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初中读后感 >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 > 地图 >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2024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范文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相关栏目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热门栏目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推荐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

(共 324 篇)

  • 1、 读后感大全:小论文-听警报有感

    就在刚才,我们这儿全城响起了警报。刚响起来那回我是有点害怕的:是不是出什么事了?从窗口探头往空中去看:天空湛蓝,阳光灿烂;再往楼下看看:新建的煤气管道也没有事。听同学说,这是防空演练。这警报已经连续响了三次,现在还在响,这是第四次了,我开始觉得有些厌烦。楼下也没有多少人,大家都知道这是演练吧。可是仔细想想,如果真的有一天,这个警报真正发挥了它自己的作用,我们却以为这又是逃生演练,这不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吗?感觉怪怪的!

    用同学的话来说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效应。的确,我也这么认为。想必大家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吧?牧童几次喊叫“狼来了”,村民们急急忙忙跑来帮忙,却发现这只是个游戏。这不是和频繁的演练很相似吗?村民们厌烦了,狼却真的来了。可是无论牧童怎么呼喊,村民们都不再来帮助。这不和“我们认为这又是演练”很相似吗?我倒是也不大清楚这逃生演练的用处,一年规定一天来做逃生演练就好了,频繁的演练真是会令人感到不耐烦!而且,这还会使演练失去了原先的作用,万一灾难真的来了,那可怎么办呢?

    对此我的建议是,每次演练之前先做一点提醒,让大家有个心理准备。若是灾难真的降临,群众们发现这次警报没有提醒,一定会做好逃生工作。如果每次演练前都没有提醒,大家每次都往下跑,久而久之,人们就会产生“噢,又是演练,不用理会”的心理,这反而会适得其反了。

    也许你认为我的想法会很幼稚,我承认是有点,但我不得不说,这的确是演练需要填补的空白,如不把这个洞补上,又如何能保证群众的真正安全呢?亡羊补牢,犹时未晚!

  • 2、 科技小论文读后感

    美术教育论文读后感(一)

    假期特别找了一本外国的教育书籍《德国美术教育》,书中介绍了在德国文化大背景中,德国的艺术教育既保留了本民族思辩性、有序性的特点,又吸收了宽容性、多元性等优点,形成了具有相当伸缩力的教学模式。从我们的美术教育的角度看德国的艺术教育,它具有很强的个性,深受启发:

    一、多样的教学方法,丰富多彩的教学素材,以启迪孩子的智慧。

    在德国,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外,还得用23年的时间来专修教育理论,通过教学实践才能确定。这样决定了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完成具有相当伸缩性的艺术教育成为可能。在小学,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面对刚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孩子,学校对一、二年级实行包班,教师明确所教学科的教学大纲和内容,不设日课表(但应要求教师尽可能地向一个学科内容为一课时过渡),教师所教内容可随机应变,如:课堂内突然出现了美丽的蝴蝶,孩子的注意力自然随蝴蝶而转,这时教师的教学内容随蝴蝶而变,让学生观察蝴蝶飞的动态、形状,介绍有关蝴蝶的种类、习性等常识,然后要用语言来描绘蝴蝶;用彩色笔画蝴蝶。把常识、语文、美术等课结合起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这儿我体会到学科的横向联系,教学的灵活性,颇像我们的综合实践课,但在国内似乎缺少一个过渡的阶段,让教师从一个循规蹈矩的状态突然转变到一个随心所欲的状态,结果必然是混乱失败的。

    二、重视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给孩子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孩子独立地用不同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应首先注意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是以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的。关于发散性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观念,而产生新的结果,并且在面对一个对象时,做出各种选择的假设。在德国艺术教学大纲中从小学到中学始终强调创造力的培养,在教学中着重研究创造的行为过程。与自己的教学相比,我似乎更注重学生的作业效果,在以后的课堂上应该找到更好方法,既能发散学生的思维,又能有好的作品出现。

    三、师生之间提倡帮助我,让我自己来做,淡化教师的权威性,使教师由权威变为顾问,创造平等对话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启发学生如何感受和发现,使学生认识到事物本身美的潜在性,尊重学生对人和物的不同感受及表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根据不同对象具有多样选择的可能性。这一点与

  • 3、 初一读后感400

    初一读后感400范文一

    我曾经读过一篇专门讲狼的书刊,名字叫《狼图腾》,那时作者深入蒙腹地而看到的草原狼,在人狼共出的世界里,包含了机制、勇气、力量、地位、信仰、武力、战术、团结、速度的比拼,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蒙古人民心中的图腾就是狼,狼的图腾!

    草原人民主要是以牧业为主,而狼却是羊群、牛群和马群的大害,而生活在草原中的人民却是以狼为自己心中的图腾。但他们颂扬的是狼的精神,是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宣扬的是蒙古人民的意志!

    这是草原人民不可战胜的精神,当年成吉思汗的军队的铁蹄攻陷罗马、印度的等农耕文明的大国时,也是游牧精神的体现,在这个世界里,游牧民族的战斗历史强悍的,因为他们有着狼的机制和勇猛,他们在和浪的战斗中学习,改进战术,为什么中国古代那么多的农耕民族都不能安稳?

    因为他们的骨子里流露出弱者的本性,所以他们才很少胜利。

    初一读后感400范文二

    《童年》是一本值得后人品味的文学巨着。它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的悲惨生活。

    书中,阿廖沙的童年是黑暗的,有些事甚至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四岁丧父,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到专横的外公家,却经常遭到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朴实的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竟被十字架活活压死了。倚栏轩文学网

    当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为高尔基伤心、难过,甚至想替他熬过那火辣辣的鞭子;当我再次品读时,我感受到了大人们的自私正好和老祖母的宽容、慈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我再次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便深刻的体会到了正处在战争中的苏联人民的生活之艰辛和不易。人们在这种环境中,变得自私和贪婪。

    这种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在高尔基的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印记。

    高尔基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并成为一代文豪,不仅归功于在这种环境中依然保护他的外祖母,更归功于高尔基自己顽强不屈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而我们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应该拥有这样良好的品质,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 4、 初一读后感大全

    初一读后感大全范文一

    读完《伤仲永》这篇文章后,的确让我感到有些伤。仲永天生聪明、有才智,年纪小小就能作诗,但最后却得到泯然众人的结果。像方仲永那样的神童,如果从小就努力勤奋地学习,将来一定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才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方仲永是天才,但即使是天才,也离不开后天的努力。否则,早晚都会出现江郎才尽的那一天。

    天才方仲永为什么不能取得重大的成就呢?我觉得这是方仲永父亲的错,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他要承担主要的责任。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在仲永年小的时候,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寻求利益,而不让他去学习,耽误了他学习的机会,白白荒废了一个天才的一生。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的应该给子女最好的教育,而不应该着重与眼前的利益。

    人们常说:成功的人,往往不是最聪明的,而是勤奋的。青少年时期是学习最好的时机,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千万不能老大徒伤悲。

    初一读后感大全范文二

    今天,我读了孙权劝学一文。文章篇幅虽短,但文中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说的是这样一件事:吕蒙当权掌事后,还是不愿意学习,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孙权对吕蒙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往事罢了。吕蒙于是就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一段时间后,当鲁肃与吕蒙论议时,非常吃惊地对吕蒙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那个吴下阿蒙了!

    文章叙述到这里,吕蒙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的品质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因为他虚心接受别人意见,所以才会去学习。因为他谦虚好学,所以才能博得鲁肃的赞叹。总而言之,吕蒙现在的才略是建立在具有虚心接受别人意见,谦虚好学这种品质上的。

    同样,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是也应该具备这种品质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只有具备了这种品质,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成为士,让别人刮目相待。

  • 5、 初一读后感300

    初一读后感300范文一

    今年寒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彩图本的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内容真是太精彩了,我一连看了三遍,还觉得不过瘾。现在,你只要任意指出书中的一幅插图,我就能马上说出这是描写哪一场战争的或是描写哪个英雄人物的。

    这本书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故事叙述有声有色。有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周瑜,有阴险狡诈的董卓,曹操,还有英勇善战的关羽和赵云。其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物是诸葛亮。虽然周瑜和诸葛亮一样聪明过人,足智多谋,但是,他心胸狭窄,处处为难诸葛亮,想尽办法加害于他。竟然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十万枝箭,还要他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就按军法处置。而诸葛亮却以国家大事为重,顾全大局,从容应对,既巧妙地避开了周瑜的无端加害,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充满智慧的了不起的人物。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做人要心胸开阔,做事要顾全大局,只有这样,才能成就大事,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初一读后感300范文二

    在这个有趣的暑假里,我们班决定同读一本书,这次看的书名叫《老人与海》。是着名的美国作家海明威写的。

    这个《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在晚年时写的,成为了最杰出的一部作品。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一位老渔夫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语的情况下,在远离陆地的大海上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三天三夜的斗争,这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终于杀死了那条大马林鱼。可他在返航的途中,却遭到了鲨鱼的袭击,当他终于到港口时,那条大马林鱼只剩下一条光秃秃的骨头了。

    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上网查了海明威的资料:海明威生于1899年,死于1961年。是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在1952年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完后,我从这本书里学到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可以被打败。这句名言,使我明白了:就算失败了,也不能放弃希望。

  • 6、 初一读后感600

    初一读后感600范文一

    高中的时候接触了现代诗歌,记得语文书的第一课就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时只觉得这首诗韵律很协调,文字很美,并没有从诗的深层次来剖析!现在看来,当时其实是处于读诗的初级阶段,作文之读后感:《再别康桥》读后感600字。呵呵,但是《再别康桥》这首诗一直深深映衬在脑海里,一直到园地举行读书活动,才把《再别康桥》这首诗又拿出来读了几遍。现在把我的一点感受和心得写在这里,希望大家多多讨论指教!

    《再别康桥》诗第1 节连用三个轻轻的,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清风一般来到康桥,不仅在韵律上达到了回旋的好处,而且一下子将读者的心带入了一片别时万千离愁的感情宣泄的环境中。我在读的时候没把握好,速度太快,并没有很好的掌握这种感情,这是我不足之处。

    第2 节至第6 节, 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美好的,足以唤起所有读者的喜爱之情,应该是及其愉悦的语气朗诵出。到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里应该是一个高潮,语气也应该是最高兴的。

    恰似文章看山不喜平,极端繁华之后必然是深深的落寞,作者此时由喜转为惆怅,融情入景了。这时的悄悄和前面的狂喜构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画面,正是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所谓的欢喜只是为最后的落寞做铺垫。这时候语气应该做到极致的慢加缓,将读者带入深深的思绪当中!

    总的来说,我所朗诵的《再别康桥》并没有做到上面所述的种种要求,存在很多硬伤。但是作为一个新人,第一次朗诵出自己喜欢的诗歌,我还是很开心的,也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初一读后感600范文二

    多年前读过红楼,可惜那时少年心性,此书又博大精深。我没耐心读完,更不解悟其中的含意。书里细致而繁琐的描写不逊色京剧里的老生开始唱啊字,一个字唱几分钟,直让你瞌睡。尽管都是国粹,但吃不起消化不了。完全没有琼瑶阿姨一串一串的水晶梦来的直接又快活。如今渐老,琼瑶书籍亦如嚼过吐了的泡泡糖,再不想看一眼。重拾红楼这块石头硬啃,竟然别有一翻味道 ,越嚼越香,越看爱看,早晚不舍。倚栏轩文学网

    首先我认识到这本书不只简单地写些你情我爱。它涉及到 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都有所研究。那时候又没有电脑,这个曹雪芹他是怎么把如此巨大丰富的知识积累的?实实地让人震撼他的毅力。而整部书又对研究探讨青朝风俗民情很有帮助,它仿佛是当时生活的小百科,无所不包,无所不有。还说后

  • 7、 初一读后感范文

    初一读后感范文(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是说:几个人在一起出自2000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今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己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曾经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对自己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我只不过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是可以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曾经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应该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子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直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

    通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是得益非浅!

    初一读后感范文(二)

    今天我看到了一篇课文,叫《钓鱼的启示》,这篇课文中的父亲让我敬佩不已。

    这篇课文讲的大体内容是在一个夜光如水的夜晚,我掉到了一条非常大的大鲈鱼,可父亲我把它放回湖中,原因是离鲈鱼捕捞开放日还差两小时,可我不想放,但父亲的话我不得不听,最后还是把它放了湖中。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一次次面临着到的时候让,就会获得道

  • 8、 初一读后感红岩合集

    阅读优秀作品是一个好的习惯,而阅读后记录自己的想法,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晚上一个人观看作者写的作品后,心里产生了不一样的见解,此时可将对作品中略有所感的地方记录成读后感,你知道在书写读后感的时候要考虑到哪些内容吗?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初一读后感红岩,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初一读后感红岩(篇1)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首歌曾经响亮在抗日战场上,同样也响亮在共产党抵抗国民党*的战场上。

    一位位视死如归的共产党战士,架起仇恨的机枪向敌人扫射。虽然一枚枚子弹也穿过了许多英雄的胸膛,而敌人并没有被全部消灭,但共产党的精神是那么地清晰、深重,感染着周围许许多多的人。前面的倒下,后面

    的补上,没有人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生命!生命!没有生命,人就活不下去!但是革命烈士们宁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投降于敌人!

    此书最让我敬佩的是许云峰和华子良。许云峰在书店能敏锐地意识到周围危险,在茶园为保护同志机智地面对叛徒,在宴会上巧妙识破敌人的陷阱等;华子良这个伟大的共产党员,为了帮助渣滓洞与地下党保持联络,整

    整十五年都装成一个疯疯癫癫的疯老头,谁也不知道他其实是最重要的共产党员之一。监狱中的共产党员们个个都是钢铁汉,外面的地下党也个个都是男子汉,除了那几个卑鄙无耻下流的叛徒。就像甫志高这个无耻的家伙,

    为了个人利益,谋害了那么多的革命同胞,譬如江姐,就是被他抓去的,才有了后面的酷刑,但最终他也没有好下场。

    在东方的土地上,当最后的一缕销烟散去,“红岩”精神仍将洒满祖国大地,永不磨灭!

    初一读后感红岩(篇2)

    对于人们口中的《红岩》,我一直抱着一种敬畏的心态来面对,每次都页页地翻读,细细地品读。一看到封面上“用鲜血染红我们的旗帜”这句话,我的心就沸腾了。

    《红岩》描写了众多革命烈士: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用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从不畏惧:刘思扬出身豪门却参与革命,这些英雄为国捐躯的精神让我们钦佩。虽然英雄很多,但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江姐了,她的形象深深地树立在我的心中。无论敌人怎样严刑拷打,江姐就是咬紧牙关,不透露党的任何秘密。无论敌人怎样折磨她,她都坚强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用钢铁做的。”这句话让我坚定的相信,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红岩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激励着一

  • 9、 《汤小团》读后感作文800字_初一读后感

    寂静的夜里,听不到丝毫声响。可是时间在流逝,故事在上演,历史在继续。对于辽阔无疆的中国,我们尝过大多的酸涩和苦楚,我们曾辉煌过,也曾落魄过。如今中国的繁盛是前人所想不到的世界,而往后的中国,我们也无法估计。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祖国的历史应该被铭记,也应该被歌颂,更应该是吸取经验与教训,这样是免不了那一本书,一本家喻户晓的书——《中国上下五千年》。说到书,我确实是一个响当当的好书迷,可是,也不是什么书都能入我的眼。捧着那本厚厚的书,浏览了一遍密密麻麻的字,说实话,我真对它没兴趣。但是,历史应该被人知晓,所以,我只好在家长老师的逼迫下不满地读起书来。可是,就在这时,谷清平阿姨用一本书拯救了我们,让我们不再逼迫自己的脑子去读自己不喜欢的书,那你又知道这本书又是什么吗?没错,这本书就是——《汤小团》。

    《汤小团》是一本清新、富有情感的一本书,它有一个个未知的谜团,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以十足的韵味吸引着我们,对于一本好书,我们就要像寒冬一样无情地扫荡着,走进这本书,我在无垠的天地里结识了许多新朋友,热爱阅读的汤小团,机智聪明的唐菲菲以及勇猛贪吃的孟虎。

    你很好奇为什么说是《汤小团》这本书拯救了我们吧!别急,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这本书所进述的是汤小团翻开了《东周列国志》,因尔去进了书里的世界,同时,唐菲菲与孟虎发现了汤小团的秘密,同汤小团一同进入书中探险,于是,故事的巨轮便开始剧烈转运了。

    这本书以新颖的独特风格让我们幽默与活泼中得到释然,在历史的篇章中得到的认可,它不似其它的历史故事般的枯燥无味,呆呆板板地述说故事,而以一种热情活力的气氛喧染着整本书,让我充分地了解了历史。

    在与书中的人物交朋友时,我也陷入深深地沉思之中。当书魔形影不离地缠上时,我又是否能抵住无尽的诱惑,面对如此巨大的力量,始终顽强地对抗呢?当汤小团一次又一次击败书魔时,是靠着对父母的深深思念,还是靠着对世界的信任,以所有人的正义支撑着的呢?在两者之间,他初次对战书魔时,紧紧的犹豫着,如果救了父母,世界将再也没有书可读,但若不救父母,他们又何时才能相遇呢?在欲望的交织间,在正义与邪恶的对抗中,他毅然地选择拯救世界,这是多么艰难的选择题,他那种大义凛然的精神使我敬佩,从东周到秦始皇拯救世界,我们同他们的举动一样的紧张。

    在这本书中,我收获了许多,《汤小团》不仅带我遨游了历史的篇章,更让我抒发了一种热爱的祖国

  • 10、 初一读后感600字

    篇一

    有些人会说单单一个狗有什么用?它们只能当看门狗、猎狗使!我讨厌这种说法,因为这狗是无辜的!现在的狗,能够帮助警察叔叔差毒物呢!在字典中狗居然有着另外一种解释:~腿子。~仗人势。~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这些组的词?对狗有一种什么样的侵犯?

    我在学校的图书管里偶然借到了一本书,当时,我只是随便的翻了翻,并没有在意里面的内容,回到了家中,细细的阅读,是我的眼眶中有了感动的泪水,这是我第一次为一只狗而哭!

    这本书的名字叫:《盲孩与弃狗》。

    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一眼就看到了那上面的插图,妈呀,这狗,怎么这么出奇的丑,一双斜巴眼,塌鼻梁,天生一张有豁口的歪嘴,露着参差不齐的牙齿,一身乱糟糟无光泽的狗毛,又细又短光溜溜的尾巴如同老鼠似的。谁都看不出来,它是血统高贵、相貌美丽、性情勇猛的猎狗!

    它被主人赶出了家,从此,它就在森林里生活,它一心想要找一位主人,可是,无论它是多么的努力,付出了多少,依然没有人相信它,人,都是以貌取人,从不了解别人的内心!

    有一天,它遇到了主人公:阿炯,阿炯是一位盲孩,你这条弃狗从此有了一位小主人。

    你为它失去自己的妻子、与他穿越死林、你还救过他的性命,为了他能治好病,你愿意把自己当人家练拳的靶子,你叫迪克,我记得,你在红雷剧院中,听到了观众喊你的名字,可回答却不是你,而是另外一只狗时,你生气了,你是无可替代的,只有你,只有是你的主人同甘共苦过的,自己的名字无人替换,两人之间的情感无人可替换,在故事中,只有你和你的主人才知道这个道理……

    狗,你是一条猎狗,你是血统高贵、性情勇猛的猎狗!不管你的外表怎样,你依然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好助手、好朋友!

    篇二

    今天,我读了《我是90后》这本书后,深受教育。这本书一共六章二十四课,用故事、漫画等形式从很多方面讲述了作为一个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应该达到的要求和应该学习的榜样,在这其中,我感受最深的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懂得感恩,学会分担》这两篇。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是一篇漫画故事,它讲述了“我”从连鞋带都不会系,经过很多失败经历的教育,终于成为一个“男子汉”的过程。

    读了这一课,我心里十分惭愧,在平时的生活中,我的依赖思想特别严重。很多事情都以来父母和爷爷奶奶,到现在还有很多事情不会独立完成。读了这一课以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一定要

  • 2019-09-19

  • 2019-10-09

  • 2019-10-23

  • 2019-10-09

  • 2019-10-12

  • 2019-10-09

  • 2019-10-28

  • 2019-10-19

  • 2019-10-19

  • 2019-10-19

  • 2023-02-12

  • 2019-10-09

  • 2019-10-19

  • 2022-12-19

  • 2019-10-19

  • 2019-09-19

  • 2021-04-09

  • 2019-10-1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4-11

  • 2019-10-12

  • 2019-10-12

  • 2022-11-28

  • 2019-09-20

  • 2019-10-12

  • 2023-01-22

  • 2019-10-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10-12

  • 2022-12-24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
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栏目为您提供大量优质的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2024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范文等,带您走进数学小论文初一读后感的海洋,让您品味这里的文章。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