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作文大全 > 我们国土作文 > 地图 > 我们国土作文
我们国土作文

(共 811 篇)

  • 1、 我们的国土作文集合

    文章是把思想和感情的融合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形式,写作可以加强我们对语言的感知和韵律感的锻炼。今天,本文将对“我们的国土作文”这个话题进行详细解读,供读者参考和借鉴,以期对需要帮助的读者有所帮助!

    我们的国土作文 篇1

    祖国啊,亲爱的祖国,我要和我一样的千千万万的少年,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好好学习,努力拼搏,去实现我们心中美好的梦,一起去开拓祖国更加辉煌的明天,共同点缀中国梦!

    中国,我要为你歌唱:高歌一曲,低吟一首,把你的梦想播向远方!

    我的老师还告诉我:在中国的土地上,居住着一群独特的人们。他们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像葡萄般闪亮。他们勤劳勇敢,曾经徒手修建了蜿蜒在崇山峻岭间的万里长城、开凿了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还曾经七次下大洋,传播文明与智慧之光。他们聪明智慧,他们发明了“指南针”,让世界的人们不再迷路;他们发明了“火药”,让生产力极大提高;他们发明了“造纸术”,让书写不再困难,让文明之灯放出更为明亮的光彩;他们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让文字更好的保存,让文化传播不再艰难,让文明的足迹遍布全世界……

    后来,我的老师告诉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人”,而且,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您不知道,我是多么的自豪!

    后来,我渐渐地更加明白这一群人是多么伟大!他们创造了一种方块字,说一种字正腔圆的话,他们创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功绩。他们有着浪漫情怀,他们敢于梦想,也敢于实践梦想。他们把天上的月亮视为知己,在“独酌无相亲”之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把月亮想象成为一个宫殿,并美其名曰“广寒宫”,在这个宫殿里住着一位美丽的仙子“嫦娥”。嫦娥养了一只温顺可爱的玉兔;月宫里还有长生不老的桂花树……“中秋节”便是这种浪漫的极致。他们把天上的银河看做是一条滔滔大江,江河对岸住着一对可爱的人——憨厚的“牛郎”与聪慧的“织女”,可惜“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于是,在七夕这一天,喜鹊来搭桥,才有了“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浪漫与魅力。

    面对这一片美丽的国土,面对这一个伟大的民族,我内心十分骄傲。我爱你,我亲爱的祖国!

    可是,有一天我的老师也告诉我,您曾经经历了一段屈辱的历史,在那个时候,侵略者在您的国土里横冲直撞,飞机大炮成天轰炸您!您被摧残得支离破碎、满目疮痍,差点沦为殖民地!那时候,您的子民颠沛流离,无家可归;那个时候,您的子民被称为“东亚病夫”、“第二等

  • 2、 读《蓝色国土》有感

    蓝色国土,即海洋。它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一直在用无穷无尽的资源来哺育我们。海洋,是我们的摇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管是可爱无邪的婴儿,还是拥有灿烂笑容的青少年,甚至是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都无微不至的关怀着,夜夜唱着蓝色睡眠曲。

    在我们这个拥有960平方千米的华夏土地上,蓝色国土就占了300万平方千米,可见,我们国家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

    海洋,是一个庞大的聚宝盆,里面充满了无尽的奇珍异宝,如:石油,天然气多金属结核、富钻锰结克、热液矿藏、可燃烧、金红石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海洋妈妈留给我们的财富,虽然财富多,但是我们也不能坐吃山空,更何况,我们的祖国人口有13多亿,这些资源怎么可能供我们世世代代想用呢,所以我们得珍惜着一切。

    当然,海洋中还有很多很多的生物,例如:凶猛的大鲨鱼,美丽却又危险的水母,一肚子墨水的乌贼,神奇的魔鬼鱼用心去看看这些可爱的海洋生物,想一想,它们也是有感觉的,当你们在捕杀海豚的时候,你们作文有没有想过这一点呢?况且,吃鱼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并没有帮助,有的就是我们人类的虚荣心,把这件事看做是富贵的象征。所以,我们不应该这样肆意捕杀海中的生物,反而要保护他们。

    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诠释一个民族与海洋的关系时,一个个故事让人无不自豪,从始皇东巡,徐福东渡,到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再到鼎盛时期明代近万吨级的巨船下南洋为最。

    可见,我国古代在海洋这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

    从日本觊觎我国的钓鱼岛,菲律宾在黄岩岛方面的问题等等,可以看出,我国这些海洋上的宝藏有多珍贵,在这一点,我们可以很自豪。但是,对于想要侵占我们国家的国土的人,不需仁慈。

    通过这本书,我对蓝色的国土充满了好奇,海洋是生命的起源,最原始的生命就诞生在海洋中,我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海洋,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愿我们华夏土地上的所有海洋妈妈都能幸福快乐,和人类和谐共处,共创美好的家园。令这拥有1260万平方千米的泱泱大国能想巨龙般腾飞,在海洋的怀抱中腾飞!

  • 3、 《蓝色国土》读书笔记
    《蓝色国土》读书笔记 六(1)班 颜程 读了《蓝色国土》我知道了,我们人只是生活在占有海洋面积1/3的陆地上,由此我们知道海洋比陆地大,但并不是水就是用不完的,而在这些水中也只有2.53是可以给我们饮用的。 而我们人却大量的污染淡水,有的公司用过的废水还是用管道把废水流入小河,不知道这个公司的老板是怎么想的?把废水流入淡水,那淡水不也会有废水的成份吗? 由此,我国调查人员作了一个实验,就是把海水净化,结果海水净化后,还是不可以让人饮用,因为海水净化后还是咸的。 就是因为这样才会有许多爱惜水源的公共标语和成语。但即使是这样还会有一些不爱惜水的人。据专家调查人员分析,人一但离开食物可以活一个月左右,但离开了水也只能活上几天。在千里之外干旱的地方,也不知死了多少人,而在此时的你有没有浪费水,你知道吗?如果将你浪费的水给那些灾民喝,你知道可以挽救多少人吗? 因为我们国家许多地方浪费水资源,所以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限量用水,如果超出限量范围就按高价计算。如是我是负责水这方面的,就会让每个居民一家每月可以用上五十吨水,如果超出以上就不在供水给他们。 我们家一个月用水量大概在十吨左右。之所以这么少,是因为我们学会了节约用水,采取一水用两次的办法,例如:洗菜水、洗脸水用来浇阳台上的花,洗澡水用来拖地,洗衣服水来冲洗马桶…… “为了我们的未来,请您珍惜每一滴水”这句珍惜水源标语,就是要警示大家,不要在浪费水和污染水了。所以限量用水的理想是我长大以后所要实现的愿望。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一起努力吧!
  • 4、 《蓝色国土》读书笔记范文
    《蓝色国土》读书笔记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 六(1)班 庄悦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自从我读了《蓝色国土》就对祖国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 我知道了中国不仅有着94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海洋领土面积,这才让我知道中国竟然那么大,中国拥有的海洋领土会让中国成为一个强国。 海洋是个聚宝盆,人类现在正在利用海洋这一巨大资源宝库。海洋资源主要包括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开发海洋食物资源的方向是寻找新的经济利用对象和发展人工养殖事业。海洋已成为人类食物蛋白质的重要供应场所,海水可以淡化,从海水中可以提取氯、镁等化学元素及稀有元素和放射性元素,从海底可以开采出大量石油、天然气、煤、铁、锰等多种金属及砂矿,利用潮汐等动力资源发电、海底空间的利用、预测天气和控制气候的变化,发展海上交通等。目前已有60多个国家在300多个近岸工厂中生产食盐、镁盐溴、重水及淡水,一些发达国家在海底开采金、铂、金刚石、金红石、锡石等,已有100多个国家在近海进行油气勘探,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50多个海上油气田进行开采,海上石油产量已占总产量的1/4以上。 法国科幻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写过的《海底两万里》里讲了许多关于海底的知识。海底里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化不一的叉形菇,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丛,被人叫做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布置成一片花地;再镶上结了天蓝丝绦领子的红花石鲉。美丽极了。 海洋对我们的祖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们人类却在破坏它。现在许多化学工厂会将一些污水排到河里,河慢慢地汇入大海。据了解,工业污水含有各种酸性物质,生活污水含有化学物质,所以说工业、生活污水是海洋变得混浊不堪,甚至是海里充满了有毒物质。 我们要保护我们的资源,不向水里乱扔垃圾,保护我们美丽的蓝色国土!
  • 5、 蓝色的国土 (450字)

    读完了《走向海洋》这本书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祖国还有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dd海洋,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她。

    这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虽然只是我国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她里面蕴藏的可用能源却是陆地含量的几十万倍,这足以让海洋成为祖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可是,人们并不重视海洋。在我国的领海中,外国的钻井比我们自己的还多。作为一个中国人,是该警醒的时候了,要知道每一寸海洋国土都是海军战士用鲜血打拼出来的。

    我们有在海洋上的光荣历史,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我们也有悲摧的时候。清朝时,鸦片大量涌入中国,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伤害,神州大地床前红灯人影瘦,枕边烟里鬼风寒,清朝政府派人查禁鸦片,宣布取缔鸦片贸易,迎来是外国武力的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以割地、赔款而结束。这正是中国固步自封、不重视海防的结果。

    如今,尽管我们的海军不断地强大,但海洋利益之争也不断增多。

    因此,我要大声呼吁,重视海洋国土、保卫海洋国土。

    四年级:篮球小子

  • 6、 读《在这片国土上》

    在这民族精神的开掘里,作者不仅广泛地概括了时代的激情,而且庄严地寻觅 着历史的回声在这片沸腾的国土上,既回响着老一代革命家李大钊、周总理的声 音,又留存着今天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胡耀邦和赵紫阳的足迹,就是在安得猛士兮 一章中出现的那些故士的塑像,在吉卜赛部落一章里留下最后一个军礼的 指挥员与战斗员们,他们虽然给了我们新的热力,却也并不完全使我们感到陌生,因为 革命传统在这里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在这历史活页的真实描绘中,作者没有回落后,也不 讳言牺牲,相反的,这些都还在作品中占有一定的情绪的力量,但它们又并没有使人感 到消极和悲观,那怕是沉重的负担,残废人以至牺牲者,他们给你的也不是沉重、压抑 ,而是理想的闪光,悲壮的美.

    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者说:我们的作家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以外的丰功伟绩 。的确,有些人是在走着这样的路,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离开了坚实的大地,歌吟自 我者与无病呻吟者同类,都只能走向文学的死胡同。同一美学原则的倡导者,还宣扬说 ,我们的作家回避去写那些我们习惯了的人物的经历、英勇的斗争和忘我劳动的场景 。如果确是如此,那么,这种背离大地母亲人民的文学,在这些反映时代的激情 的作品面前,又显得多么渺小和狠琐。

    《在这片国土上》的作者。恰好是以自已的作品对这种时髦的论调,做出了有力的 驳斥。他通过这片燃烧着理想与希望之火的国土,清晰地展示给我们:人民的英勇的斗争 和忘我劳动的场景,是普遍的客观存在,是我们近旁的美,他们的确为今天与未来创造 了丰功伟绩,他们忘我地献出了血汗和生命,岂是那卑微的自我感情所能比拟的宜 他们的爱是诚挚的,深沉的,他们的美也是自然的、质朴的。

  • 7、 蓝色国土读后感
    蓝色国土读后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蓝色国土》。它讲的是新中国建立后,一直到改革开放,由于中国经济迅猛发展传统的生存空间已经不足以满足中国日益扩大的海外利益。同一时期,外国已经提出了人类的未来应该向海洋发展的观点。因为海洋蕴藏的巨大的渔业资源可以缓解人类日益紧迫的粮食问题。另一方面,外界因素也成了刺激社会思想的重要动因。近30年来发生在中国周边海域等一系列事件,都使海洋、海权等问题在中国社会的热度不断升温。 我读了这本书,终于知道为什么邻国要来抢我们国家的岛了。日本,只要国际承认岛是它的,日本就可以白白得到20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在这蓝色国土中资源丰富,有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就这些已经足够诱人了。更何况还有20海里的经济区,如果岛的主权归日本所有,日本将平分我们东海油气资源的一半!当人们知道事关岛屿主权的时候,举行游行。让国人气愤的是认为中国土地主权不能丢,大部分人根本没有想到海洋权益的问题。现在国人的海权意识基本没有,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我认为,应当普及海权知识,让青少年更加了解海权,捍卫中国的领土、领空、领海。 海洋蕴含着宝藏,也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现在,随着陆地资源短缺、环境不断恶化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各个沿海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海洋,加快了对海洋的研究开发和利用。一场以开发海为标志的蓝色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我国虽然是一个海洋大国,但还是一个海洋强国,根本原因就在于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我们需要蓝色的国土,做为青少年的我们,更需要有蓝色的梦想。不断努力学习科学技术,为了我们的国家不断走向富强!
  • 8、 《在这片国土上》读后感

    《在这片国土上》,共分七章,主要虽然仍是以人为对象,它却搭起了与这沸腾的国土相适应的骨架,通过生活、劳动在这片.国土上的四十多个不同人物的不同遭际,从不同角度反映和记录了引滦人艰苦卓绝的光辉业绩,贯串全篇,激情洋滋,气势雄浑,高扬着英勇豪迈的时代精神。

    是的,我们追随着作者的笔,在这方圆五百多里的国土上作历史穿行:当我们走进冬夜的帐篷,看到那几位壮族战士用牙缸、饭碗碰杯,祝福自己的战友许冠群和爱人阿园,在彼此相隔万里的家乡与工地同时举行婚礼时,当我们在医院病房里听到几位残废战士狠力碰撞杯子发出钢铁的声音为胜利贯通干杯时,当我们读到被称为吉卜赛部落那支铁道乓部队.在指导m陈保让率领下,在帐篷里摆上酒菜,为施工中栖牲的四位故友绕桌一周和为每个英灵碰杯时或者当我们和作者一起访问南团汀,正遇到当地的父老兄弟,为了引滦工程,跪别祖坟,举村迁徙时确有些如作者所说,我们和他们匆匆相识,又匆匆离别,各自消失在人海里,也许今生再也不会相遇,甚至并没有记清楚他们在作者笔下的面庞,但他们那闪过人们心灵的崇高品质与英雄业绩,却不由我们不泪眼模糊,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感情的冲击与净化。因为在这幅人物众多的画面上,作者虽没有着重雕塑每个人物的细部,可文学是生活气时代情绪的历史,走访了五百里国土上伟大的建筑群、英雄群,他终究找到了那凝聚人民自信心的力之所在,即作者在结语中所呼唤的:

    我毕竟看到了民族精神i在创伤和恶梦中振奋起来的民9摘神,

    它在哪里?它就在总书记那敏捷的笔锋中,在市长那神秘的墨镜后面,在将军那残手托着的锹柄上,在贾颖民那飞旋的钻机中,在武海学那挖拙的姿态中,在老华侨那火热的信笺中,在南团汀那深沉的跪拜中,在严拴海那沉重的吊罐中,在音乐家那不尽的旋律中

  • 9、 国土系统《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国土系统《读没有任何借口》有感

    通过对《没有任何借口ⅱ》的学习,我分局干部员工进一步增强了工作责任感,责任就意味着执行,没有责任感,就不会有很强的执行力。

    在当今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作为国土战线上的一员,任重道远,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了能够给我们子孙后代留下方寸可耕之地,我们要切实加强执行力度,提高执行效率,义无反顾地做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一、增强执行力责任的认识,明确自身岗位职责。“执行力”本是企业领域常用的一个术语,现在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政府部门。我们对党中央和省、市国土资源管理政策执行得怎么样,就反映出我们在这方面的执行力,执行力责任主体必须要明确,清楚自已应该执行什么,应该尽到什么责任,执行效果如果达不到期望值,工作目标自然也就不能顺利实现。

    二、增强执行力标准的认识,力争执行标准不走样。在执行国土政策法规过程中,工作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国土管理工作既要保护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又要保障发展,供应当地建设用地需求,我们要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准平衡点,偏颇任何一方面[此文若非在中文名为在 -的网站出现,那均为抄袭。欢迎举报]都会扭曲执行力,这个平衡点就是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使用土地资源,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不能急于求成,受短期利益的驱动,一昧地追求发展,从而导致执行标准走样,甚至悖离政策轨道。

    三、增强执行力效力的认识,务求高效运作。对上级下达的工作任务,要想按时按质保量完成,就只有雷厉风行,行动迅速,及时将各项工作抓实抓好,一旦等待观望,耽搁拖延,执行力速度就会变得缓慢,工作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影响整个工作计划的稳步推进。

    四、增强执行力力度的认识,倾力贯彻工作要求。在工作执行过程中,要始终如一地按照“金土地”、“三句硬话”和上级的工作要求,保持应有的执行力度,不能虎头蛇尾。在现阶段“严而又严”的国土管理工作形势下,我们只有不断提高执行力度,依法行政,从严执法,才能有效地杜绝违法用地现象,营造良好的用地秩序。

    我分局在以前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当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对照“没有任何借口”的执行理念,我们深感到自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开拓创新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平时开展工作,只满足于完成上级交给的工作任务,有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的思想,未能充分发扬东莞“敢为人先”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

  • 10、 优秀读后感:蓝色的国土

    读完了《走向海洋》这本书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们的祖国还有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海洋,然而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她。

    这三百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虽然只是我国大陆面积的三分之一,但是,她里面蕴藏的可用能源却是陆地含量的几十万倍,这足以让海洋成为祖国的一颗耀眼的明珠。可是,人们并不重视海洋。在我国的领海中,外国的钻井比我们自己的还多。作为一个中国人,是该警醒的时候了,要知道每一寸海洋国土都是海军战士用鲜血打拼出来的。

    我们有在海洋上的光荣历史,郑和七次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他们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是,我们也有悲摧的时候。清朝时,鸦片大量涌入中国,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了灾难性伤害,神州大地床前红灯人影瘦,枕边烟里鬼风寒,清朝政府派人查禁鸦片,宣布取缔鸦片贸易,迎来是外国武力的入侵。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以割地、赔款而结束。这正是中国固步自封、不重视海防的结果。

    如今,尽管我们的海军不断地强大,但海洋利益之争也不断增多。

    因此,我要大声呼吁,重视海洋国土、保卫海洋国土。

  • 2019-09-20

  • 2023-04-17

  • 2023-05-15

  • 2021-08-05

  • 2023-06-21

  • 2023-05-22

  • 2022-05-10

  • 2023-04-15

  • 2019-09-28

  • 2019-10-23

  • 2023-05-05

  • 2023-04-13

  • 2023-05-18

  • 2023-05-15

  • 2023-06-22

  • 2021-08-27

  • 2023-05-22

  • 2023-05-31

  • 2023-05-27

  • 2023-06-15

  • 2023-05-26

  • 2023-06-23

  • 2023-04-13

  • 2023-05-30

  • 2023-06-20

  • 2021-07-05

  • 2023-05-29

  • 2023-06-02

  • 2023-04-16

  • 2023-04-17

  • 2023-04-28

  • 2023-06-29

  • 2021-04-20

  • 2021-08-30

  • 2019-09-20

  • 2022-04-22

  • 2023-04-12

  • 2023-04-17

  • 2023-05-16

  • 2023-04-17

我们国土作文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我们国土作文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我们国土作文、2024我们国土作文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