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 > 地图 >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2024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相关栏目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热门栏目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推荐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

(共 5338 篇)

  • 1、 优秀读后感:《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

    英国着名物理学家史蒂芬威廉霍金继日前承认外星人的存在后,又发表一个惊人论述:他声称带着人类飞入未来的时光机,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所需条件包括太空中的虫洞或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不过,霍金也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因为只有疯狂的科学家,才会想要回到过去颠倒因果。

    至于时光机的关键点,霍金强调就是所谓的4度空间,科学家将其命名为虫洞。霍金强调,虫洞就在我们四周,只是小到肉眼很难看见,它们存在于空间与时间的裂缝中。他指出,宇宙万物非平坦或固体状,贴近观察会发现一切物体均会出现小孔或皱纹,这就是基本的物理法则,而且适用于时间。时间也有细微的裂缝、皱纹及空隙,比分子、原子还细小的空间则被命名为量子泡沫,虫洞就存在于其中。而科学家们企图穿越空间与时间的极细隧道或快捷方式,则不断在量子天地中形成、消失或改造,它们连结两个不同的空间及时间。部分科学家认为,有朝一日也许能够抓住虫洞,将它无限放大,使人类甚至宇宙飞船可以穿越;另外若动力充足加上完备科技,科学家或许也可以建造一个巨大的虫洞。霍金指出,理论上时光隧道或虫洞不只能带着人类前往其他行星,如果虫洞两端位于同一位置,且以时间而非距离间隔,那么宇宙飞船即可飞入,飞出后仍然接近地球,只是进入所谓遥远的过去。因为在4度空间中,10分钟也许是n小时。不过霍金警告,不要搭时光机回去看历史。斯蒂芬威廉霍金表示,如果科学家能够建造速度接近光速的宇宙飞船,那么宇宙飞船必然会因为不能违反光速是最大速限的法则,而导致舱内的时间变慢,那么飞行一个星期就等于是地面上的100年,也就相当于飞进未来。霍金举人造卫星为例,指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由于受地球重力影响较小,卫星上的时间比地上时间稍快。由此,霍金就设想出一艘大型极速宇宙船,可在1秒内加速至时速9.7万公里,6年内加速至光速的99.99%,比史上最快的宇宙船阿波罗10号快2000倍。船上的乘客就是变相飞向未来,作出名副其实的时间旅行。即使是在太空中,万物也都有时间的长度,在时间中漫游,意味着穿越该4度空间。

    童年时代,霍金一直很笨拙。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

  • 2、 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观后感

    《史蒂芬霍金之大设计》是一部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史蒂芬霍金共同导演的纪录片,该片共有3集,每集长43分钟,网友们对这部影片是如何评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5星推荐,第二集讲了自由意识,其实就是自然规律的产物,如同苹果受重力而掉落! abcd,如果我们选择一件事a体现我们的自由意志,实际可能是:①我们可能更想做a,②我们认知到做a可能更加正确, 但无论是更想做,还是认为更加正确,都与我们过去的经历(后天环境)与先天遗传(基因dna),而无论是出生环境(我出生在哪个家庭),还是个人基因(我是植物,还是昆虫,还是猫,是人)我们都无法选择,所以看似自由的个人意志,只是自然规律的产物,是神经元的集合,或许这一切早就决定了,就像一颗苹果掉落湖中,产生的涟漪,或许涟漪水滴的具体位置与形状早就决定,只是涟漪精确位置形状太复杂,在苹果掉落之前,难以确定罢了,而并不能说明精确掉落在某处的水花具有自由意志

    虽然现实的事情和问题,常常让人困囿其中,难以脱身,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借助一些其他方式去探究些更为深远的问题。例如,仰望苍穹的思索。

    企图通过哲学般的穷究,抑或先贤依靠的顿悟,显得过于高深了。透过霍金其物理学、宇宙学体系的知识普及,倒是可以得到些端倪。当然,这一切到底是否就是事实本身目前看来是无法确定的。毕竟人类的认识总有局限,很多现时奉为宗旨的定理,尽管也会取得一时光辉的应用成就,但很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会发现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是恰恰相反。

    目前根据自个的判断,霍金的大设计体系是有他的道理。从牛顿的重力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乃至量子物理、m理论,踏在巨人的肩膀,科学家们一直想找到大一统的解释体系。他的解释不难理解,也在这段时间内温习了以往初中物理的关键知识。能够感觉到霍金具有一种高度的自信。尽管从他的外形来看,不同于常人的健全,需要借助发声工具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他对自己的说法自信满满。不知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人性的光辉?()

    这点在第二集的讲述人生意义更是充分表现。他认为,连宇宙也是可以解释的,可以通过一定的规律去了解,遵循一些基本的规律运行。在霍金眼里,没有前世和来世,所以过好今生才是每个生命最重要的事情。他认为自身的价值,就在于作为一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去探索其中的规律,认识人类在时空中所处的位置(个人理解)。而这种认知,是在已经建立好的一个现实模型中得到的。也就是说,这种价值,这

  • 3、 读《“鬼才 ”史蒂芬霍金》有感400字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是文学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感恩对手》,里面的一篇文章《“鬼才”史蒂芬霍金》深深地震颤着我的心灵,也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萎缩、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生要靠轮椅生活的青年,竟凭借着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还有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竟然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黑洞”临界线特异性的分析,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对此,你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还为此荣获了1980年度的爱因斯坦奖金,还被理论物理学界公开任为唯一能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伟大物理学家。他的名字就叫史蒂芬霍金。 霍金身患残疾,却拥有这辉煌成就,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他靠的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他超越苦难,也超越了自我。 生活中,像霍金一样凭着坚强毅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张海迪就是其中一位。她从小就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就以轮椅为伴。但是残酷的现实并没让她万念俱灰,反而让她更加刻苦的学习。她身残志坚,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哲学硕士。再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在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坦然乐观,微笑着承受一切。面对新的人生境遇,她艰难而又坚毅地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以她的坚强毅力与拼搏精神顺利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她们的成功,不也是靠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吗? 我和她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去年暑假,看着别人都在玩活力板,我也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一开始,每天早晨傍晚扶着栏杆认真学,没几天便“掌握”了小技巧。于是开始脱手练了,可刚滑了两米就摔了个“狗啃泥”。看着跌破的膝盖,红肿的手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便发誓再也不玩了。于是,那活力板便静静地躺在墙角,直到现在。读了这篇文章,我惭愧不已:在困境面前,霍金能坚强面对,而我呢,碰到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就轻易放弃,真是太不应该了!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只要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你就会从苦难中了解人生的真谛,从挫折中发现人生的突破点。超越苦难,超越自我,最终你会发现,苦难走向成功的一块垫脚石,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4、 读《“鬼才 ”史蒂芬#8226;霍金》有感400字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这是文学家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感恩对手》,里面的一篇文章《“鬼才”史蒂芬霍金》深深地震颤着我的心灵,也让我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如果有人告诉我,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萎缩、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生要靠轮椅生活的青年,竟凭借着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还有一个他以前的学生做助手,竟然在天文学的尖端领域——黑洞爆炸理论的研究中,通过对“黑洞”临界线特异性的分析,获得了震动天文界的重大成就,对此,你一定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这却是不容置疑的事实,他还为此荣获了1980年度的爱因斯坦奖金,还被理论物理学界公开任为唯一能与爱因斯坦相媲美的伟大物理学家。他的名字就叫史蒂芬霍金。 霍金身患残疾,却拥有这辉煌成就,他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他靠的就是顽强的拼搏精神和坚强的毅力,他超越苦难,也超越了自我。 生活中,像霍金一样凭着坚强毅力,最终取得成功的人不胜枚举。张海迪就是其中一位。她从小就患脊髓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就以轮椅为伴。但是残酷的现实并没让她万念俱灰,反而让她更加刻苦的学习。她身残志坚,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了著名的作家、哲学硕士。再如体操运动员桑兰,在一次跳马练习中不慎受伤,造成颈椎骨折,胸部以下高位截瘫,但她坦然乐观,微笑着承受一切。面对新的人生境遇,她艰难而又坚毅地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以她的坚强毅力与拼搏精神顺利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并成为2008年北京申奥大使之一,又于2008年北京奥运官方网站担当特约记者。她们的成功,不也是靠着坚强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吗? 我和她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啊!去年暑假,看着别人都在玩活力板,我也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一个。一开始,每天早晨傍晚扶着栏杆认真学,没几天便“掌握”了小技巧。于是开始脱手练了,可刚滑了两米就摔了个“狗啃泥”。看着跌破的膝盖,红肿的手掌,我不禁流下了眼泪,便发誓再也不玩了。于是,那活力板便静静地躺在墙角,直到现在。读了这篇文章,我惭愧不已:在困境面前,霍金能坚强面对,而我呢,碰到一点儿小小的挫折就轻易放弃,真是太不应该了! 是啊,生活中难免会有困难和挫折,只要你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你就会从苦难中了解人生的真谛,从挫折中发现人生的突破点。超越苦难,超越自我,最终你会发现,苦难走向成功的一块垫脚石,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 5、 威廉莎士比亚读后感

    威廉莎士比亚读后感(一)

    这是莎士比亚的一部代表作品之一,讲述了一个悲剧的故事。

    哈姆雷特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雷特遇见了父王的鬼魂,向他说了他叔叔是为篡得皇位让王后改嫁,所以把他害死。哈姆雷特知道了真相,开始了装疯复仇,一天,他叔叔国王克劳斯迪派王后劝说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与母亲发生争执,误杀了躲在帏幕后偷听的首相。叔叔想借英国国王之手除掉哈姆雷特,被姆雷特识破,中途返回,正好赶上了奥菲利娅的葬礼,叔叔挑起奥菲利娅哥哥和哈姆雷特的决斗,准备了毒酒和毒剑哈姆雷特先获胜,国王假意祝贺给哈姆雷特送毒酒,但他没喝。后来哈姆雷特又赢了,王后把毒酒喝了。第三回合,哈姆雷特中了毒剑,又夺对手的剑刺了对手一剑。最后,王后毒死,奥菲利娅哥哥也揭露了叔叔的阴谋,哈姆雷特把叔叔刺死,自己也毒发身亡。

    哈姆雷特在我眼中是一个特别的人物,他从一个善良的王子,久经磨难,一步步走向了勇敢成熟的战士。他面对复仇,道德,与爱情种种不一样的态度,在复仇中表现的种种徘徊于后退,让这个故事展现在我们面前非常真实。

    哈姆雷特在与叔叔慢慢斗争的同时,黑暗的社会不断显露出来,使他认为世界的美好渐渐瓦解。黑暗的社会使他加快了复仇的脚步,我从影片中看出来它的装疯卖傻是进过深思熟虑的,他的报仇的意志在困难中越来越坚定,他告诉我们要勇敢去面对世界,绝境中锻炼自己,深思熟虑做好每一件事。

    哈姆雷特在墓地中通过掘墓人的话看透额生生死死:不管多么富有或多么贫穷的人,最后都是白骨一堆。这告诉了我们多思考,看透每一个小事。

    最后一刻,皇后毒死,哈姆雷特和他的对手也都中毒,将要死亡,他了解真相后,愤怒的刺死叔叔,与他同归于尽。这是他复仇的终结。他完成了复仇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怕输的精神。

    威廉莎士比亚读后感(二)

    今天我看了美国作家加里布莱克伍德的作品《偷莎士比亚的贼》!

    故事发生在四百年前的英国,十四岁的孤儿仔仔没有真实的姓名,他七岁时,一个传教士领养了他,这个传教士发明了一种速记方法。并把他训练成一个速记员。仔仔十四岁时被一剧院老板高价买去,并被派去环球剧院偷莎士比亚的新作品《哈姆雷特》的剧本。在16世纪中叶的英国伦敦,剧本通常只有一部,所以必需要小心上锁并由专人守护。

    仔仔偷剧本的方法是用他学会的速记本领在看戏的过程中把所有台词都记下来。他因为种种意外而没能完成使命。后来他加入了剧组成为了一名演员,他热爱戏剧,与其它偷

  • 6、 霍金读后感
    篇一:霍金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习了《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霍金是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本世纪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人称为“宇宙之王”。 课文主要讲了被称为“宇宙之王”的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事迹,赞美了霍金不断求索的科学一精一神和勇敢顽强的伟大人格,表达了人们对霍金的深深敬仰之情。 从霍金的身上让我懂得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勇敢地向命运挑战,用自己的意志战胜一切灾难;同时还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一爱一生活,热一爱一周围的一切。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你一爱一和一爱一你的亲人和朋友。 篇二: 我最近读一篇《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史帝芬霍金原本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健全人。可是,他去一个大学念书的时候,得了可怕的卢伽雷氏玻 这种病可导致肌肉极度萎一缩。他的整个人都被这种病折磨得不像人了,嘴歪成s型,四肢都往里缩到极限了。全身只有三根手指会动。还有如果你让他微笑的话,他一笑就牙齿都露出来了,说话的机会都是靠语音合成器达成。这么个残疾人,却成当时科学界的王者,人人都喜欢他、帮助他、拥抱他,让他成为自己心中所崇敬的一个科学事业的王者,他所谓是逆境成才的典范呀!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坚持不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有这两个要点的人,才能把事完成的更加美好,更加成功。我要把这个要求与点子用一张纸写下来,钉在床头上,每天看一遍,每天读一遍,时刻提醒自己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不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让这两句话时刻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篇三: 读完《轮椅上的霍金》后,我的心震撼着。我在不知不觉中成了霍金的崇拜者。霍金是令人怜悯的:病痛不断摧一残着他,他忍受着身一体和一精一神上的双重打击。但霍金又是令人敬佩的:面对残酷的命运,霍金没有抱怨,没有退缩。他正视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乐观向上,坦然面对。是的,霍金充满传奇色彩。他虽然没有健康的身一体,但是他比四肢健全的人更“健康”,他甚至能和牛顿相媲美。 也许一个人只有身处逆境,并战胜困难,才算真正长大。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总有不如意。
  • 7、 霍金传读后感

    【篇一:霍金传读后感】

    霍金,影响世界进程的大科学家,国际物理学界的超新星,被喻为是当今的爱因斯坦。他从研究黑洞出发,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和大爆炸理论。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

    面对着霍金如此巨大的成就,我们每个人都不禁要问:他的成功来自何处?

    霍金用他的行动给了我们答案。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漆黑的夜空,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繁星闪烁,熠熠发光;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干枯的水井,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泉涌不断,水光接天;如果说,他的命运是那荒寥的沙漠,那么,因为他坚强的意志,生命变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众所周知,霍金在很久以前就被限制在轮椅上,体重还不到40公斤,不仅不能够站立、活动,连说话都是要靠特制的计算机语言系统,是带有金属腔调的讲话,其命运无比悲惨。可是,就是这样一个活动范围还不到一平方米的人,他思索的却是浩瀚的宇宙:它的起源、结构和本质。如果霍金没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不去追求宇宙的根本问题,他能够活下去吗?正是因为他坚强的意志、执着的追求和人生的斗志,才使他的生命大放光彩,成为继爱因斯坦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虽然霍金全身瘫痪,但是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登上了当今科学金字塔的顶峰。推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为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是的,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生的斗志,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镶嵌。

    记得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女记者提出了一个无比尖锐的问题。她说:霍金先生,难道您不为只能被固定在一个轮椅上而感到悲哀吗?然而,霍金镇定自若地用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了这些字:我没有感到悲哀,相反,我却很庆幸,因为上帝虽然把我固定在一个轮椅上,但是却给了我足以想象世间万物、足以激发人生斗志的能力。其实,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他的回答得到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的确,他战胜了命运,战胜了自己。

    朋友们,你们是否也被霍金的这种坚强和自信所折服。也许,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会遇到这样或是那样的挫折,但是,只要我们想想霍金,他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成为如此伟大的科学家。比起霍金,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的呢?我们要坚信,命运由自己掌握,让我们怀着坚强的信念,拍拍身上的尘土,继续我们的人生旅程,去追求我们的理想吧!

    【篇二:霍金传读后感】

    读了《史蒂芬霍金传》让我感想颇深。

    史蒂芬霍金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

  • 8、 读霍金读后感

    这个学期快要结束了,我们学习了很多课文,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轮椅上的霍金》。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时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心和努力,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以常人不能想象的力量,创造了奇迹。

    我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因是它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虽然命运对霍金十分残酷,但他身残志坚,不气馁,不退缩,不断地求索,不断忘我地工作。我们遇到困难时,也不能向命运低头,而是要勇敢顽强地面对,不能逃避现实。然后向着目标去努力,去奋斗。生活中,我们要注重自己本分的工作,而不去注重个人的功名得失,看轻荣誉。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我们经常埋怨命运对我们如何不公,对身边的一切包括自己都不满意。霍金虽然全身瘫痪,但他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笑对生活和命运,他拥有很多,因为他有一颗感恩的心。其实,慢慢的会发现,我们拥有着很多东西,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手有脚,健康地活着,不愁吃穿……我们应该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而感到高兴。

    霍金与命运顽强斗争,坚持学习和工作,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撰写出《时间简史》,不断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他还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乐观向上,不抱怨命运,是一位非凡的

    科学家。他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让我受益良多。所以,《轮椅上的霍金》这篇课文最让我难忘 。

  • 9、 邂逅霍金读后感

    邂逅霍金读后感(一)

    《邂逅霍金》让我感受到,宇宙无限,生命有限,一个人的生命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比不上弹指一瞬,人生是短暂的,人总要面临死亡,这是恒古不变的规则,用这种角度看待生命难免有些悲观,若是换个角度,把短暂的生命看作是宇宙赋予每个人的一次机遇,一次能够名垂青史,创造永恒的机遇,那也许会更珍视生命,这便是活着的价值。

    《邂逅霍金》让我认识到,无论是一个正常人还是残疾人,只要活着,只要还有生命,他都应该有自己活着的价值。霍金是个残疾人,但他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气质和智慧,却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同,它是伟大的,是独特的伟大,是超常的伟大。

    同时,《邂逅霍金》也给了我启示,作为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没有理由不为这个世界贡献,没有理由逃避生存的责任,更没有理由不体现自己活着的价值,即使是细微的,不起眼的贡献,那也是一种价值。只要还有生命,只要还活在这世上,就有创造人生价值的权利,同时也拥有得到人文关怀的权利,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世界添光加彩。任何一个人都有活着的价值,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受到尊重,生存的价值等待我们去见证,像霍金那样,用短暂的生命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邂逅霍金读后感(二)

    一个人邂逅另一个人,本是寻常之事,但如果邂逅的是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或是一位名人,甚或是一位闻名世界的顶级科学大师,那自然另当别论或欣喜,或激动,或崇敬。作者邂逅的恰恰是这样一位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史蒂芬?霍金。偶然的相遇在作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让我们随着他的《邂逅霍金》邂逅了这位伟人霍金。

    霍金是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大师,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着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因患了一种奇怪的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被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20多年,但他凭着超凡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时间简史》等震惊世界的名着。病魔虽然将他禁锢在轮椅上,但他却以深邃的思想引领人们遨游在广袤的时空。霍金遭遇到了这种及其罕见的疾病,若他以消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的不幸,他必然不会像现在这样得到举世的尊重和敬仰,而那疾病必然会毁掉他的才华,他的智慧,甚至他的一生,但他并没有允许病魔对他这么做。霍金人残智不残,人毁志不毁,他踩在病魔身上顽强地存活下来,为人类做出杰出了的贡献。这是霍金活着的价值,是别人尊重他作为一个正常人的原由。

  • 10、 《霍金传》读后感
    《霍金传》读后感

    还记得,孟子曾说过的一句话‘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我觉得,这句话用在伟大的科学家霍金身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霍金小时候,他一直很笨拙。后来,不知道怎么了,他从楼梯上滚了下来,昏了过去,差一点死去。直到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时,他的妈妈才发现他的异常,刚过21岁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检查,他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和大脑还可以运转。后来,连心和肺也会失效,他被“宣判”只剩下两年的生命!

    19xx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表达思想唯一的工具是一台电脑声音合成器。他用仅能活动的几个手指操纵一个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屏幕上选择字母、单词来造句,然后通过电脑播放声音,通常制造一个句子要5、6分钟,为了合成一个小时的录音演讲要准备10天。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的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了宇宙的起源。

    他因患卢伽雷氏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禁锢在一张轮椅上达xx年之久,他却身残志不残,使之化为优势,克服了残废之患而成为国际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写,甚至口齿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大爆炸等理论而迈入创造宇宙的“几何之舞”。尽管他那么无助地坐在轮椅上,他的思想却出色地遨游到广袤的时空,解开了宇宙之谜。

    连霍金这个身体瘫痪,活动面积不到一平米的人,都可以有这么大的成就,我们身体健全,为什么不努力学习呢?读《霍金传》有感:关于写霍金的作文

  • 2019-09-21

  • 2019-09-28

  • 2019-10-19

  • 2023-01-07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09-26

  • 2019-10-16

  • 2019-11-08

  • 2019-09-19

  • 2019-09-20

  • 2021-11-09

  • 2019-09-28

  • 2019-09-22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5

  • 2023-06-09

  • 2019-09-25

  • 2019-10-22

  • 2019-10-22

  • 2019-09-21

  • 2023-04-14

  • 2019-09-19

  • 2019-10-24

  • 2022-02-24

  • 2023-04-06

  • 2019-10-22

  • 2019-09-28

  • 2019-10-17

  • 2021-09-02

  • 2019-09-20

  • 2019-10-24

  • 2019-09-20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19

  • 2019-09-20

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2024史蒂芬·威廉·霍金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