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依然作文 > 地图 > 依然作文
依然作文

(共 1093 篇)

  • 1、 初心依然作文推荐13篇

    学生应该注重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成功的作文非常吸引人的眼球,更可以成为学习的典范。如何让你的作文出类拔萃呢?我很荣幸为大家呈现一篇关于“初心依然作文”的好文,建议大家收藏本页和本站,以备日后阅读!

    初心依然作文【篇1】

    依然槐花香

    斜后座的同学在课间忽然带进来一束开得灿白的槐花,也把这春天的气息带了进来。我忽然惊喜地叫道:“槐花已经开了!”随后又仿佛是说给自己听似的,默默地念叨着:“槐花这么快就开了……”

    我的生命中,有几种花是带着许多特别的,其中便有这槐花。有一年夏天,我随同母亲到奶奶家去,在同行的路上,总有一股温柔的香浮动,我问母亲,那是什么的味道。母亲便指着头顶高大伸展着的槐树,告诉我是槐花的香。我怔住了,久久地仰视着:槐花是一串串的,如同仙子细细串好的晶亮的铃铛,仿佛会在树间碰撞着叮当作响。它们乳白色的模样,更有一份娇羞。风起时,我望着在风中零落纷飞的灿白,忽然在心中涌动着一股温暖。那时候,我记住了这种娇柔的花,也记住了那一树摇曳着的芬芳。

    而在今天,当学校里的树终于开出花来,我惊诧地发现——这满树满树闪烁着的,竟也是记忆里一簇簇的槐花。这是一种怎样的欢喜,仿若在陌生的地方遇见了一个故人,一切便自然而然地熟识起来。它们依然长得那么高高大大,那么的枝繁叶茂,只有风吹落花瓣,才可以碰触那些零星的柔软的槐花。我记得曾读过一篇文章,讲的是摇槐花树,用那些摇落的槐花做成槐花蜜。那时候,我便向往着生于一片粲然的槐花之中,温柔的温柔的香甜。这里便如那雪白的故乡,消融了一切的雪白与美好,满眼满眼的纯净。

    初心依然作文【篇2】

    一丝清凉,渗进纯白色的衣衫,那是你为我斟满的相思酒,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捧一袖馨香,从此,终读懂了我多情的诗行。

    轻薄的雨雾,如你身上的纱衣,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如水的柔情,不经意间,打动了想你的魂灵。

    黄昏,细雨,轻掀你西窗的纱帘,你临窗而立,透过鲜花的容颜,是你欲诉还羞的眼,我便醉了,闪烁的泪光凝望你,竟已是千年。

    是谁在弹奏古老的琴弦,莫不是又见你的素手纤纤,前世的风牵动今夜的缠绵,梦终醒,梦终断,梦难再相见。

    一声叹息,在花香里隐隐,思念的忧郁,如雨,如风,如这夜色,泛滥,一纸素笺,用诗句表述了想你的昏眩。

    疼痛,因想你的思绪纠缠,你的眼眸,如水流过,也许是昨夜的梦幻,扯一片苍凉的月华,遮住如伤的眼,却蓦然发现,梦依然,心依然,守着你我

  • 2、 回头风景依然美作文

    作文是占据语文试卷很大一部分分数的,通过写作文能够锻炼我们字词句凝聚的能力。写作文的时候要紧扣主题,不能“跑题”。你是否正在收集一些优秀的作文?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回头风景依然美作文,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回头风景依然美作文 篇1

    与这个世界交手的这些许年月,你是否依旧光彩照人,斗志昂扬,是否依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每天心中默默盘算着离中考的日子,无形之中紧张感也随之而来,压在心头。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不断地警醒着我真的要收回那浮躁的心思,备战中考。早上匆匆到校,晚上却直到天空被笼上一层黑色,才踱步回家。

    就这样日复一日。

    每每走在街上都是低头匆匆赶路,不知何时起我很少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

    即便到了双休也不得空,在老师家之间来回奔波。可天公不作美,那天我又偏偏错过了公交车。看着已经远去的公交车的背影,心里空空的,四周也空空的。我顾不上喘一口气,心中满是懊悔,只能慢慢走回去了。

    心情郁闷地边走边踢着脚边的石子。起风了,卷起草坪上的枯枝败叶,在低空中打个转儿又落回原地,我下意识地裹紧外套,风儿吹落的花瓣从我眼前飘过,引得我随之抬起头来。路边的树枝上开始冒出新芽,有些已经开出花朵,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几尾鱼儿在湖中摆尾,好生惬意!

    殊不知从何时起春天竟已越过了寒冬,拂去冰雪,焕发出往年的生机。我不由自主地停下焦急的步伐,任由微风吹乱发丝,心中那一抹不愉快的记忆也随着心境的改变而挥之离去。

    多久未仔细看过的风景却依旧能触动心底的那根弦!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山脚下的游客问下山的人:山顶的风景好看吗?有人说好看有人说不好看,到山腰时也依旧问下山的游客相同的问题,回答亦然,可直到自己亲自山顶时,那种鸟瞰自然的美才会不言而喻,才能真正体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时回头看看来时的路,你会发现风景依旧。

    回头风景依然美作文 篇2

    只有经历过无数的失败,才能懂得成功的艰辛。

    怎么说呢,我是一个大家公认的“坏小子”,什么坏事都干过,用球砸坏过别人家的玻璃,和狐朋狗友们一起爬过树掏过鸟窝,欺负过比自己小的同学等等。当然,这些都属于过去。后来父母也受够了我的折腾,执意要把我转走,百般恐吓,甚至于坚持要把我给卖掉,当然,我心怀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养这么大,真会卖给别人,傻子也会笑的。理归理,想归想,在日复一日的虚度年华中,我终于熬到了中学。中学的学习生活比

  • 3、 月光依然皎洁作文600字

    深蓝的夜幕上悬挂着一轮圆月。当皎洁的月光洒在那张古老的藤椅上,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我最慈爱的奶奶。

    奶奶!今夜的月亮多圆多漂亮啊!您快出来瞧瞧。只见奶奶拄着拐杖从房间里走出来,面带微笑地说:好孩子,奶奶陪你看月亮。我跑到奶奶的身边,撒娇地说:只要有奶奶陪我,我就是最幸福的人。奶奶听了,轻抚着我的头说:就你的小嘴最甜了。说着,我扶着奶奶坐在藤椅上。

    我连忙端来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皎洁的月光下,奶奶显得好慈祥。我调皮地问奶奶月亮上有什么。奶奶跟我说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嫦娥的女子嫁给了后羿。那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热得让人受不了。勇敢的后羿用神箭射下了九个太阳,玉帝为了奖赏他,便送他一颗仙丹。后来,嫦娥偷吃了这颗仙丹,飞上天做了仙子。虽人在广寒宫里,却只有一只玉兔陪伴着她。她多么孤独寂寞啊!

    孩子,你说长生不老好吗?长生不老当然好了,可是如果长生不老了,又必须要离开自己的亲人,那就不值得了。我希望奶奶可以长生不老,又能永远陪在我身边。

    奶奶微笑着说:好孩子,我也想永远和你在一起,但是等你长大了,奶奶我也会到很远的地方去。奶奶,我不要您去那么远的地方。小炜,你看!流星!外婆打断了我的话,许个愿吧!我祈祷着能永远和奶奶在一起。

    后来,奶奶真的去了很远的地方。

    今夜的月光依然那么皎洁

    假如爱有天意,来世我还做您的孙女,陪您看月亮,听您讲故事。

  • 4、 破茧成蝶;笑依然

    反正都这样了,不如好好的活下去!那是一个男孩,不知道为什么,视线总是无法从他的脸上移开,那是多么灿烂的笑容,仿佛春日的阳光,暖暖的。但仔细一瞧,那笑容中又隐藏一份坚持,一份孝顺,一份自信

    他8岁时,一时贪玩爬到后院的电线杆上,被高压线电到,失去了双臂,从此他开始用脚联系所以正常人用手完成的事,在他养父的帮助下,他先练习用大脚趾和二脚趾夹起细竹子,再练习夹笔写字。就算脚磨起泡,他依然顽强练习。在我看来,用脚做事不是困难,已经成为理所当然了!这也许就是他对自己这份坚持最好的诠释了吧!

    他的身世也令人不禁心头一紧,他的养母其实是他的二姨,两三岁时,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因为二姨没有生育能力,他的生母就将他给二姨抚养。于是他从老家贵州来到了重庆江津。一开始养父母对他就像对亲生孩子一般,但自从他双臂截肢后,养母就对他大加责骂,在一次呗养母扇了一巴掌后,他离家出走了,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流浪生涯,但事后养母也感到很自责。后来,男孩放下心结,回到乡下看望养父母。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太多痕迹,男孩一见到他们就开心的笑了,眼里泪光闪烁。他还主动帮养父母刨玉米,以前的事都不说了,重要的是现在!男孩用孝顺懂事抹掉了心结。

    现在的男孩已经20多岁了,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他在比妈妈还妈妈的三姨的帮助下进入了江津残联,参加了游泳队。失去双臂,还能游泳?这对我这个旱鸭子来说,恐怕比登天还难吧!但,就是他在一步一步地创造奇迹!男孩每个星期只有两个半天的休息时间,其余都是在训练。在他跳下水的那一刻,他已化作一只海豚,在水中遨游,水下就是他一展身手的世界。在仅仅只参加了三年的训练喜爱,他在一次比赛中拿到冠军,成为了全国冠军。他为什么会选择游泳?我嗯说不出来,在水里很自由吧!时间停留在他自信的笑脸上。

    每个人都渴望破茧成蝶,但只有在面对茧时坚持、感恩、自信、才能飞越梦想。他是梅忠全,他将备战第31届残奥会,他将成为重庆人的骄傲。

  • 5、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一):我想念我 引言 在这学期的外国电影史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许多也许并不出名,但却有较深人生/人性含义的电影,单单是这一点便令我对电影有了不同的见解,以前总以为只有所谓的"大片",才能够称之为好电影,有时甚至忽略了电影本身的深刻内涵而专注于令人眼花缭乱的特效,但是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老师带领我们从更专业的角度去分析评判一个作品的好坏,这令我受益匪浅,而在众多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仍是在第一课上老师所放映的《依然爱丽丝》,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是一部获奖影片,所以也并没有抱有太多的期待,然而两个小时后,我却唏嘘不已。 剧情与赏析 在此我愿意分享几个最打动我的镜头,时间顺序已记不太清,希望我混乱的思绪不会影响对这部电影的理解。 当女主角爱丽丝患上阿尔茨海默症后,她曾在家人都外出时,打开电脑,播放里面在之前就已存好的短片,观众很快便得知,这是一段教导此时的爱丽丝如何安乐死的影片,里面的步骤很简单,只需几步,也许爱丽丝便会永远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然而,就是这短短几分钟的影片,爱丽丝反反复复看了不下十遍,她已无法记住其中的步骤,这让我感到震惊的同时,更感到了一种无力与深刻的悲哀,当我们丢掉了自己引以为傲的事业,家庭,甚至尊严,我们想最后为自己做一个了断,却发现,我们连自杀都做不到。也许这才是阿尔茨海默症最可怕的一面,你会逐渐迷失自我,忘掉自我。当药片散落一地的时候,爱丽丝眼中是满满的心疼,她已经无法判断和思考,连最后一点后路也没有了。这一定不是她想要的结局,但是她已经没有选择的机会。 第二个打动我的镜头,是在家庭聚餐时,爱丽丝想要记住家庭聚会的时间与地点,这时她的两个女儿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态度,丽迪雅将爱丽丝记不住的单词一个个拼给她听,然而安娜却表示有家人在不需要爱丽丝去记住这些东西。我想导演是聪明的,从这么一个小小的情节便看出了阿尔茨海默症的病人在家中的状态,也许大多数人的态度和安娜一样,把照顾病人的责任平摊到大家身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去照顾她。但是这真的是病人想要的么?资料显示,很多阿尔茨海默症的患者,在后期十分痛苦的原因是源于自己的自卑,怕自己拖累家人,他们拼了命的想要独立,却被家人亲手拦下,爱丽丝是一个多么要强而坚强的女性,这一刻她将会有多孤独?只有小女儿丽迪亚认认真真的告诉爱丽
  • 6、 《思念依然无尽》读后感

    我含着热泪坚持读下去,读到了耀邦同志在长沙“穿着驼色的中山装……”心里怦然一动:这莫非就是我在1958年看到的那件“驼色的中山装”吗?

    1958年4月12日团中央在上海召开全国青年工人代表会议。我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会上,耀邦同志做了题为《人是伟大事业的决定因素》的长篇报告。(会后全文发表在《解放日报》上,脱稿后,喜见全文被《胡耀邦年谱资料长编》一书收入)他高度评价了人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了的地位和作用,高度评价了青年工人的地位和作用,富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感染力。我清楚地记得,他讲到激动处,会拿着讲稿跳起来,纵情高呼。他在台上激动,我们在台下也跟着激动。他的讲话,多次被掌声打断。等他讲完以后,不得了,全场沸腾,掌声不息。当掌声将息时,主持人刚想致词,掌声又再次响起,并要求耀邦同志走下来绕场一周。大会在文化广场举行,听众有万余人,那时没有投影什么的,坐在后边和两旁的人很难看清楚耀邦同志。绕场一周的要求一提出,会场上更加活跃。于是,主持人宣布:耀邦同志马上到大家当中来,但是,宣布一条纪律:为了节省时间,请大家不要与耀邦同志握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那一时刻的到来。当耀邦同志拱手走到我们跟前时,我清楚地看见他穿的就是一身“驼色的中山装”。人的第一印象是磨灭不掉的。几十年来,每当我听到“胡耀邦”这个名字时,就想起那“驼色的中山装”。

    驼一样的人穿“驼色的中山装”。耀邦同志的一生就是骆驼般的一生。他像骆驼那样艰难地行走在沙漠上,他像骆驼那样从不伤人,他像骆驼那样几天不吃东西照样向前,向前!他有骆驼般的心肠,骆驼般的生活,骆驼般的精神,还学会了骆驼般的沉默……

  • 7、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800字

    《依然爱丽丝》观后感 《依然爱丽丝》改编自美国作家莉萨.热那亚的小说《我想念我自己》,如果拿原著与电影来对比,会认为影片没有完全演绎出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内心大戏,当然,影片可圈可点的地方也很多,特别是女主朱丽安.摩尔的精湛表演,给影片增添了不少励志又温情的色彩。 alice在家里找不到厕所及找不到手机的那一段,看得人很纠心,得益于朱丽安极其到位的表演,她把一个记忆正在快速消失的人的焦虑、彷徨、不安、不甘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她的失声痛哭和歇斯底里,既是一种哀怨,更是一种无助。 影片两次出现了alice跑步的场景,两次都毫无例外的将alice迷茫、不安、寻找的眼神留给了观众,在熟悉的街头迷路,在熟悉的世界迷失自己,这是多么残酷的人生!alice有过轻生的念头,在患病初期,或者说在自己的记忆还没有退化到不认识人甚至不知自己是谁的时候,给自己录了个视频,提醒自己到了最糟糕的时候(成为家人累赘的时候)用安眠药结束自己的生命,就在alice的记忆快速退化到几乎毫无记忆的时候,她不经意间看到了这段视频,但这个时候,她已不记得这个提醒的初衷,是基于什么目的,只是盲然的照做,好在紧要关头小女儿的出现阻止了她的无意识的行为,这也正是影片要表达的旨意只要有柏拉图式的坚持,什么艰难困苦都会过去。 影片没有用更大的篇幅去诠释人应该如何去学习接受失去,但透过alice的演讲,不难发现,学习如何接受失去是一门艺术,影片中alice在演讲时为了避免自己记忆衰退重复念稿的尴尬,竟然使用了荧光笔作为辅助工具,念一句标记一句的这个特定动作,令人唏嘘,alice在演讲中说到今天的演讲,或许明天就不记得,这段记忆或许明天就会消失,但今天的演讲对我还是有很重大的意义,或者导演就是想透过这个细节,揭示学习失去是每个人的必选课程,在短暂的几十年里,要接受失去至亲的痛苦,也要接受记忆消失的痛苦吧。 影片在让我们学习失去是人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同时,也表达了失去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获得的主题,影片中alice的小女儿ledia因为妈妈偷看了她的日记与妈妈吵起来并生气离开,第二天,她向妈妈道歉,但alice已然不记得有吵架这回事;另一件事也说明了这一点,alice因为不赞成丈夫要去另一个城市工作与他吵过架,后来的某天,他们一起去alice曾经任教的学校附近吃冰淇淋,丈夫问她是否还想呆在这里,alice说了一句还没有吃完
  • 8、 经典古文,多年后再读,依然唇齿生香

    经典古文,多年后再读,依然唇齿生香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归去来兮辞序陶渊明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三 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逍遥游(节选)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9、 《依然爱丽思》影评1600字

    living the moment《依然爱丽思》影评 14级工商管理学院 陈珩 32014020094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海伦凯勒 在这个商业片漫天遍野的时代,很久很久,都没有看到这种关于人性的《依然爱丽思》。躁动的年代,静下心来,又细细的看了一遍,从中有感受到了别样的温馨,感动。 电影讲述的alice作为一个大学语言教授,从发现自记忆力衰退,到确诊阿尔兹海默症的经过,这当中,发生了无数了琐碎的小事,感受到了alice从平静到害怕,恐惧,轻生,再到不惧怕疾病,勇敢的活下去。 不得不说,电影是由一个又一个小片段组成的,稍微有些略显乱,似乎在讲着一个又一个温情的故事,中间夹杂着一些亲情间的矛盾,一些曾给未来自己录视频去自杀的小黑暗。但主线还是随着alice的病情的加重和心态的改变而推进。 这部影片,更愿意说是看女主角演员一个人自己。alice她用富有层次和张力的眼神,演绎一个事业有成的成功女性眼里充满的自信和幸福洋溢,到逐渐被病魔击败的惶恐不安,最后眼里空洞而木然。言语能力从铿锵有力富有活力的表达,逐渐变得犹豫,反复,演绎自己因为阿尔兹海默越来越痛苦,力不从心。,她表演非常有张力,恰到好处,感情收发特别自然,在兴奋点上也不显得过头。可以说完美的表现了一个大学教授,面对疾病,面对有些叛逆的女儿,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是这样的自然,让人理解。 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病,因为我身边的人没有得这种病的,所以我对它很茫然。但是当电影中的一个镜头,alice在床上看到哽咽的跟丈夫说自己宁愿被确诊为癌症,而不是这种让自己记忆力衰退的病,因为这么美丽的世界,这些可爱的亲人都即将记不起来,这的确是多么让人厌恶绝望的病!看到那一刻我真的感受到她那份深深的恐惧。也能从演员的表演中了解到这种病是可怖的。还一个镜头就是她知道自己的记忆力在衰退,所以把对自己重要的信息都录在手机当中,包括她女儿的名字。当晚上找不到手机的时候,她发狂了,癫狂的翻箱倒柜,她害怕,十分的害怕自己手机丢了以后,会忘记自己的亲人!她的眼神充满了恐惧,无助,精神直到崩溃的边缘,这里可谓又是一泪点。我们很难想象这是怎样一种挣扎,当你熟悉的整个世界一点一点离你远去,你不记得家里的方位,不记得从前的自己,甚至连最亲近的爱人最后也会消失在你的世界里,看起来是那么的亲切却又这样的陌生。 即便是被这种疾病缠身,
  • 10、 读《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有感

    《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读后感

    这篇文章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文笔最好的文章之一,毕竟是北大中文系毕业二十年的卢新宁写的,她认为,当越来越多的人把利益当唯一的价值,当越来越多的人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她担心“怀疑”会不会成为这个时代否定一切、结构一切的“粉碎机”。

    说实话,在我眼里,这个社会已经开始腐烂,信仰、理想、道德、信用,这些我们曾经以为执着追求着的东西,就这么突然之间变得一文不值,这些我们曾经以为至高无上的东西,竟这样变成了换取利益的筹码。

    我是00后,还不像80后90后感触那么深,但是卢新宁害怕的东西——我们已经不相信,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这些东西,已经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思想。

    在我眼里,规则,从不是完美的,它需要完善,但是总有那么一群人,喜欢钻规则的空子,于是就有了潜规则这种隐藏在黑暗中的“杀手”,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规则的背后捅上致命一刀;学场,是我每天生活的环境,在这里,不乏勾心斗角,互相猜疑,表面上风轻云淡,暗地里冷枪不断,或许在官场,人们的思维更成熟,关系更复杂,但现在的学场与官场还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我仅仅只是分析了前两条在我眼中的样子,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但是,我真的很迷惘,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被逼着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被逼着强颜欢笑地戴上面具,被逼着变得世故、圆滑……因为不这样,永远都只会被排挤,即使心中有这么一个信仰,这么一个虚无缥缈的信仰,它能够干什么?我们的底线在走向社会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被压低,我们被迫追寻着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东西,为了生存!

    现实总是残酷的,在这个怀疑的世界,给自己的心留下一片净土,或许是所谓的信仰。

    现在的教育在我们眼里就像在讲《狼来了》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最终都会被列在“老师假大空的说教”名单里,现在的孩子,成熟的越来越早,面对的是越来越大的压力,信仰,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一个名词,我们从来没有真正了解过什么是信仰——当一切都为了生存——为了金钱。

    我们的理想,从音乐家变成医生,因为音乐家可能穷尽一生都没有出头之日,而医生却能每天将大把大把的钱装进口袋——我们理想的基础,从热爱变成为金钱,在这个竞争如此强烈的社会,到底什么,才是信仰?

    卢新宁所说的风骨?不,所谓的风骨,在现在是无法维持长久的,那些所谓

  • 2019-09-28

  • 2019-10-12

  • 2019-11-06

  • 2022-05-29

  • 2021-08-17

  • 2019-10-12

  • 2019-11-06

  • 2019-11-06

  • 2021-10-08

  • 2021-10-12

  • 2021-09-10

  • 2021-09-14

  • 2021-10-11

  • 2021-10-12

  • 2021-10-13

  • 2021-10-09

  • 2021-10-09

  • 2021-09-14

  • 2021-09-15

  • 2022-06-28

  • 2021-10-11

  • 2021-09-14

  • 2021-09-14

  • 2021-10-15

  • 2021-10-11

  • 2022-07-26

  • 2021-09-11

  • 2021-09-14

  • 2021-10-09

  • 2021-10-13

  • 2021-09-18

  • 2021-09-18

  • 2021-09-24

  • 2021-09-24

  • 2023-02-18

  • 2022-10-15

  • 2022-12-19

  • 2023-04-19

  • 2023-04-11

依然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依然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依然作文、2024依然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