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爱的来源读后感 > 地图 > 爱的来源读后感,2024爱的来源读后感
爱的来源读后感相关栏目
爱的来源读后感热门栏目
爱的来源读后感推荐
爱的来源读后感

(共 3504 篇)

  • 1、 《爱的来源》读书笔记250字

    爱来自哪?

    有许多答案:祖国、家、母亲。母亲一个多么伟大字眼儿,说爱来自她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中的婴儿。

    读着这些文字我的心为之震撼。当夜晚睡觉时,请摸一摸你妈妈的手,那手以粗糙得不像样子,那是一双女人的手吗!请为自己曾做过的错事好好反省吧;请为你母亲为你付出得好好感恩吧!她为了你抛弃青春,当你飞黄腾达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你的母亲啊!如果没有这爱的来源的话,哪有你今天的成就啊?鸦反哺,羊跪乳。

    让我们享受母爱的温暖中,学回报母亲。认真品味这爱的来源!

  • 2、 爱的来源——读《“精彩极了”和“蹩脚透了”》有感600字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才体会到了其中深深的寓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巴迪第一次写诗,母亲认为应该给巴迪鼓励,父亲的评价是出自诗本身的质量,而没有考虑巴迪写诗的行为。几年后,巴迪成为了一名小说家、戏剧家,也明白了当年父母亲两种评价背后的良苦用心。

    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有了母亲的鼓励,他不会自卑;有了父亲的指正,他不会骄傲。这正是父母亲所期望的。其实,无论鼓励还是指正,不都倾注了父母对巴迪的爱吗?深沉的父爱、慈祥的母爱,在爱的推动下巴迪才会不断地前进。

    巴迪在父母亲的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爱。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不禁想起了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学在外面玩,中午在肯德基吃饭,然后在附近玩一玩,说好吃完饭就给妈妈打电话,可是因为玩的太高兴了,就忘了这件事,害的爸妈找了我一下午。回到家后,爸爸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看到平日里慈祥的爸爸如此生气,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我的双颊滑落下来。妈妈看见我流泪,连忙安慰我。那时,我不理解父母,甚至有些怨恨爸爸。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父母的用心,也理解了他们。那件事的确是我的错,都四点多了,我音信全无,也不给家里打电话,爸爸妈妈一定以为我出事了,该多么着急呀!而父母不同的反映也是根据他们的想法决定的,爸爸是怕我不长记性,而妈妈认为我只要认识到错误,不重蹈覆辙就可以了。

    父母之爱,无处不在。可能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也可能像文中父母对巴迪的一句评价,这不都是爱的起源吗?此时此刻,我再一次深刻理解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不管他们怎样做,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励下,我们不断成长!

  • 3、 爱的来源——读《“精彩极了”和“蹩脚透了”》有感600字2024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读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才体会到了其中深深的寓意。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父母对巴迪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巴迪第一次写诗,母亲认为应该给巴迪鼓励,父亲的评价是出自诗本身的质量,而没有考虑巴迪写诗的行为。几年后,巴迪成为了一名小说家、戏剧家,也明白了当年父母亲两种评价背后的良苦用心。

    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有了母亲的鼓励,他不会自卑;有了父亲的指正,他不会骄傲。这正是父母亲所期望的。其实,无论鼓励还是指正,不都倾注了父母对巴迪的爱吗?深沉的父爱、慈祥的母爱,在爱的推动下巴迪才会不断地前进。

    巴迪在父母亲的两种评价中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爱。我读了这篇文章后也不禁想起了几天前发生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和同学在外面玩,中午在肯德基吃饭,然后在附近玩一玩,说好吃完饭就给妈妈打电话,可是因为玩的太高兴了,就忘了这件事,害的爸妈找了我一下午。回到家后,爸爸狠狠的批评了我一顿,看到平日里慈祥的爸爸如此生气,我的眼眶里盈满了泪水,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我的双颊滑落下来。妈妈看见我流泪,连忙安慰我。那时,我不理解父母,甚至有些怨恨爸爸。直到现在,我才体会到父母的用心,也理解了他们。那件事的确是我的错,都四点多了,我音信全无,也不给家里打电话,爸爸妈妈一定以为我出事了,该多么着急呀!而父母不同的反映也是根据他们的想法决定的,爸爸是怕我不长记性,而妈妈认为我只要认识到错误,不重蹈覆辙就可以了。

    父母之爱,无处不在。可能是一句关切的问候,也可能像文中父母对巴迪的一句评价,这不都是爱的起源吗?此时此刻,我再一次深刻理解了父母对我们的关心,不管他们怎样做,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励下,我们不断成长!

  • 4、 读《汉字来源的整理》有感400字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一篇叫《汉字起源的整理》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里面不仅讲了汉字的起源,还穿插了一些用甲骨文,金文,篆书写的字。看了这些精美的字体,让我知道了中华汉字也是一种艺术。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一个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在汉字创造之前,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来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绳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⒚髁酥邸⒊怠⒐?濉⒕底雍椭蠓沟墓?任锲贰t谡庑┓⒚鞔丛煊跋煜拢?烛∫簿鲂拇丛斐鲆恢治淖掷础?/p>

    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了文字。这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想必大家还想知道知道更多关于中华汉字的起源吧,那就快去电脑上看吧。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是因为要记事和交流才创造汉字的。使我深深地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中华名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 5、 《把班级还给学生》读后感:锦囊妙计的来源

    郑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非常丰富,在学生有问题的时候,郑老师就能够及时的拿出应对的方案,可以看出郑老师的知识储备非常的丰富,能够灵活应对突发事件,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足够的机智是拿出不来好的处理方案的,郑老师的锦囊妙计除了博览群书的文化积淀以外,还有一个系统的知识储备库,人的大脑毕竟是有限的,想记住所有的东西是不可能的,但是郑老师善积累,积累并整理下来的资料可以提供很好的素材,不必所有全部记住,用时翻阅一下就可以了。

    善于积累,善于整理,这也是班主任成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经常看书,在看的时候有很大的触动和启发,往往会产生很多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由于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过后就忘了,那些灵光一闪的想法有很多都是些创新的点子,但是却像昙花的美丽,一现即逝,有的想法可能也记下来了,但是没有及时的整理,慢慢的就淡忘了,所以,我现在的感觉是,光读书还不行,应该及时的把读书之后的想法写下来,不断的积累和整理,这样才会越来越有收获,再通过不断的实践,才会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有想法,也会越来越智慧。

    有很多经典的案例确实值得收藏,真应该建立自己的班级管理知识储备库,像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在郑老师的著作中引用过,在李镇西老师的著作中也出现过,在别的著作里面也出现过,可见陶行知老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教学案例是非常有启迪价值的,应该收藏到自己的案例库中研究学习。还有李镇西老师,他与学生交流比较常用的方式是与学生通信,在他的著作中也记载了很多通信的内容,有一些就可以借鉴,李老师的很多教学案例就可以加以收藏;郑老师的这本书中也有大量的教学案例,读来非常受启发,有蠢蠢欲动大干一番的想法,应该收藏下来好好研究。

    其实每个班主任都与学生之间发上了很多的故事,只是由于不善于积累,不善于及时的记录而淡忘了,所以当写教育故事的时候就觉得无事可写。通过参加全国班主任成长研究群,我看到有那么多老师在分享的时候拿出了那么多的教学案例、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而且这些都不是刚刚写出来的,有很多都是以前自己的积累,正好和这个话题有关,所以拿出来就可以直接用,带给学习者很多的启发,真的好佩服这些老师,单说积累和整理这一方面,这些老师就做出了榜样,怪不得人家能够成为全国知名的班主任,和自己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阅书无数,知识丰富,内涵深厚,境界高远,我也要学着多积累,多整理,多看书,多反思,多写作,让自己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 6、 读《汉字来源的整理》有感400字2024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到了一篇叫《汉字起源的整理》我觉得这本书很有意思,里面不仅讲了汉字的起源,还穿插了一些用甲骨文,金文,篆书写的字。看了这些精美的字体,让我知道了中华汉字也是一种艺术。还有许多神奇的传说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里面的一个仓颉造字的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苍颉是黄帝的史官,他长着跟龙一样的面貌,四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在汉字创造之前,人们用结绳的方法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来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绳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ahref='/s/dongwu/xiaogou/'target='_blank'>狗⒚髁酥邸⒊怠⒐?濉⒕底雍椭蠓沟墓?任锲贰t谡庑┓⒚鞔丛煊跋煜拢?烛∫簿鲂拇丛斐鲆恢治淖掷础?/p>

    他每天抬头观察天上星星的变化,看乌龟背上的花纹、雀鸟羽毛的色彩和山川起伏的样子和形象,经常在自己的手上描画事物的形体和特征。久而久之就创造了文字。这就是仓颉造字的传说,想必大家还想知道知道更多关于中华汉字的起源吧,那就快去电脑上看吧。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知道了是因为要记事和交流才创造汉字的。使我深深地感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我们中华名族祖先的聪明才智。

  • 7、 《刻意练习》读后感:成功来源于有意识练习

    练习要有意识的练习,而不是无意识,没有明确的目标和专注,很难走出局限性。要尝试突破自己的极限,不断的先前进,获得更好的成长。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刻意练习》读后感:成功来源于有意识练习,赶紧来看一看吧。

    有目的的反面是无目的练习,无目的的练习只是反复做某件事。举个例子许多家庭主妇做了一辈子饭菜还是普通厨师,而酒店的大厨同样做菜却能成为大厨,这就是有目的练习和无目的练习的区别。有目的的练习具有四个特点:有明确目标、专注、包含反馈、走出舒适区。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有目的练习的四个特点。1.()有目的的练习具有明确的目标。没有明确的目的则练习者无法判断自己是否做对了;目标需要具体,可量化,有操作性,有目的地的练习,主要是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达到长期目标。2.有目的的练习是专注的。要想取得进步,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3.有目的的练习包含反馈。也就是说自己要知道在做什么,做得对不对,这种反馈可以来源于自己也可以来源于旁人。通过反馈练习者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练习,而不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有目的的练习需要走出舒适区。要持续不断地尝试那些刚好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事情,因此,它需要人们付出近乎最大限度的努力。做任何事情,不能差不多就行了,而要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样在下次做同样的事情时就有可能突破自己的极限到达一个新的高度。举个例子:练习跑步,如果每次在自己快要精疲力尽的时候,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会,如此反复突破自己的舒适区,跑步速度或者距离就能得到提高。

    概念二: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不仅仅是有目的练习,它与有目的的练习有两个重要的区别,首先它运用在一个有一定标准可以参照的领域,发展比较成熟的领域。其次,需要一位足够优秀的导师。

    在了解了关于刻意练习的有关概念后,我觉得最重要是实践。也就是学而时习之,知行合一,把刻意练习的原则运用的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暑假在训练女儿游泳的过程中我就运用了刻意练习的方法。女儿非常喜欢游泳之前报了个暑假速成班基本学会了蛙泳,但是动作不太规范。进过与她沟通,她也非常原因让我帮助她提高游泳的速度,这也是刻意练习的重要一步学习者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要专注。具体方法是我查找了一些蛙泳技术动作的要点,也和女儿一起观看,总结出她现阶段需要改进的几个动作,如手指并拢划水,等退后脚掌夹水,这勉强算是找到了一位导师。在训练过程中我不断提醒她注意上述问题,这就是反

  • 8、 爱的意义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的意义 ——《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答案。爱可能是几枚不起眼的硬币;爱可能是一个小小的玩具;爱可能是一句温暖的话语……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爱来自哪里?这个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答案。爱,也许来自父母,也许来自朋友,也许来自弟弟妹妹……没有任何人去规定爱只能来自某一个人。 有的人或许不懂爱,因此就有一个人去写了一本书,来告诉那些不懂爱的人:爱是什么。这个人就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他用自己的作品——《爱的教育》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关于爱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告诉读者要做有爱心的人、勇敢的人、坚持不懈的人…… 书中有这许许多多的故事,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清扫烟囱的小孩》。 《清扫烟囱的小孩》主要讲了:在一个学校的对面,有一个小孩子正在哭泣。几个小女孩跑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他把清扫烟囱挣来的钱弄丢了。几个小女孩听后,伸出了援助之手:把自己身上的钱和花都给了这个正在哭泣的小男孩。小男孩看到钱和花后破涕为笑。 其实在生活中,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很多,那些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不求回报,他们的无私奉献拯救了许许多多处于死亡边界的人。我要多向他们学习,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求回报。 读了《爱的教育》我明白了:爱是无私的,是纯洁的,是实在的,让我们一起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就像一首歌中所说的“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 9、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智慧来源于生活600字

    培根随笔是智慧的结晶,凝聚了最真最善最美的人生哲理!培根随笔是人生中值得品读的一本着作!

    篇一:《培根随笔读书笔记600字》

    很多人都喜欢这个伟大的哲学家培根,但我却不!我讨厌这个站在贵族立场与男权视角的培根,我讨厌这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我讨厌这个拥有着功利主义思想、深谙于官场运作的培根!

    不过,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涵,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读《培根随笔》有感。

    篇四:《培根随笔读书笔记600字》

    有一本书,他拥有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语。文中批判了欧洲中古经院哲学和唯心主义,认为经院哲学与生活实验隔绝,被教条和权威束缚。为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理。

    这本书就是《培根随笔》。它是一本世界名着。当然它的作者弗兰西斯培根大家也不陌生,这位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有这样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他倡导通过实践揭示自然的奥秘在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

  • 10、 爱的倾情教育——《爱的教育》读后感

    爱,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在何时何地都会出现,比如在书里,它就时常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我第一眼从《爱的教育》这本书上滑过就被吸引住了。这就是一本充满爱的书。

    我记得刚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就被里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渲染了。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发生的事,在这部作品的主要内容中间,还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向我们娓娓记叙了师生之情、父子之义、母女之爱、朋友之谊等感情,展示了人性的善良与纯洁,也讴歌了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你如果看过一定也有同感。

    这本书用朴实、简练的语言让我心里久久难以平息,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我知道,细微处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们要用爱的钥匙,打开人们的心扉。这种种的真理难道不值得你去学习吗?要知道爱是任何生灵共同的语言,只有掌握并运用这种语言,你的心灵世界里才会更温馨!

    爱,能帮助失落的人,重新抬起头;爱,能解脱忧虑的人,重新变得自信;爱,能

    记得在《爱的教育》里也有一个故事让我的眼泪流下了,实在克制不住,那就是《六千里寻母》写的是一个家境贫寒的男孩,他的母亲为了还债到了远方给别人做女佣,一开始母亲还与家里保持联系,但过了一年后母亲与他们失去了联系,于是小男孩就决定去寻找他的母亲,可是在途中他遇见了大大小小的坎坷于艰辛。可是连上天都不愿看到一个孝顺的孩子这么伤心,让他见到了他的母亲,母亲的病也好了。是个好结局,但是过程却震撼人心!

    看完这个故事,我早已泪流满面,心里也不禁为之一颤,是什么促使这个男孩坚定的找到了他的母亲的呢?我想是任何一个儿女都具备的对父母的爱。这个男孩带着对母亲的思念,不惧怕千难万险,走过一道道关卡,让他的思念有了归宿。

    其实,爱是温馨的;爱是伟大的;爱是温暖的。这就是我从这本书里悟出的道理。

  • 2019-09-22

  • 2019-11-11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1

  • 2019-10-24

  • 2019-10-24

  • 2019-09-22

  • 2021-04-24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1-08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19

  • 2019-11-11

  • 2019-11-04

爱的来源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爱的来源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爱的来源读后感、2024爱的来源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