的细节。

对于美国,从小耳濡目染,尽管没有亲自去过,仅从教科书以及老师的教导中,我了解到了我们要警惕美帝国主义,因为它支持台独分子,因为它时不时对中国指手画脚。然而了解止于此,从来没跨出过国门,甚至身边的人都没有去过美国的经历。再长大点,是高中同学的出国热,是大学时同学们对谁谁能出国的羡慕,尤其是能去美国。这个美国跟自己以往认识的那个美国,其实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再称呼它为美帝国主义,我们了解到了在美国你可以指着总统大骂而相安无事,知道了在美国的平均工资水平是中国的N倍,也了解了弗吉尼亚校园枪击事件,知道美国的种族冲突,然而,我们每个人心中似乎都充斥着一个美国梦,这个梦她意味着公平,自由,以及平等。找工作不需要凭关系,到处托人,网络上不会有人随意对你的言论进行审查,更不会有人带着一帮人,强制拆除你家房子。

我们会发现越是长大,这个梦想越是在滋生,而现实却越来越远离梦想。

《民主的细节》又一次让我重新审视心目中的美国梦。我们大多数人没离开过中国,对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总有一些好奇和感到奇异,正如作者在书中描述的:ABC电台天天骂总统、为什么美国前司法部长会去给萨达姆做辩护律师、老百姓自掏腰包购买比较贵的咖啡以支持巴西的咖啡农、巴菲特抱怨自己的收入税交的太少或者是美国人至今还在津津乐道的谴责30多年前的水门事件。

我惊异,因为想不通;想不通,因为这些事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从来没发生过。不仅仅是我,就连当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参观美国之后写道:在所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我很快发现了这个基本事实对整个社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给公众舆论带来一定的方向,给法律带来一定的基调,给统治机构传输新的公理,给被统治者带去特殊的习惯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资深的基本事实

所有的这些都在告诉我一个实事,那就是抛开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解读一个国家。正如作者试图提醒人们的那样:别忘了细节!美国是一个细节的美国,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我们从个人的细节往往能更好地解读一个人,对于国家同样也是一个道理,我想民主的细节正寓意于此。

当然,任何一种政治都有它的两面性,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所谓的美国梦仅仅是美丽的泡影与真实的谎言。然而正如《民主的细节》获评为新京报2009年度社科书之后,刘瑜的答谢辞里说到的那样:不要让最好成为更好的敌人。就是说,这个世界上也许没有完美的人性、完美的制度,完美的政治,但是完美的不存在,不应该是我们放弃追求稍微美好一些社会的理由。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美国梦,并为这个梦想而努力!

【篇九: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这篇文章,我个人着重要讨论的是精神层面的,而非诸如三权分立总统制这样的制度,很多人疑问为什么很多国家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缺乏这种文化氛围。你能想象十万美国人聚集在白宫面前为苏丹达尔富尔的鸣不平吗?这是公民高度的责任意识与文化传统形成的,体现了社会强大的团体组织能力。但令我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国内的很多国人都是自扫门前雪,别说国际视野,天下情怀,就是国内的事情也未必关注,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之中。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句不知道是不能为冷漠辩护的。至少做了总比不做好,我是这样认为的,我们需要学习的,是这种制度背后蕴藏着的精神。

美国是个反思性极强的国度,水门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都过去这么多年了,美国民众还是选择不放弃,不忘记。其它反思历史教训的文学著作,电影等更是不计其数。而我们的呢?我们的反思在哪里?《一九四二》这种反思性的片子为什么票房惨淡?上班学习太累需要娱乐不是借口,有的人张口美国民主闭口美国民主,那请问你学到了民主内涵中的反思精神了吗?还是说你说完民主后就继续网吧通宵去了?

美国其实是个有着繁文缛节的国家,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一个处理不好就触犯了众怒,绝对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恰恰是这些繁文缛节,保障了真正的自由。自由源于约束,二者是对称的。只有约束更多,我们才能享受更多真正的自由。权利和责任,是自由的正反两面。有时候我们应该反思一下,难道我们真的不自由吗?我觉得恰恰是我们约束太少!

我真诚的推荐大家读读这本书。美国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不是什么表面上的政治框架,毕竟这与我国国情未必适应。但人类文化有共通之处,当我们能够学习到民主自由背后的真正的责任反思意识时,我相信对于我们的社会也是个巨大的进步,而不是不知所云的喊抽象的民主自由。

【篇十:读《民主的细节》有感】

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谈到了美国的权力制衡,公民的社会意识,社会福利、社会法治和自由平等等问题。但让我感触最深的使他们每个公民的民主意识。

一个国家的民主,不仅仅是依赖于国家颁布了什么条文,推行了哪些政策,很大一部分还取决于这个国家中公民对民主的秉行情况。

在《咱们美国工人有力量》中,美国的交通工人为自己的利益而向社会抗议,他们有追求自己民主的意识,并且也有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民主。在中国,有上亿的底层劳动人民,其中还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不要说是有维护自己民主权利的这份勇气,有些人连这种意识都没有。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维护自己民主权利的勇气,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还需要有维护社会民主的意识,即关心社会。

在《他人瓦上霜》中,游行,为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远在非洲的贫苦人民。世界是大家的,大家都是整个世界的主人,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一小片圈子中的人,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世界报以关心,需要对同享这一世界的同胞们报以一些关心,不是吗?

龙应台写《野火集》,正是希望帮其周围的人民撑开他们的眼睛,去看一看,原来这个社会是属于每个人的,就需要对其负责任。她不是为了要向政府提议建设民主社会,而是要倡导每个人建设民主、自由的社会。

我们想要吃苹果,但如果我们不栽苹果树,便没有苹果,如果只有少数人种了苹果树,顷刻间,长出的苹果便会被抢夺一光,根本还没看见苹果就已经不见了,只有我们每个人都致力于栽苹果树,那么才会人人都有苹果吃。可以说,民主就是那些苹果,而我们公民则是要吃苹果的人。没人去维护民主,当然不行,只有少数几个人懂民主、争民主,也是不够的,只有全体公民一起维护自己的民主,才能保障社会民主的健全。

有些人也说,过度民主便是多数暴政,话是没错,但应该改为过度不适当的民主思想才会导致多数暴政。所以人人都追求民主是必要的,随后的正确民主思想的引导是更有必要的,这才不会出现《大学向左,草根向右》中的局面,民主带给我们的利益也会更多。

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维护自己的民主,更要保障社会的民主。因为民主,正如刘瑜所说的那样:并不是华盛顿市一尊供人膜拜的偶像,而是一把凿子,打造每一个人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不就该尽自己的力,做民主社会中的一名缔造者吗?

【篇十一:《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最初知道刘瑜的名号,是在郭凯的一篇博客日志当中。当时只知道她的ID是醉钢琴,是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现在在剑桥大学做讲师,过了许久,才知道她的真名叫刘瑜。

在那之前,我很少看政治学书籍或者博客。因为,总觉得政治学似乎有点空谈柏拉图或者亚里士多德之类。对于与政治研究相关的内容我还是更倾向于布坎南、塔洛克和奥尔森之类的新政治经济学。但是自从看了她的博客一段时间之后,观念有些些许变化,也开始看了一些政治学书籍(达尔。李普塞特等),美国研究民主的大牛级人物达尔就是从她的博客中得知。而从此,对于刘瑜的博客也是欲罢不能。

在美国的学术界中存在着两类人,一类是倾向于做理论研究,不会在普及常识方面花费多少时间。而另一类则是热衷于普及常识,刘瑜属于后者。

政治评论原本往往是枯燥无味的,而刘瑜姐姐则通过散文式的语言把枯燥的理论分析生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而且丝毫不损逻辑的严谨性。而且也许因为她是女性,似乎不象我很欣赏的kielboat那样言辞锋芒毕露。《民主的细节》一书收录的就是她在博客上的一些政治评论,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向读者解释一些政治学或者经济学中的常识。

常识往往被人们认为很容易理解,人们往往会把自己心中所认知的表象认同于常识。联系国内目前的现状,郎咸平就是把握住了他的粉丝的心理。亨利。黑兹利特在《一课经济学》中就曾经提到,只学到经济学皮毛的人,往往会从经济学现象中得到谬论的认识。而只有深入学习的人,才有可能认识到常识。由此可见,常识并不是如其名地容易被认知。同理,政治现象中蕴含的常识也是如此。

举个书中的例子,书中曾经谈到在美国,人们往往对投票不热情,国人可能认为美国人对于政治冷漠,原因在于选举出来的新政府不能给国民带来利益,对政治失望从而不愿意参与投票。而刘瑜则认为这恰恰是因为由于长期的政治竞争,导致不同政党的政策趋同(没有原则性差异),从而使得人们对选举的关注度降低,这在奥尔森的《权力与繁荣》曾经是被谈到的。当初达尔富尔问题也曾经闹得满城风雨,国人总是认为老美是干涉内政,多管闲事。刘瑜在书中也作出了解释。国人觉得次贷危机似乎主要原因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家的投机心态,将次级贷款债券化造成的。刘瑜则认为这也推进了次贷危机的严重性,但究其根源,还是因为政府界定了一个私人金融机构所不愿意提供贷款的风险级别。如果要追究责任,两者要各打五十大板。诸如此类的论述还有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书中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在美国占主体的中产阶级相对而言,没有被解决的问题相对较少,刘瑜更多的关注的是弱势群体的利益。

刘瑜在飘逸的行文中还是显得比较谦虚,认为自己在政治学以外的领域(诸如经济学)并不是太熟。但是在她的文章中却体现不出这一点:对于最低工资和医疗福利等经济学知识的把握应该说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准。只有对于经济学理论较为纯熟的人,才能用文字把常识表述清楚。

她在她的文章中也引用了多个史实作为自己论述的依据,对论点的论证,不仅需要严谨的逻辑论证,往往也需要实证资料相配合。这点,也许国内某位畅销书的作者要自惭形秽。她在书中也提到,自己在美国大致是属于中间偏左(在美国,除了经济学系,似乎还是左派居多。不过国内的新左派们也不要得意。国外的左派和你们不是属于同一阵营的,而且他们的观点你们也未必能够看的懂皮毛。)。按照她所介绍的标准,我似乎是经济思想偏右,国际事务偏右,但是文化思想却是偏左左派在文化角度是属于文化自由派,而右派在文化上是保守主义。

似乎她的《送你一颗子弹》也出版了,有机会也想拜读一下。

【篇十二:《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国栋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人,因为他的纯粹和激情。12月2日中午,国栋老师冒着冬日的严寒经长途跋涉到通州给我送书看,还嘱咐一定要看,并要借给别人看!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向他超具使命感的传道精神致敬,我已久违这种坚定信仰某种价值的执着和勇气了。

从国栋老师那里获赠刘瑜师姐《民主的细节》,不能不说让我稍感戏剧性。刘瑜师姐是我们所有女同门的偶像,她的才气、锐气、灵气都让人折服。《民主的细节》是刘瑜师姐的畅销书,也是我们私下传阅的师姐代表作。但坦白说,相对于她的政论性随笔,我更喜欢她的小说。如果说政论性著作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深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那么小说则能反映一个人纯粹的智慧、幽默和真性情。我欣赏一个人的智慧和真性情,但未必会赞同她的价值观。

刘瑜在书中后记写了这样一段话: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个事物的判断不同,往往不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异,而仅仅是因为对事实的掌握不同。她的这句话让我想起她笔下的美国第一愤青乔姆斯基曾经谈过的两个非常有趣的问题:1、为什么我们获得的材料如此之少,而产生的知识却如此之多(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柏拉图);2、为什么可利用的材料如此之多,而得到的知识却如此之少(他把这个问题归给了奥威尔)。

刘瑜的书可以说介于这两个状态之间,《民主的细节》用不多不少的材料为我们诠释了与材料相得益彰的知识。这些知识总得来说是倾向于为美国各项制度和政策辩护的,尽管作者尽了最大的努力使自己的评述尽量的去意识形态化,但正如她自己所言:一个人观察事实的视角肯定受到观念的制约,我不能说我没有或者不企图去传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书中随处散见的评论都毫无保留地显露了一个中国自由主义者的立场,而刘瑜也知道自己很可能是一个被贴上自由主义标签的人。

在中国做一个自由主义者是需要良知和勇气的,因为这意味着他很可能会被官方体制边缘化,然而,在中国做一个自由主义者并不孤独,因为中国具有天然的培育自由主义的专制土壤,在适当的时候,常常会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我的很多自由主义朋友总是问我,你那么爱自由,为什么会反对自由主义?我总是非常坦诚地回答,我一点都不反对自由主义,我只是反对美国。接下来又会有人问我,你为什么总是喜欢反对美国?那我也只能坦诚地回答,因为我生在中国,做任何判断都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中国的未来负责。

任何有一点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人面对中国社会价值崩溃、道德沦丧的现状都不会心安理得地大唱赞歌,若无其事地为现政权涂脂抹粉。然而,即便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困局,但对于一个对中国前途负责任并希望对改造中国尽一点微薄之力的读书人而言,还有什么比美化美国,然后拿着理想的美国批判并改造中国更容易又更可怕的事吗?我确实不完全了解美国,因为我没有亲临实境感受过美国的美好和伟大,我不敢说美国政府对美国人民不好,即使不好我相信也绝不会差过中国政府对中国人民的不好,但就我接触的历史知识和材料而言,我绝不敢相信美国政府是爱中国人民并希望中国长治久安的,他们希望的只是中国能够服务于美国的利益。我知道中国现行的体制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政府服务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能力,但我坚持认为我们在改造中国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排除美国的操控和影响,这可以说是我和中国自由主义者唯一根本的分歧。

与刘瑜师姐向来不惮以最善的善意来解读美国的外交政策相反,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猜测美国的统治集团的。我知道美国曾利用非洲的孩子做过病菌实验,我知道美国曾在古巴农田喷洒多种生物制剂导致古巴农牧业一蹶不振,我知道二战之后,美国情报机关曾经将许多纳粹战犯编入籍册,利用他们的经验对付拉美的左翼运动,我知道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利用日本731部队科学家研究出的生物武器传播登革热菌导致传染病泛滥,以上都是有据可查后美国官方供认不讳的罪行,还有尚未被揭露或尚处于酝酿之中的伟大计划呢?面对这样一个对手,即使它的目的是民主自由或是世界和平,我恐怕都要对它说No,thankyou,还是我们自己来!何况从经济人假设出来,人家更可能只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呢!

刘瑜师姐在书中说,在美国,做一个左翼非常时髦,做一个右翼则是需要勇气的。如果她的书在美国出版,基于她从右的立场出发为美国的各项国内外政策所做的辩护,我可以非常由衷地对她表示敬意。然而在中国,我深知做右翼是时髦,做左翼是需要勇气的。当然,这里说的左、右翼都是非官方的。在中国秉承自由主义立场,虽然得到不官方的赏识,但可以得到媒体和舆论的支持,有的也可以得到美国的资助,可是做左翼,除了吃官饭的假左之外,却完全是无利可图,还得时不时被扣上一顶民粹主义的帽子。当然,不能说无利可图就左的有理,从国情出发,中国人多资源少,且处于世界体系的外围,我研究了多少年,到目前为止,还是觉得社会主义是最好的出路,关键的问题在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呢?

从最宽泛的定义:民主、自由、公平、公正、医保、社保、这保、那保放眼全球,瑞典是、德国是、荷兰是、英国是、法国是、日本是好像美国也是。谁不是呢?别的国家不了解不好说,反正中国不是!这一点,可能也是和刘瑜师姐的共识吧!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师暑期读书心得:《民主主义与教育》

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着。《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又极其深刻的名作,初读时觉得很难理解,但耐心读完后却有很多收获与启发。

杜威在书中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不同的教育观念,他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来解释教育,创造了崭新的教育理论,他利用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冲锋陷阵,使儿童真正从压迫天性的传统教育中获得了解放,学校也大为改观这位伟大的教育家所提出的理论直到现在还是那样的鲜活而有价值,尤其是他关于教学论的阐述,使我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做中学,可以说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他的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

在做中学,也就是在经验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让学生融入到对知识的发现和探究的过程中去,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知识,要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杜威主张建立一种发展学生个人的首创精神和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富于智慧等积极品性的现代教育。知识的有效获得离不开经验中的发现和探究。在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是从书本间接经验开始的,因而,通过引导他们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增长技能应该是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通过实验来探究生物的规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实验课就是一个典型的 在做中学的过程。

课堂上我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可操作、实验的材料,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鼓励学生在活动时开动大脑,运用观察和推测、实验和分析、比较和判断,使他们的手足耳目和头脑等身体器官,成为智慧的源泉。实践证明适当的放手有时课堂会更活跃,学生的思维会更灵活。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索新知,学生的记忆往往更深刻。

另外,模型建构的方法是高中课程标准和教材对学生提出的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的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时,充分利用构建模型的内容, 让学生从做中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建构思维和建构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认知观,强化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生物学通常构建的模型有3种: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多用来代表一些微小事物的三维结构,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概念模型一般用描述性文字2024表达抽象的过程,使学生建立某些流程,如血糖平衡的调节;数学模型是借助数学方程或曲线表示某些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如J、S型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都尽可能的让学生来尝试建构,并在学生的建构过程中帮助他们修正、完善模型,形成正确的知识网络。例如要求学生绘制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图,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图,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图解,体温平衡调节过程图解

生物知识多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我们不应该把学生圈在课堂中,而是应该把他们引向课外、引向最真实的生活中去,真正地活学活用已有的知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现象,例如,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高血压患者饮食为什么要低钠少盐 ,农作物种植时为什么要中耕松土?我们还带领学生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制作果酒、果醋,做腐乳、酸奶。这些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兴趣。

杜威的理论是伟大的,他不仅提出教育理想,而且提出教育的起点和过程。他的教育思想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仍然会给我们的教育实践以无穷的指导和力量,读了他的这本书还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全部教育思想精髓,我还要不断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教学。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如今很多国人都在谈民主问题,但是能有切身经历过人并不多,而《民主的细节》就是一本谈民主体验的书籍。

该书由旅美学者刘瑜所著,但具体的出版社我已经忘了。在我看来,此书对国人最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它为人们展现了民主的美好,另一方面它又指出了民主的诸多不足。其实,很多人对民主给予了太高的期望,甚至有人认为只要中国实现民主,许多问题便可引刃而解。可是,从刘瑜的记述来看,民主并不是做好的制度,至多只能算是比较好的制度。

这本书不仅能帮助能人纠正对民主的诸多误解,也可以启发人们怎样去建设一个民主社会。这部书的书名也许是为了暗示自己的主题,才取名为《民主的细节》,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主题,作者没有多民主问题做宏大的论,只是以细腻的笔调记述了美国人的生活细节。

从作者的表述来看,民主只是一种生活智慧,每个人只要懂得了这样的生活智慧,对每个细节性的生活问题都能有用这样的思维去理解,便可以轻松建立一个民主的社会。或许,这样理解民主会让某些民主理论家所不齿,但是从民主最终目的来看,只有把民主能变成每个人的生活智慧,必然能拥有一个巩固的民主社会。

《民主的看门狗》读后感


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海伦托马斯在《民主的看门狗》中非常详实地陈述了华盛顿新闻界是如何没落的以及是如何让美国民众失望的。我读此书之后不得不对美国的新闻界致敬。
但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之后,再读一次,却发现这本书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海伦是做纸媒的,现代互联网的发展注定了会有许多新媒体的出现,信息的流通是以往的千倍万倍,即使有信息管制什么的,也有相对应的手段解决。这就在客观上推动了民主的发展,以我们现在为例,网络让很多事件的内幕都在公众面前无所遁形,这就说明了互联网发达的现在,政府是很难通过操纵新闻媒体来封锁信息的。中国有13亿人口,截止2011年4月,中国已经有超过4.11亿网民,全球有近20亿网民的存在,纸媒上出现的事情不一定也不可能出现于网络之中。
海伦在书中也讲到了正义,但是我在此后发现,海伦本身是黎巴嫩的后裔,她对于中东问题的偏见也是显而易见的。网上有信息说海伦.托马斯以90岁高龄退休,是因为在中东问题发表了不正当言论,也就可以认为海伦的正义是有选择的,不是客观的。
书中到处都表明了一点,应该让信息公开,但是这显然不可能,一个国家必定要有自己的信息机密,其中是不可避免有一些大家所不愿意看见的东西,但是不应该就此要所有的东西都曝光。这中间要找到一种平衡,而不是一味地公开信息。
看了这本书,我承认海伦是一个说得上是伟大的新闻人,但是我认为时代始终是在进步的,是在发展的。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800字


如果按照我自己对于书的喜好,我是觉得不会自主的选择这样一本名看似很理论的书来读的。不过,由于之前阅读过他的书以后,并且前一本他的书,还是一本偏感性方面的书,说的是审视生活的细节。他的语言风格就不做多说,总是是我很容易接受的,不生硬不死板,接近那些不喜欢理论著作的人的口味。
其实,我最想说的还是,读完他的这本书以后,我更加的喜欢他的文字了,他是一个文字里无时无刻不透漏着对理性的思考,但是他却可以将那些很理性的东西,通过他的文字感性地表达出来,不是说他的文字矫情,而是他会在他的文字里面注射一点点温情但不矫情的情绪,让你能够理解他对于我们社会的担忧,在他的骨子里,永远都是一个热血的青年,虽然他已不在年轻。
作者刘瑜是哈佛大学的博士后,同时兼备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还是剑桥大学的讲师,在美国求学的日子里,他了解他们的民主,大到制度,小到生活。在他描绘的民主的西方国家里面,我们看到了他对于民主的急切渴望,政治是理性的,但是作者确实个感性的人。高中时候甚至现在大学我们学习的政治课里面,让我觉得那时的我们是如此的愚蠢,所谓真正的洗脑,就是让你相信央视的新闻联播,让你相信地震灾难中上演的生命奇迹,让你去相信我们生活得很姓福。
思想家总是热衷于指出道德制高点低下的陷阱,所以煽动家总是在语言的盛宴中觥羮交错,而思想家总是惴惴不安地担心谁来为这场盛宴买单。腐败丑闻虽然败坏一个国家的声誉,但是丑闻之所以成为丑闻,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闻自由在起作用。相比之下,比丑闻更可怕的是潜规则已经变成规则,人们对丑恶已经充耳不闻。民主是什么,我们国家的民主是今天我向西部拨款多少个亿,但是却始终未见那几百块钱落到我们的口袋;民主是什么,是嘴巴上我说着我自己姓福,但是我们一毕业混了四年拿了文凭,还是要出去社会讨一口艰难地饭,而那些有钱的有权的,也只会打打口水战,什么实事都干不了。物价依然飞涨,工资依旧不涨,就业依然困难,生活依旧苦难。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3篇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一)

有的作家,你是先听说这个人,再喜欢上他的书;有的,则是你先读了他的书,才慢慢喜欢上这个人,而刘瑜属于前者。读研期间在图书馆偶然瞟到这本书,续借了两次总算断断续续地读完了第一遍,借这次机会又重读一遍,依然收获满满。本书是作者过去几年在《南方人物周刊》专栏文章的集结,以讲故事、找数据的方式,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书名为《民主的细节》。

作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来都觉得“政治”离我很远,“民主”也只是教科书中模糊的概念。而刘瑜,这位在美国哥大政治系和哈佛东亚研究中心留学七年的女博士,在书中帮我们卸掉了“民主”的浓妆,让它以素颜示人,使它变得更加丰富生动了起来。这让我发现其实政治离我们每个人并不远,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甚至就在我们身边的地铁票价、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这也激起了我从细节出发,把政治作为柴米油盐、衣食住行来观察的兴趣。

回想起来,研一那会儿收到学校行政部门群发的邮件,内容是对学生会抗议清洁女工时薪过低问题的相关说明,我看完后一头雾水;后来学校引进麦当劳餐厅,因为学生会抗议快餐店付给雇员的时薪低于最低标准,麦当劳最终被赶出校园,当时觉得不可思议,但也默默记在了心上。

如果说这两件事都只是听说不是经历,那么研二在食堂吃饭时收到书院学生会发的问卷调查就是亲身经历了,说是问卷调查,其实仍然是抗议书,是学生会征求对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馈意见,希望大家携手共同抵制消费,或要求食堂换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贸易的咖啡店。难道是这些学生都很闲吗?跟他们沟通后了解到并非如此,对于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提升才是他们所关注的重点。可以说,不是政府、不是大学、不是媒体、不是网民,而是学生会这个独立的组织,有力地行使了其结社、集会与自由言论的民主权利,最终用普通人的“四两”拨动了学校、麦当劳以及食堂的“千斤”。

我们对于民主的认识,从不理解到慢慢认同,终是需要一个时间的。正如刘瑜所说,比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更重要的,是他抵达一个立场的方式。

(作者:应用开发六部 周倩文)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二)李燕: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的作者刘瑜是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旅美,并取得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学位,曾任剑桥大学讲师,现于清华大学政治系,担任副教授。最初知道她是看南方周末评论版上她写的政论,内容诙谐幽默,又令人获益匪浅,并先后出版过《余欢》、《送你一颗子弹》等小说、随笔,这本《民主的细节》就是她写的政论合集。

在中国大多数人的眼里,政治仿佛只是一些专业术语的堆砌,是高高在上的大道理,“民主”只有模糊的印象,各种阶级社会的民主翻来覆去也无非就是三权分立、人大、多党制、君主立宪制、总统联邦制等。正因为此,政治并没有给人民带来一种对于追求社会正义、建设理想社会的热情,“民主”一词不过是无数政治名词中比较有名的几个罢了。

而在《民主的细节》中,刘瑜用她在旅美生活中亲身经历,用一个个发生于美国政治、法律、经济、福利、教育中的真实小事,让飘渺虚无的民主与油盐酱醋的市井生活、人间冷暖相联系了起来。这些不够完美却足够震撼我们的故事,足以回答我们所有疑问,把民主从高高在上一把拉了下来,让人们看见,民主与你息息相关的,至少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是这样的,一下就让“民主”变得有血有肉。

通过这本书让我了解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一个真正民主的国家,社会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都有民主在闪光。民主的细节远比民主的口号重要,比如之于我们而言,高呼一万句“民主万岁”也抵不上村委会的一次民主选举重要。“民主”对每一个国家或人都有它自己的理解,他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具体在社会中的表现,值得我们读后深深地思考。(系朱家角镇后备干部)

民主的细节读后感(三):从“细节”看“民主”

自孙文先生提出“三民主义”后,民主一词大行其道。然读过这么多的书,听过这么多人的言论,无一不是生硬的理论与死板的定义,我又何曾真正明白过民主究竟为何?而如今,我遇到了刘瑜。“她替这些苍白的名词补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时代最需要的营养剂”梁文道如是评价她。如果有谁能把政治问题变成老少咸宜的八卦贴,除了北京的哥,就数刘瑜了。

凡读过《民主的细节》的人都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这本书,作者刘瑜是一名剑桥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博士后,是一位可以用专业术语展现高深的人。而她却立足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用7年时间在美国观察,体会,理解一个又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现象,然后有条不紊地,平铺直叙地娓娓道来,她将虚无缥缈的民主拉进现实场景,告诉大家,民主与民生息息相关,是每个人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中与政府的关系。

本书通过列举一个个小事件从各个角度将美国的民主在读者面前铺展开来,每一个事例都看似细小且不引人注目,但却总能由浅入深地讨论该现象所体现的民主现状及相关问题,而后一步步将这些问题多方面地阐述清楚,最后联系我国国情现状,得出一个顾全大局的结论或悲天悯人的愿景。这一切都是在让读者明白,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就要抛弃那些所谓的意识形态,从细节去感受这个国家。

美国是一个细节的国家,它的政治也是细节的政治。从那些小人物细微的生活中,我们体会到了细节的民主:地铁工人可以因为交通局要提高从工人工资中提取养老金的比例,在公会的组织下组织全系统的大罢工,并最终取得补偿;哈佛大学的学生可以仅仅是因为学校解雇了某清洁工,而为他组织游行,向学校施压,并最终迫使学校重新雇佣该工人并向其支付过去的薪水和医疗费。因为,在这里没有人能够随意鱼肉“小人物”。这是弱势群体身上的民主。美国的前司法部长可以高举着“法律高于政治的旗帜”,成为萨达姆——这个美国敌对政权领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他明确表示萨达姆是无辜的。而更有千千万万个美国群众来信支持他的做法。这是法律上的民主。小布什在任期间,每天晚上在脱口秀的节目都能整出几个“布什笑话”,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杂志,每次都能找出拿政治人物开刷的新闻和评论。在这里即使你在大街上指着总统的鼻子脱口大骂,也不会关进监狱。这是在言论上的民主。还有很多很多,这些细微的生活,却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美国的自由民主之风。

当然,这些细节的背后,还能看到中国一些热点事件的影子,类似的事件以及不同的处理方法,实在发人深思。美国的民主制度能发展到这个程度,是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支撑着,是其深入人心的自由平等、权利意识等观念在支撑着,并在实际中实践推行而保障着的。与此同时,我们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在前进中不断摸索着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我们花了太多时间去判断“西方制度”的好坏,以至于我们没时间去了解它真正是什么。我们喜欢笼统地谈论“美式自由主义”并以这个概念为分界线来站队,但这个概念纠结是指什么呢?指出这个概念和现实的具体关系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它要求深入细节,回归事实本身。而刘瑜的写作主导思想便是不去做缺乏精确性的概念判断,在这一主导思想下,其写作方式上自然偏向于讲故事,找数据,把“美国的民主”这样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拆解成点点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去描述,更是一目了然,清晰明了。

“这本书是尝试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告诉大家民主到底是什麽。一个本可以用专业术语来展现高深的人,却选择了使用生活化的语言,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知识分子。”文章最后就借用“战地玫瑰”闾丘露薇的这句话来作为结尾吧。

刘瑜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刘瑜民主的细节读后感

前段时间下载了《民主的细节》这本书,陆续看了一段时间,终于看完了它。在读《民主的细节》这本书之前,一直觉得政治类的书都像政治教科书一样无聊透顶。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作者刘瑜通过散文式的语言把枯燥的理论分析生灵活现地展现出来,而且是用一篇篇小短文的形式,读起来不需要太过费心的去理解,能够让我们轻松地了解到美国的民主和中国的民主的区别。正如梁文道评价的那样:她为那些苍白的名词填回了该有的细节和血肉,有专业的学养的根基,又有平近亲和的故事,她的评论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营养剂。

在这本书中对公款消费问题的章节感触很深。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是国内近几年舆论谴责焦点,眼看着养政府的费用越来越高,其中很大一块花销,竟然都公开地用于这些与公务无干的事情,民众的愤怒也自然水涨船高。对于这一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章是“所谓‘秘诀’”。其实贪污腐败公款消费的现象在哪儿都会存在,人的贪婪本性是一样的,但会不会滋长蔓延,就在于是否做到权力制衡。也不是说美国的官员不爱免费吃喝玩乐,而是因为钱不归美国的政府管,政府想花每一笔钱,都要向议会提申请,议会认为它这笔费用值得花,才会批给它钱;前面有议会盯着钱包,后面有媒体与法院盯着去向,一旦你申请到的钱没有按照原本说好的方式去用,无数的麻烦就会找上门来。前狼后虎看守着,哪个官员敢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那官员还拿什么去公款消费?反观中国,如果政府还是自己给自己开支票,那就不能从根本上治理公款吃喝,如果司法机关真正与政府平起平坐,有效审查监督其开支,公款消费也就“断了炊”。司法机关真正与政府平起平坐,裁判越界的案例,公款消费就得提心吊胆。其实,在中国古代有类似的权力制衡形式,比如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建立多个部门分散相互制衡。当然,这仅仅是形式上,从目的上讲,中国古代的分权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君权加强君主专制。分权是为了专制。而在美国,分权是为了民主。从制度上讲,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有着本质区别。说到底,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国缺少强有力的权力制衡,既然人的贪欲无法改变,那就想办法遏制它。三公消费的公开就是措施之一,但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那些让人质疑的数据能说是起到了象征性的作用。

当然,其实美国的民主也不是万能的,有人说,美国的民主,大约也就类似美国的垃圾食品,譬如麦当劳肯德基那样的,这些食品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其受到的狂热追捧和后来的有所反思以及现状,都很类似。中国的问题,也可以用食物比来比喻,现在是三聚氰胺、地沟油、苏丹红,貌似暗无天日了,但其实中国本来的饮食文化是符合人类健康的。就看能否“取今复古正本清源”了。就像《论美国的民主》作者托克维尔多次表明,“我们把视线转向美国,并不是为了亦步亦趋地仿效它所建立的制度,而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适用于我们的东西?我们所要引以为鉴的是其法制的原则?”美国的民主也有弱点,就在于太过民主,民众缺乏国家意识,而中国民主的弱点就是缺乏个人意识,民众被过度国家化。为什么美国人动不动就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官司?因为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权利意识;而中国人为什么首先想到的就是私下解决?除了打官司的成本太高的原因,还有就是民众缺乏这种意识。实际上,从民主的两面性上讲,美国的民主也存在着太过民主自由化带来的后果。比如一些电视节目以耸人听闻、哗众取宠、刺激观众神经为手段,追求高收视率,文化市场化中竞争的逻辑导致文化产品制造者要不断突破底线,无论从好的方面,还是坏的方面。再比如,过度自由化体现在金融上就更加明显,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次贷危机的原因很多,但体现在深层次上就是自由主义经济手段的过度运用。因此,美国民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想要照搬美国的一套是不切实际不合理的。而且,我们也要看清楚民主的两面性。在刘瑜的文字当中,不仅关注了美国,也比较了中国,几乎每个故事,都是因为有对中国热点事件的关注在先,才会去到美国的类似情形中求索;或是看到美国的热点,会联想起中国的类似事件,它激起了中国人的好奇心,急于想知道同样的困境和难题,是否还有其它的智慧解法。民众也希望通过比较的方式看看我们现在这么多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象到底错在哪里,应该如何解决。我想这也是刘瑜写这些文章的目的所在。

不论是美国的民主,还是中国的民主,都是不完美的,但是就是因为这不完美,我们的制度才能不断在完善中进步。目前而言我们对于民主的观念比较淡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很多公民权利得不到保障,加强自己的民主意识和观念,才是我们追求民主的正确方法。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民主的细节读书笔记

前些天读了刘瑜的《民主的细节》,心里有些话想说一下。“民主”一词对很多人来说一直是一很动听的褒义词,民主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趋势。但也会有人说,权利集中可以提高效率,没有那么多反面的声音和不同团体之间的牵制反而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大跃进时期的“大炼钢”,那“效率”另人瞠目结舌。然而从长远来看,这种“高效”的结果是生产出了无数破铜烂铁,直接导致了资源的低效利用从而导致了至少20年低效的农业生产。这些非理性的决策带来了严重的人力财力和资源的浪费,同时破坏了民众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当权者都是非理性的,也不是所有民众都是理性的,但是民主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不同思想观念的碰撞,使理性有更多机会找到出口。

但是我想说,民主不是万能的。民主不等于富裕。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这跟民主并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美国为什么富裕?一是原始资本积累,二是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美元本位制度和发达的金融和国际贸易市场,四是无可匹敌的军事政治影响力为其财富保驾护航。当然这只能解释美国的资本家为什么这么富,而让普通美国人同时得益的,靠的是其完善的工会和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的民主制度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绝不能说,有民主就一定能走向富裕。所以如果把我国有些地区的贫困和落后归咎于现行的民主制度,这是不科学的。

民主也不等于自由。但如果把自由理解成为所欲为,那么美国是远不如中国“自由”的。你既不能“自由地”打自家孩子、骂网友脑残,更不能“自由地”叫别人“黑鬼”、骂同性恋变态。事实上,美国是个比中国更加繁文缛节的社会。因此,有了民主就能获得富裕自由的想法纯属幻想,幻想天上掉馅饼。馅饼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那么,民主有什么用呢?刘瑜眼中,美式民主的精髓,不是自由,也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使政府和社会能够”帮助人们帮助他们自己使错误决策得到纠错,阻击可能中的腐败和强权,维护平等,以及保护弱者。这样的民主,不能使人富裕,却能保障你的努力有合理的收益;不能使人为所欲为,却能使你每个人获得平等和最大限度的自由。

不过总的来说,西方民主确有值得我们欣赏的地方。但是欣赏的同时我们不能忘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美国政治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它的历史多么的清白无辜,而在于作为一个“制衡机制”,它具有相当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从而能够避免出现不可挽回的错误。

最后,我想说,民主之路是一条既长又艰辛又难以抉择的道路,值得我们思考却切忌盲从。

《数学新课标自主教学》读后感2000字


工作之余我读了《数学新课标自主教学》一书,其中开放性教学对我的启发较大。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多么有生机与活力的境界啊。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充满活力。下面我就从书中“开放教学”这个角度谈谈如何带领学生进入这个“活”的课堂。

一、 在教材处理上开放,让学生学有动力。

叶谰教授说过:“像以往那样把继承和掌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价值的判断,显然是不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要大胆突破教材的编排,在教材的处理上进行灵活的开放,把生活的素材、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引力,萌发求知欲。浓厚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如在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时,结合当时班中正在开展“看谁红星多”的活动引入:小明这学期在作业方面夺得34颗星星,在守纪方面夺得28颗星星,这学期小明一共夺得几颗学习星星?从而引出教学内容34 28。又如:从新房地面的装修,要计算买多少地板,引出面积的计算等。把教材设计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去,学生就能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愉快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去。这样,课堂上人人学得主动,就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 在感悟新知的过程上开放,让学生学有自主。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用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去观察、分析、猜测数学问题,让多种答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学生在感悟答案的过程中,学有自主,这样才能使课堂充满灵性,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时,教材先把被减数分成一个十几和一个整十数,然后用十几减一位数,再与剩下的整十数相加得出结果。如:43-8=35 先算13-8=5 ,再算30 5=35。用这种方法统一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形成“算法多样化”是不利的。从新的教学理念看,它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少了探索空间。学习这题时,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出多种方法,让他们探索出多种方法,使他们的自主学习得以体现。由于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很多学生除了想到前面的方法外,还想到第二种方法:先算10-8=2,再算33 2=35。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想减的方法:因为35 8=43,所以43-8=35。有的学生甚至提出用第二种方法更好。我没有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只要能又对又快地想到答案,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符合他们的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三、 在练习设计上开放,让学生学有创见。

数学课堂应该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课堂练习中,经常把习题设计成“问题答案不唯一,条件多余或缺少”等具有开放性练习,并且使习题的叙述方式多样化,问题情境生活化,解题策略灵活性,这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迪思维,使学生学有创见,充满个性化。如在学完“元、角、分”知识后,设计小组合作练习:一本故事书需要11元8角,应怎样付钱?由于答案的不唯一,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不管学生付钱方法简便与否,只要合理,就予与肯定。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四、 在作业设计上开放,让学生学有乐趣。

开放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要打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在课末拓展延伸。创设课外情景,布置一些开放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校外调查、访问、测量等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学的乐趣。如在学习了长度的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爸爸、妈妈的身高,房间的长、宽,门的高,一步、一柞的长度等。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作业充满“活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创造。

总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通过在教材、新知学习、练习设计、作业设计上进行灵活开放,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活的流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教学手段。

《品质西安的内涵》读后感心得体会


导语:一个城市的内涵与品质,体现在这个城市的民生与文化建设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品质西安的内涵》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品质西安的内涵【1】

历史有着自身的兴衰,兴起、蔓延、衰退、复兴,周而复始,而城市的格局也随着历史的兴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隋唐时期,东关地区为长安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肌理紧凑,里坊划分严谨,东西两市相对而生,东市的九宫格局依稀可见,城市作为皇亲国戚的居所,有着高雅的城市内涵,体现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明清时期,东关地区是西安府城之外的主要发展地区。街巷密集,生活气息浓厚,东门外形成的城市道路肌理延续至今。

!民国时期,政府建立东大街商业街,西安城的商业中心由南院门和西大街一带移至东大街,商业氛围延续至东关地区(东关大街),这里是当时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建国后初期,从1952年的西安都市计划蓝图,将东关地区划定为高等教学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前身)等高校先后坐落于此,由此奠定了这里雄厚的教学资源与人才资源的基础。在建国后西安市四次总规的编制中,东关一直是西安中心城区的组成部分,随着城市格局和定位的演变,行政中心的北迁、小寨商圈的繁荣,东大街整体改造的逐步实施,东关地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整体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历史文化遗存│辉煌过去 遗迹丰富历史街巷格局犹存 文化内涵源远流长

随着历史的变迁,东关地区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拥有多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遗产。

以罔极寺为代表的孝文化、佛教文化;以兴庆宫为代表的诗词文化、皇家园林文化;以八仙宫为代表的道教文化;和以大唐东市为代表的商业、市集文化,共同构成了该区域丰富而原真的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区域内还保存有众多的历史街巷,长乐坊、索罗巷、卧龙巷、古迹岭等众多街巷,无一不在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道乐、太极、庙会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也在彰显着这里生动而丰富的活动。

丰富的历史遗迹留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延绵至今,源远流长。据了解,八仙宫为道教全真派四大十方丛林之一,创建于宋代,相传钟离权曾于此以黄粱梦感悟吕洞宾而成仙,还有一说,宋代有一位书生在此遇见八位神仙,故有八仙到此之说。每逢初一和十五日是八仙宫的传统庙会日,届时,殿内香火不断,磬声不绝于耳,前来朝圣的信徒和中外游客成千上万。罔极寺,中国佛教净土宗祖庭之一,一座千年古刹,现位于西安市东城炮坊街内,始建于唐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其母亲武则天修建,唐代皇家寺庙;基督教东新巷礼拜堂是百年历史教堂;老母庙,唐玄宗的钓鱼台,明清时供奉观音菩萨(俗称老母),人称老母庙;郗家大院,百年老宅,老西安人生活的回忆;卧龙巷古槐,称为水龙,百姓祈福,风调雨顺;大新巷古槐,称为火龙,被当地居民奉为树大仙; 石雕巨龙,位于景龙池,栩栩如生,似乎要飞离地面;兴庆宫,唐玄宗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号称南内,为唐长安三内之一;大唐东市,唐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活动的场所,位于西安市经九路以西,和西市一起并为唐长安城的经济中心,是当时全国工商业贸易中心。东市由于靠近三大内,周围坊里多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宅邸,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多位上等奢侈品,以满足皇室贵族和达官显贵的需要。

此外,西安市东关地区的七寺十三坊、九庙八学堂、十一街二十四巷格局至今犹存。其中,长乐坊,唐皇城必经之路;窦府巷,流传着高祖李渊雀屏中选的佳话;索罗巷,得名于异香的娑罗树;更新街,明清时期,接待官员的地方;炮房街,明清时期,生产鞭炮之处;伍道什字南街,民国时期,北侧有座伍道庙,鸡市拐,明末清初,养鸡者集中在此卖鸡;大新巷有古槐称为火龙亘垣堡,源于一段唐代的古城墙;枣园巷,宋朝一大官避难之所;卧龙巷,以卧龙名巷,以兴龙名观;古迹岭,唐代称狗脊岭,为行刑之地;曹家巷,明代又称敦仁巷,1912年巷内住曹姓五大家,故改名曹家巷。

品质西安的内涵【2】

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从这里开启,这里,曾在唐代是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碧波荡漾的皇家园林兴庆宫、颇具神话色彩的道教文化圣地八仙宫、集四方珍奇的皇室贵族上等奢侈品聚集地大唐东市、皇家寺庙罔极寺、百年历史教堂基督教东新巷礼拜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都足见这里昔日的繁盛这里就是位于古城西安中心东侧的东关地区,自古以来的皇城繁华高地。

东关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历经隋、唐、宋、明、清、近代至今,已有千年沉淀。随着历史的变迁,东关地区的城市格局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民国时期,政府建立东大街商业街,是当时西安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并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迹,拥有多处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遗产,罔极寺、兴庆宫、八仙宫、卧龙巷、古迹岭等无一不在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然而,历史发展到现在,东关地区却因交通不通畅,城市风貌良莠不齐,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使城市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被淹没在泱泱旧城之中,变成了如今的城市失落空间。

历史上的东关

东关或称东关城。明清西安城长乐门(东门)的外围城。明洪武年间向东拓建西安城墙时修筑,明末崇祯及清嘉庆、同治、光绪年间屡经修葺。在西安四关郭城中面积最大、修建最早,相当于老西安的五分之一。

东关自明清以后,特别是庚子年(公元1900年),由于八国联军的武力逼迫,清朝廷无奈逃到西安后,东关渐次形成了七寺十三坊、九庙八学堂和十一街二十四巷等的热闹景象。

七寺:罔极寺、洪福寺、园通寺、春牛寺、卧龙寺、喇嘛寺、白音寺;

十三坊:长乐东坊、长乐西坊、长关坊、兴庆坊、柿园坊、吊桥坊、董元康坊、更衣前坊、更衣后坊、古迹坊、罔极寺坊、冰窖小坊、炮坊;

九庙:八仙庵、关帝庙、城隍庙、老爷庙、九神庙、花神庙、大王庙、马王庙、田师庙。在东关的寺庙道观里,最有名的要算八仙庵和罔极寺;

十一街:东大街、中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弘福寺街、炮坊街、新廓门街、伍道什字街;

二十四巷:人和巷、八家巷、大辛巷、万庆巷、太平巷、长乐巷、东新巷、北火巷、火神庙巷、古新巷、枣园巷、面王巷、兴庆巷、莎萝巷、庙子巷、官店巷、孟家巷、卧龙巷、柴家巷、郗家巷、董家巷、喇嘛寺巷、窦府巷、牌楼巷,以东关社统辖,隶治于咸宁县。

历史地位变迁│古盛今衰 历经千年追溯历史的轨迹 见证昔日东关辉煌

追溯历史的轨迹,我们见证了东关地区曾经的辉煌与灿烂。

东关兴于隋唐,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开元盛世从这里开启,唐代,这里已成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罔极寺、兴庆宫在那时兴建,罔极寺是太平公主为母后武则天祈福而修建的皇家寺院,在唐皇城内供皇室宫廷朝礼之用,兴庆宫是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期的皇宫,皇帝在此处理政务、接待各国使节,这里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时期开元盛世。大唐东市为唐代两大市场之一,是长安城中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中心,当时,东市由于靠近三内,周围多达官显贵住宅,故市中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到了宋代,长乐坊商业街远近闻名,传说吕洞宾被点化成仙的酒馆长安酒肆坐落于如今的八仙庵一带,有题词吕纯阳先生遇汉钟离先生成道处。元、明时期,全真道兴起,在此大建庙宇取名八仙庵,明末寺院毁于战乱。清晚期开始,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关中最大的百货集散地与西安的贸易中心。

自庚子年(1900年)清朝廷西狩之后,老东城逐渐形成享誉西北的山货集散地,行庄与货栈林立,行商与游商从聚,出现了一段繁荣景象。另据《西安老东城:七寺十三坊 九庙八学堂》记载,老东城的山货行、过载行(批发行)、切药房子主要分布在两条街上,一条街是东城正街,街是东西走向,街两边还有许多貌似猫道的小街,沿着猫道往里走,里面地界儿宽大得可以走车跑马。另一条街是老东城南街,南自卧龙巷,北至老爷庙十字,街北有古迹岭,街南有索罗巷,两条巷子都够深,一袋烟工夫走不到头。东城正街商号林立,东城南街行庄、行店遍布,两条街道一街赛着一街地热闹。据《西安旧事》记载,1939年,在东关正街东北,有不少花园、别墅、庙宇和教堂等。1939年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件轰动西安的金砂案。

然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占领河南大部,大量河南难民涌入西安,东城地区因其靠近车站的地理优势,成为外来人群的居住区。陇海铁路的开通使得铁道周边商业迅速繁荣,大量商业向铁路周边区域转移,东城地区逐渐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逐渐成为外来人口的居住区。

到了现阶段,西安城市发展突飞猛进,东关片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二环沿线,长乐路沿线都已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风貌。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民主教育的内涵》读后感》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关于教育的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