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 地图 >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2024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相关栏目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热门栏目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推荐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共 8017 篇)

  • 1、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1000字(优选范文)

    春节到一位朋友家去玩,发现她家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于永正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便随手打开。当我打开书,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觉得读这样的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成长。我便决定借回家利用闲暇时间好好阅读一下。一边读一边思考自己所教的语文学科,时不时地写下读书思考,沉浸其中。当我全部看完时,收获满满,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感想跃于纸上!

    读后感大全能够帮助您创作出更优质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和收藏!

    《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没有老生常谈,也没有空空而谈,的确是于永正老师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教育经验,为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指明了教育的方向,传授了实践的方法!我总结了几点感受。

    一、一生做好一件事。

    于永正老师这样说:做一件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就做一件事。“我的一生,正在不断努力地完成一个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完成了我的大目标--------成为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上好课,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是呀,一生追求一个目标,做一好件事,能坚持做好,就是了不起的专家型的大师。于永正老师之所以能成其为专家型的大师,也正因为如此。想想,作为教师的自己能否一生做好一件事?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教书,全心全意地教好课,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想我今后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课堂中,我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今后要更多的关爱、关注学生。在以后的课堂教学里,一定要多思考上课方式,想方设法让学生们喜欢自己的课堂。在完成学校工作的同时,坚守着这一份发自心底的追求,并持之以恒地完成。

    二、课堂需要智慧。

    要想在课堂上能吸引住学生达到高效,需要智慧。“真的不要太像老师,不要太像上课。太像那么回事。“看似“随心所欲”,其实“不逾矩”。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们学的开心,老师教的也轻松,师生融为一体,教育变得简单而有效。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快乐的成长并有所收获。所谓简简单单教语文大概就是如此吧。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也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快乐!

    三、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爱是教育最好的別名,掌声是别样的赞美。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能真正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喜欢每一个学生,教育无疑会进入一种别样的境界。每接一个班,总有我不太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落他,漠视他。因为他们的心理还不太成熟抗

  • 2、 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1000字(精选范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看到这样的诗句,大家想到的肯定是教师。自古以来,教师的身份是很特殊的,各行各业人士都喜欢用圣人的道德标准绑架教师,认为高尚是教师的座右铭,假如哪个教师表现出不如意之处,立马会受到大众的强烈谴责,好像做了什么人神共愤的大事一样。

    想查看更多读后感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

    我曾经听到这样的一件事,一次,一位一年级老师去上厕所,与其一所教学生相遇,该生瞪大眼睛,一脸好奇。离开厕所后,该生嘀咕了一句:“原来老师也会上厕所。”殊不知,教师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吃喝拉撒。

    以上只是一件琐事,许是因为学生家长在家里过分美化教师的结果,做为老师,一笑置之即可,等学生在学校待了一段时间后,自然会适应老师的种种平凡之处。然而,教师的平凡又不能和社会上的庸俗一概而论。教师毕竟负有教育的责任,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所以在学生面前还是要有高尚的情操的。

    这不是和前文自相矛盾了吗?一会儿说教师是普通人,一会儿又说要有高尚的情操,怎么可能做得到?

    其实做到这点并不难,更不会互相矛盾。小学生是一群纯洁的天使,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这个大染缸的浸染,没有那么深的城府,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的高尚也不用太高,比如不说不文明用语,不穿奇装异服等,尤其不在学生面前做一些要求学生做,自己却从不做的事情。比如要求学生不玩手机,自己一有空就刷抖音,玩手游;比如要求学生看书,自己从不看书等。也许你会问,我一天上班这么累,难道稍微放松一下也不行吗?不是的,这些事情都可以做,但有个前提条件,不在在校时间,尤其不在有学生在场的时候做。因为我们毕竟是教师,我们得对得起我们这个职业,我们培养的是“人”,一个合格的公民。别担心,孩子长大后自然会明白人无完人,我们只希望他们的童年更加阳光。

    我们可以怎么“装”呢?我们要在人前“装”,对成绩差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生活,通过生活聊聊学习;对行为不良的学生,我们可以假装关心他们的学习,通过学习谈谈行为;对邋遢的学生,我们可以替他们整理一下服装;一无是处的孩子呢?我们至少可以对他们笑笑吧。我们还要在背后“装”,我们可以假装我们特别遵守纪律,开会认真听讲;可以假装我们很爱看书,随时拿一本书翻翻;可以假装我们很友好,办公室里的老师都亲如兄弟姐妹……

    “假装”的时间久了,也许就变成“真装”了,如

  • 3、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600字两篇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600字1

    从事教师近5年,我立志要做一名好老师,做一名令学生喜欢的老师。刚从事教师时,我认为教师只要传授学生知识,能教会学生,便是一个好老师。然而经过这几年教学,我发现做一名令学生喜欢的老师,远不止这么简单。

    拜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从中得到了一些感悟。教师想让学生喜欢,必须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能加倍喜欢老师。其实每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喜欢,可我们当老师的有时候会因为不喜欢而吝啬自己的表扬语,我刚从事教师时就是这样,对孩子批评多于表扬,认为严师出高徒,对班里的学生就应该严厉一点,每当学生上课说话或做错事时,我会很严肃的批评他们,虽然当时他们因为害怕而屈从于我,但并不能解决根本上的问题。看了这一章,让我明白了,平时多鼓励学生,我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特别我现在带一年级更是深有体会,例如:在课堂上我发现有学生坐的不端正、不认真听讲时,我会说:“看,谁谁坐姿多端正,听的多认真。”当我对某个同学表扬时,其他同学会迅速的模仿他的样子坐好。课下看到个别学生主动捡拾地上的垃圾,上课对他们提出表扬并奖励积分贴,会发现主动捡拾垃圾的学生更多了。

    每个孩子都喜欢听赞美的话语,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蹲下来看学生,多看看学生的优点,用微笑和幽默代替批评,做出喜欢他们的样子和行为,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有针对性的多赞美学生。

    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读后感600字2

    回想这几年的教学生涯,自己身边确实没有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大事,但不乏一些平凡而又温暖的小事。

    班里有一个男孩子,成绩并不是很突出,却是一个小暖男。下课后,他会主动帮老师擦黑板,与老师聊聊身边的一些趣事。昨天下午上完课后,我坐在教室低头批改着作业。他突然走到我身边,从身后拿出一瓶酸奶递给我。“老师,给你喝瓶酸奶。”他坚定地看着我。我笑了笑,对他说:“谢谢,你的心意老师领了,留着自己喝吧。”可他并没有离开的意思。“老师,你上了一天课,嗓子都哑了,压力一定很大吧!酸奶可以让你放松身心。”他的话如一股暖流瞬间温暖了我,心中的疲倦也瞬间褪去。

    记得2020年12月8日的这天早上,天气十分寒冷。学校东边工业园正在施工,路上洒满了泥土。泥土被车压得凹凸不平,天一冷,土块异常坚硬,车辆通过时十分艰难。

    这天早上,一位女同事开车经过时

  • 4、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第2页

  • 5、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玖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渗透着陶老师吸取经典一精一华所洋溢的幸福感。作为普通教师的我们,如何打点自己的人生,寻找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才能让自己更加幸福?与陶老师相比,我们能够做到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了吗?我们做到对万事万物的宽容大度了吗?我们拥有那种与人为善的高贵一精一神了吗?细想起来,没有,真的没有。所以我们不时地感叹工作之劳累,心灵之疲乏,甚至抱怨命运之多变,这样的心态,又怎么能让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一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呢?

    玖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使我感悟到:幸福是一种心态,是自我的一种体验,幸福是需要用心去营造的。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教育。课堂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我们要懂得享受学生,因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任何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而要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用你的权威来管理学生,也许你就会离幸福更远。

    2、做幸福的教师,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有人说得好:如今我们身上的全部长处都是以前老师曾经夸奖过的,我们身上的大部分缺点也是当年老师曾经批评过的。所以一个教师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能够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

  • 6、 读后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读后感《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常常反问自己,作为教师的我幸福吗?怎么我从来没有觉得呢?从教多年以来,留给我的似乎除了忙,就是累,有时还免不了抱怨几句。每天都是重复的事情、机械的感觉,根本谈不上幸福。读了陶继新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之后,我才发现,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

    换一种心态。其实,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原来幸福就是一种快乐心情,就是一种催人向上的心态,也是品味生活的一种感受。

    读了《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之后,我的心灵得到了完全的洗礼。因为课堂是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你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和学生在一个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既可以让学生得到直接的启示,又可以让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

    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简单的说教和无休止的训斥只能让学生心理更加逆反,高明的办法是以理服人、以柔克刚,用真诚、用一种文化去点击、感化学生的羞愧之心,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书中提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就必须每天都阅读和思考。阅读,让我们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们穿过岁月的迷雾,锤炼教育的智慧。反思自己,我离真正的阅读和思考有多远了?思维的惰性伴随我多久了?平时缺少阅读,总是为自己找到若干个理由,陶继新老师的四个不要中写道,永远不要等有时间才阅读,见缝插针,想读就读;永远不要坐进书房才阅读,任何地方都可以阅读;永远不要有用才阅读,急功近利,立竿见影是妄想;永远不要嫌自己读得太晚,只要行动,就有收获。我要将这四个不要作为我的读书座右铭,用书的芬芳洗涤我的灵魂,净化我的思想,除去心灵的杂质。

    是啊,我们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我们的学生对我们的信任和崇拜,就是我们幸福的源泉,幸福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河流。所以,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去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因为,幸福其实很简单!

  • 7、 《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

    假期读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教师》一书,原本只是为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觉得远没有读自己喜欢的书有兴趣。然而不读不知道,一读收获真不小。内容和我想像的那种条框式的专业教育理论书迥然不同,确乎是别有一滋味在其中。对我而言,就如同走进了孙悟空的花果山水帘洞的福宝之地,从头到尾进行了一番精神的沐浴。

    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既有酣畅淋漓之感,又有豁然开朗之坦荡。许多积压已久的困惑、忧愁、思虑顷刻如烟散去,荡漾在心是一种久未体会的或淡亦浓的幸福之感。

    首先憾动我的是陶老师一以贯之的读书习惯。他说:“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是文化人,而要想拥有文化,就必须读书。”而且他主张“取法乎上”的读书,“上”就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是那些定格在有文化品格者的心灵层面的,他所挥之不去的,能不断引领人的生命成长的精神产品。对于古今中外的经典不仅要读,还要背诵。陶老师49岁的时候,就从《论语》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背诵之后,对以前很多不理解的内容方才有所感悟。更重要的事,背诵几乎改变了陶老师的人生,不单单改变了他的话语方式、思维走向,而且还提了他的思想境界,使他进入一种心灵安适的境界之中。

    读到这里,我实在感觉憾颜。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所读之书不在少数,但感觉自己精进甚微,没有多大的改变。通过对比才发觉自己所读的书还多在情趣方面打转,没有“取法乎上”,自然只能得法于下了。我一直不喜欢看四诗五经,觉得太累,太费功夫,自己又不搞什么研究,搞那么累干嘛。对于《论语》也只是停留在浅层次理解水水平上,更没有背诵的习惯。很多句子,做为十几年的语文教师,我也弄不明白它的真正意思。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群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上达,小人下达”等等。

    陶老师似《论语》为珍宝,不但自己背诵,还让自己的大女儿,二女儿背诵,背会了还有几千元的重奖。煞费苦心。受陶先生影响,假期,我把《论语》一书拿出来认真研读了一番,并规定自己每天背诵三句经典语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原来那些不明白的句子意思,现在都迎刃而解,尤其神奇的是自己的心灵也逐渐进入一种安适快乐的境界之中。《论语》真如一剂良药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陶先生说得真对:“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因为经典文化不仅流淌着智慧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读书与教师的生命成长有着一种内在

  • 8、 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

    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一)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中关于教师和学生相处学习的环境,我认为在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权威,那也许你会离幸福更远。在本书中提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重要一性一,和谐给予每个人的重要一性一,所以学生健康成长,老师、家长是引路人,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和谁一起走,老师与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来讲期望方向永远是一致的,所以家校教育应该和谐,只有和谐才能共振,只有共振才能有最大可能的生成。因此老师埋怨学生、家长埋怨孩子,老师埋怨家长、家长埋怨老师都是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当你学会赞美学生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家长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老师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孩子的时候、当你学会赞美学校的时候,所以赞美在本书中有着很深的见解,我们也应该去将我们的赞美去发挥去应用去实践!

    陶继新老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让我真正体会和学习到了好多教师应该具备的很多知识和很多方法,让我有着对教育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对做人的乐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对我们身边的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灵,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都有着太多的帮助。所以我认为这本让我们教师队伍增加知识储备增强我们的好学兴趣都有着太大的帮助。尊重孩子的学习环境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只要老师怀着一颗一爱一心,处处留意,微观入手,扶起孩子自信之树,那么我们的学生就都是可塑之才,只要我们用全部的一爱一细心呵护每一株稚一嫩的幼苗。只要有一爱一的一陽一光,只要有一爱一的雨露,总有一天,每一株稚一嫩的幼苗都会成为参天大树。那时才是我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最幸福的时候。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做一个幸福教师读后感(二)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面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特别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检查和各级各类的比赛,我们幸福吗?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这本书【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玖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陶老师对人生的豁达和独特的人生领悟。在这本书中,无处不渗透着陶老师吸取经典一精一华

  • 9、 做一个幸福教师读书心得

    心得体会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们在学习中工作中活动中都会有自己的感悟,跟我们一起把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吧,以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心得》由心得体会频道为您精心提供。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是陶继新老师的教育演讲录,读后感触很深。也曾经亲耳聆听过他的演讲,被作者的高尚人格和好学的习惯以及他敬业的精神所感动。在这本书中他讲了三个话题:一是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二是幸福人生的打点;三是品读孔子的精神境界。

    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因此我们要在以后教育教学生活不断地学习诵读,在经典中寻找自己的幸福人生。陶老师在书中还给我们讲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平凡却不平庸的同行们。不论是中小学教师,还是大学博导,他们出色的课堂驾驭能力与平和博大的心境,均由读书写作为基础。陶老将他们由于诵读经典所以快乐所以成功的幸福历程展现出来,充分证明了经典的妙用,并且让我们能从中悟出:在经典阅读中使自己充实、丰厚,在写作实践中使自己升华、提高。若没有大海般浩瀚的知识容量,他们怎能将课文讲解得如此简练、精到?只有坚持诵读,并形成习惯,性格才能变得平和,心灵才能渐渐澄澈,才能在幸福与快乐中徜徉。

    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他主张大量的经典诵读,则是另一种存款,称之为文化存款。只是没有存到银行里,而是存到自己的心灵了,而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顿,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读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坚持。真要改变自己,就必须从经典诵读开始,且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二个层次是形成习惯。如果有一个读书的良好习惯,就会日有收获,天天进步。第三个层次是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在审美层面。陶老师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有书在丰盈着他的精神世界。最让我感动的一句话就是在49岁的时候,我从《论语》选出85%以上的篇章背诵。多么聪明好学的陶老师,时刻为自己储蓄文化,为心灵增加营养。让我深感惭愧!陶老师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书中的每一个事例都让我心潮澎湃,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给了我深刻的启迪。的确,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陶老师告诉我们,读

  • 10、 读《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有感

    读《做一个聪明的老师》有感

    学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当我搜索完书架上所有有关教育类的书籍最终挑选了《做一个聪明的老师》。只是希望从案例中找到自己工作中的雏形。从而找到解决的方法!

    虽然此书没有华丽的词藻和专业性的话语,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王老师充满智慧的指点,一点都不感到枯燥。虽然我未能从中找到一模一样的事例,但却收获的远远不仅解决一个事例的方法!

    好习惯不光是管出来的,它更是有好习惯的人带出来的,这就叫熏陶,熏陶比管理和训练更接近教育的本质,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回顾自己短短的两年多的教育生涯,正如王老师所说我也仅仅只是一个管理者,根本称不上教育者。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管住学生,而是帮助他学会自己管住自己。而我似乎也只是为了自己的业绩,并为真正为学生成长着想。不管大错小错,甚至不管错不错,只要看着不顺眼,上去就管,不准学生课间跑跳,怕有危险,自己管不过瘾,要求家长在家配合老师管理学生,不准学生看电视,上网,同学间打电话,看着她做作业,阅读书籍,逼迫学生做摘抄,默写来检测学生的阅读量。

    对家长千叮咛万嘱咐要时刻管住学生,把他们看出个好习惯以后就好了。不幸的是,今天读了王晓春的书才发现自认为的法宝原来是多么荒唐,习惯是靠熏陶的哪里是管出来的,如果他们的老师是个真正爱读书的人,每天与学生交流阅读兴趣,培养他们非读不可的冲动,诱导学生喜欢。学生为何普遍厌学,重要原因之一是老师家长也是厌学者!不要把精力用在督促别人读书上,不然将起反作用!

    “教师的情感和理智是相互支撑的”,教师必须爱学生,爱是教育的根基,是理智的发动机,有了爱,教师才会千方百计调动自己的智慧去教育学生。教师必须理智,才能准确判断学生情况,才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不知何时老师爱在教育界成了灵丹妙药。我也沉迷在师爱的颂歌中,班上有位学生作业老是不能按时完成,表扬,鼓励,闪光点挖掘的不少,但作业还是老样子。和他商量后我每晚留他下来陪他完成一部分,可他动作慢的习惯还是改不了。当我明白除了爱,我还得理智思考原因何在后,我查阅资料,才知道孩子是属于“蜗牛族”,需要教育专业知识才能找出治疗方法。我们不能要求师爱完成本不属于它的任务,就好像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光用爱就能把病人治好一样!

    “不要急于管,而要急于研究”,回顾自己在与学生冲突或者交流时,发现自己总是没有耐心的去解决问题根本,甚至不愿多花时间

  • 2019-10-20

  • 2019-10-29

  • 2023-05-11

  • 2021-07-06

  • 2021-08-26

  • 2019-10-20

  • 2022-11-27

  • 2019-09-20

  • 2021-07-07

  • 2019-10-29

  • 2019-10-20

  • 2021-07-05

  • 2021-07-06

  • 2023-05-20

  • 2023-05-06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8

  • 2021-05-26

  • 2019-10-29

  • 2019-11-12

  • 2023-02-11

  • 2019-09-23

  • 2023-02-09

  • 2023-04-13

  • 2019-10-29

  • 2023-04-12

  • 2019-11-02

  • 2022-04-11

  • 2021-06-14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29

  • 2022-07-14

  • 2019-11-12

  • 2023-03-25

  • 2019-09-23

  • 2019-10-29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2024做一个幸福的老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