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 地图 >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相关栏目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热门栏目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推荐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共 5469 篇)

  • 1、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精选

    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编写很多文档,范文的出现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以通过阅读资料和范文来学习写作,还不知道如何撰写范文吗?请你阅读读后感大全辑为你编辑整理的《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篇1)

    在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著,叫《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本叫做《往事重提》,收集了鲁迅先生记述他童年和青年糊口片断的10片文章。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大量使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咋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糊口,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离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前面写的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糊口,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戴落拓不羁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恍惚了,有时竟会健忘带领节;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当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藐视立场形成了光鲜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正人。

    《朝花夕拾》用平实的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丰硕而有内涵的童年故事,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体现了鲁讯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

    固然在鲁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痛快的事情,但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无邪灿漫的感情,让人面前不由泛起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天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披发文,正如读着发自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天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留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固然有寿先生的严肃教诲,却仍耐不外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触感染都是那么无邪烂漫,令人回味,也引起了我心中的共识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布满激情。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篇2)

    我读鲁迅先生的这篇充满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处鲁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突然间,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又采摘野花野果,

  • 2、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集锦5篇)

    下面小编为您呈送了“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主题的相关内容,我们在很早甚至是学生的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文档,范文正在被广泛的使用和借鉴。多多地去借鉴范文的整体框架很重要。不知道你有没有在找范文呢?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受 篇1

    曾几何时,我已经离童年远去,但我还时常梦见自己五彩缤纷的童年。回忆起那些童年琐事,还时常记忆犹新,忍俊不禁。

    在这个寒假,我拜读了鲁迅先生所着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它由十篇散文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成长道路。在回忆往事的基础上,鲁迅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使它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是现代回忆性散文的典范之作。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首先使用了许多鲜亮的文字记叙在百草园无忧无虑的生活,接着再写道“我”不得不告别百草园去三味书屋上学。开头的几段写百草园很好地反衬了后来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体现了鲁迅对旧社会私塾的不满。

    《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学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鲁迅在《琐记》里回忆了隔壁家的衍太太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让孩子做危险的事,给鲁迅看不健康的图片,教鲁迅偷妈妈的首饰,但对自己的孩子十分严格。表现出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下载了《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在《父亲的病》这篇文章中,鲁迅的父亲被江湖庸医耽误,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

  • 3、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模板8篇)

    书籍会使人产生探索世界的欲望,当我们通过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获得了一定的心得体会时。读后感是按照自己的逻辑来组织自己的语言,穿插自己的所思所想。下面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篇1)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得。第一次读他的文章,确是课本中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散文集《朝花夕拾》里的一篇。在这以后,我和鲁迅的距离一下拉近了很多。朴实的文笔中透露出细腻的情感,仿佛在与亲人交谈一样。

    在这个寒假里,我细细品读了这本《朝花夕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阿长与山海经》令我印象最深。它所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

    《五猖会》在童年的鲁迅心中是一个节日。前面写的是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的急切,中间父亲突然出现,强迫“我”背诵《鉴略》。鲁迅的心理,从兴奋,到扫兴、忐忑到无奈和痛苦都生动的体现了出来。表达了鲁迅童年时对五猖会的向往,也同时点名了封建教育的强制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这一点是我初读《五猖会》时没有发觉到的。

    《朝花夕拾》,在这本书中,无处没有鲁迅细致的描写和真挚的感情,无处没有鲁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每一次阅读,总能悟出不同的道理。

    最近我读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它的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

    文章中表述了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从他的童年琐事讲到他的成长经历。那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好像又把我带回了童年,故事中充满了童真和童趣。有时会令人大笑,有时会令人感动。这本书带我进入了甜美的童年之梦。

    在《猫·狗·鼠》中,鲁迅先生借童年对猫的仇恨表示了对当时仗势欺人的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细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眼里不由出现了一副副令人神往的自然画面。

    《锁记》用借事喻人的手法,通过写衍太太幸灾乐祸、造谣诬陷。表现了她的丑恶嘴脸,也是当时鲁

  • 4、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1000字精选9篇

    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更具有价值的知识内容。在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以后,不禁让人产生情感共鸣。面对作品时,我们应该在不同的方面考虑书写下来。作品的读后感在哪里寻找模板?下面是我们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 篇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有着趣味性,又不失文字美,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因此深得许多读者的喜爱,那么你知道《朝花夕拾》读后感该怎么写吗?为了方便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最新版5篇,欢迎阅读!

    《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篇一】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回忆文”。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朝花夕拾》,正同于它另类的名字一样,这本脍炙人口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的岁月里写下的。老了,累了,回味起童年时的点点滴滴,心中还是会有当初的味道,想必还别有一番滋味吧。

    从书卷里散透出的天真烂漫,不经意间似乎也把我感染了,或许鲁迅的文章真有什么魔力吧,他用一个孩子处世不深的目光探射了我的心,引起了我的共鸣。

    虽然在书塾读书很烦闷,但是我觉得鲁迅的小时候还是很快乐的,看到这,总是能回想起小时候的趣事,在现在看来,总觉得小时候无忧无虑,我多麽想再回到小时候,在体验一下那小时候的事情,虽说现在回想起小时候的,感到无聊,没趣。但在小时候,是多麽值得回忆的事啊。

    还记得那一次,我去乡下玩,和小伙伴下水捉鱼和虾,虽说是个小溪,但还是令我恐惧,但是为了面子,还是下去了。很快我就适应了在水里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拿个小篓子捉鱼捉虾,我不会捉,看着小伙伴捉,看着看着我的手痒痒了,于是我也开始捉了,虽说不大会但是好歹我还捉上来了一两条。我便沾沾自喜。我在水里摸索一会,摸到一个长长的,滑滑的,我一想:不好我赶紧把捉的东西往岸上一甩,一看——啊啊啊!!!蛇啊!这是小伙伴围了上来,打家讨论来讨论去,把它……嘿嘿!小伙伴拿着几个小棍,把它挑来挑去,不让它走。蛇不大我们便把它的头压住,然后生起一堆火,然后把它的尾巴放在火里……

    那次的经历让我记忆犹深。

    老师也曾说过:只有情感才能把文章变成有血有肉的。他的一切话语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疑。他

  • 5、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800字精选

    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作品就是一部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是我们读了一篇文章之后写出来的感想和启发。此时你或许正为写作品读后感而烦恼吧?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仅供你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范文(篇1)

    我是在暑假这段时间,因为要写文章,才了解的鲁迅先生。说实话我对他的兴趣并不是很大,只是课题研究罢了。可是我现在却深深的感到他魅力,我能写成这文章和我关系不大,还是先生感动了我。

    看先生的书,对我来说难度很大,若不看书评,在《朝花夕拾》中我只看懂了3篇一是《父亲的病》,二是《阿长与山海经》,三是《藤野先生》,就通过《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讲我所知道的鲁迅先生。

    《阿长与山海经》---温暖,在我看来这篇文章就是先生,心中暖意的表现,鲁迅先生也有一颗温暖的心,并不是一个顽固分子,亦不是只有仰视才能看到的伟人,鲁迅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个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大家不要忘了,他也是个人,并不是一个个代号,这篇文章只写了一个小人物,叫阿长,她温情,可爱,善良,略带点迷信,对我的各项行为都充满包容。俗话说能写必懂那么鲁迅先生也是一个温情的人了。或许先生还边笑边写呢。他拥有的只不过是一颗心,和我们一样,向往光明与温暖;怀念美好与真诚,这一点和我们这些市井小民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们只装自己,他却装了所有人。

    《父亲的病》---孝道与批判,各种书评都只说了批判,可是诸位都忘了,这是回忆,是在现实无处躲避,不看再想之下的回忆,是真实的。并且那时凭借鲁迅不富裕的家境,要支付高昂的出诊费。还在各种艰辛的条件下去取药引,并真心实意的希望父亲好起来。并且他不迷信却还违背了自己的信仰,听从衍太太的话,给父亲烧《高王经》无不见到她的孝道与执着。

    综上两点,先生是一个邻家的长者,若说是一个斗士,那么钢铁的甲壳下一定有颗温暖的心。

    在他那温暖的心之上,还有爱;弃医从文的魄力;救天下人于水火的的壮志。这样才造就了先生,他的心中充满了爱。这份爱渗透进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所以纵然他文章里没有华丽的词藻,质朴的气息也会让人甘愿。但凡读过的人都会感到爱的渗透。正因为,他心归大众,所以伟大;超越自我;所以不朽。他渴望着中国人摆脱阿q的奴颜媚骨;甩掉孔乙己喝酒时的长衫;丢掉祥林嫂手中开裂的长杆。所以他悲悯;怒吼;咆哮,从他的笔尖喷涌而出。我

  • 6、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800字(精选12篇)

    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在读作者写的作品时,不能马观花地读,需要仔细地领会,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能用读后感记录下来,如何让自己撰写的作品读后感更有新意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篇1)

    《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记得小时候,上海的某一年冬天,下过一场大雪,一场有积雪的大雪。能想象得到当时出家门的时候,必须是手上戴着手套,头上顶着帽子,裹得严严实实的。那年,抵抗不了上海的寒冷,生病了,要去医院。却似乎没有沾到半点雪。印象里是出租车窗外绿化带上的一层雪。还有初次见到的雪花,只是不能碰,刚快碰到就被一旁的大人拦下来。这是“不乖”的表现。回想起来,如果此刻的我,仍能想起当年的冰凉,哪怕是透过手套得来的湿嗒嗒的冰凉,或许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成为落笔的资本。只是此刻,倒宁愿忘记那场雪了呢,因为没有乐趣,仅有被约束的难受!

    与我们的生活相比,《朝花夕拾》里的私塾里的生活,又或许要难过上许多倍。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此刻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欢乐不起来。我正理解,所谓更加“全面”的教育但没有一点兴趣,很累,很累。我不再能够体会,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欢乐。

    没想到一本普通的《朝花夕拾》,却能够在这么多生活中的小回忆引起我的反思,或许这就是平常生活中折射出的大道理吧。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篇2)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读他的文章就好比品尝一杯浓浓的咖啡,让人回味无穷。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学宝库中,鲁迅的散文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朴实的文笔,真实又细腻的感情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历经磨难的年代。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我们最耳熟能详的,读了《朝花夕拾》,它给我的

  • 7、 鲁迅朝花夕拾的读后感900字集锦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我们在平常要多读一些具有知识含量的经典书籍。作品是作者写的,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属于自己的作品读后感,优秀的作品读后感怎么才能够写出来呢?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鲁迅朝花夕拾的读后感900字集锦”,敬请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鲁迅朝花夕拾的读后感(篇1)

    屋外飘洒着小雨,牛毛般细嫩,银丝般晶莹。雨滴落在书上,我轻轻用手擦去,留下斑斑水迹。再一次捧起那本淡绿色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散发出独特的童真,随着那一片片思念的云彩飞向那曾属于我们久违的世界……晨曦中的鲜花故然绽放着娇嫩的花瓣,焕发着淡淡的清香,顶着残阳采的花失去了晨曦中的娇嫩与芳菲,却平添了一种迟来的成熟、风韵。这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一个沾满碎屑的青葱时光。

    我又看到了鲁迅的父亲,儿时的鲁迅对五猖会充满了期待兴奋,而这一切愉悦的好奇的思绪,却在父亲突如其来安排的一个任务后,有晴阴,由兴奋向失落无奈。这一心理波动的描写,表现的不仅仅是鲁迅本身的情感变化,还反映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然而鲁迅从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父亲被庸医治死,后来,鲁迅听从了衍太太的话,在父亲临终前大叫,大声哭喊,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这是让鲁迅灵魂永远不安的痛。但现如今,已很难在物质充裕的现实生活中找到如小说中沉香,哪吒等那些孝能够感动天的故事了。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为了拥有更好的生活,为了拥有更成功的事业,人们无暇停下忙碌的脚步尽心地照顾年迈的父母。有能力给予父母优质的生活条件,却难以满足父母那份期待关怀的心愿。

    我又来到了百草园,草木茂盛,鲜花遍地。鲁迅在这里享受到了童年的无限乐趣。雪地捉鸟,叠罗汉,拔首乌弄坏了后墙,采野果吃,都是鲁迅儿时最快乐的游戏,儿童的生活趣味是广阔的。还记得我小时候,也拥有同样的美丽的童年呢。我喜欢奔跑在小路上,就算是盲目地跑着,也会因为风在耳旁吹过的声音感到兴奋与充实。我也喜欢藏起来,看着伙伴和父母找我的焦急身影窃笑,然后再静静地走到他们背后,若无其事地拍拍他们肩膀……

    我又踏进了三味书屋,小小的书屋,束缚着多少孩子的童年,约束着多少孩童好玩的天性,封建的书橱教育,孩子只能读书,背书,连问题都不能问,孩子们的童年是灰色的,没有一点乐趣,看着那不知所云的文言文,只能死记硬背。孩子们

  • 8、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1000字(读后感范文)

    手捧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品味着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思想,神驰思骋间,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在《自嘲》诗中所说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希望读后感大全的优质读后感能够给您带来灵感。

    《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性散文,通过回忆往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性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过程。

    单单从书名来看,是有所譬喻的,“朝花”意在说,往事就好比清晨绽放的鲜花,在晨曦中,显得是那么地娇嫩美丽。“夕拾”意在说,若干年后回忆起这些往事,就像到了夕阳西下时才去摘取,虽然那时早已失去了刚刚盛开时的娇艳与芳菲,但晚霞的照射却使它平添了一种异于平常的风韵。

    而鲁迅写这十篇回忆性散文时,正是因他以文抨击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被国民党当局通缉,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之时,虽然作品都是追忆往事,但鲁迅在写这些往事的时候,意在“借题发挥”,映射、讥讽当时病态的社会现状。

    文品就是人品,鲁迅对国家和人民的爱,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在这十篇回忆性散文中也可见一斑。读来,让人痛快淋漓,回味无穷。

    像在《朝花夕拾》的第一篇《狗·猫·鼠》中,鲁迅先生采用托物喻人的手法,以写“仇猫”,来讽刺像猫一样的反动统治者的帮凶。同时,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也流露出对像隐鼠一样的弱势群体的怜悯与关心。

    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读到了在百草园里玩耍嬉戏、与昆虫为伴的鲁迅,我也读到了在三味书屋里偷着去玩乐,用荆川纸偷偷画画的鲁迅,这样的生活,是鲁迅的人生中最靓丽的一抹颜色。可读着读着,我却品尝到了淡淡的苦涩,这苦涩,是枯燥的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所给予的。我一直在思考,思考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写三味书屋生活的枯燥,终于,我慢慢领悟到了,鲁迅在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也有深意,那就是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在《父亲的病》这篇散文中,鲁迅先生写了两位“名医”在为父亲治病中,所开药引很是独特,但这独特的药引却使父亲的病一日甚于一日。这样的叙述,表达了鲁迅先生对庸医误人,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无耻行径的痛恨。

    而在《阿长与》一文中,鲁迅先生不着痕迹地控诉了封建思想对广大人民的毒害;在《二十四孝图》中,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在《五猖会》中,形象地描写了封建制度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在《无常》中,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对人世的不公的愤慨;在《琐记》里,深刻地剖析了人性中的阴暗面;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揭

  • 9、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

    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一生中他写过很多著名的作品。《朝花夕拾》就是其中之一。

    更多读后感请参考,读后感大全网,如转载请标注来源!m.dhb100.com

    朝花夕拾是作者写童年少年与青年时期的回忆性散文集,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提供了一个关于风俗所适合人物美丑的价值观念。里面有十篇散文组成较完整的描述了鲁迅从童年到青年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

    这篇文章中。作者从自身的生活感受中赞美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封建旧俗及文化进行了深刻的揭露、讽刺和批判。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在槽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对童年生活描写的最为详细的,莫过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的幽默充盈,妙趣横生。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代的乐园,里面有菜畦皂,皂荚树,桑葚,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有令蟋蟀等等,那里仿佛是他的整个世界。父亲还教他如何在雪地里捕鸟。但最终,作者还是要告别这些美好的事情,去三味书屋里念书,三位书屋的先生是极方正朴实博学的老人。在那里要认真学习,也可以在后园里玩。充满童趣,生气盎然。

    当然在书中还有许多鲁迅其他的童年故事。鲁迅在这本书里还告诉我们,要珍惜童年时光,童年的时光是人生的一大笔财富。一定要好好珍惜,不要等错过了才去后悔。

    读了这本书。我还想到了自己童年的生活。其实在那时候我也挺喜欢捉蚂蚱的。但是我不敢摸它,于是我就负责看动静,草坪里哪几根草晃动的比较厉害,瞬间又转移另外几根草上。那一定是一只蚂蚱在那里跳。于是我就大声呼喊着,让其他小伙伴们来抓,一小会儿满满可以抓够一大瓶,最后再把它们放生。尤其是在老家黄河大坝边,蚂蚱很多,每次都收获满满。

    《朝花夕拾》里,鲁迅先生琐碎的童年回忆,既温馨又理性。为我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年代里不一样的童年。鲁迅先生的作品,也照亮了我前进的步伐。

  • 10、 《朝花夕拾》读后感:社会的镜子

    说到鲁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朝花夕拾》的作者,想必大家对内容至今记忆犹新。那你还记得读完后的感受吗?小编在这里为大家就“朝花夕拾1000字读后感”收录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帮到你。

    《朝花夕拾》读后感【一】

    心目中,有两位文人一生铭记,一位是现代童话大王郑渊洁,他给了我最初的启蒙;另一位便是鲁迅,那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人们常说,一本好书,见证了一段历史,《朝花夕拾》便是如此。

    一本只有十篇文章的回忆散文集,见证了近代中国三十年的变迁,也留给了读者太多太多的感触。封建思想,帝国主意的压迫,中国六亿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那时的鲁迅,只有十四岁。

    十四岁,父亲去世,鲁迅阴遭受诽谤而远离绍兴,到了南京进入雷电学堂。十八岁,只身一人又开始了怨毒日本求学之路。不该那些年龄承受的苦楚,鲁迅用他瘦弱的肩膀担着。初到日本,鲁迅和孙中山先生一样,怀着相同的梦想——学医救国而努力。不同的是,一场讲述日俄战争的电影,改变了鲁迅今后的人生,从此弃医从文。这是莫大的勇气啊!一介平民,硬是用短小的笔尖,划开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埋下的阴霾,让一缕缕阳光,温暖了无数爱国青年的内心。

    之后,鲁迅在北京东交民巷的旧屋里,多了一张藤野严九郎先生的照片,没有了完好的讲义,却给鲁迅今后的生涯做出了无限的铺垫……

    在幼时的鲁迅,也有着平常的童年:“谋杀”自己隐鼠的阿长,却帮自己买来了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背完了《孟子见梁惠王》的前三卷,也伤逝了去看五猖会的热情;告别了逸趣横生的百草园,随着大多数学子一起,进入了三味书屋,请教了镜寿吾先生。仿佛人生都不会有偏差,直到自己父亲濒危,家境衰落。鲁迅的人生也从此逆转。

    《朝花夕拾》并不如《百草集》那样有着浓厚的讽刺意味。相反,书中的背景,没有了夸张的手法,没有了可以的抨击,留下的只是一张张回忆的影子和一段段历史的记忆。腐朽的封建,崇洋媚外的社会风尚,还有大闹牛鬼蛇神的迷信之事,这些在《朝花夕拾》的任务里充分的体现出来。鲁迅就是鲁迅,只有经历了许多常人无法经历的,才会有今天所见的《朝花夕拾》。

    鲁迅再给日本友人增田涉的信中曾提到:这十篇,原文载莽原上,后来被集成书了,原名叫“旧事重提”……后来想一想觉得……于是改名为《朝花夕拾》。起初,鲁迅准备写的十一篇,结果只写了最后一篇《范爱农》便草草结尾了。据回忆录中讲述:这篇写法较差,

  • 2021-05-03

  • 2021-06-3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21-06-09

  • 2019-10-29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1-0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6

  • 2021-08-03

  • 2022-11-19

  • 2023-02-1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1-12

  • 2019-11-06

  • 2022-11-20

  • 2021-11-06

  • 2019-10-29

  • 2019-09-19

  • 2021-10-25

  • 2021-05-31

  • 2019-11-12

  • 2019-10-24

  • 2021-10-14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7-09

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精选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经典鲁迅朝花夕拾读后感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