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新课程培训总结 > 地图 > 新课程培训总结
新课程培训总结相关栏目
新课程培训总结 新课程实施工作总结 新课程实施个人工作总结 新课程总结与反思读后感 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赏识你的学生读后感 新课程新观念观看心得 读后感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怎样教读后感 新课程百问—语文读后感 语文——新课程百问读后感 新课程新观念观后感 新课程标准读书笔记 读后感新课程标准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后感 领导力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岗前培训心得体会总结 美术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读后感 新课程下我们怎样当老师读后感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的读后感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观看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读后感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读后感 新课程的故事与解读读后感 小学英语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读后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读后感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读后感 新课程与不同学生的发展读后感 自主学习新课程教师必读丛书读后感 新课程视野中的小学体育教学读后感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读后感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读后感 高中新课程数学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读后感 新课程小学英语评课理论与实践读后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学法读后感 新课程下语文教师的新观念观后感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读后感 直击新课程学科教学疑难小学语文读后感 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新课程培训总结热门栏目
新课程培训总结推荐
新课程培训总结

(共 1605 篇)

  • 1、 必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读书笔记范文5篇

    古语言: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们都知道读一本好书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在书中获得知识读经典书籍作品就很有必要。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那么在读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自己的读书笔记有一定的深度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必备!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读书笔记范文5篇”,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读书笔记【篇一】

    20xx年8月19日到20日,全省135名初中物理骨干教师汇集在省电教馆,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新课标新教材培训。紧之后8月24日到26日,这群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回到各市县、各单位,开展了全省初中物理全员培训活动,26日午时就培训资料,在省中学物理教研博客上举行了一次有关培训的在线研讨,参与人数多,讨论发帖多,发帖质量高是物理研讨史上罕见的,为本次培训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总体情景介绍

    1、集中培训情景

    本次培训共有来自海南各市县初中骨干物理教师以及教研员共计135人参加培训,分别由罗基鸣教师,徐建华教师,吴革教师主持。8月19日上午8:30,由罗基鸣教师主持了简短的开班仪式,黄恕伯教师,徐建华教师,吴革教师作为嘉宾出席。开班仪式上,罗教师强调了本次培训的目的与意义,并要求各位培训教师能够借助本次培训深刻认识新的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领会新修订教材的特点,认真做好新课标,新教材下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的转变。

    先后进行了来自江西省特级教师,教育部物理课程标准研制核心组成员黄恕伯教师关于《学习新课程,优化初中物理教学》的专题报告、海南中学徐建华教师《新教材教学设计案例及分析》、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罗基鸣教师《细细品味,进取反思、科学评价》的报告,以及各个培训小组进行了“关于修订后课标和教材的主要变化及在教学的中的基本对策”的小组研讨等活动。活动形式多样,资料丰富。

    2、各地培训情景

    8月24日到8月26日,参加集中培训的各地骨干教师,对当地全体初中物理教师做了集中培训,他们分别经过观看视频、骨干专题讲座、集中讨论、完成作业等方式,对新课标新教材修订进行了专项研究性学习。儋州市、三亚、海口等地的活动在网络上有详细的呈现。

    3、在线研讨情景

    8月26日午时15点到18点,省课程团队在中学物理教研网上组织了在线研讨。除了正在进行集中培训的海口市

  • 2、 《新课程总结与反思》读后感

    我国开展基础教育改革的几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成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把我们的教育变成“优质的教育”,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时时停下来,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程中的每一个脚印,冷静思考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尤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与疑惑。停下脚步进行反思,并非是行程的一种中断,而是蓄势待发。反思,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给实践提供更大的支持,保证教育发展有不竭的动力。

    为此我精心选读了《新课程总结与反思》这本书,特别是本书的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在这本书中提到课改一是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效的师生交往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师生关系,而是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关系。“对话”不仅指师生、生生间言语对话而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教学是一种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师生间的交互性。二是学生观的变革,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班、不同的人都要不同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课程变革和实施的角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倡导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识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课程改革使得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如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美国学者齐莫曼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框架,即:学习动机(为什么学)、学习方法(如何学)、学习时间(何时学)、学习结果(学什么)、学习环境(在哪里学)、学习的社会性(与谁一起学)六个方面。如果学生在这六个方面均能自己选择或控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培养自主学习,就要进行能力训练。包括:(1)目标设置训练。引导学生设置明确的、具体的、近期目标。这些近期目标的设置其实是远期目标与复杂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可操作性较强,在这其中学生的每一阶段都能因自己完成了目标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注意引导学生确立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如果目标太简单、容易

  • 3、 语文新课程教学心得

    古典诗歌的教学目的是传承文化遗产、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明确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喜好和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自觉性,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通过朗读,体会古典诗歌的节奏、韵律和音乐性,把握诗歌形式特征,体验诗歌表达的情感.赏析作品重点是领会诗人的情感,掌握表达情感的表现方法。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理应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架起这道通往文学圣殿的桥梁。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有厚实的语文功底,用对古诗词的喜爱,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带着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带着对古诗词的崇敬之情,去学习、口评、赏析,从中汲取文学营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理解、运用,就要靠教师用情感去点燃。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是积极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可以实际的课堂中,教师总是以理性俯视学生,以漠然试图激起学生的情感。通过实践,我觉得“倡导背诵,实现‘量’的积累,增进朦胧理解”的做法确实不错。可以说是“粗”中有“细”。在此,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和见解。

    一、以读为主,体验情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理解的重要作用。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不仅可以感悟诗中情感,还要把握诗的内容。这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在朗读中的理解可以充分展现自我观点。这就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平台,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读也要注意方法。首先,要读得“忘情”。在把握重音、情感、节奏的基础上,尽情、尽兴地朗读,从而获得整体感悟。其次,要读出“花样”。如果一味用某种形式读,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比如:个体读与集体读相互映衬、男生读与女生读相映成趣、学生读与老师读相互比较……还比如配乐读等等,都能激活思维,调动兴趣。 实践证明,这样读不但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成功地将他们带入了诗的情感世界。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还要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也可达到激活情感的目的。

    二、准确感悟、培养素养。在诗歌教学中,教者设计问题多、杂。这样会让学生无法获得一个整体感受,而且课堂重点也模糊,老师自己也讲得

  • 4、 《新课程总结与反思》读后感2024范文

    我国开展基础教育改革的几年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成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了把我们的教育变成“优质的教育”,在深化改革的同时,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时时停下来,回头看看已经走过的路程中的每一个脚印,冷静思考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尤其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在课改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困难与疑惑。停下脚步进行反思,并非是行程的一种中断,而是蓄势待发。反思,让我们更清醒的认识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专业理论,给实践提供更大的支持,保证教育发展有不竭的动力。

    为此我精心选读了《新课程总结与反思》这本书,特别是本书的第五章基础教育的教学变革。在这本书中提到课改一是教学理念的改革,有效的师生交往中,师生之间不再是单向的师生关系,而是师生间的互动对话关系。“对话”不仅指师生、生生间言语对话而是真理的敞亮和思想本身的实现,教学是一种理念,强调在教学中师生间的交互性。二是学生观的变革,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完整的人、学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作为教师在教学中我们要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班、不同的人都要不同对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学习方式的变革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课程变革和实施的角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倡导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识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课程改革使得大多数学生和老师都有了可喜的变化,但在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如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美国学者齐莫曼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的框架,即:学习动机(为什么学)、学习方法(如何学)、学习时间(何时学)、学习结果(学什么)、学习环境(在哪里学)、学习的社会性(与谁一起学)六个方面。如果学生在这六个方面均能自己选择或控制,其学习就是自主的。为了培养自主学习,就要进行能力训练。包括:(1)目标设置训练。引导学生设置明确的、具体的、近期目标。这些近期目标的设置其实是远期目标与复杂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学习中有的放矢,可操作性较强,在这其中学生的每一阶段都能因自己完成了目标而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习。目标的设置要注意引导学生确立有一定难度的目标,如果目标太简单、

  • 5、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书心得

    《新课程备课新思维》读书心得

    寒假来临,欣喜万分,因为可以有更多时间读书了。翻开《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心情是急切的,很想从中摄取新知识,以解决课改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于是迫不及待地跳过开篇的引言,直接从第一章读起。浏览了几页,感觉却有点茫然。第二天再读,我改变阅读习惯,从《序》到《引子》逐句细读,竟有意外收获,这些收获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后面章节的内容,而且《引子》所讲一位老师的备课故事更让我悟到许多,特别是教育无痕这一点。我不禁感慨:抛砖引玉虽然是典故,但抛出来引玉的可不一定都是砖。

    关于教育无痕,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以前在各种理论培训学习中也有所闻,但都没有这次体会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学《思想品德》,这次读书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行动)不行(行动)的问题,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特别是职校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逆反心理增强。所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让学生自己生成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用现场教学资源说话,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课程源于生活,新课程为了生活。

    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她应当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德育追寻真、善、美的境界,课堂教学可以用多媒体辅助,营造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在美好境界中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无痕的境界。读《新课程备课新思维》确实很有收获,我要从现在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加工能力、课堂组织引导能力以及评价反思能力。

    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操作,重视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性,采用感悟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动静结合、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感悟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德行上的自主构建、自主发展。还要努力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灵活驾驭课堂,掌控好课堂教学环节。

    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想要随着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必须要多学习,还要多读书,从自己面临的现实情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自觉

  • 6、 教师读书征文:读《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赏识你的学生》之我见

    教师读书征文:读《新课程教师培训教材赏识你的学生》之我见

    ----这条小鱼在乎

    缘起

    无意间,真的是无意间翻到这本书的,它就在我家的茶几的一个角落里,静静的躺着,封面毫不起眼,而且标题也绝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标题,《赏识你的学生》真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是一个太多人提的口号!而这样的书也真的是有些泛滥了。在我记忆里,真的记不起自己是在那里买的这本书了。翻开第一页扉页,才知道是弟媳无意间落在我家的茶几上的。现在想想应该管这叫书缘,能与一本书结缘此不妙哉!随手一翻,这条小鱼在乎就映如眼帘,就是这篇短文,让我的内心产生了要写些东西的欲望,和继续看下去的动力。

    于是那段日子,我感觉到很享受这段书缘,在每日上完课后,闲暇时,临睡前,翻开,细细品味。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谁错了、报复与报答、难忘的八个字2024、他要感谢那只手、特迪的礼物等等等等。一篇篇叙事短文,犹如一声声铿锵的木铎声声感动着我的心灵,激起我无限的感动。但是最能引起我共鸣的还是最初看到的这篇这条小鱼在乎。

    这条小鱼在乎

    编译/田辉

    (摘录自:第二章老师,您听我说p20)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晚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他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着他拯救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读了这则意味深长的故事,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一直浮现出岸上将干涸的水洼里正在无奈地垂死挣扎的小鱼的情状,由小鱼的无奈又渐渐地演变成班级中那些也像小鱼一样生活在无奈之中的所谓差生们。课堂上,当老师与优生对话时,无人问津的他们也是一脸的迷茫和无奈,他们就像浅水洼里的小鱼,正在用微弱的声音在向我们呼救。我们听到

  • 7、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范文一

    如何使教师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使自己更符合新课程对教师知识层次的需求,那终身教育杜宇提高教师素质很重要。现在越来越提倡学习化社会。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彼得圣吉博士: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单位而言,要由传统教育中重视人的受教育权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转变,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校就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同时存在的场所。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新世纪人的素质而言,教师应当首先改变心智模式,意识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

    从做事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场竞争局面的出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个人按常规办事总是容易的,要尝试一个新的途径就要困难得多。同样,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而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应归因于教师的终身学习。

    从做人角度看,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有一个着名的命题: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也许同样可以说,人生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每一个自我都由于其独特的个性而在与别人的相互区别中存在,并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和社会,从而体现自己人生的独特价值。而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会发现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越超自我。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诚然,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师是永不停止学习的人,他愿意承受这样一个创造的过程,进行终身的修炼,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他的学生。

    综上,一个现时代的引导型教师,无论是做人以其良好的修养引导学生,还是做事以其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都需要自身连续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原因只有一个进行终身教育者必先成为终身学习者。

    《走进新课程》读后感

  • 8、 读新课程教师必读有感

    读新课程教师必读有感

    假期中我读了《新课程教师必读》这本书,起初只是随意翻翻准备拿它消磨时间而已。可是当我渐渐读进去,走到书中的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教育教学故事中时,我真是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我觉得我应当把它当作一本很重要的书来读,因为他对我们教师来说太重要了。读了它真是使我受益匪浅。 每一个教育故事,教育启示集锦都发人深思。文中的作者都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不同事件,而他们都能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解决。而且他们都善于反思自己的教学。例:《让人性的光芒在课堂闪烁》中一文案例的作者朱聪在给学生上朱自清的《背影》一课时,要求学生讲一个“给比拿愉快”的故事。他费尽口舌启发学生:“比如说,你有没有帮助过别人,别人因为你的帮助而感谢你时……”讲堂中一位学生打断了他的话,让老师给他们讲“给比拿愉快”的故事,老师却一时语塞了。致使老师课中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下课铃声响起。老师及时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老师说了实话,只准备如何启发大家来说,却没想到自己来准备一个故事,明天我上课时给大家讲。虽然作者的态度是真诚的,但丝毫却没有感觉到刚才过关的庆幸。反而感到一股深深的自责从心底涌起。作者在课后及时反思着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觉得提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根本不是一个难题,但要真正联系自己的生活来谈,可能就有点困难了。光靠教师的启发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活生生的例子作引导。在课堂中,如果讲关于自己的故事,肯定比讲听说来的、读到的故事更能吸引学生、更能打动学生、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说话的欲望。但自己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吗?是准备不充分吗?仔细想想这里虽存在着客观问题。那就是自己心底还深深潜伏着“师道尊严”的意识。 是啊,要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一定得放下架子,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课堂上不至于这样。本文作者及时反思了自己的不足,多么令人值得学习呀。确实我们教师曾几何时,两点一线成了我们生活不变的轨迹。早晨上班,晚上回家,路上匆匆而过,无心顾及周围的人和事;在学校里忙忙碌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无暇真正了解学生。晚上回到家中,忙完家务,又要督促孩子写作业,再没有能力和时间去关心邻家的事……就在这忙碌中,我们真的渐渐忽视了生活中的其他事情,渐渐失去了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教师,才会有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课课都重要、门门皆基础。星期天,各门兴趣班排得满满。孩子们马不停蹄的赶场子,
  • 9、 读后感新课程标准合集

    以下内容“读后感新课程标准”是由栏目小编给您提供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我们在惊佩于人类竟能拥有如此爆发性能量的同时,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读完作品之后,我们感觉到自己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

    读后感新课程标准【篇1】

    考试一直是最常用的评价方式,本来考试作为检验、筛选、强化记忆的途径并没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都知道,在以接受知识为教学目标,以考试成绩为评价标准的应试教育下,一提到考试学生就无名的紧张,这完全和快乐美术背道的,我们的评价方法改为展示评价,分阶段评价,活动评价三种方法相结合,学生在欣赏中得到提高,在对比中找到不足,这样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体改了审美。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变了,教材功能变了,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变了,与此紧密相连的是评价方式的变革,其注重对学生学习发展过程的评价;评价不是根据成绩来给学生下定义、分类别,而是注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变化,通过评价指引学生更好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和学习方法的评价。

    其实新课改带给我们的远不止上述的新理念,它带来的是一次头脑风暴。这些变革的构想,最后要依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贯彻和实现,因此,我们每个教师都要树立新的教育观,了解新理念,做到与时俱进,与新课程同行,结合小本教材的使用,为学生创建一个陶冶性情、享受美的快乐得新的美术天地。

    读后感新课程标准【篇2】

    新课标所强调的课程内容的选择性正是为了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求而提出的。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的尊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对学生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挖掘和利用。在严英俊老师的报告中,他例举了不少的事例来阐述这一点。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目标是明确的。这是一个目的地,但每一个人到达目的地的方法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要在乎学生从哪条路走,最后达到了所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够了。因为学生自主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获得知识的过程。做为一个语文教师,我们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有见得地去为学生的自主创新而预设方向。

    总之,一切的革新,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希望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道上一路走好。这次解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我收获颇多,也让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以便能更好的把这些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中去,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教学效果

  • 10、 微课培训心得总结

    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微课培训心得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微课培训心得总结篇1

    本学期我参加了学校微课的培训学习,使我对微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微课每个老师能把自己的教学经验的精华部分简洁快速的传授给别人。下面谈谈微课制作几点学习体会:

    (一)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辩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尽可能使文件小,易于传输)

    (二)时间须严格控制在五分钟左右。

    (三)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若内容较多,建议制作系列微课。

    (四)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五)微课在内容、文字、图片、语言等上须正确准确无误。

    (六)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语言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详略得当,不出现你们、大家、同学们等大众受众式用语。

    (七)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建议ppt尽量采用单色,突出简示洁之美)。

    (八)视频画质清晰。

    (九)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ppt+视频的录制模式下,头像不遮挡教学内容。

    (十)要有片头片尾,显示标题、作者、单位等信息。

    (十一)视频格式为:flv、mp4,视频尺寸为:640*480或320*240。音频格式有:aac (.aac, .m4a, and .f4a), mp3, and vorbis (.ogg and .oga)

    微课是新时代的产物,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有必要去学会正确使用它,并创造性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去。

    微课培训心得总结篇2

    微课这个校本教研新形式的产物时,我觉得挺困惑的。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微课其实就是无生上课,就是教师根据事先设计的教案,在没有学生的情况下面对听课者上课。它在传统的听课、评课活动的基础上增添了说课和答辩等环节。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

  • 2019-09-25

  • 2019-09-25

  • 2022-02-07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10-28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0-29

  • 2019-09-25

  • 2023-03-02

  • 2019-11-11

  • 2019-09-28

  • 2023-05-15

  • 2019-10-20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3-02-07

  • 2023-02-24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0-20

  • 2022-09-11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09-23

  • 2019-10-20

  • 2019-11-12

  • 2019-10-20

  • 2019-10-20

新课程培训总结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新课程培训总结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新课程培训总结、2024新课程培训总结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