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 地图 >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2024迟子建散文读后感范文大全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相关栏目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热门栏目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推荐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共 6526 篇)

  • 1、 管建刚一线带班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管建刚老师的《一线---》系列书籍共有三本,分别为《一线带班》、《一线教师》和《一线表扬学》。这三本书我买了两套分别放在办公室和家里,这是我闲下来就会认真细读的书,也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读了此本书,再一次聆听管老师写这本书的初衷,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优质好文章,如转载请标注来源。https://m.dhb100.com/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管老师就是教师中的状元。无论是作业,常态课,家长,还是阅读,复习,考试,处处都用心,处处都彰显智慧。在与学生和家长“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逐渐把自己修炼为一名受欢迎、效率高的优秀教师。

    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管老师对“阿伦森效应”的应用,即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他认为,在教学中,开学伊始不要对学生展现出所有的温柔与和善,再逐渐严格要求,而是先来个“下马威”,以严厉为主,再慢慢地展现出“好”的一面,柔和的一面,这样,学生反而会更加珍惜。这引起了我对教师“严慈”的思考。教师到底是严格好,还是宽松点好呢?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尺度才合适呢?

    小学阶段,学生们精力旺盛,一个班级中人数较多,如果老师不严厉,没有一定的规矩,很难管理。尤其是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因为在学生心中,语数英才是重要的,其他的课可以放松,不必那么认真。所以,教师的严格,以及树立一定的规矩是必要的。说到“严”一般想到的词汇都是苛责、一丝不苟;说到“严师”不免会想到加重作业、体罚学生。但是这其实都是对于严师非常片面的理解。究竟什么才是严师。真正的严师重点其实并不仅仅在严字上,而是要做到严之有法、严之有度、严爱结合。

    首先,严之有法,严格的同时也要采取合理的方法,直接地、简单粗暴地批判学生反而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即使学生接受了批评,可能也并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只是为了逃避惩罚所以不得不认错。因此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要注重方法,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是“严”得成功。

    其次,要做到严之有度,讲究严得恰到好处。过分严格甚至打击学生会打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无法正确看待自己的缺点,从此产生自卑心理,不敢学习,更不愿学习。同时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教导学生与训诫学生的权利,但是并没有体罚学生、辱骂学生的权利。因此教师在训诫学生的时候要注意度的把握,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最后,真

  • 2、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1000字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

    迟子建,一名出生于中国的北极村漠河的作者。正是她出生在北方,在她眼中的春天便与我们南方不同。我们南方一立春,气候便开始转暖,而北方仍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尽管北方的春天来得晚些,但迟子建发现北方和南方一样,春天都是一点点化开的。下面是读后感大全网小编为你们整理的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迟子建散文读书笔记一

    正如迟子建在自序里写的那样,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她的文字,就像春天,被化开了。是那么明媚,却朴实,柔和,不虚浮,不华丽,时而活泼,时而轻盈。

    其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伤怀之美》、《鹤之舞》和《龙眼与伞》这三篇文章了。

    最爱《伤怀之美》,不为别的,为的是那意境,一个我喜爱,却没有真正明白的朦胧意境。

    文章讲述了作者经历的三个有着伤怀之美的珍贵片段:第一个片段是作者八岁的时候在黑龙江鱼汛时所听到的、感受到的苍凉而孤独的景象;第二个片段是作者在1991年底一个人在日本登别泡露天温泉的情形,那也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伤怀之美;第三个片段是作者在1993年的9月25日在黑龙江上看黄昏的情景,那是忘我的、脱离世俗的伤怀之美。

    伤怀之美是什么?那才是它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伤怀之美就是天堂的气息,也是天堂的绝唱。那是多么无与伦比的美啊!它不同于世俗的美,而有着清冷的气质,神圣而忧伤。它同时也带来了绝望,却不同于尘世的绝望,它更融入自然,给人以空灵的感觉。正如作者所说,它为什么能打动人心?因为它浸入了一种宗教情怀,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忧伤之美。也因为那几个片段,让它成为了珍贵的回忆。

    再说说《鹤之舞》吧。文章讲的是齐齐哈尔的鹤。齐齐哈尔因为有丹顶鹤栖息而得名鹤城,十多年前作者目睹了丹顶鹤的日出,从而感受到自然是属于动物们的,人类只是其中匆匆过客。

    这或许是一篇描写人、丹顶鹤与自然的文章吧,虽然言语间并没有那么明显。白鹤让作者明白,人并不是自然的主人,可是全人类会明白吗?白鹤的寿命与人相当,可又有谁能懂它们的忠贞与孤寂呢?自然是属于那些精灵的,永远都是。

    《龙眼与伞》,标题看上去十分奇怪,可细读了内容,内心却感慨万千。

    它讲的是母亲为作者送伞被作者粗暴地拒绝,到后来听到一位老师的故事,作者才深切感受到母爱就像故事里的龙眼一样,外皮干涩却内里甘甜。

    母爱从古至今被比喻为无数美好的事物,但看完这篇文章后,我觉得龙眼是对母爱最贴切的比方。在现实生活中,母爱或许不擅表达,

  • 3、 迟开的风信子读后感1000字

    《迟开的风信子》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故事,四岁的小女孩长得比同年人小,也比他们木讷、安静,母亲为她很担心,小女孩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作出一些跟同年一样的事,甚至更成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迟开的风信子读后感1000字。

    看完《迟开的风信子》,我陷入了深深地沉思。白色的风信子,文中四岁的小女孩相对同年活泼可爱的宝宝们,她不仅身量不足,性格也甚是木讷。妈妈为她的行为、性格、学习而困扰,而伤心。但是当妈妈明白了小女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不让妈妈担心,因而傻傻地多吃饭、傻傻地割破手、傻傻地磨破脚时,小女孩子的妈妈哭了,作为读者的我也深深地感动了!到哪里找那么好的人要自己身体强壮不让妈妈担心,要削苹果不让妈妈觉得工作的辛苦,要补袜子不让妈妈嫌她笨。多好的女孩子,多好的风信子。

    联想自己近十年的家长历程,倍感羞愧。我也从童年走过,也懂些教育理论,也当过近十年教师,然而却觉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总有些力不从心,有些无计可施。相比这个迟开的风信子,我们的家庭就要幸福多了,孩子比这小女孩子要聪明、学习成绩要好、领悟能力要强,但是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做事效率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时间紧迫性不强等,为此爱人经常要督促他、骂他,有时甚至打他。我有时将就他,也有时没办法来打他。想想这么小的孩子也真辛苦。

    难道是我们的儿子真得不能改变这些坏毛病吗?难道是我们的儿子还不如这个白色风信子吗?难道只有女孩子就会真得懂事早吗?有时想想这其实是我和爱人的教育方法上有问题。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都从童年来,无法再回到童年去,但孩子就是我们的第二童年。文中的风信子之所以让我感动,就是妈妈理解了小女孩子的童真之心,放弃了以成人社会的要求来看待孩子,真真切切地走进孩子的世界。

    记得前几天晚上,爱人到新房去搞卫生了。我在准备做晚饭,正在忙得不可开交时,儿子说:爸爸,我要做蛋炒饭,给你们每个人都做一份。这晚上,我指导他先炒了两份蛋炒饭,同时还炒了辣椒炒肉、红苋菜和扁豆等。当我们吃完饭后,爱人还没有回来。儿子等了一会儿就开始着急起来,妈妈怎么还没回来?他拿起我的电话来联系妈妈,却听到您的电话无人接听,估计是爸爸您这个手机的问题吧?儿子又拿起我的另一个手机来拨通,结果听到的还是您的电话无人接听。儿子有点急了,妈妈怎么还没回来?当爱人终于回来时,儿子就忙着拿鸡蛋、端菜盘子,跑到厨房去开火热菜,不一会儿就为妈妈做好了

  • 4、 《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篇一:《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篇二:《迟子建散文集》读后感】

    迟子健,男作家,

  • 5、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读《奋发有为建小康》读后感

    《奋发有为建小康》是一本具有很好教育意义的读物。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我知道实现小康不是一天两天能实现的。要经过几代人努力才能建好小康。

    《奋发有为建小康》这本书里面有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我还知道许许多多的人为建小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特别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里面的《人民生活更美好》,着一篇文章,感受到了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已达到小康的水平了。

    以前,爷爷奶奶的生活、那么艰苦。吃饭都吃不饱,买东西都要计划,买米要米票,买布要布票,买猪肉要猪肉票,买青菜要青菜票,买鱼要鱼票,总之,买东西都要票。钱还买不到。爷爷奶奶年轻时根本没有电冰箱、电脑、电话、手机、电视机、,单车也是很少,买车的人都是比较富裕的才买得起单车。有的人虽然有了电视机,但是是黑白的,9寸大,只有一个手掌那么大,内容不多,又不清楚。

    而我们现在每个家庭有空调、有电话……各种各样,每个家庭几乎都有手机。吃的东西也有很多,有鱼、有虾、有螃蟹、还有烧鸡等等。而现在不用计划了,也不用票了,只要有钱什么东西都能买。

    以前,爷爷奶奶一个月只有30元工资,而今天,爷爷奶奶都退休了,每个月还得400多元钱。

    读了《奋发有为建小康》这一本书,我体会到现在我们的生活好多了,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让人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

  • 6、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管建刚不做教书匠读后感 在读完《不做教书匠》之后,蓦然发现自己原来是个彻彻底底的教书匠,让烦恼和急躁占去太多。同时,也让我感到热血澎湃,有一种蠢蠢欲动的感觉。书中说到“教师职业相对稳定,前面没什么大诱惑,也没有什么大障碍,这种状况,对人生来说,实在不是件幸运的事。 精神世界的角度,初看这本书有奴性化的倾向,也一度让我放下书本,为管先生不值。可不值之余,在反思其“所谓”败笔的过程中,结合社会因素,也慢慢体会管先生的良苦用心和一片赤忱。细细研读,换一种心情,所看到的字里行间莫不透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诚和对从事这项光辉事业的骄傲,所看到更多得是作者对年轻的同行的谆谆教导,其关爱之心跃然纸上。慢慢评来,这不过是浅层次的作者和读者的心灵碰撞。碰撞之余如果读者不仅能领悟到管先生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那份坚毅、那份执着、那份胸怀、那份以身相许、至死不悔真情,还能在这份真情的感召下,重组和优化自己的精神世界,才是深层次交流后的收获。 人生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时常荡漾起一股轻柔充盈的暖流。有了这股暖流,不管是阳光灿烂或是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始终能漾起微笑;有了这股暖流,走在任何一个物欲横流的地方,我们都能不卑不亢,保持内心的祥和与平静;有了这股暖流,我们边能抵挡一切寒冷与饥饿,风再大、浪再猛,我们腰不弯,步不乱,目光穿越喧嚣与浮躁,清澈依旧。人生真正的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物,而在于你拥有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拥有再多的物,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从而产生一种所谓的满足与畅快。但是,拥有众多的物并不意味着能拥有众多真心爱戴你、尊敬你的人。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我有时也会像书中所写的那样,很多时候,盘旋在我脑海中的是工资、成绩等,忙于应付,苦于无趣,读到这里,我才知道其实我已经获得了很多比物更能让我受人尊敬的东西了。 “当你投入地工作的时候,你就会感受这份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正像你投入地恋爱时,会觉得恋人是那么可爱,连那些缺点,也一并为你所疼,为你所爱。” 从今以后,每当学生调皮时,退步时,违纪时,我都要告诉自己:对孩子多一分理解,少一分责备,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苛求。用师爱为他们引路,用师爱在他们的心里谱写一曲最美的歌。师爱像春雨,滋润了孩子的心田;师爱像阳光,温暖了孩子的心房。我们用心去爱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讲台上那一束束美丽的花,耳旁那一
  • 7、 管建刚一线教师读后感
    管建刚一线教师读后感 《一线教师》,翻了第一页,我就觉得特别亲切,觉得真的是找到了知己。一提起小学老师,别人真的会说,“你们老师,一周才几节课,有啥好忙的?不就上几节课,批几本作业么?”,每次听到这些,我真的挺想说,我真的有点忙。管建刚老师的这本书用朴实的语言记录了我们一线教师平凡的工作、情感和教学故事。读着“一线教师”,就会想起自己亲身经历的点点滴滴,会不知不觉的把管老师班里的那些事和自己班里的那些事联系到一起,对管老师教育细节处理的艺术和智慧真的是很佩服。 《一线教师》这本书记述了管老师平日工作中的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小事。它写出了每个一线教师每天在做的那些大量的琐碎事,每日里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事。共分为一线作业学、一线纪律学、一线协助学等十个部分。他的很多方法都是我们看到就能用上的,对于我们这些刚入职的新老师来说,很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这是一本务实的书,真的很喜欢。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面对不同的问题,不同的孩子,是如何将教育的真谛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最感兴趣的是管老师的“协助学”部分,开家长会时,让家长做试卷,家长做好后,与孩子预先写好的答案对照批改,绝大多数家长只得了二三十分,家长是爱孩子的,尚且如此不了解孩子,而我们要带好几十个孩子啊,大部分的每一位家长都期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由很深入的了解,对于不了解孩子的老师,觉得老师不够关心、不称职。通过这个测试,对于那些将孩子的教育责任一股脑儿推给学校的家长,我想,他们应该会有一份特殊的思考吧。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万万不得分开的。 这部分给我的另一个感触就是管老师的教育是时时为生活服务的,他让孩子给新来的同学写欢迎词,这个新同学一定能够感到幸福,有这样的老师和同学,再陌生的环境也会感到温馨。在汶川地震后,他带领孩子观看感人的画面,回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并用文字将地震中的温暖和爱传递出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接受了一次真正的爱的教育,我想,这对于他们的成长,对于他们以后的生活都是有很大的教育意义的。 读了这本书,真的是有很多的收获,原来我们一线教师平凡而繁琐的工作中隐藏着这么多的智慧,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也争取以一颗平和智慧的心去处理教学当中的种种问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也能深深享受到教学工作所带给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 8、 《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迟子健散文》读后感

    谈维星

    迟子健,男作家,又是一个男的散文作者,他的风格是不像林清玄一样清新、淳厚。这便是当陈老师告诉我们本月读的散文时心里所想。但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惊讶的发现,迟子健是一位北方的女作家。从作者照片中看出北方人的气势,有些女汉子的味道,不像丁立梅一样优雅,这也许是南方好与北方好的区别吧!

    作者生活在北方,书中有许多篇都是关于家乡或俄罗斯风情的。但我还是喜欢关于身边的情感文章,翻开目录第一眼看到了《龙眼与伞》也许是自己喜欢吃龙眼的缘故吧。

    《龙眼与伞》主要讲诉了作者在写文章时,妈妈为她送伞,怕雪加雨淋湿作者,而作者却无理地责怪妈妈,来时为什么不打电话。看到刘世文老师将龙眼带给孩子吃,而想起自己无理地骂好心为自己送伞的妈妈。

    记得小时候写妈妈,最喜欢写的是送伞,故事情节永远是妈妈冒着大雨来为我送伞。小时候的我们总是会去细心的听取妈妈的话,而此时现在处于叛逆期的我们而是跟着妈妈对着干。想起妈妈每次开学前为我定制精心的学习计划,而我总是将它卷起,对妈妈愤愤的说道:我说了我不要你为我安排时间,我自己会去支配我的时间,我哪里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呀。对妈妈说完,便看到妈妈无奈的将学习计划拿走,而我却不知道妈妈为我能学的更好,想了很久,才编制成了学习计划,犹如作者不知道在雨夹雪中母亲等了那么久自己,而那张母亲苦心冥想的学习计划成为了垃圾筒里的一团废纸,当你想将他从垃圾篓丽捡起时一切都晚了。

    有时候的我们会因为自己一时心情的毛躁不安而将母亲对我们的爱化成了灰烬,留给她的却是极大的伤害与悲痛。正如作者在文章所说: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这份慈爱。而当父母心情烦躁时,却还能细心的教导我们。我们总是在不经意间伤害了那个爱我们最多的人。而他们却是会将最好吃的东西和我们最爱吃的东西留给我们。就像刘世文老师将北方罕见的水果龙眼带给孩子吃,自己却不舍得吃。这样的事情经常会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公益广告打包一个患了老年痴呆的老人却在饭桌前将饺子放进口袋里说:我儿子喜欢吃这水饺,带给儿子吃去。而他的儿子却在他的旁边。即便身患老年痴呆的父亲却还记得自己的儿子最爱吃的东西。

    如作者在最后那段写道:母亲就像把伞,把阴暗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亲也像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心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有时,父母会因为没考好,学习不认真的事情骂我们

  • 9、 迟子建读后感

    迟子建读后感(一)

    没事的时候,看看书其实是可以休闲一下的,当我得到《迟子建散文》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翻开来看看,年到我对黑暗的柔情时,不禁有了些生活的感慨,这世道

    文章开头写了作者养了几盆花,引来几只蜜蜂的叮咬,直到晚上疼的睡不着觉看见了夜的纯黑。作者在文中写到:我感激这只勇敢的蜜蜂,它用了一场壮烈的牺牲,唤起了我的疼痛感,唤起了我对黑暗的从未有过的柔情,一件小小的事,却在作者心中引起了一番波澜。

    是呀!何尝不是这样呢?只有在乡下,在一些农村,我们才能看到那黑芒的天空,有无数颗洁白无瑕的宝石点缀,这万点繁星和皎皎明月,不都是点缀天空的吗?即使天空像泼墨般无芒,那么这也是夜的本质,黑暗本是纯洁的,是任何的始祖,我们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不是黑暗的吗?一颗种子在土里的时候,不是黑暗的吗?就算是宇宙,它最早也是黑暗的。黑暗是一切的始祖,任何东西诞生前都是黑暗的。有光明的地方就有黑暗,黑暗何尝不是光明磊落的母亲呢?

    现在,黑暗只是邪恶的替罪羔羊,直到黑暗这两个字2020彻底的论为了贬义词,为什么呢?人为的光明吞噬了黑暗的纯洁,夜本是无忧的,人类即要把夜晚搞得灯红酒绿,半夜开着刺眼的路灯,去驱散所谓的黑暗,有的人说,这是一种繁华,能显出我们地市华贵。是真的吗?不是的,同理,这也不是光明的本质,如现在,我们受到的教育,年过的动画片,都是什么光明战胜黑暗之类的,这和正邪是不同的吧,为什么要纠缠不清呢?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不要用糜烂的光明去埋没了圣洁的黑暗,毕竟黑暗是光明的母亲。

    迟子建读后感(二)

    最近,我阅读了《迟子建散文》,且对部分感兴趣的文章作了一些深究。所获得的感受希望与大家分享,故写下此篇感想。

    迟子建是一位女作家,1964年出生于中国北极村漠河。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万字2020,出版了四十余部单行本。这本散文集是她最好的部分文学作品汇总。本书分三辑,共67篇文章,内容形形色色,不过都是经典之作。虽然各篇文章内容差别甚远,但无论从哪一篇中都能看出作者的进步思想(或是对现实不足的深刻反思)。品读本书,实在是回味无穷!

    尽管我只深读了部分篇章,但还是收获不小。我想就其中三篇浅谈感想。

    《最苍凉的海岸》一篇表面上是写作者对二战中诺曼底登陆战役的回忆,实际上是在控诉战争的罪行。七十年前的6月6日,为了全世界的和平,288万盟军士兵在诺曼底登陆,然后冒着

  • 10、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一)

    我想迟子健应该是一位游者吧,从杭州西子湖,再到鲁镇,沈阳胡宫,大兴安岭,巴黎等等,他的足迹不仅留在了他所踏过的所有的土地上,更留在他地文字2020上。

    有时,她见过的地方多了,感触也会有不同,在《光明于低头的一瞬》中,她在俄罗斯的教学里,看到大师的壁画,可这不是主内容,她的注意力在一个打扫烛油的老妇人。无论神刻画得有多么庄严,平凡的美总会被注意,她的文字2020能让我看到一个围着头巾,满脸皱纹,平静的妇人,在小心地用铁铲在刮烛油,每次只刮去一层,没敢一下子用力,背景的教堂上壁面,是模糊的,再精美的艺术品在这最朴素,最诚恳的信徒面前,都暗然失色。

    有时经常抱怨没有事物可以写,这个城市那么普通、朴素,没有它的特殊。可城市的美,不就是由那些最底层的工人所搭建起来的,有人会记住那些战役,那些将军,可是那些为了保卫家园的士兵是最应该留在笔下的。

    在《鲁镇的黑夜与白天》中,她能从鲁迅故居的门槛,看到这里的多少次变故,经历了多少次沧桑,更能从点歌的小孩子身上看到成年润土的悲伤。还有那狭窄地老街,透入出旧时代的气息。《故乡》正是鲁镇的黑夜,没有希望,没有路,需要人们踏出路的黑夜,或许是那个点歌的小孩子具有的出人意料,用粗俗的歌去换生计,当然也有白天的美食,白天的建筑,在迟子健眼中,一个地方能有他的美,也有他的污,我们去游玩,可能只是为了玩,放松,走进任何一个博物馆,只会去寻找那个名气最大的,也只知拍照。

    我们如今,太过于注意最重要的,却无心去口味一下那些不重要的事物,正如世上所有的人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但却无多少人知道第二高的是谁,更不知它为何有这么高,能傲视群雄。

    小学有篇文章叫作《杨桃》,由画杨桃教导人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世界如此之大,战争的未来是否是和平,各平的背后是否有危害?曾经的我也以为学鲁迅的文章有何用?可现在想来,仅仅是不让玩风筝,这么一个简单的事后,有着那是人们思想的问题,而现在社会的种种自我保护的行为,也会对应着我们的社会缺乏诚信。也正如那刮油烛的老妇人,从她不敢用力去刮的油蜡的动作中,能够看到她的诚恳。

    而我们也应该这样,也应该去看待一下我们所有事物背后的东西。我们玩干嘛?为了开心。我们学习干嘛?为了更快乐、轻松的未来。正因为我们了解这些事的背后的本质,我们才能更努力地做好它们。

    迟子建作品读后感(二)

    迟子健,男作家,又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09-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1-08-19

  • 2021-09-07

  • 2023-01-31

  • 2019-09-21

  • 2019-10-28

  • 2019-09-26

  • 2019-10-09

  • 2019-09-26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10-28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3-03-30

  • 2019-09-21

  • 2019-09-25

  • 2022-01-24

  • 2019-10-17

  • 2019-09-28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1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
迟子建散文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迟子建散文读后感,迟子建散文读后感大全,迟子建散文读后感2024,更多迟子建散文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