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 地图 >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

发布时间:2019-10-20 来源:互联网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对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浅略思量。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阅读作品后,我对作者的想法更加了解,心中感触颇多,读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或许"《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对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浅略思量"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对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浅略思量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合作学习方式越来越多地被引入数学课堂。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完善自我认识、实现资源整合的过程,是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的过程,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在理解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选择相适应的组织形式,使学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有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构建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的合作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创设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二、 合作学习的有效设计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不需安排合作学习,只有学生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合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的作用,能够让学生在合作中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增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以下两点:

1.抓重点、难点内容,巧妙设计合作内容,将需要发挥小组集体智慧解决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2.领会编写意图,挖掘教材内涵。

教师只有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才能较好地设计出合作活动,选择有价值的合作学习探究的内容。

三、注意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理分工、机制建立及有效引导

小组合作学习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分工明确。

合作学习就是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位学生的潜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以及性别等方面的特点,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分组时,要求组内成员好、中、差学生的适当搭配,使小组间基本达到平衡状态。这样做可以让一些学习成绩好、工作能力强的学生起示范带头作用,以便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组内其他成员,达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但这种分组形式不宜在每一次分组合作学习中采用,否则容易造成一人唱独角戏,其他学生当陪客的现象。同时,还应该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等动态地编排小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也可以是组内角色的互换,让小组中每个成员承担与其兴趣、能力相当的一部分任务,这样可以使个人的优势最大化,并获得小组总体效果。

2.建立机制。

首先,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有利于小组内的学生形成共同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完成相关学习任务的同时,认识到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的其他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荣辱与共、休戚相关的。必须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学习结果。学生不仅要为本小组的活动献计献策,同时也要努力使小组内的其他同学理解并认可自己的想法。这样,小组成员之间就易于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使每个学生都认识到自身的努力对小组整体的荣誉和成功有责任。

3.适时引导。

我们所面对的是学习能力还很不成熟的正在成长的小学生,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很难能有效整合各种观点。因此,在学生合作时,教师要及时全面巡视,发现学生合作交流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四、 合作学习前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要合作基础上的,在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一定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然后依据自己的想法动手操作或交流意见,这样学生合作学习才有明确的目标和意义。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对于如何在低年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我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组长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而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小组中组长就是这个小组的灵魂人物,他要分配任务、组织讨论。因此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小组长。我先向班主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再加上我在课堂上的观察,我选择反思灵敏、口齿清楚、说话流利的学生作为第一批小组长。在 认识位置这一课开始了课堂上的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我让组员说说自己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是谁?。

可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非常不好,有的组员不听组长安排,有的组员不和其他组员的交流,有的小组不在合作学习而在玩耍......面对这个现象我发现要尽快树立起组长的责任感和权威性。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我先表扬了小组合作较好的小组,特别夸了夸了这些小组的组长;再对刚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其他组出现的不和谐的情况提出批评,特别批评了哪些小组的组长,让这些组长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能任由组员随意而行。接着我又发给了每个学生一张课堂表现评价表,既在每节课的课后组长带领组员对每个组员在这课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好就给一个五角星,不好要提出他的不足点在哪,星只有组长能加,每个星期我根据学生这张表格的加星情况发一颗大的五角星。这张表格一发,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好了许多,首先没有组员敢玩耍了,在小组交流中组员也都能参与其中了。可还是有个别组员不服从组长安排,如组长让其第1个发言,他却要第4个发言。

通过我的询问,我发现这部分同学有的是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对于这部分学生我就特别提示组长让他们最后再说。在巡视中我又发现有的小组每次都是同一个同学第一个交流,这样使其他组员不满,或使其他组员对其产生依赖,不动脑参与讨论,只听这一个同学的意见。面对这样的现象我及时的表扬了能合理分配的组长,让其他组长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让每一位有能力的同学都有第一次发言的机会。同时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在小组中我还实行小组长轮流制。在一年级上半学期因为学生年龄小,初次接触小组合作学习,组长由我每周安排;下半学期开始,学生在熟悉了一学期的小组合作学习之后,我把每个小组的组员从1号编到4号,从1号开始一人当一周的组长,依次轮换下去。到了二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这种组长轮流制,每个星期已不需要我提醒,小组内自己轮换。为进一步培养组长的能力,平时的一些口头作业,我开始安排组长检查(如背乘法口诀),结果效果很好,减轻了我不少的负担。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控制

小组合作是一种开放性、自由性较强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时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否则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在小组讨论前我一定要学生听清楚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在课堂上我会把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出示出来,让学生自己边看要求边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在第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就出示了合作要求1、看一看、认一认各是什么面值的人民币。2、分一分,你能把它分成几类,有几种分法。这个合作学习要求有两个,如果只是口述的化学生很有可能会漏一个,把它出示出来后,强化了两个要求,让学生明确了合作学习的任务,顺利的完成。

在合作的 时间上老师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因此在每次学习前,我会根据活动的难易程度,分配恰当的学习时间,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防止学生为一个问题无限制的争论。这个习惯一定要在低年级培养,培养有效率的讨论我的方式很简单:班级内比赛看看哪一小组讨论的快,老师依次报名次。为防止个别小组只要速度不要质量,我每次都会请名次在前的小组汇报,交流,这样不仅检查了小组讨论的效果,也刺激了其他小组,让其注意讨论的时间控制。训练了一个学期后,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控制上已有成效。 往往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后,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互相交流、质疑、解惑的欲望。因此小组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时时合作、时时探究,就人使产生厌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愿望便会大大削减,达到适得基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加与减的第一课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时在口算方法的讨论上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通过刚才的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一步步说出口算过程。而到第二课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时在口算方法的讨论上我就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有了前一课的基础上,学生很轻松的讨论出了口算方法,并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数学能力。又如在练习新授的应用题时,我让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在小组合作中利用小组内的力量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并对做错的同学及时纠正。

三、激发探究学习的兴趣

小学生往往对新奇、新鲜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因此在选择合作学习时,不能多而滥。首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获得集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提高自我教育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将极大激发师生全体性的发展。其次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例如在看图提问题这一类题目的解决上我都是要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这样既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交流的机会,也让组员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取长补短。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重要性、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新的教学策略一旦得到关注并运用,就必然引发一场传统和创新的碰撞、思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有这样的困惑和徘徊:强调合作学习,独立思考有没有滋生的土壤?如何看待和处理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之间的关系?的确,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是两个相对对立的名词,但它们并不矛盾。老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名言辩证地阐明了学与思的关系。学源于思,思又引出学。从这一角度看,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应该是一个纵横交织的共同体,它们互相依赖,缺一不可。在处理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时,一些重要的行为准则应铭记于心。

一、屏蔽两种现象

(一)合作学习的极端化走向

1、在时间上--因合废思

为了追求表面上的热闹气氛,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的思考时间,就要求学生聚到一起讨论,这种蜻蜓点水、一蹴而就式的合作学习,必然导致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无见解可交流,无问题可质疑,无规律可发现,无方法可创新,从而使合作学习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固有的生命力。

2、在空间上--因合限思

许多教师把合作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时尚,不论问题的难易程度如何,不论学生的实际需求怎样,不论是不是知识的重点难点,都将合作学习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这种不讲原则的、毫无价值的合作学习占用了课堂时间,也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由此看来,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两方面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为学生提供既能独立思考、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又能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的空壳式走向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对立与分离,导致了小组合作出现三重三轻的空壳式现象,即重形轻质,重面轻点,重同轻异,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时间安排与角色互赖的失衡:

1、时间安排的失衡

一般情况下,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应和所给时间成正比。难一点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一些时间,反之则少给时间。但在课堂实践中教师给学生的讨论时间往往不充足,使学生显得匆忙、零乱,来不及形成完整的观点,甚至合作刚刚开始,就被教师打断而进行其它内容,这样,学生既没有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和交流,又没有实现观点上的认同与整合,更没有做到结论上的再思考和再升华。这种形同虚设的合作学习,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角色互赖的失衡

积极的角色互赖,要求每个参与合作的学生都要承担互补和关联的角色,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促进、帮助,最终获得成功。而深入课堂仔细考察,许多小组参与的机会往往被好学生所包揽,他们堂而皇之地充当了学困生的代言者,而那些困难学生因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只得言听计从,致使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事实上,学困生在此过程中仅仅扮演了听众角色,他们既没有进行独立思考,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后果,这不符合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也会不断地、人为地制造出新的学困生。

细细分析,导致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把独立思考从合作学习中剥离出来,甚至对立起来,使合作学习徒有其形而不具其神,走上了极端化和空壳化的道路。教师要真正屏蔽这两种普遍现象,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尝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独立思考的质量,从而为合作学习提供充足的凭借,使两者在对立中实现互补,达到平衡。

二、融合两种方式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都是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孤立地看待其中一个方面,而应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使之成为等重的法码,在实现自身平衡的同时,也促进课堂教学的平衡,促进学生发展的平衡。

(一)寓独立思考于合作开始之前,达到铺垫之效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独立思考能力是合作学习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在合作交流前,应该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得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数学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都能够独立的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地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情感,并尽可能地用多种不同的方法。

(二)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之中,达到互补之效

心理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思维训练是在静中完成的,思维的极限也是在静中挖掘出来的。无疑,这里的静是指个人的独立思考。笔者认为,合作学习是一个交往的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独立思考则是一个自主的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为此,在教学中寓独立思考于合作过程中,做到动静结合,存异与求同结合,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1、在合作操作中思考

我们教师在指导操作实践时,必须把操作与思维结合起来,使学生动手又动脑,每操作一步都要与解决的数学问题相联系,养成良好的实践习惯。

2、在合作研讨中思考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机会,也为思想提供了碰撞和交融的平台,而这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同样要以独立思考做基础。

三、关注两种群体

(一)关注优势群体

对个别学生或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或出现创新性思维火花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采取的都应是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当个别学生过分好胜,惟恐自己落在他人后面,以至于还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就抢先发表意见时,则要教育他们学会照顾和尊重他人,小组合作交流也是学习,只有作好准备,才能有高质量的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索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探索

调查发现,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的独立学习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相关:

(一)学习习惯的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

1.调查中发现课前自学阶段和课中互学阶段的调查从中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一方面由于校所收学生大多数为农村孩子,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家长普遍存大对教育不重视,对孩子学习不关心的倾向,致使不少学生的学习全凭自觉,而这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自律能力的发展仍处于波动时期,仍具有不稳定性,所有不少同学未能形成在课外自学的习惯。

2.通过学生的个别谈话,我们也发现造成上述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大多数同学的家长对于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可以说是知之不多,甚至知之绝少。所以不少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因得不到家长的及时帮助,反而受到家长的严格督促和监督,致使不少同学的知识难点因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致使难点累加,学习兴趣衰落,信心大失,以致形成成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同时仍因家长的家庭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性格施以正确的引导,致使不少性格内向的同学因成绩的下滑而渐次变得沉默少语,所以在课堂活动中仍有少半数的同学不能积极参与合作与交流之中。

所以,为了使学生能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我们必须建立起家庭、学校与学生的互助网络,正确引导学生的心理发展,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二)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教育观念相关

通过调查,我们仍发现学生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1、课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课堂的倾向太过严重。通过与学生的个别谈话,不少教师在政史类课堂教学中讲授新知的时间占到整个课堂时间的百分之九十,真正让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说是太少的。所以学生并不是不想独立思考,而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进行。

2、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难以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所有学生的发展。这一点教师的课堂行为主要表现为两个倾向:一是教师的教学过分的突出知识点的教学,而忽略了知识点之外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过程体验的软性知识与能力的强化。二是教师的课堂教学过分关注学优生,而忽视了集体中的合格生与奋进生的发展。

3、课堂教学,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指导不得力。这一点我想是学生未能形成独立思考学习习惯的主要原因。因为教师的正确引导与正确的方法指导是学生形成正确习惯的主要保障。

(三)学生习惯养成与学校常规教育相关。

通过调查,我们仍发现学生无论在课前自学,还是在课中互学,或者是课后帮学,除了上述的两方面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学校的管理。我们不要说学生的自觉性不强,甚至可以说我们教师的自学性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要想形成正确的习惯,是离不开行之有效地常规纪律约束的。也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在严格而明确的管理体制下方能形成正确的教与学的习惯。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学习心得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第一章是讨论教学中如何围绕发展学生思维的核心目标,推动思维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才。在新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过程中,我们都知道一节好的课不只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多新颖、多巧妙,更重要的是看这些教学设计、方法、组织形式等在学生身上所起到的作用,即学生的思维是否活了起来。如何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通过学习这章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值得尝试:

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把新大纲精神、新教改精神、新教学理念贯彻到教学中去,再加上自己的创新思维,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就应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再加强求异、质疑、合作的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二、要求异。所谓求异,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学生回答问题千篇一律,缺乏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我想归纳起来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尤其是思维水平中下的学生,容易拘泥于简单的模仿,使得课堂上出现第一个学生的话具有定向作用的现象。

(二)教师在教学前以参考资料为依据定了谱,教学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谱内展开固定式的思维。长此以往,当然会使学生思维呆板、僵化。要改变这种呆板、僵化的思维,教师就必须在训练学生求同思维的时候,更重视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多角度的思考,进行创新性的思维。训练学生求异思维应注重创设提问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思考问题时引导学生不断创新,寻找出不同的答案,使思维过程得到升华,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要质疑。所谓质疑,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求异思维,是读者对作者的见解作进一步的探索和评价。学生学习应是一种主动求知的过程。书上写的,教师教的,并非绝对无误。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生疑。

(二)留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质疑。

(三)耐心解疑,同时也鼓励学生一起解疑。

要允许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地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读书心得

转眼间已经工作四年了,班主任也带好一届了,自认为很认真工作,但总觉的跟不上教学的变化,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平时只顾忙于一些琐碎的工作,却发现自己好久没有读书,也使得自己的理论知识很贫乏,跟不上教学理念的脚步。因为之前就有做过有关合作学习的尝试,趁着学校安排我做一次有关合作学习的分享,于是我选读了《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这本书。看完之后自己还真是有些启发。

合作学习是我们这几年经常提到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难以掌控,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合作徒具其形、学生合作不充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强等等。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真正领会合作学习的思想内涵,切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这本书就告诉我们该怎样做,每一个环节注意什么等。现在想想那时只是知道它的形,很少了解它的内在,现系统看完这本书才知道当时出现的一些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作了一些尝试,采用到一些书中提到的策略保证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感受。

一、异质分组,明确分工

分组是学生合作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从以往的理论和经验上讲,异质的成员一般会对同一个事物持不同的观点,不同观点的汇聚有利于需要发散思维的任务的完成,有利于成员看到问题的不同方面和对事物形成更全面的认识。无论学生成绩的好坏,都可以把他们看作一座宝藏,都可以为其他人的学习提供多样化的观点,起到促进性的作用。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我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4人,起好组名,组长一名即主持人,我把他称为1号,其次是组员,分别是2-4号。1号负责组织工作;2号负责协调、记录工作。3号负责声音、时间控制;4号观察员。这样做既可以保证小组学习有序有效进行,又能为全班交流提供便利。过一段时间角色要进行轮换,学生既要认真完成自己现任工作,又要轮换角色,使自己适应不同的工作,使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教师可以就同一个问题请不同小组的同一号学生发言。这样做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促进共同发展。

二、确定内容,提出要求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安排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内容的有效性。教学中我大都会在关键处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适合展开讨论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采用TAI(小组辅助教学法)合作模式,我要安排好合作的任务、合作的时间、小组组织决策、互赖方式和个人责任等的设计。然后组织小组交流,再进行汇报交流。为提高学习效率,我要求组长在组织学习时,让每个组员的疑问写下来,然后根据问题,其他学员来解决。如小组交流的基本顺序是:1号质疑,2号解疑,3号补充,4号总结。依此类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交流中学到知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及时

指导,学后质疑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当着促进者、设计者和协调者等多个角色。具体地说,教师在旁指导时要注意,只有在学生向自己求助或教师看到小组没有能力解决问题时,才给予帮助。分为几个层次:

(1)在重要环节时唤起学生注意;

(2)以询问的方式提示学生问题所在,并让他们想办法解决;

(3)建议他们去看有利的资源;

(4)必要时直接回答他们的问题。

进行干预时,教师应试学生的实际能力与问题之间的差距而定。看到合作冷场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激活学生的思维,。小组交流时,要鼓励学生的大胆表达,交流完毕后,2号组员要及时对小组成员的发言进行整理,对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予以总结,并交给组长,准备在全班学习时进行交流。

四、课上监控,课后反思

监控可以由教师和小组中特定的观察员来负责,两者各有千秋。教师做观察员时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任务完成的情况,也可以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可以进行有效而必要的干预;而组员担任观察员时,当他看到组员不好的行为并告诉他时,也提示他我下次一定要做到。我在课堂里采用的就是教师监控和学生监控两者相结合。在合作学习后一般我们都是教师做简单评价后就结束了,其实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就是反思。反思的主体是学生,反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做了社么效果怎样如何改进三个关键点进行。

五、评价方法,评价效果

评价的方法有测验、个人和小组项目、问卷调查等,对于我所带的学生要参加对口单招的考试所以我一般采用的是测验,有一次在合作学习完条件结构的程序框图的内容时,我让学生回去遍写两道题,我把学生编写的题目收集起来,选编成本章的测验题进行测验。这样评价形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有一个学生就用了我们徐州市出租车的收费问题编了一道题,说明学生对于这样的评价方式自愿认真参与。

当合作学习活动结束时,应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形式多样,我更赞同基于全组评价、基于个人的评价和小组与个人结合评价。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不单单是为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样能体现人人成功的理念,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可以积分换取小礼物,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

读过这本书,我才发觉过去的课堂中,虽然也有合作,但那只是浅层次的讨论而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读过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现代教学改革中教师的不应该盲目跟其形,而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也受益与这本书,在课堂上使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法时,让我的课堂更踏实、更完善。

读《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感


读《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感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编写的一本书,该书主要谈及的是如何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阅读完整本书后,受益匪浅。

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垄断了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尴尬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有助于学生健康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

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学习环境,游戏迷们依然以废寝忘食的精神与态度执着于这样一种学习行为。反观我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让学生厌倦、恐惧。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一书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伍新春教授编写的一本书,该书主要谈及的是如何从教学心理学的角度来审视“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阅读完整本书后,受益匪浅。

在阅读中,我逐渐了解到: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后十年里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新意和高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它是基于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集体的积极功能,提高学生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以往传统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师垄断了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尴尬局面,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这有助于学生健康地发展和快乐地成长。

我回顾从前的听课经历,不难发现:在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有组织无纪律,问题设置小、繁、细,缺乏探究价值,分工失衡,小组活动次数过多且课堂时间难以掌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可以注意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一、精心选定小组成员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都是班级的一部分。一般来讲,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但通常合作小组是按座位就近组合的,从结果来看,这样随意分组也间接阻碍了有效的课堂管理,造成了组内成员非公平地参与,以及小组间不合理的竞争。有效合作,首先必须有效组合,因此在合作小组的构建中要从实际出发,优化成员组合。

小组的分配应遵循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教师可以在课前根据学生的成绩、智力因素、性格因素等诸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质”或“异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 力争每组内的各类成员保持均衡。另外,严格来讲,每个小组都应该有一个水平较高的学生,他们能给其他小组成员提供一定的指导。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长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且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进行。学生的座位形式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形式要多样化。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用上述的分组策略的优点是组内分工明确, 能够根据学生的各自的性格特点,发挥各自潜能, 做到个性发展,同时能够汇合众人智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

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应给予必要的讲述。若任务没有明确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便马上让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话,那势必会让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感到迷惑,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不理解学习什么,如何学习;而且由于缺少必要的讲述,也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学习的目标与原有的认知联系起来,也造成了学生无法选择最佳的学习支架,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中,某些小组的学生难免会出现些障碍,比如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此时,教师应给予及时有效的点拨、合理的引导,学生再深思熟虑并展开讨论,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了疑难困惑,也在无意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也符合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真谛。否则,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影响了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应合理设置学习目标的数量和难度,目标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不能完成任务,过高则达不到要求。最后会造成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也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是小组学习的导向。教师必须积极地参与进去,听取学生的意见,发表自己看法,为他们提供指导性的帮助,对每一组都应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评价,这样学生才会有正确的竟争意识,并能取长补短。对于学生来说也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三、注重有效参与合作的四个训练

合作是否有效取决于学生是否有效地参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以下有效参与合作的策略训练。

1、有效地倾听。

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听取其他学生发言的观点,并从中识别哪些观点与自己的相同,哪些与自己的不同,还可用恰当的身体语言表达出你在认真地倾听。

2、有效地兼顾。

给每个组员机会,让他们有秩序地分别发表自己的意见,避免个别学生(如优等生)独占时间。要尊重他人,兼顾他人的感受(研究成果),吸收、接纳他人的观点(研究成果)。

3、有效地交流。

交流的有效性取决于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研究成果)和接受他人的观点(研究成果)。教师应要求学生陈述自己观点(研究成果)时要语言流畅,言简意赅。

4、有效地解决矛盾。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中,要求小组成员要有集体荣誉感,耐心、虚心听取他人把意见说完,对有分歧的地方,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要注意用恰当的语言去反驳别人的观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激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多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地思维、提问、猜想、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小组合作学习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和生命力。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创新在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已凸现了重要地位,许多老师也尝到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如何使它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有赖于广大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管理作更深一层的探讨、尝试和研究。毕竟,有效的课堂管理不仅促进学生产生有利于学习的行为,减少或清除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而且也使教师能顺利进行教学,学生能专心学习,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益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课堂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课堂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随着课改的深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要求。《新课标》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让学生初步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合作学习语言表达等具体要求。可见新课改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要根据自身的思维方式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学会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认真落实,既要把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互相合作学习作为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又要尊重学生,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是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那么怎样处理呢?我认为:

一、正确认识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现行课标所提倡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方法。合作学习就是把学生有机组合起来研究或者共同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方式,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它是相对于个别学习而言的。目前,合作学习是数学教学中经常被采用的形式。有的研究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有独立型、竞争型、依赖型、依存型等几种类型。 独立思考是指学生通过个人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学习方式。应该说,人类任何知识能力的获得都离不开独立学习,从外化于学习者而独立存在的知识经验内化为个人精神世界的财富,个体的习得、领悟、思考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学习并无优劣之分,只是现代社会重视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注重培养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所以强调合作学习。其实,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学习时喜欢独立思考,而有的学生则喜欢与人交流,这两种认知风格并不影响学生的认知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偏爱的、较为稳定的学习方式,我们不应强求一律。相反地,对于喜欢独立思考的学生,我们应注意鼓励他们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而对于习惯与人交流的学生,我们则应引导他们经常进行独立思考,使两类学生的个性得以更健全的发展。

二、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各司其职,两者不可偏废

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各有其功能,两种学习方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去否定另一种,只有这样才能构造更有效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能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在团结合作、融洽开放的学习氛围里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看法,了解和借鉴他人的想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借鉴,在争论中启发,不仅能充分表现自我,而且还能在与他人相处中学会接受他人、欣赏他人、彼此兼容互补,相得益彰。最终达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合作精神的目的。

知识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要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积极操作、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才可能有效。如果经过个体思考可以习得、领悟的知识、技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可以体悟的情感、价值观,可以完全独立解决的问题,就应该依靠个人能力解决。独立思考将永远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学会独立思考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它为有特殊才能和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的机会。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十分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不能否认学会独立思考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

三、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没有独立思考,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与认识,那么,在合作学习中只能是观众和听众。合作的过程是个体对独立思考的再认识、再提高,是对独立思考学习成果的反思、融化和应用。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采取恰当的学习方式。

我们在教学中只让学生采取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必定会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情境,灵活选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必须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给予一定的个别学习时间,而且还应该要求学生当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结果时,要整理自己的思维,从心理上做好与人交流的准备。

2、根据教材的内容,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而且还能切实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对于那些不属于探索性的内容,采用合作学习就不合适。

3、根据一节课中的不同环节,选择学习方式

从学生个体参与探索的心理视角分析,独立探索有利于全体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问题的思考与实践,并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习惯,使主体参与具有广泛性。合作学习有利于思维的互补,使探究解决的问题更全面。但由于学生个体学习习惯、基础的差异,一部分学生可能成为事实上的旁观者。因此,当问题的思维力度不太大,学生可以跳一跳可摘到果子时,按先独立后合作的流程进行;对于思维要求高的问题,可采用先合作后独立的方式进行。

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充分认识到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各有其功能,两种学习方式不可偏废,切勿提倡一种而去否定另一种,从而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处理好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形成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有感


学习 解疑 收获

——读《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有感

张娟

今年暑假,应学校要求购买了《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一书,刚看完"前言"就觉得自己买对了。作者仿佛是位医生,一语就道出了我思想上的困惑。

一、 选书之初

"贴士"是英语"Tips"的音译词,是指"供参考的资料"或者"提醒、提示别人的信息".如"旅游小贴士"、"家居小贴士"等,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温馨、亲切的感觉。通篇的理论知识,引经据典的说教看得人累。果然,《合作学习的99个小贴士》细致地介绍了合作学习阶段教师工作的小细节、小窍门,为我们搭建了合作学习的工作框架,呈现了合作学习的操作流程。哪怕是没有读完,也可以根据阶段和主题找到相关内容,非常实用。

二、 读过"前言"

只要你读了"前言",就会认定作者一定会帮助到自己。因为她指出"合作学习无法在课堂上顺利开展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小组活动时制造的噪音过大,另一方面也在于学生缺乏社会能力,他们不认真倾听对方、互相干扰或者逃避学习而把自己的活推给其他组员。此外,要经济有效地组织学习成果汇报以及有益的汇总也并非易事。"相信借由作者们的经验,我们应该可以少走些弯路。正如这本书的目的:一是支持和丰富资深教师的现有教学方法,二是鼓励怀疑者和职场新人在伙伴和小组学习阶段的范围内把合作性学习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三、"黄金贴士"

本书一开始,作者们就列举了10条最佳小贴士,也是作者最爱的小贴士。可是书中的每条贴士都非常贴心的注明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完全可以现学现用。可是对于我个人而言,有几条贴士真的是非常受用。

1、 关于分组

经过了一年级下学期的磨合,我也准备在班上计划实施,首先就是分组。有好几条都是与分组有关的贴士,正好是我目前需要的。由于我班人数多达59人,学生年龄比较小,两极分化的情况较为明显,起步阶段的分组着实让我烦恼了许久。虽然4人小组的格局较好,但根据我班的实际情况,"伙伴学习"是比较可行,也比较好操作的。刚进入二年级,可以以同桌自然分组进行"伙伴学习",从家庭作业的听写部分开始同桌交换核对开始。继而再过度到前后4人小组的学习。

2、 关于角色

书中有一条"角色分配"的贴士,列举了小组成员的角色安排及职能,划分得相当明确,各司其职不能越界。并且,作者还很贴心的说明可以制作卡片或徽章,让每个成员的职责一目了然,学习更轻松。这样做非常适合我们低年级的学生,既充满了趣味,又方便操作。特别还要说明的一条贴士"角色分配要有变化",是呀!一层不变的学习模式总会让人倦怠,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更需要变化,这样才能让每位成员得到锻炼呀!除了学生角色的分配,"明确教师角色"这条更显重要。特别是操作方法"解决问题三部曲"很值得尝试。其内容如下:在我向老师提问前,①自己思考;②请教同学;③查阅资料。

3、应对"干扰"

说到课堂上的"干扰",情况不胜枚举,"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几率更大。噪音、违纪……各种突发事件,学生兴致高涨起来,整个课堂炸开了锅,有时候还会失控。我想这应该是困扰大多数老师的一个问题吧。虽然有经验的教师有一大堆办法应对,书中也罗列了一些好办法,但是值得强调的是当"小组的大多数成员不再有效学习,教师要敢于彻底终止小组学习".终止以后不应该是大声地斥责,而是冷静一会儿共同讨论,和学生一起商讨解决办法。我想,对于我这样的急性子一定要谨记。

最后,我借用作者的话与大家共勉。

团队精神和合作——这是对孩子们的未来以及今后的工作成就有着决定性意义的关键素质——只有通过社会集体活动才能学会。此事不宜迟,越早越好;而且勤习多练才能更持久。

张娟老师小传:

2006年起,我参与校本教材《金钥匙》、《觅春》的编写工作,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开始关注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实践的研究。我校的立项课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作文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我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开始重视对平常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在从"教师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中,我始终在努力着。综合实践案例《童年的游戏》被评为湖北省一等奖;连续两年在"山峡杯"小学生习作大赛活动中荣获省辅导二等奖、市辅导一等奖;教学论文《一堂美国阅读课的启示》在省、市、区比赛中获奖,被省校本研究网收录;论文《‘虎小之星’星光熠熠》在《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课程实验与研究》课题成果评比中获三等奖;教学案例《四时田园杂兴》获市级二等奖;《四时田园杂兴》一课在黄石港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2010年,在区有效性习作课堂教学活动中,作文讲评课《漫画成功》获好评。2011年评为黄石港区"十一五"期间教科研先进个人。2012年,所带班级被区教育局评为"优秀班级体".2013年5月,我上的《媒体连着我和你》一课让我走上了湖北省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比赛的最高领奖台。路漫漫兮上下而求索,我一定会脚踏实地,坚定不移的一路前行!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寒假读书心得: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教学方法,它顺应时代的潮流,对老师和学生的一些传统观念有触动作用。现就实施合作学习教学一段时间来的几个常见问题摘记并辅以矫正措施,以期共榷。

1、避免小组讨论流于形式

在初期的合作学习课堂上,往往是老师一宣布讨论,小组内的学生便凑在一起,于是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每个人都在说,却谁也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而发言的学生总是以我认为,我觉得来回答问题,出现了名为集体而实为单干的结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在三方面下功夫:(1)深入研究分组的学问和艺术,为小组活动打好基础;(2)小组讨论时,教师该如何组织、促进和参与;(3)设法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帮他们树立集体的观念。

2、避免课堂教学容量小,影响教学进度

在合作学习课堂上,时常会出现学生为一两个问题纠缠不清的局面。致使一堂课下来,教学任务完成一半,学生检测一塌糊涂,老师则担忧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课前一定要认真研读教材,做好充分备课,设计好施教方案,特别对教学目标,讨论话题,学生状况一定要成竹在胸,并在讨论过程中注意提高和转换,不能让讨论失控。

3、避免两极分化严重,优生越优,差生越差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往往出现学习状态好点的学生不等其他同学发言,就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而对状态差的学生来说相当于走了一个形式,导致两极分化加剧。出现这种情况,要从严格督促学生按照小组合作的规则讨论来加以解决,让学生先进行独立思考并记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组内交流讨论,形成集体意见。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经过集体性质的交流,学生更容易发现差异,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也将更加深刻。

小组合作学习改革了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它着眼于全体学生,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真正符合现代教育的主体思想。在教育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将合作学习更深入地应用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读后感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读后感
假期有幸拜读了《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这本书,从中获益匪浅。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更多懂得了课堂的有效性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教师要从各方面考虑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学变成一种具有艺术性和高效性的活动。下面是我的一些启示和收获。与大家共勉。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要渠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和学生开展定量时间的教学活动后,学生获得了什么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必须考虑以下的三个要素:一,学习时间的投入(长度)。二,学习效果的产出(收获)。三,学生学习的体验(苦乐)。其有效性是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学过程民主、科学、互动,教学主题知识和能力得到提高。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性学习,获取更多的语言信息,感受语言的魅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切入点,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运用小组合作方式,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 重视课堂环节的合理安排,在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更好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要意识到课堂的作用

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体验生活、接受先进文化、训练灵性的课堂;是学生创新、体现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阵地,课堂的作用不可忽视,它为老师教学定好基调,也是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实施的唯一尺度。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需要教师在主观上作积极的努力。教师要做学生的贴心人,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关心他们的学习、身心健康,体谅他们学习英语的难处,尊重学生的思想,善于激励他们。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想,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差生,教师的态度尤其要慎重,不能放弃对他们的努力。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给他们介绍一些学习方法的书,并教他们一些改善大脑记忆力的锻炼方法;对于作业出现较多的错误,不是简单用红笔打“×”,一概否定,而是把正确的部分划出来,使他们感到还有希望,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还要经常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加以表扬,学生并不是单纯地追求表扬,他们会把老师的表扬看成是对自己的关注和重视,从而激发继续向上的动力。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二、在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现阶段造成课堂的教学低效的主要原因是:教育、教学理念不正确,重视知识能力的学习,忽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教学管理上,求稳定而不求高效;教学要求与学生基础不相适应,一刀切的现象,缺乏选择性和层次性;学生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教法;教学内容偏多、教学要求偏高、急于求成、要求一步到位;教学注重预设性发展,缺乏生成性,教师是主角,学生做配角;没有挖掘、理解教学内容,没有清晰把握教学要求的层次,没有精心的预设,教学随意、没有体现学科价值;课堂上只下达学习任务,没有启发、指导、反馈和评价,放任自流。

针对于上述的教学缺陷,给出一些合理的改进方法:

1、老师教学过程的操作:

①课堂上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选取灵活多样、有效的教学模式。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觉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思维层面的对话。在此基础上教学模式要灵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有效的主动学习;要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光讲大道理、明确学习目的是不够的。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添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集中到授课内容,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展开的,合理的教学情境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教学策略和保证。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英语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不同于其它学科,学生很难象学汉语一样轻松自如地掌握。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中要高度地集中注意力。如何能一上课就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外语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在课堂上保持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一切方法,只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都应该采用。但又必须根据课堂上学生的知识反馈和思维活动情况灵活选择教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注意知识的讲授,更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进展情况。

《读懂课堂》有感:板书艺术有效性


《读懂课堂》有感:板书艺术有效性

钟启泉先生在《读懂课堂》一书中谈到板书的教育功能。他认为有效板书的艺术是第一要有一个板书计划,其次要以视觉上容易理解的方式来整理板书内容,最后要关注其他教具组合运用的有效性。

板书最重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学习者提供了学习的要点和结构,是课堂教学内容的一个脚手架,是所学内容的核心和实质所在。难点一目了然,学生看得明白、记得扼要,学得精当。

教学板书具有很强的示范性特点,好的板书对学生是一种艺术熏陶,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在板书时的字2024形字2024迹、书写笔顺、演算步骤、解题方法、制图技巧、板书态度与作风、习惯动作与语言等,往往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留下深刻入微的印象。我们的板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书写能力,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我们示范的不到位的话,学生们学的也可能不到位。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教师语言艺术的书写形式。好的板书能提炼出一堂课的精华,可以配合教学突出重点,加深印象,增强效果。一副独具匠心的板书,就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学生认知的脚手架、教师教学的导游图、师生互动的卷轴。

从自己个人的教学实践来谈,多媒体用多了,黑板上的板书少了,甚至懒得写了,其实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度理解,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好的板书就像是北京奥运开幕的卷轴,教师与学生正是卷轴上的舞者。今后个人要在板书艺术的有效性方面多作努力,写出美观大方、实用有效、有艺术美感的板书。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3)篇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 第(1)篇

第一章:无处不在的批判性思维

在长者或前辈否定我的想法时,我会无意识的马上否定自己,潜意识就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立足点,而且没有自信,也没有之前对自己的认知有一个总结。

每个人一般都是从幼稚走上成熟的,幼稚的时候觉得自己认为对的就是对的,成熟的时候是“我认为的是对的吗?嗯,我认为的是对的。”

批判性思维就是反思自己,然后确定自己的信念是否合理,再做出正确的行为,而且不轻易动摇。

第二三章

你真的会提问吗?

进入大学你是不是同样有很多问题要问老师问学长学姐?

可是你问对了吗?

我们并没有在乎这件事情—如何有效的提问。你有问题是对的,而且提问也是对的,但是是不是遇到问题就一定要找别人要答案吗?不是的,有些问题要自己解决,比如大学该怎么过,每个人都兴趣和目标都不一样,所以你问别人大学应该怎么过,别人也给不了你你想要的具体答案。

那有效的问题要怎么问呢?应该是自己先做功课,如果这个过程中发现答案了,那就不用问了,如果找不到,那你问的时候就会问的具体,别人回答的也准确,而且只要你用心,别人也就不会敷衍你了,因为他知道你有做准备,所以他也会认真。

第四章:你的大学学习方法对吗

绝大部分的学生平时是不学习课程内容的,只是在考试之前冲刺。

正确的学习方式是这样的:

用批判性思维解决以下问题:

1.这门学科的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这次作业的目的是什么?老师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我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什么?

2.这门学科研究的是哪些领域的问题?我需要哪些信息才能理解这个领域的问题?这些概念定义我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概念定义有不同的解释吗?早先的研究者是如何得到这些定义或者改变这些定义的?他们用到了哪些假设?这些假设成立吗?

3.这门学科最关键的问题是什么?这次作业最重要的点是什么?我应该如何利用学到的思维解决更多的问题?

然后,整体性学习可分六个阶段进行:

1.获取阶段

一切可以吸收的信息都是获取,可以通过看、听、读、写、触摸等方式获得。

2.明白阶段

获取信息而不求理解是无意义的填鸭式学习,一段话,一篇文章你不理解它的含义,想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是不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明白阶段是不可跨越的。

很多人到明白阶段后就止步不前了,我是这样,不知道你是不是。

3.拓展阶段

到了拓展阶段,你必须了解一个公式是怎样推导来的,它与其他公式的关系,有什么边界限制,以及怎样用它来解决不同的问题。

拓展阶段就是举一反三,拓宽自己的思维,把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

4.纠错阶段

所有的知识结构都可能有错误,当你建立知识结构后,你会发现一些新的信息,弥补你知识的漏洞或错误,你就需要定期修正你的知识框架,让它更能够解释世界。

5.应用阶段

6.测试阶段

不管是哪个阶段,都需要经过测试。

获取阶段的测试:你以前听过或看过这个知识吗?

明白阶段的测试:你理解这个知识的含义吗?

拓展阶段的测试:这个知识点是如何推导得到的?

纠错阶段的测试:你对这个知识点有哪些错误的认识?

应用阶段的测试:你能运用这个知识到不同的领域吗?

第五章:你会阅读大学教科书吗?

读教材有这样的作用:①教你把握学科的框架,我们不能否认,教科书里是有专业知识的,而且有一个整体的框架;②提高阅读能力,你觉得教科书枯燥是吧?那就对了,枯燥的东西有很多是对你有益的,比如上班,比如上课,再比如读论文,读教科书属于深度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快速提取和总结信息;③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书不是万能的,更不是完全正确的,很多讲同一专业的书的观点还有相左的,但哪个对呢?还是都错了呢?独立思考,你再决定要不要这个东西。

怎样阅读教科书?

找书上内容

大学里为什么要多读点杂书?

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它不是培养未来的工匠,更是锻造一个人的精神气质和思维品质的地方。本科教育注重的一个人的思维培养,比如之前说的专业思维,以及巩固三观,因为专业的不同,大学生们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也不同。博览群书可以让自己知道的更多,从而三观也会更健全。比起专业思维,三观是根基,根基稳固,你就能爬的越来越高。

第六章:大学专业课程不如这样学习!

大学英语该怎样学?

1.利用好碎片时间。语言的感觉来自积累,每天积累,长期培养。比如早上起床听听力,用课余时间背单词,每天反复多次(这是我本人从高中一直用到现在的方法),单词就记住了。

2.养成坚持的习惯比突然袭击式学习更有效。

3.开口说,英语是用来说的,不止用来考试(推荐多说英语app)。学会模仿,模仿美国节目主持人的发音等等,但有点口音也没事,如果你只是用于交流。

怎样才能学好高数?

1.课前预习,很多人做不到,我也是哈哈。

2.培养数学思想。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3.总结方法。

4.学习流程。泛读课本,上课认真听见,做题,精读课本,考前重点读课本,重新审视这门课程。

如何学文科专业课?

1.文科专业一样有专业思维。比如我的旅游管理,要知道旅游发展历史,要明白旅游开发的利弊,而且要从专业角度看待“黑导游“现象。

2.学一点高效课堂笔记法(5R笔记法)。(1)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大右小两部分,左侧为主栏,右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2)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3)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4)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5)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3.围绕兴趣点广泛阅读。这样的主动阅读无疑有助于专业学习。

4.多参加各种讲座。

5.主动寻求实践机会。比如SRTp,比如实习。

如何学习理科专业课?

1.一定要预习。

2.保持足够的训练量。

3.学以致用。理科的试用性强,很多专业可以马上实践。

第七章:你会制定学习计划吗?

为什么要了解教学培养方案?

这个培养方案可以告诉你: 1.你的专业培养目标是什么?有些学校培养方案还包括英语,计算机,军事、体育等专项能力培养目标。 2.这门专业将开设哪些课程?3.哪些课程是重要?哪些课程是基础课?哪些课程是非核心课程?4.这些课程分别安排在哪个学期,每个学期学时是多少?学分多少? 5.在每个学期安排了哪些实习,实践,各种项目设计课程?

这些都可以从大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看出来(这个培养方案一般在大学网站上是公开的)。通过这个培养方案,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对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信息:

第一,你这个专业是为了培养怎样的人才而成立的,也决定了你未来的就业大方向。

第二,依据专业的培养计划,了解未来四年的课程重要度。

第三,依据专业培养计划整体规划大学四年的时间。我们强烈推荐你依据《培养计划》做出你每个学期的课程时间表,看看你每个学期课程课时是多少,这个学期的课难度大不大?每门课是多少学分?课程重要不重要?

另外,学习计划要围绕学习、生活、社团、爱好、锻炼等各种事情,需要统筹安排,而不是单一安排。

第九章:你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免费资源吗?

很干货,但是已不能再提炼,建议看书,非常非常有用。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 第(2)篇

在大学里真应该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高中的学习有所不同,大学比较自由,没有高中老师那样严格的要求,都需要自己合理安排,不然就真的很容易荒废过去。回想上一年,感觉自己很颓废,一年的大好时光里没学到什么。主要原因还是自己,没人管就对学习松懈了,之后越来越懒,为了应付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在考试周背一下,而没有真正理解,考完试也就忘了。回想起来真的很后悔,但回不去了,还得向前看,剩下的三年要改变学习态度,大学主要是自学,找到正确的方法,不能太依赖别人,学会独立思考,真正学会教科书的内容。然后就是看广泛的课外书,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我喜欢书,但以前我看的书很少,我喜欢去书店喜欢买书,但很少看完一本书,以后要一直坚持看书,多读书多思考,做啥都不能半途而废,坚持下去才能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学会独立思考:学习篇 读后感 第(3)篇

首先指出一点弊端,电子版所有的图片都没有,中间有些地方看的莫名其妙,也不排除是不同字体的文字,总之是缺少内容的。作为一个大学已经走过来了的人看,内容还是比较实用的,适用群体是刚进入大学的人。很多tips或者advice很具体,以致于有些看上去很琐碎。是一本手把手学习提问学习思考学习自学的好书。后面关于怎么利用资源,如何学习专业课,就符合那句话“道理都知道,就是做不到”了。一点小感慨,其实大学很多课程的专业课老师都是照本宣科,自己自学教科书知识,然后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作发散阅读才是比较高效的。然而问题的关键是,通常看了教科书就不会让人感兴趣,所以看的人很少。书本最后的网络资源的链接很好,包括各种公开课平台,论文下载的文库。最后的书单我也会挑感兴趣的去看看。

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读后感


本学期,我读了杨晓编著的《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心中颇有感触。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对有效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想法。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学习已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新理念。它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习,而是一种生活习惯。如何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学习,怎样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让学生学会很重要,教学生会学习更重要。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对学习过程的引导。在教学中,要巧妙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既研究教材教法,又探索学法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

联系到平时的教学工作,感受颇深。实现有效教学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激发兴趣,培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充分利用新教材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可以把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更直观形象的传输给学生,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鼓励质疑,激活思维

“疑是思之端,学之始”,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思源于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前奏。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质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难点,症结在什么地方。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矛盾转化的过程。在讲《勾股定理》时,学生问:为什么是平方和啊?在质疑和解疑的良好互动中,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质疑时他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听起来非常简单,有时还会引起其他同学的嘲笑,但是我们要拿出正确的态度,及时给他们解答,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鼓励。

最后,我借余教授的话来对有效教学做下总结:教师对教材钻研深刻,上起课来就会微言大义,发人深省,从而让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与深刻相对立的是肤浅,肤浅的实质是智慧的疲软,肤浅就像一锅二十七八度的温开水,既没有沸汤的那样的烫人,也没有寒冰那样的彻骨。因此,你不要指望从肤浅者的教学中去寻找刻骨铭心的印象。

读书心得: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以任务驱动教学


读书心得: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以任务驱动教学

--读贾志高《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

周胜鸥

课改从倡导有效课堂到有效学习,教育的本质越来越清晰化,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获得能力,提高素养为目的。把主要依靠教转化为依靠学。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有效学习是指符合教育、教学原理的学习,比如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培养了正确的逻辑思维,理解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建构了自我的知识体系,因此花更少的时间,学到更多、更好,给学生带来积极乐观的学习体验。当然学生逐步形成有效学习的方法,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有效培养与指导,所以有效学习需要教师重新审视教育理念,转变课堂模式。

最近几年学校一直在倡导以任务驱动教学的课堂模式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它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全体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倡导探究、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课堂活动任务化,以任务为核心,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任务中。不少老师响应并应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我也想尝试,事先做了案头工作,阅读了相关书籍,其中贾志高的《有关任务型教学法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探讨》给了我不少启示,下面结合谈谈自己的体会与做法。

一、以任务驱动教学的流程

(一)合理设定任务

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设定的任务可以是具体的知识学习,与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创新发明等;可以在课前布置为课堂做准备,在课堂中布置进行,或者课后为了延伸拓展而布置等。任务应具有挑战性,对学生有提升价值,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形成由初级任务向高级任务以及高级任务包含初级任务的循环,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任务。明确表述任务的目标、主体、活动形式,易于学生理解,可以通过教师口述、课件播放或发给学生任务单,比较而言,任务单可以留下上课的思路,因此公开课上,教师常常喜欢采取这种形式。

设定任务时,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分成有逻辑顺序的几部分。然后结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思维与能力,将教学内容蕴涵在任务之中,依据综合性、分解性与实践性的原则精心设定每部分的任务,设计的任务不仅注重教学上连贯,注重达到教学目标,而且还要考虑是否有益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1、综合性原则

传统的课堂将知识点按序传授,很少全方面考虑。现在我们通过任务将学生已学的内容与将学的知识,将能力、思维的培养都综合进去,任务起到了在它们之间铺设适当台阶,激发学生兴趣的功效。当然,教师要根据学情,综合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与潜在水平,切实了解学生会做什么,还能做什么,适当地引导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畴去设计学以致用的任务。

2、分解性原则

有些任务难度大,教师就需要将大任务分解成有梯度、有逻辑的子任务,层层推进,最终解决大任务,获得新知。否则学生由于任务艰巨无从下手,产生畏缩,以致失去兴趣。在大任务下设定子任务,是考虑到学生已学的内容与将学的知识有一定的能力、思维距离,通过子任务铺设了几级适当台阶,让学生可以达到。

3、实践性原则

具有实践性的任务可以激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方式从被动听、练变成了主动做、想。课例一中画原子模型,课例二中动手实验,课例三中应用知识分析马铃薯的繁殖都体现了任务的实践性。考虑到课堂时间有限,可以将实践性任务前置到课前准备,或者延至课后作业。

(二)确定活动形式

以任务驱动教学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符合青少年的认知特点,他们对新知识缺乏感知和表象,不可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即使可以形式地记住一些东西,也只是假性的、短暂的,所以需要通过活动去习得新知识,遵循先行后知的行知律。

完成任务的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讨论,实验、调查、查阅资料、家庭活动、野外观察等等,但是都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有效性,使全体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实现人人学习,全员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总体教学目标。学生通过活动不但履行任务,掌握知识,还增强了兴趣,开拓了思维,提升了科学素养,包括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归纳概括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方面。当然课堂上最明显的形式就是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包括讨论、合作实验和互查互评等,每个人的思路、想法不尽相同,交流不仅取长补短,还会激活创新。

(三)及时反馈与评价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学生对任务的反馈,调节任务的难度,保证整个教学进程活而不乱、有序高效的进行,争取让学生顺利完成。

以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与学生不再是且牵且行,课堂开放了,学生的自由度增大了,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多样了,不同层面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本质的观察,商讨的口吻,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评价与鼓励,学生只要努力了,与自己比较有了进步,教师就应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评价,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增强自信心。尤其当学生有创新的想法时,教师要大力赞赏。

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学生的优点,也要委婉指出学生的弱点,促进学生更好完成任务。还要让学生参与评价,反思自己的不足,或者是对活动的改进,取长补短,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读书笔记:对教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浅略思量》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亲子读书读后感的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