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 > 地图 >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2024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范文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相关栏目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热门栏目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推荐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

(共 6806 篇)

  • 1、 伤口中的人生 900字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游客,步履匆匆,跋涉与荒漠,沼泽,泥泞之中,生活也就或多或少地给我们留下烙印,刻骨铭心的或平淡或离奇的;尖刀就次次划破体肤,留下一条条伤疤,或一个个难以愈合的伤口。

    没有人可以忘记过去,那就意味着背叛和放弃。可当我们背着过去的日子,那种艰辛和痛苦,就更加在尖刀上行走,十指连心般的痛。于是,人们穿上外套。掩饰那些丑陋的,血迹斑斑的伤口,在白天旁若无人的谈笑风生,却在夜晚一阵阵溃不成军的寂寞的偷袭后,倦伏着,泣成一团。毕竟,心灵上的伤口是难以拂平的。

    可是,当那些人步履蹒跚的行走时,又有一些人,他们冷漠的揭去人们的伤疤,在人群中传诵,宣扬,把伤疤在大庭广众之下作展览的祭品,用麻木的眼神看着受刺激的人们痉挛而死亡。而这些,仅为了茶余饭后之际的空闲,无法消磨的时间。曾几何时,这些血泠泠的事实,为残酷的生活抹上一道耀眼的风景。

    那英在歌里唱“带着伤口回到当初背叛的城市,唯一收容的却是自己的影子。”那些都是猛醒了的事实,带着失望不可磨灭的残酷。我们曾经为了一件事而义无返顾,有也不回,可真正到了无功而反的时候,迎接自己的只有寂寞和冷嘲热讽。那些无失痛痒的伤口,才开始深深在心理扎根。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承受生活中的伤口,或深或浅,或苦或甜;我们唯一忍受不了的,就是伤口以外的舆论。那些东西,其实更具攻击性,或冷或热的嘲讽,带来的伤其实更深。

    也许,对那些受伤的人民,我们学会的,是沉默。

    听过这么一段话,“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默然”,若干年后,彼此的伤口已经深埋许久,取而代之的只是生疏和冷漠,这种痛是刻于心房,非授之体肤。想象一个风清云淡的日子,你和曾经的另一半相遇,你会说:“×××,你恨我吗?”只是向左转右转的一瞬间,那分冷淡冲击心扉,念着时光流失,万事蹉跎,日子在指间辗转流逝,而年龄不饶,总会优点薄薄的凄凉,那是随着人一辈子的伤口,永远甩不掉。

    欺骗是一种很罪恶的伤口,他带来的是彼此的痛也伤,就想一条毒蛇慢慢地在新底盘绕,盘绕出作恶的思想。

    如果时间可以把彼此稀释了,可那些伤害还血零零点点的存在,把它埋在心底吧,不要挂在窗口供人观瞻,那些沾着血的毒瘤,迟早会葬送你自己。

  • 2、 偷影子的人的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偷影子的人的读书笔记,一起来看一下吧。

    偷影子的人的读书笔记篇一

    《偷影子的人》的故事发展以奇幻为线索,但却走的是温馨情感路线,读者陪伴着男孩从懵懂到成熟,感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无限能量。整部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主人公的童年,如梦幻一般,充斥着画面感的文字带给我是一幅幅场景图,仿佛生活的蒙太奇,在他的视觉和感受中,自己童年的那一幕幕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眼前。

    回不去的曾经,也只因为曾经无忧无虑的美好,我们才一遍遍追忆。打动我的多是细节,好像里面的很多故事自己的童年也有过,或者是类似经历的。作者为主人翁虚构了一个特异功能——可以偷别人的影子,从而走进别人的内心世界,窥探别人的隐私。其实是在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不幸的一面——即便是看起来强大的恶棍,我们要想超越自己,超越他人,只有以心换心,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的立场,怀着悲悯慈悲的心,发现、理解别人的缺点、过失甚至是欺压、谎言。而不是一味站在自己的立场,用自以为是的标准衡量和指摘、仇视别人。

    在节凑快速的当下,这部书显得尤为重要。磨刀不负砍柴工。与影子的对话,其实就是与心灵的对话。读懂自己,才能读懂别人。

    偷影子的人的读书笔记篇二

    《偷影子的人》是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写的,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行字“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许是太久没看过这样的小说了,就拿起书 看了起来,没想到自己一气呵成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看完后心情很是愉悦欢快。大概讲一下主要的内容:一个在班上经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发现自己拥有别人所不 具备的特异功能--能偷别人的影子,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的时候,男孩就能够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当他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奇异的能力后,他慢 慢地成为帮助身边的人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带去了生命中的一点点光芒,这种能力从童年伴随他到长大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记述男孩与妈妈之间的亲情为 人动容,妈妈的老去也让人落泪;男孩与自己从小的玩伴之间的友情,至真至诚;最后,男孩在苏菲与克蕾儿的爱情抉择,告诉了我,选择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 个,不要被暂时的假象的爱迷惑了自己的心。而这种选择付出的代价是痛心的,庆幸的是,最后故事是个美好的结局。

    整本书,所有的事件,作者娓娓道来,在

  • 3、 《偷影子的人》:我们终会拥抱真正的幸福

    《偷影子的人》这本书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相信看过的人都会有很多的感悟,在成长的路上,我们总是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坚持自己的内心,我们终会拥抱真正的幸福。

    马克李维的《偷影子的人》是一部温情疗愈小说,讲述了一个内心孤独,渴望被理解的小男孩的故事。小男孩拥有偷影子的特殊能力,偷了别人的影子,他就能发现他们内心不愿意说出的秘密。马克李维用温情脉脉的文字,把亲情、友情、爱情糅合在一起,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

    小说由七部分组成,《影子的秘密》和《海滩上的克蕾儿》两个部分讲述的是主人公的童年时代,这两部分给我留下的印象无疑是非常深刻的。作者故意用调皮而又懵懂的语言,把童年时期主人公可爱天真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读六年级的主人公,年龄小、个头小,在学校经常被比他年长两岁,身材又非常高大的同班同学马格的欺负。爸爸妈妈不理解他的苦恼,老师似乎也不太喜欢他,甚至被他视为真命天女的伊丽莎白,最终也变成了死党马格的女朋友。偷影子的本领让他和警卫伊凡成了忘年之交,也因为这项特殊的本领,主人公结识了吕克,两人就此成为彼此一生的挚友。

    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态度在这部小说中是比较有争议的,很多人觉得在感情方面,主人公就是一个渣男。起初,他视同班同学伊丽莎白为自己的真命天女,每当遭到马格欺负时,他最关心的是伊丽莎白的反应。后来,在一次海滩度假中,他认识了聋哑女孩儿克蕾儿,克蕾儿的安静让主人公很快爱上了她,他们成了男女朋友。短短一个假期,主人公与克蕾儿的感情竟然升温到难舍难分的地步。他们约好一年后的暑假再来这片孕育了他们爱情的海滩,克蕾儿如期而至,但是主人公却牵起了伊丽莎白的手,再没有来这海滩。成年之后的主人公依然没有想起克蕾儿,而是和一起实习的苏菲陷入了热恋。母亲的去世,给主人公沉重的打击,终于他想起了海滩上的克蕾儿。他选择跟苏菲分手,并开始疯狂寻找克蕾儿,最终与克蕾儿相拥。

    与其说主人公是个渣男,毋宁说和我们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一样,主人公表现出了成长道路上的迷茫。这种迷茫,不仅体现在主人公爱情方面的游离,也体现在友情方面,关于吕克想当医生的梦想。

    带着苏菲回到小镇的主人公看到为面包店操劳的吕克,陷入了矛盾之中。他不想侵犯吕克,偷来吕克不想说出口的秘密。当吕克的影子让主人公带吕克离开小镇,帮助吕克实现当医生的梦想的时候,主人公才下定决心,找吕克的父亲聊一聊。

    名字是用来代表一个人

  • 4、 《关于伤仲永的》读后感

    聪明来自先天的教育和后天的学习。有的人认为聪明大部分来自先天教育,也有的认为大部分来自后天的学习。

    想必大家都知道方仲永吧,他是一个具有先天资质的奇才,却因他父亲的愚知无昧,只为一时的钱财,断送了一个可以有成就的人。

    从来看,可以看出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比如,仲永虽说拥有天生的聪慧,可以为家里赚取费用。然而他父亲是一个老师的农民。没有文化,缺少长远的打算,只为眼前一时的谋利可图而不让仲永去学习,反倒带他去四处拜访。这就是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

    人是不能依靠天生的聪明才智,而是要接受后天的教育学习。一个人就算再傻再笨,只要他接受后天的学习,并且刻苦努力,就一定不比先天聪明的孩子差,一样可以成才。比如牛顿,身体瘦弱,头脑并不聪明。小时候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考试和学习总是最次等。可他的兴趣爱好是广泛的,游戏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平时他爱好制作一些机械玩意儿,比如:风车,水车,等等。而且他不但数学生涯中的第一项创造性成果就是发现了二项式定理,还在光学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不能依靠先天优势,而是要接受后天的教育,后天的学习才是成才的重要性。

  • 5、 读后感大全:我看到了阳光的影子

    当你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想:阳光怎么会有影子?我看到了阳光的影子这句话只出现了一次,怎么理解呢?我们先进入文中内容吧。

    文章大部分内容是作者回忆她与一个人之间的感情和事。全文描写的中心是他,他被我抓破了脸没有恼羞成怒;穿着滑稽的他为了不让我在同学面前丢脸,与我擦肩而过;他连说带比划询问店员写的最新款式为了我。他是谁?他是一个有缺陷的人,他的世界归于平静,外界蓬勃的生机无法汇入他的耳中。他就是我的爸爸,一位伟大的父亲。

    这位父亲虽有残疾,但是一个阳光的人,尽全力把快乐带给女儿。女儿却瞧不起他,甚至因为他的残缺笨拙恨他,排斥他,父亲的压力是多么大啊!在一次相遇时,女儿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才知道笨拙的父亲为了不让女儿出丑,在她和同学面前径直走过去,招呼也没打。原来父亲是这么关心自己!他只把阳光的一面展现给女儿,没有注意到他自卑的一面,他也有阴影的。所以说:顺着阳光的方向,我看到了无数细小的尘埃在空中飘浮。我看到了阳光的影子。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那一缕阳光,和煦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那一丝凉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那一串串硕果,指引着我走向成功;是冬天里的那一把火,温暖着我那颗冰冷的心。父亲的爱,无处不在!

    父亲通常把自己温柔、脆弱、缠绵的感情深深地掩藏起来,于是我们很少见到父亲号啕大哭,很少听到父亲亲口说:孩子,我爱你,很少得到父亲给我们一个拥抱或吻但是,父亲的爱是一直存在的,父亲,永远是付出最多而不求回报的人。

    父爱是无私又珍贵的,同学们,趁我们还拥有它而加倍珍惜,以一颗感恩的心善待你的父亲以及其他长辈,避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重演。

  • 6、 伤仲永

    放眼古今,有许多天资聪颖的人,但最终能成材的人却不多。方仲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追根究底,方仲永最终沦落成为普通人,就是因为他父亲的惟利是图,目光短浅。如果不是他父亲贪图仲永的才学给他带来的一时利益,不让仲永学习,仲永会变成这样吗?不仅在古代如此,即使在科技发达的21世纪,也有许多目光短浅的人。在农村,并不是每个孩子斗能享有上学的权利,他们因为家境贫穷,农村重男轻女等原因不能上学,但当国家要求恢复孩子上学的权利时,他们的家长却还振振有辞地说:上学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还不如待在家里帮我干活,赚口饭吃!他们的理直气壮让人又气愤又可笑。但他们不止到,只有读书才能改变世代为农的命运,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和方仲永还有这些被迫辍学的孩子们比起来,我们已经够幸运的了。整天只需要上学,吃饭,睡觉,根本不用操心其他的事情。但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努力学习,还整天想着玩。我们应该牢牢记住王安石对大家的训诫: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我们要相信勤能补拙,多看书,多学习,不做第二个方仲永!

  • 7、 偷自行车的社会

    人性是社会的缩影,人性的险恶则代表着社会的黑暗,社会是每个人的灵魂集合体,有善有恶,把善发扬光大,却把那些恶留给不幸的人。

    《偷自行车的人》,我不知道是别人偷了他的自行车,是他偷了别人的车,还是社会偷走了他的人格。整部影片天空灰蒙蒙的,像是由无数伤心的眼泪充斥的。而唯一的亮色就是那个小孩纯澈的眼神,让人无限哀怜。

    当安东尼奥和他的孩子焦急地寻找车子时,他们巴不得车子会奇迹的出现,而前面的答应帮助他们的人,双手叉腰,像逛大街似的漫不经心的看着,不知道他是否会理解安东尼奥求助无门的心情,他们或许只是形式主义,表面做文章罢了。

    当安东尼奥激动地找到了那个偷车的人,却因无物证而被群起攻之。没有一个人帮助他,没有一个人去伸张正义。他的脚步像秋天的落叶般寂寞,后面是一群起哄的人。

    当安东尼奥的孩子羡慕的看着富贵家庭的孩子,当安东尼奥穿着被雨打湿的衣服穿梭在西装革履之间,人们是冷漠的,那些富贵家庭轻视下层人民,社会也看不见他们的悲苦。当社会中的人们已经如此冷淡,每个人虚情假意,贪图富贵,拿这个社会恐怕也彻底堕落了。

    这是早时期的意大利,也是现在的某个地区,某个城市,假如人们可以稍去关注下除了自己以外的人,社会也就会多一丝温暖了。我期待着会有几束光芒刺破黑暗,让星光去分散黑夜的孤独;我愿做一个仁爱的人,让火焰去温暖冰雪的寒冷。

  • 8、 《伤仲永》读后感
    读了《伤仲永》这篇文章,真的很伤,可哀伤之余,又不得不引人深思:为什么一个天才,就这样被埋没了呢? 金溪的神童方仲永天生才华出众,他出生于农耕家庭,从未接触过任何文学的作品,竟然5岁就能指物作诗,并让人啧啧赞叹。可因其父母把他当作赚钱工具,不让他读书,使他最终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从全文来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与方仲永堕落成常人绝对也是最最分不开的原因之一,便是他父亲的所作所为。 仲永那时还小,虽然天资聪颖,但并不能辨别是非。父母们也正应该在孩子像仲永一般大的时候,多灌输正确的思想,让他们多读书,多增长知识,更何况仲永还是一个神童,若让他好好读书,长大必然会成为一个才子。可他的父亲却不教育他继续好好学习,竟在他还无法把握自身的时候,贪图小利,把他当做获利的工具,以至于变成后文的不能称当时之闻和泯然众人矣 但是他堕落于常人,却也跟自己分不开关系。 作者王安石在本文中曾写过他在仲永12、3岁的时候见过他,虽依旧有些才华,却不如以前了。也就是说,仲永这时还算是一个天才,现在再好好读书,也为时不晚,还是能小有成就的。而且仲永也12、3岁了,已不再懵懂,可以不必当作父亲的赚钱工具了。可仲永却依旧听父亲的话,每天走遍全县,作诗,写对子,收报酬,丝毫没有一点觉悟,也没有发现自己的改变,也正是这一点,使他错过了最后一个机会,从此碌碌终生,泯然众人。 仲永着实令人哀叹,但我们现在更为重要的,则是不要让后人或身旁的人在伤字后面加上我们的名字,那样就比仲永更加可悲了。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一个天资聪颖的人,若不把握机会,勤奋、努力地学习、读书,结局也就会像本文的仲永一样吧。更何况我们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9、 伤仲永的读后感400

    我一边读这篇文章,一边体会其中的含义,读罢此文,我不禁为仲永感到惋惜。

    小时候的方仲永,才华横溢,可却不到二十岁便泯然众人。愚昧无知、唯利是图的方父,由于他的不使学,直接导致仲永天赋的泯灭。而随波逐流、整日环谒于邑人的仲永,由于不受之人,断了自己的成才之路。

    天才,一是靠先天所得到的恩赐,而是靠坚持不懈、刻苦钻研所得来,但显然后者更为重要。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是呀,仲永这块好玉,是非常难得的,可再好的玉不经过雕琢也会成为烂石,但换一块肯努力的烂石,有一日一定会成为一块人人赞颂的美玉。

    举世闻名的音乐家贝多芬,没有先天的聪慧,在生理方面,它还有一个天生的缺陷聋子。但是,他为了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懈努力,创作出家喻户晓的世界名曲。

    人人皆知的科学家牛顿,并无过人的天赋,可他越发喜爱读书,最终在那几位普通的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他的许多贡献成为了千古佳话。

    有句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我是方仲永,一定会铭记这个道理,将自己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发挥出来,不断充实自己,厚积薄发,让自己不断充实起来。

    然而,我不是他。我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追求并实现自己的理想。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那么,我就要用自己的百分之九十九再加上那微薄的百分之一。我坚信,我能行!

    朋友,如果你是一块玉,一定要尽情地琢,使之为器;倘若你是一块铁,也要不懈地磨使之为针!

  • 10、 《伤仲永》读后感点评

    【点评】从读《伤仲永》中得到启示,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紧接着用一个过渡段,使论证由反面过渡到正面,重点列举了牛顿、爱因斯坦的例子,指出他们原来不是神童,但由于后天的勤奋, 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仲永的故事是这样的: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

    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因为被唯利是图的父亲每天带着四处走访,而不让他学习,使得神童竟沦为一个默默无闻的庸人!这能不叫人扼腕叹惜吗?神童泯然众人,责任在于他父亲,原因是不使学。像方仲永这样的天才,由于后天没有好好学习,尚且要成为普通的人,那么,那些本来就普普通通的人,如果不学习,岂不是连一个普通的庸人还不如吗?

    所以说,才能来自于勤奋学习!神童由于后天不好好学习而沦为庸人的,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而本来不是神童、天才,但由于坚持不懈地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

    牛顿不是神童,但他终身勤奋学习,终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爱因斯坦不是神童,大学考了两次才被录取,毕业后到一家专利局当了7年职员,他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和工作,终于奠定了相对论的基础。

    不仅在科学上如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是如此。不论是谁只要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辛的努力,都能取得这样或那样的成就。作家狄更斯、巴尔扎克等人的成功,同样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生而知者之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伤仲永》一文给我的启示是:一个人即使有很高的天赋,但如果不努力学习,也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就。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4

  • 2019-10-28

  • 2019-10-29

  • 2023-02-06

  • 2019-10-24

  • 2019-10-24

  • 2022-12-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10-24

  • 2019-10-28

  • 2023-01-2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6

  • 2019-11-16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5-25

  • 2019-10-29

  • 2019-09-23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
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2024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教您怎么写偷影子的人苏菲的伤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