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飘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 > 地图 > 飘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

飘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诗人十四个》读后感2000字。

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人类的进步,都是与读书相伴而行的。阅读作者写的作品后,心中感触颇多,让人忍不住吐露出来,此时就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体会,一篇优秀的作品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诗人十四个》读后感20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一半是诗,一半是人。

这是源诗社的标语。凌晨看完《诗人十四个》,深深睡去。醒来后再回忆书中的人和事,脑海中浮现的是便这么一句。

记得高中因为讨厌背诵而选择理科,上大学后,虽也写过一些白话诗来记录生活,但没有再接触过古诗词。现在回头看,虽然在高中课堂和考试里能够熟练地背诵默写,或翻译诗词,但其实自己从没有真正走进古典文学的世界。这一方面是因自己的愚钝和老师的无心引导,也因那时的自己心里装的只有作业和课后的操场,飘忽的未来和细碎的青春情愫。那些复杂的典故和死板的字词翻译,在应试的教条下,并未给我带来美好或人生的感知。在往后的大学生活中,由于自己的封闭和匮乏,经历过不少灰暗和不安。因此这本书给我最深的印象,大概是作者与诗句之间的互相感召,那些诗歌仿佛是一种支撑和陪伴。令人感动乃至羡慕。也因这些感召的力量,这些古旧的诗歌对我来说,散发出了新的光芒。

这本书并不只是对这十四个诗人还有他们诗歌的介绍。正如序言所说,她扮演了一位通灵者。而这种通灵似乎不是在一个祠堂内作法,把古旧的神明请出;而更像是将那些沉睡的精灵重新装扮,邀请他们在现今的世界里游玩,让它们弥散在二十一世纪春日的风雨中。大概也正因为此,这些故事在作者的笔下散发着灵动的气息,精灵的光芒。

当然这本书的主角仍是这十四个诗人,通灵者穿梭其间用自己的故事和感受拂去了他们身上的灰尘,温柔了他们的面庞,以一种轻柔而尊敬的方式将他们引荐给书前的你我。

但这也是一种让我意料之外的引荐方式。以我浅薄的认知,总觉得该比有《诗人十四个》更合适的书名,但也难以找到更确切的命名。这十四位诗人在书中是何种存在?我难以描述。七组诗人,他们不完全是以年代、类型或派别组成,而是以他们的诗词为节点,在作者的牵引下,穿越时空相遇,在这之间也交织着各种文本(小说、传记、社会学文献、心理学理论),时空在这里重叠,串联他们的是贯穿历史的关于人的存在关于自由、关于欲望、关于存在,关于生命中必然存在的美好和绝望。重新翻阅这些诗和故事,恍惚间看到了《悉达多》中那条永不停息的河流,万事轮回,一切常新但又一切依旧,我们在不止的前行路上一直孤独,却也一直有着恒久的陪伴。这是给我的另一层的感动。

也因此我不愿将之仅仅作为一本诗歌读本。

在此之前,另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读本是叶嘉莹先生的《迦陵谈词》。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说,对普通读者而言:古诗的意思不是那么一望即知,在我重新对诗歌燃起兴趣时,我尝试接触的是现代诗歌,它们可以有更自由的形式,更清晰的含义,也可以没有过于冗杂的典故。乃至在几年前,我对古诗仍抱有成见,相比现代诗歌,古诗更像填词游戏,框架之内缺乏灵动,对于古诗的认知更多是基于读者自身对其的解构及解释,诗本身无法脱离主观释义而存在,使得读诗更像一种文本游戏。

但也知这种认知也只源于自己的浅薄。在好奇之下选读了叶嘉莹先生的这本选集,读毕颇为震撼,可谓真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是叶先生炽热的情感首次为我打开了新的感知窗口。忘不了读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双双金鹧鸪后,眼前浮现的明亮的晨光;还有梦窗翠萍湿空梁的奇幻。诗歌的美被精准得包裹着,在解锁者释放后,它们的光芒便无法再被掩盖,这些诗也便成为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存在。

恰好本书作者黄晓丹正是叶先生的学生和弟子,作者也延续了叶先生的真挚和热情。而相比较为严肃的诗论,《诗人十四个》在精准解读之外更有着一种轻盈的灵动,这也是这本书的特别之处。这种灵动或许消解了炽热的情感,但确是让一切更加安定的存在。在作者论述中,所有的平行宇宙平静地交叠,生命的真相隐隐约约显露,但一切都没有必然的答案,读者似乎在随作者一起,在阅读中一起去体验,去感受,去获得力量。书中流淌着这些诗人和他们的诗,作者的生命体验在其中交融,没有口号,只有感召。

一半是诗,一半是人。这本是句形容诗人群体的话,但我觉得形容本书也十分贴切。如果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而在尽头之前,应该便是诗歌。书中诗歌的背后,是被具象化的诗人,这种具象来自作者的通感。斯人已去,我们无法真实的再现彼时的诗人,但在这来自生命的共通之中,诗与人的交融中,我们或许无法去对此间的共鸣留有怀疑。

而这本书,或许也可以是一首关于诗和人的长诗。

总而言之,作为诗歌门外汉,我收获的大概不是学术和理论方面的价值,而是些许关于诗歌的启蒙,也是一种关乎人生的近似惊悦的体验。而作者的后记同样令人心生感触,古典文学为何,古典文学的存在又为何?古诗作为文本记录的一种形式,其本身其所承载的,以及诗歌解读者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些历史故事而已。

在此也感激坚守古典文学的学者们,为我们打开的这扇门。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二十四个孝的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个孝的故事》读后感

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学习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追捧和学习,我们要懂得从中筛选,知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它都指引着我国人民的思想和价值取向。让我们从中得到学习和思考。然而古代和现代还有很大的差距,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追捧和学习,我们要懂得从中筛选,知道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里面有戏彩娱亲的老菜子,有芦衣顺母的闵损,卧冰求鲤的王祥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戏彩娱亲的老菜子。

他非常孝敬父母,每次有好的东西他总是先给父母。他到了七十岁的依然尽心竭力地孝顺父母,为了让父母开心,他还经常让邻居家的孩子来自己家里玩,让他们逗父母开心。可是等他们一走,两个老人就寂寞起来了,为了让父母开心,老菜子就自己扮演起小孩子哄老人开心。有一次,老菜子挑着两水桶,忽然看见两个老人正在全神贯注地看着自己,便灵机一动,想出办法来了。他故意被一块石头绊了一跤,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这下两桶水都洒到了地上,老菜子衣服也弄湿了。老菜子先是大叫了几声,然后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弄得满身是泥,最后竟扒在地上像小孩子一样啼哭起来。两位老人的七十岁的儿子这么滑稽,就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老菜子见两位老人高兴了,也爬起来冲着他们笑。

从那以后,为了让两位老人高兴,老菜子想尽各种各样的办法,尽他最大努力,表现了一个做儿女的孝心。

读了这本书,我相信,我一定争取做一个孝顺,懂事的好孩子!

《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读后感600字


暑假期间,妈妈买了很多书。在选读书目中,我首先选读《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这本书。在我还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会背二十四节气歌了。但是不太清楚,什么是二十四个节气?这套书共有四本,分别是春、夏、秋、冬 各一本。这套书通过绘本形式,告诉我很多自然的秘密。里面有图有文字,看着可有意思了,我很认真的读了,书中通过天文、气象、植物、动物等告诉了我无论生活如何变化,都应该关注农村,关注最纯的自然,关注食物的最初来源。

《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中,主人公牙牙来到乡下爷爷奶奶家,在这个黄河流域的小村庄,她体验到一年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二十四节气变化,渐渐听懂了大自然母亲的语言。书中,讲到春分仰望北斗七星、夏至日影子变长,讲到每个节气有关的农事和民俗活动等知识,还讲到南北不同地区的节气变化。

我喜欢这书,我跟随牙牙的脚步,去了解何时种豆子,何时收麦子,何时摘西瓜,这本书让我还记住了很多节气的诗词和谚语。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说的就是重阳节。“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等等很多。

二十四个节气里,我喜欢夏至,夏至的时间是在6月21—22日之间。“至”是极的意思。夏至到来的时候,我们就快要放暑假啦。虽然夏天很热,但是夏天有我喜欢的运动,那就是游泳啦。我在游泳馆能玩一个下午都不嫌无聊。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牙牙给妈妈写的信,写的挺好的,就是字不好看,我可要好好练字。

《这就是二十四个节气》真是套好书!

《二十四个比利》读后感作文600字_五年级读后感


当夜幕低垂、地面上一片寂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本书,他是一本寂寞且孤独的真实小说——《二十四个比利》。

主角是一个拥有二十四种人格的人,因为小时候比利曾经受过继父米查的虐待,而导致他有了后遗症,看到男人就会非常害怕,于是他的大脑想尽各种方式避免,就 这样产生了好多人格,而真正的人格呢?却一直沉睡要内心世界,等到上帝愿意找个人当他的天使,他等了好久、好久,一天、一个月、一年,最后,他绝望了,他 认定,这是一个世界可怕的地方,没有亲情、也没有温暖,只有他的人格愿意陪伴他、帮助他,他不相信这个无情的世界,他只相信他的内心。

不过最后比利终于破茧而出,他敞开心胸让别人进来,他了解了,世界好温暖,并不是所有人都怕他,并不是所有人都讨厌他,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伸出援手?因为自己没有表现、没有向别人求救,他重新评估这个世界,这温暖美丽的世界,他庆幸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一开始他痛苦、悲伤,但他还是高兴,他觉得自己好幸 福,有好多人爱他、有好多人陪着他。

看完这本故事我了解到原来人生并不是永远快乐的!就算我今天、明天、年复一年都很快乐,但是快乐不可能是永远的!人生是很漫长的,一定会遇到一些挫折,但 是重要的是,你怎么度过这些挫折,古人说:“要曾经受伤过,才会懂得珍惜”就是因为受了伤,才会知道要好好珍惜这宝贵的人生,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好好的面 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样才不会留下让自己无法接受的遗憾!

看书可以让我们更有智慧、更有文学教养,既然只要看书就能够得到这么多好处,也不坏吧!可能你很讨厌看书,但是,只要你每天看书以后一定会爱上它的,你会发现他的魅力,是无法抵抗的!好好加油!努力看书,以后成为这世上有用的人吧!

《诗人的市场》读后感


《诗人的市场》读后感
很多人都知道安徒生的童话故事,《诗人的市场》就是他老人家故事中的小小一则。
安徒生就如同他笔下那些小公主,襁褓之时就接受了仙女们的美好赠言一样,当他还在摇篮的时候,就有人用预言为其铺好一条道路。这条路并非通向哪位千金小姐的后花园,也不指向藏满宝物的密洞,而是通往东方的亚洲世界。岁月流逝,当安徒生步入人生的第35个年头(1840年),那“需要一点想象力”的东方旅行终于到来了。
东方之于安徒生,并不象撒丁岛之于劳伦斯那般,一再的唤起立即动身上路的激情与欲念。东方,它要温柔的多。它用绚丽多姿的异国情调和夜不拾遗的美好传说,装点并安抚着安徒生的梦。有一天,安徒生终于以诗抒怀一吐幽思:让我们进入市场驰骋想象吧/我已展示了琳琅满目的商品/从哥本哈根到东方的欧亚/横顶的柱廊排出宏伟的全景......可以看出,安徒生的东方幻景中,“市场“牢牢占得一隅。作者更是拈得“市场“意象为题——“诗人得市场”——一股嘈杂又浪漫的芬芳气息扑面而。
书中自述,安徒生从汉堡起程,行经意大利来到希腊,拜访了雅典卫城废墟;越海前往土耳其,抵达君士坦丁堡并流连城中。归程上,过了博斯普鲁斯海峡与黑海,安徒生溯多瑙河而上,经奥匈东欧,辗转回到汉堡——与出发时极为相似,在这里又恰逢好友李斯特举行音乐会之时。
日记体的形式似乎更便于吐露作者的随行随感,亦使行文显得亲切又平实,温润的语句与美好的景致一并顺溜地滑入读者心底。但是我们同样发现,旅行中的安徒生见着的并不总是美好。也许正是这样——一颗善于讲述童话的心灵,它亦更敏于辨别美与丑;它蕴藏浓浓善意,在童话里馈人以善、以温暖,而在现实中也毫不逃避恶的存在。它是懂得那些不幸的,是真正慈悲的。第一抹异样的色彩出现告别意大利之前的罗马狂欢夜。在表面的精彩热闹之下,安徒生却捕捉捉到一件遁人思忖的突发事件——一位观众被奔马踩死,“死者被拖到一旁,欢声再次惊天动地。”冰冷的对生命的漠视竟遮饰在热烈的狂欢中,充满讽喻的意味,而一句“这种事每年都有”更不由得令人去逼视那常态暗处的不合理、不公正的遭遇。在马耳他,作者遭逢了衣不遮体却决不屈膝受辱的摩尔人;在匈牙利,他巧妙买下了吉普赛男孩的几朵鲜花,希望自己的钱物能缓解男孩的窘迫生活......安徒生似乎在一颗纯净诗心与我们相告,除了美景还要关注什么,不要回避什么。即便行走在路,莫要为了见到“美”而刻意躲避丑。
美是有许多种的,孩子纯真的美又是无与伦比的一种。我想,编制出无数精美童话的安徒生亦是珍爱这份美的吧。除了他与吉普赛男孩那段沉重的交谈,还有一个美妙的细节也吸引了我:那是驶向君士坦丁堡的航程中,安徒生与土耳其一对小姐妹所形成的友谊。姐姐六岁,“脚上是贵重的皮靴,外加红色的套鞋;淡兰色的丝绸马裤......头发梳成两条辫子,用金币缠住,头上又扣一顶金丝小帽”,而妹妹则象野兔一样跃来跃去。语言上的障碍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安徒生会哄着让她们相信,他的丹麦语不过是自己专为小姐妹学会的一种土耳其鸟语......一段令人捧腹的叙述之后,安徒生不无骄傲的宣布,自己接受了亚洲小可爱的亲吻。读来,真的轻松感人。
史蒂文森在自己的游记散文中,时常会展现他作为小说家的一面——将惊险离奇的际遇带到读者面前。安徒生一路走过,在写下日记散文的同时,他也间或摆弄出几则美好的童话故事来吊人胃口。让人不得不感慨,伟大的童话作家就是不一样,连旅游时也要揣着童话上路。
第一则写了佛罗伦萨城内一头铜铸野猪与一个贫苦男孩的微妙关系。暮色深沉,怕被母亲责骂的孩子不敢回家,他在铜猪背上睡着了,而铜猪却醒过来,载着男孩去了许多美妙的地方,见着美妙的画,美妙的人——这一切也改变了孩子的命运,为他在卑微与高贵之间架起一座梦想的阶梯。途中余下的童话作品依旧流淌着童真的暖暖爱意,写到安葬于荷马墓旁的夜莺,义结金兰的希腊好兄弟......东方之旅,安徒生行走在现实中,又畅游在想象之界。也难怪,那东方的市场会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是既爱上了商货的琳琅缤纷,亦是恋上想象中的一片人世繁华呵。
旅行总的来说是顺畅愉快的,但也有小小不和谐的插曲。例如在归途中,行经奥地利检疫站,他们被禁闭了几天。而这短暂的无聊时光对一路上都与鲜花美人相伴的安徒生来说,却是多么漫长啊。此时他的思乡之情日渐浓郁:多瑙河上的黑面包让他想到“黑麦的故乡——远方的丹麦”,广阔无垠的东欧草原也让他嗅见了丹麦的清香,甚至鸟雀的歌唱也与我在丹麦的山毛榉树林里听到的鸣啭完全一样。
故乡的点点滴滴都是那么美好,检疫站的一切却是浑郁恼人的。每天燕子来拜访,飞来飞去,安徒生只觉得它们在“告诉我们奥尔索瓦这座美丽城市里的丑闻“......真是充满孩子气。而他的孩子气也是善始善终的——在“解放了获得自由”之时,他突然丧失了“使用翅膀的能力,留恋起住在检疫站的这段感觉,留恋起那些同受罪的伙伴,......小小囚室是星期天的功课;埃因斯沃斯安静地坐着读圣经,彼德亚当和他的亚美尼亚孩子唱着弥撒......”,从此以后呵,彼此相忘于江湖。旅途的终点也就在眼前,这段离开的时光,现实的大船又走了多久呢?就要踏上现世生活的疆域了,安徒生不禁回过头去,若有所思。他想起了什么,想起了哪段岁月?可会想起在检疫站度过的一个无聊的下午,安徒生“注视着窗栅栏旁边那青翠的葡萄藤叶子,上帝的阳光正暖洋洋地照射着它,思想已飞出窗外,进入自然界之中了——每个人在那里总是和上帝的心相通的。”

《逝去的诗人》读书笔记_诗人读书笔记3000字


这是一本独特的书,是陆小曼的两个弟子展望之和张方晦所写,用小说的形式给诗人徐志摩的一生抛光。我读这本书总觉得在独特的氛围中完成,经常泡图书馆,本无意翻开这本书,这时走过来一个熟识的女孩和我开玩笑道:你也读我读过的书呀?!于是,我就较真的读了起来。上部捂着鼻子读完,因为那种半诗半文十分破坏叙述的完整性和连贯,矫情的抒情是上部小说的硬伤。到了下部书,我才读到此书的乐趣,也读出了遥远诗人的那份独特的气质一半是诗人的,一半来自于孩子的。

诗人出身富商家庭,受过剑桥的大学正统教育,崇拜孔子、卢棱,喜爱雪莱、拜伦、济慈,结识曼殊斐尔、罗素,交往林长民,师承梁启超,满脑子自由,爱和美就像孩子,心中只有纯真、快乐和黑白分明。然而诗人的生活中有痛苦和污浊,所以诗人有宗教清教徒似的执著于自己理想的世界,执著行走于自己的诗歌,背负着忠实于心中的爱情,哪怕被现实拥踏而死也在所不措。

诗人本来不叫徐志摩,小时候有个苦行僧志恢大师走过诗人的家乡硖石镇,抚摩过诗人孩童时的头颅,赠几句诸如此子前途不可量之类廉价的吉祥话,得徐家施舍而走,却留下了志摩这个后来不同凡响的名字。

诗人生命中的初恋情人是林徽音,一个绝色的美女,也是个内敛的才女。一对浪漫无边际的诗人,爱情因彼此的才气惺惺相吸,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于是用激越的浪漫将它淹没,用伤感的诗歌将它忽略,用寂寞的爱情将它占领。

他们的爱情,几乎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纯精神恋爱,是梦呓般美好而无奈,诗人喜欢引用爱德娜那句浪漫得无以复加也无药可救的诗:如果我突然飞了起来,你得答应我抓住我的两只脚,好吗?不然,我就永远下不来了。

这是注定的悲剧,但谁又能说这不是最纯粹最晶莹剔透的爱情呢?太纯粹的东西往往经不起现实的一点伤害,原先爱情有多纯粹,后来身上的伤口就有多深。

他们是对沉默的恋人,喜欢用眼神和诗歌倾诉一切,绝对的浪漫真实的感动。以致后来林徽音在解释为什么拒绝给诗人回信中说:你偏要我把心底难以言喻的感受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一番吗?你难道不知道沉默有着无限大的容量?

敏感成为习惯的诗人,麻木起来更令人害怕,当诗人沾沾自喜地把离婚的通告昭白于天下时,林徽音不辞而别(历史的一个谜团,但我想这和林与张幼仪女性相通的同情本性分不开的,当浪漫遇到善良的叉路口,她们宁愿选择善良行走),再到后来遇到梁启超的公子,并且相爱时,她和诗人的爱情即为灰烬。老奸巨猾的梁启超对年轻人的善变心理洞明得无以复加,知道林和徐的感情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所以安排儿子和林到国外读书,直到林心中对诗人爱情的灰烬没有了温度

当林再一次见到诗人的时候,是他们的爱情彻底灰飞烟灭的时候,林对诗人说道:爱做梦的人都喜欢圆明圆。一块破石,几根残柱,任你用想像重塑昔日的锦华,真要把它重建起来,就没有了想像,没有了怀念。志摩呀,不要给我们的故事添一个平庸的结局吧,这样就没有诗意了。

这不过是林以诗人能接受的方式拒绝了他,但诗人很久之后才接受这个现实:直到很久后泰弋尔访华。诗人和林一起陪伴,在分手后的火车上,诗人给林写了最后一封情书,然而最终没有送到林的手中,而是被诗人的红颜知己叔华保留。当后来叔华要把这封情书物归原主时,诗人不是接受,而是孩子气十足地学着当年张生在《西厢记》里对红娘的台词;姐姐真乃小生生平第一知己。其时,他已经结识京华名媛陆小曼。

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孩子。

当孩子的一半浮出生活的海面的时候,让人好笑,好气,但你却忘记记仇,他更不会。最后你还会不可思议地被他孩子气的可爱打动。上面的两位女性,和诗人的心灵靠的更近的时候,就是和诗人结束一段感情之后,在最不可思议的时候。

诗人和陆小曼的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用社会道德的眼光,陆是红杏出墙,诗人是第三者插足。但人们不忍用道德的眼光来否定诗人,因为诗人孩子似的气质中根本没有道德的杂质,而只有爱,忠实于心灵纯粹的爱。

人们以对孩子宽容的一切容量宽容了诗人,也成全了诗人的爱情。

用书中的话讲,他们的相遇,就像两个圆的相切,奇迹就在这个切点,生命的意义,也在等候这个切点。但我想说,当等到这切点之后,生命的意义该沿着哪条河流的方向?

陆小曼的丈夫,王赓,那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当年随同顾维钧出席巴黎和会的随从武官,他也像当初张幼仪成全诗人一样的善良而伟大,和陆小曼离婚给他们自由。

诗人,从来不同意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种说法,然而被自己的婚姻求证。

他们结婚后,诗人的家庭不再给诗人以资助(大部分是张幼仪的资助),交际花陆小曼仍旧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最后竟荒唐地领一唱戏的小生到家里陪她吸食鸦片,但此书因避讳未谈及),所以诗人不得不没日没夜辗转于几个高校之间讲课,但仍入不缚出常常靠借贷维生。有意思的几件小事,胡适等几位好友筹钱给诗人夫妻出国深造的银元,陆小曼用来作演戏用的服饰;诗人让陆学习写字,陆问诗人:我的一个香吻可以省写多少字诗人的诗歌开始沉默无语,他的浪漫无边际被自己一手营造的庸俗淹没,他灵感的翅膀在现实中受伤,再也飞不起来。

当在北京的胡适让诗人来北京就职时,诗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意识到自己该逃离一些东西了,就像叛逆的孩子本能的知道,世界在眼中的黑白分明是不真实的。

诗人到了北京,义无反顾的,但陆小曼割舍不掉繁华奢靡高朋满座歌舞升平慵懒浅俗的大上海生活,所以诗人不得不常常往返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他喜欢坐飞机,飞在天上,出入云霞,俯视尘寰,其乐无穷。

诗人的第一任老婆张幼仪,是父亲做的主,据资料载应该算作中上等的美女,不过此女让人佩服的地方是善经营、有豪气、对爱情决绝的姿态。她现实的生活方式和传统道德的矜持,使得诗人的浪漫产生了抗体像至清的水中的油污,怎么也融不到一起。在明白此节之后,她主动要求和诗人离婚,给诗人的浪漫以绝对空间,诗人的肉体以绝对的自由,诗人的爱情以绝对的宽容。于是她终身未嫁,一个人孤苦零仃地背着爱的灰烬一生冷清。

她是个女强人的类型,在她到徐家后便帮徐家打点生意,而且井井有条,特别是令徐老太爷眉开眼笑(也导致了后来陆小曼进入家门后的冷遇,徐老太爷对陆的评价真是一个洋娃娃,中看中玩就是不中用,可见张幼仪是参照系);后来到德国深造后,回国兴办实业,成为当时极少见的女实业救国者。

我看她最可贵的还是她的宽容。

她主动和诗人离婚后,诗人大喜过望,像得到了方糖的孩子:脑子发热常常先于嘴中的甘甜,也绝不去想大人会为一个月的盐巴无着落而愁苦。诗人把自己写的《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刊发在《新浙江》的副刊上,恐天下人不尽知(时有评论家认为此举为自由先驱之举),而诗人的快乐和自由是建立在一个善良女性痛苦和一生幸福的终结基础上的。无怪乎,诗人的家庭宁舍其亲生的儿子,也要留住外来的儿媳这是善良的感召,与封建主义无碍;也无怪乎诗人的恩师梁启超写信规劝:万不容以他人之痛苦,易自己之快乐。况多情之人,其幻想起落鹘突;而满足宁贴也极难,所梦想之神境终不可得,徒以烦恼,终身己耳。最可畏者,不生不死而堕落至不复能自拔。呜呼志摩,可无惧耶,可无惧耶!

可谓字字见血,惊心动魄,但诗人仍有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选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唯一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诗人的浪漫无边际是背叛现实的选择,他也以后来的生命承担了选择的后果,所以诗人也没有错,只是对一个善良的女性太过惨忍。而张幼仪更像他的母亲,承受着自己孩子给予自己的痛苦毫无怨言后来诗人和陆小曼生活无着落,她常常给予救济,这看起来像个玩笑,其实是个讽刺是现实对诗人生命过程进行的一个无伤大雅的讽刺。

终于有一次,他得到中航公司一个朋友的免费票,乘运送邮件的济南号飞机返回北京途中,于开山失事,是年36岁。许多人扼腕恸哭,我看大可不必,人生犹如一篇文章,可以长而冗余,可以短而回味无穷,至于最后一个标点为句号、叹号甚至于耐人寻味的省略号,那就无关大雅了。

诗人死后,陆小曼开始真正的悔过,不再贪恋热闹的繁华而归于平静的清苦,整理徐志摩的文稿中也许她才开始真正了解诗人:感情是他的指南,冲动是他的风,她难以置信世间曾跳动过那样一颗孩子般晶莹的心灵,而且还曾经是自己深爱却不了解的人。

陆小曼,用整整后半生的孤独,寻找诗人前半生的执著,两颗分开的心这时才真正契合起来。我想起徐志摩送给陆小曼的《爱眉小札》中的开头:幸福还不是不可能的。

直到诗人的生命结束以后,这种幸福才凸现其原形。

读后感青年诗人800字通用9篇


陈寿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阅读作者的作品我们就能从中收获古人的智慧,认真深读原作后,往往有多个方面可以去写读后感。写作品读后感时该如何动笔呢?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读后感青年诗人”,欢迎你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1】

青年是最幸运也是最不幸的,我永远有无穷无尽的烦恼和恐惧也暂时拥有鲜嫩而健康的肉体。压力焦虑带来一场粗砺而漫长的钝痛,如影随形,我和席勒一样,从每一根线条里不服,与一切对抗,又不得不承受漫长的寂寞,一边张狂一边忍耐。

读到这本书真的是太幸运了,里尔克带着我探索我的不安,焦虑的来源和真实的面目,我尝试和自己如何愉快相处,不再去定义自己,接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欣赏生活,感受最微小的欢愉,体味一朵花的缓慢绽放到衰落,每一个阶段不一样的气味色泽手感以及慢慢干枯的边缘,陪伴它走尽一生,像陪伴一个人。也学着从微小走向伟大。

生命是一个值得欣喜的过程。冬天我坐在学校图书馆里,温暖困倦,阴沉的天气,我看完了《人间失格》,中间睡着了,醒后继续看,看完之后图书馆更静了,天气也更阴沉了,温暖没变,不过有些闷,透不过气。书里有一种从深处的无望,但是他还是愿意为了鼠灰色细条纹的和服活到夏天,生物有本能的求生欲。但还需要一些生机,席勒那种,里尔克这种,不论如何,尝试过才行。

第五封信关于罗马的部分我不能苟同。那些见证了几千年时光流逝的所谓“ 另一个时代另一种生活偶然的残余”也是有生命的。作为一个创作者,我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包含了心思和寄托,满溢出来的情绪,更不用说古罗马的各种大师之作。通过这些东西不管是有根据的猜测还是漫无边际的臆想,我们总是能和伟大的灵魂交流的。

要像一棵杂草一样,与世界一边对抗一边和解,学着成长,始终生机勃勃。毕竟“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我总归是艺术地生活。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2】

有个爱好写诗的人寄给里尔克一封信,向他诉说自己的不解和哀怨,询问他如何才能写出让别人认可的诗作。上面这段文字,就摘自里尔克在《写给青年诗人的信》中的回信。

没有什么比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更重要的了,也没有什么比活成别人认为的样子更可悲的了。

主流不代表正确,小众不等同异端。

在外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声音,就像逼布鲁诺在刑场上喊出“地球是宇宙中心”、塞住瞿秋白唱着国际歌的嘴一般可恶。

心理学家荣格在自传中感叹道“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其实和你日常的琐碎没有多大关系。”为了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我就曾像乔布斯一样问过自己:“如果今天是你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去做那些事情?”答案出乎意料——我写下的事和前一天晚上做出的计划没有几处是相同的,于是我就不禁感叹起荣格——这个弗洛伊德门生的智慧了。

而生命里的最后一天或许就是里尔克在回信中提到的那种【蕴藏着最深情感的最微妙的时刻】吧。

对我而言,不因外界轻易改变内心,是对自己的尊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尊重,还有什么理由去获得他人的尊重呢?

人不可不向外看,否则从何体验人生的曼妙;亦不可只向外看,看到别人某些方面做的比自己好就心生自卑,这样自卑的人生不光写不出诗,就连美丽的远方都到不了。

如果你面前摆着两片树叶,除非给一个既定的标准,你一定说不出哪个树叶更漂亮。就像这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至少现在没有),所以在没有既定标准的前提下,谁都没有资格说【哪个人比你更加优秀】。

这就是我的人生哲学——没有一个人可以全方位碾压我,我总能找到自己更闪光的地方,所以我就没理由去妄自菲薄。

今天,我的劳动经济学老师在课上讲起了王阳明的一件趣事,说在【学而优则仕】的明代,人们皆以考取功名为荣,而为名落松山羞耻,王阳明就是“高考”中的“失败者”,可他却说了这样一句话“世人皆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

写到最后,我想里尔克也是想劝告这位青年诗人——“勿以不得赏识而动心”吧。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3】

诗人里尔克在书中展示了他所认知的精神世界,表达了对世界和自我的看法,并深入挖掘恐惧、孤独和爱在他生命中扮演的角色。恐惧是里尔克生命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长久地侵占他的内心,却又成就了他的诗歌;孤独是里尔克生活和创作所固有的情感状态,也是他以本然自我面对世界的重要前提;而爱在他看来,则是需要终其一生去学习的最为重大的工作。

里尔克在信中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是艰难而孤单的。人每每为了无谓的喧嚣,忘却了生命的根蒂,不能在寂寞中、在对于草木鸟兽的观察中,体验一些生的意义。人若要真实地生活,就必须脱离习俗,独立成为一个生存者,担当起生活中种种的问题,不逃避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品读此书时,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里尔克的走向内心、居于寂寞的观点,像木头似的等待成熟,在寂寞中起始练习将来许多人或能做到的事情,去为那最后、、最艰难的工作做好准备。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4】

如果不是心底孕育着一颗梦想的种子,如果不是诗歌氤氲着古色古香的气息,如果不是大一偶遇第一封《给青年诗人的信》,或许我永远不会去找寻那完整的十封《给青年诗人的信》,甚至,我永远不知道里尔克这位伟大文人的存在。

卡卜斯把他的诗的试作寄给里尔克,请里尔克批评。《给青年诗人的信》正是里尔克写给卡卜斯的回信,一共有十封。近日我阅读了序言和前七封信,还剩三封信没看。以下纯属我个人在看完这部分后的些许感想,没有所谓的正误。

里尔克以第一封《给青年诗人的信》震慑了我。阅读了第一封信后,我喜欢上他的那些话语。一个的诗人会回一个青年的信,而且言语是如此的亲切,完全没有一点盛气凌人。更重要的是,看了第一封信,我似乎突然明白了一些事。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暗自想象了我的未来。未来的某部分,是个很美的梦,于我却始终带着些羞涩,不敢随意说出口。但同时,我又为这个羞涩的梦感到迷茫,我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该不该往下走。我想创作,写文章,写诗歌……所以,我感谢命运如此的安排,让我遇见了那些信,让我在迷惘的时候找到了一点答案。

第一封信中有段话我反复咀嚼,在此引入其中两句:“请你走向内心。探索那叫你写的缘由,考察它的根是不是盘在你心的深处;你要坦白承认,万一你写不出来,是不是必得因此而死去。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这些天,我三番五次地问自己:我一定要写吗?不写我会死去吗?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找不到答案,我想我是不是要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再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呢?呵,不是的,那时我也睡着了。后来,我想通了。其实不会,我不写,不会死,一样可以活下去,死不了。只是,如果生活不再有写作,或许会变得枯燥无味,只是或许。所以,我认为,写作,还是一样可以成为我规划的未来的一部分,还是可以作为一个梦而存在,只是,它不是工作,只是业余,它也不再羞涩。

另外,在第三封信中里尔克提到艺术品都是源于无穷的寂寞。艺术家:是不算、不数;像树木似的成熟,不勉强挤它的汁液,满怀信心地立在春日的暴风雨中,也不担心后边没有夏天的到来。我喜欢这段话。因为它,我不会再勉强自己在文思枯竭抑或大脑一片空白的时候写出个什么旷世之理、千年之情。因为它,我也不会在迷惘中怀疑那无法预测的未来,我应该更乐观更坚定地相信未来。

第七封信中里尔克回答了卡卜斯先生关于爱与寂寞的一些问题。在此不多说,只摘抄其中一句话: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每个人对这话都会有不同的体会。此外,里尔克诗人还把卡卜斯先生的十四行诗眷抄给他,因为里尔克觉得在别人的笔下又看到自己的作品充满新鲜的体验。他希望卡卜斯在读这首诗时把它当作别人的,在最深处感到它怎样更像自己的。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有新的发现。

好,就此打住。生活,容得下梦想,却不等于梦想。梦想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有一个很美的梦,却不可以把它当作你生活的全部。梦想与理想不同。未来究竟会怎样没有人知道,但我们都要勇敢地微笑。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5】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里尔克那本论塞尚书信选叫《观看的技艺》。在《马尔特手记》有这样的论断:“我们必须观看许多城市,观看人和物,我们必须认识动物,我们必须去感觉鸟是怎样飞翔,知道小小的花朵在早晨开放时的姿态。我们必须能够回想:异乡的路途、不期的相遇、逐渐临近的别离;——回想那还不清楚的童年的岁月;……想到儿童的疾病……想到寂静、沉闷的小屋内的白昼和海滨的早晨,想到海的一般,想到许多的海,想到旅途之夜,在这些夜里万籁齐鸣,群星飞舞——可是这还不够,如果这一切都能想得到。我们必须回忆许多爱情的夜,一夜与一夜不同,要记住分娩者痛苦的呼喊,和轻轻睡眠着、翕止了的白衣产妇。但是我们还要陪伴过临死的人,坐在死者的身边,在窗子开着的小屋里有些突如其来的声息。……等到它们成为我们身内的血、我们的目光和姿态,无名地和我们自己再也不能区分,那才能以实现,在一个很稀有的时刻有一行诗的第一个字在它们的中心形成,脱颖而出。”

这就是里尔克教给我们的东西。他教我们打开感官,打开我们血肉之躯上承载的心魂。“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唯一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

昨天读到《歌德谈话录》,他对爱尔曼的劝诫和里尔克对卡卜斯的如出一辙。歌德说,要随时随地感受然后写下来,把即兴的灵感记录下来,哪怕几句话,也比尝试一本没有经验的小说好得多。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6】

《给青年诗人的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

《给青年诗人的信》的第一封就打动了我。一个陌生青年诗人的来信,里克尔却用了极大的谦逊、热情与爱回复了,其中谈到创作的部分,极大鼓舞与安慰了我。

第一封信提到“你在信里问你的诗好不好。你问我。你从前也问过别人。你把它们寄给杂志。你把你的诗跟别人的比较;若是某些编辑部退回了你的试作,你就不安。那么(因为你允许我向你劝告),我请你,把这一切放弃吧!你向外看,是你现在最不应该做的事。没有人能给你出主意,没有人能够帮助你。只有一个的方法。请你走向内心。这是最重要的∶在你夜深最寂静的时刻问问自己∶我必须写吗?”

我想许多人对于创作,最经常寻找的就是对外的评价,无论是编辑部的回馈,还是其他人的欣赏,常常都让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否值得、应该去写作。但是里克尔却说,这些都不是需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是否有一股催促的力量,催逼着我们要写作,要表达,要创作。这对于我是一个很大的安慰,是因为它让我知道了原来寻求外界对自己的认同与理解,在绝大部分的人身上是一样的,为此我不再为此感到没来由的羞愧。

接着,我也明白了,我需要的不应该是认同,而是我要问问我内心的渴望,这种渴望,“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而归依于你自己日常生活呈现给你的事物;你描写你的悲哀与愿望,流逝的思想与对于某一种美的信念—用深幽、寂静、谦虚的真诚描写这一切、用你周围的事物、梦中的图影、回忆中的对象表现自己。”这样的创作渴望,是写作的原动力,也是创作真正的缘由。也就是说,创作是出于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以及我们表达的渴望,而不是出于外界的评价或者认可。我想起中学时,老师说,我手写我心,大概是这样的意思吧。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7】

内容简介:《给青年诗人的信》,辑录里尔克在1903至1908年间写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的十封信。这些信是里尔克对创作的思考,更是对艰难、寂寞、爱等人生问题的解答,是给予青年人的真正的精神指导。“我们必须认定艰难;凡是生存者都认定,自然界中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防御,表现出来自己,无论如何都要生存,抵抗一切反对的力量。”“寂寞在生长;它的生长是痛苦的,像是男孩的发育,是悲哀的,像是春的开始。你不要为此而迷惑。我们最需要却只是:寂寞,广大的内心的寂寞。‘走向内心’,长期不遇一人——这我们必须能够做到。”“爱,很好;因为爱是艰难的。以人去爱人:这也许是给与我们的最艰难、最重大的事,是最后的实验与考试,是最高的工作,别的工作都不过是为此而做的准备。”这本书附录译者随笔《里尔克》及其选译里尔克斯文《论“山水”》、小说片段《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和诗歌等,是诗人创作的独特展示。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于沉默中 --读里尔克《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 这已经不是一本什么新书了,当我拿起它时,它早已被无数诗人或准诗人或热爱诗歌的人们拜读过。很薄的一本小册子,十封信,我却用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读它,正如冯至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里尔克)告诉我......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来自淘宝网的网友:这是一本很小的书,拿在手里一点也不沉,重量几乎感觉不到,也就是说阅读的时候可以仅用一只手就能举到眼前,而另一只手可以腾出来干点别的(也就是抽支烟)。这本书的主体由十封信组成,每一封信如果用现在的通用信纸来写,也就是一页两页的篇幅,因而读起来一点也不累,非常轻松非常舒适。读完一封虽然会有意犹未尽烟已燃尽的情形发生......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8】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800字!

我与里尔克先生神妙的缘分,在我尚未读其作品时,就已经被渴慕的阅读期待所摆弄,而当我真正去读,那些期待一一兑现,将里尔克先生郑重推入我四月的心扉。我诚挚的记下这些文字,沉沦于他与他人生与死的谈论,以及世间万物无尽的伟大与美丽中。

“亲爱的先生,所以你要爱你的寂寞,负担那它以悠扬的怨诉给你引来的痛苦。你说,你身边的都同你疏远了,其实这就是你周围扩大的开始。如果你的亲近都离远了,那么你的旷远已经在星空下开展得很广大;你要为你的成长欢喜,可是向那里你不能带进来一个人,要好好对待那些落在后边的人们,在他们面前你要稳定自若,不要用你的怀疑苦恼他们,也不要用你的信心或欢悦惊吓他们,这是他们所不能了解的。”

“一切正在开始的青年们还不能爱;他们必须学习。他们必须用他们整个的生命、用一切的力量,集聚他们寂寞、痛苦和向上激动的心去学习爱。可是学习的时期永远是一个长久的专心致志的时期,爱就长期地深深地侵入生命——寂寞,增强而深入的孤独生活,是为了爱着的人。”

“我所能说的,还依然是我已经说过的话:还是愿你自己有充分的忍耐去担当,有充分单纯的心去信仰;你将会越来越信任艰难的事物和你在众人中间感到的寂寞。以外就是让生活自然进展。请你相信:无论如何,生活是合理的。”

“艺术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我们怎样生活,都能不知不觉地为它准备;每个真实的生活都比那些虚假的、以艺术为号召的职业跟艺术更为接近,它们炫耀一种近似的艺术,实际上却否定了、损伤了艺术的存在,如整个的报章文字、几乎一切的批评界、四分之三号称文学和要号称文学的作品,都是这样。我很高兴,简捷地说,是因为你经受了易于陷入的危险,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即将来到的一年会使你在这样的生活里更为坚定。”

阅读的过程无数的瞬间,青年人永恒的浪漫主义被一次又一次的唤起。遵从内心,生活诗学,太多文字无法表达的惊奇。最近的阅读总让我有种对文学的重新认知,与我过去如许年所接收的文学教育完全不同的感知,或者说对我过去所体解的文学有了一个小小的破除。

“最深奥、最重要的事物上我们是无名的孤单”,如此,表达的局限,我实在无法描述内心海啸般轰然而来的震动。

读后感青年诗人【篇9】

《致青年诗人的十封信》有人说这是本“答案之书”,“人人都需要去料理自己的人生,遇到问题,找到答案,一切情感和方向都应该指向内部,指向最深处的情感在最微妙的时刻给出的最终答案。”

同时,“要像树木一样去成熟,等待夏日的到来;要在低落和孤独的时候多多忍耐,等待豁然开朗的时刻;要接受生命赋予的无名孤单,把它当做生活中的顺其自然。”卡卜斯想成为一个诗人,却需要得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理想,我们又何尝没有过如此困惑,被认可是好事,但里尔克告诉我们:倘若一个人足够坚定,是不需要旁人的话语来佐证自己的判断的。彷徨意味着不适宜,不坚定意味着不适当。

最后,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最后一封信,里面有三句话我反复默念“我们要在那些为我们工作、时时置我们于伟大而自然的事物面前的情况中生活,这是必要的一切。”“我很高兴,简捷地说,是因为你经受了易于陷入的危险,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任何一处无情的现实中。”“即将来到的一年会使你在这样的生活里更为坚定。”共勉

也许今晚有必要回忆一下之前的几封信了,与里尔克对话。

《二十四孝图》读书笔记2000字


最近刚刚看完《二十四孝图》,心中颇有感触。虽说是简短的24个小故事,24幅图画,但是,仍然让人产生不少感想,既有感动,又有个人思考。其中的心得体会想与大家分享一下。

孝在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长河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古至今,不知流传着多少以孝为主题的传说。当然,不用说,《二十四孝图》中就收录了24个孝子的故事。简单的介绍下,时间上,从上古的尧舜时期,直到宋代,内容上有《孝感动天》,《亲尝汤药》,《啮指痛心》,《百里负米》,《芦衣顺母》,《鹿乳奉亲》,《戏彩娱亲》,《卖身葬父》,《刻木事亲》,《行佣供母》,《怀橘遗亲》,《埋儿奉母》,《扇枕温衾》,《拾葚异器》,《涌泉跃鲤》,《闻雷泣墓》,《乳姑不怠》,《卧冰求鲤》,《恣蚊饱血》,《扼虎救父》,《哭竹生笋》,《尝粪忧心》,《弃官寻母》,《涤亲溺器》24个故事,时间跨度4000年。可以说,这24张图,展示了中华民族从其产生到繁荣的这段时期内,孝道发展的全景图。其中人物丰富,形象丰满,个性十足,地位差异悬殊,上至天子帝王,下至黎民百姓,可谓展示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孝道姿态。语言上,虽然文章是由文言文翻译而来,但是便于理解阅读,确实是教育世人的良好教材,更不用说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感受:

首先,孝道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在中国流传了5000年,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它是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一环。既然有着重要的作用,自然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先谈谈正面的作用。

看看孝这个字,子背着老,典型的象形字。古人真是伟大,简简单单,便道出了孝的真谛。何谓孝,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尊敬与爱。晚辈为了长辈,背着他们,关心与敬爱饱含其中。正是孝,拉近了家庭成员心与心的距离,于是便有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场景。

再者,孝不仅是维护家庭和睦的支柱,还是巩固社会稳定的基石之一。在古代,常常会有帝王以孝治天下,大力弘扬孝文化,名篇《陈情表》便是例证。此外《孝经》有云:

昔者天子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於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天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於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可见,孝对于社会有着极其的重要的作用。

不过,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从《二十四孝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24个故事有不少明显的夸张之处,甚至有个别故事为了宣扬孝,竟有残酷自虐之倾向。举个例子。

王祥卧冰求鲤。因家中老母生病,王祥为了给老母煲汤,不惜在严寒冬日,赤裸身体,以自己的体热化开冰冷坚硬的河面。这个故事,表面上儿子为了老母亲舍弃自己,让人感动,实则夸张过度,不切实际。只为求一尾鲤鱼,何必自虐?只要找来工具,挖开冰面,钓上一尾并不是什么难事。明明简单的道理,偏偏要用这种荒唐的方法来解决,真是愚蠢至极。更有甚者,埋儿奉母。荒年,在古代是时常是出现的,但是竟然有人要埋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节省下粮食来供养老母。如此做法,着实让人不解。人真的能这么狠心?那位老母亲真的能咽下用小孙儿的命换来的粮食?毕竟血浓与水啊。这些愚孝不仅在与家庭内部肆虐,更是影响了整个社会。天下无不是父母,三纲五常,也是此等愚孝衍生出来的糟粕,搞的社会乌烟瘴气。于是乎,终生大事由父母做主是孝;谈到父母的名讳,必要放声大哭,是孝;将地方官,大臣,天子视作生身父母是孝;父母去世,要放下一切,守墓三载,这也是孝。愚昧啊,何等的愚昧。

时代毕竟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终究也会随着外部世界的改变而改变。当封建社会的大厦坍塌,愚孝也如东逝之水,终究将化成历史的烟尘。

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或许是国家没有大力宣扬新世纪孝的重要性,人们似乎将孝淡忘了。为了个人生活的方便,他们忍心父母安置在敬老院,他们忍心将老人呼来喝去,他们忍心辱骂父母只为红颜一悦,等等的类似事件已是数不胜数。这是社会的倒退吗?我不相信,我们更不希望是,我们渴望孝的回归。

终于,我们看到了,还有他们,一个个感动中国,平凡而伟大的人们。你们可以为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奉献一生,你们可以坚持年年月月,你们可以忍住心酸,微笑着流泪。他们不曾被我们熟知,也不曾被社会标榜,不过,他们仍然默默的继续着,用行动感化世人。他们是平凡的英雄。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你的父母,当他们在早晨叫你起床的时候,无意中打扰了你的好梦,可能你真的是学习太晚十分瞌睡,请压住你的火气,乖乖起床;当你因为成绩的下滑而被父母责备的时候,请不要在心里埋怨他们,他们是真心关心你;当你事业有成的时候,请将成功与你的父母分享,你的今天有他们的功劳。

请抓紧时间,现在做,还不晚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_1400字


《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后感1400字

里尔克死的时候,我没有在他身边,毕竟那是一百年前的事了。

100年前欧洲的青年承担的困惑与如今的中国青年并无不同,然而他们幸运,有里尔克。

陈丹青说,你们现在的年轻人最不缺的就是建议,你们是被建议着长大的。很有道理,但并不能给我们以慰借,增长我们的勇气。

所以冯至在序言中说,一百个青年有一百种失望。然而里尔克没有让100年前的欧洲青年失望,也没有让100年后的我失望。

关于爱情,里尔克说:

想我近来勤勤恳恳,孤孤独独,上下求索。有人竟以为我罔顾了红尘。

然而里尔克是懂我的,我是在为另一个人完成一个自己的世界啊,这分明是在撩妹啊。难道我应该学一些肤浅的迷男技巧,以自以为是的教养来掩饰内心的浅薄无知,并因此俘获漂泊迷途的芳心,然后答谢世俗啧啧称赞的祝福吗?

达芬奇有定理,知与爱成正比。换句话说,无知者最薄情。王二也表示,聪明达观多识的人比之旁人更堪信任。所以,把自己变得聪明才是正确的撩妹方式,然而妹子们总能感动于站在路口手捧鲜花独自等待30分钟男子的努力,却无法理解我们为了她们看完整部莎士比亚的深情,不得不说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里尔克对女性的期待很高,他说:

100年前里尔克的想法已经超越了女权,迈向了平权。100年后新的少女肯定是部分到来了,而落伍男人还在想着怎么给心爱的人幸福,然而幸福是女性自己的,和男人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关系。

关于成熟,里尔克说,他们要开花,因为开花是灿烂的,但我们要成熟,这叫居于幽暗而独自努力。

他所谓的开花,指的是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是曾经背井离乡的少年那句“混不好我就不回来”,是如今北上广深的青年男女咬着牙的坚持。

然而我们要成熟。

成熟的标志是在自身内有所完成,然而这却又是最难的事情。

木心先生说,我曾遇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

畅销书是行过,经典著作是完成。流行歌曲是行过,《未完成交响乐》是完成。马戏团小丑是行过,卓别林是完成。英国皇家是行过,丘吉尔是完成……

维特根斯坦临终时说:告诉他们,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这应该就是一个完成者面对人生的态度吧。

我无法不想起迄今自己惨淡而卑微的20几年,无非是浮躁敷衍的行过,完成,是不存在的。

里尔克是了解我们的处境的,他告诫青年,

所以对于青年如我,除了在忍耐中期待,似乎也无更好之法。

非要说有,那就是现在我可以走出办公室,前往门口的十分粥道,点一份虾仁粥加一笼玉米蒸饺。吃完继续回宿舍撸琴。

相信《《诗人十四个》读后感2000字》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飘读后感2000字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