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台北人思旧赋读后感 > 地图 > 台北人思旧赋读后感

台北人思旧赋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互联网

《台北人》读后感2000字-不仅是乡愁。

静下心阅读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就好像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般。我们经常需要读大量有深度的书籍,它们是人类知识的总结。好的作品会引起阅读者的共鸣,在看作品之后一定会触动内心,我们也经常会从其他人的读后感中领略到作品的奥妙!如何写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读后感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台北人》读后感2000字-不仅是乡愁,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看了白先勇的《纽约客》,不禁想再温故一遍《台北人》。第一遍读《台北人》就被它的情所吸引,牢牢地抓住了我的心,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情久久地笼罩着我的情绪,挥之不去。白先勇是国民党高级名将白崇禧之子,由于这个身份,让我在读《台北人》之前不免怀有偏见,带着失去故土之痛、思念故土之情来理解里面的人物,越读越痛,越读越悲。那种悲戚仿佛变成了《台北人》中大小人物的共同气质,让书本一出场便定格在了悲凉的基调上。

时隔大半年再读《台北人》,心境与感悟竟变了大半。说起来还得益于白先生的《纽约客》。此书在表面形态上与《台北人》并无二致,只是将流落的大陆人在地点上做了更改,他们从台北漂泊到了太平洋对岸的纽约。从一道海峡相隔跨越到一片太平洋的距离,书本的格局也跟着扩展得更大更广。《纽约客》中进阶式的小说布局,从乡愁、国恨延展到同性恋、艾滋病这样的世界性问题,进而引到人类的大爱。再读《台北人》,偏见褪去,豁然感受到书中更宽广的格局。

《台北人》中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包罗万象。上有精英阶级、达官贵人、名门将相,下有歌女、舞女甚至妓女,更别提寻常身份的饭店老板娘、教书先生、下人帮佣。这些人共同构成了这本集子的血和肉,作者在一本书的范围内显尽了人间百态。虽然写的是台北众相生,但所包含的人物却是从同一个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书中的人物身上都涂抹着历史的颜色,他们或亲身经历过响当当的历史事件,或是历史的见证者,或生存在那个忧患重重的年代。他们都因这段历史深受沦陷之苦,背井离乡来到台湾,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块具有时代特性的土壤再加上作者的出生背景,很容易让人对本书产生狭隘的想法,认为《台北人》是一册历史小说。

其实不然。不可否认,浓浓的乡愁在书中随处可见,是《台北人》的主题之一,可全书立意不仅止步于此。时代背景和历史素材孕育了他们,让人物身上承载着历史,更加贴近现实、活灵活现。再加上作者写实的手法,人物从土壤中生出了根,再从根中生出了情。可白先勇笔下的人物不仅仅只有历史的厚重感、对大陆的思乡情,还有对人性和历史规律的考量。在人性和规律面前,时代、历史、家乡、故国都虚化成了象征,烘托着情与智的冲突。

今非昔比的情怀承载着作者对人性和历史规律的思考。前世今生的对比,贯穿着《台北人》。白先生对辛亥、北伐、五四心怀痛惜,对重庆、桂林、南京等故土充满怀念,对中国文化推崇备至,都表达了今生比不上前世的倾向。《梁父吟》与《国葬》中,仙逝的都是民国时期战功赫赫的高级将领。当璞公与秦副官回忆起当年的辉煌岁月时,北伐、辛亥革命,作者的笔调是多么的骄傲与威风。《花桥荣记》中,作者对故乡桂林的描写最是动情,与客观和理性无关,家乡的一切都胜过眼前百倍千倍。《游园惊梦》中笔者对中西合璧的园子的细腻描写,对传统昆曲的理解与推崇,像极了《红楼梦》,真值得仔细钻研一番。

读了白先生笔下的前世,很容易被引到一个理想世界,不自主地希望革命的成果得以保留,传统的文化得以传承,故乡的根能够还在。但是,作者却用各式各样不幸的结局终结了希望。《台北人》中中心人物的下场大多是悲惨的,这也预示着人们心中对纯洁理想的崇拜无法在现实中永恒不变地存在。当年参加振兴中华革命的赖鸣升、秦方毅、余钦磊,如今风华不再、处境落魄,竟比不上一般人。抱着过去影子不放的卢先生、王雄,总寄希望在现实中找回过去,却落得疯癫丧命的下场。

情怀与世俗常常被放在对立面加以考虑。人们总倾向于纯洁、传统、荣耀、高尚、灵魂、精神,它们承载着情怀和人性,被大肆宣传与弘扬就如书中的前世。相反,人们总是厌恶色欲、物质、肉体、反传统、低俗、世故,它们携带着理性和世俗,被极力地唾弃和避免就如书中的今生。如果有人将生命的全部含义都寄托于纯粹的情怀,那么只会与这世道格格不入,必将走向灭亡。如果有人将生命的全部含义都寄托于纯粹的世俗,那便是白先勇笔下的家冀兄和李将军家的少爷,《孤恋花》中的娟娟,他们是断了情怀的人,没有根的人。

其实,作者已在书中写出了人性和历史规律,这是一个情与智冲突又结合的世界,要顺势而为。例如《一把青》中的朱青,《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金兆丽,《冬夜》中的吴志国。他们既没有抛弃他们的根也没有死抱着过去不放,他们没有在情怀与世俗中做单选题。只有这样世人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活下去。

书中开篇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永远的尹雪艳》。尹雪艳不老,尹雪月没有情怀,尹雪艳不世俗,她的一切超凡脱俗。任凭她的旧客新朋如何老去、如何思念,她都毫无改变;任凭书中同时代其他舞女如何惆怅、如何悲凉,她都无动于衷。文章用她疑似妖来预示这世间其实不存在这样的人、这样的世道,《台北人》用不同的故事对尹雪艳进行赤裸裸的驳斥。然而,既然人人心中都崇尚精神的高贵情怀,但现实世界却只能如此不堪呢?这大概囚徒困境能解答吧。

白先勇说,他写小说,是先有人物,再有故事,再有立意,最后考虑写作技巧。他写的人物是土生土长的、活生生的,立意则可能是埋藏在他骨子里不经意流露到小说中。全文没有说教,深刻的思想在星星点点中流露,让人边读边去探索和捕捉。白先生的写作技巧造诣高深,是现代文学培养之榜样。

首先,小说在如此短小的篇幅中场景切换自如,利用正序、倒叙、插叙等手法,将读着不知不觉中在时空中穿梭。几分钟读完一篇短文,回想起来不禁感叹,竟已然在民国和现今、大陆和台湾之间跨越了好几个轮回。其次,作者对写作立场的选择恰如其分。有时冷眼旁观,有时深陷其中,但都是如此冷静。最后,白先勇的衬托手法高超。小说中的对话、环境和出现的任何人物都是精挑细选,在文中起到重要的衬托作用。有时这些细节衬托了主题,有时细节转换了时空。书中出现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单成为主角,又起到烘托主角的作用。

白先勇的作品值得细细评味,《台北人》和《纽约客》书中的评论分析的到位、透彻。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台北人》读后感_700字


《台北人》读后感700字

要说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大概是用寥寥几笔的14个短篇,撑起了一个历史感极强的时代。书名虽为《台北人》,但实际描写的却尽是当时因颠沛流离漂泊来台的大陆人,他们对台北没有归属感,他们一生都在思念海峡彼岸,对岸的一切已深深融入他们的骨血里,他们在台北的生活也全部建立在与大陆的对比效仿之上。
最触动人心的是,你会看到这一个个恢弘的历史事件是如何深刻地影响那一代小人物的命运。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国民战争,它们不是教科书上冷冰冰的文字记录,它们改变了读书人,军人,军眷,戏子,歌女,以及千万万和他们一样的人的一生。海的对岸是他们无法摆脱的羁绊,是他们不能放下的过去。这样的“过去”是完美的,是高尚的,是纯洁的,它承载了“台北人”们的爱情,理想,家国梦,向往的生活。而现实却是悲凉的,丑陋的,冷酷的,令人绝望的。所以书中许多小人物,在理想的“过去”坍塌之后,在意识到梦幻灭之后,他们的精神世界会瞬间崩溃,生活的意义忽然消失,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上迷失了方向的孤舟。因而死亡成为了唯一的解脱。
白先勇是极擅长写女人的。印象最深的是《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上海滩的纸醉金迷,当年金大班的倾国倾城,对爱情的痴心守候,以及如今被现实打磨得棱角全无,看尽世间悲凉的冷漠在她的神态和追忆过往的心理活动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有评论说白先勇对世界的态度过于悲观,但你看,金大班在听说小妹怀孕劝其打胎未果之后,恍惚间想起了当年也曾爱过月如的自己,然后给小妹留下了一笔让她和腹中孩子可以安度一年的钱。我想,这也是作者想要传达出的人生观吧。即使过去无可回头,现实令人绝望,但我们内心深处,也还是有那么些美善的东西在。

关于台北人读后感通用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台北人读后感”。

如何动笔写好作品的读后感?我们在阅读作者的作品的时候,就能在文字中体会到作者的智慧,是时候把自己阅读作品后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了。读后感大全推荐你不妨读一下台北人读后感,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台北人读后感 篇1

要读台北人了。

这书名,真不够吸引人!白先勇?这作家倒是耳闻过,他写的《孽子》还曾红上电视节目呢。

翻开国文老师下达的阅读命令,头个见的诗句并不陌生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国文学真够神奇够伟大的了,几个字,如此美丽,如此悽凉,让我略微猜中整本书的底细。书的头篇「永远的伊雪艳」挺吸引人,但直到结束,我还有些不解其中含意,甚至为其倏然划下休止符而感错愕,只觉内文似乎暗暗隐藏些许讽刺和悲伤。白先勇锁住一个主题人物,从其周围脉络而下的铺陈,像是他在本书中大略不变的笔法,而这些文章之宝,或许只需览过一遍,也或许得多加品尝玩味才得了解其中含意吧。看到后来我渐渐懂了,塬来这整本,真的全繫着「台北人」,经过华丽的、沧桑的、波折的、热血奔腾的,而或,从哪来、从哪走的,一本书,道尽了各个走向台北、归回台北、留驻台北、离开台北的台北人,与各个平凡中又不平凡的故事。

这座牵引着一系列故事的台北之都,或许,更可称其为一把时间之钥,因为,它联繫着「今」与「昔」,环绕着多少过去,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歷经多少波动转折,而「再度」或者「崭新」呈现的千万面貌,又管它是优美,或者悲楚的呢?

或许,我还不够明白,不能全然懂得,白先勇反覆使用这些手法,所要表达他内心中真正所想传送的讯息及情感,因为我总认为,没有真正遇过,怎可能理解。也或许,在读过之后,我的所学所想根本不是那回事!可能与书中塬文毫无关联,但是,仍深加感谢「台北人」给予我的那份「获得感」

台北人读后感 篇2

《台北人》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宗台北人。这十四个短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在大陆出生长大,1949年前曾经在大陆有着辉煌或美好的过去——无论是将军、飞行员还是个体户、风月场,撤退到台湾后只剩下平庸、琐碎、落寞的现实,往昔都成了回忆中的云烟。这种今昔之感也是十四篇的共同主题。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 篇3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一曲民国余韵——那些人的后半生!

其实想读《台北人》这本书很久了。从15年看了电视剧《一把青》,继而看了白先勇先生一万多字的原著以后,就很想看了。还有一个原因,《台北人》被誉为短篇小说的《红楼梦》,我就更想看了。

整部作品由14个短篇小说构成,有大人物,中人物,小人物,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台北人”。他们真的是台北人吗?不,他们都是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陆人,他们都是失了家园的异乡人。白先勇先生自述,“《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是的,看着这些故事,我竟然有种熟悉感。其实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从很多的民国故事里都读到过,但我们读过的大多是他们的前半生。《台北人》里面告诉了我们他们故事的后半部。那是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苍凉,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苍凉,是久违了而又陌生的民国余韵。

其中有一篇是讲的是台湾的一个落魄的教授。在台湾过着清贫落魄的生活,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求人。可是,谁也不曾料到原来他是曾经五四运动的领头人之一,是第一个叠罗汉爬进曹汝霖家里的学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沸腾热血和理想主义,早已随风飘逝。过去的光荣,那么多的“想当年”,时过境迁,只能融化于老友相聚的几句谈笑,业已再难提起。回首在看,才发现年轻的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早已面目全非。故事淡淡的结束。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无声的追悼。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曾经那些在历史书里读到过的1911年到1949年之间的民国故事,在离开大陆后,很多时候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小说,但是凝结了无数“台北人”的真实。虽然不是历史,但遍布了历史的沧桑感。

不得不说,《台北人》与《红楼梦》的文化内核是相似的。余秋雨在《世纪性的文化乡愁》里引用白先勇先生的表述:“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的,这是纪念,是追悼,是著书立传,就好像每一个新王朝给上一个逝去的旧王朝修史一样。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记忆的民族独有的大观。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伤怀,这种伤怀,初始清淡,却深入骨髓,后劲十足。

我想,这样的苍凉感,这样的乡愁,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拥有。对于白先勇来说,对于书中那么多的“台北人”来说,这个故乡并不仅仅是指大陆这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更多是文化的故乡,内心的归属。那个曾经,那个远方,已经随风飘散了。那不仅仅是回到北京,回到四川,回到桂林,就能够回来的东西。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那个金碧辉煌、泱泱大国、开门宴客的时代,那个两千年前就秦皇统一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文化,那个在近现代被鞭笞的体无完肤的民族,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作为中国人,我们好像注定要承受民族和文化的深刻印记,不住地会乡愁般的回望我们的曾经。

台北人读后感 篇4

我喜欢他写人的方式。他总能把一个平凡无奇的的人写的很特别,光是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就可以写满整整一页呢!他的比喻总是用的惊艷,其中我最佩服得一段就是娟娟怒杀柯老雄的那一幕骇人的画面。

「娟娟一头的长髮都飞张了起来,它的嘴巴张的老大,像一头发了狂的野猫在尖叫着。柯老雄的天灵盖给敲开了,豆腐渣似灰白的脑浆洒得一地,那片裂开的天灵盖上还黏着他那一撮猪鬃似的硬髮他那两根次黑的的出膀子,犹自伸张在空中打着颤,娟娟那两隻青白的奶子,七上八下的甩动着,溅满了斑斑点点的鲜血」这一段惊悚的叙诉,写得紧凑,写得入股,彷彿我就再犯案现场亲眼看到一般。

白先勇用非常灵活的「镜头极转」之技巧,混淆今昔,使娟娟与五宝的意向合而为一。五宝即是总司令在上海万春楼当酒家时的同事,娟娟其实就是五宝的再是,柯老雄也就是

害死五宝的华叁。五宝在死前口口声声说:「我要变成鬼去找寻他!」十五年后,酷似五宝的捐捐便杀死了柯老雄。她杀死柯老雄后就完全疯掉了,但他已经报前世的冤孽了,也好像没什么遗憾了。

白先勇常写「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一定犯了冲」等句子。像〈孤恋花〉裡头,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我们确切感受的出作者对「蘗」之浓厚兴趣,或迷惑。白先勇相信,人之「孽」主要是祖先遗传下来,出生就已注定。其实我也相信人门所谓的「再世」或者「灵魂轮迴」,我们为什么会遇到很多事?为什么要这么活着?都跟前是有一定的关係,你说是不是呢?

台北人读后感 篇5

『《台北人》充满含义,充满意象,这里一闪,那里一烁,像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遗下遍处“印象”,却仿佛不能让人用文字捉捕。』根据欧阳子女士的分析,她将《台北人》的主题命意分三节来讨论,即“今昔之比”、“灵肉之争”与“生死之谜”。

过去(青春纯洁敏锐秩序传统精神爱情美理想……)vs现在(年衰腐朽麻木混乱西化物质肉欲绝望)——他们无法摆脱过去,也无法放弃过去。对他们而言,那些过去是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对人类生命之“有限”,对人类永远无法常葆青春、停止时间激流的万古怅恨。人,要活下去,要不败亡,最多只能这样——偶然回顾。

灵肉之争,其实也就是今昔之争,因为在《台北人》世界中,“灵”与“昔”互相印证,“肉”与“今”互相认同。灵是爱情,理想,精神。肉是性欲,现实,肉体。而在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中,灵与肉之间的张力与扯力,极端强烈,两方彼此厮斗,全然没有妥协的余地。

但在白先勇视界中,“昔”象征生命,“今”象征死亡。这一特殊看法之根结,在于白先勇将“精神”,或“灵”,与生命认同,而将“肉体”与死亡印证。如此,当王雄自杀,毁了自己肉身,他就真正又活起来,摆脱了肉体的桎梏,回到丽儿花园里浇杜鹃花。至于白先勇对人类命数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个相当消极的宿命论者。也就是说,他显然不相信一个人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读《台北人》,我们常碰到“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冲犯”等论调。』

台北人读后感 篇6

特别想写下《花桥荣记》,桂林米粉看描写是很好吃了。书中主人公卢先生初见瘦条个子,高高的,背有点佝,一杆葱的鼻子,青白的脸皮,轮廓都还在那里。

卢先生和罗家姑娘的合影。卢先生还穿着一身学生装,清清秀秀,干干净净的,戴着一顶学生鸭嘴帽。那位罗家姑娘,那一身的水秀,一双灵透灵透的凤眼,看着实在叫人疼怜。

白月光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强,也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弱。在等待了15年,花完所有积蓄得知被骗,未婚妻根本来不了。

卢先生就开始自暴自弃与洗衣婆在一起了。那个洗衣婆两只冬瓜奶,七上八下,鼓槌一般,见了男人,又歪嘴,又斜眼。

最后是哪晓得他竟把一头花白的头发染得漆黑,染得又不好,硬邦邦地张着;脸上大概还涂了雪花膏,那么粉白粉白的,他那一双眼睛却坑了下去,眼塘子发乌,一张惨白的脸上就剩下两个大黑洞。也不用续写结局了,书中最后卢先生捏着笔管子批作业中死去。

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放在这里也合适。

“别人都以为你死于一场绝望。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被不断闪现的希望及紧随其后到来的巨大失望,之间的往复交替给消耗而死。”

任何时候,自暴自弃作践自己要不得。在经历非常人的绝望,有的人会顿悟、茅塞顿开,继而走上一条新路。而有的人可能会放弃自我彻底沉沦。

最后希望另一位主人公,罗家姑娘能嫁得一良人。

台北人读后感 篇7

从去年还是前年,在图书馆偶遇白先勇的书,惊讶于他文字的火候——看似平淡却能有看电影的感觉。可能是他写剧本和改编戏剧的功力,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鲜活。这部《台北人》有十四个中短篇,看的时候犹如进入一个台北六七十年代的照相馆,里面不仅有相片,还有场景、温度、湿度,而人物的酸楚、痛苦、挣扎也历历在目。

《永远的尹雪艳》讲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时隔半个世纪,看李敖上节目,说形容顶级的美女最恰当的词也是这个词。她一出来,旁边的都成了背景。尹雪艳也是这样的女子——“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她来台北建立自己的尹公馆,维系着上海百乐门的标准,而且她待人接物有春风化雨的本事——鸿儒白丁都要来。尹雪艳的故事也充满曲折,但不要紧——她会把那些挫折抛在身后,继续往前。这也是绝代风华所必要的气度。

《一把青》讲述一个伤痛愈合的故事,朱青在第一任飞行员恋人坠机之后,死去活来——然而十几年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她已经很平淡地看过去了。即使曾经把爱情当做一切而又失去的人,岁月也能照看好ta。

《岁除》和《冬夜》勾画了三个有“理想”的失意中年男子。一个在新年夜的醉酒豪言。他牛饮着,挥舞着,倒下了。但有人情味的是一圈老战友对他的体谅和关怀。一个想要抓住最后的腾达机会,一个虽然腾达却失去了理想,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的对话,更是人生百般滋味叹着品。

《金大班的醉后一夜》是本书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金大班曾经叱咤风云,而在二十年后,也要赶紧嫁人了。在离开夜总会的前夜却遇到了一些故事——精心栽培的小妹栽在了爱情的幻想中,搞大了肚子——不像自己二十年前狠心断绝,她拿一枚钻石戒指给小妹去生养。虽然骂得很凶,但金大班却让小妹不要受自己一样的伤,失去对爱情的希望。小说终止在她遇到一位和当年自己坠入爱情时很像的年轻男子跳舞的画面,她痛苦过,迷茫过,潇洒过,而现在就让这一切在一支舞中飘散吧。

《思旧赋》《梁父吟》《秋思》《国葬》刻画了四个怀旧的人,有的已迟暮,但对过去的缅怀和执着令人敬佩或唏嘘;有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受岁月的凋零。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孤恋花》《花桥荣记》《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讲了四个被岁月摧残的可怜人。读到他们的故事,会叹息或者哽咽——不好多说,因为每个故事背后都是鲜活的面容,你看到这些文字,那些人就会浮现。

《游园惊梦》是最长的一篇,而将钱夫人的人生和戏交织在一起的一段最为精彩。如果说语言的终点是音乐,而戏剧则是这终点站的辉煌建筑。这段的妙处在于,把钱夫人在戏曲和人生中的醉生梦死描写得入木三分,你以为在看一部小说,但却是在看一台戏;而当你觉得这是一台戏的时候,这却是在描写真实的人生。在这六页的戏曲描写中,钱夫人的戏与人生已经没有了边界。

这本小说看完之后,回味久久。我觉得不仅是这些精彩绝伦的描写,把台湾六七十年代的众生相刻画得十分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他并没有要宣传什么正能量,也没有要拉人入地狱闲逛的黑暗——充分尊重每个人物的人生,却能在看到失望时的不悲叹,在绝望时也能留有的一丝从容。这份气度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台北人读后感 篇8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台北人读后感 篇9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 篇10

台北,常常觉得像海市蜃楼一样的存在的城市。常常觉得熟悉,却并没有真正的接近过。

中学的时候,很流行刘墉、吴淡如之类的台湾作家,着实也看了一段时间的心灵鸡汤。慢慢长大后,就觉得似乎台湾作家的路线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台北人》这部小说,最初是蔡康永一再的提起。不过,对于蔡康永的文学选择,我此时已是不太信任的了。后来,在一次网络购书的过程中,为了凑金额,就把在购书单中存了很久的这本书加了进去。

看了第一个小故事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短、小、精、悍。每篇的篇幅都不大。但是寥寥几笔,却常常让人有“进入”的感觉。从国共,抗日的战争时期,到七八十年代的眷村时代。有像蔡康永那样的富家子弟,也有类似于王伟忠那样的眷村孩子。那两三代飘零的人儿。我,并无法品出其中况味。只是常常,从书中,读出那么一丝丝的怅然,一丝丝的忧愁,一丝丝的凄凉。。。

不了解白先勇,亦不了解台北人,更不了解那一段没有经历和感受过的历史。但是,白先勇的这本《台北人》,就光从文学的方向来看,在近现代中国也是非常合我胃口的。不评不论,不褒不贬,一切都只是陈述,功过是非自有公论。在这个所谓世界末日的前段,遇到《台北人》,真也是人生一大幸事也。

推荐给在努力生活着的人们。

活着,真好。

台北人读后感 篇11

台北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与大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一时半会儿是割舍不了的,所以就融入了生活中。

永远的尹雪艳:是一剂让人上瘾的毒品,让失意的人做梦,得意的人迷失,都不想再回到现实。尹雪艳不老,因为人们永远需要可以逃避的地方。

一把青:在这里,专一的似乎是男人了。其实不然。男人只活了一次,而女人活了很多次。是伤口新痂复旧痂,壁虎断尾再长,还是蝴蝶褪皮新生?都是坚韧。

岁除:除夕的团圆饭,一桌人陪着一个人吃,那些旧事,光耀的失意的都只是谈资了,一年年新的总是慢慢替代掉旧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一个历经风霜的女人被一个男人洗涤,读来也很让人感动,尽管这个男人可能懦弱无力,但她永远不会恨他。生活是眼前的苟且,也可以想念诗和远方。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到最后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死在海里。对一个颠沛流离的人来说,家是寄托和思念,而家的方向在对岸。

花桥荣记:适应环境是一种妥协,但不是投降,也不是抛弃过去。人呀,总是多些韧性才好,脆易碎。

台北人读后感 篇12

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性,审视着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于是白先勇这个“敏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小说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小说,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

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白先勇也说过:“美到极致便难免衰微”,所以他要为“逝去的美照像”。正是出于这种情结,于是他完成了《台北人》的创作。即表现了一种逝去的人的美。人的美,除了主人公外表美的丧失,更重要的是指人性深处那份可贵的情感的沦丧。而《台北人》集子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不再,以及纯真女孩转变为风尘女子的堕落这两个角度来诠释。除此之外,文章里又表现了一种逐渐衰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美是通过作者以海外华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抓住《台北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意描写,感受作者心里那种见不得它衰微,极力试图挽留的心情。“爱之深则痛之切”,正因为作者对人性中闪耀光辉部分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才能用如此炙热的情感,去表达一种近乎切肤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精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台北人读书笔记200字


之前在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上台湾文学这门课的时候,开始对白先勇有了一定的了解,风云人物白崇禧的儿子,一位作家。后来在诚品书店购了《台北人》,寒假在家读完了。

本书中包含十几个独立的故事,其主人公有昔日当红舞女,有昔日大官邸的副官和奶妈。他们看似各不相关,却有着相同的心理历程今非昔比。

从中可以体会到那一代人从大陆退居台湾初期的种种变故和不如意心境。实在令人慨叹。

加之印刷乃繁体竖排,读起来其味更浓。

《台北人》读后感


台北人读后感

这几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读2篇《台北人》,书中一共涵14个短篇,作者白先勇。书里讲的全部都是身在台北的大陆人,估计也是经常在综艺节目里听到明星口中的那个“眷村”里的小人物的故事。

一直都挺喜欢看湾湾作家写的东西,文笔总是觉得更加细腻、柔软一些,比如三毛、比如亦舒、比如白先勇。读完总是有一股意犹未尽的感觉,并伴随着淡淡的忧伤和优雅。 可以看出作者真的是闹市中一个纯净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正的精神贵族。

我发现在睡前读《台北人》实在是很不明智的,14个短篇里的14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身处大时代背景下的破落窘态。印象最深的不外乎《永远的尹雪艳》,清高冷漠,貌似永远不老,脑海中立刻浮现手拿一把羽毛扇子,烈焰红唇摇曳在上海百乐门微微一笑的尹雪艳;桂林迁去台北的卢先生,明明心有所属,明哲保身,念念不忘大陆的梦中情人,却落得晚节不保、一生凄凉;《游园惊梦》中钱夫人身处闹热的筵席,却心在前尘往事的回忆当中,时代的冲击令人不禁唏嘘过去的旧时光,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是世间最无可奈何的悲凉。

某人跟我说白先勇是男同性恋(这本书也是他介绍我看的),我说怪不得呢,哪有一个直男的能如此细腻地描绘一座城市的满腹心事,哪有一个直男的能将各种女性描写得更胜几分、粗细有致呢。总觉得他是喜欢清瘦、孱弱的女子的,对那些美好的女性形象加以了很多怜惜,但是却无一例外,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十全十美的幸福。

我是个怀旧的人,从这本书里看到了白先勇对旧时光的念念不忘,左手现实,右手回忆,就这样在觥筹交错的光线表面下,沉湎于过去而不可自拔。

关于台北人读后感9篇


世界上的书多若星辰,总有那么一些经典让人们不断地传阅。阅读作品,可以让人收获无数的精神财富,读后感一定要说真话,诉真情,这样才让读后感更有意义。从什么角度写作品最好嗯?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别编辑了“台北人读后感”,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台北人读后感【篇1】

特别想写下《花桥荣记》,桂林米粉看描写是很好吃了。书中主人公卢先生初见瘦条个子,高高的,背有点佝,一杆葱的鼻子,青白的脸皮,轮廓都还在那里。

卢先生和罗家姑娘的合影。卢先生还穿着一身学生装,清清秀秀,干干净净的,戴着一顶学生鸭嘴帽。那位罗家姑娘,那一身的水秀,一双灵透灵透的凤眼,看着实在叫人疼怜。

白月光是继续前行的动力,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强,也会让一个人变得更弱。在等待了15年,花完所有积蓄得知被骗,未婚妻根本来不了。

卢先生就开始自暴自弃与洗衣婆在一起了。那个洗衣婆两只冬瓜奶,七上八下,鼓槌一般,见了男人,又歪嘴,又斜眼。

最后是哪晓得他竟把一头花白的头发染得漆黑,染得又不好,硬邦邦地张着;脸上大概还涂了雪花膏,那么粉白粉白的,他那一双眼睛却坑了下去,眼塘子发乌,一张惨白的脸上就剩下两个大黑洞。也不用续写结局了,书中最后卢先生捏着笔管子批作业中死去。

知乎上看到的一句话,放在这里也合适。

“别人都以为你死于一场绝望。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是被不断闪现的希望及紧随其后到来的巨大失望,之间的往复交替给消耗而死。”

任何时候,自暴自弃作践自己要不得。在经历非常人的绝望,有的人会顿悟、茅塞顿开,继而走上一条新路。而有的人可能会放弃自我彻底沉沦。

最后希望另一位主人公,罗家姑娘能嫁得一良人。

台北人读后感【篇2】

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性,审视着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于是白先勇这个“敏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小说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小说,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

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白先勇也说过:“美到极致便难免衰微”,所以他要为“逝去的美照像”。正是出于这种情结,于是他完成了《台北人》的创作。即表现了一种逝去的人的美。人的美,除了主人公外表美的丧失,更重要的是指人性深处那份可贵的情感的沦丧。而《台北人》集子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不再,以及纯真女孩转变为风尘女子的堕落这两个角度来诠释。除此之外,文章里又表现了一种逐渐衰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美是通过作者以海外华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抓住《台北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意描写,感受作者心里那种见不得它衰微,极力试图挽留的心情。“爱之深则痛之切”,正因为作者对人性中闪耀光辉部分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才能用如此炙热的情感,去表达一种近乎切肤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精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台北人读后感【篇3】

我喜欢他写人的方式。他总能把一个平凡无奇的的人写的很特别,光是形容一个人的外貌,就可以写满整整一页呢!他的比喻总是用的惊艷,其中我最佩服得一段就是娟娟怒杀柯老雄的那一幕骇人的画面。

「娟娟一头的长髮都飞张了起来,它的嘴巴张的老大,像一头发了狂的野猫在尖叫着。柯老雄的天灵盖给敲开了,豆腐渣似灰白的脑浆洒得一地,那片裂开的天灵盖上还黏着他那一撮猪鬃似的硬髮他那两根次黑的的出膀子,犹自伸张在空中打着颤,娟娟那两隻青白的奶子,七上八下的甩动着,溅满了斑斑点点的鲜血」这一段惊悚的叙诉,写得紧凑,写得入股,彷彿我就再犯案现场亲眼看到一般。

白先勇用非常灵活的「镜头极转」之技巧,混淆今昔,使娟娟与五宝的意向合而为一。五宝即是总司令在上海万春楼当酒家时的同事,娟娟其实就是五宝的再是,柯老雄也就是

害死五宝的华叁。五宝在死前口口声声说:「我要变成鬼去找寻他!」十五年后,酷似五宝的捐捐便杀死了柯老雄。她杀死柯老雄后就完全疯掉了,但他已经报前世的冤孽了,也好像没什么遗憾了。

白先勇常写「冤」、「孽」等字眼,以及「八字一定犯了冲」等句子。像〈孤恋花〉裡头,娟娟唱歌像「诉冤一样」,总司令拿她的「生辰八字去批过几次都说是犯了大凶」我们确切感受的出作者对「蘗」之浓厚兴趣,或迷惑。白先勇相信,人之「孽」主要是祖先遗传下来,出生就已注定。其实我也相信人门所谓的「再世」或者「灵魂轮迴」,我们为什么会遇到很多事?为什么要这么活着?都跟前是有一定的关係,你说是不是呢?

台北人读后感【篇4】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篇5】

台北人里,写的都是一类人。

王雄远离故土,看见从前恋人的影子,燃起希望,精心呵护,终于在小朋友长大不再单纯以后,真相大白。他和小公主之间的鸿沟毕竟是没办法逾越的,从此生无可恋。唯有满园的牡丹还记得当初的心意,纵情开放。

卢先生到台北是带着满腔的希望的,所以也有目标,人也自律奋进。当多年的努力和希望被欺骗打碎,摧毁了他心中唯一光亮的角落,心死而魂灭。余下的便要腐化而灰飞烟灭。

整部小说随处流露怀旧思乡之情。带着厚厚的乡土气息,大概每一位当年从大陆去台湾的人,都会无比怀念曾经的辉煌,又带着遗憾在海峡对岸期盼重归故土吧。

合上书,乡愁,这份质朴又真挚的深厚感情,挥之不去。

不由自主的遐想:每回看完写台北的故事或看到此刻的新闻,心里总有万般感慨,好像也没多久啊,虽然换了一个生活的地方,但生活方式还是保留着。只言片语都能感受到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执着。他们想家吗?无论外面如何灯火通明透亮,夜幕降临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自己的故乡,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

台北人读后感【篇6】

要读台北人了。

这书名,真不够吸引人!白先勇?这作家倒是耳闻过,他写的《孽子》还曾红上电视节目呢。

翻开国文老师下达的阅读命令,头个见的诗句并不陌生刘禹锡的乌衣巷。中国文学真够神奇够伟大的了,几个字,如此美丽,如此悽凉,让我略微猜中整本书的底细。书的头篇「永远的伊雪艳」挺吸引人,但直到结束,我还有些不解其中含意,甚至为其倏然划下休止符而感错愕,只觉内文似乎暗暗隐藏些许讽刺和悲伤。白先勇锁住一个主题人物,从其周围脉络而下的铺陈,像是他在本书中大略不变的笔法,而这些文章之宝,或许只需览过一遍,也或许得多加品尝玩味才得了解其中含意吧。看到后来我渐渐懂了,塬来这整本,真的全繫着「台北人」,经过华丽的、沧桑的、波折的、热血奔腾的,而或,从哪来、从哪走的,一本书,道尽了各个走向台北、归回台北、留驻台北、离开台北的台北人,与各个平凡中又不平凡的故事。

这座牵引着一系列故事的台北之都,或许,更可称其为一把时间之钥,因为,它联繫着「今」与「昔」,环绕着多少过去,令人刻骨铭心的记忆;以及歷经多少波动转折,而「再度」或者「崭新」呈现的千万面貌,又管它是优美,或者悲楚的呢?

或许,我还不够明白,不能全然懂得,白先勇反覆使用这些手法,所要表达他内心中真正所想传送的讯息及情感,因为我总认为,没有真正遇过,怎可能理解。也或许,在读过之后,我的所学所想根本不是那回事!可能与书中塬文毫无关联,但是,仍深加感谢「台北人」给予我的那份「获得感」

台北人读后感【篇7】

白先勇的《台北人》,是一本深具复杂性的作品,书中十四篇堪称一流的短篇小说串联成一体,使我们看到了社会之“众生相”,更重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使我们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

今昔之感

我写作,是因为我希望把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换成文字。——白先勇

白先勇《台北人》是由一出出悲剧连缀而成的,其中的主人公都是中年人或老年人,他们都出生中国大陆,随着国民党撤退来台湾这一小岛。也许当初他们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然而现在却已是暮霭沉沉的年龄,。不论你是叱咤风云的将军,或是未受教育的男工,不论你是风华绝代的仕女,或是下流社会的女娼,到头来都是一样,任时间将青春腐蚀,终于化成一堆骨灰。一句话,荣光属于既往,衰朽属于当下。时移势易,色衰爱弛,怎不产生世过境迁、人情巨变的今昔之感!白先勇在书前引录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是点出《台北人》的这一主题,传达出作者不胜今昔之怆然感。

台北人读后感【篇8】

《台北人》读后感1000字!

一曲民国余韵——那些人的后半生!

其实想读《台北人》这本书很久了。从15年看了电视剧《一把青》,继而看了白先勇先生一万多字的原著以后,就很想看了。还有一个原因,《台北人》被誉为短篇小说的《红楼梦》,我就更想看了。

整部作品由14个短篇小说构成,有大人物,中人物,小人物,当然,无一例外都是“台北人”。他们真的是台北人吗?不,他们都是曾经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陆人,他们都是失了家园的异乡人。白先勇先生自述,“《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是的,看着这些故事,我竟然有种熟悉感。其实这些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我们从很多的民国故事里都读到过,但我们读过的大多是他们的前半生。《台北人》里面告诉了我们他们故事的后半部。那是一种“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苍凉,是“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是“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苍凉,是久违了而又陌生的民国余韵。

其中有一篇是讲的是台湾的一个落魄的教授。在台湾过着清贫落魄的生活,不得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求人。可是,谁也不曾料到原来他是曾经五四运动的领头人之一,是第一个叠罗汉爬进曹汝霖家里的学生。年轻时的意气风发,沸腾热血和理想主义,早已随风飘逝。过去的光荣,那么多的“想当年”,时过境迁,只能融化于老友相聚的几句谈笑,业已再难提起。回首在看,才发现年轻的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早已面目全非。故事淡淡的结束。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无声的追悼。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曾经那些在历史书里读到过的1911年到1949年之间的民国故事,在离开大陆后,很多时候竟然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是小说,但是凝结了无数“台北人”的真实。虽然不是历史,但遍布了历史的沧桑感。

不得不说,《台北人》与《红楼梦》的文化内核是相似的。余秋雨在《世纪性的文化乡愁》里引用白先勇先生的表述:“中国文学的一大特色,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怀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中所表现出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是的,这是纪念,是追悼,是著书立传,就好像每一个新王朝给上一个逝去的旧王朝修史一样。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传承记忆的民族独有的大观。读这样的作品总是让人伤怀,这种伤怀,初始清淡,却深入骨髓,后劲十足。

我想,这样的苍凉感,这样的乡愁,今天的我们,也同样拥有。对于白先勇来说,对于书中那么多的“台北人”来说,这个故乡并不仅仅是指大陆这个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而更多是文化的故乡,内心的归属。那个曾经,那个远方,已经随风飘散了。那不仅仅是回到北京,回到四川,回到桂林,就能够回来的东西。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那个金碧辉煌、泱泱大国、开门宴客的时代,那个两千年前就秦皇统一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文化,那个在近现代被鞭笞的体无完肤的民族,所有的一切,都深深烙印在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作为中国人,我们好像注定要承受民族和文化的深刻印记,不住地会乡愁般的回望我们的曾经。

台北人读后感【篇9】

《台北人》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宗台北人。这十四个短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在大陆出生长大,1949年前曾经在大陆有着辉煌或美好的过去——无论是将军、飞行员还是个体户、风月场,撤退到台湾后只剩下平庸、琐碎、落寞的现实,往昔都成了回忆中的云烟。这种今昔之感也是十四篇的共同主题。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台北人读后感


台北人读后感(一)

从去年还是前年,在图书馆偶遇白先勇的书,惊讶于他文字的火候看似平淡却能有看电一影的感觉。可能是他写剧本和改编戏剧的功力,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鲜活。这部【台北人】有十四个中短篇,看的时候犹如进入一个台北六七十年代的照相馆,里面不仅有相片,还有场景、温度、湿度,而人物的酸楚、痛苦、挣扎也历历在目。

【永远的尹雪艳】讲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时隔半个世纪,看李敖上节目,说形容顶级的美一女最恰当的词也是这个词。她一出来,旁边的都成了背景。尹雪艳也是这样的女子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一爱一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一爱一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她来台北建立自己的尹公馆,维系着上海百乐门的标准,而且她待人接物有春风化雨的本事鸿儒白丁炯要来。尹雪艳的故事也充满曲折,但不要紧她会把那些挫折抛在身后,继续往前。这也是绝代风华所必要的气度。

【一把青】讲述一个伤痛愈合的故事,朱青在第一任飞行员恋人坠机之后,死去活来然而十几年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她已经很平淡地看过去了。即使曾经把一爱一情当做一切而又失去的人,岁月也能照看好ta。

【岁除】和【冬夜】勾画了三个有理想的失意中年男子。一个在新年夜的醉酒豪言。他牛饮着,挥舞着,倒下了。但有人情味的是一圈老战友对他的体谅和关怀。一个想要抓住最后的腾达机会,一个虽然腾达却失去了理想,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的对话,更是人生百般滋味叹着品。

【金大班的醉后一一夜】是本书最为一精一彩的篇章之一,金大班曾经叱咤风云,而在二十年后,也要赶紧嫁人了。在离开夜总会的前夜却遇到了一些故事一精一心栽培的小妹栽在了一爱一情的幻想中,搞大了肚子不像自己二十年前狠心断绝,她拿一枚钻石戒指给小妹去生养。虽然骂得很凶,但金大班却让小妹不要受自己一样的伤,失去对一爱一情的希望。小说终止在她遇到一位和当年自己坠入一爱一情时很像的年轻男子跳舞的画面,她痛苦过,迷茫过,潇洒过,而现在就让这一切在一支舞中飘散吧。

【思旧赋】【梁父吟】【秋思】【国葬】刻画了四个怀旧的人,有的已迟暮,但对过去的缅怀和执着令人敬佩或唏嘘;有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受岁月的凋零。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孤恋花】【花桥荣记】【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讲了四个被岁月摧一残的可怜人。读到他们的故事,会叹息或者哽咽不好多说,因为每个故事背后都是鲜活的面容,你看到这些文字,那些人就会浮现。

【游园惊梦】是最长的一篇,而将钱夫人的人生和戏交织在一起的一段最为一精一彩。如果说语言的终点是音乐,而戏剧则是这终点站的辉煌建筑。这段的妙处在于,把钱夫人在戏曲和人生中的醉生梦死描写得入木三分,你以为在看一部小说,但却是在看一台戏;而当你觉得这是一台戏的时候,这却是在描写一真实的人生。在这六页的戏曲描写中,钱夫人的戏与人生已经没有了边界。

这本小说看完之后,回味久久。我觉得不仅是这些一精一彩绝伦的描写,把台湾六七十年代的众生相刻画得十分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他并没有要宣传什么正能量,也没有要拉人入地狱闲逛的黑暗充分尊重每个人物的人生,却能在看到失望时的不悲叹,在绝望时也能留有的一丝从容。这份气度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台北人读后感(二)

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一党一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一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一性一,审视着最热一爱一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于是白先勇这个敏一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小说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小说,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一党一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一騷一】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一陽一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

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白先勇也说过:美到极致便难免衰微,所以他要为逝去的美照像。正是出于这种情结,于是他完成了【台北人】的创作。即表现了一种逝去的人的美。人的美,除了主人公外表美的丧失,更重要的是指人一性一深处那份可贵的情感的沦丧。而【台北人】集子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不再,以及纯真女孩转变为风尘女子的堕一落这两个角度来诠释。除此之外,文章里又表现了一种逐渐衰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美是通过作者以海外华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抓住【台北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意描写,感受作者心里那种见不得它衰微,极力试图挽留的心情。一爱一之深则痛之切,正因为作者对人一性一中闪耀光辉部分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一爱一,他才能用如此炙热的情感,去表达一种近乎切肤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一精一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一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一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一爱一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读《台北人》有感


读《台北人》有感

文 / 庄稼人

花了一个周末的闲余时间看完了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缘由是因为看了《十三邀》里对于白先勇先生的访谈,使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心。

从写作手法上来讲。

其一,台北人的主题是通过10篇左右独立的短篇小说来表达,看似毫无关系,但放在一起却又不显得突兀,并且互为衬托,把一个社会中的上中下层的人物的生活展现的生动可感。这种写法倒是挺新奇的。

其二,小说的行文言语不经意间透漏着古典的优雅。这也从侧面上反应出,《红楼梦》以及昆曲对其影响之深。这也让我想起,高二那时学习元曲相关的课文的时候,确实觉得有一种独特的美感。

从内容上来讲。

第一点感触是,台北人或者说是从大陆过去的台北人,如何对待过去是其始终绕不过去的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大上海的灯红酒绿,还是一碗热腾腾的桂林米粉;无论是北伐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还是抗战时期的惨烈,都在这些迁徙过来的台北人身上留下了割不断的印迹。一部分人从原来的繁华生活落入现在的不景气与衰败,不自觉的沉迷于对于过去的幻想当中;也有一部分人从原来的小人物发迹了,对于过去则没那么留念。因此,从大陆到台北也是一种洗牌和重组。

第二点感触,借用白先生在访谈节目里所谈到的,对于儒道佛的理解。一个人青壮年的时候比较信奉儒家,因为儒家是在教人进取,建功立业,追求功名利禄;到了中年以后,对于功名利禄没那么看中了,开始信奉道家,走了归隐之心;到了晚年,开始反思自己这一生,开始比较信奉佛家。这三家构成了大部分中国人一生的精神支柱。

第三点是,我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好多台湾电影里的人物看起来是是那么的温文尔雅。我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有有分不开的关系。直观上来看,繁体字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以上。

- E N D -

台北人白先勇读后感


【篇一:《台北人》读后感】

有人说,白先勇创造了台湾文学史上最美双姝尹艷雪和金大班。而不论是永远的尹艷雪还是看尽繁华的金大班,都散发出无人比的大气与风采。白先勇笔下的女人之所以有魅力,我想有几个塬因:

一、他们身怀故事。尹艷雪的过去,不论上海的交际花生涯或是下嫁决处长后的情况,都如面纱一般,看的见但摸不透;而决定金盆洗手的金大班,忆起当年青涩的初恋滋味,因着朱凤和年轻男人想起和月如那段甜蜜与苦涩。

二、她们美丽。尹艷雪数十年如一日,她的白素旗袍与优雅身段,混着一股令人屏息的神秘美感;至于戴几分低俗与泼辣的金大班,一身风尘却显出女强人的霸气,充满成熟女人的韵味。翻开《台北人》目录,率先吸引我的正是《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与《永远的尹艷雪》,两人都曾是上海百乐门的舞小姐,金大班爽快、个性鲜明;而尹艷雪对谁都一付亲热又生疏,谁也瞧不见真正的她。尹艷雪用微笑迎接每位光临尹艷雪公馆的旧雨新知,他还是那么恬淡优雅;而不敌现实残酷的金大班,初恋毁于身分阶级的差距,第二段恋情则是女人对衰老和贫困的恐慌。他们表面美艷风光,内心的孤寂又谁能可知?又有人这么谈,尹艷雪是株海花,而且是雪光中的,极端的娇艳,又极端的朴素,香气淡淡,久经回味,而金大班是一簇夜来香,香气扑鼻,那在月夜下闪烁的花朵,恰如多情的眼,在半梦半醒间,温暖着迷茫的人。这两位充满着传奇性、风华绝代的女人,走过生命中的流金岁月,那窜流在股血中的坚持,和生命的质感,绽放了耀眼的光芒,获得了地久天长的绚丽。

【篇二:《台北人》读后感】

这几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读2篇《台北人》,书中一共涵14个短篇,作者白先勇。书里讲的全部都是身在台北的大陆人,估计也是经常在综艺节目里听到明星口中的那个眷村里的小人物的故事。

一直都挺喜欢看湾湾作家写的东西,文笔总是觉得更加细腻、柔软一些,比如三毛、比如亦舒、比如白先勇。读完总是有一股意犹未尽的感觉,并伴随着淡淡的忧伤和优雅。可以看出作者真的是闹市中一个纯净的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真正的精神贵族。

我发现在睡前读《台北人》实在是很不明智的,14个短篇里的14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身处大时代背景下的破落窘态。印象最深的不外乎《永远的尹雪艳》,清高冷漠,貌似永远不老,脑海中立刻浮现手拿一把羽毛扇子,烈焰红唇摇曳在上海百乐门微微一笑的尹雪艳;桂林迁去台北的卢先生,明明心有所属,明哲保身,念念不忘大陆的梦中情人,却落得晚节不保、一生凄凉;《游园惊梦》中钱夫人身处闹热的筵席,却心在前尘往事的回忆当中,时代的冲击令人不禁唏嘘过去的旧时光,英雄末路,美人迟暮是世间最无可奈何的悲凉。

某人跟我说白先勇是男同性恋(这本书也是他介绍我看的),我说怪不得呢,哪有一个直男的能如此细腻地描绘一座城市的满腹心事,哪有一个直男的能将各种女性描写得更胜几分、粗细有致呢。总觉得他是喜欢清瘦、孱弱的女子的,对那些美好的女性形象加以了很多怜惜,但是却无一例外,每一个人都没有得到十全十美的幸福。

我是个怀旧的人,从这本书里看到了白先勇对旧时光的念念不忘,左手现实,右手回忆,就这样在觥筹交错的光线表面下,沉湎于过去而不可自拔。

【篇三:《台北人》读后感作文】

书虽然还有一半的纸张没有阅读,但是他的《台北人》确是已经看完。后半部分是欧阳子对于他文字的解读。想要趁着还没有读过别人的想法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以免先入为主了。

知道白先勇,缘于高中时听黄磊的《玉卿嫂》,而三四年前,莫名的对昆曲起了兴趣,便愿意知道更多关于他。青春版《牡丹亭》红极一时,至今我的而电脑桌面都还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的剧照呢。

啊,扯远了,收!

也是这样,才慢慢了解到这位名门之后的文献贡献的呢。

其实刚开始翻开《台北人》,真的只也只是看了这几篇短篇小说而已。越是读到后来,那些沧桑的无奈越是涌上心头。书名为《台北人》,形形色色也都是在台北市内发生的,却总要将我的思绪引入到那些铮铮侠骨和风花雪月的民国年月。

这些人们,都是在49年退居台湾的(啊,原谅我,用了一个很大陆的动词),他们生活的心,却其实都留在了北平、留在了上海、留在了桂林。高贵如北伐将军五四文人,低贱如女娼鸨母府邸帮佣,都如一只只王谢堂前的燕子,低眉顺眼的梳理着自己的羽毛,再也不复过去的风光。

我想,将门之后的白先勇,应是悲悯、怀念、痛恨、嘲讽而又期冀着,这样五味杂陈的写下这些短篇的吧?我并不能,也不想上升到某种政治高度去看待这生生死死随人愿的人们,但至少,有些读懂了包括作者在内的这些外省人在台湾的那头十几二十年,心中的痛吧。

开着的,是并不逊色当年上海霞飞路上那般排场的宴;喝着的,是正宗绍兴女儿红;吟唱着的,是水磨细软昆山腔。而花园中盛放着的,毕竟已不是南京庭园中的一捧雪,醉人秋风送来的,也只是台北高楼丛中那一丝怀旧着的纸醉金迷。

要怎样才能尽数这迷失了前路的台北人啊?许是要抬头北望,悲从中来的低唱: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忘得了的党恨家丑,忘不了的清风明月啊!

【篇四:《台北人》读后感】

这册《台北人》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第一版的中英双语本,左侧书页为英文,右侧为中文。

白先勇写道,《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笔者通览全书,感觉比较精彩的是描述军旅家庭的篇章,其中的人物忠义、诚恳,抱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理念,勿论是台北,就是对大陆的普罗大众,也有深刻的意义。《国葬》中的秦义方,《梁父吟》的朴公,《思旧赋》中的罗伯娘、顺恩嫂,都是这样的典范,令人动容。这样的忠、义、礼、信,在当今的社会,确实如白先勇所忧的,慢慢地在淡化。

至于几篇关于欢场人物的,写作技法自然是好的,人物描述出神入化,很有活力。这些人物,笔者倒是认为,生命力倒是顽强得很。自古云,婊子无情,戏子无义,无情无义之流倒是如蟑螂一般,很可以万年千年地活下去,不似上面的几个人物,去了,那些精神如果后人觉得琐碎、烦累,也就散了。

不是吗?戏子之间自己都在想着上岸,如《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中的女主角,免得再祸害人。

可是,人就是这样奇怪的,知道是祸害,却又忍不住去受祸害,或者祸害别人。

于是,就有了江湖。

白先勇,随着其父白崇禧,走了许多地方,三教九流,各色人物,三六九等,坊间世相,见识广阔,自然是一般人不能比的。他的作品刻画入木三分、栩栩如生,堪称铁笔银钩,世间难觅,于读者读来,也是酣畅淋漓,受益匪浅,于写作,于人生,都有极大裨益的。

【篇五:《台北人》读后感】

《台北人》中的主人公,几乎没有一个是正宗台北人。这十四个短篇中的主要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在大陆出生长大,1949年前曾经在大陆有着辉煌或美好的过去无论是将军、飞行员还是个体户、风月场,撤退到台湾后只剩下平庸、琐碎、落寞的现实,往昔都成了回忆中的云烟。这种今昔之感也是十四篇的共同主题。

白先勇的官二代身份无疑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去观察撤退前后那些最富于戏剧性变化的人和事。他的叙述从容、准确而又味道十足。从上海百乐门的风月场到阔太太们的客厅,那个时代的你来我往、言谈举止、衣着打扮、陈设器物无一不入木三分如在目前。白先勇毫不回避与这些当代作家常常会投机取巧一带而过的难点进行正面交锋,《红楼梦》的传统仿佛在这些小说中又复活过来,而另一方面偶尔又会令人联想到维多利亚时代那些关于绅士和淑女的故事。

虽然功力十足,两三篇看完以后却觉得并不够厚味。所有往昔风光不再的感叹,追根溯源不过是人的虚荣心和失落感,把这种虚荣心和失落感展示给我们大家看,并不会引起太多的同情和动容;而白先勇在对这种普遍的失落人群寄予同情和感怀之外,并没能真正挖掘出什么对于人生、世界的新发现。只有看到《花桥荣记》这篇时才眼前一亮老板娘拿起那张合影相框的时候,我们真正被推到了人生中那些无奈和痛楚的面前。我一直强调小说的力量,《台北人》教科书般的功力固然深厚,却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力量。反倒是白先勇较早的短篇《寂寞的十七岁》(这篇很容易让人想起《都柏林人》中的《阿拉比》),虽然技法比较质朴,给我的印象却更为深刻。

【篇六:《台北人》读后感】

白先勇,一个出身国民党高级将领家庭的现代派作家,在特殊的历史时代,辗转于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美国之间,以他特殊的视角和特别敏感和执着,审视着最根本依赖的人性,审视着最热爱的传统文化。而在审视的过程中,白先勇的心情是复杂和沉重的,因为他看到了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衰亡。他想努力挽留,于是他通过他的创作,在作品中对逝去前的美好和逝去后的衰微作对比,给读者留下一个强烈的反差,让读者自己从内心萌发一种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从而达到不衰亡的目的。于是白先勇这个敏感的伤心人写了一部《台北人》的短篇小说集。

1965年4月,登上文坛已8年的台湾现代派作家白先勇在台北的《现代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与以往风格截然不同的小说《永远的尹雪艳》,一炮而红。从此之后,又引出了其他13篇短篇小说,并合订为《台北人》一书。书名之所以定为台北人,是因为在此集中,故事的主人公都是一群特殊的人物:他们是1949年那一场巨大的历史变动后,毫无心理准备仓皇渡海,困居台湾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家眷以及随潮东渡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产物,他们虽然是生活的失意者,却是文学界的幸运儿,因为他们有资格在中国现代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有人说《台北人》很像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正如白先勇先生自己说的那样: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对历代兴亡感时伤物的追悼,从屈原的《离骚》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所表现的人世沧桑的一种苍凉感。正是中国文学的最高境界,也就是《三国演义》中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的历史感。以及《红楼梦》的好了歌中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的无常感所以,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作者一种痛,一种对正在逝去的美的哀叹,一种对已经不再,已经不能再从头的哀悼。

白先勇也说过:美到极致便难免衰微,所以他要为逝去的美照像。正是出于这种情结,于是他完成了《台北人》的创作。即表现了一种逝去的人的美。人的美,除了主人公外表美的丧失,更重要的是指人性深处那份可贵的情感的沦丧。而《台北人》集子里主要是通过对各类知识分子的追求理想和信念的不再,以及纯真女孩转变为风尘女子的堕落这两个角度来诠释。除此之外,文章里又表现了一种逐渐衰亡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美。这种美是通过作者以海外华人这个特殊的身份和角度出发,抓住《台北人》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刻意描写,感受作者心里那种见不得它衰微,极力试图挽留的心情。爱之深则痛之切,正因为作者对人性中闪耀光辉部分的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才能用如此炙热的情感,去表达一种近乎切肤的痛苦。

我们都知道,台北人是一群特殊的人,在军事冲突和政治冲突中处于僵持对峙的时期,文化冲突却由于这些特殊的文化主体的心理失衡而被激发。这是作品中的人物,包括作者本人,都有一种情绪化了的文化心理体现:狭窄的生存空间、尴尬的国际地位、咫尺天涯的故土亲人,这些都成了他们的心理困境。而帮他们走出精神饥荒的,只有他们血肉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山水风土所孕育的文化情结。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心里,是民族的象征和根结。于是,那批流离在外的台北人有着更敏感更执着的文化意识,和比大陆的中国人更自觉更强烈更根深柢固的文化情感。所以他们更容易察觉到文化的衰弱和流逝,于是也更痛苦和焦虑。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唯一联系民族情结的文化传统衰亡,于是以白先勇为代表的海外华人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把握住渐衰亡的文化。白先勇选择了写小说,想在小说里提醒人们这种传统文化日趋衰微的现状而引起警戒。也想通过在小说中再现那些传统文化的氛围,再度勾起人们对那些美的热爱和执着。白先勇写下的《台北人》,也正体现了他自己说过的那句话:《台北人》对我比较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再不快写,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已经慢慢消逝的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马上就要成为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篇七:《台北人》读后感】

最紧日子过的迷乱慌燥的很,总得寻思点时间,多望几眼书。白先勇先生的《台北人》在我枕边放了有些日子了,清透白净的封面,总朝我投来清冷诱惑的眼色,终于按耐不住,寻着日光迤逦的窗边,恣恣然读将起来。哪晓得,瞬间便醉了过去,醉在他的文字里,倘似喝了半壶白酒,目色游离,心智却清醒的很,恍惚间,便飘到了台北上空,望着街角那些苍老的人群,笑了。

白先生之盛名仰慕已久,今朝一遇,果不枉其名。白先生的文字,干净,空灵,生动,跳脱,俊秀,隽永,周身透着灵气和味道,貌似精心雕琢过,你竟寻不到一个多余的字,一句多余的话。倘若截取一两篇作为学生教材里的范文,绝不为过。在他文字所营造的影像里,是的,我要说的是影像。在他营造的影像里,所有之人物都栩栩如生,读着读着,如画中人,他们瞬间飘忽到你身边。他们是周遭环境的绝对主宰,周遭的一切人和事,树和木都不过是陪衬罢了。白先生像极了一个青衣,素指白衫,眼眸流转,文字就是他的华丽唱腔,笔墨便是他的青云碎步。只是想不来,这番云淡风轻的偏偏才情下,竟是一介男儿身。

《台北人》,写的都是欢,看到的却是哀。这小说真叫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呢,读来也是惊心动魄,气爽的很,不容你有半点歇息的机会。原以为这个世上最懂女人,特别是旧时上海女人的作家是张爱玲,今日看来,若说白先勇可出其右,也不为过呢。在他笔下,女人的美,女人的媚,女人的腻,女人的慧,女人的柔,女人的哀,女人的怜,女人的爱,女人的悲,经他轻轻舞弄一番,便在纸间跳脱起来,不留痕迹。

白先勇的文字不若其它,颇带着些古文流转的情韵,如汩汩的水流,悄然流过,只在褐色的石板上留下些温润的潮湿。他的文字,像极了挠痒扒,在你的心儿那么只轻轻一挠,你的心便骚动起来,软塌塌的,迷醉醉的,又鲜嫩多汁的很,捧着便不忍释手。白先生算是开拓了一种新的文字风格,只一读,你便晓得那是白先生所写,世间无二。

白先生写尽了女儿之美,写尽了女人之韵,特别是对于女人中的女人,旧时上海滩遗韵流转的上流社会的贵妇太太们,比如尹雪艳之流。白先勇笔下的女人多是美艳聪慧风光的很,纸醉金迷,呼风唤雨的,实则是悲哀可怜的很。他的文字写的都是她们的风光,你仔细读来,笔触里却都是同情,在笔缝里面透将出来。他笔下的女人有最多的好,最多的敏感,最多的温柔,最多的智慧。白先勇是爱女人的,欣赏女人的,更是同情女人的,是从骨子里流露出的对女人的爱,欣赏和同情。虽然真实情况是他自己骨子里爱的是男人。

这东西不是说写就可以写将出来的,只肖说,天才罢了。每一篇都是饱和的人物,每一篇都是风景画,每一篇都是小电影。难怪这集子里的只肖寥寥数字精悍的短篇小说几乎篇篇都被改编成了电影。与其说他是小说家,不如说他是那段特殊历史的记录者。当年的一段迁徙史,竟成了文人骚客的艺术来源。

作家,从来都是时代的记录者。《台北人》白先勇先生描绘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那一批仓促来台,还守着故乡的梦,守着远方的爱人,孤单着的充满希望又充满绝望的十几年罢了。他写尽了那份乡愁,写尽了繁华落尽后的悲肠,写尽了异乡人在他乡一切重来,艰难求存的悲苦和欢颜。无论是底层兵士,还是高层将领,无不望尽天涯路,守着一份故国家园梦,不愿醒来。在白先勇的笔下,描绘的多是因为政治原因从大陆跑到台湾的上流社会的遗世孤老,太太小姐交际花,大学教授,也有下层社会的男工,陪酒女,舞女,小店老板娘,小学教员等,无不是在过去的回忆和美好,现世的挣扎和落寞间苦苦徘徊。短短十四篇短篇小说,皆精炼雅致,形神兼备,往往一瞬的时光就可以倒回到几十年前。倘若没有这段政治和战争导致的家国离别,就没有华人世界的白先勇,就没有《台北人》这部灿烂的书眷。离愁是作家诗人最美好的养分,滋养着他们丰富敏感的内心,绽放出些美好丰盛的花朵来。

有人说,白崇禧一生最大的成就,不是征战沙场保家卫国,而是生出了白先勇这个儿子。这个有点戏谑的论断,实不为过。遥想当年白崇禧跟着蒋风雨飘摇的去了台湾,一介名将,被夺了权,空背着一个宗教领导人名号的官衔,郁郁庸碌的过了下半生,死时还有伤风化的被人嘲弄了翻。真多亏还有个白先勇。在大陆时尤其是上海南京的纸醉金迷给了白先勇最初的惊叹,良好的书香门第背景给了白先勇最好的熏陶,父辈家族跌宕起伏的命运更给了他最多的心灵震撼和深刻思考。没有这一切,何来白先勇-华文世界里小说写的最好的作家,没有之一,至少在我看来很是如此。

这个世上,只有白先勇,也唯有白先勇,因为它独特的出身,家世,经历,阅历,才华,个性,方能写出这些灿烂不朽的短篇神作,让《台北人》可以屹立为百年华文小说的十强,且是入选作品中唯一在世的作家。排在他前面的有鲁迅,沈从文,钱钟书等。《台北人》是白先勇先生用诗化的语言写就的诗化的小说。关于《台北人》的溢美之词已经是不计其数,绵延几十载,甚至从这本书四十年前的初初面世即是。在此处不再赘言了。

吴念真和白先勇是我最喜欢的台湾小说家。两人的作品都有深深的情怀,都关注六七十年代台湾的社会民情。念真出生台湾底层,是台湾本土人,所以他的作品都是描绘社会低层人士的心酸和悲情;白先勇出生上流社会,书香门第,自幼漂泊辗转,却见多识广又细腻敏感,其作品更多是描写上流社会,特别是都台湾后的家国情怀,浓郁乡愁和深深的落寞。两人搭在一起,就是一卷完整的台湾民国史,便是一触最生动妥帖的台湾人情,和在一起,变成了一幅韵味十足酸甜并济的台湾风情画卷。读者之幸,读者之幸也!

白先勇先生另外一部声名在外的短篇小说集,《纽约客》,虽较《台北人》略微逊色些,却同样堪称文坛佳作。呼应于《台北人》,其描绘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或者更早从大陆或台湾奔赴美国求学工作的一群人的悲欢。白先生的短篇,无任何一篇有逊色之说。各种滋味,读了方知。

【篇八:《台北人》读后感】

从去年还是前年,在图书馆偶遇白先勇的书,惊讶于他文字的火候看似平淡却能有看电影的感觉。可能是他写剧本和改编戏剧的功力,小说中的场景和人物都非常鲜活。这部《台北人》有十四个中短篇,看的时候犹如进入一个台北六七十年代的照相馆,里面不仅有相片,还有场景、温度、湿度,而人物的酸楚、痛苦、挣扎也历历在目。

《永远的尹雪艳》讲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时隔半个世纪,看李敖上节目,说形容顶级的美女最恰当的词也是这个词。她一出来,旁边的都成了背景。尹雪艳也是这样的女子尹雪艳着实迷人。但谁也没能道出她真正迷人的地方。尹雪艳从来不爱擦胭抹粉,有时最多在嘴唇上点着些似有似无的蜜丝佛陀;尹雪艳也不爱穿红戴绿,天时炎热,一个夏天,她都浑身银白,净扮的了不得她来台北建立自己的尹公馆,维系着上海百乐门的标准,而且她待人接物有春风化雨的本事鸿儒白丁都要来。尹雪艳的故事也充满曲折,但不要紧她会把那些挫折抛在身后,继续往前。这也是绝代风华所必要的气度。

《一把青》讲述一个伤痛愈合的故事,朱青在第一任飞行员恋人坠机之后,死去活来然而十几年后,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她已经很平淡地看过去了。即使曾经把爱情当做一切而又失去的人,岁月也能照看好ta。

《岁除》和《冬夜》勾画了三个有理想的失意中年男子。一个在新年夜的醉酒豪言。他牛饮着,挥舞着,倒下了。但有人情味的是一圈老战友对他的体谅和关怀。一个想要抓住最后的腾达机会,一个虽然腾达却失去了理想,这两个人放在一起的对话,更是人生百般滋味叹着品。

《金大班的醉后一夜》是本书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金大班曾经叱咤风云,而在二十年后,也要赶紧嫁人了。在离开夜总会的前夜却遇到了一些故事精心栽培的小妹栽在了爱情的幻想中,搞大了肚子不像自己二十年前狠心断绝,她拿一枚钻石戒指给小妹去生养。虽然骂得很凶,但金大班却让小妹不要受自己一样的伤,失去对爱情的希望。小说终止在她遇到一位和当年自己坠入爱情时很像的年轻男子跳舞的画面,她痛苦过,迷茫过,潇洒过,而现在就让这一切在一支舞中飘散吧。

《思旧赋》《梁父吟》《秋思》《国葬》刻画了四个怀旧的人,有的已迟暮,但对过去的缅怀和执着令人敬佩或唏嘘;有的不得不停下脚步,接受岁月的凋零。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孤恋花》《花桥荣记》《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讲了四个被岁月摧残的可怜人。读到他们的故事,会叹息或者哽咽不好多说,因为每个故事背后都是鲜活的面容,你看到这些文字,那些人就会浮现。

《游园惊梦》是最长的一篇,而将钱夫人的人生和戏交织在一起的一段最为精彩。如果说语言的终点是音乐,而戏剧则是这终点站的辉煌建筑。这段的妙处在于,把钱夫人在戏曲和人生中的醉生梦死描写得入木三分,你以为在看一部小说,但却是在看一台戏;而当你觉得这是一台戏的时候,这却是在描写真实的人生。在这六页的戏曲描写中,钱夫人的戏与人生已经没有了边界。

这本小说看完之后,回味久久。我觉得不仅是这些精彩绝伦的描写,把台湾六七十年代的众生相刻画得十分生动,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他并没有要宣传什么正能量,也没有要拉人入地狱闲逛的黑暗充分尊重每个人物的人生,却能在看到失望时的不悲叹,在绝望时也能留有的一丝从容。这份气度正是文章的魅力所在。

相信《《台北人》读后感2000字-不仅是乡愁》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台北人思旧赋读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