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 > 地图 >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2024西游记读后感唐僧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相关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热门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推荐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

(共 7958 篇)

  •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清代多位学者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读《西游记》有感范文,唐僧师徒都告知世人什么道理

    《西游记》是中国文化的葵宝,是千百年来哺育国人的精神食粮。它的故事渊源流长,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至今被技术派人员拍成影视,编成游戏。继续蔓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很多人看西游,只留恋于书中的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者贯注其中的本真寓意。

    《西游记》给人的教育意义即是定立一个目标,然后百折不挠的去执行它,而后达到它。即如唐僧师徒定了去西天取经为目标,后耗时14年,爬山涉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完成了即定目标。全书中故事情节只是载体铺垫。

    作者本意是想告诉我们: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经历身心磨难,费时耗力,付出必然代价。可谓不经历巨大的困难,就没有伟大的事业。没有轻易随便而来的大功大成。只要我们目标坚定,勇敢执着,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实现目标,功成名就。

    书中本质寓意的表述需要通过唐僧师徒西行取经来达成。所以才写就了14年取经史。写就了九九八十一难!否则完全可让唐僧学了猴子的跟斗云,驾云取了真经而来。又何需如此费劲!

  • 2、 优秀读后感:有恒,向善----读《西游记》有感

    话说: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抑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转》。《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这部惊世之作的原型,乃唐僧西行取经的过程。这部著作,在此基础上进艺术加工,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经历几十年风雨,行至十万八千里,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

    人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孙悟空。他和那些凡夫俗子不同,火眼精金,一眼就能把妖怪识破;他武艺高超,在取经前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布下天罗地网也没有将他捉住;再加上他那七十二般变化,和镇海神针金箍棒一点就通的灵性,真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齐天大圣”。

    情节中,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片段。白骨精三化人性来欺骗唐僧,都被孙悟空一眼识破,打杀了两次。可气的是,唐僧凡眼不明,硬说悟空恶意杀生,野性不改。悟空连忙辩解,可生性好事的猪八戒却在一旁煽风点火,气的唐僧连念紧箍咒,把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后来,唐僧被白骨精抓走,八戒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前往花果山讨救兵,悟空不计前嫌,前来相救,唐僧被感动了,最终师徒两人和好了。

    读了《西游记》我明白了两个道理。第一,做任何事都要有真心、恒心和耐心。西天取经,十万八千里,四人一马,经过几十年终得真经,修成正果,可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第二,人不能学坏。师徒四人一心向善,从不动恶念,也因此,才会有最终结果。

    《西游记》真不愧是四大名著之一,希望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给人启示。

  • 3、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你们见过一会跑到学校,一会又奔向医院,又一会跑到家里的人吗?有啊,奔跑女孩路玉婷就是其中的一个。

    这是我在《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书中了解到这个女孩富有孝心的感人故事:在四川省成都市有一个叫路玉婷的女孩,因父亲远在外地,为照顾得了重病的妈妈和腿疾的外婆,她每天帮别人送机票赚钱,然后去上学,再去医院买药......我从她的故事里感受到了路玉婷的不畏辛苦,富有孝心的优良品质。

    她的意志令我震惊!是呀,在此时有谁不佩服?她坚持不懈,不畏辛苦,拥有世上最美品质孝心。她的这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祝愿她早日度过难关,考上重点高中!

    再看看我们,一个个美好的家庭,美味的食物,漂亮的衣服,愉快的旅行。可路玉婷呢?她吃得好,穿得好吗?不,她只能在家里照顾母亲和外婆,连吃都吃不饱。我们呢?却经常不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浪费粮食,整天向父母要零花钱,而且不爱劳动。

    有一次,我刚写完作业,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妈妈从厨房里出来说:儿子,去倒一下垃圾。可我不舍得引人入胜的电视剧,就回答:不想去。妈妈听了,有点生气,又催促一次:快去!我看见妈妈的脸色不对了,才勉强去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感到后悔,就那么一个小事情,我却那么不爱劳动。我应该向路玉婷学习,不应该那么懒惰。

    俗话说得好: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我经过一次次的精神洗礼,也一定会奔跑起来,奋发向上,崇德向善,做一个新时代的有志少年。

    (点评:小作者认真阅读了路玉婷的感人事迹,由衷体会到孝心的伟大力量,并从书中联系现实,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存在的差距,学以致用,真切表达了他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感悟,收到了良好的读书教育效果。 指导老师:胡秋平)

  • 4、 《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读后感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八个字既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又赞扬了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现在,人们把这些英雄人物都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本书。我知道后,就拿起书本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页,像一匹饿狼如饥似渴读着,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心里有了深深的回味。

    《奋发向上 崇德向善》这本书里共有三个篇章,每篇又分为四个小板块,主要写了时代楷模的行动。其中,我最敬佩的是第三篇里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里的诚信姐李群。虽然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市民,让人觉得没有什么可让人敬佩的。但是我和你们不一样,刚看到题目的第一眼,我就已经敬佩她了。为了归还两元钱,苦找了顾客7天,如果你是她,你会这样做吗?

    人们常说:诚在心间,信在人间。这说的就是李群。一天,一位老人来她的摊位买蛋糕,因为李群刚给别的顾客称东西,没能用电子称,多收了老人两元钱。她为了把两元钱还给老人,连做梦都梦见还钱给大爷。李群费尽心思,整日不休,终于找到了那位老人,把钱还给了他。老人对她说:两元钱不算什么,不过,能看出你是一个讲诚信的人。说到诚信,李群这可不是第一件了。在经营时,李群捡到了钱包、手机、钥匙、衣服就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但是她一件也没有留下来。难道还不足以说她是个讲诚信的人吗?现在,我不能不更敬佩李群了。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仔细想想,其实做到这些不难,而是看你敢不敢做,如果做到了这些,就说明你战胜了私心,收获了诚信。只要坚持诚信,就没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地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让我们一起筑造一个充满和谐、诚信的诚市吧!

  • 5、 由唐僧引发的沉思 ------读《西游记》有感

    齐小琪

    翻开《西游记》,细细品读。在被内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之余,唐僧那几次“善心大发”的行为,也引发了我无尽的沉思。 唐僧,一代圣僧,一个善良的人,悲天悯人,菩萨心肠,拥有超出常人的善意,以至于有好几次都差点被妖魔鬼怪抓去吃了肉。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章,孙悟空把变化成人形虚情假意欲加害唐僧的白骨精打死了,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仅不感激悟空的救命之恩,反倒误会悟空枉害无辜人性命,念起了那要命的紧箍咒,可苦了悟空,忠心护主,却遭受如此待遇。 在敬重唐僧的善良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我们以为的大善其实是错误的。 很多人一味追求善良,认为施善定会有好报,却料不到有时的结果是相反的。有一些小孩子,给路人带路,本来是为了帮助别人,却被装成路人的人贩子,拐到了外地卖了。 善良本身并没有错,但你的善良也要有防备心。但还未了解清楚情况,就盲目的大发善心,这样是“愚善”,很容易被坏人利用,也会将自己置于险境。这让我想起《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好心帮助了狼在猎人的枪口下逃生,可是,他救下的这只狼却要吃掉他。 这个故事向我们昭示:我们可以做到与人为善,但还要有防备别人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环顾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善良和危险。《西游记》中的唐僧发的人深省。是非不明就滥施善良,结果往往是不大好的。 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而在我们施予善心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沉思一下,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为他付出?

  • 6、 走进唐僧
    刘柯欣 “丰神星目”“温文尔雅”,这是一个完美的形象。如果唐三藏,来到现代,必定是个绅士。在“西游四人组”中,只有他这个凡人是个特殊存在。要武力,他必定最差;要智慧,他也不是最好。那为什么这四人中,他是领导人呢? 唐僧心地善良,可心善也成了敌人对付他的武器。广为流传的《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火眼金睛识破了白骨精的庐山真面目,打死了妖怪,保护了师傅。可唐僧却认为孙悟空伤害了三个无辜的百姓,把他驱赶回了花果山。可为什么唐僧有难了,孙悟空又回来了呢?孙悟空可是放荡惯了的一只“野”猴子呀!因为唐三藏使孙悟空有了“保护心理”。在这个时候,唐僧足可以念念“紧箍咒”,逼迫孙悟空来救他,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试想,如果孙悟空被逼前来,即使救下他,也不会继续留在他身边吧。唐僧让猪八戒去请孙悟空,其实是一种“示弱行为”。其实是想表达:悟空,对不起,没有你在身边,我真的不安全呀!现在我有难,请你来救救我吧!孙悟空自尊得到了满足,自然会去救他了。 唐僧之所以能领导众人,还因为他了解孙悟空。孙悟空无父无母,虽然他是花果山上的“美猴王”,但他内心仍是孤独的。“大闹天宫”失败后,谁不称他“畜牲”、“孽障”?唐三藏的出现无异于腊月里的艳阳,唐僧拿它当人看,它对唐僧也就言听计从,用满腔真心对待,甚至超过孙悟空对万人之上那个宝位的需求。如果把孙悟空的心打开看看,里面绝对有唐僧的名字。这就是唐僧领导别人,让别人服从他的原因。猪八戒天天嚷嚷着“散伙回家”,可是当师傅有难,他照样拼尽全力。这几人中,沙和尚最沉默、内向,可他对师傅的爱也不比谁少。 走进唐僧,我认识了一个真正的领导,其实哪有什么领导才能,只不过唐僧用了真心罢了。

  • 7、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一)

    奋发向上,是中华儿女几千年来与大自然拼搏而储蓄形成的核心精神;崇德向善,是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的光辉结晶。奋发向上的精神,促进了社会人文的发展;崇德向善的品德,增进了人类与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就是凭着奋发向上的革命精神,从弱小走向了强大,带领人民赶走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中国共产党人,就是继承了崇德向善的高贵品质,率领全国人民建设新家园,构建幸福生活,惩恶杨善,维护了世界和平。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宝贵财富,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没有奋发向上的精神就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打退堂鼓。只有具备了勇于前取、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建设者,才能在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不退缩、才能向改革方向挺近。

    人之初,性本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的中华儿女,将以崇德之心,向善之本在变幻无常的国际潮流和暗流湍急的改革中仁者无敌。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二)

    新年的第一天早晨,窗外迎春的鞭炮响彻大地。我怀揣着中国梦和对羊年的憧憬阅读了青少年爱国主义丛书《奋发向上崇德向善》,书中由三个篇章组成,分别是建设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的美丽中国篇;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社会篇和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公民篇。每个篇章里都有非常感人的故事,有爱国献金支援抗战的布衣将军冯玉祥;有被誉为女包公的公安局长任长霞;特别是机智勇敢的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年龄和我差不多,为了把敌人引入包围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做为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虽然不能向王二小一样抛头颅、洒热血,但我可以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小事做起,让点点滴滴的小爱汇集成对学校、社会和国家的无限大爱。

    今天虽然是大年初一,但老爸却才从工作岗位回来在卧室里休息,很辛苦。我想在不影响老爸休息的时间里把家里打扫一新,我的想法得到了老妈的肯定和支持,在老妈的协助下,我们开始除尘、拖地、擦拭,累了想想感人故事中的主人公,我又咬咬牙坚持干完再休息。中午,老爸从卧室里休息好走出来,看见焕然一新的家,摸着我的头说:晨晨长大了,知道孝顺老爸了!我听了,心里比新年收到压岁钱还美呢!

    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读后感(三)

    在这个寒假我读完了《奋发向上崇德向善》这本书,这本书教我更有都是许多激励人心的好人

  • 8、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一)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被人议论最多的。因为他一再被妖怪捉去又痴心不改一再救人,被大家笑为迂腐软弱可欺;因为他几次三番赶走舍身救他于危难中的猴子,被嫉恶如仇的人痛骂为昏庸无情无义;还因为他在孙悟空与猪八戒的争执中,常常偏向老猪,而被人戏称要学会讨好领导那么,我是怎么看唐僧的呢?

    我认为唐僧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排除万难、万死不辞的救人精神,我称之为唐僧精神。

    经历过被骗,再遇到深陷苦难的需要救助的人,依然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悟空,快想想办法。是他见到落难者常说的话。他肉眼凡胎,分辨不出是真落难还是妖怪假扮。是再被骗还是漏救好人?这个问题对他根本不是问题,他总是不假思索:救人救人救人!

    大凡我们俗人,都有一颗愿救人想施爱的善心,但是当我们一次次被骗,一次次被伤害之后还会永保初衷吗?不,我们不会!当我们刚放下的自行车一转身被盗,我们或许会寻找下一个倒霉蛋来挽回损失;当我们救人被讹诈遍体鳞伤时,我们下次再遇到真正需要救助者定会选择远离;当我们遭受到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我们会在下次他遇难时落井下石、变本加厉。于是,在这种人性恶的循环中人心难测、世风日下。唐僧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他是高僧,是圣人,普救众生,舍我其谁?唐僧从自己做起,把爱心一圈圈传递下去,换来的是善的循环,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回归。

    救赎生命应该是一个人良心的最底限吧?想起一个姑事,柏林墙被推倒前,有一个青年想越墙逃往西德,被守墙的卫士当场开枪打死。两年之后,柏林墙被推倒,卫士被法庭起诉。他为自己辩护: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法官判决:法规命令让你不得不开枪,但人的良心让你有把枪抬高一厘米的权力。是啊,把枪抬高一厘米,一条生命被救下,又不会违背法律法规。一厘米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良心。

    蒋介石反革命围剿时曾下令: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是对生命的何等蔑视,而唐僧宁可被抓千万次,也决不漏救一人。是对生命何等的敬畏!

    唐僧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读《西游记》才悟出来一点门道:西天取经缺不得唐僧。

    近几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西游记》,发现吴翁写的这部作品果然不简单,那猴子、唐僧、沙僧、悟能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中,还有很深很深的内涵。这主要在于对唐僧的看法。重新看唐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缺不得唐僧(当然,这个队伍中缺谁都不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唐僧,是在他的帮助下,孙悟空获得了自由,没有唐僧的帮助,孙

  • 9、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一)

    读《西游记》才悟出来一点门道:西天取经缺不得唐僧。近几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西游记》,发现吴翁写的这部作品果然不简单,那猴子、唐僧、沙僧、悟能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中,还有很深很深的内涵。这主要在于对唐僧的看法。重新看唐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缺不得唐僧(当然,这个队伍中缺谁都不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唐僧,是在他的帮助下,孙悟空获得了自由,没有唐僧的帮助,孙悟空还在五指山下压着呢。而猪悟能身上也有许多毛病,没了唐僧也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还有,悟能与悟空都是不坚定的,要不是唐僧的坚定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光靠悟空的能战善打,这个队伍早就散伙了。无论怎么说,这个队伍是以唐僧为核心的,没了唐僧是不可想像的。尽管如此,唐僧的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该有的东西。他的慈悲有时用的不是地方,这一点,在三打白骨精中特别明显,明明是悟空为西天取经扫除了这些妖怪,保护了唐僧的性命,可是唐僧还是错怪他。并且,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骨头上写有白骨夫人四个字2020,唐僧偏信悟能的谗言,竟说是悟空的法术变的,和之前保护白骨精的大发慈悲相反,给了悟空一顿批评。和《变色龙》里一样,那么虚假。这样的变相慈悲我们应该取吗?如果说《西游记》是一朵不凋谢的花,那么,唐僧就是这朵花的花蕊。花蕊的味道是香的,我们当然趋之若鹜;如果是难闻的味道,我们当然拂袖而去!文章诊断:这篇读后感所涉及的主题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尽。依我看,文章中缺少门外,只是在说《西游记》,没能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不知我的说法对否?

    相信很多人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都有一恨:取经的四人小组中,孙悟空最能干,猪八戒也有两把刷子,沙僧还能牵个马匹呢!最无能的是唐僧,饿了渴了急了,都只会坐在马上高叫悟空!悟空!最要命的是他的是非不分,妖精一挑拨,他就听话地念紧箍咒,并且同样的错误低智商的一犯再犯。每当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非常恼恨,恨不得拿起那金箍棒给这个愚蠢的师父一下子。可是所有类似的故事都叫唐僧取经,为什么不叫孙悟空取经?最大的那块儿军功章凭什么颁发给唐僧?

    只有到了取经的年龄,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最高峰的修为:唐僧挑担比不上沙僧,奔跑比不上小白龙,与悟空比更是菜鸟得不行。但是,他有一种品质。漫漫西天路上,是这一种品质成全了唐僧取经的神圣。那就是坚韧。

    唐僧,只有唐僧,不论是天大的危险还是天大的诱惑,他取经的意志从来不曾动摇过,在他信

  • 10、 唐僧,我想对你说_读《西游记》有感 (1000字)

    唐僧,我想对你说——

    看完《西游记》后,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喜欢神通广大、嫉恶如仇、智慧卓绝的孙悟空,而对你却有些微词,觉得你有些啰嗦、懦弱、是非不分。希望你听到后不要难过,其实,我觉得我能理解你。

    他们嫌你懦弱、是非不分,关键时刻掉链子,总是等着大徒弟孙悟空来解救自己。可是他们却看不到你藏在“啰嗦”表象下的那颗悲天悯人、意图以好意来开化别人的向善的心呀!他们都忘记了,你的徒弟们是神、是妖,能够“火眼金睛”辨别妖怪,而你却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而且是一个一心向佛,只为取得真经以渡人间百姓的凡人。这样一个心怀“大众”的你懦弱吗?不,恰恰相反,我觉得你那不是懦弱,而是善良!

    你的那颗心如同孩子一般,纯真、明澈、美好。你见不得有人在你面前受苦,哪怕这人是妖怪变的。所以,当桀骜不驯的孙悟空当着你的面打死了“白骨精”幻化而成的村姑和她的爹娘,你是多么伤心、愤怒!你甚至狠心地把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是呀,在你的眼里,是孙悟空善恶不分,把无辜善良的村民打死后却仍不悔改,因此你才不能原谅他。你瞧,你这样怎么能算是非不分呢?而是“慈悲为怀”才对呀!

    让我偷偷告诉你一件事吧!其实我和你一样善良噢!就在前几天,妈妈带着我和表妹小冰去看电影。进影院之前,我和妹妹排队去买肯德基的冰淇淋,妈妈则跑到另一家排队买奶茶。就在队伍缓慢朝前移动的时候,一位六十左右的老奶奶走到我的跟前,上下不停地摇动着手中的一个盒子,盒子里的硬币发出“叮咚”的碰撞声。她操着一口着浓浓的外地口音:“谢谢你,给点钱吧!”

    我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她很可怜,就递给了她5元钱。没想到,她拿了钱不肯走,仍然摇动着她的钱盒,嘴里继续说着:“谢谢你,再给我一些吧!”我看了看她,又递了两枚硬币放进盒子。那个老奶奶这次心满意足地坐到了一边。

    我买好冰淇淋,跑过去找妈妈。当我告诉妈妈这件事情,她很肯定地告诉我:“你肯定遇到骗子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是不会这么贪婪的。”我不信。可是当我们要离开时,我们又碰到了那个老奶奶。她正缠着一个小哥哥讨钱呢。妈妈在旁边分析道:“你看,这个老奶奶衣服穿得也挺干净,年纪也不算很大,可是一直缠着别人,恐怕是职业乞丐呢!”我默然无语,心情有些复杂,既为发现真相而有点心塞,又感觉那个老奶奶很可怜。

    妈妈又问我:“以后还会给乞讨者钱吗?”我没有犹豫地点点头:“妈妈,我看见可怜的人,还是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帮他的,如果真的能帮助到需要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09-20

  • 2019-09-21

  • 2022-11-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6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11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09-2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22-03-30

  • 2019-09-22

  • 2019-10-20

  • 2019-10-19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西游记读后感唐僧,西游记读后感唐僧范文,西游记读后感唐僧大全等,希望在您写西游记读后感唐僧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