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 地图 >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相关栏目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熔炉》带给我的生活启示 神笔马良带给我们的启示 灰姑娘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项链》带给我们的人生启示 《明朝那些事儿》带给我们的社会启示 多萝茜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战争与和平》带给我们的启示 匹诺曹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启示 《情书》带给我们的感动 《背影》带给我们的感动 《官场现形记》带给我们的社会启示 《蓝宇》带给我们的感动 《1921》带给我们的震撼 金锁记带给我们的思考 大自然给我们的启示 撒哈拉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 《熔炉》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悟 乔家的经历告诉我们的道理 电视剧《乔家的儿女》观后感 儒林外史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平凡的世界》带给我们的人生启发 《呼兰河传》带给我的人生启示 《良医》带给我的感动 《蛙》带给我的思考 《沉沦》带给我的思考 《寒夜》带给我的思考 《白鹿原》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发 房思琪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想 万箭穿心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悟 《乌合之众》带给我们对社会的思考 《雾都孤儿》带给我们的人生启发 京华烟云带给我的震撼 读书带给我的快乐有感 《安妮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白毛女》带给我们的人生思考 生活中的启示作文 《爱丽丝漫游奇境》带给我的思考 《岛上书店》带给我的感动 书带给我的快乐读书心得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热门栏目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推荐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共 1089 篇)

  • 1、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各种大大小小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事情,既充满了生活中的烟火气息,又似乎阻碍着我们更接近梦想的追逐之路,但正是因为这些生活里一地数不清的鸡毛蒜皮,我们才会觉得生活如此可爱。电视剧《乔家的儿女》根据同名小说《乔家的儿女》改编拍摄完成,俘获了一大批观众的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篇一)

    每个人对生活、感情和婚姻的看法都不同,但是有很多时候,大家的看法也出其不意的一致,比如说什么样的感情或者是生活是不健康的,又或者是什么样的状态最令人舒适。其实很多人都只是站在了上帝的视角上去看到别人的问题,却不知道,自己的事情都一塌糊涂,甚至是有些拎不清,站在不同的角度上看问题,自然得出的结果也都不一样。

    在《乔家的儿女》这部作品中,可是引起了不少观众的共鸣,看到乔家的几个儿女的生活和婚姻感情,都让不少观众发表了自己不同的意见。自从《乔家的儿女》播出以来,观众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就各有各的不同,但是有很多评价,基本上也都是一致的,比如某个角色的婚姻,有不少观众都觉得不长久,甚至是觉得两人不合适等等。

    毕竟是局外人,而且还是站在了上帝视角上看问题,观众看得自然也就非常清楚,但是如果是自己的话,没有了上帝视角,当局者迷也不是不可能的。其实通过《乔家的儿女》这部作品,也让观众悟出了很多道理,比如:

    1、不找三观不合的人结婚;

    2、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

    3、不要找妈宝男结婚;

    4、不要因为恋爱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

    5、不要先孕后婚。

    而这几个点,也都是观众看完了《乔家的儿女》之后的观后感,虽然说大家并非是剧里面的人物角色,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充当着这样的角色的人也并不少,虽然这只是观后感,但是这几点在生活当中,也应当要借鉴。

    比如说不找三观不合的人结婚这一点,如果三观不合的人在一起,那么日后出现分歧的情况也会大很多,一旦发生了分歧和争吵,或许都会导致婚姻失败的原因。乔一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乔家的儿女》这部作品中,作为大哥的乔一成,他可是第一个结婚的,而他的首任妻子叫叶小朗。其实乔一成跟叶小朗之间,可是典型的三观不同,叶小朗为了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她从老家躲到了南京,后来遇到了乔一成之后,两人很快就闪婚了。不过叶小朗在结婚之后,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她不安

  • 2、 伟人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曾经读过许多伟人的故事,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勇于探险、敢于试验的富兰克林,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谈迁,还有博大胸怀的科学家诺贝尔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会发光,光的颜色相同,光的方向相似,都伴随着爆炸声,但是,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但是富兰克林用实验证明了雷暴就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而且还发明了避雷针。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自己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编写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但就在复印前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夜里,小偷闯进他家,偷走了他的可以流传千年的明史巨著,但是,谈迁又重新站了起来,重头撰写这部巨著。这边现了谈迁,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生前全心投入创造发明,为了发明炸药,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他毫不气馁,为后人献身科学研究。最后他发明出了第一个引爆装置雷管。逝世后,他又设立了诺贝尔,将自己的一处作为奖金,将奖他们。

    在这些伟人的身上,给了我许多启示:在我们的生活中,遇到困难后,要想谈迁一样不屈不挠,要是遇到别人嘲笑后,要像富兰克林一样勇于探索。

  • 3、 电影《熔炉》带给我们的启示

    “人之初,性本善”这几个字想必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几个字,我们现在身处的是一个和谐积极的社会大家庭,大家在这里似乎都很友好。但其实在这背后往往更多的隐藏的是黑暗,是那些数不清的人性的黑暗。电影《熔炉》给我们带来许多感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电影《熔炉》的观后感,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电影《熔炉》观后感(篇一)

    看完之后,内心的愤恨久久不能平息,2011年韩国黄东赫导演的电影《熔炉》确实给观众以新的震撼:性,儿童,金钱,伪善这些名词成为最吸引观众的噱头。

    在中国,人们总是谈性色变,就算是2021年的这天,也难以确切地说中国已经完美地西化,彻底地解放了自己的最原始的欲望,能够面带笑容坦然无谓地谈起情色,中国主要的媒体——电视,所呈现的节目总是用心的向上的,满怀对生活期望的态度。

    小的时候不明白,为什么电视剧情总是离不开“感情”这样的题材,仿佛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就只有感情,主角们能够为了感情抛弃一切除感情以外的任何情感,感情是神圣的。长大以后,才发现艺术总归是艺术,情爱再伟大,也难以逃离残酷现实的束缚,现实生活中的感情更倾向于一种义务和功利,男男女女为了一时的快乐和冲动而把自己的私欲冠冕堂皇地称为感情,摒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友情,甚至亲情。他们拥抱的是自己的贪婪和自私,把自己的欲望划分为神圣的境地,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时间是最残忍也是最明智的审判者,它让男人和女人看到了自己更巨大的欲望,不满足于现状,继续奋斗。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情侣们很快地结合在一齐,又很飞速地分离两地。金钱和地位是每个成年人都在追求的目标,于此同时大家都明白现实是不容许人们轻而易举地就实现自己的愿望。梦想的实现总是需要流血流汗的。《熔炉》让回避了现实的我们又再一次地感受到了前路的灰暗,人心的虚伪与狡诈。

    对于儿童,我们能想到的词是弱者,如今的大部分孩子都是幸福的,至少他们赶上了中国的好时代,然而我们还是听到了少部分孩子们无奈的哭泣声。《熔炉》反映的是韩国的残疾儿童被慈善学院的校长以及主任、老师联合性侵害,在新来的老师们的帮忙下进行自我法律维护,讨还公道的故事。韩国是发达国家,把这样的题材以电影的形式反映出来,确实令人震撼:性侵犯是敏感的话题,儿童性侵犯更是敏感而又丑陋的话题。中国同样也存在这样的丑恶一面,然而却没有得到社会人士和政府的更有力地关注,媒体鲜有报道这样关于人性丑陋的新闻,所以,表面

  • 4、 《河中石兽》带给我们的启示

    《河中石兽》是一片初中生必读文章了。他虽然看似很简单很浅显,但是却蕴含着许多的哲理与科学。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一次河水暴涨时期,一个寺庙的寺门倒塌了,然后寺门旁的两只石兽也随之掉入水中。然后这个寺庙的僧人们便开始寻找这两个石兽。他们沿着河一步一步的缓慢地寻找着,可是努力过后,却是毫无收获。这时一个讲学家来到了他们的寺庙里,告诉他们:沙子软轻,石头是坚硬的,所以石头陷在沙里,他们非常信服,可是却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一个老兵告诉他们石兽在上游,并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其实这个故事非常短小,但是他却蕴含着一个大道理: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作文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多。

    还记得,鲁迅有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里面提到一个情节:长妈妈把他的小鼠给害死了。当时我非常震惊,善良的长妈妈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但是我又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了结果。原来是这只老鼠在在墙上爬,不慎摔下来,摔死了。长妈妈为了不让鲁迅担心,还特意把它埋葬了起来。是鲁迅错怪了他。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鲁迅只是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判断一件事,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应该全面细致,才能真正的知道这个事真正蕴含的内涵。正如《曹刿论战》里说: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故事虽小,可是内涵之深,是值得我问细细品味的。

  • 5、 读完变形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阅读变形记的过程中,我们沉浸在弗兰兹·卡夫卡笔下所描述的情节中。有了想法和感触,为了不让它遗忘,最好是写一篇读书心得。一篇优秀的变形记读书笔记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完变形记带给我们的启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完变形记带给我们的启示(篇一)

    如果你一觉醒来后发现自己变成了甲壳虫,有了笨重的的外壳和细小的腿,你会考虑什么呢?难以想象,但是《变形记》的主人公格力高尔面临了这种情形。格力高尔是一个勤劳、善良、正直、有责任心的优秀青年,当父亲的公司破产、全家处于困顿的境况下,去当旅行推销员,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旅行推销员,是一个“多么累人的差事”,每天4点钟就得起床赶火车,成年累月在外奔波,饮食很差又不定时,由于工作关系,连个知己的朋友也没有。格力高尔在发现自己身体的异常后,首先考虑的仍然是家人:如果自己由于不能工作,妹妹和父母该如何。但是可怜的格力高尔并没有想到,在这之后家人并没能给他安慰和鼓励,反而最终仍然抛弃了他。“甲壳虫”格力高尔被公司辞退,被妹妹和父母嫌弃,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格力高尔在受尽了家人的无视和*待后死在了自己家里。最令人难过的是得知他的死讯后,家人都感到了卸去重担般的解脱,尽管他们心里十分清楚这只甲虫就是格力高尔,这个不幸的家庭中终于又再次充满了阳光,老两口看着美丽的女儿,心满意足地想该给女儿找个好女婿啦……

    当格力高尔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时,在家里受到尊重和爱戴的,而当他变成了一只甲壳虫后,促使了父母的逃离,嫌弃,妹妹的恐惧,躲避,同事的惊恐。最后,在没有食物,无法走动,没有交谈的情况下,主人翁终于倒下了。带着心酸以及无边的孤寂,留下的,只有不易清扫的“尸体”。

    看完这个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都说亲情是很伟大的,它可以包容你的一切。但是,显然,它在故事里面,令人失望,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虽然这个故事看似荒唐,但毕竟不是没有可能,虽然人不会变成甲壳虫,命运难以捉摸,谁知道哪天灾难就降临到自己头上来!人一旦遭遇不幸(丧失工作能力的疾病、伤残等),他就不再被社会承认,从而失去作为人的价值的“自我”,成为无异于低等动物的“非人”。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没有生活在卡夫卡那个社会,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的幸福,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国家出

  • 6、 名人带给我的启示

    同学们,世界上的名人非常多,外国的,中国的,名人都非常多,外国的有:爱迪生、爱因斯坦、牛顿中国的有:蔡伦、张衡、祖冲之但是,我们的课本上有三位名人: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他们带给我的启示。 首先是富兰克林,他用风筝实验向我们证明了天火(雷暴)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如果他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他能向我们证明天火(雷暴)只不过是放电现象吗?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爱迪生,他当过报童,当过报务员,但是在这种几乎是流浪的过程中,他发明了留声机、发报机、电灯、复印机一千多种,但是他为什么能发明出这么多东西?原因是他坚持不懈。当然,他坚持不懈的同时,也不忘了珍惜时间,这是他的一个珍惜时间的小故事: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之后是谈迁。谈迁出生于浙江,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终于在50多岁时编写里第一部400多万字的《国榷》。但是谈迁在复印前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好不容易写的书,被小偷给偷走了。谈迁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但是他很快就挣脱出来,重新编写了一部新的《国榷》。这部国榷共104卷,428万4千字,比原先的更加翔实、精彩。

    说到这儿,我想到了李时珍,李时珍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爬悬崖,尝百草,经历了千难万险,终于编写了《本草纲目》。李时珍不仅编写了《本草纲目》,还有很高的医术:一天,李时珍来到湖口,见一群人正抬着棺材送葬,而棺材里直往外流血。李时珍上前一看,见流出的血不是淤血而是鲜血,于是

  • 7、 余华活着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感悟收藏

    我们的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去见证,活着还是很好的。人活在世上,总是会有不幸与挫折,但除了挫折之外,还有希望与勇气。你在读完《活着》之后有没有什么想写的感悟呢?下面是编辑精心为您整理的“余华活着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感悟”,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余华活着带给我们的启示与感悟【篇1】

    在读完两遍原著小说,观看了一遍电影之后,我想在这里简单谈一下,我对这部艺术作品的想法。

    “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原作者余华写在活着小说中的话。乍一看,这句话有点问题,作为一个文科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活着是为了提升自己,创造价值,为了奉献等等。但细细品来,结合富贵的遭遇,就不难发现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是多么深刻。我在这里写一点我的拙见,我认为,当一个人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看过了这世态炎凉,他的心或者说他的灵魂,会到达一种超然的境界。到这个时候,活着就变成了一个过程,甚至像是一个任务,到这个时候,活着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下面我想简单将电影与小说做一对比。

    电影是视觉艺术,小说是文字语言艺术,二者相辅相成,没有优秀的小说,电影将失去灵魂,没有导演出色运镜,艺术创作和演员选择,小说将无法出色的具象化。这一点上《活着》完全达到了。尤其是巩俐的表演,让我想起了《红高粱》里的九儿,那种美丽坚强的女性的形象,被诠释的出神入化,完全让观者没有任何出戏的感觉。

    电影因为篇幅的限制,无法将小说中的情节事无巨细的表现出来,所以无法避免的要对篇幅有所删改,但不能改的没有逻辑。在这一点上《活着》完美的做到了。例如:导演完全把握住了富贵的父亲,在知道儿子将家底输光后的情绪递进(从愤怒到释然)的过程,并将其适当推进,给观众造成的冲击是不亚于小说的。

    先暂时写到这儿,最后我想谈一个问题: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

    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一辈子的,我相信每个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回答。我想在这里谈一点浅薄的想法,三十岁之前为自己活,三十岁后为别人活。三十岁前你的父母还很健康,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给自己拼搏一个未来,不让他们失望,三十岁后,你可能已经事业稳定,也已经为人夫(妻),为人父(母)同时为人子女,这个时候你要做的是,要肩负起责任,要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感到幸福,但不要过分为自己的儿孙打江山,老话说的好:十分能耐使七分,留下三分给儿孙。十分能耐都使尽,后辈儿孙不如人。儿孙自有儿孙

  • 8、 骆驼祥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汇集(5篇)

    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阅读完老舍写的骆驼祥子后,心中犹如涨潮的潮水,久久不能平静下来,此时可以抽出一点点时间写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想法。有关骆驼祥子的读后感范文有哪些呢?考虑到您的需要,读后感大全小编特地编辑了“骆驼祥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骆驼祥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篇一)

    我喜欢看书,尤其是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我读过三遍,随着阅读水平的提高,每次阅读我都会有新的体会。

    我第一次读《骆驼祥子》,那时小学生五年级。当时,我只是对小说的主人公表示同情,他为了一辆黄包车去娶了自己不喜欢的虎妞而感到不屑。因为这样,书没有读完,就被我丢在一边。现在想来,当时的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我再次读《骆驼子祥》,我已经上了初中。

    星期日晚我就上学,星期一至星期五都是在学校生活,到了自己生活的学校。于是,我再次捧起《骆驼祥子》。这次阅读,使我真正感悟到祥子生活的艰辛。在我心目中,他不再是虚构的人物,他了解我的朋友,他仿佛默默地向我诉说着愁苦。在书中,我读懂了子在老马,小马祖孙的遭遇中看到自己悲惨未来的凄凉。而当他怒诉刘四爷后,突然决定了振作起来重新面对生活,小福的死又使他对美好未来仅存在的一点希望砌底破灭了。祥子从一个坚忍顽强的人变成为一具麻木潦致的行尸走肉,那个善良的祥子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个没有上进心,自信心,没有人性,自甘坠落的祥子,他对这个社会绝望了。我一边读,一边为祥子的遭遇鸣不平,为样子的不辛而落泪。

    第三次阅读《骆驼祥子》是去年冬天。

    虽然已为初一学生,但我还是忙里愉闲又细细品读一番。随着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提高,这一次我再读的时候,不再将目光锁定在样子的悲惨命运上,也不再把目光全部集中在小说的语言上,特别重新审视小说中每一个人物。这部作品中,老舍先生运用了各种表现手法塑造出形象各异的人物,通过对人物的生活遭遇的深入刻画,向我们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批判了当时旧社会的丑恶本质——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我三次读《骆驼祥子》,都带给我三种不同的体会和收获,让我感受到了《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我想,每一部经典作品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我们应该认真地阅读经典作品,特别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这才是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

    骆驼祥子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示(篇二)

    《骆驼祥子》是老舍写的一本名

  • 9、 基地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作文(合集6篇)

    我们常说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获得进步,当不同的人在看完作品后,相信也会有对于它的专属心得体会,不知道你在看完《基地》之后有没有感悟到什么呢?以下是读后感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基地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作文”,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地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作文1

    整部小说感觉像是总分总,第一部和最后一部的风格很像,谢顿和崔维兹都是为了自身的目标,四处游历,许是细节的角度从个人的旅行入手。而中间的几部分都是落笔于基地大环境发展,社会变迁。

    觉得最精彩的部分还是中间的第一基地、第二基地面对各种危机的奋斗,场面恢弘,解决之道又极富寓意。而第二基地和骡斗,掩饰自身存在这两部更是斗智斗勇,让我大呼科幻还可以写成像武侠小说,别样的观感。

    看到一半的时候,很纳闷,为什么丹尼尔销声匿迹了,十分不科学。作为谢顿计划的sponsor,能这样酱油么?还好阿西莫夫安排了他的戏份,最后机器人的出场让人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有一点让我十分好奇,崔维兹具有以直觉正确判断的天赋(姑且认为这个设定正确),那在星际旅行中他反复强调的索拉利人小孩菲龙会给他们带来麻烦。但全书结束也没有看到菲龙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是,全书结束的几句话,;菲龙这个懂得转换能量、雌雄同体的异类,此刻正望着他,眼神深不可测。崔维兹并未低头迎向那对出神的目光。我怎么都觉得这句话是阿西莫夫埋的另一个坑。好吧,难道有下文?

    关于心理史学:

    如果真的能预测未来,那么谢顿说是1w年的混乱状态,但是改进以后就是1000年,那他之前的预测就不准了,有种悖论的味道在里面。当然,可以这么理解,因为1w年是没有将心理史学这小部分人的因素考虑进去。

    另一个感受,任何保佑都无谓的,唯有自己自求多福。

    基地带给我们的那些启示作文2

    《基地》这本收被称为“永恒的科幻经典”。本书作者阿西莫夫,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哈里·谢顿开创了“心理史学”,预测银河帝国即将灭亡,所有人都在强力挽回,一时间内,银河震动,帝国飘摇;皇帝、宰相、夺权者、反叛星球,各方势力立刻剑拔弩张,三个主人公之间也发生了一些茅盾。

    首先,我觉得阿西莫夫的写作手法十分新颖,明明三个主人公没有一点关系,中间相隔了数十年左右,但把整本书看下来,却觉得这是个完整的故事,后来发现,是百科全书的一些段落将他们串在一起。这种手法是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的。

    其次,我

  • 10、 《活着》给我们的启示

    读完《活着》,有一种热泪盈眶的感觉,或许这就是人生真实吧,命运这东西,只有你不向它屈服,你才能把控住自己的人生。你读完《活着》后,是不是对人生有了一定的感悟?栏目小编特意为你呈上“《活着》给我们的启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着》给我们的启示(篇1)

    《活着》是一本有生命、有感染力的书。我深深记得初读《活着》的感受,从初始的悠然到其后的凝重,翻动书页的手指愈渐迟疑,我感到心中似乎有一种隐秘的期待——呼唤着一个转折,一个让主角福贵走向幸福的转折,然而,我失望了,作者是那么的残忍与吝啬,我几乎是一路心痛地读到最终。当我满心酸楚地合上书页,猛然望见封面一袭鲜血般的暗红:刺目一如长长伤口上的血淋淋,却又宛如生命勃勃的涌动……我的泪直直地落下来了。

    从一个少爷吃喝嫖赌到最终败坏家业,沦落到为糊口而下地,他挚爱的亲人一个一个地逝去——老母病死、幼子因抽血猝死、妻子得病先他而去、聋哑女儿凤霞难产而终、女婿被钢板所夹意外惨死,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孙子苦根,竟也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里,活活噎死。他布满老茧的粗糙的黝黑的手掩埋了所有的亲人与泪水,最终只孑然一身与牛相依。他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应是一个杯具吧。然而他淡淡地讲述着,没有大悲大恸,这个被厄运磨砺了一生的人居然嘿嘿地笑着。

    这种生命的韧性似乎讲述着人生绝望的不存在。福贵的人生,仿佛是一株盘剥的冬笋——一层层褪去人生的虚华、一层层撕扯掉人生幸福的依靠,一层层摧毁着人的坚强。可到最终,白嫩嫩的,却剩下一个人最柔软、最纯净的人的秉性,只剩下人生存在的唯一的理由——活着,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执着地活着——已成为一个唯一能描述福贵的形容,也是对福贵的最好的肯定与颂赞。

    《活着》给我们的启示(篇2)

    我总认为最悲痛的事莫过于亲人对你的不理解,当看完《活着》你会明白,最痛苦的事是看着身边一个个亲人慢慢的死去,直到只留下你孤单的一个人。当身边的人一个一个都离你而去的时候你才明白什么叫痛苦。

    我不敢想象,如果主人翁换着是我,我会不会继续下去,可是他却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这种对的承受本事和对世界的乐观态度,我想不是一般人能想象得到的。刚开始我骂过福贵,因为他实在是太败家啦,可是看到后面我又开始敬佩他,他是那么坚强。

    当生活在80年代的我们还在为物质上的需求挑三捡四时,我们从来不明白上一代人

  • 2022-08-26

  • 2022-04-30

  • 2019-09-20

  • 2022-07-23

  • 2019-10-24

  • 2022-04-30

  • 2021-12-03

  • 2021-11-22

  • 2022-08-25

  • 2021-11-27

  • 2022-01-14

  • 2022-08-23

  • 2022-07-16

  • 2019-09-20

  • 2022-07-10

  • 2022-08-15

  • 2022-08-25

  • 2021-12-07

  • 2021-12-22

  • 2022-05-01

  • 2022-06-27

  • 2021-12-01

  • 2021-11-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8-22

  • 2021-11-13

  • 2022-04-06

  • 2022-04-30

  • 2022-01-07

  • 2021-04-25

  • 2021-12-01

  • 2019-09-21

  • 2019-09-20

  • 2021-11-25

  • 2023-05-07

  • 2022-10-14

  • 2023-02-17

  • 2019-09-20

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
读后感大全(hdh765.com)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栏目为大家提供最新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精选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经典乔家的儿女带给我们的生活启示等,感谢大家的阅览,欢迎大家多关注本栏目文章更新。 更新时间: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