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书笔记 >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 > 地图 >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2024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大全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相关栏目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热门栏目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推荐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

(共 2792 篇)

  • 1、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

    我们在读书时,语文考试中一般都会接触到作文,通过写作文让我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受生活之美。栏目小编为各位收集并分享了“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篇1)

    《培根笔记》读后感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 “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弗朗西斯

  • 2、 培根随笔集的读书笔记

    每个人写出来的作文都会不一样,坚持文章的写作有利于活动我们的大脑。写作文要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我们可以参考哪些比较优秀的作文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培根随笔集的读书笔记”,还请多多关注我们网站!

    培根随笔集的读书笔记(篇1)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美》、《论善与性善》、《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随笔集的读书笔记(篇2)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童年的事,许多已经忘却了,但读的书中给你的智慧却记忆犹新。一本好书能让人领略到人生的真谛,《培根随笔》就是这样一本书。

    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培根随笔》的资料涉及政治、经济、宗教、感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

  • 3、 有关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

    或许,我们心里都藏着许多感悟,此时将这些所思所感记录下来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总结经验,得到成长,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是我们从网络收集和整理的,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篇1】

    《培根随笔》就是一部写道理的文章集锦,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声情并茂的人物,只有无限的讨论与研究,真是是物必谈,无所不谈。

    本书作者,自然就是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一六〇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为首席检察官,一六一七年成为掌玺大臣,一六二〇年被封为子爵。一六二一年被控受贿,从此下野,脱离官场。一六二六年死于实验。本书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还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纪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确有人好见异思迁,视固守信仰为枷锁缠身,故而在思想行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虽说专讲道理,但也不乏有趣的比喻:一位先人曾因诗能满足想象而称其为魔鬼的酒浆。而有些话也是经典:所有感情中最令人神魂颠倒这莫过于爱情与嫉妒。

    本书也似乎是借助《圣经》来说明道理。

    从书中所用的人名、地名、事名,更可以看出他的才识来。

    我闷在生活之中总会不经意之间说几句富有哲理的话,只要用心记录,你也会成为培根。

    培根随笔集读书心得【篇2】

    培根的六十个论,把人生的各个方面都论了个明白,论哲学,论政治,论经济,论宗教,论教育,论生活,论爱情,论友谊,论情趣,论艺术,论命运,论心计等。虽然每一篇都是短短的,但这样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了,也可以说培根的话语即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吧。

    这本《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身。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

  • 4、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900字汇总

    写好优秀的作文是我们的学校必备,写作可以使人清醒,免受周围的打扰。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背诵一些优秀的作文,哪些优秀作文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呢?经过收集,我们为您献上《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篇1)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散文家、哲学家,被马克思与恩格斯称为“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今日读《培根随笔》,跟随着作者的文字领悟了不少人生哲理,感到收获颇丰。

    《培根随笔》共有五十九篇,涉及政治、经济、婚姻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泛。在书中,培根详尽地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种种关系的形成原因,并道出了许多负面情绪的本质。他在带领读者探求本心的过程中宣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他认为,“人的心灵如若不能从自身的优点中取得养料,就必定要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由于自己的缺陷无法弥补,因此需要损伤别人来求得心灵的宽慰。”既一语中的地写出了嫉妒的来源,也警醒着人们对自身进行反省与改进。

    培根的文字冷静而客观。他不仅对于个人的品德操行进行论述,还公正地指出黑暗的政治现象,并进行劝诫与警示。“当权有四大弊病,拖拉、腐败、粗暴、耳朵软。”他所总结出的这四点,精辟而引人深思,可谓将官场存在缺陷都涵盖在内,放在如今依然很有借鉴意义。他分别提出了四大弊病的成因与不良后果,提出了应对的措施,十分具有实践价值。

    培根的思想辩证而理智。他认为“要把外国学得的精华植入本国的习俗中去”,与我们提倡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着相同的思想内涵。他主张处理事情要把握一个度,“各个部分的顺序、安排、选择是快捷的生命,只要安排不过于错综复杂就好。”比起单纯地追求详尽的安排,他提出秉持便捷的同时不能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这其中的哲学思想极富智慧,能对我们的生活提供更为有益的指导。

    培根虽然对人性中的缺点进行了批判,但却并没有否定人际关系对人的重要性。可以感觉到,培根对于人类社会有着透彻而深入的剖析,因而他很清楚生而为人,我们需要什么,我们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例如,在《论友谊》中,培根说“友谊除了平和感情、加强判断两种作用外,还有在一切活动和事务中的帮助与参与。”这显然来自于他的生活经验与个人的观察。这句话准确地概括出了友谊的重要性,也表明了友谊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

    《培根随笔》并不只是单调地说理论事。培根的论述条理清晰,娓娓道来,层次分明,并

  • 5、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700字集锦

    写作的重要性是我们必须要清楚的,写作是一种生活状态,有着独特的体验和表达。作文写不好,不妨多看看优秀作文学习和借鉴。高水准的作文该如何来撰写?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读后感大全整理的“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篇1)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培根随笔集》的许多篇目都是催人上进的,他在教导父母怎么对儿女时,颇有见地地指出:“父母对子女在管教上要严,在钱财上宜松,这才是上策。”他在教导父母怎么教儿女最好时告诫人们:“人们(父母、教师或仆人无不如此)往往不够明智,怂恿子女在年幼时互相攀比,以至成年时兄弟失和,家无宁日。”培根认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家长宜及时为他们确定将来从事的职业并加以培训。也不可过分迁就儿女的心愿,以为他们会为早年的爱好而奋斗终生。如果子女有强烈的爱好和超人的天赋,则不妨顺其自然。培根还说“子女是父母的辛劳苦中带甜,也给他们的不幸雪上加霜。子女加重了父母对生活的忧虑,却也减轻了父母对死亡的恐惧。”只用了两句话就把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说得那么透窃,难怪雪莱评价他,“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一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在我们学生阶段的青少年,就象是一页树苗,总希望能够得到春雨一般的滋润,早晨的'太阳一样给我们的温暖。当然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必须有经历暴风雨的思想准备。

    弗兰西·培根(1561—1626),是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伯特兰·罗素说他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培根随笔集》是他的代表作,也是西方名著中的经典著作。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篇2)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出自弗朗西斯培根之口。作为16-17世纪一个兼顾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用他独特的视角,洞析哲学伦理处事之道。凝聚成了薄薄的一本《培根随笔》。虽然只有薄薄的一本,但却能从中品出多种味道。它是一本交友的教科书,也可以把它看作是混迹官场的厚黑学。不论翻到《培根随笔》的哪一页,我们总会很容易地发现有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细细地品读它们,又感到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合上书本,更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

  • 6、 有关培根随笔集心得

    栏目特意为你整理培根随笔集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经常会从一件事情中受到感悟,我们可以多记录,用文字留住这些回忆。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

    培根随笔集心得【篇1】

    《培根随笔》的作者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培根随笔》分为《谈真理》、《谈死亡》《谈报复》《谈厄运》等。

    读了《培根随笔》以后,我有许多心得。像《谈死亡》让我明白了不能因恐惧死亡而止步不前,要抓住生命中的每时每刻,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谈报复》让我明白了不可存有报复的心里,但当法律缺失和让对方明白报复的来由,使对方悔罪,还是有情可原。但为私愤进行的报复是我们明确反对的。

    《谈厄运》让我明白,厄运并不是十分不好,厄运也造就坚忍,能激发出人们的潜能,厄运也最能发现美德。人生不能总是一帆风顺,关键是要拥有良好的心态,勇敢去面对厄运,阳光总在风雨后的。

    在《谈大胆》中我明白了大胆的真正用处在于拙于计议,长于实干等等。

    让我感悟最深的是《论友谊》,培根说:“向朋友倾诉衷肠可以产生两种效果:它使欢乐加倍,又使忧愁减半。”这是友谊的第一个效果。第二个成效是助长智慧,第三是朋友的帮助。所以我们不能没有朋友。

    读好书,犹如交良师益友,从中获得启迪,引领人思索,让我们明智。徜徉在书海中让我身心愉悦。

    培根随笔集心得【篇2】

    历史的舞台总有人在台前幕后不停穿梭,有的接近尾声,有的还在候台,然而往往有人早已退去,掌声却久久不息。他,可能长得并不起眼,却显得最耀眼。

    培根,戴着顶圆边宽沿帽,一头棕色卷发被帽子压向两边,零散的遮住耳朵,宽大的额头下挑着两道浓密的眉,深陷的眼窝中迸出两束睿智的光。他,或许在官场上是一个常败的政客,但在文坛上却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作家。作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他的目光透过尘世,洞悉真理,而我亦是最爱他的《谈真理》一文。

    他说,“真理会暴露过多的虚假,而虚假能愉悦人的想象”。从小我就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肉体是不能长存的,但是他有思想,有精神,这种精神可以永久地留在世界上。若是阅读好书是思想、精神的沟通与升华,我想,我那还仅为雏形的思想在经历了培根犀利笔锋的洗礼后更为成熟了。他告诉我,真理乃人类唯一的安身立命之处。

    多少年来,古代的无数哲人苦苦追寻真理,而培根却直指这背后的根由。“真理是时间之产物,而不是权威之产物。”由此看来,真理实是为

  • 7、 有关培根随笔集心得感悟

    感言包括优秀团员获奖感言、科技先进集体获奖感言等,当我们经历一些重要的获奖场合时。我们都会针对当时的情况发表一下自己的感受,这些感言也是记录难忘的时刻的证明,你了解过哪些优秀的感言呢?培根随笔集心得感悟是由读后感大全小编为您整理和分享的内容,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培根随笔集心得感悟【篇1】

    在我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习惯一直陪伴着我们。习惯是什么呢?习惯就是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比如平时我们按时起床、睡觉,按时上学、放学,按时吃饭等,这些我们自以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就是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我们熟练的掌握各种知识,让我们学习进步的更快;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我们体力充沛、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可以使我们精力旺盛,让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让我们少生病、少打针、少吃药,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现在许多青少年迷恋上网,整日整夜泡在网吧里,他们没有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没有节制。脑子得不到休息,眼睛也得不到休息。有些人玩游戏时,精神总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如果长时间得不到休息,很有可能导致猝死。

    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长期的坚持和监督。在家里,父母教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是教育。老师在学校里教给我们知识的同时,也在帮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就是一种早年开始的习惯,书中提到幼年时代学语言、舌头学习表达方式和发音时更柔顺,学习各种技巧动作时,关节更灵活,突出强调了早期养成习惯的重要性。我们还处于青少年时期,我们应改正自身存在的一些坏习惯,养成一些好习惯,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根随笔集心得感悟【篇2】

    读完《培根论人生》这本书,我才发现我自己竟然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它给我太多的震撼,让我实在无法自拔。

    一切有形的物体最终会破碎,一切有生灵的生物总将死亡。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是人们听信了鬼怪之类的谣言,所以才觉得死亡恐怖。正如,培根所说,“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地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但毕竟有些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的心态,是无法改变的。

    我敬佩那些不惧怕自然死亡的人,却对自杀者却看不起。也许自杀者可以找出

  • 8、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精选一

    雪莱说:培根的文字2024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刚看见这句话时,我感到很诧异,因为培根是英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我的想法里,对哲学家的认真并不是很多,更不要说是像培根这样的大哲学家,他的随笔我究竟能看懂多少呢?

    打开书后,我发现自己都明白,明白书中的内容,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原来有这么多角度呀,并不单单只是自己所认为的两个角度。像论嫉妒,在我所理解的范围内,只认为嫉妒之心不可有,因为它会摧毁一切,但从没有想到过,嫉妒也是一种动力,它会使我们主动去学习自己有缺陷的地方,变得使自己更强大,用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旅行,单单说这个字2024眼,我的脑海只有玩耍和休息,现在旅游更多的只是累,而不是享受,但我们应该享受游玩的过程,了解这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明白这个地区的优势及劣势,这样做才是最有意义的旅行,似乎自己在这儿生活了几年了,但事实上,我们却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扩大了自己的知识面,活书总比死书学的快吧!

    《培根随笔》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句及比喻句,使内容更加生动,更加耐人寻味。其中还包含着众多的名言,这些名言都能穿透事件的表层,直指人的灵魂深处,给人以思想上的启发,性格上的熏陶和人生道路上的指导。我认为看完这本书后,给我的启发很大,对于哲学,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思考问题应该从理性的角度去思考。

    我相信你们看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感触。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精选二

    人们宁愿追随诡言,也不去追求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真理会约束人的幻想,而且是由于诡言更能迎合人性中的那些恶习。我也不懂这究竟是什么?难道人们仅仅是为了爱好虚假而追求虚伪吗?也许是因为真理好像阳光,在它的照耀下,人世间所上演的那种种假面舞会,远不如在半明半暗的烛光下显得华丽。

    赏析与分析:真理是什么?很简单,因为真理的原因并不是他们所接受的,在碰见一件新事物时,人们总是会怀疑,不清楚真正的现实。追求真理并不单单是用嘴说,要认识真理而敢于面对,信赖真理而对之皈依,这才是人性的崇高境界。

    复仇之心可以压倒死亡,爱情之心可以蔑视死亡,荣誉感可以使人献身死亡,哀痛之心可以使人奔赴死亡死亡还具有一种作用,它能够消歇尘世的种种困扰,打开赞美和名誉的大门,那些生前受到妒恨的人,死后将为人类

  • 9、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一)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论美》。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充满哲理。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所以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每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二)

    雪莱说:培根的文字2020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刚看见这句话时,我感到很诧异,因为培根是英国的哲学家、思想家,在我的想法里,对哲学家的认真并不是很多,更不要说是像培根这样的大哲学家,他的随笔我究竟能看懂多少呢?

    打开书后,我发现自己都明白,明白书中的内容,对一件事物的看法,原来有这么多角度呀,并不单单只是自己所认为的两个角度。像论嫉妒,在我所理解的范围内,只认为嫉妒之心不可有,因为它会摧毁一切,但从没有想到过,嫉妒也是一种动力,它会使我们主动去学习自己有缺陷的地方,变得使自己更强大,用更多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旅行,单单说这个字2020眼,我的脑海只有玩耍和休息,现在旅游更多的只是累,而不是享受

  • 10、 《培根随笔集》读后感600字

    德行犹如宝石,镶嵌在肃静处最佳题记

    身边的小事,处处有学问。这是我们小时候每位家长的教育名言。但是把生命看得最透彻的人,我认为只有培根了。

    当我翻开《培根随笔集》时,一篇篇短小精炼的文章,里面都包含了许许多多的道理。生动,精炼,富有哲理。虽然文章篇幅不长,但句句是真理,我受益匪浅。

    五十八篇做人之道,处处散发着生命的气息。

    《谈真理》说的是什么是真理;真理的好处与坏处。真理不是自欺欺人的借口、愚蠢的见解;也不是媚悦的憧憬、错误的估价;他只是人们心中的一种精神依托罢了。

    读《谈死亡》,我了解到:死亡只不过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死亡是罪恶人的报应,也是伟大人的感动。古人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似乎人只有在死亡之前才是最真诚的吧。

    还记得朱自清宁死不吃救济粮的故事。朱自清为了国家与个人的尊严,就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虽然这样是爱国,自尊的表现。但是生命最宝贵。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何不如留着生命做伟大的事呢。妈妈说我这样的想法很荒谬。但我认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就应该聪明,知道什么是最主要的。有了精气神,在对付敌人也不晚。但是朱自清的做法确实很伟大,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读这本书,回忆和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感觉这真是一种享受。

    记得原来我们一家三口在吃饭,我正在看电视,妈妈生气了。我也不知道哪来的火气,对着妈妈就说道:干啥呀,看会电视怎么了。我还没说呢,你就说了。不知不觉地就吵了起来。当时就很后悔,如果直接关了多好。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说话要有少说自己,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并且说话要有要点。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要在书中寻找良药,寻找我们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种种环境。

  • 2023-02-23

  • 2021-11-15

  • 2021-03-26

  • 2022-09-19

  • 2019-10-23

  • 2019-10-29

  • 2022-09-12

  • 2019-11-16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19

  • 2021-06-10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09-20

  • 2021-12-14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10-29

  • 2019-11-12

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
在读书的时候该如何做笔记?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栏目给大家带来2024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范文和精选培根随笔集读书笔记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