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月光之号读后感 > 地图 > 月光之号读后感,2024月光之号读后感
月光之号读后感相关栏目
月光之号读后感热门栏目
月光之号读后感推荐
月光之号读后感

(共 7158 篇)

  • 1、 《月光之号》读后感

    《月光之号》读后感(一)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叫《月光之号》。是美国作家葆拉福克斯的作品,小说的背景是1940年。美国贩卖奴隶兴盛的事情,故事感人、真实。大家看了之后一定感受很深。

    小说的主人公是出生于贫困家庭的杰克,杰克的爸爸在密西西比河溺水而死。妈妈一个人难以维持生计,靠给有钱人做衣服做生意。有一次,杰克去阿加莎姑妈家借蜡烛时贪玩而绕了远道。被迫进了名为月光之号的贩奴船,他天天吃不饱穿不好,渴时只能喝很少水。天天和蟑螂、老鼠打交道。还要保持着自己身体健康,不然会被丢下水。船员们一个个在竞争,伤痕累累是理所当然的事。到贝宁海湾去运奴隶后为了买多点钱,让杰西吹笛子那些奴隶跳舞。当然,杰西上船的使命就是吹笛子。事情发展的没那么好。渐渐地,部分奴隶们瞎了感染了大副。所以为了不在传染,大副石沉大海。清理完后病怏怏的黑奴后,继续往西班牙驶去快要跟西班牙贩奴商见面的时候。杰西被叫去,船长办公室。拿一些不错的衣服给奴隶穿。见到西班牙贩奴商的时候,由于斯达特的失误。大家不得不跳进海里,只有杰西和一个黑人孩子得救了。他们游到了密西西比,杰西照着一个好心的老人的地图会到了家。小说描写细腻,告诉大家要珍惜和平。

    《月光之号》读后感(二)

    在19世纪40年代,是美国贩奴贸易兴盛的时期,白人孩子杰西在家附近的奴隶市场吹笛子,贩奴商看到了,觉得这个孩子还不错就把他绑架到贩奴船月光之号上;于是,他沿途经历了一次去往非洲购运黑奴的航行。

    在这条船上,他必须为被抓来的奴隶吹笛子,让奴隶们和着他吹出的笛声唱歌跳舞,好把奴隶们锻炼得身强体壮、能歌善舞,才能卖出个好价钱。

    在整个航程中,贩奴贸易的种种罪恶终于开始渐渐暴露于纸面。最后,这条贩奴船月光之号,在返航途中遏上暴风雨,船毁人亡,这也算是对贩奴商的报应吧!可是也牵入了许许多多的无辜奴隶的生命。唯有杰西和一名黑人孩子幸免于难,才存活了下来。

    想想那时,再想想现在这和平美满的世界,是多么好啊,我们也应该满足了。可是,还是有一些想不开的人们,和困难的人们。把我们和他们比比,是多么的幸福啊!

    作者亲眼目睹的历史苦难,一定使所有人都震撼了;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珍惜和平的世界,让这个世界和谐永驻。

    《月光之号》读后感(三)

    读了《月光之号》,我只想对那些黑人深表同情。

    本书主要讲了主人公杰西一次出去玩被人劫持到月光之号上,开始了惊心

  • 2、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600字

    今年寒假,我花了几天时间看了余光中写的这本《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这是一本记录50载创作生涯,18篇抒情自传,一本快节奏浮躁生活下的心灵慰藉之书。我读过的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感受到作者对时间、青春、生命……的感叹。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文学家——余光中,他以一首《乡愁》为国内读者所熟悉。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记忆像铁轨一样长》……217年12月14日离世,享年90岁。

    我在《逍遥游》中仰望头顶浩瀚星空,在《望乡的牧神》中拥抱异国朗朗秋风,在《记忆像铁轨一样长》中重返年少,乐回巴蜀,在《苦于就要下降》中置身万人纵情摇滚……体验一支笔下的万千风景,出入繁华都市和原始森林。

    《焚鹤人》是一个中年人带着家里三个小丫头一起放风筝并回忆起自己儿时和舅舅的一段往事的故事。这个中年人是一个平凡的父亲,某天他和三个孩子一起放风筝,风筝随着孩子们的呼喊跌落到地,因此他想起了那年,他和舅舅放起了同样的白鹤风筝,但后来白鹤挂在了树上,再没取下来。少年的他不解,直到后来他才懂得,这辽远的天空是舅舅梦想所到之处,风筝断了,他的梦也就断了。“男孩的意向是风的意向,少年时的思想是长长的思想。”少年爱做的事情,哪一样,不是梦的延续呢?可是,直到很多年以后,他带着孩子们来此地放风筝才想起这一切。彼时,舅舅已经葬身于一场飞机失事。

    年华依旧,青春不老。是的,这是一本关于青春的书,是一种真真切切的关于青春不再的往事,是长大成人后蓦然回首的感悟,是一种遗憾的美好。

  • 3、 《52号教室的故事》之读后感

    《52号教室的故事》之读后感

    本学期学校领导推荐我们阅读了《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录》,看完此书觉得意味深长,书中雷夫老师有趣的语言、值得借鉴的教育故事让我耳目一新。

    我觉得雷夫与我们一般老师的思维很不一样,他除了教给学生考试所需的知识外,还会教给学生生活中用得着的技能。比如,雷夫通过在班里模拟发工资来教会学生理财,通过带着学生旅行教会他们生活技能。这些技能都是今后学生走入社会必备的,而在学校就提前教会他们,无疑就增加了这些孩子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使他们能提早适应社会,在社会中能生存下来。想想我们自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只是一味地强调高分数、高学历,而我们教给学生的这些东西,他们毕业以后又真正记住了多少,在社会中又能用得上多少???我们对学生的所作所为真的能称得上是教育吗?我很迷茫~~~但是,今天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就是如此,我们在不断的做迎合社会的教育,而并没有教育出能建设社会、改造社会的人才。我们的教育需要反思!就像雷夫在书中说到的一样: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教给孩子们的东西,并不是仅仅依靠一场考试就可以衡量的。

    雷夫在书中还提到了一点:教育需要耐心。他说:我们应该先慢下来,一定要对孩子特别有耐心,因为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你不可能让他们一下子就明白所有的东西。我记得,吴非在《致青年教师》中也提到了慢教育这个词。他说: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能急,就像农业、林业一样,种下的庄稼不可能立即就能收获,总要经历一段时间。可见,教育确实需要耐心。因为,耐心是教师的素质和责任,耐心是教师的智慧。而我们的学生和那些破土而出的草芽一样,需要我们耐心保护,等待他们展示自我,发现并实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谁能保证我们的学生中就没有爱因斯坦呢?如果我们对学生暂时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地当众批评、挖苦、讽刺乃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就会和盲目地拔掉那些野草一样,让学生的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甚至导致摧毁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雷夫做得很好,在学生排练莎士比亚戏剧时犯过很多错误,他并不会一一指出,而是保留一些错误以后慢慢解决。这就是我们老师应具备的耐心。那些在学校中占大多数的普普通通的学生,那些在应试教育中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有多少老师能给他们足够的耐心呢?育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教育者在耐心上的考验。我们很难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爱因斯坦那样的毅力,但我们可以期望每一个教师都给学生足够的耐心,

  • 4、 《月光启蒙》读后感

    《月光启蒙》读后感(一)

    《月光启蒙》读完课文,我被课文中我的启蒙老师母亲深深地吸引了。

    文中主要写了在童年的夏夜,我和母亲坐在院内,母亲为我唱民歌、童谣,讲故事。让我那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让我知道高深莫测的夜空是个神话世界。

    当我读到母亲唱的第一首歌时,我想到母亲是多么辛苦啊!第二首歌则寄托人们多么想过上好日子的心情,由此便记住了这句话那时,我们的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文中的她用甜甜的嗓音为我吟唱,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她又给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这几句,突出了母亲为了我什么都愿意,为我打开了文学宝库;为我送来诗情。

    作者为了报答母亲,写了这篇文章来歌颂自己的母亲。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自己能做的事情,减少父母的负担,让父母不再为我们担心。让我们用行动回报父母吧!因为是他们孕育了我们;让我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吧!因为是他们教育了我们;让我们用实践回报社会吧!因为是它使我们生存了下来;让我们用爱建起一个伟大的祖国吧!让世界充满爱,那么,明天将更加美好!

    《月光启蒙》读后感(二)

    《月光启蒙》是一篇淳朴优美、感情真挚的文章。写了作者孙有田回忆自己童年的夏夜生活在母亲美妙的歌谣中,激发作者对故乡的爱和对音乐的热爱。母亲又在夏夜月光下给作者讲神话,增加作者的想象力;给作者唱童谣,让作者明白道理;给作者说谜语,让作者增长智慧。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启蒙教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读了这篇文章,我很感动。突然想起了一次我晚上生病的一天。那是寒冬里的一天,湖上都已结冰了,十分寒冷。那天晚上我踢被子的毛病又犯了,而且床边的窗户也偷偷地开了一点,不知不觉当中我生病了。生病之后,我突然醒来,只感觉头晕沉沉的,看见现在已11:50多分钟了,于是我弄好被子继续睡了。但是刚睡一会儿,我打了一个喷嚏,来了一个又来一个阵阵打喷嚏声 不仅拦住了我的睡意,更打消了爸爸妈妈的睡意。这时爸爸妈妈醒来,发现我生病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马上去青阳医院去看。

    由于时间太晚,夜里很冷,这样很容易感冒,于是妈妈在摩托车上搂着我,还摸摸额头,看看生病生得有多严重。终于到医院了,我们赶忙下车,爸爸马上快跑去登记付钱,妈妈和我则在医院里等爸爸。我的头睡在大腿上,妈妈为了我无聊,便和我谈学校里的事情。不知过了几分钟,我问妈妈脚酸不酸,可妈妈说她不酸。但是我看妈妈的表情,想:妈妈一定很着急

  • 5、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7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趣的书名叫《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买书时,我一看见它的名字就知道它一定特别的好看,看完以后,果真如此。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这本书吧:

    这本书是当代著名文学家余光中写的,它精选收录了余光中跨半个,世纪的游历心程,书中用优雅风趣,睿智亲近的文字,带领者穿林过海,出入繁华都市和原始自然,体验一支笔杆下的风景,感受一代大家从年少绵延至迟暮的乡情。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有趣,还让我明白了很多人生道理,列如《鬼雨》让我看见生命的脆弱和生死的无常;《自豪与自信》让我明白中文的博大精深,我应该为中国人自豪,更以能使用中文为幸;《日不落家》让我知道,父母对我的思之多,对我的爱之深......

    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散文是《日不落家》,因为其中“母兮鞠我,养我与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这句话使我感受很深-有一次,,因为我多玩了一会电脑,妈妈一气之下拉下电闸,接着就对我一顿臭骂,说什么整天就知道抱着电脑,如果学习稍微努力一点,每次考试后就不会抱怨试卷太难。我本来就一肚子的火,加上妈妈的臭骂,就和他顶起了嘴,你们什么时候管过我?妈妈说;我们不管你,你早就饿死了,看着妈妈的火冒三丈的样子,我不顾一切冲出家门,

    走在大路上,天气寒冷,风吹在我身上凉在我心上。我饥寒交迫,看着急匆匆往家里赶的人,心里多一份落寞,我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想起了妈妈说的话,是啊,如果他们不管我,我怎会有今天?寒冷的时候有厚衣服,饿的时候有东西吃......父母给了我一切,我却不知道感激,反而顶撞她,父母也是为了我好。想到这儿,我赶紧跑回家,发现妈妈正在四处找我。我跑过去抱住她。

    这本书中有很多道理,只要你看了,就一定有收获的。

  • 6、 月光手帕读后感

    月光手帕读后感(一)

    我读了一篇名为《月光手帕》的文章。文中的那位小姑娘把一片月光误以为是手帕,弯下腰去捡。作者捕捉到了这么一个画面,并由此写下了自己的感动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的空灵,走过去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炼得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作者这段话深深吸引了我。是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也渐渐失去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好奇;对世界看久了,认识也深了,眼睛便俗了。结果,一切新奇的想法都被所谓的实际而取代。虽然天还是方天,云还是白云,但你却开始感叹生活 的无趣,竟不再去欣赏那以前的美丽。其实,美丽的事物终究没有褪色,只是你的眼光变了。于是,当月光透过蕾丝窗帘照射在地板上时,你会怎样 想呢?

    也许你会无动于衷地踏它走过,因为你知道这只不过是月光,而在那个纯真女孩的眼里却会成为一块乳白色的手帕,那位小姑娘在弯下腰时,一定会想:呀!多么美丽的手帕!可千万别被踩脏啊。我把它带回家给妈妈看看,它是多么漂亮呀!即使她后来知道了这只是一片月光时,也许会会心一笑,这也正是她快乐的源泉。 弯下腰去捡这块手帕吧!闭上眼,用心去感受美的存在吧!

    月光手帕读后感(二)

    我读了一篇名为《月光手帕》的散文。

    文中,那位小姑娘把透过小窗口照在地上的一片月光误以为是手帕,弯下腰去捡拾。正是由于作者捕捉到这么一个动人的画面,才写下了自己的感动我感伤于自己没有她那样的空灵,走过去也不会弯下腰去。因为,一双磨练的很俗的眼睛极易发现月光的破绽,也就失去了一次美的愉悦。

    作者的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我。是呀,随着年龄的增长,大人们渐渐失去了孩子们的纯真和好奇;对世界看久了,认识深了,眼睛便变得俗了。结果,一切新奇的想法便被所谓的实际所取代。虽然,天还是那方天,云还是那片云,但你却开始感叹生活的无聊,竟不再去欣赏那天、那云的美丽。其实,美丽的事物并没有腿色,只是你的眼光变了。

    于是,当那双不在纯真的眼睛看到这片透过窗棂射在地上的目光时,你也许只是无动于衷地踏着它过去,因为你知道,这只是一片目光。但是这片月光,在一个纯真的孩子眼里却成了一块乳白色的手帕。我想:那位小姑娘弯下腰时,一定在想:这么漂亮的手帕千万不要被踩脏啊!即使他后来知道那只不过是一片目光时,我想:她也不会失望的。回头再望望那块月光手帕,她也许会会心一笑。而这,不正是快乐的源泉吗?

    有时,我很害怕长大,怕越长大就越无法理

  • 7、 《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读后感1000字

    最近在读余光中先生的散文集,九志天达的编辑将合集命名为《月光还是少年的月光》。大概提起余老先生,人们都能默诵起那首《乡愁》,每每读来,都令安土重迁的国人深有感触。即使几岁的孩童,也能从中体会到些许的哀愁。梁实秋有言:“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当真是对余先生最为贴切的评价。

    以前的大家们写作,总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人们好说读某个人的作品就像品茶一般。可现在大家喜欢快阅读。网购讲求快,工作讲求快,音乐讲求快,吃饭更要快。原本需要一个小时阅读的书,也有不少人追捧着十分钟就完。并且就有人专门做这个事情。这样一年算下来,读过一百本书似乎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可阅读的趣味毕竟是少了的。

    中间有一篇是叫《焚鹤人》,是一个中年人带着家里的小丫头一起放风筝然后回忆起自己小时候和舅舅一起放风筝的往事来。可就是这样一个平平淡淡的生活片段竟然让人欣喜不已。

    他是一个平凡的爸爸,有三个女儿,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和三个孩子一起放风筝,承载了孩童的梦飞向了天空,也随着孩童的呼喊跌落在地。在孩子一声声欢呼中,父亲生气了,他气什么呢,孩子瞎胡闹,风筝也不听话。于是他蓦然想起那年的舅舅,也是同样的白鹤形状的风筝,只是后来那白鹤挂在了树上,再也取不下来,舅舅便发誓再也不放风筝。

    少年的他不解,直到后来他才懂得,这辽远的天空是舅舅梦想所到之处,风筝断了,他的梦也就断了。“男孩的意向是风的意向,少年时的思想是长长的思想。”少年爱做的事情,哪一样,不是梦的延续呢?可是,直到很多年以后,他带着孩子们来此地放风筝才想起这一切。彼时,舅舅已经葬身于一场飞机失事。

    我想起学到的一篇文章《在山的那边》,文中那个孩童一直在畅想,山的另一边是什么,是山,是海,还是别的什么。是信念,作者回答。只要你有信念就能到达远方的海边。那时候多喜欢想往外面的世界啊,即使离开家的人,总有一种“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的哀愁,抑或者像《乡愁》里所写的无奈与愁思,也还是想到更广阔的世界看一看。可是多年以后,当我真的身处他乡,顿生漂泊感的时候才想起那个趴在窗前渴望外面的世界的小孩多么可爱。甚至会有流泪的感觉。甚至很难说清楚,是因为难过还是什么。

    这本《少年还是少年的月光》读来竟是久违的哀愁。那种被岁月,被生活打磨过的哀愁贯穿全文。不论他身在何

  • 8、 月光母亲读后感

    月光母亲已看完了,那么读后感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光母亲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月光母亲读后感一

    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

    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这里写了作者的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

    作者赶回老家去看她时,作者的母亲安详地坐在藤椅里,甚至不知作者是他的什么人,不知作者来干什么,甚至作者不知是谁。

    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

    微风吹乱了母 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

    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

    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

    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华启迪我的想象。

    这写了作者的母亲用那一双勤劳的手为作者打开民间文学的宝库 苦涩童年的夏夜却是美妙的。

    暑热散去了,星星出齐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立即洒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

    这是在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

    母亲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动听的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月姥娘,八丈高,骑白马,挎腰刀 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们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

    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

    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

    那时,我们虽然过着清贫的日子,但精神生活是丰富的。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

    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

    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又叫数来宝)的民间艺人。

    母亲把故乡给予的爱,亲人给予的爱,溶为伟大的母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

    母亲唱累了就给我讲嫦娥奔月的故事,讲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高深莫测的夜空竟是个神话的世界。

    此时明月已至中天,母亲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她又为我唱起了幽默风趣的童谣,把我的思绪从天上引到人间:小红孩,上南山,割荆草,编箔篮,筛大米,做干饭。

    小狗吃,小猫看,急得老鼠啃锅沿。 

    这写了作者的母亲在作者小时候,讲了许多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喝,下不来老鼠老鼠你

  • 9、 月光森林读后感

    篇一:绘本《月光森林》读后感-梦境般的夜色和森林

    篇二:《森林探险记之月光森林》读后感

    篇三:月光森林读后感

  • 10、 月光水井读后感

    月光水井读后感

    水井,一个普普通通在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东西。不过,在这里,水井成了维系亲情的工具。

    在街头,有一个小摊,那里在卖米果,作者很馋,每当想上去买的时候,那个摊主却不给卖,这是作者很是奇怪。回到家吃饭时,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街头的米果谁都给,就不给我?她的妈妈没有说话,又问了问外婆,外婆也没说话。晚上到了,外婆把作者拉进房间里,说:唉,实话告诉你,她是你的细婆。就因为她当初不同意你爸妈结婚,闹得两亲家关系不好。作者暗想:看来帮细婆挑水是唯一缓解关系的方法了。于是,作者每个晚上都去帮细婆挑水,天长日久,关系就好了。但是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作者有一天打算出门,立马被爸爸发现,拉回了房间。看到这里,我就为作者这种不良的家庭关系而感到可怜。往下看,作者的细婆居然要塞给作者120元钱,我愣了一下:钱?不是关系不好吗?再看看,细婆说了一句话:孩子,这两天辛苦你了,帮我挑水,煮茶。快回去吧,再迟你爸爸妈妈会怀疑的。就这样,两家之间关系慢慢缓和了下来

    我被深深的感动了,作者这么小,却肩负起那么重的担子的精神使我感动,也同情作者的细婆的可怜,体现了作者父亲的无奈。让我们和谐起来过幸福一生吧。

  • 2019-10-20

  • 2019-10-24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11-04

  • 2019-09-20

  • 2023-04-27

  • 2019-10-19

  • 2019-10-24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11-03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5

  • 2019-11-06

  • 2022-03-23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 2019-10-09

  • 2022-03-05

  • 2023-06-15

  • 2019-09-21

  • 2023-02-27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23-05-04

  • 2019-10-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3

  • 2019-09-20

月光之号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月光之号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月光之号读后感、2024月光之号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