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 > 地图 >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2024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相关栏目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热门栏目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推荐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

(共 5630 篇)

  • 1、 关于《只有芸知道》优秀模板

    在观看一部影片后内心肯定有属于自己的感悟,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是丰富且多元化的,观赏影片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领悟作品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观后感。我们从哪些角度来写作品的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只有芸知道》优秀模板”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只有芸知道》(篇一)

    电影中的新西兰美的像仙境,画面越美,看的人越向往,总是觉得如果生活在那个地方一定会不一样,但是导演用这个散文诗的故事慢慢让你觉得,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庸常琐碎不起波澜,就算生活在别人心之向往的地方也有想逃离的冲动。幸运的.是,有一个人让你知道家的存在,不幸的是,一切都在逝去。

    很喜欢,导演不慌不忙的讲一个朴素的故事,能在恰当的时候,戳中心中的那点。就像片中不停流动的光影,让人似乎能察觉时间的痕迹。

    深情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越发是一种奢谈了。一个人想要联系到另一个人有无边无际无数种方式,但心和心之间非但没有触手可及,反倒更多了些疏离和不安定感:通讯工具另一头的那个人真的是不可替代的吗?小心翼翼地权衡算计最优解,寻觅真爱变成了一场互相试探的游戏。

    在看《只有芸知道》这部电影之前,根本没想过冯小刚拍的居然是这样一部深情而纯粹的爱情电影,没有插科打诨,没有你猜我猜,就是两个因爱而结识的人静静携手,共看这个世间的世事无常、沧桑变幻。风风火火轰轰烈烈的狂恋剧情或许是年轻人幻想中最为理想的爱情模样,但细水长流的温情与淡然或许才称得上是更加持久、稳定且深刻的爱情。

    《只有芸知道》的动人故事,以倒叙形式开始。黄轩饰演的男主角隋东风将一枚戒指放在柜子上,在空空荡荡的房间里跟自己许了个愿。下一秒,戒指鬼使神差掉落地面发出清脆声响,爱人毫无预兆仿佛从天而降到隋东风的面前,仿佛梦中人。但还没来得及互诉衷肠,她就像一阵清风倏忽间不见了踪影,她的名字叫罗芸(杨采钰饰),是隋东风阔别已久的爱人。

    在隋东风的回忆里,他和罗芸又回到了开饭馆的旧日时光。异国他乡,两个人,一条狗,一间幽静房子,还有一个得力助手,美好宁静的生活仿佛可以就这样永远过下去。罗芸表面上一声不吭日复一日地包春卷,其实她也有自己的心事没说出来,隋东风觉得日子过得太有奔头,压根儿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对劲,日子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还是照常过,但罗芸的心里话就真的成了无人知晓的一个秘密。

    跟着隋东风

  • 2、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_1400字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400字

    我在这本书里学到的大致包括三方面的信息:

    1、妇科的医学常识;

    2、医患关系的处理和作为一个医生的日常;

    3、透过医院看社会以及作者的人生经验。

    作者从精子和卵子相遇开始给我们介绍了在生孩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疾病,并通过几个小例子,给我们强行科普了妇科知识,就跟看小说一样而且可信度极高。例如宫外孕啊,子宫肌瘤啊,人流啊,宝宝的生育等常识也一一给我们科普了。虽然里面也有很多医学专业知识和手术知识,但由于我不是医学生,就略过去了。

    由此也引出了医患关系的建立。这个关系其实很脆弱。就算是顶尖的医院也不敢说自己医院的成功率是100%,而所有的病人也不希望自己是那不幸的1%。这个关心建立在对医生的极度信任上面来,正如作者在书中一直强调的,来了医院“宁可听院子里的人说的,也不愿意听医院里说的”。

    作者的建议是: “带着宽容和接纳的态度去听取医生的建议,并不意味着您就被医生绑架了,决定权永远在您手上。把自己最真实的情况都告诉他,告诉他你的病痛,告诉他这病痛是如何影响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告诉他自己曾经接受过哪些失败的治疗经验,告诉他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告诉他你有没有医疗保险,告诉他自己的生育状况,告诉他自己的家庭是如何看待这疾病,并且能够在多大程度和层面上配合自己治疗,告诉他所有和疾病相关的疑惑。”

    另外,和医院的大夫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有必要的,正如作者在书里提到她舅妈的例子一样。如果舅舅在原来的医院和大夫们有良好的关系,他们也会热心提醒他需要带哪些东西才能进行复查。这也给我提个了醒,医生在了解一个病情的时候,有检查报告或者是切片是很重要的,将来要把这些东西好好保管起来。

    “手术记录是医生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当然,前提是,那是一份真实可靠、有条理、详尽,体现出主刀大夫完整和清晰的手术思路的记录。手术记录对医生和病人都很重要。”

    看了作者记录自己从大学到成为协和医院的主治医生的经历,不禁觉得医生这个职业背负的东西太多了太沉重了。读了大学的人的人都会对自己感到怀疑吧,学教育的会想,我这个水平去教孩子会不会误导他们;学人资的人会怀疑我会不会招到很差劲的人;而学医的人,背负的是人命——这个世界上,可能最被看中的东西。方崖和琳琳的离开,也让我感到了医生这份职业的无力感,也更加理解医生也更敬畏生命。即使评论里有人在说“作者一直强调医生难做,可是

  • 3、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_700字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700字

    最近有点上瘾了,天天总会不由自主的看,对于学医的我真的是一种感受和体验,书里很多剧情不由浮现脑海,不由让我走进作者的世界,感受那种胸怀和气度,看惯了许多东西,你渐渐发现很多东西都身不由己,在他们那个年代以及我们这个年代是,虽然时隔很久很久,但也有很多相似性,其实虽然都要毕业了,但是我不知道怎么定位自己的位置,我不知道我自己以后想要从事那一块,是内科,外科,儿科,甚至是妇产科,都说只有足够的喜欢才会做好,可是我总是为自己现在的能力堪忧,还记得第一次接触妇产科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触,而且虽然有哪些不好的照片放映,还有各种生小孩会遇到的困难,但是都不及这本书讲的详细,以前知道生小孩痛苦,同桌及前后排的同学都说,以后生双胞就好了,但是看了这本书才让我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不管那种方式都有风险,做女人真的好累,特别是以后成家立业的时候,要是遇到好的婆婆和老公还好,要是遇到那种。。。。真的不堪设想,经历了很多东西,看透了很多,才发现我现在只是一点点皮毛,还幻想着毕业就可以当医生,毕业就可以找工作,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才发现我现在显得微不足道,或许都是比较零零散散的看了,虽然对我有感触,但是不太喜欢写读后感,也写不出来,所以就在这里胡乱的说一通,但是即使乱说,日结月累我想我也可以写一次让我自己满意的观后感,所以再接再厉,只要每次有收获都不算太迟,只要每次都让自己学会了一些东西都不算浪费,前车之鉴一点都不假,看别人的文字,想自己的人生,所以感谢能看到这本书,废话也不多说了,过一久接着看第二部第三部,希望能收获不一样的东西,养成一个爱读书的习惯,加油吧骚年[奋斗][奋斗][奋斗][奋斗][奋斗]

  • 4、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_1000字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000字

    书中看到一个真事,把我感动坏了。许教授和作者去给一个孕妇做预产检查。孕妇的丈夫一定要让妻子剖宫产,医生知道孕妇的身体状态更适合顺产。产中孕妇出现紧急情况,及时剖宫产救出了快窒息的孩子。医学并不是一种百分百确定的学科,紧急情况出现也在所难免。许教授去跟家属解释,被家属打断肋骨,住院几个月。许教授已步入老年,为了医学事业终身未嫁,还安慰刚入门的小医生别恨打人的家属。她为了病人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和婚姻,连恨患者的权利也自我克制。医生把全部精力用来关心患者,没空关心自己,多大的可怜呀。大爱无疆,让人肃然起敬。

    下面为原文:

    后来,听说在手术室门口,那个五大三粗的家属听说孩子窒息了,还要送儿科住院,一拳就把老太太的左侧锁骨打折了,我绣完肚皮上的最后一针,老太太已经被送到外科病房。

    我让助手送病人回病房,根本没换手术衣,一把扯下口罩,匆匆赶到病房,远远的,宽大的白色病床上,许老太瘦小的身躯窝在里面,像一片树叶,又像风雨中的独木舟。她的眼神依然明亮,表情依然镇定,看到我的时候,甚至依然有往日的微笑和矜持,有往日的冷静和拒绝。

    我一把鼻涕一把泪地问:“疼不疼啊?”

    她说:“刚打了止痛针,早不疼了,就是心里有点不舒服,很快会好的。”

    老太太出院了,因为没有爱人,也没有儿女,只有一个远房的侄子,还住在良乡,不能每天来看她,我们病房的大夫轮流排班,每天派一个人去照顾她,人手不够的时候,实习大夫和进修大夫也都参加进来。

    我最愿意在夏日的午后,不说话,就那么陪着她。阳光照进她的房间,斑驳的影子落在那些书和书架上,落在那些老式家具上。她仍然穿一件棉布衬衫,不说话,总是在看书,她的很多大猫围在她身边,或者睡懒觉,或者要鱼片吃,或者绕着她的老藤椅追着咬自己的尾巴。

    我问:“您恨吗?”

    她说:“不恨。”

    我说:“那天要是我出去交代病情,就打不着您了,我年轻,骨头结实,估计不会骨折,最多皮肉红肿,过两天就好了。您这伤筋动骨的,怎么也要100天啊。”

    她说:“打了我,就打了,要是打了你,即使不骨折,你的心也会淌血,你可能就不干了。我们老了,很快干不动了,你们小的又都不干了,那些孕妇怎么办?”

    努力做一个疼爱妻子的丈夫,做一个让妻子安心寄托签字大权的丈夫。

    医学跟科学一样,有自己的边界和盲区。

    医生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无私奉献,我看病一直都是用感恩的心去回报医生的。

  • 5、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一)

    因为现在才想起应该写写读后感,所以有点小后悔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本书比较吸引我,迫不及待地就看完了。看完后就放到了家里,所以不能再拿起来好好翻一翻认真地写一写感受,只能凭记忆写读完一个月的这本书的感受吧,并以此提醒我今后读书不要一味贪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其实早有注意到这本书,但以为是又像是众多大同小异的养生书一样,加上之前受排行榜的忽悠买的几本烂书,所以就自动忽略了这本。没想到某论坛某版推荐了这本书,关键是作者是协和的有二十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写的,正因为作者的身份使我对这本书的专业一性一产生了信任,便想拿来一读。

    拿到书后,喜欢看看目录啊,封底啊。肯定不是第一次印刷了,具体的不记得,看来真的很受欢迎。封底上有不少推荐,稍有份量点的就是冯唐吧,这个同样出身协和的作家。余下的认识的几个就是明星一妈一,还有就是网站了。加上之前网友的推荐,作者的身份,我对此书的期望是一本对能让女一性一无比了解自己身一体的一本书,而且是大大超过我原来根本不值一提的知识水平。

    然而,通读全书,作者行文流畅,其中不乏幽默之笔,但给我的印象居然是作者对协和的大吐槽。感觉有一半是在详述这种不满,因此,我了解了协和并不是我原以为的那么完美,至少对于医生本身是如此。工作环境的艰苦办公环境的不如意;医生超负荷工作这一点似乎在任何综合三甲都有这种情况;不通情理的家属大打出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不放过;还有让作者无奈的医院、科室的人事制度。后面这两点多少都会让寒窗苦读、立志从医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大小医生们有些心灰意冷。

    我虽是个局外人,但自从男闺蜜从事此行当后,便对这一特殊行业关注了不少,因此对作者说的都深感很理解,只是没想到在天朝最顶尖的医院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天朝行医,我想除了少数顶层大佬,对大多数来讲真的好辛苦好难。上有卫生局、医保、医院等行政机构,内有蛮横无理的患者家属,外有添油加醋不顾医学专业事实的媒体,敢问哪个行业能像医生这样重重包围,而他们仍然秉持着当初的誓言坚守在岗位上。对于医护工作者的环境、医患关系的问题,除了媒体抓眼球的文章,还有很多,其中就不乏很多客观的讨论。在现今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作为一个普通人,或多或少都会与医护人员打交道。所以请诸位对这一行业稍微关注一些,了解一些,多听一些医护工作者的声音,对新闻报道有相对客观的评价,那

  • 6、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

    好棒啊!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关于医生的印象。

    我想很多人都是惧怕医生的,甚至也可以说不喜欢医生的。按理说,谁想跟医生打交道呢,谁不想离得远远的。所以关于医生的世界,平常百姓们还真的不怎么了解。一方面心理上我们唯恐避之不及,另一方面,他总是给我们无形中的敬畏甚至是害怕。人们曾经夸赞最阳光最美好的教师职业,甚至还有天使身份的护士职业,却没有给医生更加光辉高大的评价,而其实医生的重要性还是要排在前列的。

    说到医生,估计会想到一个词救死扶伤。

    而医生更多的展现给社会大众的,是严肃、冷酷、一丝不苟、不善言笑、不讲情面的一面。我一直觉得医生们干净整洁,表情职业化,匆匆忙忙印象中的医生形象大抵如此。可是翻开《只有医生知道》,作者的文字完全颠覆了我心目中曾经的医生的形象,她的文字非常独特,是带着很大的趣味性的,并且带着大量的知识性的,我想这样的阅读,真的是我所想要的。读来轻松愉快,经常想笑,并且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同时对医生们的生活及他们的环境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我开始懂得很多,并且体谅医生们的不易了。

    经常从医院门口经过,时而看到扯出了白布医闹。医生们的压力是很大的。

    喜欢张羽在书中说到的一句话: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认真做,你就是赢家。

    还有她说到医生刷手的过程和细节,真的蛮痛苦的,原来医生背后也承受着很多的辛苦哈。不过,医生一般不是带上塑料手套么,既然带手套,还必须把指甲缝和每个皱纹都刷那么干净干嘛,细菌会穿过手套污染给病人么?那就换好一点的手套啊。做手术的时候,医生刷手后哪里都不能摸,估计那个过程也是煎熬吧,有时候一台手术要七八个小时,很难坚持下来呢。作者还提到一个很搞的笑话:vvip、vip、ip、p。其就是屁了。ip就是i是屁,哈哈哈,刚进协和不久,作者就做了小三:主刀是vvip,旁边还有一、二、三个助理手术师。作者就是那个小三,其实就是那个p。哈哈哈,她这样写,我完全想象得到那个场景,并且觉得好难忘。

    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章,孩子绝对不会抱错!那个山西来的夫妇,不想剖腹产,想顺产,因为知道怀的是个女孩,还想再生一个。听说剖腹两次后很难再要孩子了,所以死活不同意剖腹产。张医生劝说他们,那个劝说的过程非常巧妙,也非常有说服力,完全站在对方的心理立场之上,完全体谅他们想要男孩的心情,说你明知道是个女孩而没有偷偷打掉,我就敬佩你们了完全

  • 7、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000字(3)篇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想来也许是考虑到“隔行如隔山”的术业专攻问题,所以作者尽量选用诙谐通俗的语言巧妙地降低了“医学”这个门槛。书中所写几乎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没有摆架子的过多专业用语,似“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但就是这种接地气的真实反而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就像文中作者作为医生,每次与患者沟通都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让其最快明白其义,对什么人说什么话,才能更好做到有效率的沟通。

    书中所写的不仅是关乎广大女性健康的一些妇科常识,也写出了医患之间的人情冷暖,从文中能深切感受到作者的真性情,流露的真情感,能雅能俗~能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让我这个门外汉对此书看得都有些入迷,这才叫受人欢迎的“雅俗共赏”。同时从中也看到了一个医生真实的成长历程:从初出茅庐说话都脸红的拘谨——游刃有余的胜任自己的工作…(看到作者所练就的“能言善辩”以及在待人接物方面的一身好本领的,突然想到我那现已退休曾经也在妇产科工作受人尊敬的大姑,不禁想:她那老少皆喜的人情练达说不定也是这样在医院练就的成果~嘿嘿,以后空闲有机会的话要好好向她讨教讨教)

    看完本书,也体会到医生的辛苦与不易,对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有医者仁心的好大夫亦更加敬佩有加~话说,张大夫此套书一出,估计北京协和医院的床位又要更加紧张了~

    很喜欢这种调皮的文风,在轻松阅读中获益不少,期待后续作品更加精彩~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1000字 第(2)篇

    感受先说重点,这一本有点拉快进看完了,内容和只有医生知道(精华版)内容大都相似,不同的地方就是作者写了自己的人生感悟和最后的番外。如果普及自己更多妇产科的知识点的,我建议去看精华版。当然这一本挺好的,更多叙述了的是让人想不到了人情冷暖和作者更多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和彷徨,联系精华版相似的内容和人物,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1、琳琳还是那个琳琳,很喜欢的一个人物,不过更加看到了一个学习超厉害的琳琳,生活超疯超扯的,对生活敢横冲直撞的琳琳,作者和琳琳性格不同,最后国贸上共谋大事的主意还是终归走上自己更喜欢的路。当然最后替琳琳遗憾,不能当母亲的琳琳。

    2、番外篇让我对萧老师莫名的尊敬,特别是他说收病人的那三个红包的见解,妙妙妙,做人应当做萧老师。人生意义的定义真心是根据不同的家庭和环境造就的,萧老师追求的就是自己喜欢的职业乐此不疲的奉献,这就是实现人生意义的存在。人世间谁不是在追求

  • 8、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范文

    这书的地方肯定就是作者本身就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的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真正的专业人士,所以对于很多专业内容的讲解非常的细致到位,能够真正从生物学、病理学的角度讲解一些女性生理疾病,破除一些误区。

    因为现在才想起应该写写读后感,所以有点小后悔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本书比较吸引我,迫不及待地就看完了。看完后就放到了家里,所以不能再拿起来好好翻一翻认真地写一写感受,只能凭记忆写读完一个月的这本书的感受吧,并以此提醒我今后读书不要一味贪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其实早有注意到这本书,但以为是又像是众多大同小异的养生书一样,加上之前受排行榜的忽悠买的几本烂书,所以就自动忽略了这本。没想到某论坛某版推荐了这本书,关键是作者是协和的有二十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写的,正因为作者的身份使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产生了信任,便想拿来一读。

    拿到书后,喜欢看看目录啊,封底啊。肯定不是第一次印刷了,具体的不记得,看来真的很受欢迎。封底上有不少推荐,稍有份量点的就是冯唐吧,这个同样出身协和的作家。余下的认识的几个就是明星妈,还有就是网站了。加上之前网友的推荐,作者的身份,我对此书的期望是一本对能让女性无比了解自己身体的一本书,而且是大大超过我原来根本不值一提的知识水平。

    然而,通读全书,作者行文流畅,其中不乏幽默之笔,但给我的印象居然是作者对协和的大吐槽。感觉有一半是在详述这种不满,因此,我了解了协和并不是我原以为的那么完美,至少对于医生本身是如此。工作环境的艰苦——办公环境的不如意;医生超负荷工作——这一点似乎在任何综合三甲都有这种情况;不通情理的家属大打出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不放过;还有让作者无奈的医院、科室的人事制度。后面这两点多少都会让寒窗苦读、立志从医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大小医生们有些心灰意冷。

    我虽是个局外人,但自从男闺蜜从事此行当后,便对这一特殊行业关注了不少,因此对作者说的都深感很理解,只是没想到在天朝最顶尖的医院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天朝行医,我想除了少数顶层大佬,对大多数来讲真的好辛苦好难。上有卫生局、医保、医院等行政机构,内有蛮横无理的患者家属,外有添油加醋不顾医学专业事实的媒体,敢问哪个行业能像医生这样重重包围,而他们仍然秉持着当初的誓言坚守在岗位上。对于医护工作者的环境、医患关系的问题,除了媒体抓眼球的文章,还有很多,其中就不乏很多客观的讨论。在现今信息如此

  • 9、 《只有医生知道》读书笔记
    看了协和张羽的《只有医生知道》,非常喜欢。这是一本很接地气的书,非常真实的反映了现在大医院里医生的工作状态。书中刻画了老教授的严谨,主治医的精干和住院医的苦逼。但是从上到下,从技术到医德,从临床思路到操作细节,无处不透着协和精神,让人敬佩,让人仰慕。 《只有医生知道》中写了一些妇科医生对女人的忠告,值得每个女性去关注。书中还描述了什么是好病人,如何与医生沟通最有效,值得每一位病人和家属读,书中刻画了几位好医生的形象,值得每一位医生学习。书中还有不少妇产科的技术技巧,值得妇产科的医护学习。 书中也写了不少中国特色的医患矛盾,医护人员看了觉得有点儿憋屈,患者看了能否对医生多些理解?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医疗体制急需完善,否则老百姓看病难,医护待遇低还没有人身安全保障,好孩子都不学医了,将来看病更难。 读完张大夫的书,我对她由衷的钦佩,她不但是个尽职尽责的临床医生,而且在她的整个医疗过程中处处体现了人文关怀,我能体会人文关怀的背后她那仁爱的心闪着动人的光辉。例如她会在换药时候帮病人清理胶布印;她会在有冷风的楼道里用自己单薄的身躯为一个讨厌的家属的新生儿挡风;她会为初次谋面的女孩垫付检查费,为她赢得宝贵的时间,挽救了她的生命;她会公正的判断外地误诊的医生误诊有理,不惜欺瞒亲朋,保护素不相识从未谋面的县医院医生(其实这也是对亲朋的保护).......她让我觉得,她很高大。 很喜欢张羽的一段话,摘抄在这里:我是一个好大夫,也立志做一个越来越好的大夫,挚爱亲朋是我做好每件小事的最大动力,我追求清新的思路,善良的心地,还有宁静的心灵,为人生快乐,身心自由,养家糊口的同时献身让自己心灵满足的工作。

  • 10、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范文通用

    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老师也会要求我们多读一读书籍作品。每个人对于作品,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范文通用",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只有医生知道读后感范文 篇1

    因为现在才想起应该写写读后感,所以有点小后悔没有好好读这本书。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本书比较吸引我,迫不及待地就看完了。看完后就放到了家里,所以不能再拿起来好好翻一翻认真地写一写感受,只能凭记忆写读完一个月的这本书的感受吧,并以此提醒我今后读书不要一味贪快,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其实早有注意到这本书,但以为是又像是众多大同小异的养生书一样,加上之前受排行榜的忽悠买的几本烂书,所以就自动忽略了这本。没想到某论坛某版推荐了这本书,关键是作者是协和的有二十多年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写的,正因为作者的身份使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产生了信任,便想拿来一读。

    拿到书后,喜欢看看目录啊,封底啊。肯定不是第一次印刷了,具体的不记得,看来真的很受欢迎。封底上有不少推荐,稍有份量点的就是冯唐吧,这个同样出身协和的作家。余下的认识的几个就是明星妈,还有就是网站了。加上之前网友的推荐,作者的身份,我对此书的期望是一本对能让女性无比了解自己身体的一本书,而且是大大超过我原来根本不值一提的知识水平。

    然而,通读全书,作者行文流畅,其中不乏幽默之笔,但给我的印象居然是作者对协和的大吐槽。感觉有一半是在详述这种不满,因此,我了解了协和并不是我原以为的那么完美,至少对于医生本身是如此。工作环境的艰苦办公环境的不如意;医生超负荷工作这一点似乎在任何综合三甲都有这种情况;不通情理的家属大打出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都不放过;还有让作者无奈的医院、科室的人事制度。后面这两点多少都会让寒窗苦读、立志从医又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大小医生们有些心灰意冷。

    我虽是个局外人,但自从男闺蜜从事此行当后,便对这一特殊行业关注了不少,因此对作者说的都深感很理解,只是没想到在天朝最顶尖的医院也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天朝行医,我想除了少数顶层大佬,对大多数来讲真的好辛苦好难。上有卫生局、医保、医院等行政机构,内有蛮横无理的患者家属,外有添油加醋不顾医学专业事实的媒体,敢问哪个行业能像医生这样重重包围,而他们仍然秉持着当初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11-16

  • 2023-01-20

  • 2019-11-16

  • 2023-01-31

  • 2023-04-02

  • 2023-02-10

  • 2019-11-16

  • 2023-02-13

  • 2019-11-16

  • 2023-02-13

  • 2022-06-26

  • 2023-02-09

  • 2022-07-06

  • 2019-11-04

  • 2022-07-23

  • 2019-11-04

  • 2019-11-03

  • 2019-10-24

  • 2022-03-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29

  • 2019-10-09

  • 2019-09-22

  • 2019-10-23

  • 2019-11-08

  • 2019-10-19

  • 2019-10-09

  • 2019-10-23

  • 1

    2019-09-26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09-23

  • 2022-12-19

  • 2019-10-19

  • 2019-10-17

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2024只有医生知道!1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