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 > 地图 >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2024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范文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相关栏目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热门栏目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推荐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

(共 2236 篇)

  • 1、 《朝花夕拾》读后感2024范文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鲁迅先生所著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指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作者回忆少年时代5,犹如清晨开放的花到傍晚才摘取,虽然失去了盛开时的艳丽和芬芳,但夕阳的映照却使它平添了一种风韵,使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我看着,陷入了沉思

    我喜欢在有空时回忆往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在迷人和晕眩之中,我仿佛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一件件永难忘怀的事情,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这一切构成了我整个童年时代的回忆。使我整个放松了下来,将现在的一切烦恼抛之脑后,沉浸与其中。

    小时侯,我会在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个小错误而举手指出,否则决不罢休;如今,即使,老师一连几个错别字或小毛病,我除了,翻资料外,就不会有其他动作。

    小时候,我会因为捡到一枚硬币而欣喜若狂,并得到父母、老师的表扬;而如今的我,看到地上有一枚硬币,看一眼就过去,对它置之不理。

    小时侯,我会因为晚上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感到恐惧因此大吵大闹,现在,晚上独自一人躺在床上,在一片漆黑中,没有恐惧,只是想一些琐事。

    在这漫长的19个年头中,许多记忆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悄然无声地逝去,唯有那记录着你的所得所失的足迹永远会驻留在记忆中,让人难以忘怀。我真希望不要失去童年的那种快乐,天真﹑朝气蓬勃﹑无忧无虑

    童年就像一杯浓郁可口的咖啡,品味时很甜美,但甜美中带有一点苦涩;而成长则像一杯芳香四溢的茶,入口也许很苦,那是因为你失去了童稚,失去了那份坚持的勇气,失去了一份心灵依慰,但随后你就能品出这茶的醇美、香甜,让人回味无穷,你在成长道路中学到、懂得了许多。

    童年的回忆就像一本令人难忘的日记,不经意一翻会让你感到流连忘返,哭笑不得,但更多的还是欢愉与喜悦。当我们有空时,不妨品品成长这杯茶,翻翻这本日记你会发现:自己得到了许多。

    《朝花夕拾》读后感

    首次捧起鲁迅的《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伢r/??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正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生活

  • 2、 医德?道德?——《朝花夕拾》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是大文豪鲁迅先生写的《朝花夕拾》,其中有一篇《父亲的病》,讲的是文章主人公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等种种丑恶表现,从而揭示了这些人勒索百姓钱财,巫医不分,故弄玄虚,草菅人命的实质。

    我读了文章后和作者的感受一样,可谓天下乌鸦一般黑,作者之前举了一医生治死人的前科,说他平日出诊费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闺女生急病,来请他出诊,因为他那时已经阔得不耐烦了,便非一百元不去,病人家属只能依他。待去时,却只是草草地一看,说道:不要紧的。开一张方子,拿了一百元就走。第二天又请他去出诊,其实病人已死,可又开了药方,花了两百英洋,哎,真可谓是人吃人啊!在文章主人公请他出诊时,他胡乱开出条件,还要病人家去找药引,使主人公忙得不可开交,最后,没治好病,反而把皮球踢给了另一个更黑心的医生,叫何廉陈,他的诊费更高,药引更离奇,可最后主人公的父亲还是死了。虽然文中作者只字未提自己的巫医的评价,可却处处体现着黑暗社会中巫医丑恶行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向百姓勒索钱财。

    说到医生向百姓勒索钱财,我想起了我们班主任老师去杭州看皮肤病的事,她为了看专家门诊,早上很早就去排队,排了几个小时才排到,又花了高价挂号,而那个医生也只是草草地看一下了事,开了一方,用药后一点效果也没有,后来又去了几次,如同第一次一样,只是加了点药而已,问诊时医生还抱怨说这点小病还来复诊,要是我就要求退钱了,李老师有点仁慈没介意。他们这样赚的钱是黑心钱,人家总说做医生要医德为上,我看他们的心中只有钱,还是什么专家门诊呢!

    读了《父亲的病》一文,我深深地感慨:无论身为什么职务,哪怕是乞丐,都要有道德,医生要有医德、警察要有警风一个有道德的人无论他有多困难人们也会信他、帮助他,如果他没道德,死了人家也会说他活该。所以有道德是最重要的做人准则,就如古人所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3、 朝花夕拾观后感范文欣赏

    《朝花夕拾》是一部由鲁迅著作的散文集,相信很多朋友在学生时代的时候都已经学过一部分,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一起欣赏吧!

    我大概是因用脑过度而导致了亢奋,半夜两点半,眼睛闲的发慌,找点事做做。因之爬起看书。

    莫名其妙地看起了鲁迅,鬼使神差地把《朝花夕拾》完整地读完一遍。《朝花夕拾》是初中必读科目,说来我和这本书孽缘不浅。约莫我六年级成为一家书店的会员,特权是免费挑三本书,我挑了《呼啸山庄》《福尔摩斯探案选》和《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第一本留存至今,第二本送人,独这本必读书目随便翻翻便搁置到尘埃中,最后不知所踪。多半是当作恩惠给了后辈,心态是教科书送人永远不心疼。

    说起来,这是第一次完整读完一遍。这样倒显得我是一个初中偷懒到大学才记得补课的顽劣学生,其实不然。犹记过了几年后的暑假,为督促自己读《朝花夕拾》,我特意买了新课标阅读题丛书,文本和题二合一的丛书,读书的同时也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不,做阅读题的能力。我给自己多加了一项作业,这份好学之心在现在仍可毫不羞耻地讴歌一番。

    每年暑假总要在奶奶家住上一个月。盛暑乡间蝉鸣得厉害,也不舍得拿雪糕解暑,一天只能吃两个,吃一个少一个。客厅矮几的高度刚到我的小腿,我坐在木头小圆凳上蜷缩着,克服着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困难,半个身子趴在矮几上一行一行地读。

    第一篇是《狗猫鼠》,印象深刻。本以为会是和老舍写猫一样地自然可爱,读到仇猫听不得猫叫用长棍子打猫之类的,不忍读下文。恰逢奶奶家有只黑猫,我也恰好不喜欢它,但从未有过伤害之心,对比之下,不禁埋怨鲁迅此人太没有爱心!至于后面的阅读题,还是照套路把鲁迅此人胡吹一通,文笔老道成熟,描写生动细致。

    还有一题要求分析猫的形象,我读完此篇文章,脑中只记得文中一则猫是老虎的老师,最后留了上树的功夫,从而保住性命的故事,便挥毫写下猫象征机智勇敢留有余地的一部分人的完美答案。

    后来对了答案,发现答案抄了原文,颇与人们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之类,我用红笔在空白处写道答案记得在文中找。

    或许是察觉了鲁迅文章的晦涩,我看了看目录,决定找个有趣的来看看。一眼就看到了《无常》,心想鬼故事题材肯定有趣。有趣的地方在于,明明我认识的字儿连到一起就看不懂。

    开头第一句就遭遇了无常迎神赛会这一天出巡的神,如果是掌握生杀之权的,不,这生杀之权四个字不大妥,凡是神,在中国仿佛都有些随意杀人的权柄似

  • 4、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2篇

    朝花夕拾一书由鲁迅所著,是一本散文合集,相信大家都读过其中的内容。下面小编带来的是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2篇。有兴趣的小伙伴进来看看吧。

    除去雨果,不算上金庸,鲁迅便是我最喜欢的中国作家。鲁迅的思想、教育,如风雨般丝丝哺育着人民,滋润着中华。他那趣味却蕴含深刻内涵的文字,使我过目不忘,铭刻心间。虽然鲁迅先生已逝去多年,但他那字里行间溢满对中国一腔热血的文章,却是永垂不朽!

    《朝花夕拾》这部回忆性散文集令我难以忘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它重重撞击了我的心。当时,中国一盘散沙,已经不能与海外诸国相比较了。在邻国日本看来,中国只是一个弱国。《藤野先生》中的那一句话,让我心痛,甚至愤怒起来:中国是弱国,中国人自然是低能儿在日本民众的侮辱下,那些留日青年自然悲愤,可他们努力了吗?并没有,他们只是无助()地祈祷祖国强大起来,却又不让人怜悯,但这些国人却眼睁睁地看着影片中同胞被杀,还与日本学生一起欢呼,这种国人,让我可怜,甚至令我觉得可恨!

    这些骨子里麻木的国人,实在是让人厌恶。另一篇在我心里烙下深深伤疤的便是《二十四孝图》。

    《二十四孝图》原是培养孩子孝心的,可令鲁迅先生所反感的郭巨埋儿着实令我不寒而栗,甚至使年幼时的鲁迅觉得白发的祖母,是和我不两立的人,啊!这种封建孝道非但没有使孩子们怀有孝心,反而留下了可怕的阴影,甚至损害了祖国的振兴!封建礼教真是有奇毒哇!

    鲁迅先生在文学的领域里做着斗争,大胆指出中国存在的弊端,抨击了社会上的伪君子,使中华一点点崛起。

    鲁迅先生,在您的精神指导下,中国不再是弱国了,国人也不再是低能儿了,中华民族,又重新站起来了!

    我喜欢三毛,喜欢《撒哈拉的故事》的浪漫漂泊;我喜欢史铁生,喜欢《我与地坛》的无限愁情;我喜欢曹文轩,喜欢《草房子》的缤纷童年。

    但是,我更喜欢鲁迅,喜欢《朝花夕拾》的昨天、今天、明天。纸页沙沙,书香缕缕。这本书捧在我手中,要说最喜欢的还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则。

    读着读着,顺着作者优美的文字,我仿佛和年幼时的鲁迅一起置身于满是花鸟鱼虫的百草园中,躺在高大的皂荚树的树荫下,听鸣蝉长吟,看黄蜂嗡的一下,在天空中,划过一道弧线,钻入花丛中,聆听叫天子、油蛉和蟋蟀喧闹又充满趣儿的音乐。

    沉醉其中,支起架儿,捕起了鸟儿,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

  • 5、 朝花夕拾读后感21篇

    《朝花夕拾》一书由鲁迅所著,记录了鲁迅青年时期的故事,这是一本回忆录,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志趣的养成以及后来在文学上的成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21篇。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谱写一曲童年的优美往事,文中作者描写了色调不同,情韵不同的两大地方,先写百草园,后写三味书屋,顾名思义,百草园是个荒凉的地方,可它却是作者的乐园,连那青青的野草丛中,也氤氲着动人的故事,这种结构安排是极具匠心的,这一插叙从另一方面丰富了作品的内容,别开生面的为作品拓展了新天地,百草园也因为这个变得更有魅力了。

    而三味书屋的景致就完全不同了,如果说百草园的清新神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三味书屋的昏暗枯燥森严,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但鲁迅却没有把书塾写成儿童的囚牢了,在那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里,却一股亲切的气氛流动其间,这就是儿童的诙谐。

    作为一篇回忆性散文,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记叙为主,语言上简洁清新,生动自然,轻松流畅,饶有风趣,让人耳目一新。

    2

    孩童的天性向来是活泼的,但旧孝道禁锢了他们的思想,以不切实际的方式来教学,遂得到一个适得其反的效果,孝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如果打开的方式不对,就会导致不善的后果.譬如文章最后所言的认为父母()是对自己生命有妨碍的人.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分寸,有分寸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优效.

    3

    无常,是一个有人情味的鬼。他在遇见母亲伤心时,放走了他的儿子半日,这对于一个小鬼,改变生死是一个很严重的过失。但无常能不畏阎王的惩罚而破例,也充分体现了他人情味的一面。在作者提到的正人君子,对社会的讽刺是读者们都能看出来的。对于无常的赞美,也不用再说。我自己认为无常的故事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不是人,但却比许多人都会做正确的选择,他是个好鬼,更是个好人

    4

    文中有着这么一句话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仅仅这么一句话,就已不能将父亲的死归咎到中医身上,救活了,是幸运,是命大。救不活却仅仅只是因为医师没本事,医师骗钱?这个看事角度是真的有些不错,在那个年代,死人貌似不算什么难见的大事,然而人们就将生的希望全寄托在他人身上,这么说,当时出问题的本就不是中医的问题,就是社会出现了问题,那么现在人一说起鲁迅弃医从文,满是敬佩,满是崇拜,他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代价,有什么向往的?而且总是分中医西医什么的,我就认为,不应该这

  • 6、 【暑假征文】《朝花夕拾》读后感

    【暑假征文】《朝花夕拾》读后感

    姓名:赵菲菲

    性别:女

    学校:天津市红桥区跃进里小学 出生日期:2007年5月

    清晨绽放的花因有初阳的陪衬,显得无比娇嫩欲滴,而傍晚的花失去了娇艳,在落日的照射下显得别有风韵,此时去摘取,底蕴自然比清晨的花要深厚的多。作者在风烛残年的时候写下了这本书,在那时回忆起孩童时代的点点滴滴,心中必然会有许多的不舍和留恋。 《朝花夕拾》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的经历,生动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画面。而它用特别的名字暗示了作者写它时的心情。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幸福、充满童趣的画面。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读鲁迅先生的这篇童年回忆散文,感受鲁迅先生心底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仿佛看见幼年的鲁迅先生奔跑在百草园中,追捕着蝴蝶、偷看着小虫、机灵的爬树、努力的大笑;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游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我不明白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也许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吧。

    很多人的童年已渐渐遥远,留下的只是些散琐的记忆,倒不如细读一下《朝花夕拾》,体会不同年代的童年之梦,和鲁迅一起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 7、 朝花夕拾读后感5篇
    篇一:朝花夕拾读后感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走进他与众不同的生活,品味他真实而又丰富的情感,在一阵风过后留下的是满心的芬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录下了鲁迅的童年生活,那份天然质朴的童真童趣不经意间流露在字里行间,一下子把我拉回了趣味横生的百草园。幼年的鲁迅独自一人蹲在墙角,他闭上双眼,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大自然的交响乐,心中的杂念似乎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净化,快乐与自由溢满心田,没有了大人的束缚,可以与昆虫玩耍,是极好的。突然间,我又猛地被拉回了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当寿镜吾先生手捧课本正忘我的朗诵时,学生们的心思却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他们饶有兴趣的做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游戏,而鲁迅先生正投入自己的画画世界中…… 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早已跃然纸上,而我也一直被他所深深感染着,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父母整日管束着我们,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童年离我们渐行渐远,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纷纷扰扰的生活之中,脑海中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忆,每当阳光将回忆晒得蓬松起来,心情似乎也明朗了许多。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回忆童年时与伙伴嬉戏玩闹,生活似乎增添了一份色彩。莎士比亚说过:“在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懂得珍惜是一件重要的事,常常回忆是一件美好而又幸福的事。 篇二:朝花夕拾读后感 这个作品记述了鲁迅先生童年时的生活及青年时的求学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 在这十篇散文中,我对《二十四孝图》感触最稳深刻。 当在第一才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有很想看看这个二十四孝图,我想看看这二十四个小子是怎样实行自己的孝道,那场面一定很令人感动吧。真应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了,读完《二十四孝图》后我一点儿也没觉得感动,取而代之的而是气愤,难道这个就是所谓的孝道?从中我没有看到“孝”这个字,这压根儿就是摧残,他们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这就是孝?错,大错特错。这是他们借着孝来实现自己的一己私念罢了。可见,这摧残性命的“孝”是多么可怕啊。一个个多么无辜的性命就这么的没了。 我很庆幸
  • 8、 朝花夕拾读后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 读后感 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那里去了?!’……”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然后与玩伴一起捕鸟,但由于性急,总是捕不到很多;他又常听保姆长妈妈讲故事,因而非常害怕百草园中的那条赤练蛇。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许是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真不懂自己怎么会那么喜爱《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充满激情。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表现了他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整日被父母、家奴管束着,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我已经远离了童年,进入了少年,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之中,纷纷挠挠的生活之中。但我自己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有时还做着甜美的童年之梦。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我家原属市郊,附近有一大片田野,小时候,总去那里享受着春日的阳光,秋日的清风,还有那片总被我采得一朵不剩的油菜花,我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小时候,每天一吃完饭嘴都不擦就去邻家串门子,和小伙伴一起去吃豆腐花,一起去田野里玩,时不时还跌进泥坑变出个“小泥人”,采了各式各样的花,又生怕主人找来,就把花藏在树洞里,一会儿回去花早就枯萎了,但我仍沉醉在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之中。而如今,田野上造起了楼房,我和小伙伴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努力着

  • 9、 朝花夕拾读后感大全

    朝花夕拾读后感,这是鲁迅的一本书,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朝花夕拾读后感,欢迎阅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1】

    《朝花夕拾》是鲁迅在受到政府的压迫、学者们的排挤,又历经战乱后写下的回忆。

    作者在这样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委实不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复杂。

    一个人到了只剩了回忆时候,生涯大概总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

    有读书机会了,学校又是乌烟瘴气,想看的书,长辈认为不对,学了知识,却什么也做不成;爬了几次桅杆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就能掘出金银铜锡来么?是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对这一连串苦乐参半的事件的记叙中,作者还追究了自己的一些思想根源,例如仇猫,小小的,带给作者遐想的隐鼠的失踪,只是个象征的意念: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这才是作者仇猫的动机:它在夺人所爱。

    从鲁迅先生一生的经历看:嫉恶如仇,不过是对缺乏爱、失落爱、痛惜爱的一个自然反应罢了。

    对这个细节下作者又给自己开了个伤心的玩笑:他的仇猫是毫无道理的,虽然猫吃老鼠,但他的隐鼠却不是猫吃的,而是被长妈妈踏死的,那么是否要恨长妈妈呢?在下一节回忆中,长妈妈也确实有些让人生厌,睡觉时占领了全床,满脑子的穷规矩和愚昧的信念,就是这样一位长妈妈,却把作者日思夜想的,别人都不能重视的渴望化成了现实,不懂识文断字的长妈妈把她自己都叫不出名的《山海经》买来,送给了我。

    正因为长妈妈这颗未被旧道德泯灭的爱心,使作者忆起她,追念她。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灌输不来的。

    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

    走过求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

    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

  • 10、 朝花夕拾野草读后感

    《野草》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鲁迅借种子的力来说明生命力是不可抗拒的,借此来启发和鼓舞当时的人们去抗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朝花夕拾野草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野草读后感【1】

    生命的意义在一定时候得到了无限的扩张,变成了不可抗拒的顽强。

    小小的绿苗,通过自己的汗水,掀翻了压在她身上的巨大石头,表现了不畏困难,勇于磨练,永远乐观的可贵精神,

    野草的这种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困难和不幸,只要我一步一个脚印,不屈不挠地前进,生活道路中的成功也就会与我们相逢。

    就好比,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导致社会功能的不正常,导致社会家庭生活的不科学不健康,谁之过?社会管理者的责任,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责任。

    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争取和使用我们手中的权力,缺乏对利益保护的追求认识和理解。

    民主与科学是人类发展进步的锐利武器,经过流血牺牲换来的宝贵财富却让我们弃之如敝履,能不说是我们的悲哀吗?一个缺乏有机统一组织的社会系统是不可能完全表现他的生命的丰富和生动的,一个健康的生命机体,有完善的系统组织,保证了功能的健全和活动的正常,实现了生命的完美展现,这才是可喜可贺的人生历史。

    野草读后感【2】

    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我读几遍了,头脑仍然一片空白。

    要是说非得找几个词来概括它给我的印象的话,那就是:旷野,荒原,燃烧。

    我甚至已经记不清楚《野草》里是否有这几个词,也不想翻书去求证。

    我想有时候读书不求甚解也好,起码留给自己一个想象的空间。

    所以我想极力避开人们对《野草》的解读,虽然那会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并且会让我了解到诸多关于革命、荒诞、存在、本体等等之类的伟大意义。

    我并非不承认或者不赞同人们的看法,只是这些东西看多了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深恶痛绝之感。

    因为是读后感,因此就减去了学术上的种种规范,说话可以相对放肆坦诚,所以下面我将张口胡言乱语了,请诸君做好心理准备。

    人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总会产生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从而做出一些不同寻常的举动来,这样事情就变得有趣了。

    我很喜欢《野草》,也很尊敬鲁迅先生,他文中所显示出来的荒原意识让我的神经异常活跃和兴奋,以至于在阅读时我完全沉浸在里面的场景里了。

    不过这个场景仅仅是我自己想象的而已,并非是鲁迅先生在写作时头脑所浮现的场景。

    但我觉得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理解,我总是相信有那么一个世界我们从未抵达。

    这个世界它不应该属于任何一个时代,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4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20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
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2024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教您怎么写朝花夕拾题辞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