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 > 地图 >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2024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范文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相关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热门栏目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推荐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

(共 3391 篇)

  • 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中国四大名著、四大奇书之一。清代多位学者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查看本书相关读后感 >
  • 1、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唐僧(一)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被人议论最多的。因为他一再被妖怪捉去又痴心不改一再救人,被大家笑为迂腐软弱可欺;因为他几次三番赶走舍身救他于危难中的猴子,被嫉恶如仇的人痛骂为昏庸无情无义;还因为他在孙悟空与猪八戒的争执中,常常偏向老猪,而被人戏称要学会讨好领导那么,我是怎么看唐僧的呢?

    我认为唐僧身上有一种百折不挠、排除万难、万死不辞的救人精神,我称之为唐僧精神。

    经历过被骗,再遇到深陷苦难的需要救助的人,依然毫不犹豫,出手相助。悟空,快想想办法。是他见到落难者常说的话。他肉眼凡胎,分辨不出是真落难还是妖怪假扮。是再被骗还是漏救好人?这个问题对他根本不是问题,他总是不假思索:救人救人救人!

    大凡我们俗人,都有一颗愿救人想施爱的善心,但是当我们一次次被骗,一次次被伤害之后还会永保初衷吗?不,我们不会!当我们刚放下的自行车一转身被盗,我们或许会寻找下一个倒霉蛋来挽回损失;当我们救人被讹诈遍体鳞伤时,我们下次再遇到真正需要救助者定会选择远离;当我们遭受到别人有意或无意的伤害时,我们会在下次他遇难时落井下石、变本加厉。于是,在这种人性恶的循环中人心难测、世风日下。唐僧是和我们不一样的人,他是高僧,是圣人,普救众生,舍我其谁?唐僧从自己做起,把爱心一圈圈传递下去,换来的是善的循环,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回归。

    救赎生命应该是一个人良心的最底限吧?想起一个姑事,柏林墙被推倒前,有一个青年想越墙逃往西德,被守墙的卫士当场开枪打死。两年之后,柏林墙被推倒,卫士被法庭起诉。他为自己辩护:我只是在执行命令。法官判决:法规命令让你不得不开枪,但人的良心让你有把枪抬高一厘米的权力。是啊,把枪抬高一厘米,一条生命被救下,又不会违背法律法规。一厘米考验的是一个人的良心。

    蒋介石反革命围剿时曾下令:宁可错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是对生命的何等蔑视,而唐僧宁可被抓千万次,也决不漏救一人。是对生命何等的敬畏!

    唐僧精神让我肃然起敬。

    读《西游记》才悟出来一点门道:西天取经缺不得唐僧。

    近几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西游记》,发现吴翁写的这部作品果然不简单,那猴子、唐僧、沙僧、悟能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中,还有很深很深的内涵。这主要在于对唐僧的看法。重新看唐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缺不得唐僧(当然,这个队伍中缺谁都不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唐僧,是在他的帮助下,孙悟空获得了自由,没有唐僧的帮助,孙

  • 2、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之唐僧(一)

    读《西游记》才悟出来一点门道:西天取经缺不得唐僧。近几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遍《西游记》,发现吴翁写的这部作品果然不简单,那猴子、唐僧、沙僧、悟能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中,还有很深很深的内涵。这主要在于对唐僧的看法。重新看唐僧就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缺不得唐僧(当然,这个队伍中缺谁都不行)。这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于唐僧,是在他的帮助下,孙悟空获得了自由,没有唐僧的帮助,孙悟空还在五指山下压着呢。而猪悟能身上也有许多毛病,没了唐僧也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还有,悟能与悟空都是不坚定的,要不是唐僧的坚定信仰和坚强的意志,光靠悟空的能战善打,这个队伍早就散伙了。无论怎么说,这个队伍是以唐僧为核心的,没了唐僧是不可想像的。尽管如此,唐僧的身上还是有着一些不该有的东西。他的慈悲有时用的不是地方,这一点,在三打白骨精中特别明显,明明是悟空为西天取经扫除了这些妖怪,保护了唐僧的性命,可是唐僧还是错怪他。并且,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骨头上写有白骨夫人四个字2020,唐僧偏信悟能的谗言,竟说是悟空的法术变的,和之前保护白骨精的大发慈悲相反,给了悟空一顿批评。和《变色龙》里一样,那么虚假。这样的变相慈悲我们应该取吗?如果说《西游记》是一朵不凋谢的花,那么,唐僧就是这朵花的花蕊。花蕊的味道是香的,我们当然趋之若鹜;如果是难闻的味道,我们当然拂袖而去!文章诊断:这篇读后感所涉及的主题很复杂,非三言两语能尽。依我看,文章中缺少门外,只是在说《西游记》,没能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不知我的说法对否?

    相信很多人读这个故事的时候,都有一恨:取经的四人小组中,孙悟空最能干,猪八戒也有两把刷子,沙僧还能牵个马匹呢!最无能的是唐僧,饿了渴了急了,都只会坐在马上高叫悟空!悟空!最要命的是他的是非不分,妖精一挑拨,他就听话地念紧箍咒,并且同样的错误低智商的一犯再犯。每当读到这儿的时候,我就非常恼恨,恨不得拿起那金箍棒给这个愚蠢的师父一下子。可是所有类似的故事都叫唐僧取经,为什么不叫孙悟空取经?最大的那块儿军功章凭什么颁发给唐僧?

    只有到了取经的年龄,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最高峰的修为:唐僧挑担比不上沙僧,奔跑比不上小白龙,与悟空比更是菜鸟得不行。但是,他有一种品质。漫漫西天路上,是这一种品质成全了唐僧取经的神圣。那就是坚韧。

    唐僧,只有唐僧,不论是天大的危险还是天大的诱惑,他取经的意志从来不曾动摇过,在他信

  • 3、 唐僧很自私----《西游记》读后感 (100字)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西游记》。在这本书里面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唐僧,因为他很自私,每次他肚子饿的时候,就叫徒弟去寻食,自己却在那里休息。难道徒弟的肚子就不饿吗?碰到妖魔鬼怪自己不去打妖怪,总叫徒弟去打,难道徒弟的生命就不重要?唐僧你太自私了!

     

    编辑推荐:

  • 4、 唐僧很自私----《西游记》读后感100字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书名为《西游记》。在这本书里面我最不喜欢的人是唐僧,因为他很自私,每次他肚子饿的时候,就叫徒弟去寻食,自己却在那里休息。难道徒弟的肚子就不饿吗?碰到妖魔鬼怪自己不去打妖怪,总叫徒弟去打,难道徒弟的生命就不重要?唐僧你太自私了!

  • 5、 由唐僧引发的沉思 ------读《西游记》有感

    齐小琪

    翻开《西游记》,细细品读。在被内中精彩的情节所吸引之余,唐僧那几次“善心大发”的行为,也引发了我无尽的沉思。 唐僧,一代圣僧,一个善良的人,悲天悯人,菩萨心肠,拥有超出常人的善意,以至于有好几次都差点被妖魔鬼怪抓去吃了肉。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章,孙悟空把变化成人形虚情假意欲加害唐僧的白骨精打死了,而肉眼凡胎的唐僧不仅不感激悟空的救命之恩,反倒误会悟空枉害无辜人性命,念起了那要命的紧箍咒,可苦了悟空,忠心护主,却遭受如此待遇。 在敬重唐僧的善良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有时我们以为的大善其实是错误的。 很多人一味追求善良,认为施善定会有好报,却料不到有时的结果是相反的。有一些小孩子,给路人带路,本来是为了帮助别人,却被装成路人的人贩子,拐到了外地卖了。 善良本身并没有错,但你的善良也要有防备心。但还未了解清楚情况,就盲目的大发善心,这样是“愚善”,很容易被坏人利用,也会将自己置于险境。这让我想起《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东郭先生好心帮助了狼在猎人的枪口下逃生,可是,他救下的这只狼却要吃掉他。 这个故事向我们昭示:我们可以做到与人为善,但还要有防备别人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环顾我们的周围,生活中有不计其数的善良和危险。《西游记》中的唐僧发的人深省。是非不明就滥施善良,结果往往是不大好的。 现实生活中,善良的人还是占大多数,其中有你、有我,也有他。而在我们施予善心之前,是不是也应该沉思一下,这个人的人品如何?到底值不值得我们为他付出?

  • 6、 西游记读书笔记600字之唐僧

    唐僧是一位执着追求,奋不顾身的取经人。在观音菩萨寻找取经人时唐僧就表现出了这种精神,当唐僧决定做取经人的时候,他就一心为完成取经的目标,而努力前行,而奋不顾身!

    为实现目标单身匹马勇往前行。在十三回合中,唐僧尚未收徒时,初遇猛虎咆哮,长蛇盘绕。“又无奈马腰软蹄弯,便屎俱下扶倒在地。打又打不起,牵也牵不动,真个有万分凄楚,己自分必死,莫可奈何。”就是在这种情景下,唐僧不但没有屈身放弃,反而毅然决然的继续前行,他不曾想过前面的路有多艰险有多坎坷,对于他来说去西天取得真经就是他人生最大的追求,最高的理想,最终的目标。也正是有这种信念才使得他磨练了这种意志。所以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否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拥有信念,拥有目标,而成功的基础就是因远大的目标所产生的具有坚强的毅力。 为实现目标拒绝各种诱惑继续勇往前行。排除色诱,唐僧取经的意志极为坚定,在第55回中,人蝎子精百般诱惑,但唐僧坚决不以理会,表现出他一心向佛,意志坚定,只以取经目标为己任。拒绝权色相诱,第五十四回,女儿国国王爱情故事,“女王闻奏,卷珠帘,下龙床,启樱唇,露银齿,笑吟吟娇声问曰:‘贤卿见御弟,怎么说来?’太师道:‘臣等到驿,拜见御弟毕,即备言求亲之事。御弟还有推托之辞,幸亏他大徒弟慨然见允,愿留他师父与我王为夫,面南称帝;只教先倒换关文,打发他三人西去取经’”可是,面对王位的诱惑,面对万般柔情蜜意,面对各类缠绵要挟,唐僧都能守心如一,不为所动。 唐僧不远万里,虽经历八十一难,无数次死里逃生,却从不轻言放弃,直至取得真经,胜利返回大唐。给我的启示:做人、做事、学习都必须要有目标,目标确定后,就要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朝目标前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 7、 善良的唐僧――读西游记有感 (550字)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这就是我敬佩唐僧的理由,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理由。

    唐僧,在西天取经中,一次次地遭遇妖怪。有一次,红孩儿扮成一个小孩喊救命,唐僧听见了,马上就让孙悟空去救他。孙悟空识破了红孩儿的诡计并告诉唐僧那是妖怪,不能救!但是唐僧不理睬悟空的劝告,去救下了红孩儿。后来,孙悟空出去找吃的,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圆圈,让唐僧几人待在他画的圈里。孙悟空走后,一个老妇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唐僧见状,便走出圆圈去询问原因。这时,悟空回来了。他那灵敏的鼻子和电子监测器似的眼睛告诉他,这是个妖怪!于是悟空用金箍棒把妖怪打死了。但,唐僧却责怪悟空,还念起可怕的紧箍咒!有的人可能觉得唐僧太傻了,受骗多次还对妖怪这么善良!我想,这时的唐僧,已经不是一般的佛家之人,其性质就是大爱与慈悲。大爱,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动他人。而对于人人都讨厌的妖怪,唐僧用大爱与慈悲的心去感动、净化妖怪,我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同样,在生活中。我认为不管是细雨绵绵的春季,还是惹火朝天的夏季,或者是落叶飘舞的秋天,甚至是雪花纷纷的冬天,我们都应保持唐僧那样善良的品质,毕竟,世界上只要多一份善良,就少一份邪恶。唐僧,那善良的形象,将永远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六年级:刘纭妍

  • 8、 读后感大全:善良的唐僧——读西游记有感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良、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主张独善其身、善心常驻。这就是我敬佩唐僧的理由,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理由。

    唐僧,在西天取经中,一次次地遭遇妖怪。有一次,红孩儿扮成一个小孩喊救命,唐僧听见了,马上就让孙悟空去救他。孙悟空识破了红孩儿的诡计并告诉唐僧那是妖怪,不能救!但是唐僧不理睬悟空的劝告,去救下了红孩儿。后来,孙悟空出去找吃的,在地上画了个大大的圆圈,让唐僧几人待在他画的圈里。孙悟空走后,一个老妇人一步一声地哭着走来,唐僧见状,便走出圆圈去询问原因。这时,悟空回来了。他那灵敏的鼻子和电子监测器似的眼睛告诉他,这是个妖怪!于是悟空用金箍棒把妖怪打死了。但,唐僧却责怪悟空,还念起可怕的紧箍咒!有的人可能觉得唐僧太傻了,受骗多次还对妖怪这么善良!我想,这时的唐僧,已经不是一般的佛家之人,其性质就是大爱与慈悲。大爱,就是用自己的心来感动他人。而对于人人都讨厌的妖怪,唐僧用大爱与慈悲的心去感动、净化妖怪,我觉得这是了不起的!同样,在生活中。我认为不管是细雨绵绵的春季,还是惹火朝天的夏季,或者是落叶飘舞的秋天,甚至是雪花纷纷的冬天,我们都应保持唐僧那样善良的品质,毕竟,世界上只要多一份善良,就少一份邪恶。唐僧,那善良的形象,将永远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上。

  • 9、 西游记读后感800字,西游记读后感800

    《西游记》是一部神魔长篇章回体小说,这部小说记载了师徒四人要去西天取经的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种的困难,他们为了取到真经,挑战了八十一种的困难,还受了许多伤呢

    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令我感叹不已。

    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佛祖让自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

    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敢,他不怕困难,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师父被抓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出师父。他是我学习的好榜样!

    唐僧就是啰嗦可是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意志坚强,慈悲善良。 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另一方面,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偏听偏信。

    《西游记》让我领悟到办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绝非易事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经历了众多的险难,并非全是玄虚离奇的就拿我们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历的每一天又何尝没有困难呢?我们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毕业考大学又何尝仅仅是九九八十一难呢?战胜困难的过程,就孕育了成功唐僧师徒四人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正是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才得以成功这又让我懂得了想要办成一件大事,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才能成功的道理

    西游记读后感600字(2):

    当我翻开《西游记》时,总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动活泼的,小时候的我读起它来总觉得既过瘾又有趣。但今时今日,不变的是那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我的领悟却变了。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觉和启示,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对话旁白;有人还研究它的历史背景、社会现象。但在我看来,他那曲折的情节中暗藏着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

    在经历了日复一日个性受约束的日子,廿一世纪的人们都格外向往自由,向往那个自由的化身:孙悟空。孙悟空破土而出,不伏麒麟辖,不服凤凰管,又不服人间王位所约束,闯龙宫,闹冥司,自花果山上目在称王。可以说已经达到人性摆脱一切束缚,彻底自由的状态。孙悟空其实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质中最突出的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终在追求自由,它的一切斗争也是为了争取自由。这样一个鲜活的形

  • 10、 不畏艰幸的唐僧师徒——读《西游记》有感

    提到《西游记》大家肯定能将其中的一些片段记得滚瓜烂熟,我也不例外,再一次拿出那本在书架上以微微发黄的《西游记》,我爱不释手,倒一杯香甜的果汁,随着吴承恩爷爷的精彩描绘,就被其中的情节给吸引住了。

    本书的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主角之一,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我非常欣赏他的那种正义感,羡慕她的本领。他有着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唐僧的紧箍咒,具有不去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爱管闲事。他机智勇敢有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甘都。与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甘都,获得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与妖魔鬼怪甘都,火眼金睛绝不放过一个妖魔鬼怪,如意金箍下绝不对妖魔鬼怪留情;与一切困难甘都,决不退缩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形象。孙悟空那种正义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横扫一切妖魔鬼怪的正义气概,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种正义的力量,表现出人民战胜一切困难的必胜信念。他那样具有正义感,战胜一切困难的信念是我深深佩服

    在读完《西游记》一些片段后,我合上书,躺在腾沙发上,脑海中回荡起我以前的那些面对困难、退缩困难的事情

    有一天,老师上可我没有认真听讲,下来以后,我有两个子不认识,我并没有请教同学帮忙指点我,我到底该不该请教呢?请教了,别人就会说:这么简单的生字都不会,没有认真听课,我不告诉你,猪头!那如果我不请教,可是我不会呀,怎么办呢?也许,你现在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不去问老师呢?因为我怕呀,怕老师骂我,并且我还坐在第二排的呀!因此,我一天推一天说:明天问吧,明天一定会问的。我在学习的跑道上被这两个我不认识它,它也不认识我的恶魔已经落下学习的路对了。直到我看了《西游记》之后,我才知道:只要相信自己能做到的,就要试着去做,直到把恶魔消除了,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的!

    我看完后,合上书,掩卷成思:书中写了唐僧师徒经历了爸是一个磨难,又让我们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为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那时我们不得不学习的精神,是无比宝贵的精神粮食啊!

  • 2019-09-22

  • 2019-11-08

  • 2019-10-20

  • 2019-09-21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11-16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4-06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2

  • 2019-09-19

  • 2019-10-28

  • 2019-09-22

  • 2019-09-21

  • 2021-03-26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10-20

  • 2019-10-22

  • 2019-09-19

  • 2019-10-17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09-19

  • 2019-09-19

  • 2022-02-23

  • 2019-09-19

  • 2019-09-23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6

  • 2019-09-23

  • 2021-03-29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
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栏目为您提供许多优质的2024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范文,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大全等,希望在您写西游记读后感800讲唐僧中有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