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 > 地图 >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2024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范文大全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相关栏目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热门栏目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推荐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

(共 5442 篇)

  • 1、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读后感1000字(3)篇
    乡愁·余光中诗精编读后感1000字 第(1)篇

    余光中的乡愁,有梦牵魂绕的长江黄河,有唐诗宋词小令,有杜牧的烛商隐的夜雨李白的月光和灵均的行吟,有瘦了容光如许的新月与孤星,是立在波上的莲,最是嘉陵江畔童年母亲的呼唤和“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的痛断肝肠。

    余先生的诗充满故国情伤和文人雅趣,缠绵悱恻、清波逐浪、回旋推进,寥寥数语道尽一世的爱恋和想望,厚重如古老的中国,深情若咫尺天涯的游子,读来如见老友,有久别重逢的惊喜和似曾相识的愉悦。

    ◆ 第2章 舟子的悲歌

    >> 除了黄昏一片云,    除了午夜一颗星,    除了心头一个影,    还有一卷惠特曼。

    ◆ 第3章 昨夜你对我一笑

    >> 昨夜你对我一笑,    到如今余音袅袅,    我化作一叶小舟,    随音波上下飘摇。    昨夜你对我一笑,    酒涡里掀起狂涛;    我化作一片落花,    在涡里左右打绕。    昨夜你对我一笑,    啊!    我开始有了骄傲:    打开记忆的盒子,    守财奴似的,    又数了一遍财宝。

    ◆ 第6章 新月和孤星

    >> 像一只寂寞的鸥鸟    追着海上的帆船,    像一只金色的蜜蜂    恋着清香的花瓣;    也没有亲近的拥吻,    只有深深的感受;    也没有海誓和山盟,    只有默默的厮守;    直守到暗夜的尽头,    望瘦了容光如许;    才黯然地一同殉情,    溺在黎明的光里。

    ◆ 第8章 招魂的短笛

    >> 柳树的长发上滴着雨,母亲啊,滴着我的回忆,    魂兮归来,母亲啊,来守这四方的空城。

    ◆ 第12章 我的年轮

    >> 美国太太新修过胡子    的芳草地上,    仍立着一株挂满牛顿的    苹果树,一株    挂满华盛顿的樱桃。

    ◆ 第14章 月光光

    >> 月光光,月是冰过的砒霜    月如砒,月如霜    落在谁的伤口上?

    ◆ 第15章 大度山

    >> 杜鹃花在季节的裙边    闹成缤纷的幼稚园

    ◆ 第17章 等你,在雨中

    >>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    蝉声沉落,蛙声升起    一池的红莲如红焰,在雨中    你来不来都一样,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隔着这样的细雨    永恒,刹那,刹那,永恒    等你,在时间之外    在时间之内,等你,在刹那,在永恒    如果你的手在我的手里,此刻    如果

  • 2、 乡愁余光中读后感

    乡愁余光中读后感(一)

    在现代的诗篇和散文中,有这样一个人。他不但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他对家乡亲人们的思乡,也表现了他盼望祖国大陆的统一。他,就是着名的台湾诗人,《乡愁》的作者余光中。

    自1949年国民党政府退到了台湾,共产党就把解放台湾看作是一件大事。毛主席曾说过: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策。渐渐的,中国和台湾从敌对到友善,开始逐渐走向光明,而到后来,台湾当局发生变化。一些台独分子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阴谋。中国各族儿女和台湾大部分民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台独斗争。

    诗人余光中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亲眼目睹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关系,看到了时隔几十年后,有的人与在大陆的亲人抱头痛哭,叙述着太多的悲欢离合,而有的人只能站在亲人的坟墓前。于是便写了这首小诗《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亲在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坊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头。

    诗虽然不长,不过却表达了他对祖国统一的。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绘了祖国了大好河山和名胜古迹,而有一些则是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而现在,当我们再一次品味这些诗时,不免会产生一种想法:台湾到底何时统一?这种想法到现在还是一个知数。而现在我想说的是:让我们盼望祖国大陆早日统一,不要就此感人的悲剧再次出现。

    当然,余光中作品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只举了一篇,如果本文有什么问题,请给予改正。

    又一次读到余光中先生这首着名的乡愁,其中饱含了作者对故乡、对母亲、对爱人的热爱,进而把感情升华为对祖国大陆的热爱,其中还隐含着作为祖国的一部分早日回归大陆的热切期盼,这个应该是作者写这首诗的深意。

    这首诗以极其平淡简单的文字2020表达了深挚的情感。我觉得这首诗最感人的地方就是诗人写的时候好象不是在用文字2020书写,而是在用心书写,每一个字2020都仿佛是从诗人心底里流出来的感情的泉,细腻而清冽。给每一个离家在外的游子以心理的共鸣和激荡,很久没有回家了,真的有些想家,想念那些爱护自己的亲人。

    乡愁余光中读后感(二)

    应该说,余光中在大陆出现不久,就凝固成了一个文化形象:携一缕乡愁,听一袭冷雨,浅浅海水那边的月下孤影,苍老泪滴。啊,退回唐朝,这分明就是李白的对影三成人,杜甫的凭槛泪泗流。如果仅从这样的文化符号上来读余光中,显然对他是不公平的

  • 3、 读余光中诗集有感600字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伍立杨用这句诗赞扬了台湾桂冠诗人余光中。余光中的诗歌,如璀璨的珍珠,晶莹透亮;如山间的清泉,那般纯净;又如动听的音乐,悠远辽阔。他的诗歌中那荡气回肠的文字,令人心驰神往,回味无穷。

    余光中的诗集,都渗透着浓浓的情——对祖国的热爱与思念。正如《乡愁》中的最后一段: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何等的热爱!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对祖国无限的怀念。作者从小在祖国的怀抱中长大,就如一棵小草,在阳光下自由地生长。在1949年的一天,他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祖国。此后,他十分想念祖国,祖国就如他的母亲,那般慈爱。可是,大陆和台湾之间隔一湾浅浅的海峡竟如隔难愈的裂伤,两岸的争吵何时才能结束?时光飞逝,1966年的余光中远渡重洋,在异国求学,饱受思乡之苦,两岸的争吵却仍在继续,乡愁袭来,他又怎能感到快乐?而今,暖流已融化了阻隔在海峡两岸之间的残冰,两岸同胞的亲情在台风肆虐之后愈见融洽。归来常伴这后土吧,诗人,归来寻你的童年,觅你青葱岁月的足迹。何不就此常住您望中的故乡?看江南的山水,抚连绵的芳草,沐米南宫笔下的烟雨,听长江以母性鼻音哼唱的摇篮曲,闻故土腊梅的馨香,话久别重逢的感慨……

    余光中对祖国由衷地热爱,不但在于祖国对他的恩情,也在于祖国五千年灿烂辉煌的文化之美。余光中少年时期曾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拥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写出如此优美动听令人陶醉的诗歌。我最喜欢《星之葬》这首诗,读起来优美极了。我似乎身临其境,看见一颗在天空中急逝的流星,带着一丝悲伤,一丝惊诧,一丝宁静;看见唐宫中的少女“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动人场景,流萤飞来,流萤飞去,盛唐文化的奇葩至今芬芳不减。

    余光中深爱着故土的同时,还深深怀念着那片土地上他的朋友、亲人,难以忘怀萦绕在亲友间的缕缕温情。故乡,有他儿时的游伴,童年的笑影,这数十年乡思的内容,往往在黄昏、在月夜、在灯下不期而至,像声声呼唤,将诗人的心一直牵系到海峡的这一头。海峡的这一头,有诗人童年时与他一起东望海峡的母亲。行走在异乡的尘埃里,乡愁即便是顿足也顿不去,诗人满心都交叠着母亲与大陆。腊梅香是母亲,后土是母亲,祖国和台湾也正像母子一般,台湾睡在中国海的怀抱中,就像胎儿睡在母亲的羊水里。一面是对母子亲情的追抚,一面表达了对祖国赤子般的热爱。来自祖国同胞的深情厚谊也总是让

  • 4、 《余光中诗集》读后感800字

    当冬天的第一丝寒风吹起,家门口的落叶们又争先恐后地跳起了舞。总有那么一两片调皮的落叶,喜欢驻足我的窗前,久久不忍离去。风一吹,小小的窗台上,总会留下一抹红的、一抹黄的,像精灵一般,点缀了我的心灵。在暖暖的冬日阳光下,我最喜欢的就是趴在那窗头,看着那落叶在阳光中飞舞,看着那落叶奔向大地的拥抱……

    三年了,已经三年没回故乡了。记得老家门口的那棵大树,也最喜欢在冬天落叶了。她总是那么调皮地把落叶铺满我家的菜园,也总是那么淘气地让落叶钻进我的窗户,飘进我的书本,成了我那一年最喜爱的书签。

    三年了,三年都在异乡过年。每次过年的时候,我总是不忍去看那窗外跳舞的落叶,总是不敢去想那远在故乡的亲人。好想跑进爷爷奶奶的怀抱;好想抱抱我那个刚出生的表弟;好想站在老家的窗前,看着那漫天的落叶飞舞……

    这几年过年的时候,我总是那么默默地窝在屋子里,跟爸爸妈妈一起,静静地看着春晚。耳边偶尔一声“嘭,嘭”声,提醒着我新的一年又即将开始。

    日子一天一天流淌着,我也悠闲地游淌在《余光中诗集》中。突然一篇《乡愁》引起我的注意。乡愁?余光中先生,这位可敬的老人也有乡愁吗?他的乡愁又会是什么呢?

    “宝贝,寒假回老家!”正当我出神地想着时,妈妈的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喜悦像快乐的小鸟,让快乐的我飞向了老家的路上。一路上,我都紧张得不敢入睡。爷爷奶奶在家还好吗?那个新出生的小家伙到底长什么样呢?我家的新房到底造了怎么样呢?我的房间是怎么样布置的呢?家门口的那棵大树还在吗……

    整整十多个小时,我就那么一刻也不停地看着窗外,看着那熟悉的景物离我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故乡还在飘雪,太阳也偶尔在灰色云间露出来一会脸,透出点点阳光,温暖了刚到家的我。我出神地站在家门口,凝望着周围的一切:房子大变样啦,好像一幢小别墅呢!哦,那棵树还在那呢,还是那么喜欢飘落叶呢……

    “宝贝,回来啦。”奶奶高兴地从屋子了冲了出来,一把抱住了发呆的我。熟悉的环抱让我的泪水像泄了洪的潮水,猛地冲了出来,止都止不住。

    “你呀,长这么大了,还是这么爱哭。”奶奶笑得擦掉了她眼角的泪水,挽着我走进了家门。屋子里的大大小小都迎了出来,只为了迎接三年没回家的我……

    屋子是那么暖和,亲人们是那么和蔼,那个新出生的小家伙是那么可爱,我沉浸在满满的幸福中了。突然我的目光停留在了窗台上――啊!落叶!一片一片,还是那么美。风吹落后,它们在雪白的窗台上留下了玫瑰色的

  • 5、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650字

    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唯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余光中先生的《乡愁》简洁而有韵致的美让人感动,读完后对于诗歌所传递的那份思念似乎也有了切身体会,诗不长,却很意味深长,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650字

    读一首好诗,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重读余光中的《乡愁》,我才真正体会诗中那浓浓的乡愁。

    对于一个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乡愁便是他们心中永恒的主题。

    几笔平素的语言中,渗出的是浓浓的乡愁。小时候,一张小小的信笺寄去了对母亲的问候,带去了一份乡愁。长大后,一张窄窄的船票,那是与新娘的相聚,载去的是一份离别的乡愁。后来啊,一方矮矮的坟墓,是那割舍不下的心,是那深厚的情愁!游子的心,谁能读懂,这简练的语言中又浓缩了多少的情感!从小时候的乡愁到现在的乡愁,同样的乡愁,不同的心情!从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我们伟大的祖国。那一湾浅浅的海峡,隔断了大陆和台湾,但是它又怎能隔断两岸深情的呼唤、企盼和守候呢?那一声声从心底发出的呼唤,对大陆、对祖国母亲的呼唤,对渴望祖国统一的呼唤,将怎样震撼着中华炎黄子孙的心啊!

    《乡愁》,短短的四小节,反复地咏叹,道不尽的是乡愁,凝聚的仍是乡愁。

    余光中用《乡愁》这首诗来聊以慰藉,让我感到诗人那种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的悲壮,那种思念故乡,郁郁累累的沉重心情,这正是一颗游子的心哪!

    读《乡愁》,是中国人与中国人在用心说话,在用心交流。读了《乡愁》,游子的那颗火热赤诚的心便会呈现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中

  • 6、 余光中作品读后感

    余光中作品读后感范文一

    上了初中,我接触最多的就是散文了。昨天下了雨,读了《听听那冷雨》,虽没有瓦来伴奏,却也感慨万千。

    余光中是台湾人,这篇《听听那冷雨》中无处不隐藏了他对中国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怀念。这篇《听听那冷雨》文字细腻而忧伤。像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和二十五年,没有爱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补偿吧。文字间透出的是尽是忧伤。

    这篇文章是物+事,通篇写雨,却非想雨,而是借雨抒发对大陆的思念之情。而美丽的句子很多,我印象蛮深的是雨来的时候不再有丛叶嘈嘈切切,闪动湿湿的影光相接。鸟声减了啾啾,蛙声沉了咯咯,秋天的虫吟也减了唧唧。用了连续几个象声词写出了以前下雨的热闹和现在下雨的凄冷。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瓦比作琴键,那叮叮咚咚的脆响确实如弹琴一般。

    这篇《听听那冷雨》是我明白了思念是一种痛,却又是一种快乐。像从西门街道厦门街,作者想像从西门到厦门,沉醉在自己编织的虚拟的幻想中,体现出那沉沉的思念。

    此时的我,回忆昨天的雨,叮叮咚咚,没有瓦,却有伞,一曲无限回音。

    余光中作品读后感范文二

    最早接触余光中的作品好像是在初中的时候吧,对那首《乡愁》印象很深,小时候的乡愁,长大后的乡愁,现在的乡愁

    喜欢余光中歌颂祖国文明,歌颂国家精神的诗歌,例如《淡水河边吊屈原》中这样写道:江鱼吞食了二千多年,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余光中对屈原的傲骨和不屈的精神写得淋漓尽致,屈原的傲骨吞不下,岁月磨灭不了。《民歌》中在一开始时写道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唱歌,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在《民歌》的结尾,诗人写道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从a型到b型,哭,也听见,笑,也听见。诗中那种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使我仿佛听到了这首民歌,听到了亿万炎黄子孙在合唱。打一个结在绳上,每到清明,或是中秋,就隐隐地牵痛,会做噩梦,会消化不良。《中国结》中不光写的是中国结,更写出了心结。

    余光中表现乡愁的诗歌所传达出的那种韵味也是独特的。《乡愁》中,诗人分别把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乡愁一步步地加深,尤其是最后一段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由乡愁衍生出对祖国统一的期

  • 7、 读后感模板:《余光中散文》有感

    引子:在学习中同学们经常会因为缺乏素材而为写作文模板烦恼不已,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余光中散文读后感,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技巧,祝大家阅读愉快。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总结: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余光中散文读后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读后感文章,请继续关注。

    本篇推荐学友阅读!

  • 8、 读《余光中散文》有感1000字

    读《余光中散文》有感1000字

    胡辉

    这本书已经买来一个多月了。买这本书其实是受了《听听那冷雨》的蛊惑。然而,这样的蛊惑,估计只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大抵都是抵挡不住的。

    现在回想起来,2017年所阅读的散文中,我所受影响最深的,除了余秋雨,就非余中光莫属。读余秋雨所写的《一个王朝的背影》,我是一边感慨,一边被吸引得直往下读,那种感觉是第一次从写景散文中得到的。相比余秋雨散文,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却让我不禁拿着书本在房间里踱步,边踱步还要边朗读起来,那声音是兴奋的,如同念一首情诗一般,整个情绪激荡着念完,仍意犹未尽。这哪是散文,明明是诗,是音律啊!

    《听听那冷雨》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余光中的窗户。在这篇散文中,他带领读者用感官体味雨的所有美妙。文中,他神驰意往、任思绪飞扬:雨丝绵绵可喻情丝绵绵,冷雨凄楚可喻思乡之切、思而不见之凄然。紧扣着"雨",他泼墨而下,一唱三叹,令读者无不痛快淋漓,感情激荡。全文读来,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如写雨时的"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清清爽爽新新","轻轻重重轻轻",等等,这些叠词的运用,娴熟地将古典语言与现代白话文结合起来,让人读来感情充沛,余味无穷。

    读完《听听那冷雨》,我多次去书店寻余光中散文集,然而,多次找到诗集,散文集却杳无音讯。最后还是在网上购物,才购得这本《余光中散文》。带着好奇,带着渴求,我走近了他的文字。

    今日读《余光中散文》,我先复读了当中的《听听那冷雨》,感受其美妙的音律。之后所读多篇写景散文,不及《听听那冷雨》朗朗上口,但新的发现却仍是不少的。

    余光中是位涉猎广泛的作家,常自称:"文学创作上的多妻主义者。"梁实秋也曾这么评价:"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自序中,余光中写道:"在一切文学的类别之中,最难作假,最逃不过读者明眼的,该是散文。"一篇好的散文,都有作者的影子。他对世事的看法,他的心情,他的思想,或多或少会融入文字当中。所以,余光中认为:能够抒情、讲道理的散文家最常见,所以"入情入理"的散文比较易得;能够表意、状物的就少一点;能够兼擅叙事、写景的更少。而从他的这本分为抒情散文、知性散文、小品文三辑的散文集来看,他却必是兼擅叙事和写景的大家了。

    他的所思所想,在笔下细腻而深邃。在前往南太基的渡轮上,三小时的航程里,余光中写道:"海岸与海岸之

  • 9、 《余光中散文集》读后感

    一次偶然的级机会,我邂逅了一本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细细品读,有了些感悟。

    开篇第一章,便是《听听那冷雨》。一入眼,那琳琅满目的,透着一层蒙蒙的蓝雾的词语,立刻令人惊叹不已。震惊过后,细细品读,那蒙蒙的蓝色就化成了淅淅润雨,无时无刻滋润着我的心田。是啊,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看呐,江南青石碧水雾濛濛的景象跃在那白纸黑字之上;瞧哇,那满园冷雨杏花淅沥沥的画卷迎入我潺潺心灵之间。望啊,那漫山云气氤氲湿淋淋的一幅冷雨春雨粉白杏花雨浮现在眼前,是清清爽爽新新又带着一腔惋惜的春。

    全书宛如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独特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仿佛与余光中的某段阅历相映照,正可谓情丝雨丝互交织。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韵律,何能成为作家?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

    我们感激余光中先生将如此鲜艳的文章引入凡间。

  • 10、 关于余光中散文读后感(1070字)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在读过一篇书籍之后人们内心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和体会。此时不妨可以写一篇读后感将自己的见解记录下来。读后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那么,您是否正在考虑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余光中散文读后感(1070字)”,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篇一)

    从小吟咏着余光中的《乡愁》长大,相望着的那一方的土地,满溢着我们的思念,更回荡着忧愁。同一片月光下的我们何时才能举杯共邀明月,言欢共饮长江水。然而,在四川省及周边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在哀痛与悲伤面前,让我们强烈的感受到“唇齿相依,手足相连”的血脉亲情,那是一种发自心灵的`统一。

    同文同种,唇齿相依的骨肉亲情,在大灾难面前,愈加强烈。从5月12日汶川地震的灾情-灾区以及受灾民众,成为台湾社会的焦点。台湾同胞们都红着泪眼互问:“我们可以为灾区做点什么?”台胞们的捐赠救灾行动蔚然成风,催生出一幅幅感人画面。大量人力物力涌向中国,为中国的每颗受伤的心,滴血的翅膀带来一份慰藉与抚慰。来自台胞们急切的捐款的电话系着这一头,在那一头,成千上万的那一头也在急切地等待着,系着这头,系着那头,而电话服务的这一头,恨着自己为什么就只有两只手!此刻台商都动员起来,很多台商捐了又捐,在这一刻他们决不计较着生命的豪华奢侈的投资,在生命的礼遇面前,所有世人同逝者默哀,向生命的尊严致敬。平凡人的爱心,则从四面八方如洪水般汇聚而来,在阴霾里化作缕缕温暖的阳光,轻抚着大陆同胞的心坎。

    20多位台湾的飞行员,舍小家顾大家,纷纷主动请缨上阵,一个坚定的信念是鹰的誓言,要驰骋昨天的废墟。回旋的气流,记录下你一次次最美的弧线。红十字会的爱心团队也在第一时间来到这片满目疮痍的黄土地上,青铜的光辉下,在奔跑,再争夺,这片黄土地上每个人生的权力。放飞着一只鸽子的心,带上温暖与祝福,去寻找那一颗颗恐惧又胆小的心,一路陪着天使来到天堂,在纯净与美丽中寻找快乐。从不放弃过自己的诺言,从不背弃过自己的信念-将爱传播下去。在地狱边上,中国的战士不孤独。在浸染着阴霾与红色的世界里,有无数条黄色的丝带潇洒的飘扬,有着那一条条不屈的铮铮铁骨汉子,一根根不弯的凛冽的脊梁。同一个信念,同一个誓言:希望必将与中国同在。

    余光中散文读后感(篇二)

    最早接触余光中的作品好像是在初中

  • 2021-11-21

  • 2022-06-29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2-06-02

  • 2022-12-29

  • 2021-10-14

  • 2019-09-25

  • 2022-04-16

  • 2023-01-18

  • 2019-10-03

  • 2019-09-25

  • 2023-03-18

  • 2019-09-20

  • 2021-08-23

  • 2019-09-26

  • 2019-10-16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3-01-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3-20

  • 2022-09-26

  • 2022-09-30

  • 2019-09-20

  • 2022-11-24

  • 2019-09-21

  • 2019-10-23

  • 2023-06-21

  • 2019-09-23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
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大全,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2024,更多余光中乡愁读后感200字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