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 > 地图 >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2024武则天传读书笔记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推荐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

(共 1215 篇)

  • 1、 2024最新读书:人物传记《武则天传》读书

    看完《武则天传》这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人物传记《武则天传》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读后感大全网为您提供很多的读后感模板,希望对您有帮助。https://m.dhb100.com/

    人物传记《武则天传》读书笔记1

    历时半年的时间看完了武则天六本书籍,感慨颇多,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武则天更多代表的是政治角色。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武则天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最后当上了皇后。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都大开杀戒!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武则天所做非常人所能做,所忍非常人所能忍。

    但是无论过程如何,武则天在位的政绩是需要被历史认可的,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整顿吏治;发展经济。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便不再有所追求。但是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她操控为她的皇帝梦运作了一切。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就这样,武则天于690年登帝,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才明白武则天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一个叱咤风云的女皇,一个非同常人的人。她比常人多了一些沉着、冷静、坚持、凶狠、残忍、勇敢……这种有野心,有智慧、有胆量又幸运的女皇帝;历史评价她带有政治色彩,但是她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她也是一个女人,也许最初她并不想入宫,只想平平淡淡的男耕女织;也许她并不想杀人,但是为了自保;也许她只想要一份返璞归真的情感;也许她不杀死她的孩子,她和孩子未来都得死;也许在位的皇帝没能降服住她;也许她并不想当皇帝,但是只有她有这个能力让国家向前发展。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历史事件的推动终究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人物传记《武则天传》读书笔记2

    寒假,我用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武则天传》,感觉自己像一

  • 2、 2024最新读书:《武则天传》优秀的读书

    武则天,曾经是自己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武则天传》优秀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读后感大全网!www.dhb100.com

    《武则天传》优秀的读书笔记1

    武则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字眼,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惊天动地的女皇。我钦佩她的才情与果断,同样也憎恨她的冷酷与无情。这位执着于自己的梦想的人,经历过隋王朝的没落,也经历过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她的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我很想了解她,了解她谜一样的传奇人生!初读完这本武则天,不禁感慨万千。武则天,从儿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到凶狠残暴的皇后,再到独一无二的女皇。整整八十年!

    武则天深知权利的重要,她凭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抓住自己制造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终于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果断,让我明白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时光匆匆,也许你现在不抓紧机会,以后后悔都来不及。当然,我不会像武则天那样,以血腥来换取自己的利益。相反,我会在个个时间,毛遂自荐,抓紧机会,造就自己的完美人生!武则天终究登上帝王之位,还因为她有一定的政治能力,自从高宗李治答应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想法后,大唐王朝简直就成了武家的天下。

    终于,武则天慢慢等待,杀掉了十几位朝廷重臣,成就了她千古第一女皇的霸业。我觉得,只有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智慧,一颗善良诚挚、坚定果断的心,才能执掌国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我能够理解武则天把自己的手逼向亲生女儿咽喉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但有舍才有得,要取得成就,就必须舍弃自己的一部分,要认真刻苦,按照自己的理想去做事。还要学会随机应变,要知道,在时间的钟表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要做到这些,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将来好壮大我们的国家,让中华民族的事业欣欣向荣,永远强盛不衰!武则天立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这位心如蛇蝎的母亲,这位开明圣贤的女皇,终于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

    《武则天传》优秀的读书笔记2

    她是我曾经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的沉着、冷静、坚韧不拔;她还是我曾经一度厌恶的女人,因为她的残忍、狠毒、心狠手辣。她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她一丝一毫的举动,与她的命运紧紧相连。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但不知怎的被庆子李治看中,因此,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便把她从感业寺接回宫中。武则天的年龄

  • 3、 读《武则天传》有感

    读《武则天传》有感

    《武则天传》主要描述了武则天的出生.进宫以及她称帝的过程,其中作者花费大量时间查阅历史资料,文章有很强的历史真实性,但是又不会使读者产生陌生感,反而觉得深入浅出,但读懂的基础就是对那段历史有很好的了解基础。

    武则天是一个富有传奇性和争议性的历史名人,早在20世纪80年代,电视剧《一代女皇》在台湾掀起一股热潮,那时,人们谈论的话题就是以武则天为主的,但对于她的评价,当然有的不同的见解,毕竟,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和独一无二的具有极高的政治才能,让很多人对她的威严望而却步。

    大唐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38年,平林漠漠烟如织,京城长安笼罩于黄昏夜色之中。武士彠第二女明空,行年十四岁,她奉召入宫,从此刻开始,唐朝乃至中国历史就注定被改。她,武则天,从此开始新的历程。

    那时候,王室婚姻,皆娶当世勋贵名臣的子女,可以说,即使有真正的爱情,也有可能因为政治的原因被扼杀在萌芽,爱情有时候就是一种渴望。然而,武则天的父亲是靠经商致富的,是社会最下层的一介平民,很多人都瞧不起的,但是,武则天是怎么样被召进宫的呢?这是她以后有那样传奇经历的最基本的条件,否则,她也可能就是和大多数女子一样,平凡的一生也就就此了过。但命运之神还是降临在这个青春懵懂的少女身上。

    武则天的父亲在大唐的太原起义中有很大的贡献。这可能也是她后来能够进入宫中接近皇帝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她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彠的继室两人生活很和睦,而且杨氏对于丈夫的仕途都有很大的帮助,当然,对武则天肯定也有极大的教育意义。杨氏对于女红向来不重视,却明诗习礼,阅史披图,她的这种习惯和兴趣,对武氏有很大的影响。

    进宫后,她被唐太宗分为才人,取名媚娘。不久,她的人格中强硬的暴力的一面便暴露出来,最明显的是驯狮子骢事件。当时,皇帝太宗并不是很喜欢她这样性格的女子,这一点,我们从长孙皇后和徐惠妃的身上便有很好的反映,所以,知道太宗去世,她的身份地位并没有发生变化。太宗去世后,按照当时的规定,武则天被送进感业寺,为死去的皇帝祈祷。一般说来,这时候,等待她的将是无尽的日日夜夜的寂寞和孤独,最终,死于悄无声息。我们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对于武氏来说,机会是创造出来的。

    聪明的她,早在太宗身体不行的时候就开始转移目标,太子则成为第一人选,武氏展开的是感情攻势,而且是在太宗的病榻之前。当时,社会流行一句谶言:三年之后,武

  • 4、 观武则天秘史有感

    《武则天秘史》是一部由殷桃主演的古装电视剧,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这部电视剧的观后感,一起欣赏吧!

    署假里!我们一家一起观看了《武则天秘史》共50集连续剧。

    武士彟为保护唐太宗,壮烈殉国。临死前把自己心爱的二女儿武则天托付给了唐太宗。由于武则天文才出众,长的美如天仙。而且写得一手好字。由此封她为武才人,并取名武媚娘。在宫中一待就是十二年。因为唐太宗发现一本宫廷秘录,上面写着唐三代后,有女王武氏灭唐。所以唐太宗没有重用武则天。

    唐太宗病死后,武则天被迫落发为尼。武则天进感业寺后受到种种折磨和屈辱,李治自登基以来一直对武则天念念不忘。李治想尽种种办法,终于把武则天接进了宫。由于长孙无忌等人受先皇之托,除掉武则天。武则天写得一手好字,就模仿先帝的笔迹自己给自己下了一张无罪的圣旨。并为李治生下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在武则天的帮助下李治夺回了皇权。

    武则天辅佐皇上三十年里武则天受尽种种波折和灭顶之灾。武则天终于成为一代女皇身为一个广元人,我为武则天感到自豪。在封建社会,做一个女人难,做一个女强人更是难上加难。更何况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为了自己能强大,为了自己能成功,经历了种种磨难,有亲人的背叛,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可是武则天敢作﹑敢当、敢于创新,能容旁人所不能容的事情。

    民间传说武则天死而为神,人们为她修了一座皇泽寺。此时我回想到去年春节,老爸和我一起参观皇泽寺的一幅幅画面。庙里有宋庆龄题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正直家。武则天头戴嵌有小佛像宝冠,身穿缨络彩褂,袒露胸臂,一身佛门圣母打扮武则天最终获得了天下人的尊敬和崇拜!

  • 5、 读《武则天》有感:女子本弱

    女子本弱

    ——读《武则天》有感

    3号学生

    从没度过正史有关的书籍,因为无聊,因为没有兴趣,因为懒得开始。微信读书里偶然推送了《武则天》的语音版本,闲来无事便听听消遣,慢慢的,便也听完了,不说了解,至少知道了这位女皇跌宕的一生,原来,与《至尊红颜》或《武媚娘传奇》还是有些区别的。

    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地位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在男尊女卑的时代凭借一己之力,坐上了皇帝的位置长达15年之久,将李唐子孙整治的服服帖帖,不敢丝毫妄动。一开始,我是很讨厌她的,想来很多人也都是很讨厌她,心狠手辣,不择手段,荒淫无道,大概是很多人给她的评价。直到最后的最后,听到武则天说自己墓前立无字碑,是非功过留给后人评说时,突然似乎是有些理解了,这个女人的一生,大概也只是想要努力,想要站的更高一些,想要不受欺凌罢了。

    从一开始的武二娘和母亲被堂兄一家欺凌,小小的女孩心里想的也不过就是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能让自己和母亲过的开心,不必被亲人欺负折磨而已,机缘巧合之下进入皇宫,能得唐王李世民宠爱,也是她的机缘使然吧。虽然,武氏是骄傲的,是狠辣的,或者也只是单纯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村野女孩,对自己尚且自顾不暇,如何对别人心怀怜悯之心呢。她的错误,在于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或者,在于在以为是自己的夫君面前不舍防备。

    面对武媚娘侃侃而谈的"如果马儿不听话,先用粮食喂,在用鞭抽打,不听话就宰了"的说法,唐皇不动声色的开始疏远她。也许在这些大男人的眼中,女子本应是温婉的,善良的,任人宰割的。然历代君王最终不也是这样对待臣下的吗,施以恩惠,不从,罚,不从,杀。武媚娘的错,大概也就是在自己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过早的暴露了自己的政治天分吧。

    武媚娘最被诟病的事件之一,也是她先后做了李世民的妃子和其子李治的皇后,是为乱伦。然被驯马事件影响的李世民,再加上听李淳风汇报的"女主武氏"的预言,对她早已动了杀心。面对早已离心的夫君,面对虎视眈眈的群臣和后宫嫔妃,她又能如何呢?所谓勾引,也不过是为自己某一条生路,是的,出路都不算,只为活着。

    我一直坚称李治是昏庸的,应该大部分人都不这么认为,大概我的认识太过浅显。但我实在不能理解,一个皇帝,为何性格如此容易受人摆布。哦,他是宽仁孝友明事理的。但是我始终不知道他对武媚娘是什么感情。在接回被送到感业寺的武媚娘之后,在因为武氏设计萧淑妃后,在武媚娘明确对他提出,王皇后多年无子,应由妾身

  • 6、 读武则天有感

    读武则天有感(一)

    孤独是繁华的鸩酒

    麻雨萌

    当温柔的春风吹进唐宫时,有几朵花儿会为她而绽放?当感应寺的钟声再次响起时,有几位修行者会记住她的名字?当泛黄的书籍缓缓打开时,有几位读者会看到她的孤独呢?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庭院深深深几许",武才人的后宫生活一定很枯燥,很无聊,很孤独吧。想也想得到,一个并不十分得宠的女子,在那个除了争宠夺爱就是攀附上位的地方过得一定很压抑,很艰难。纵使有一两个妃子真心待她,又有几个人能真正走进她的心房呢?但武才人从未为此而终日昏昏而过,她早已洞悉了这些尔虞我诈,她明白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时日已不多的李世民身上是一种"真正的浪费".她的野心从不仅仅是在后宫中的呼风唤雨,而是在那些李世民给不了她的东西上。她是孤独的,因为后宫中无一人可懂她的心思,当然,她也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她的心思。

    "开箱验收石榴裙",武皇后的魅力又怎能仅仅只是在那一袭红裙之上呢?在太宗的后宫中她就已经用自己的无穷魅力牵住了一个懵懂少年的心,在少年心中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深刻印记。从此那个叫做李治的多病少年被武则天迷得神魂颠倒,在李治心里武则天似慈母,总能给予他最暖心的安慰,消除各种生活烦恼;武则天似长姐,总能为他提出最独到的建议,在各种政治危难中伸出援手。李治和武则天之间的感情又怎能是一个"遂以武氏赐朕"了得?可以说,武则天用自己的女性魅力吸引了太宗宫中的那个青涩少年,却用自己的政治魅力吸引了太宗之后的那个傀儡皇帝。但即使是身处皇后之位,整日被李治的宠溺所包围的武则天依然是孤独的。因为李治爱她,但并不懂她,不懂她隐藏在深处的那颗渴望权倾朝野的野心,当然,她也不会让李治知道。

    "血染皇冠迎一世繁华",则天大圣皇帝的执政生涯是中国历史上最独一无二的一笔,也是武则天常被人指责的一笔。它反传统文化而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性政权。先不说她的武周王朝在建立初期设置了怎样的告密制度,怎样的酷吏制度,也不讲这个特殊的政权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单说武则天成为皇帝后对各种政事的精确判断,以及她对工作的高度热情,就足以令世人惊叹。她有许多男子都不具备的帝王才能。但女人毕竟是女人,所以纵使身边有男宠生活中的侍奉,有狄仁杰政治上的陪伴,武则天依然是孤独的,因为她在实现自己那颗野心的过程中失掉了一切的一切。

    "没字碑头镌字满",武则天从一代女皇又变回了李治身边的

  • 7、 看《武则天秘史》有感
    看《武则天秘史》有感 ——文竹 第一次看影片《武则天》还是在童年时代,那时就觉得武则天是一个凶狠残忍的女人。第二次看的是电视连续剧,改变了初衷,因为剧情里多出了很多细节,自己也有了判断能力,所以,我开始对她有点理解。这次看新拍的五十集《武则天秘史》,我更多的是对她产生了敬佩之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空前绝后的唯一女皇,女人能在万万人之上,于今天如此开放的现代社会,已非易事,何况是远在千年前,以男人为中心的环境里?武则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唐高宗李治的皇后。她在协助高宗处理军国大事三十年后,亲登帝位,改国号为周。在位时颇有政绩,从她参与朝政,自称皇帝,到病移上阳宫,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诚如宋庆龄对她的诚恳评价:武则天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透过她的经历我感受颇深。 要善于抓住机遇,才会有转机。在感业寺修行的武媚娘就是抓住了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去上香的机会,想方设法与他见了一面,并且孕育了她们的第一个儿子李弘。这次机会改变了她一生的命运。其实,十四岁入宫的武媚娘是一个很清纯的女孩子,是她的姓氏让她在唐太宗身边的十年里如履薄冰。也正因为先皇顾忌她的姓氏,才使得她和年龄相仿的唐高宗李治之间有了频繁的接触,产生爱慕之心,奠定了感情基础。 要能屈能伸,不能目光短浅。皇上利用王皇后把武媚娘从感业寺接回宫,做她的侍女,武媚娘言听计从,忍受着自己爱的男人和皇后同床共枕,忍受着被皇后呼来喝去,忍受着替人洗浴擦脚,并且见机行事,终于忍到自己被封为昭仪。从此为走上皇后之位打下坚实的根基。 要维护不同层面的人,不要嫌贫爱富。皇后身边的丫鬟小翠和皇上身边的德公公曾受过武媚娘的恩惠,这两个人都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了她。不然她将会打入冷宫,也有可能成为废后。原本善良的武媚娘就是通过一次次自己的亲身经历,使自己成熟起来,也逐渐有了心计。她知道,不是自己要怎么样,而是别人要把她怎么样。 要达到目的,就得工于心计心狠手辣。为了当上大唐的皇后,她以亲生女儿为代价,陷害了王皇后,又巧立名目,打击了萧淑妃。为了享受独宠,她借刀杀人害死了亲姐姐和外甥女。为了建立自己的威望,她拿自家人开刀,得罪了武家兄弟使之恨入骨髓。为了独揽朝政,她削弱了元老大臣的势力,一个个铲除,扫清障碍。为了登基称帝,她逼死了李弘,流放了李
  • 8、 武则天观后感

    针对您的“武则天观后感”需求,下面提供了一些相关资源。如果您在苦恼如何写作品名称的观后感,请不要担心。要写好观后感,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出来,写成一篇真实的文章。写观后感时应该认真把握每个细节,才能写出更加真实的感受。请继续关注本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武则天观后感【篇1】

    武则天,曾经是我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原因很简单:她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记得小时候看过电视剧《武则天》,那时就觉得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该有的气度和威严。初中历史书上对她的描写也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然而,历史书上讲她当皇帝的过程时只说:“唐太宗的儿子高宗多病,皇后武则天替他处理政事,逐渐掌握了大权。高宗去世几年以后,武则天做了皇帝。”这一切看起来多么顺理成章,轻而易举。事实上,这却是一种误导。

    武则天原名武媚,原是太宗的才人,但不知怎地被太子即后来的高宗看中。太宗死后,高宗把从感业寺接入后宫。武则天14岁入宫,因为太宗喜欢有才的女子,所以她在宫中读了很多史书,深知宫廷险恶。论智谋,论经验,她都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因此略失小计就当上了皇后,代价是她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小女儿。掌权后,她极力剪除异己,一切对她有威胁的人都难逃厄运,这其中不仅有皇氏宗亲(姓李的),还有武后的异母兄弟和亲姐姐,亲侄女。

    高宗即位十年后,高宗身体越来越差,诸事都由武后决定,武后与高宗并称为”二圣“。

    太子弘年少有为,对武后的做法经常不满,为了自己日后掌权不受威胁,武后竟毒死太子。后来的章贤太子贤(武后二子)也被她幽禁后杀掉。高宗死后,她将三儿子李哲贬为庐陵王(其实这也不能怨武后,李哲还不如不当皇上呢),流放在房州。又立四子李旦,而后代子执政。然而这还不是武后的终极目标。几年之间,武后以广开言路为借口,在全国广设检举箱,致使告密之风四起,武后也逐渐组织起了自己的间谍网络。我想,当时的阴森恐怖应该一点也不亚于法西斯统治时期,因为那个时候,人人都可以成为盖世太保。即使被告无罪,但只要武后想杀,或是和酷吏们有过节,亦或是仅仅为了制造恐怖气氛,他们都在劫难逃。在武后登基的前几年,大屠杀一拨接一拨,因唐朝几位王公大臣的一次叛乱(武后逼出来的),唐室贵族几乎被灭门。听起来真让人毛骨悚然。

    然而,武则天当了皇帝之后,便立即起用了狄仁杰、姚崇等人,气象为之一新。政治清明,国家富足安定。我不禁有这样一种想法:

  • 9、 武则天传读后感(精选8篇)

    基于网友的需要,我们整理了武则天传读后感,当我们对作者写的作品产生了新的看法时。我们可以将心中的有关感想用文字记录下来,不妨参考一下本文,希望你喜欢!

    武则天传读后感 篇1

    她是我曾经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她聪慧、冷静、个性敏锐而坚强。关于她的了解只是通过影视作品,这次便买下关于她的书,想深入了解她,了解一代女皇帝的生活。

    当我看完《武则天传》,我觉得自己买错书了,这本书把武则天写的很负面,几乎没有对她好评,这本书把我以前印象中的武则天形象彻底毁了。我对作者有些不满,他的写作手法有些太过苛刻。但是我意识到,我以前理解的武后真的是太肤浅了。以致对武则天的崇拜全然是因为她的威风凛凛和女强人形象,我佩服她的果敢干练,羡慕她的智慧才华,但是却也忽略了的她的野心和权术,没看到她的阴险和狠毒。但是武则天终究是奇女子,无论她的性格是否有缺陷,为政是否过于独裁,都唯有她能够成为女皇。

    看完书我也看了许多人对武后的评价,也看了看百家讲坛对武后的讲述,便感觉中立些。我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个女人面对后宫争斗,她不得不狠下心。也正因她的不择手段,她在后宫扬眉吐气,后宫死寂了,没有了争吵,一切显得有些凄清。她也不过篡夺了皇位,历史上哪个朝代不是靠抢的,她的坚持和聪慧让她渐渐她在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成为九五至尊,君临天下,开创了先例。她不认输哪怕那个时代对女人的偏见是如何,她却倔强的坚持自己的梦想,对于感情,皇帝只属于她,她不允许跟其他人分享也许只有这样倔强,霸道的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但我对她掐死自己女儿表示不解,我不知道她怎么下的去手,虎毒不食子。她这么做不免有些残忍。她也玩弄权术,残害了些大臣,玩弄权术为历代统治者的通病,武则天深得法家权、术、势之中三味。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矛盾入宫争宠,利用高宗的宠幸废了王皇后,反对其当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等名臣均遭贬杀,其家族近亲也被清算。她培养自己的耳目,皇宫之中大小事务都逃不过她的眼睛,造成了朝臣人人自危,在官场上造成了混乱。

    公元705年,武则天以82岁的高龄完美的谢幕了,这位叱咤风云的女皇留下的最后的惊人之举就是她陵前的无字丰碑。这块碑也是现在争论的话题,观点为以下几点1、她认为自己的功劳太大了,一个碑不足以概括。2、她想让后人来评价自己的功过。3、她罪孽深重,不敢写

  • 10、 武则天传记读后感

    【篇一:武则天传记读后感】

    我花两天读完了林语堂的《武则天正传》,感觉自己像一位历史的旁观者,在作者的娓娓道来中,纵观了这将近半世纪的唐室兴衰,很畅快。关于武则天这个女人,其实说来也并不难懂,她的种种个性在她一生所作所为中显露无遗:机敏、沉着、精神旺盛、野心无限、对权利欲望出奇强烈、头脑清晰却也荒淫无度。对于这样一个历史奇人,我只能在读完她的传记之后抚案长叹,遥想那个早已远离却真实存在过的年代,因为此人的功过得失,历史早已给出了最恰当的评价。但我一直好奇的一个问题是:究竟是什么力量使这个女人如此胆大妄为,从一个卑微的才人走上至尊皇位?

    这两个地位差别之大让人无法想象她的跨越,更何况是在女人的地位可以被忽略的封建时代。但她确实做到了,读完书后,我认为应该是主观和客观的因素都起到决定作用的。

    主观方面,是她的秉性成就了她。除了她的机智,冷静,我觉得主要是以下。书中提到一个故事,当时太宗问武氏说:有一匹烈马,你如何驯服?武氏说:只要三件东西,一根铁鞭,一个铁锤,一把利剑。若不能用铁鞭制伏,就用铁锤,若还不能,就用剑刺进它的脖子。那时她只有二十多岁,这种不同寻常的勇气和狠毒是她日后的步步攀升的必要条件。同时,她的权欲是同她的攀升成正比的,从才人,到昭仪,到皇后,到皇太后,最终到女皇,幸她是想不出什么更高的权位了,否则就成女神了。她可以为了权利而不顾一切,掐死自己女儿,谋害妃子和皇后,毒杀皇亲国戚,残戮忠良大臣与无辜百姓无数这样的女人,史上少见了。背后驱使她的是与生俱来而不断膨胀的贪欲。

    客观上,又是当时在位的皇帝助了她。之前太宗在位时,并不喜欢她,因为一个刚强有谋的男子是不会喜爱一个像武氏这样健硕精明的女子的。但机会在太宗驾崩后,当高宗这个软弱无能的新皇帝登基后到来。高宗是喜欢武氏的,甚至可以说是依赖她,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政业上,这就给了她很大的发展空间。武氏就这样步步为营除去一个个心头之患,继而建立起一个以自己为绝对核心的中央政治团体,等到高宗真正认识了她而转为痛恨她时,因年事已高身体虚弱而根本无力对抗了。武则天也就这样平步青云了,以历史年鉴学派的说法,她也就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一种产物。

    主观与客观的条件驱使下,使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也是最后一位女皇帝。我若去评价她的功过,这已无意义,只是在阅读历史时,让我发现在她的所作所为的不可思议中,其实也是有着必然方向的

    【篇二:

  • 2019-09-20

  • 2023-06-28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1-04

  • 2019-09-28

  • 2019-09-25

  • 2019-10-12

  • 2019-11-23

  • 2021-08-19

  • 2019-09-20

  • 2022-04-01

  • 2021-10-09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1

  • 2019-11-12

武则天传读书笔记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武则天传读书笔记栏目为大家提供武则天传读书笔记、2024武则天传读书笔记,武则天传读书笔记摘抄,武则天传读书笔记大全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