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读书是一种责任读后感 > 地图 > 读书是一种责任读后感

读书是一种责任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0 来源:互联网

读后感大全: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一本好书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愉悦我们的精神,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有所获益。在读了作品后,您自己有什么感想呢?小编现在向你推荐读后感大全: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我喜欢慢慢的骑着我的自行车,喜欢感受着微风吹拂脸颊,喜欢一切慢事物,其实,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题记

当我伤心时,我总会骑着自行车在街道里乱转。速度很快,快的仿佛连我也要甩下车去,我感受到的只有风呼呼地在耳边疯狂的鸣奏着乐器,只会让我更伤心。

渐渐地,速度慢了下来,我感受到的却是不一样的感觉。我能感觉微风吹拂着我的脸颊,跟按摩一样舒服。我能聆听到小鸟的歌喉,让我忍不住喜悦。我能看到几只小狗在一起玩耍,时而打闹,时而闲语。很快,我的心情平复下来。

快与慢,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象,是不一样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心情。快,能给人带来激情、刺激,慢,却能给人带来安逸、平静。

做事确实需要快,但你如果平静下来,慢慢的品一口茶,慢慢的看会书,慢慢的做任何事情。你会发现,平时学习、工作时的疲劳,全都消散了。

的确,大多数人喜欢快,快点做完事情,快点去玩,你会感觉时间是多么的紧迫,前一秒刚玩,后一秒就要跟朋友们说再见了。

可是,慢,会让你感觉到时间充足,看书时,慢总是比快好,快的时候,你只能看到书的大概意思,了解不了书的知识与趣味。当你慢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书也是那么的有趣,有那么多你曾经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

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

四年级:邱丽珊

专稿未经允许不得

点评:文章虽短,但叙述生动。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厚,遣词造句准确传神。文章最后揭示中心之句,实属点晴之笔,概括之语,短促而有力。

文章语言就如内容所言一样,慢的让人觉得很舒服,希望小作者能继续努力,加油。

点评老师:孟祥琦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延伸阅读

读书是一种享受1000字


有人说:读书,太沉闷。像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我们的身上。也有人说:读书,太痛苦。一堆堆比人还要高的试卷,让我们苦思冥想。但是,我认为,读书,是享受,是一种美德感动,一种精神的汲取。

幼儿的时候我就对书充满了幻想。那是一个多么神奇的东西啊!里面排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蚂蚁。还时不时地插些纪念馆没的图画。人们总是如痴如醉地看着。有时为它而微笑,有时为它而哭泣,有时为它而欢呼雀跃,有时为它而落漠不已。原来,读书是这样快乐。

小学的时候,读的书渐渐多了,再也不局限与那些安徒生童话、寓言故事

但是,里面的人物、故事也深深地刻入我的脑海。卖火柴的小女孩冻死的悲惨结局,珍妮拥有了七色花的美好愿望;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友谊情深他们无时无刻不教育着我,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上,如何做人。

进入初中后,读书的兴趣并没有因为作业量而增大,科目增多而减弱,反而更加浓厚。当别人拿着零花钱本到零食点的时候,我却把钱紧紧地捏在手里,伫立在书店门口。终于我下定决心,奔向书店,书海里淘金。

初一过去了,我也已经初略地读过了红楼梦、水浒传、童年等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与林黛玉凄美的爱情故事,两家之间的恩恩怨怨;水浒传里的吴用智取生辰纲,梁山上的108名好汉没一本名著都那么震撼人心。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刚上的人谈话。而阅读名著就是如此。当我翻开一本文学名著,当我与名著及其作者进行心灵交谈时,我幼稚的心灵将会融入名著那深邃浓烈的思想感情中,我那稚嫩的思想将于作者深邃广博碰撞产生出智慧的火花。

有一天,烈日搞搞地挂在空中,蝉在树上不停地叫,让人那么烦躁。无意之中,我拿起了一本厚厚的书籍。上面沾满了灰尘。似乎风尘已久。我用手擦掉了灰尘,一看,原来是朱自清散文。我随意地翻开了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背影。讲述的是朱自清的父亲为他买橘子。他的父亲拖着肥胖的身躯,艰难地翻过栅栏时,他的背影,打动了朱自清的新,也震撼了我的心灵。父爱竟是如此伟大!我惭愧极了。以为刚才正因为和要的事而和母亲大吵了一架。我连忙跑出去,抱着妈妈抽泣着:妈妈 ,我再也不喝您顶嘴了!

读书,是一种享受 ――《绝佳拍档》读后感 (2000字)


记得俄国着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于是我买了一些商晓娜姐姐写的一本心灵作品《绝佳拍档兔耳朵女生》,度过了这个暑假。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对双胞胎马一左与马一右的生活琐事,比如说:马一左和马一右一起对抗总喜欢欺负低年级小孩儿的胡子原、一起看书、一起给狗狗喂粮食、一起冲浪堆沙堡喜、怒、哀、乐,各有所爱。读完这本书后,我突然发现,现实是残酷的,在生活中的我是孤独的。爸爸在龙岗上班、妈妈到龙华某公司做管理,家里只剩下我和外公:每天不是吃饭,就是睡觉;不是看电视,就是写作业;不是玩耍,就是做家务日复一日,真是孤苦伶仃、寂寞无比。但是,只要在书里,有可爱的马一左和可爱的马一右陪着我,所以,我便从书中感受到那幸福快乐的日子。

可是,当我重重的合上书时,我的心被震撼了。虽然书中有幸福、虽然书中有快乐,但,书中也有悲伤与痛苦:马一左与马一右闹了别扭、马一左被胡子原跟踪了,欺负了;马一右被学校的大侯老师批评了该笑就应该会心的笑、该哭就要放声痛哭。我终于明白了:这就是生活。

但是,我不愿意变成生活的一只孤独寂寞鸟,我更愿意像老鹰一样鹏程万里,飞向一片只属于我自己那蔚蓝的天空。以报答爸妈的养育之恩及老师的培养之情,长大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所以,我要把生活中的每一刻、每一时、每一分、每一秒,都要安排得妥妥当当,让自己赢在人生第一起跑线上!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残酷的!生活更是对于我们成长的考验!我相信:我是最棒的!这就是我从书中悟出的道理!

六年级:肖州淇

谁说复仇不是一种梦想?——《白鲸》读后感


谁说复仇不是一种梦想?《白鲸》读后感

文/一株AM

《白鲸》作为一部经典名著,在我读过的一些文章里曾重复出现它的名字,而那时我对这本书的了解也仅限于它的名字。当偶然从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就决定借来看看,可是没想到,这本厚厚的600多页的书,让我看了一个多月,包括很多个每日半小时和每周一下午。

若你要问这本小说在我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印象,我的回忆中竟然是简洁明快的主线故事,毕竟作者叙事紧凑不拖沓,也很直白的亮出观点,完全不需要大开脑筋去猜,也无需对话剧般的章节加以细读。虽然书中1/2的篇幅都是鲸鱼的科普与海上平淡事的叙述,但也就如格非先生在书后点评中写道,海洋本就是枯燥的,本就无事可写,梅尔维尔能写出如宏大史诗一般的巨著很不易。

确实,回忆书中情节,主线干净、清晰、简单:我以实马利热爱海洋捕鲸事业,虽然没有特别出众的能力,但积极去实现自己想要的海上生涯。与食人生番做朋友,一起登上艾哈伯船长的裴廓德(pequod)号,开始了一段惊险的捕鲸旅程。

整个故事中后期的主线都是船长艾哈伯的转变,从他最初闭门不出到不断在甲板上踱步,从和船员和平相处到镇压异心,到用狂热感染船员一同奋斗,他出海的目的显露无疑:复仇。

艾哈伯的断腿是一头叫做莫比迪克的白鲸造成的,这头白鲸体型巨大、性情凶猛,是很多捕鲸人的噩梦。出海航行的过程中,他们捕获了很多鲸鱼,满载而行,但艾哈伯船长丝毫没有在意这些,而是不断寻觅白鲸。用言语激励、身体力行,追寻心中复仇的梦想。最终遇到白鲸并展开搏斗,以同归于尽告终,只有我活了下来并记录了这一切。

故事的主角,很显然是作者眼中的艾哈伯船长,虽然有点评说是艾哈伯身体残缺造成了心灵的复仇偏执,但我觉得这种直面敌人的勇敢,为达目的不惜一些代价,令人感叹唏嘘。厉害的人到处都有,但他们前行的方向都有不同。

其实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能力是一方面、态度是另一方面,方向也很重要,艾哈伯要是不关注于复仇,他绝对会成为一个杰出的捕鲸船长。

然而人是多么渺小,放到大海上就如沙漠中的一粒沙,但一群人却可以捕杀最大的动物鲸鱼。捕鲸时多惊险,捕鲸后收获就多巨大。作者确实是补过鲸的人吧,关于捕鲸、剥皮取肉、熬制精油的工作的描述画面感极强。

船上的成员作者并未多着笔墨,甚至都被船长的光辉掩盖住了,甚至连最初的食人生番好友都没出现几次。其中提到了一个小船员,他身材矮小、胆子不大,但还是坐上了冲锋舟为标枪手划船,因为曳鲸索的盘桓复杂差点被勒死,是作者救了他。船长则对他毫无怜悯,因为海上生涯就是搏命的斗争,小艇为了追逐鲸鱼不可能为了一个人放弃前进,而这一个人,若是无人来救,就很容易消失在茫茫大海上。

都说沿海地区的人性格勇敢坚强,这与他们靠海吃饭、以命搏天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这种优良品质正是成事最宝贵的性格。安逸的生活环境是培养不出这种狠劲儿的。

作者对于的鲸鱼的着迷流淌在字里行间,而且明显出身良好的人偏要体会海上捕鲸这样艰险的工作,也是令人佩服。小说旁征博引,希腊神话、古典名著、鲸鱼专业书籍都有引用,也有作者杜撰的假引,都被译者挑出来了,读起来有种彩蛋的感觉,有趣得紧。

读了几个《白鲸》的介绍,很多介绍都着重讲解了情节,其实最后遇到白鲸、搏斗并同归于尽的篇幅不超过50页,在我看来甚至不是全书的重点,这本小说的重点,就是船长艾哈伯的努力追梦过程,建议阅读的时候不要期待结果。因为结果不重要,所以很多人不介意告诉你结果。不看过程的结果是遗憾的。

还有一个视角,是关于白鲸,有人说白鲸是善与恶的综合,表现了人世的基本状况。这个视角也很有意思,但读了书的我感觉白鲸与艾哈伯很像,好勇斗狠,但都无所谓善恶,大海上,谁不是以命搏命呢。

最后,这本书的原名就叫MOBY DICK(莫比迪克),是白鲸的名字而不是船长的名字,把主人公的终极目标起了个名,还命名为小说名,感觉高深。

有一种爱不是爱――溺爱 (900字)


爱,可以让人感到温暖,也可以让人迷失方向。《四弟的绿庄园》这本书主要写了四弟为了追求自己的喜爱和向往农村生活而反抗父母及母亲极度溺爱他的故事。

四弟生活在上海繁华的大城市里。他唯唯诺诺,温顺。生活上他听从家人的摆布、指使。妈妈总会把他的一点儿喜好都当成他的闪光点,让他做的最好。并且自信的认为,这个喜好会对他的人生发展前途有很大的帮助。然而,期望越大,失望也会越多。四弟对事物总是有喜新厌旧的习惯。他总是玩了这个,随后丢了那个。妈妈由于过分的望子成龙和家庭的约束力使他变得一蹶不振,再没有了往日的精神了。然而,这源自于家庭对他的溺爱,其实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自身规律。身体如此,智力、心理、心态也如此。他的喜爱,理想,父母给予他一定的束博。而在农村,他跟随爷爷的生活方式,每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还有了一番作为,开辟了自己的绿庄园,并成为了成了种瓜高手。这一些,都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在这样一个块饱含泥土气息的土地和情有独钟的生活环境下,使他的精神面貌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变的比城市里更加矫健,开朗。而爷爷的一生,更是四弟心灵上最大的触及点。他从爷爷衰老的脸上和豁达的言举看到年轻时的风采。对他那种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的心态成了四弟的偶像。在幼小的心灵上立下了要追随爷爷的脚印。

的确,爷爷的话也更有一番的哲理。命运召唤每个人,人在哪里活都是有苦有乐,穷也好,富也好,心里不苦遂了意愿就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且四弟还是株苗,不一定适应每一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土壤能让他长得茁壮。因为每个父母对孩子都有大期望,希望孩子能在将来有所作为,所以对他的爱好强加干涉。其实,这种行为已经违背了孩子发展的规律。

由于他的妈妈望子成龙,希望他有所成就,对他的爱好强加干涉,甚至完全将之埋葬。四弟最后的结局可想而知。设想:如果母亲能够让四弟留在那块让他痴迷的美丽土地上,那四弟的人生也许就会被改写。是母亲的溺爱,把他的发展空间缩得小之又小,这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母亲为何要如此溺爱?我真希望天下的父母也能读读这篇文章,好好体验一番其中的滋与味。

五年级:闫语晗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享受一种时光


亲子共读心得体会:享受一种时光

--谈谈亲子共读

有一种时光,静谧和温暖轻轻流动。莹洁的灯光如水缓缓倾泻,一大一小两张书桌并立,一大一小两个身影静坐,手上的书轻轻翻动,我享受着与孩子共读的美妙。这一刻,我放弃所有的纷扰,静静地感受这种不同于陶渊明的心远地自偏,心里收获着满满的幸福。

孩子10岁了,开始是我读书给他听,然后是我们各自读各自的书,现在是我们互相读。先是图画杂志、绘本,然后是科普、童话,现在是小说、历史他读过的书已经装满了他的书架,蔓延到书桌上了。这10年间,我真切地感受到阅读的力量,它使孩子的成长更生动,也使我的生命更丰盈。

有时候,一本书就是一颗种子,它会将梦想植入孩子的心中。他小时候读过一本绘本《小海螺和大鲸鱼》。深蓝的大海广阔无边,海边岩石上有许多小海螺。他们都闲着不动,只有一只很小的小海螺唉声叹气,她渴望着去远航,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有一天,她用她的粘液写下了弯弯曲曲的几个字2024请带我出海远航好不好。一天晚上,一只很长很长的大鲸鱼邀请小海螺爬到他的尾巴尖儿上,他们去远航了!有时阳光灿烂,有时雷鸣电闪;有时波平浪静,有时巨浪翻滚小海螺看到了冰山、陆地和金色的沙滩,还用她的智慧救了差点搁浅的大鲸鱼

这是一本很美的绘本,孩子读完深深地喜欢上了这本书,小海螺对梦想的执着和勇敢影响了他。有时候他对我侃侃而谈他的梦想,我就故意的打击他,不要白日做梦了!他就很认真地反驳我:妈妈,你忘了那只小海螺了吗?

同样,这本书也提醒了我:这是一只很小的海螺,可是她走出去了,她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那么她心的世界还会小吗?一个孩子不就是一只小海螺吗?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他看见的就会成为他的一个部分。是啊,孩子看见的就会成为他的方向,他的目光,他的胸怀,他的表情,他的语言,他的手势

其实,亲子共读不仅仅是陪伴时光里的静默,有时候和孩子大声地朗读,也是很快乐的。朗读有一种仪式感,它可以淘汰一些劣质文字2024,让真正优美的文字2024定格在孩子的灵魂中。

记得有一次,我在读《史铁生文集》,他在读《中外科普文学作品选》。

妈妈,我这本书很好,我把自己觉得好的文章都打上了对勾,推荐给你。

过了一会,他站起来,把书递给我,说:我看完了,你看吧。我能看看你的书吗?

好啊!我挑篇简单的你看。不过,看完了,要划出你喜欢的文字2024,朗读给我听。

于是,我把《秋天的怀念》推荐给了他。这篇散文是史铁生怀念母亲的,估计他能读懂。文章读完了,他朗读喜欢的第三段: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为什么选这段?我问他。

因为这段写出了母亲对作者的爱。

我很欣喜他的话,可是他能读出母爱,而史铁生文字2024背后那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悔恨却是他不能懂的,这只有交给时间去帮助他了。

于是我鼓励他和我一起朗读全文,屋子里回荡着我们的声音,温柔和稚嫩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实际上,亲子共读更可贵的是能引导孩子谈谈阅读的感想。阅读的终极目的是将读到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感悟,进而影响和提升个人的精神品质。孩子在读完之后,很难主动地谈出自己的感受,这需要家长的引导。

寒假里,学校布置了阅读《草房子》的作业。一天晚上,我和孩子躺在床上,夜的寂静笼罩了四周。我让他谈谈读《草房子》的感受。可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很喜欢!但是没什么感受。我觉得没感受是不可能的,读过以后多少会有点想法,只是他还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决定用提问的方式慢慢引导他。

于是我让他说说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他想了一会儿,说:

乡下生活写得挺好。油麻地小学的那片草房子就很好,和我们的不一样;而且油麻地的夜晚也很好,竹林那么静谧,还有月光,。

那么乡下的人呢?桑桑和他的那些朋友中,你最喜欢谁?

陆鹤!因为陆鹤是油麻地最坚强的孩子。他是个秃子,所以受了很多嘲弄,他很可怜,也很有自尊心。

可是陆鹤利用会操时的恶作剧报复了所有人对他的嘲弄,你觉得这样做对吗?

不对!他使学校失去了荣誉,所有人都讨厌他。

他又怎样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呢?

他演了一个秃头伪军连长,为油麻地小学争得了荣誉。

那么,你从陆鹤身上懂得了什么?

只有为大家做好事才能得到尊重。

是啊,身体的残缺只有无奈的去接受,嘲笑别人固然是不对的。而面对别人的不友好,用仇恨的心理去报复,也只能陷入更糟糕的境地。只有用友善的行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纯真的,懂得了这些,希望可以帮助他学会如何与同学们相处。

读后感大全:等待是一种折磨


几年前,休斯敦机场的高管们碰到一个棘手的问题。乘客不断投诉,抱怨取行李的等待时间太长。高管们为此增加人手处理行李问题。这个办法不错:平均等候时间降至8分钟,远低于行业标准。但仍有投诉。

高管们不知怎么办,于是进行了更细致的现场分析。他们发现,乘客从到站口走到取行李处只需一分钟,而要等7分钟才能取到行李。也就是说,乘客们约88%的时间是在站着等行李。

所以,机场方面决定采取一种新方法。他们不是采取措施减少旅客等待时间,而是把到站门换到了离行李传输带较远的地方。尽管这样乘客们要多走6倍的距离拿行李,但投诉率降至零。

麻省理工学院行动研究员理查徳拉尔森说:等待时的心理,经常比实际等待时间更重要。乘客们觉得,被占用的时间(走到取行李处)比没被占用的时间(站在传送带旁)短。对排队的研究显示,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排队等候时间约36%。

这也是电梯口会安装一面镜子的原因。

研究发现,人们更关心队伍的长短而非队伍进度的快慢。如果在一个走得慢但较短的队伍,和一个较长但走得快的队伍中做出选择,我们通常会选择那个短的队伍,即使等待的时间一样长。这也是为什么迪斯尼故意使排队队伍变得蜿蜒曲折的原因。

也许影响我们排队感受的最大因素,是我们的公平感。一提到排队,公认的标准是先来先到原则:对大多数人来说,任何一点偏差都是不公平,都可能引发排队骚乱。

但还有一种奇怪的不平衡心理。如果自己所在队伍的速度比旁边队伍慢的话,人们就会感到绝望,自己所在队伍的速度超过了旁边也不感到快乐。实际上,在多支队伍排队的情况下,人们总会一直盯着速度比自己快的队伍,而很少关注更慢的队伍。

我们不能完全避免排队,但对等待心理更好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受那些不可避免的等待。当所有其他办法没用时,带上一本书吧。

感谢您阅读“好读后”的《读后感大全:慢,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好书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读书是一种责任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