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 > 地图 >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2024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相关栏目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热门栏目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推荐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

(共 7726 篇)

  • 1、 《项目管理式生活》读后感(读后感)

    《项目管理式生活》作者是日本人米泽创一,原埃森哲公司职员。他从一入职就是最差的员工,如何通过管理自己的工作,一步步晋升为总经理的呢?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m.dhb100.com

    项目管理。他所有的经验和记录都来自于他认真的观察和管理。

    所谓的项目管理技巧,尤其是时间管理技巧,融入生活,灵活运用的“本质思维”和“幸福思维”等思维方式,人们将能更幸福地生活。浓缩成一句话就是,项目管理就是使想做的事情顺利做成。不管项目大或者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认真的人都适用。

    关键有三点:

    1项目管理的程序:启动过程组-规划过程组-执行过程组-监控过程组-收尾过程组。

    比如你想做一顿四人份的咖喱饭。准备食材,需要的厨具,规划步骤。备菜的步骤,优化程序节省时间。这即是时间管理,也是项目管理。好多的道理听上去很抽象,可是如果运用在实践中,你就是自己的项目经理人。

    2把握本质。

    不能准确理解“问的到底是什么”时,那就先搞清楚这个问题,再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养成准确把握“问的到底是什么”并正确回答问题的习惯,这能帮我们锻炼本质把握能力。好多人一开口讲英语,就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够标准,可是比起来发音标准和地道,英语的本质是表达思想和沟通交流。发音蹩脚又怎么样呢?能够沟通让对方理解,这才是英语的本质。

    3记录生活日志。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那就从记录自己的生活开始吧?

    这真的非常重要,而且还有显著的效果。时间都花在哪儿了,当你记录的时候,你就开始想要做的更好了。

    记录你的健康,记录你的代办事项,记录你的资金流向,记录你的高效时间,记录你对自己的各种实验和各项观察。

    记录你逛淘宝要买什么,实际上买了什么,实际上你就开始了管理自己的需要和欲望。

    记录你的深度睡觉和浅睡眠,你就管理了自己的精力。

    记录你在家庭中对孩子的反应,你就在管理自己的教育模式。

    项目管理,不管项目大或者小,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对于认真的人都适用,在计划和实践中,是你在书写丰满的人。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www.dhb100.com

  • 2、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课堂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想教学得以更顺利地进行,课堂管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放假我读了王晓春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感到书中的实用技巧还不错,尤其是思维方式。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说说自己是怎么看这本书的

    1、在读本书时,先看看目录,内容简介,每节标题,先在心中想想自己的观点,自己的做法,在和书中做对比,吸取王老师的精华。 2、课堂管理强调“在实战中学习”,再过一个月,将书中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摘录一些书中精彩的字句,写写读后感。

    二、摘入以下几段话与大家共享

    课堂对于学生,就是一个生活的地方,过日子的地方。他们不但想在这里学知识,而且要交朋友,要游戏,要打架,要了解他人、了解自我。课堂对于学生是多维的。

    在一刀切的管理中,个性强的学生往往是“挨刀”的,枪打出头鸟,然而个性与创造性是分不开的,压抑了个性,就不可避免地会压抑创造性。所以,严格的管理虽然能提高班级平均分,却难以出尖子生,反过来,课堂较乱,平均分难免下降,但个别学生却可能格外出色。

    有些教育者提出了学校的“军事化管理”或“准军事化管理”的口号,有的教师甚至想把课堂也管成班排那样,学生一个个像兵马俑一样肃立听讲,教师则像长官一样讲话——他们错就错在忘记了学校与军队本质上不同,孩子与成年人本质上也不同。学校的管理,课堂的管理,只能是柔性的,而绝不能搞成军队那样的刚性管理。

    只要学生严重失去安全感,教师自己的安全感也将失去。因为失去安全感的学生有的会发泄自己的不满,有的则会变得神经质(也就是管不住自己了),这势必造成课堂的混乱,最后是教师走进课堂就头痛,甚至视教室为畏途,还没进教室就先紧张。这就成了互相感染,师生都失去了安全感,成为所谓“乱堂”。

    这些话如巨大的石头投入我心湖,我的心潮澎湃。

    三、谈谈这本书中的实用技巧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2、沉默、注视;3、请求学生安静;4、压低声音;5、做手势;6、题外话;7、倒计时;8、评比;9、提示声等等。除此之外,王老师还介绍了12种课堂管理的语言技巧,24种课堂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14种减少课堂时间浪费的办法等等,都非常实用。

  • 3、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
    课堂管理会者不难读后感(一) 在假期里,我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课堂管理,会者不难》一书,感想颇深。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埋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而王老师的这本书为我指明了课堂管理的方向,它既重视理论的探讨,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读后我感觉受益匪浅。 课堂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二者既矛盾又互相支撑。没有适当的管理,就不能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如果讲课有艺术,能吸引学生,则管理就相对容易得多。好的管理有教育功能,好的教育教学也有管理功能。因此,我想,要让自己的课堂管理更有效果,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是一个方面,只有用更精益求精的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管理的时间和压力;同样,也要把管理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使课堂学习更有效率。 王晓春老师认为,课堂是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而生活是活泼的、不拘一格的。课堂管理越严格,它离生活就越远,就越缺乏生活的情趣。课堂不但是个学习的地方,而且是个过日子的地方,过日子太枯燥了是不行的,它需要乐趣。所以,课堂管理过分严格,反而会刺激学生在课上干课外的事情,只不过转入地下了。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和与学生交流,其次才是维护“规矩”的尊严。 王老师这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生动鲜活的事例,这些事例差不多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或亲眼目睹过的,让人读来倍觉亲切。更重要的是,许多困绕在我心头的问题,在他的这本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答案,找到对策,找到理论依据。比如有些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但是并未影响他人,或者对他人影响较小,这时候管一管也是必要的,但王老师建议应点到为止,速战速决,不可和孩子较劲;比如某个孩子迟到,教师批评他五分钟,这对于全班绝大多数从未迟到的孩子来说是浪费时间,而且不公平,那么这种情况下王老师建议教师一般简单询问一下就可以了,也可连问都不问,先让他回座位听课,课下再询问也不迟;又如两个孩子打起架来了,教师只要把他们分开,让他们不再打下去就好,不宜当时开庭审案。这些建议,对我来说,无疑是黑暗中的明灯,是迷途中的路标,是课堂管理的指南。 王老师在此书中给我们介绍了17种使课堂安静下来的技巧,分别是:1、不说话,在黑板上写出要学生做什么;2、沉默、注视;3、请求学生安静;4、压低声音;5、做手势;6、题外话;7、倒计时;8、评比;9、提示声等等。
  • 4、 《会计简史》读后感

    为了更好地了解“会计”这一行当的发展历程,开始去看些介绍会计发展的史书。前段时间看了国人撰写的《会计简史》,出于比较,近日又阅读了由美国资深会计人托马斯•金所著的《会计简史》。

    这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主要发展进程。这不是一本历史发展的“白描”书,作者以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计业务为主线,为读者展示了所得税、成本会计、盈余波动、通货膨胀会计等的发展历程。这不是一本刻板的教科书,做为曾经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就安达信、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消失进行了解读。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会计规则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政治力量的干预。如果说企业蓄意隐藏会计信息,以致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造成了不利影响,那不是审计师、学术界、证券监管部门、准则制定机构或立法机构的责任,而是企业的财务主管和上司的责任。一旦企业管理层丧失了自我约束,再完美的监督都形同虚设。因此,作者提出,唯一可行的解决之道是让那些诚实正直的人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如今,我们所学习和接触的会计准则制度等正逐渐与国际趋同。从西方人的角度再来了解会计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对实务操作还是对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5、 会计书籍读后感

    会计书籍读后感

    通常我们对会计在认识上有一个误区:认为会计是无趣的、刻板的。大概因为它是数字2020的工作,要严格按照一定的规则设置科目、账户进行会计处理、登记账册并出具报表,每一步都有严格的准则和制度限定着,感觉好像和个人的独立思考、创造性和分析力、自我发挥,完全靠不上边儿。

    但是实际上则并非如此。学好和干好会计,你会按照规则老老实实地算数和登帐固然是基本,可是要真正的的深入这门专业,就必须了解商业环境、经济业务的实质、企业经营管理和投资人等商业人士对会计的需要和依赖,而商业的世界是一个变幻莫测充满竞争挑战的世界,成功经营管理一家企业或是进行投资则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现代人对于获取成就的渴望,而会计和这一切都紧密地相关,你说它怎么还能是无趣和刻板的呢?那是你还没有真正地走近她。

    新手学会计,容易陷入枯燥情绪的主要原因,作者也以自身体会在本书中做出了总结:

    1、学生时代完全没有商业概念就接触会计学,消化不良

    2、教科书的内容和释例生硬枯燥,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3、对会计学与个人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完全没有了解。

    当然,你若是初级会计那本小书因为抽象和枯燥的原因都根本没有尽到一个会计专业(经济类专业初级会计都是必修课)一个其他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起码的职责,连最起码基本的学力都不愿投入的话。那任何再有趣和有益的专业书和周边读物,你都没机会领路其中的奥妙和无限趣味。给你个建议,先把初级会计扫一扫,再去看一些推荐的有趣的专业书,就能够豁然开朗,慢慢进入到会计专业这个奇妙多彩的世界里。你得有起码的勤力吧。这本书也是如此,任是读它能获取多少营养,你没有基础会计的概念,也是无力消化的。

    这本书写如何解读报表,最可贵的地方是扩展到商业现实地写,从考虑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运用好报表的角度写,也从企业经理人如何真正经营好企业的角度写。

    写出了很多我认为有创见性的投资和经营观点。比如企业经营的罄石是什么?不是财报上列报的表面的资产数字2020(有些数字2020有很多水分,可能是不良资产了),经营者的心智创新精神和竞争精神也是无形资产,和优质资产相结合,才是企业的业绩根基。

    强调企业的竞争力,也提出不少好的提法。比如我们都知道财务管理的目标通常是利润最大化,但是销售收入的增长也是很重要的。作者认为企业不能够仅靠着降低和挤压成本的策略来获得利润,仅把利润一个指标作为衡量和企业发展目标,销售收入的增长,

  • 6、 会计电算化读后感

    会计电算化读后感(一)

    我们每天必须在机房上机作账,我们要一直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字2020,肯定会心生厌烦。但是过会计电算化上机操作实习,我们也充分的了解了电算化操作要求和会计应用步骤方法,提高了电算化会计实务处理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同时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寻求到解决的方法。

    首先,会计科目,开始时根据资料增加和修改会计科目,等到填制凭证时才发现要新增会计科目,更换操作员再进入基础数据,然后更改。增加的明细科目,会把总账科目的金额过渡到明细科目中。

    第二,在录入凭证时,有的关系到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的会计科目的使用,则会出现该科目系统受控不能应用。这时我们应该调出会计科目然后找到该科目修改此科目把受控系统去掉,这时就能使用了。出纳签字2020时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凭证审核后,进行出纳签字2020时出现了没有符合条件的凭证,原来是因为在定义凭证时没有设置该项内容。

    第三,输入银行对账单时,日期不是超出范围就不符合要求,经过老师指点发现,进入时没有选对日期,所以银行对账单总是出问题。

    最后,在生成报表时遇到的问题更多,很多数都不平,我们只好逐笔查找错误并对正明细账,发现确实错了后不得不进行反记账、取消审核娶消出纳签字2020进行修改。然后再出纳签字2020、审核、记账。再查看报表中的数据是否正确了。

    通过手工实习,让我感觉手工做账太烦琐。所有的账表都要自己编制,不像电算化报表根据公式自己出数。手工做账不能马虎,一点点错就要改好多。即将毕业的我们,再经历这次实习后,对以后实际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会计手工做账是一个很烦琐的工作,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很快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来做账。这也是我们最后一次在学校实习了,我们大家都很珍惜这个机会。

    两个星期的会计电算化学习,一个星期三次课,上完课窝宿舍开电脑做账。说实话,确实很无聊。不过时间过的也快,实践周也快结束了。上完这次课,只剩星期五的一次课就可以开始我们期盼已久的暑假了。

    通过这次的会计电算化学习,在老师的教导之下,我们把之前学过的,但是掌握不是很牢固的中级财务会计又复习了一遍。对于那些学过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等的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心里也就踏实了些许。这次的实践周也让我们更加熟练了所谓的会计电算化的一些相关的操作。电算化看似简单,但是对于已经过了从业资格证考试的

  • 7、 经营与会计读后感

    经营与会计读后感(一)

    任强

    很薄的一本书,却让我受益匪浅,很少人能用简单的文字去诠释出如此深刻的管理经验与理念。生活在"菊与刀"文化中的稻盛和夫先生的管理理念,虽写在京都灼灼炎日,却有着宇治抹茶的品位:清凉、浓郁,并让人回味无穷。

    管理是数学,这大概是全书的重点。先生从管理学的"门外汉",通过认识会计学,实践会计学,一步步产生并实践了自己独特的管理理念,并为几大企业带来了优异的收益回报。更重要的是,这种管理理念的诞生,无疑为日本大萧条时期的整个社会提振了信心。先生所倡导的七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从会计三大报表和准则中提取的不同意向,经过加工再整理,形成了管理理念。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有这样几点:"现金"是基础,不仅仅代表钱的多少,而是象征企业的活力。试问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天,银根收缩下的热钱炒作让很多企业迷失了方向,过多资本投资的成绩让人们忽视了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现金是血液"这一基础理念成为了多少企业家破产后的醒悟。当年史玉柱忽视的,恰恰被当今的太多公司重蹈覆辙。另外一点,是"实事求是"原则,这不是仅是道德的基准,也是会计的准则。先生的几个原则都围绕它去延伸。企业管理中,"一一对应"、"透明经营"这些原则看似管理的是账目,是数据,但其实更是比账目数据难一百倍的员工。用准则去约束人,不如用数据去约束人。我很欣赏书中出现过的那位刚正不阿,充满正义感的审计人员,他的理念至今仍在我心:不要用经营的好坏去改变原则或放松规则,无论企业处于顺境或是逆境,正大光明都是管理的前提。第三方面就是运用会计的方法去提高效益,贯彻完美主义。大到财务报表反馈公司经营,小到工厂记录跟踪进度、计算效率,比起任何话术,数字是最好的证明。在实际工作中,销售这一岗位在一般人理解下就是会卖货就行了,其实远不止如此,一个优秀的销售员要兼备财务、法务等多种知识,尤其是财务知识。在贸易环境竞争激烈的今天,成本的核算,仓储利息的计算,心中的费用概念和汇率的变化与跟踪这些财务问题变得至关重要。

    管理是哲学。生活在东方的稻盛和夫先生,拥有着东西方汇融的管理理念。东方思维中的管理,大多掺杂着"人治"的因素,有感情,有血肉;但西方的管理思想更贴近"法治",用制度去约束员工行为。而"会计管理法"其实是这两种管理哲学的融合。这种哲学并不冰冷,反而比较温润,贴近管理者和员工的日常工作。同时,这种哲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员工的行为准

  • 8、 会计日记范本

    以下是笔者整理的与“会计日记”相关的实用信息。周记是我们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许多学生都要求写周记。通过记录生活中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表现,让我们更加有感受力。强烈建议您收藏本页以便日后阅读!

    会计日记 篇1

    五天的会计实习结束了,和之前的两次沙盘模拟实习一样,这五天是在紧张、匆忙中度过的。通过这次实习,我对财务工作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首先第一点感悟,本人基础的知识掌握还不够牢固。在做记账凭证的时候不够熟练,开始的一二天有的账记错了。在记明细账和日记账时有的地方也记错了。以上的问题在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不是小问题,因为会计工作要求的严谨与认真不允许出现错误。

    第二点感悟是,书本上学习的知识还是有限。实习刚开始的时候,整个会计做账的流程不太清楚,书本上会告诉你怎么做账,但是他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帐,什么时候该建什么账簿,账簿内需要哪些帐页等等,这些都是刚开始的时候面临的问题。

    学校学习的毕竟是理论知识,现实生活中需要的还是我们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这三门课程的学习,对财务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框架式的了解,但要真正做好一个会计的工作,还需要更多实践的机会。

    第三点感悟,会计工作的辛苦。之前去三一重工面试时听招聘的人说三一财务人员的流失率狠高,因此在湖大和江西财大建三一班。这五天的实习,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会计工作的辛苦。虽然已经实现了会计工作计算机化,但是仍然有很大的工作量,而且整天面对电脑,身体是很容易疲惫的。每天到下课时间,绝大部分的人都留下来继续工作,这一方面说明大家的敬业,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会计工作量之大。难怪三一这样的大企业财务人员流失率会如此之高。

    第四点感悟,会计工作的要求。由于会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要求数据的精确,因此会计人员必须谨慎、细心,内向。我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劣势,相比于女生,我的细心不够,这也是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的问题。

    会计日记 篇2

    怀着忐忑的心来到实习的单位--家乡的一个小型生产企业.

    没有完整的财务室,但主管会计却是我敬爱的父亲.

    父亲是家乡里很有名气的会计师,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他的能力.但总是有很多知名的企业请他做财务主管兼部门经理.而父亲却出于朋友的请求来到了这个小型企业.

    跟着父亲做会计,很多人见到就说,实习的日子能学到父亲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听到这些我不会惊讶,我太了解父亲,如若我说,在实习的日

  • 9、 《经营与会计》优秀读后感

    刚开始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只看书名觉得这是专业性的书籍,对自己没什么意义,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是一章章细细读下去,才感觉自己太肤浅,绝不能仅从标题或者书名去定义一本书的实质,书中许多章节对我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特别是一一对应、双重确认等章节,读到这些细节,我作为一名仓管感同身受。

    自己干仓管工作已经三年了,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入库出库的单据,原材料和成品也是各种各样,品种繁多。记得刚开始从质检调到仓库干仓管时,面对各种型号、牌号一头雾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各种流程也不熟悉,只能一点一点慢慢学习。从每天的跟踪领料、退料、来料、接收入库,熟悉各种原材料型号,来料时仔细清点数量,入库做完单据再仔细检查审核一遍,做到一一对应,领料时也要严格按照配料单领取,特殊批号一定仔细看好,双重确认好再领取,防止出现差错。成品发货也是如此,从准备待发时的单据,给客户带的样板样条,再到成品出库,一定仔细认真多次确认再发出,从每天的入库发货中熟悉各种成品牌号,每月的盘点,对各库库存中一些不常动的原材料和成品库存挨个仔细地盘查,做到与账目上的型号、牌号、批号、数量一一对应。就这样日积月累,每天重复仓库日常工作,使我慢慢的熟悉了仓库工作的各项流程,也让我懂得了仓库工作的严谨,胜任了这份工作,一直干到今天。

    从下月开始,我即将调入新的岗位,又将面对新的挑战。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继续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严格自律,不忘初心,做一个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中旭人!

  • 10、 《会计简史》读后感读书心得

    为了更好地了解“会计”这一行当的发展历程,开始去看些介绍会计发展的史书。前段时间看了国人撰写的《会计简史》,出于比较,近日又阅读了由美国资深会计人托马斯•金所著的《会计简史》。

    这不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作者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讲述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的主要发展进程。这不是一本历史发展的“白描”书,作者以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计业务为主线,为读者展示了所得税、成本会计、盈余波动、通货膨胀会计等的发展历程。这不是一本刻板的教科书,做为曾经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就安达信、安然公司和世通公司的消失进行了解读。

    正如作者所指出的,会计规则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会受政治力量的干预。如果说企业蓄意隐藏会计信息,以致对外部利益相关者造成了不利影响,那不是审计师、学术界、证券监管部门、准则制定机构或立法机构的责任,而是企业的财务主管和上司的责任。一旦企业管理层丧失了自我约束,再完美的监督都形同虚设。因此,作者提出,唯一可行的解决之道是让那些诚实正直的人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如今,我们所学习和接触的会计准则制度等正逐渐与国际趋同。从西方人的角度再来了解会计发展的进程,无论是对实务操作还是对理解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戴智敏)

  • 2023-05-15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3-06-20

  • 2019-10-19

  • 2019-09-25

  • 2019-10-28

  • 2023-06-17

  • 2019-10-28

  • 2019-10-09

  • 2019-10-11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09-24

  • 2019-11-08

  • 2019-10-11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21-05-0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8-04

  • 2023-05-07

  • 2023-06-21

  • 2023-06-23

  • 2019-10-19

  • 2019-10-28

  • 2019-09-21

  • 2023-06-15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09

  • 2019-10-09

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2024高级管理会计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