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春天里新发现 > 地图 > 春天里新发现
春天里新发现相关栏目
春天里新发现热门栏目
春天里新发现推荐
春天里新发现

(共 275 篇)

  • 1、 春天里的新发现作文系列9篇

    写好一篇作文的关键是什么?作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训练写作能够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好一篇作文还是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脑力,今天栏目小编为大家推荐一篇很不错的文章主题是“春天里的新发现作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春天里的新发现作文(篇1)

    今天天气很晴朗,春风拂面,桃花笑红了脸,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起舞来。

    我在外面玩的时候,刚走到小池塘边,便发现在小池塘里有几只小蝌蚪,他们快活地在玩耍。过了几分钟,青蛙妈妈“呱呱呱”地叫起来,好像在说:“宝贝们,快过来,我给你们带吃的回来啦!”

    小蝌蚪们争先恐后地游了过来,争着要妈妈的食物,青蛙妈妈又说:“孩子慢慢来,慢慢来,慢慢来,我给你们带了许多好吃的,什么都有,你们可以多吃。但是,你们要排着整齐的队伍才行。”

    小蝌蚪们这才排着整齐的队伍,很有秩序地轮流吃,没有一只乱抢的。看到这幅可爱地情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小鸟也在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大家快来看哪,多懂事的小蝌蚪啊!”

    听见小鸟的喊声,大伙儿都过来看了。

    “哇!”

    “池子里的小蝌蚪多有趣啊!”

    “排着这么整齐的队伍,好像是在进行队列比赛呢!”动物们都纷纷发出赞叹!

    原来遵守纪律可以这么美丽!在这个春天里,我有了新的发现。

    春天里的新发现作文(篇2)

    老师带我们去春游,我看到了春天,发现大自然有了新的变化。小草淘气地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鱼和蝌蚪们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布谷鸟在枝头上欢乐地歌唱。人们在田野里踏青,他们走在一条长满了绚丽的野花和茵茵绿草的花毯子上。还有许多小朋友在空地上放风筝,风筝带着他们的梦想和希望,飞到了蓝天上。

    麦苗像一块绿色柔和的大地毯,舒展着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摇着小手向人们打招呼。桃花开了,像一片美丽的彩霞,散发出一阵阵清香,吸引着蜜蜂来采蜜,为春天增加了乐趣。()柳树在小河边听着春之歌,微风一吹它摇动起来像小辫子一样的枝条,好像在说:“春天真美!春天真美!”

    春天多美好!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春天里的新发现吧!

    春天里的新发现作文(篇3)

    春天,我发现了好多现象。

    有一回,我和弟弟、三姨、外婆、妈妈一起去鸿恩寺公园玩,在那里,我们看到好多绿绿的树。

    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玩,忽然,我看到一棵正在发芽的树。它光溜溜的树枝上有几十片黄色、嫩绿色的叶子。其中,黄色的叶子有几十片,而嫩绿色的叶子只有十几片

  • 2、 新发现小学作文

    写作是最好的传达思想和表达思维的方法,让我们可以自由地流露情感和思考。读后感大全的编辑优选了一篇有关“新发现小学作文”的佳作,相信会给您带来丰富的收获,对您肯定大有益处!

    新发现小学作文(篇1)

    我们家养了四只鸽子,它们都长着雪白的身子和又黑又亮的眼睛。一只鸽子脖子上的羽毛发黄,我就叫它“黄毛”;一只鸽子头顶羽毛没长全,我就叫它“秃头”;剩下的两只最漂亮,全身雪白雪白的,它们一大一小,我就叫它们“大白”“小白”。这些小生命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

    一天早上,我和往常一样去给它们喂食。我先给它们到了一杯水,它们大口大口的喝着。看着它们贪婪的样子,我的心里满是欢喜。等他们喝够了,我又给他们抓了一把麦子,撒在笼子里,它们立即“梆梆”地啄起来,头一点一点的,真有趣。

    看着它们吃食的样子,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鸽子啄那么硬的麦子,却不用牙齿嚼,怎么消化呀?我又仔细一看,发现鸽子根本没有牙齿。真奇怪,没有牙齿,鸽子怎么消化硬邦邦的麦子呢?于是,我四处找答案,终于在一本介绍动物知识的书上找到答案。

    原来,鸽子的脖子上有一个食囊,麦子进到食囊,食囊里能分泌一种物质,帮助鸽子消化食物。我又学到一点知识,这真是“处处留心皆学问”呀。

    新发现小学作文(篇2)

    昨天晚上,我做完作业,在电脑前看“q版三国”动画片。正看到兴头处,突然,“啪”的一声,停电了。奶奶正在看电视剧,可是,奶奶还看得很有兴致。我就跑出去看爷爷,爷爷也在看电视,同样一点事也没有。爷爷看见我来了,就问:“怎么啦?”我说:“我看电脑的房间停电了!”爷爷一惊:“啊”他赶忙穿上衣服,去看配电箱。“哦,原来是跳闸了,爷爷便往上一拨,我回去看了看,一然没开,我向爷爷汇报了情况,爷爷又试了几次,“啪”一声全停电了。奶奶也拿着手电筒赶来。爷爷将闸门一个一个拨了回去,可是依然一点效果也没有,爷爷以为是保险丝出了问题,就带着保险丝下去了,我也想跟着去,没想到爷爷同意了。

    下了楼,爷爷打开柜子一查,保险丝没坏呀。爷爷又查了一下别的地方,也没有问题,这时,我指着最上面的一个小柜子问:“爷爷,这个地方是干什么用的啊?”爷爷一看,也不知道,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全楼的总配电箱。爷爷看到了“501”注:跳闸了。就拨了回去,这时,奶奶在5楼大声回应:“好了!恢复供电了!”

    回到楼上,爷爷大大的表扬了我,说我观察细心。我心里像是吃了蜜一样,很甜。

    通过这次

  • 3、 读《重新发现社会》有感

    读《重新发现社会》有感(一)

    黄耀钢

    社会是什么?现在的社会会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未来?

    身处其中的我们必然已经思考过这些问题了,在这样一个迅猛变革和发展的社会中,我们面临着机遇,还有更多的是挑战。正如狄更斯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社会上固然有善人善举不断温暖人们的心灵,但也无法遮蔽那些令人痛心无奈的事件发生。当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抹平了棱角,许许多多的人甘愿沦为自私自利之人。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这本书中对现今社会及其前途做了一番思考,让我重拾对社会未来的信心。

    在本书中,作者以"重新发现社会"为脉络,既分析了国家与社会间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性成长。在其中,"自由"这个词随处可见。古代西方有一句谚语"哪里有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就体现了其重要性。而在作者看来,要重视社会的作用,首先要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同时,"自由是反对滥用权力的唯一堡垒",只有个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才能创造出更加和谐有序的社会。一如罗马平民的胜利,将原先荒谬的"禁止用脚走路"废除,获得投票自由之后,才有了所谓的"社会解放".在没有自由之前,一切都只是空谈。

    同时,公民与国家的关系也是不可不谈的一个话题。政府作为国家机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协调社会与公民社会所存在的内部矛盾,充分地保障人权。但归根到底国家社会的发展离开不了公民的力量,因此近几年来公民幸福指数被屡屡提及,而在几年前,温家宝总理也提及让公民幸福起来,其实就是要保障民权。可在现实生活中,民权却常常得不到保障。但是以史为鉴,作为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的国家,更应协调好与民众的关系。孟子也提出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国家要给予一个充分民主的社会。好在一切都在走向正轨,随着网络的扩张,民主权利正得到逐步的释放。

    王小波说过:"文明的发展也是一个反熵过程。如果人人都进入趋利避害的熵增过程,随着大流而下,最后准会在一个低洼地汇齐".社会文明的发展还是需要每一个人的贡献。倘若人人皆如此,美好的未来还是指日可待的。

    读《重新发现社会》有感(二)

    ——黄林静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经历一场头脑风暴,读时震撼,过后平静。而熊培云先生的这本《重新发现社会》就让我经受了这样的跌宕起伏。

    什么是社会?什么是国家? 什么是政府? 这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自觉不自觉思考过的问题。毕竟我们处在一个

  • 4、 《教育,春天里的发现》读后感

    《教育,春天里的发现》读后感

    有幸阅读了 钟发全老师编着的畅销教育小品《教育,春天里的发现》。全书向我们阐述了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读了钟老师这本书,我感悟甚多。结合我所从事的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工作,我产生了以下几点感悟,在此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智障体育教学模仿是重要手段和方法

    书中提到模仿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的催化剂。在智障体育教学中模仿是引导智障学生掌握正确运动技术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和学的双方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模仿,就可以达到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但在我们实际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学生模仿教师的正确动作,而忽视了模仿的另一方面——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

    1。 教师模仿学生错误动作,可以帮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任何一个新的动作和新的技术之前,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肌肉感觉和空中概念,所以在练习动作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学生自己也意识不到的错误行为。为了纠正这些错误动作,教师往往要进行技术上的正误对比,以便使学生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此时教师若能及时模仿演示这些错误动作,全体学生都能看到正误技术的对比,得到及时的反馈,使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正确技术得以强化。另外,教师进行错误动作的示范,避免了学生当面出丑,不会伤害其自尊心;反之,如硬叫学生进行错误动作的演示,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压力,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 教师模仿学生的错误动作可以发现学生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体育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场地、器材、气候以及技术难度过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学生胆怯、紧张以及身体素质差等主观原因。而对于我们的智障孩子来说多半是自己的主观原因所致。教师要发现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善于模仿他们的错误动作,找出产生错误动作的原因及发现错误动作的具体环节和肌肉感觉,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因此我认为在智障体育教学中模仿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之一。

    二、学校体育教学与创新意识

    社会在不断发展,学校体育不应满足现状和已有成果模式,而应不断地求新、求异、求变。这也要求我们作体育教师的要不断地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和实施创新教育的能力,带动和促进学生的创新。

    (一)体育教师也需要家访

    虽然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学习,但作为体育老师仅凭每周

  • 5、 《重新发现社会》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发现社会的书。但是它不是《丑陋的中国人》那样靠打民族主义情绪的鸡血来畅销的书。作者的意图很简单:讨论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它弱化的意识形态,摒弃了政治偏见。因为政治使人变得罪恶,意识形态使人变得愚蠢。作者不左也不右,只是用研究的眼光来发现社会。

    在他看来国家只是全体国名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名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所以国家若不以国民价值为第一价值则国家毫无意义。但是权力的集中总是危险的,国家就像利维坦,随时可能变成吃人的怪兽。于是我们必须提倡个性、思想、自由、开放、独立、平等等原则来约束它。没有对民主与自由的弘扬就不可能有功能正常的社会。而没有个性的独立与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帕斯卡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一个现代国家思想自由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起源于人的两个本能一是性欲二是思想。在健全的国家各种思想总是能自由流通。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对立观点只有一团和气、随大流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思想也是民主得以保证的前提。使人们能够用以确定什么是跋扈与暴政的正是权利观念。权利观念明确的人可以独立表现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从而不奴颜卑膝。

  • 6、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一:《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

    (846字)

    从儒家所宣扬的“大同社会”到中一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全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的概念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

    同时,“公民社会”也成为了近年来屡屡被提及的词汇。可当我们认真思考以后,却会不断疑问:社会是什么?公民社会该是怎样的社会?我们如何成为公民进而去建造一个公民社会?阅读熊培云的《重新发现社会》,跟随作者的思考去逐渐拨一开迷雾,解答疑惑。

    《重新发现社会》对身处“历史三峡”中的中国及其前途作了一次通盘思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互联网等领域。作者既条分缕析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又提纲挈领地记录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的革命一性一成长。如何超越左右纷争,重建国家伦理底线;如何重新焕发社会的活力与创造力,扶正个体的权利与价值,即在“自一由即秩序”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新中国”。熊培云的文字,充满着最为理一性一挚诚的批判之一声,却对未来永远保持者最温和的乐观。他力图通过引导个体重申个人责任,从而建设一个人道的、宽容的、人人为自一由而尽责的美好社会。

    而我们,正是通往美好社会的基石。第二次“解放战争”如果说1949年结束的解放战争标志着国家从战争中获得解放,那么1978年开启的改革开放就可以被称为第二次“解放战争”,意味着社会从国家体制中逐步获得解放。正如梁文道先生所说,改革开放,就是国家不断退却的过程。众所周知,曾经的中国是一个“全能主义国家”,无所不能的政一府在掌管着一切,大如产业结构、收入分配,小到个人的娱乐方式,家庭生活,全都离不开国家的安排和布局。

    相较改革开放以前的穿衣服没有自一由,找工作没有自一由,想挣钱没有自一由,想思考没有自一由等等,现在中国人的自一由显然增多了。我们可以选择崇拜自己的青春偶像,可以选择自一由恋一爱一,可以在劳动力市场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拨打急救电话,公立医院的救护车会先跟你谈价钱;上一访申诉,机关部门会将你拒之门外。这个国家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觉得它不该退避的地方,它偏偏不在;觉得它不该出现的地方,它却好端端站在那里稳如泰山呢?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二:《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

    (74

  • 7、 重新发现社会读后感(精选)

    《重新发现社会》,应该是七年前买的书,当时是高二。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

    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作者文风如剑,爽快而不失端重。七年后再看,虽然书中有些例子已是往事,但是观点与逻辑依旧发人深省,可见好书味长久。

    作者说:重新发现社会。

    那么社会是什么呢?它是政府与个人之外的第三极。

    社会不同于政府,是成为公权的私权集合体;又不同于民众,是个体权利的最基本聚焦,而是如同一架水车——民众用自己的脚进行着踩踏,引来流水冲刷并灌溉着田野上的政府,从而帮助民主与自由的最后丰收。

    回到当下,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如今的社会,那改写一句名言再合适不过:这是最好的社会,这是最坏的社会。

    这是最好的社会。科技与商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与制度的渐进改良、个人与集体的求同存异,每一颗种子都从社会的土壤里发芽,并且将最后的果实回馈给社会。

    但这依旧是最坏的社会。因为笼子里的权力之爪至今尚未驯服,贫富不匀的阶梯依旧阻碍着许多人的步伐,思想的链条还在对我们进行着无声的鞭打。

    由此看来,似乎距离我们所追求的自由民主社会依旧相去甚远。那么,社会还会好吗?

    我想会的,而让社会变好的最重要力量之一,就是如今的大众创业。

    虽然现在有许多人认为“大众创业”是个伪命题,因为它只会让千千万万的年轻人从财富自由的梦境里跌落到现实的深井,头破血流。

    但是我认为简单的将创业与财富划等号,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

    诚然,一次成功的创业确实可以让创业者一跃至财富自由的阶段,但是财富只是创业的结果之一而已。

    从社会眼光来看,更重要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对于策略和行动的不断优化,以及对于市场经济的尊重。换而言之,前者让人明白社会发展需要务实的渐进,后者则与自由民主的社会基本诉求血脉相连。

    策略与行动的不断优化

    先说策略与行动的不断优化。

    发展是创业的基调,务实是创业的态度,渐进是创业的节奏。

    真正的发展方法,唯有在务实中渐进。如同胡适所言的“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只有先从过去中整理出脉络,才能发现当下的症结,并找到药方。

    不能新居未建而旧居先毁,在被纯抽象的理想设计所支配下无瓦遮头,而是要落实到符合自然与现实的规律中来,才能避免激情燃烧过后的空空如也。

    回看历史,“一次性成功论”早已被前人证明了其机会的微乎其微,尤其是在面对人类的局限性,与世情的复杂性之时,如果依旧坚持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当事人无疑

  • 8、 重新发现社会优秀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发现”社会的书。但是它不是《丑陋的中国人》那样靠打民族主义情绪的鸡血来畅销的书。作者的意图很简单:讨论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它弱化的意识形态,摒弃了政治偏见。因为“政治使人变得罪恶,意识形态使人变得愚蠢”。作者不左也不右,只是用研究的眼光来“发现”社会。

    在他看来国家只是全体国名缔约产生的一个组织,是国名用以谋求幸福生活的工具。所以国家若不以国民价值为第一价值则国家毫无意义。但是权力的集中总是危险的,国家就像“利维坦”,随时可能变成吃人的怪兽。于是我们必须提倡个性、思想、自由、开放、独立、平等等原则来约束它。没有对民主与自由的弘扬就不可能有功能正常的社会。而没有个性的独立与思想的解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与自由。帕斯卡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在一个现代国家思想自由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文明起源于人的两个本能一是性欲二是思想。在健全的国家各种思想总是能自由流通。如果一个社会中没有对立观点只有一团和气、随大流这个社会就不会有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思想也是民主得以保证的前提。使人们能够用以确定什么是跋扈与暴政的正是权利观念。权利观念明确的人可以独立表现自己的意志而不傲慢,正直地表示服从而不奴颜卑膝。

  • 9、 《重新发现社会》读书笔记3000字

    我在读完此书之后,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一篇关于底线问题的讨论文章,因此在决定写这篇读后感的时候,便定下如上的题目。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维度,我希望这篇读后感写的能体现出点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而不是一篇泛泛的,味同嚼蜡的快餐文章。

    历史靠故事留存,故事靠情节取胜。既然是一篇所感所想的文章,总该有它记录的价值,当然写作的过程中更不可以脱离了这个社会的种种现实而成为空想的乌托邦。回首2010年,让我们一同留存曾经的故事,体味这其中的酸甜苦辣。随着信心技术的日益发展,网络早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就让我们从网络谈起。还记得10年的腾讯qq和奇虎360这两个所谓国内最大的客户端软件之间的厮杀吗?网络上一阵硝烟弥漫,更是一度逼迫我们用户必须做出选择。各大论坛的帖子可谓风生水起,各种骂声更是不绝于耳,最后也只能是闹个政府介入,总算是息事宁人。谁对谁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我想问的是:网络的底线在哪里,又是谁在不停地挑动这根弦?网络的底线为何一再被挑动?我想利益间的冲突是可以给予我们肯定的答复的。康德说:所谓不成熟的状态就是,我们需要大胆的运用自己理性的领域却接受别人的权威。因此,请让我们自己动脑想一想这是非曲直。作为软件使用者的我们,大家都不是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专业人员,也无从知道究竟是谁,又是否真的有人,窃取了我们电脑上的个人信息,即便我们怀疑,但是不可能因噎废食,害怕被窃取,就停止使用网络。如果真是如此,这真是一种无奈得让人感觉到凄凉的消极抵抗,却丝毫没有意义,而似乎只是在喟叹文明的倒退。今天他们两个跳出来,都指认对方卑鄙无耻,其结果又是什么,没有一个真正可以让公众值得信赖的机构去给我们定性究竟是谁是谁非,政府也只能被逼得无奈,从中调和。但是这件事情的本身,我们在网络上听到了各种声音,无论是qq还是360他们在最后时刻还是委屈求全了,这就是社会监督力量的进步,毕竟我们靠自己的力量最终改变了起初那种逼迫式的选择。软件开发商,政府,大众舆论,利益,博弈,是否可以将这些词汇有效的联结起来,也许是我们回答底线被谁动了,为什么有人要动它,又如何拨乱反正这一系列问题的最有效途径。

    我爸是李刚,2010年多么掷地有声一句呐喊。然而呐喊的背后,又给我们多少人带来了彷徨。弱势群体,因此,势如破竹的闯入你我的生活,就连我们的《人民日报》都发表了相关的文章来讨论这

  • 10、 读后感1500字《重新发现社会》

    近来拜读熊培云先生的《重新发现社会》一书,获益匪浅。先生修过历史学、法学、传播学,在长期为报刊杂志写时评中,不仅把自己当做一个传媒人,还把自己当做一个时代的史官,他在《我们走遍大地山川》一文中写道:所有的新闻,都是人的新闻,所有的事件,都是人的事件,我们追求真实与亲历,洗尽铅华与浮华,让每一个字都可读。我们记录的每一条新闻,都透着一个时代的悲喜与从容、傲慢与偏见。我们也将记录下您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每一颗与您一样平凡而高贵、直面挫折的勇敢的心。先生的文字总能一面切中时代的脉搏,一面关注着个人的悲喜,还一面给你温暖的希望。

    《重新发现社会》一书不仅着力于重新发现社会,厘清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注重阐述了社会中个人的重要性。有什么样的民众,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同样,有什么样的人,也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先生认为三权分立是国家权力的内部制衡,而社会和个人则是与国家权力制约平衡的重要外部力量。作为一个普通的个体,在阅读《重新发现社会》后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发现了自己。在左、右纷争不断,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泛滥的时代,这本书让我重新发现自己需要做一个理性的、独立的、仁爱的自己。

    要做一个理性的、独立的、仁爱的自己,避免被国家的宏大叙事所淹没,所夹带,避免成为一个盲目的随大流者。先生在《重新发现社会》自序中写到:具体到个人,在强大的公意准确的说是部分群体意识面前,他亦不过是一个行刑者独裁者所拥有的权力,从来都是那些甘心放弃自己权力或者权利的人聚沙成塔授予的。而在他(独裁者,笔者注)行刑之当年,台下曾经有多少热闹的喧哗,多少幸福与狂欢的掌声!许多旁观者甚至还捐赠过磨刀石,亲手捧接了行刑者递过来的血和肉。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中国人或许能够更加切身地明白这段文字所能包含的故事。文化大革命虽然是极少数别有用心者掀起来的,然而多少人在毫不思索的随大流中做了别有用心者的帮凶或者行刑者,多少人看着违宪、违人性的行为横行霸道而大步大步地将公民的权利拱手相让。十年浩劫,是少数人的别有用心,也是绝大多数人的盲目随从,或者沉默退让,以致最终大家都无路可退,走向浩劫。这让我想起了二战后德国马丁尼莫勒牧师撰写的一段碑文:当初他们杀共产党,我没有做声,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后来他们杀犹太人,我没有做声,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再接下来,他们杀天主教徒,我仍然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天主教徒;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时,已经没有人

  • 2019-09-25

  • 2023-06-01

  • 2023-04-27

  • 2019-09-25

  • 2019-11-12

  • 2023-03-08

  • 2019-10-20

  • 2023-04-19

  • 2019-09-20

  • 2019-11-16

  • 2021-04-16

  • 2023-04-1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0-11

  • 2022-03-02

  • 2023-05-04

  • 2019-11-04

  • 2019-10-11

  • 2021-06-28

  • 2021-07-05

  • 2021-03-2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1

  • 2019-09-20

  • 2023-05-25

  • 2023-01-01

  • 2023-04-25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1-04-13

  • 2023-07-04

  • 2023-06-27

  • 2019-09-21

  • 2019-10-23

  • 2019-10-29

春天里新发现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春天里新发现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春天里新发现、2024春天里新发现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