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 > 地图 >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2024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相关栏目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热门栏目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推荐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

(共 5474 篇)

  • 1、 读《最成功的生意》有感

    把德行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非是金钱。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

    贝多芬

    曾在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地方,有一个父亲是位赚钱的高手,而儿子是个花钱的高手,父亲一笔生意进账上百万,儿子一挥手就能用掉十万。父亲常常劝儿子:学些本事,不要只顾吃喝玩乐万一有一天我破产了,你可怎么办?可儿子从来没当回事,他如此能干的父亲怎么会破产呢?他想:就算他死了,也会留下一大笔财富给我。然而造化弄人父亲真的破产了。儿子没了朋友,生活觉得没味了,后来儿子去了父亲朋友林先生的公司当小职员,工作很辛苦,但是日子久了儿子遗传了父亲的头脑和坚韧的性格,再加上林先生的指教,工作越来越出色,不到几年工夫,他当上了总经理,并娶了一位贤惠的太太。有一天,有一位律师找他,给了他父亲的遗嘱,遗嘱中写明把财产分成两半,一半给林先生谢谢他将儿子培养成材;另一半给儿子。如果儿子依然像以前一样,就把钱捐给慈善会。原来父亲没有破产,是为了儿子才这样做的。

    看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父母留给子女的最宝贵的一笔财富就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教会他们自强自立。在世界上,钱财不过是过眼的烟云,唯有一样东西永不褪色,永存不朽那就是爱!爱是无私的,父母把爱全给了儿女,哪一个父母不希望儿女能有一个幸福的未来呢?世界上所有的爱都只有用心灵才感受得到,让我们去珍惜父母的这份爱吧!

  • 2、 梦想生意读后感
    篇一:梦想生意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梦想生意》这本书,感受很深,想根大家分享一下。那到底什么是梦想生意呢?有人说,梦想生意就是做梦都想做的生意,这么说也对,做梦都想做的生意肯定是好生意;也有人说,梦想生意是做梦都可以在做生意,仔细想想也对,做梦都在做生意,也就是说睡觉都在赚钱,这样的生意谁不想要啊?我看完这本书的一个直接感受,就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美妙”。 应该说互联网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它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它为人们的日常活动节省了大量时间,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就拿我来说吧,我本身就是搞网上银行的,知道网络的威力,如果没有网上银行,我现在想要给一个朋友汇钱,就要亲自跑到银行去,要排很长时间的队不用说,有时还要看银行柜面小一姐的脸色,就为了办这点事,要耗费我很多的时间和一精一力。但现在有了网上银行就不一样了,想什么时候办银行业务都行,因为网上银行是24小时都工作的,我花上几分钟时间就能搞定,这大大节省了我的时间和一精一力,这些就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不过我们在网上银行办业务只是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并不能给我们带来财富,因为受益者是银行,因为银行有手续费收入,但是,当我们读完《梦想生意》这本书后,就知道我们可以把网络当做一种创富的工具。 其实咱们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有自己心中想实现的愿望,但是现实很梦想之间的距离总是那么大。好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互联网的两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速度和规模。它传播的速度快,涉及的面又广,而且每个人在互联网上都是平等的,它打破了传统富人对生产资料的垄断,一个普通人在上面都能实现自己的一些愿望。目前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和沟通方式,也改变了我们为自己和家人积累财富的方式。像咱们这些普通人在网上又能做什么呢?要去建一个像百度,新一浪一,淘宝这样的网站,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机会已经过去了。只能来做梦想生意。 篇二: 大家好,我是来自河北保定的牡丹花开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梦想生意》这本书。《梦想生意》这本书是贝克。哈吉斯先生写的。他是全球畅销书作家,也是世界级生意建造者导师和国际营销大师。提倡个人创业和财务自一由的先驱。我在没有加入这个系统之前没有听说过这本书,更没有读过,当我读了以后,感受很深,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那到底什么是梦想生意呢?有人说,梦想生
  • 3、 《启蒙运动的生意》读后感

    达恩顿为《百科全书》做传,将其“生平”的方方面面(如造书、传播、盗版)都专立章节一一勾勒,并展示出启蒙时代的撰稿人、出版商、印刷商、印刷工人以及读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从而构筑了与《百科全书》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人物世界。我们看到:善于钻营的书商与法兰西学院、科学院的院士们打着交道;出版商之间展开贸易战、进行磋商、达成妥协;商人们为纸张供应绞尽脑汁,为瓜分利益陷入分裂。居于这个世界中心的正是庞库克,他的一生就是一则传奇。学徒出身的他,到了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摇身变成了出版业的巨头。在其职业生涯中总共投资过16种报纸,还出版了大量多卷本图书。当时的出版商多趋于保守,总通过出版经典、法律文集和宗教著作获取稳定但有限的收入。庞库克则不同,他敢于向新书和大套的书投资。为了降低这些生意的资金风险,“他建立合伙关系,出售股份,形成复杂的借贷关系”。总之,他为图书贸易注入了企业家的精神。在庞库克及其合伙人的经营下,《百科全书》迎来了澎湃的定购洪流,在出版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这个成功的商业故事背后,令人不解的是,《百科全书》在1751年第一卷问世时就被当局视作危险书籍,“一直遭到旧正统和旧制度辩护者的公开抨击”。二十余年后法国政府何以容许离经叛道的书大兴其道?这首先在于路易十六统治初期要比路易十五末年开明些,而更重要的是庞库克学会了依靠当局运作生意,他结交权贵寻求保护,降低《百科全书》挑战权威的调门,将商业利益置于意识形态之上。用作者的话说,他“是在体制的中心做投机生意的”。除了向政府靠拢,出版商们还要向公众推销其产品。十八世纪出版商的营销策略是,要想卖出《百科全书》就不能让它看起来高不可攀。他们认为,“很多人会为了显得像是有知识的时髦人物而购买《百科全书》”,因此在销售宣传中他们在品味、学识上做文章。更妙的是,这部书虽得到了政府的默许甚至支持,但表面上当局没有放弃对它的压制,它不能在法国报刊上登广告。如此一来,出版商得到了双重好处:“在利用未被公开承认的官方的保护的同时,可以利用非法出版物的吸引力牟利”。由此可见,商业利润的驱动、营销策略的成功、读者的求知欲及附庸风雅的追求都促使了启蒙运动的深入发展。那么,《百科全书》的定购者究竟是哪些人?它受到哪个社会阶层的偏爱?达恩顿对这一问题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商业和工业资产阶级对《百科全书》没有什么兴趣,此书对贵族、法

  • 4、 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

    抛开那些个人文言文啊,职场小说啊什么的不说,我最爱的,还当属各类的动物小说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又要说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了。

    为什么喜欢他的动物小说呢?无他,原因有三:1。他所写得动物小说,绝大部分是他亲身经历所得;2。他的文字不造作,让人感觉很清朗;3。常用些犀利的语言揭示那些令人作呕的真理,毫不拐弯抹角,令人印象深刻,又使人深

    最开始读他的书,第一本就是《会做生意的狐狸》,同样也是最喜欢的一本。讲的是沈石溪本人青年时期刚刚下乡插队时的事:我在去往插队住址的山路途中,捕捉到了一只小狐狸,带回往处后,用铁链拴着。没过多久,小狐狸的妈妈便寻至住处,企图救回小狐狸。营救无果后,便用一只价值上百的红腹锦稚作为交换。而既不知狐狸狡诈又贪得无厌的我又向狐狸表达了继续送红腹锦稚才能赎回小狐狸之后,母狐果然又继续送了几天的稚鸡。洞察了我赚钱不还狐的诡计之后,母狐不但不再继续送稚鸡,反而用往我家扔动物粪便,扔腐老鼠等方法报复,还抓走了我家养的几只孔雀,把我的生活搅得不得安生。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回小狐狸,结果第二天,我就又得到了母狐的一番感恩红腹锦稚。

    故事虽然简作文单,但却贯彻了最朴实无华的道理与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就是真诚待人,和平待人。不仅如此,这个故事中还体现了狐之机智,人之贪愚,让人感受深刻。如此简单的道理,用如此简单的小故事呈现出来,难道没让你感觉耳目一新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石溪之聪明了吧。我想,这应该也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如此畅销的原因吧。

    还有一点,是关于我爸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评价的。有一段时间,由于我总是沉迷于石溪小说,我爸也曾去阅读过。他说:这作者文凭不高,大抵也就初中水平。但描写的事件离奇曲折,所以也有些看点,但于他来说,却已经没了意思。我当时就驳他,认为沈石溪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凭其文笔,堪称大师。我爸就也不再和我争辩,只说,沈石溪那样的作品,他也写得出。我就因为这件事,在他身后叽叽喳喳了很久,非要让他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这件事至现在也没了后续。不过到现在,我反而有点认同爸爸的。但他的作品,仍是喜欢。因为不仅故事好,而且大多结局凄婉,使人垂泪。

    实际上,现在再重温家里的那本《会做生意的狐狸》,我也已经觉得幼稚了。因为那本书是我一二年级时的读本,还是注音版,早该在我的书架上退休了。但为何还保存至今呢?于我,也还是个谜。

  • 5、 《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800字

    抛开那些个人文言文啊,职场小说啊什么的不说,我最爱的,还当属各类的动物小说了,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又要说是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了。

    为什么喜欢他的动物小说呢?无他,原因有三:1.他所写得动物小说,绝大部分是他亲身经历所得;2.他的文字不造作,让人感觉很清朗;3.常用些犀利的语言揭示那些令人作呕的真理,毫不拐弯抹角,令人印象深刻,又使人深……

    最开始读他的书,第一本就是《会做生意的狐狸》,同样也是最喜欢的一本。讲的是沈石溪本人青年时期刚刚下乡插队时的事:“我”在去往插队住址的山路途中,捕捉到了一只小狐狸,带回往处后,用铁链拴着。没过多久,小狐狸的妈妈便寻至住处,企图救回小狐狸。营救无果后,便用一只价值上百的红腹锦稚作为交换。而既不知狐狸狡诈又“贪得无厌”的“我”又向狐狸表达了继续送红腹锦稚才能赎回小狐狸之后,母狐果然又继续送了几天的稚鸡。洞察了“我”赚钱不还狐的诡计之后,母狐不但不再继续送稚鸡,反而用往“我”家扔动物粪便,扔腐老鼠等方法报复,还抓走了“我”家养的几只孔雀,把“我”的生活搅得不得安生。无奈之下,“我”只得放回小狐狸,结果第二天,“我”就又得到了母狐的一番感恩——红腹锦稚。

    故事虽然简单,但却贯彻了最朴实无华的道理——与大自然的生存之道就是真诚待“人”,和平待“人”。不仅如此,这个故事中还体现了狐之机智,人之贪愚,让人感受深刻。如此简单的道理,用如此简单的小故事呈现出来,难道没让你感觉耳目一新吗?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石溪之聪明”了吧。我想,这应该也是沈石溪动物小说如此畅销的原因吧。

    还有一点,是关于我爸对沈石溪动物小说的评价的。有一段时间,由于我总是沉迷于石溪小说,我爸也曾去阅读过。他说:这作者文凭不高,大抵也就初中水平。但描写的事件离奇曲折,所以也有些看点,但于他来说,却已经没了意思。我当时就驳他,认为沈石溪虽然只有初中文凭,但凭其文笔,堪称大师。我爸就也不再和我争辩,只说,沈石溪那样的作品,他也写得出。我就因为这件事,在他身后叽叽喳喳了很久,非要让他认为我的观点是对的。这件事至现在也没了后续。不过到现在,我反而有点认同爸爸的。但他的作品,仍是喜欢。因为不仅故事好,而且大多结局凄婉,使人垂泪。

    实际上,现在再重温家里的那本《会做生意的狐狸》,我也已经觉得幼稚了。因为那本书是我一二年级时的读本,还是注音版,早该在我的书架上“退休”了。但为何还保存至今呢?于我,

  • 6、 《沈石溪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

    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

    《会做生意的狐狸》是由中国动物小说家沈石溪创作的,读完后我深深的被老狐狸为救小狐狸机智的表现所打动了。

    故事里老狐狸千方百计的想救出被抓走小狐狸,刚开始老狐狸用牙拼命的咬铁丝,但因铁丝太硬没能救出小狐狸。但它并没有因此放弃,而是继续想办法。第二天他竟用自己捉来的红腹角雉,想来做交换最后老狐狸终于靠自己的努力与机智终于救出了它的孩子。

    由老狐狸想到人类,人类的母爱也同样伟大,在危难面前,哪一个母亲不会去奋不顾身的去救出自己的孩子,即使是一只小动物。

    注:内容请关注专题

  • 7、 《会做生意的狐狸》读后感400字

    《会做生意的狐狸》讲的是作者捉到一只小狐狸,狐狸妈妈知道从它的爪下救不了小狐狸,和作者做交易,最后救出小狐狸的故事。

    《会做生意的狐狸》中狐狸妈妈聪明、勇敢,有母爱。在小狐狸被鸡笼困住的第一个晚上,狐狸妈妈尝试着去救出小狐狸,但是铁丝也咬不断,小狐狸咿咿呀呀的叫狐狸妈妈透过网眼给小狐狸喂奶,不让小狐狸挨饿,也说明狐狸妈妈有母爱。在狐狸妈妈救不出小狐狸,它便开始和作者开始了交易,说明狐狸妈妈很聪明。

    狐狸妈妈在可以换回小狐狸中受到作者的欺骗,但它并没有继续交易,反而开始了报复。第一次它把一只死去的老鼠搬到作者家门口,发出恶臭;第二次它在门口屙了一泡狐狸屎;第三次它在作者的床上撒一泡狐狸秋;第四次它把作者的母鸡脖子上的毛咬光,说明狐狸妈妈是个敢想敢做的狐狸。

    读完《会做生意的狐狸》我若有所思。狐狸妈妈聪明、勇敢,有母爱。让我感到敬佩,狐狸妈妈救子心切,却并没有像其他狐狸躲在鸡笼旁,反而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主意,说明它沉着冷静,我要向它学习。

  • 8、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汇总

    怎样克服写作作品的读后感时遇到的难点?读完作者写的作品,感觉里面的人物是活着的。读后感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点做“感点”,围绕“感点”来总结心得体会,有请阅读“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相关内容。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 篇1

    今天,妈妈给我介绍了一篇梁启超的文章《最苦和最乐》,读完这篇文章,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既然文章的题目是《最苦和最乐》,那么首先要清楚什么事情最苦,什么事情最乐。

    在文章中梁启超说,最苦就是欠了别人的东西没有还,这里欠了别人的东西不是指借了别人的具体某种东西,而是指别人帮助了你,你却没有表示感谢,没有给予报答,或者说人家让你去完成某项任务你却没有完成等等。

    而最乐呢,当然就是你还了欠的别人的东西,心里的包袱就放下了。这里的还了别人的东西也不是仅仅指把从别人那里借来的具体东西还了回去,而是指你完成了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之类的事情。

    读完这篇文章,我也深有同感。比如说,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和同学给了我帮助,我却没有感谢人家;爸爸妈妈让我做一件事情,我却没有完成;答应朋友的事情,因为种种原因忘记了想一想,类似的事情在我的生活里真是无处不在。

    这篇文章告诉我,要经常静下心来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有欠了别人的东西不还的情况,不要让自己背上最苦的包袱。只有学会感恩,学会帮助别人,学会遵守诺言,才能做到最乐。

    最苦与最乐的读后感 篇2

    说起饮冰室主人,有人可能不知道是谁,可是说梁启超,便都知道了。梁启超就是饮冰室主人,至于为什么,再此不做解释了。只是想谈谈他的《最苦与最快》。

    这篇文章从最苦与最乐的角度来探讨人生的价值,言近而旨远,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又赋予其崭新的现代意识。特别是“尽得大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责任就得小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

    责任心,其实是人人皆有的。就一般人而言,谁没有家庭责任心?谁没有对学习、对工作、对事业的责任心?谁没有对国家的责任心?问题是在责任与享乐、安逸之间,有时候我们心灵的天平会向后者倾斜。于是,责任就被我们淡忘了,被我们暂时的抛在脑后了。

    作者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的确,人的一生中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肩负的未来的责任。谁也无法预测你的未来会是怎样,是苦还是乐,是喜还是忧?只能如作者梁启超所说:“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一个人在世间活一天,便有一天须

  • 9、 成功的读后感

    成功的读后感范文一

    对于成功的理解,我没有探讨过,只是喜欢简单地把成功理解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办事,做好每件事情就算是成功了。因为每个人给自己设定的成功的标准不一样,有高有低,所以在我心里,成功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过了半辈子, 虽然并不以为自己很成功,但是也很知足,因为我的经历告诉我,无论走到什么体制的单位、无论为谁工作、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学到的东西是别人拿不走的,磨练出的经验和阅历是自己的,获得的成功也是自己的,喜悦也是发自自己内心的,仔细回味很有成就感。

    今天看了季羡林先生的《成功》,使得我对成功的含义有更深的理解,这位有着大智慧的老人在启发我们:如果我们深爱着自己的家人,期望家人一起分享通过奋斗而成功带来的愉悦;如果我们为人父母,想给孩子做个榜样的话,请从现在开始主动选择勤奋、选择成功的心态,就一定会实现人生的理想!

    成功的读后感范文二

    用一对很冷的眼辨别是非,一双很勤的手应对工作,两条很忙的腿踏平前途,一种很自由的心情感受生活。 这里讲的是一种处世态度客观、冷静;这里讲的是一种工作方法努力、勤恳;这里讲的是一种奋进方式勇往直前; 不论怎样去品味这段话,我都觉得哲理很深。这段话是摘自台湾着名作家刘墉的新作《靠自己去成功》。

    《靠自己成功》是刘墉作为一位成功父亲,为女儿走今后的人生之路提的一个警醒,这是对女儿的期盼;是对女儿的鼓励;更是对女儿的谆谆教诲 我也为人女,看了这本书,我对我的人生路有了新的规划,对我崇敬的作家刘墉有了新的认识。

    刘墉,说他是画家,他有近三十多部中外广大读者所痴迷的文学作品问世;说他是作家他的绘画作品多次在各国展出,受到世界的瞩目。于是,作家、画家、艺术家的头衔接踵而至。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人们对于刘墉的评价不够全面。在我眼中,他同样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请注意,在上文中,我在教育家的上方加了一对引号,这表明,这里所指的教育家并非是在教育机构里的精英,而另有他意。

    刘墉的儿子刘轩是哈佛大学的博士生,曾出版四本书;他的女儿刘倚帆擅长绘画、小提琴,曾获得布什总统奖。可见,刘墉在家庭教育方面卓有成效,他同样是位资深家庭教育家。在这方面他也一定怀揣绝技。

    《靠自己去成功》一书正是从侧面揭开了这绝招的神秘面纱

    本书中记录的大都是作者与女儿之间琐碎的小事,然而在这一

  • 10、 最苦与最乐读后感

    篇一:梁启超《最苦与最乐》读后感

    读《最苦与最乐》有感

    梁启超认为,人生最苦的事情不是贫穷,不是失意,不是老死。他认为最苦的事莫过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

    每个人自打出生以来都在承担着大大小小的责任。例如,作为儿女,你必须要承担孝敬父母、奉养父母的责任;作为妻子(丈夫),你必须要承担建立和睦家庭的责任;作为学生,你必须要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回报老师,同时也肩负着他们太多人的期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做思想汇报这是责任,学习党的先进思想这是责任,向党员们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这是责任,以自身行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来诠释党的思想这是责任,好好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学生这也是责任。

    “责任”一词说出口或许很轻松,但要真正的做到自己应尽的责任,确实不易,真可谓是“人生最苦的事”。“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纵然不见他的面,睡梦里也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你说这苦不苦?是你的责任,而你却没有做到,结果自己一直不能释怀,不能放下,一直在折磨着自己,食无味,夜不能寐。但你只要跨出一步,尽到自己的责任,一切便会正常运转。也就是说,答应了别人的事就及时做到,欠人的钱及时还,受到恩惠要报答,得罪了人要及时赔礼道歉,这样你才可以正大光明的与他见面,晚上也不会因担忧而不能好好休息。而尽到这些责任,其实只要迈出小小的一步就可以实现。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除了以上说的最基本的责任外,还有很多应尽的责任。对家庭,要奉献、要尊敬、要互帮互助;对社会,要适应、要与时俱进、要遵守法律法规;对国家,要热爱、要团结、要敬畏、要无私奉献、要自豪、要以她为荣、要跟随她支持她。只有做到这些,才是真正的积极分子。

    什么事最快乐呢?梁启超认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如释重负”的感觉是最快乐的,因为你肩头的千斤重担终于落地,那种轻松、愉快,真的是不可以言语形容。

    “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快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要想体会到人生最快乐的事,那就必须先尽到自己的责任。从小的说,经常想想,最近的自己表现的怎么样?有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最近一个月的思想汇报有没有写?有没有去学习党的新思想、新政策?学习成绩有没有进步?这些虽是小责任,那做到它们,就享受小快乐。从大的说,要

  • 2019-09-20

  • 2019-09-25

  • 2023-02-09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8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8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09-25

  • 2022-11-18

  • 2022-12-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0

  • 2022-12-25

  • 2022-09-02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09-23

  • 2019-11-11

  • 2019-11-02

  • 2022-11-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8

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2024最成功的生意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