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 > 地图 >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2024榆树的伤疤读后感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相关栏目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热门栏目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推荐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

(共 6174 篇)

  • 1、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_关于《意林》的读后感300字

    寒假期间,我读了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当我读完《意林》里《榆树的伤疤》这篇文章时,感触很大。

    文章讲的是有一棵榆树,树干上绑了一条铁链用来拴牛,后来,养牛的人把牛牵走了,但留下了这条铁链仍然绑在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树干越长越粗,树皮渐渐覆盖了铁链。不久,一场严重的灾难荷兰榆树病传到了这里。这种病菌横扫这里的榆树,但惟有这棵带铁链的榆树没有受到伤害,原因是榆树从铁链里吸收了大量的铁,所以幸存下来!

    这件事告诉我们:创伤能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对于创伤,我们还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如果我们不能勇敢的承受,创伤还会使人一蹶不振的!

    记得初一下学期的时候,我因为骄傲比自己的好朋友考得好,所以期末考试的时候,我的成绩一落千丈,排名比其中是退步了100多名,我一下子受到了打击,觉悟了。我开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终于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如果没有这次打击,如果我自暴自弃,又会怎样呢?

    创伤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 2、 《大卫的伤疤》有感400字

    我想读完这本书的人,所心里感受的也是融入,哀伤和倾尽一切的抢救。故事中的主角属于虚构,但巴勒斯坦并非虚构,故事中的历史事件和任务并非虚构,我坚信这句话!

    关于苦难。看过好多关于困难史,作为国内人更不会缺少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但是看到这本书中的苦难,让我不由自主的在眼泪的浸泡中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妈妈,兄弟,儿女,1个个的在子弹中倒下,1个个被无情的屠杀,留给还在世的人太多的绝望和崩溃的痛。天天面对的不是阳光和微风,以及橄榄油的清香和收获的喜悦,而是无休止的轰炸、屠杀、耻辱和致死,以及被迫割离挚爱的土地和家乡,一代代成为无家的难民。他们只是想回家。

    关于反抗。他们是那么弱小,他们只是朴实的农民,一辈子辛勤劳作,在橄榄成熟的时间用嘴灵巧的双手铺开那些用来接橄榄的地毯,换来欢乐、舞蹈,家人的相亲相爱和橄榄油的清香。他们也是虔诚的穆斯林,无论历程什么他们都不会忘记多谢安拉,不会质疑真主的力量。但是为什么,1个安分守己百岁的老人被活埋了?1个有着玫瑰色小嘴刚降生的小女小孩腹部被金属弹片炸出了1个洞?1个就要回到深爱的身怀六甲妻子身边的丈夫和救死扶伤的大夫被炸死?,,,,,太多太多了,他们就这么死了,没有任何交待,愧疚,尤甚一丝丝的同情心。即使那样,他们反抗,也只是为了回家。

    关于爱。里面有太多的爱,妈妈对儿女的爱,夫妻之中的爱,同胞的爱,小孩对妈妈的爱,对家乡的爱,对土地的爱。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上一刻还是怀抱里,下一刻就有可能阴阳两隔,因此他们之中的爱更加来之不易。无论你有什么想法,都放在心里,再浓厚的爱,也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残忍的摧毁深藏了,麻木了,但是一直都在。为了爱,为了找到心灵和真的的家,他们坚忍,牺牲,付出。。。。他们只是想回家,回到大家一起的家。

    。。。。。。。。。。

    看完后,对于真正的困难者来说,旁观者从其他人的描述中得到真的信息实在是微乎其微,而他们的生命和耻辱,都被沉没在新闻里。。。

    对于真正的巴勒斯坦人,那些阿拉伯人,他们只是想回家,想回到橄榄树下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呢?为什么要让致死成为他们如影随形的家人呢?真主安拉,保佑他们吧,保佑那些人,健康长寿!

  • 3、 关于榆树的作文模板

    作文是语文学习中必要的组成部分,写作需要准确表达思想观点。我们行文之前,必须要把握作文的整体结构,怎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欢迎本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关于榆树的作文 篇1

    呦,家乡的那棵老榆树呦!

    家门前的那棵老榆树,曾陪伴了我那无忧无虑的童年,拨动了我多少梦幻般的向往。

    在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像1个哨兵1样在院子里了。榆树很高,树干也很粗,要34个人才能围起来,它的枝丫伸向4面8方。

    春天,当第1阵温暖的春风拂过大地时,榆树醒了,从严寒中苏醒过来,长出了枝叶。每1片嫩绿的叶子上,都记录着人们1个朦胧的梦。

    夏天,闷热的天气中时而吹来1阵阵凉爽的风,风中飘着1股迷人的香味。每当夏天来临,榆树的质押上便长满绿色、椭圆形的小叶子,10分茂盛,远远望去,就像1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到了56月,书上便开满了1串串风铃似的小白花,那淡淡的幽香,笼罩着这个小村子。天热时,我喜欢和奶奶1起到槐树底下乘凉,闻着那让人心醉的花香,听着奶奶讲的童话,看着太阳光轻盈地穿过每1个缝隙,然后1缕1缕地洒在大地上。家乡的人们,搬来桌椅,到榆树底下乘凉,老人们摇着蒲扇,大人们打打牌,儿时的伙伴,常常爬上榆树,快乐地嬉戏着。好1幅其乐融融的景象。

    秋天来了,榆树的叶子掉了,像1只只漫天飞舞的蝴蝶,叶子悠然飘下,做着1个再度苏醒的梦……

    隆冬时期,我趴在窗前,默默地注视着那银白色的老槐树,它睡了,睡了……

    槐树,虽没有“岁寒3友”那样又骨气,也没花鲜花那样迷人,可榆树,无私地在人们的背后默默地奉献着。

    呦,家乡的那棵老榆树呦!

    关于榆树的作文 篇2

    我来到实验小学快一年了,每当我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这株枝繁叶茂的大榆树。它那棕灰色的树干夹着一道道时间的纹路;它那一道道年轮培育着一代代芬芳的桃李;它那枝繁叶茂的叶子伴随我们的成长。

    春天,大榆树吐出嫩芽,我们在学校里播下希望,与它一起成长。看到我们的希望一天天在长大,大榆树也一天天走向枝繁叶茂。我们又兴奋又快乐。

    夏天,大榆树枝叶繁茂了,我们的希望也在茁壮成长。在炎热的夏天里,大榆树繁茂的叶子像一把遮阳伞一样为我们乘凉。我们在大榆树下游戏,有快乐又高兴!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金灿灿的像一只只黄蝴蝶,风一过,美丽的黄蝴蝶在空中飞舞起来,慢慢地落在地上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

    冬天,大榆树傲然站在鹅毛大雪里,它那方刚的气势给我们了信心,终于期末

  • 4、 《大卫的伤疤》有感 (400字)

    我想读完这本书的人,所心里感受的也是融入,哀伤和倾尽一切的抢救。“故事中的主角属于虚构,但巴勒斯坦并非虚构,故事中的历史事件和任务并非虚构”,我坚信这句话!

    关于苦难。看过好多关于困难史,作为国内人更不会缺少对南京大屠杀的了解,但是看到这本书中的苦难,让我不由自主的在眼泪的浸泡中从头到尾看完这本书,妈妈,兄弟,儿女,1个个的在子弹中倒下,1个个被无情的屠杀,留给还在世的人太多的绝望和崩溃的痛。天天面对的不是阳光和微风,以及橄榄油的清香和收获的喜悦,而是无休止的轰炸、屠杀、耻辱和致死,以及被迫割离挚爱的土地和家乡,一代代成为无家的难民。他们只是想回家。

    关于反抗。他们是那么弱小,他们只是朴实的农民,一辈子辛勤劳作,在橄榄成熟的时间用嘴灵巧的双手铺开那些用来接橄榄的地毯,换来欢乐、舞蹈,家人的相亲相爱和橄榄油的清香。他们也是虔诚的穆斯林,无论历程什么他们都不会忘记多谢安拉,不会质疑真主的力量。但是为什么,1个安分守己百岁的老人被活埋了?1个有着玫瑰色小嘴刚降生的小女小孩腹部被金属弹片炸出了1个洞?1个就要回到深爱的身怀六甲妻子身边的丈夫和救死扶伤的大夫被炸死?,,,太多太多了,他们就这么死了,没有任何交待,愧疚,尤甚一丝丝的同情心。即使那样,他们反抗,也只是为了回家。

    关于爱。里面有太多的爱,妈妈对儿女的爱,夫妻之中的爱,同胞的爱,小孩对妈妈的爱,对家乡的爱,对土地的爱。在战火纷飞的环境里,上一刻还是怀抱里,下一刻就有可能阴阳两隔,因此他们之中的爱更加来之不易。“无论你有什么想法,都放在心里”,再浓厚的爱,也被现实一次又一次残忍的摧毁深藏了,麻木了,但是一直都在。为了爱,为了找到心灵和真的的家,他们坚忍,牺牲,付出。。。。他们只是想回家,回到大家一起的家。

    。。。。。。。。。。

    看完后,对于真正的困难者来说,旁观者从其他人的描述中得到真的信息实在是微乎其微,而他们的生命和耻辱,都被沉没在新闻里。。。

    对于真正的巴勒斯坦人,那些阿拉伯人,他们只是想回家,想回到橄榄树下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呢?为什么要让致死成为他们如影随形的家人呢?真主安拉,保佑他们吧,保佑那些人,健康长寿!

    编辑推荐:

  • 5、 伤疤的启示作文550字

    那年冬天的一天,下着鹅毛大雪。而我此时心情正如这天气一般,因为我考试考砸了。

    出校门看到妈妈在门口等我,我含泪说出实情。盼着能得到她的理解和安慰,真没想到,她听后给我雪上加霜,叫我接受不了,我一气之下背着书包就跑。由于雪天路滑,加上心情不好。不慎踩着一块石头上,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倒,面部着地,瞬间头破血流,痛得我放声嚎叫,双手捂着脸,血从手缝流出。紧跟在后边的妈妈看到此景吓坏了,边哭边跑过来扶起我,帮我压住创口,弄得我俩满手、衣服都是血,妈妈哭得象个泪人,带我奔向医院急诊室,喊医生。伤口很深,缝了3针,医生告知我们伤口七天拆线,很快就会愈合,但是要留下疤痕。妈妈哭得更伤心了。我躺在病床上,思考一系列过程,总觉得发生这事,是妈妈造成的,和她反复唠叨有直接联系,妈妈有不可推托责任。

    很长时间过去了,又发生了很多类似的事。有一天,姥姥给我买件衣服,叫我试试,看是否合适,而我就是不听,无论姥姥怎么说我就是不试衣服,气得姥姥七三,八四说个不停,我哭了。

    望着满天星星,回忆桩桩往事。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是我太倔强,遇事总想自己的一个理。

    如今,我前额上伤疤早以愈合了,但是留给家人和自己心里的伤痛仍然存在。请所有人和亲人,朋友都好好相处,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我从一处伤疤得到的启示。0

  • 6、 《大榆树和小草》读后感200字

    故事中的大榆树,高大、壮美,但它非常骄傲,总嫌弃小草没用。终于,有一天,风婆婆把它带到了田野里。不久后,下起了大雨,雨水把它根部的土冲走了,一阵狂风把大榆树吹倒了。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不能因自己的优点而骄傲,也不能因别人的缺点而嘲笑!

  • 7、 读必须揭开的伤疤有感作文350字

    这几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叫必须解开的伤疤。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一天,一位福利院的院长在门口发现了一个少了五根手指的弃婴,她给这个女婴取名珍妮。可是有一天,一位新来的体育老师要求院里的孩子做各种超越他们承受能力的游戏。院长知道后大为恼怒,可这位体育老师却坚持了下去。日子久了,院里的孩子们展示了许多强项,就连小珍妮在29年后也登上了残奥会的领奖台。

    掩卷沉思,我心绪万千,想了很多很多。也许在每个人的生命中,总会有一些伤疤残存着,它们像魔鬼一样缠绕着我们的心,我们不愿意去触碰它们。因为只要轻轻一碰,就会隐隐作痛,所以我们选择了回避,选择了躲避,选择了蜷缩在仿佛只有自己的世界里疗伤,慢慢的失去了主观,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开拓新世界的能力。长此以往,伤痕会冰冻我们的情感,令我们无所适从,令我们无力去做我们喜欢的工作与事业,所以有些伤疤,我们不得不揭开。长痛不如短痛,重获独立生存的勇气比什么都重要。

  • 8、 榆树和松树_读故事有感700字

    读过这样一则故事:雪后天晴,一位母亲带着儿子到雪中散步。她看着那些被雪镶上了银边的树木对儿子说:世界上有两种树,倔强的和聪明的。榆树是前者,当雪积在它的枝头时,它宁可被雪压断了枝也不肯弯腰;而松树是后者,当它承受不了枝头的积雪时,会弯下自己的枝桠,让积雪滑落到地上。到最后,榆树被损坏了,而松树却依然挺立在那里。

    世界上也有这两种人:一种好比榆树,宁愿一死也不愿自己的灵魂被玷污;另一种就好比松树,受到压迫时聪明的忍让一时,最终保全了自己。在我看来,前者有宁折不屈的气概和斗争到底的精神,这固然让人钦佩,但我认为,后者能屈能伸,从长计议的性格也值得我们学习。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就是榆树。他宁愿赴常流而葬于鱼腹中,而不愿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他的这种高洁的品质是流芳千载的。但如果他能忍一时之屈,想方设法站起来反抗,以自我之独醒唤众人之皆醒,就算是最后失败了也不留遗憾。而他放弃了,自己倒是留取丹心照汗青了,但楚国人命却还处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越王勾践具有松树的品质。他虽然败于吴国,但并没有一蹶不振,或是走向自我灭亡,而是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刻苦自励,十年后风云再起,成就霸业。

    知行知止为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真正的强者不光要有不屈不挠的意志,还要有一个冷静的、聪明的头脑。榆树很倔强,宁可折断自己也不愿向积雪屈膝;而松树虽然向积雪低了头,但最终坚强地活了下来。榆树是有骨气的,它的骨气露在外面,成了硬气;而松树的骨气隐藏在它那傲视风雪挺拔的躯干中。所以,榆树是感性的,松树是理性的。只有保全了自己,日后才会继续为人类造福。

    朋友,你是愿意做榆树,还是愿意做松树呢?

  • 9、 那一道伤疤作文800字

    不经意间挽起裤脚,膝盖上那一条丑陋不堪的伤疤跃入了我的眼帘,思绪又飘回了那年夏天

    新房子正在装修,充满好奇心的我一直想到里面去看看变得怎么样。但是大人总是以里面太危险的借口一次都不让我进去。处于极其懊恼的我终于在那一天找到了机会。

    家里人都不在,独留我照看弟弟,年幼无知的弟弟就被我骗进了那个他们口中的危险地带。刚刚上去时一路畅通无阻,当看到那些天花板上的灯时,真的难以置信这里还是我家,内心的喜悦无法言喻。高兴的同时耳边传来了一阵摩托车的声音,惨了,妈妈来了。

    赶紧抱着弟弟从楼上下来,内心的喜悦混着害怕,从而没看清脚下的楼梯,哗的一下,两个人就从楼梯上滚了下来。

    妈妈进来得及时,赶忙将我怀里的弟弟接住,而我却难逃从楼梯上滚下来的悲剧。头被撞得冒着金星,而膝盖也因为磕到石阶的石头,撕开了一条大的口子。妈妈忙着安慰受到惊吓的弟弟,似乎将我忘却在了一旁,膝盖的伤口一点一点地渗出血来,皮肉混着细小的沙子,我不敢碰它,因为好疼。好几次将目光投到妈妈的身上,但是她似乎就是不关心我。最后,只好自己扶着墙壁,慢慢地挪出新房。耳边回荡着的仍是妈妈对弟弟的轻声细语。

    以为妈妈只是一时将我忘记,过后会询问我有没有事,但最后等来的却是一句后面柜子里有药,自己抹一下。以及一个远去的背影。滴着泪抹着药,膝盖的痛感侵袭着全身,更击打着我的内心,妈妈不关心我了,她再也不关心我了,同龄人跟我一样受了伤,躺在妈妈怀时撒骄、哭泣,而我泪水模糊了视线,膝盖上的伤口见证着我对母亲的不满。

    随着时间的消逝,膝盖上的伤疤也渐渐褪去了属于它的痕迹,对于母亲,内心的不满也渐渐被生活中的琐事所取代,即使遇到再苦再难的事,我已不会向任何人求助,因为我怕最后等来的是失望。但是,却是到了今天,我才懂得,那不是母亲对我的漠不关心,而是寄托了她无限的爱。

    是她这样独特的教育,使我比别人更早一步学会了自立自强,是她这样充满苦心的成全,磨练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她依旧是爱我的。

    那一道伤疤,充满着回忆,镌刻了记忆,更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吹来了一股自立自强的清风。

  • 10、 读榆树有感600字:做勇敢、坚强的人

    在公园里,固守岗位,为花草遮阴挡寒;在山野间,吐露嫩芽,低调优雅,褪去了世俗的眼光,抹去了艳丽的颜色,只披着一身淡淡的小花儿,留下点点清香;在沙丘上,纵使荒无人烟,天气恶劣,也执着地抬起头,顽强地生长,挡住片片风沙它清高,它执著,它勇敢,它坚强,它更默默奉献,它就是榆树。

    它虽只是一棵普通的树,却有着许多人都没有的高贵品格。人们称赞梅兰竹菊,将它们养在家中玩赏,不知不觉间,使它们失去了那清高的风骨。唯有榆树,不失风骨,勇敢顽强,在寸草不生之地,也能执着地生根、发芽,活得无拘无束,同时也撒下片片绿荫。我爱榆树,不仅爱它挺拔高耸的身姿,更爱它勇敢坚强的高尚品格。

    试问,一棵树在逆境中能不失风骨,人为什么做不到这样?那是因为人们在世俗中忘记了高雅,在舒适的生活中忘记了勇敢坚强;在遇到困难时,怯懦无比,只知退缩。但人们却不以为然,习惯地认为别人都这样,自己这样没什么大不了的,这逐渐形成了一种风气。在困境中,在遇到巨大的挑战时,人们忘了迎难而上,想法设法地逃避,做了缩头乌龟。

    人与其怯懦地活着,倒不如勇敢、坚强一次,试着向困难挑战,永不言弃,这样即使失败,也不会留下遗憾,回首往事,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活着。

    小小的一棵树也有如此崇高的品质,也能让人得到许多启示。或许,是人们把自己看得太高吧。的确,在有些方面,我们不如它。放低心态,向榆树学习,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向榆树学习,变得勇敢、坚强!向榆树学习,学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向榆树学习,找回清高的风骨!

    向一棵树学习,你,会收获更多!

  • 2022-06-01

  • 2019-09-20

  • 2021-09-11

  • 2021-10-01

  • 2019-10-19

  • 2019-11-02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09

  • 2021-09-04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8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1-08

  • 2023-02-14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09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1-08-15

  • 2019-11-11

  • 2019-11-02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榆树的伤疤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榆树的伤疤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榆树的伤疤读后感、2024榆树的伤疤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