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妞妞家长读后感 > 地图 > 妞妞家长读后感,2024妞妞家长读后感范文大全
妞妞家长读后感

(共 6781 篇)

  • 1、 [读后有感系列]妞妞读后感范文汇集五篇

    多读书使我们变得更加才智博学,是一种成长。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为了更好地领悟书籍的内涵,我们需要写一篇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那么,我们如何去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有感系列]妞妞读后感范文汇集五篇”,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妞妞读后感(篇一)

    书中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致使本来毫无打算的夫妻怀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妻子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医院,医生以病情严重给孕妇做了x光检查。但是,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夫妻知道情况后,在做手术与不做手术之间犹豫不决,后来,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可爱的小妞妞离开人世。悲痛的父亲写下了这本书,以此来纪念他那唯一又可爱的妞妞。

    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书中的情节,快乐,悲伤,撕心裂肺。记得当时读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难受的时候,自己的心也纠结成了一团,就像有东西压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结尾让我很意外,这对曾经一起经历了近乎生死的难关,却在度过难关过后分开了。原因不详,可能因为害怕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没有感情了。或许,这就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觉得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会更珍惜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就像书中那个所说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没有什么原因,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读完之后,我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为大人的悲伤而悲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为他们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惋惜。也或许,选择另一条路一样会有风险,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该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担风险,也意味着会有机会得到高回报。

    书的最后,作者写道,很多人看过本书之后,叹息对生活的无奈,我想,生活的确是无奈的,但是,无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对于生与死,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拥有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机会过去了,才后悔当时的犹豫不决。

    妞妞读后感(篇二)

    《妞妞》看完了,我健康,所以真的难以想象得

  • 2、 范文系列之《妞妞》读后感范文汇编

    真正的读书源自内心的热爱,这份爱纯粹天然。观看一本好书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有一些启发。通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把作品中的内涵精髓表达出来。读后感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那么,写读后感范文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范文系列之《妞妞》读后感范文汇编”,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妞妞》读后感【篇一】

    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本叫《妞妞》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孩,生下来就得了绝症。但她乐观、坚强,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渡过了灿烂却短暂的562天。

    读了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妞妞是一个婴儿,她承受着成年人的痛苦,承受着老年人的死亡。可是,她却用微笑承受一切,用乐观面对一切,使我感动不已。

    妞妞的爸爸也值得我们敬佩。他曾经说过:“我爱女儿胜过爱一切哲学。”妞妞在世的时候,他为妞妞找一切能治好她病的办法,为她写日记……,他给妞妞一份无私的爱;妞妞走了,他悲痛不已,心中却依然爱着妞妞。他的爱使我感动。

    其实我很佩服他们,在接受现实后,夫妻两把女儿当作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照顾,日常护理很细致也罢了,补鱼肝油补钙补这补那打预防针,其实这些对他们的女儿来说已经不必要了,可是他们和宝宝都很坚强,陪女儿玩,给女儿买玩具,教女儿说话……没做过父母根本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父亲对女儿深沉而温柔的爱,让人心碎。从有女儿开始一直到实行安乐死,每一天每一刻,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笑脸,每次发病,都被他记下来。我想这不单单是用笔记,这是印在心里啊,女儿在承受病痛的同时,父母也在承受着身心的剧痛!

    书中的珍珍、胡大夫等好多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学到关爱、无怨无悔的精神。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弱小的渺茫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件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就像航海不能没有指南针,让自己的目标更远大一些,让我们的眼界再开阔一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妞妞》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完了《妞妞》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仅拥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为妈妈在怀孕5个月时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因为父母

  • 3、 妞妞读后感2024范文

    暑假我读了《妞妞》这本书感受到了生命和亲情的可贵,不要任意践踏生命,追求名利,淡薄亲情,等你失去才知道他的可贵。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在接下来那一年多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妞妞作为一个生命是怎样发源、澎湃,也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吞噬这个稚嫩的生命的。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这一句话被铅印在书的扉页上,用很大的字体。周国平是个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妞妞这个生命的出现,让他发现“哲学家”这个称号也不过是个世俗的头衔。“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哲学这个曾经被周国平视为一切的东西,却因妞妞的存在而黯淡无光。然而哲学却换不来妞妞的生命。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任何人,不管是父亲或是哲学家,在死神面前都一样卑微和矮小。

    妞妞在这个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只这三个字,却足以令人心碎。幼小的妞妞不知是什么东西总是磕着她,她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痛”。她只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妞妞对音乐的挚爱,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个小生命几乎趋近于百分百的完美了。天妒英才,老天真是越来越无情了,连这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也妒忌,他不因妞妞的可爱而怜悯她,而施舍给她一双健康的明眸。他唯一多给了妞妞的就是那可怕的眼疾和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磕着了”。

    苦难是人生的催化剂。在《妞妞》中这个观点被彻底推翻。“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妞妞的母亲雨儿在和周国平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痛苦地对他说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坛,而雨儿什么也没有。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

  • 4、 《跷跷板》读后感 家长

    读了这本书,非常感叹现在儿童读物的所具有的思想性,看似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但其中它所蕴含的寓意很深。书中的小皮是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小熊,在它离开自己生活的环境,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时,遇到了各种人,有它喜欢的,也有它不喜欢的,从这里可以让孩子了解到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优缺的,告诉孩子如何跟不同性格的人交往。

    生活中的很多人局限于现有的生活不愿意改变,这种观点也影响到了我们的下一代,熊皮可以看作是笼子,熊皮代表着我们身上的枷锁,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不要自我封闭,要有自信心,即使自己身上有不少的缺点,只有走出去,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真正的朋友。

    书中小皮记录的话语,细细体会都会感觉到更深的哲学道理,但是这些道理要想让孩子们理解和领会,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只是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教育任务。要想让孩子做到,家长和老师要多关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因势利导;同时家长更应该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

  • 5、 家长下乡养儿读后感

    另类育儿方式给我的启发

    ——《下乡养儿》读后感

    彤彤妈妈

    说实话,《下乡养儿》这本书从买来到看完我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并不是因为这本书难读,而是因为从一开始,我和很多读者一样,觉得作者的文字就像一个小学生记流水账,读着读着有种读不下去的感觉。直到前段时间,重新拿起这本书,本打算用来打发时间的,结果有了新的发现。接着便一口气把剩下的内容全读完了,对此书也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

    首先,还是说说作者的文字。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一开始看到作者记录的就是他们一家人每天的日常生活,我觉得这样的文笔实在不足以出书,我甚至认为这本书的出版也许只是一次炒作而已。而且,书中前面部分的天天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痛苦,作为一位母亲,我不禁为这个孩子感到难过,同时也为这对父母的教育感到气愤,怎么就能把孩子养成这样呢?有了这种情绪在里头,所以也顺带增加了我对作者的不满。

    但是,当我后来看到作者夫妇为了孩子搬到农村生活时,当我看到天天的成长与变化时,当我看到乔老师对一家三口的指引时,特别是当我看到作者对天天的极大信任与放手,不再焦虑的时候,我改变了想法,觉得这是一本家庭教育的好书。我把自己感触最深的几点总结如下:

    第一点还是要说说作者的文字。作者将描述事实的方式应用到了极致。虽然作者记录的就是他们一家人每日的生活场景,看似像流水账。但是,在这种记录里面,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采用的是客观地描述事实的方式。她只描述事实,而不评论任何东西,甚至没有掺杂个人情感。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能够判断出房东奶奶一家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作者始终没有进行任何评论,这是难能可贵的。正如童书妈妈三川玲在《序》中所说:"冯丽丽在书中没有推销观点,没有抱怨批评,没有推崇赞美,她有非常强烈浓郁的情感,却能一直控制住自己不去表达,不去说破。"众多的育儿理念告诉家长,我们对孩子的问题需要描述事实,不做评论,作者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再从家庭教育方面说一说。虽然作者将孩子带回农村生活的这种教育方式比较另类,但是回到农村以后,乔老师和作者夫妻俩的教育方式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乔老师虽然没有孩子,但是她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好:等待时机,不强迫,不勉强;坚持原则;不主动提供帮助。

    刚到农村的时候,天天和很多孩子一样,都是深受父母宠爱的、从没干过家务活的孩子,乔老师想锻炼天天干家务的能力,于是邀请天天一起去买菜做饭,天天

  • 6、 《妞妞》读后感
    永远的妞妞》 原创: 诗意冰澜 世界上最痛的痛是什么?是摘胆剜心油煎火燎吗?非也。究竟是什么呢?周国平先生给出了答案---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出生,有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死去,却无能为力。 妞妞生于1990年4月20日,死于1991年11月7日。500多天里,妞妞让这个家经历了幸福、慌乱、焦灼、痛苦,周国平先生用他的文字和爱,一点点将之记录。但人间的温情敌不过死神的冷酷,爱火没能烧退病魔的侵袭。妞妞,还是走了…… 读完整本书,我没有想过哭,因为作者的本意并非博取你的同情与眼泪。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次旅行。我蹚着时间的河,随作者溯洄从之,拾起妞妞生前的每一个镜头。镜头中,周国平先生为妞妞哭泣过,但哭不是失去勇气;为妞妞焦躁过,但焦躁不是失去耐心;为妞妞疯狂过,但疯狂不是失去理智;为妞妞崩溃过,但崩溃不是失去信念。一切都是为了爱,末日也毁灭不了的爱。 500多天,不过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几十分之一,却为周国平先生烙下了最深的印。为什么呢?因为妞妞是永恒的!从雨儿怀孕的那天起,妞妞就化作了永恒;从那天起,父母对她的爱便不曾间断。妞妞的出生,不过是把永恒化成了现实;妞妞的离去,不过是让永恒归于无形。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死是不存在的。妞妞的出现不是为了死去,死去也不是为了降下惩罚,只是把爱换了一种形式。 生活不过是一场梦,只有不幸的人才会长大。死亡不过是梦的结束,因为上帝的花园里没有死亡,爱在那里永存。 爱是永恒的,正因如此,妞妞也成为了永恒。这根神奇的纽带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便被系上。它超脱生死,没有不幸能将它斩断,它是一个生命永存的象征,只有无爱的人才会死去。 《妞妞》是一座坟,告诉我们妞妞已经离去;《妞妞》是一座碑,昭示我们爱不曾散场!

  • 7、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范文一

    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本叫《妞妞》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孩,生下来就得了绝症。但她乐观、坚强,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渡过了灿烂却短暂的562天。

    读了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妞妞是一个婴儿,她承受着成年人的痛苦,承受着老年人的死亡。可是,她却用微笑承受一切,用乐观面对一切,使我感动不已。

    妞妞的爸爸也值得我们敬佩。他曾经说过:我爱女儿胜过爱一切哲学。妞妞在世的时候,他为妞妞找一切能治好她病的办法,为她写日记,他给妞妞一份无私的爱;妞妞走了,他悲痛不已,心中却依然爱着妞妞。他的爱使我感动。

    其实我很佩服他们,在接受现实后,夫妻两把女儿当作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照顾,日常护理很细致也罢了,补鱼肝油补钙补这补那打预防针,其实这些对他们的女儿来说已经不必要了,可是他们和宝宝都很坚强,陪女儿玩,给女儿买玩具,教女儿说话没做过父母根本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父亲对女儿深沉而温柔的爱,让人心碎。从有女儿开始一直到实行安乐死,每一天每一刻,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笑脸,每次发病,都被他记下来。我想这不单单是用笔记,这是印在心里啊,女儿在承受病痛的同时,父母也在承受着身心的剧痛!

    书中的珍珍、胡大夫等好多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学到关爱、无怨无悔的精神。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弱小的渺茫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件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就像航海不能没有指南针,让自己的目标更远大一些,让我们的眼界再开阔一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周国平《妞妞》读后感范文二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周国平的《妞妞》不是一本让人读后潸然泪下的书,而是一本让人泪如泉涌的书。十一期间到新华书店买书,站着随手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两页,眼泪就涌上来了。从某种程度而言,流泪是奢侈的,因为泪水可以涤荡人心的许多杂质;又或许父母之爱是一种本能,对生命的敬畏与珍爱也是一种本能,这种感情一旦被唤醒,书中的每一个字都会让人心疼。而在后来从头至尾的阅读中,我确实都被这种心疼揪痛着。

    《妞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妞妞的父亲是个哲学家,母亲是个天真未泯的小女人。他们的婚姻虽有问题但感情

  • 8、 家长读后感

    家长读后感范文一

    今天,我从《杂文选刊》里面,读到了《家长的血汗,孩子的眼泪》这篇文章,我认为,这篇文章对我的感触很深。

    放眼今天,孩子成为今天世界上的焦点。记得清末有位大文学家梁启超对孩子的评论是这样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中国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这句话对吾我的感触很深,是呀,少年是我们社会的支柱。可是,你再放眼在《杂文选刊》中的文章中,我却震惊了。这是个什么世界呀!在翻开的这一页上习题是识别假币,有国内各种流通纸币的图形,包括长度,宽度与规格,我孤陋寡闻,一见便张口结舌。我震惊,真的震惊了。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无暇的。也许,我们这些成年人对孩子的某些举止而感到幼稚,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在大人们看来幼稚的举止,才能体现孩子的性格!可是,我们这一代人没什么出息,从众媚俗,把教育搞成这个样,让一个孩子没有星期天;而且,让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学习识别假币!真的,真的,孩子的心灵真的被玷污了。在她这个年龄,也许是爱诗,爱美,爱童话故事的年龄,但是这位小女孩,被家长压迫了,开始识别假币,这俨然让这个女孩成为为大人服务的工具,而更可悲的是,这个女孩居然没有丝毫怨言,她在默默的承受着一切!真是可悲呀!这难道是孩子的黄金时代吗?我有点怀疑这个社会了。记得我们这个国家的绨造者毛泽东说过这个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地,是你们的。

    所以,为了国家,不要玷污孩子的心灵吧!

    家长读后感范文二

    我与我的孩子共同阅读了,《马燕日记》,读完这本书后,我被马燕坚强勇敢的精神感动了。我感到十分的惊奇,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姑娘,竟有如此顽强的毅力。她每篇日记的篇幅虽然很短,但字字句句 都包含着对病重的妈妈的担忧,也有着对远在法国的叔叔阿姨的丝丝牵挂。她勾起了我童年的回忆,这不正和童年的我一样吗?家里并不富裕,但都有着对学习的渴望和热情。我在马燕的身上看到了我童年时的影子。岁月不饶人呀!美好的童年就这样一去不复返。看过《马燕日记》我也开始引导孩子每天写一篇日记,把每一天中的大事小事,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有一个和马燕一样美好的明天!

  • 9、 妞妞读后感

    暑假我读了《妞妞》这本书感受到了生命和亲情的可贵,不要任意践踏生命,追求名利,淡薄亲情,等你失去才知道他的可贵。

    《妞妞》是个真实的伤口,周国平用这样一个伤口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严重的眼疾,在接下来那一年多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妞妞作为一个生命是怎样发源、澎湃,也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吞噬这个稚嫩的生命的。

    “对于男人来说,唯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这一句话被铅印在书的扉页上,用很大的字体。周国平是个伟大的哲学家,然而妞妞这个生命的出现,让他发现“哲学家”这个称号也不过是个世俗的头衔。“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使我爱入肺腑。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哲学这个曾经被周国平视为一切的东西,却因妞妞的存在而黯淡无光。然而哲学却换不来妞妞的生命。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任何人,不管是父亲或是哲学家,在死神面前都一样卑微和矮小。

    妞妞在这个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只这三个字,却足以令人心碎。幼小的妞妞不知是什么东西总是磕着她,她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痛”。她只知道:“爸爸疼,妞妞哭。”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妞妞对音乐的挚爱,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个小生命几乎趋近于百分百的完美了。天妒英才,老天真是越来越无情了,连这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也妒忌,他不因妞妞的可爱而怜悯她,而施舍给她一双健康的明眸。他唯一多给了妞妞的就是那可怕的眼疾和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磕着了”。

    苦难是人生的催化剂。在《妞妞》中这个观点被彻底推翻。“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妞妞的母亲雨儿在和周国平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痛苦地对他说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坛,而雨儿什么也没有。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

  • 10、 《妞妞》读后感_800字

    《妞妞》读后感800字

    妞妞,周国平先生的女儿,一个仅有一岁半,562天的小生命。来到这人世间是多么地不容易,每个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只可惜这是个虚假的奇迹,这个小生命走这一趟,更多的是遭受病痛的折磨,可怜的妞妞。

    如果雨儿不是被传染了感冒,如果周先生没有与雨儿赌气,如果妞妞的病情没有被耽误,如果没有被那位医生博士误导,而让雨儿反复的拍片,如果第一时间就让妞妞动手术,如果……妞妞的生命历程会不会有所不同呢。可惜,没有如果,这就是人生,当开始后悔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妞妞,刚出生不久就被确诊换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一开始,表面上她父母害怕她承受不了手术而迟迟不愿意手术,其实潜意识里是不愿意以后的生命里出现一位残疾的女儿。到底是好死还是赖活,这一直是中国医学伦理上争议的问题。当父母对妞妞的爱越来越浓烈的时候,不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有着怎样的结果都愿意接受而想让妞妞动手术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手术的最佳时机。妞妞,她一直生活在没有光的世界里,光于她而言,只是一个“亮亮”的代名词。尽管如此,妞妞依然很快活,很乖,妞妞也很聪明,学话走路都比同龄小朋友早。在医院里接触了很多生病的小孩,发现每个患病的小孩都很乖,很懂事,很聪明。妞妞也不例外,所以,想想,真有点不公平。怎么忍心让这群可爱的天使遭受病痛的折磨。

    妞妞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她爸爸妈妈很爱很爱她,超乎了一般的父爱母爱。在爸妈的悉心照料与温馨陪伴下,度过了生命短暂的一程。内心很沉重。从父亲的角度,记录了妞妞一生的点点滴滴,或许更多表达的是父爱,父亲对女儿的缅怀与思念。但我更多看到的是生命的珍贵与脆弱,病魔对患儿的折磨,而人类在病魔面前的无能为力。

    刚好,今天是父亲节。祝父亲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2

  • 2019-11-02

  • 2019-09-20

  • 2023-06-10

  • 2019-09-27

  • 2019-09-23

  • 2019-09-20

  • 2023-04-17

  • 2019-11-16

  • 2019-10-09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10-11

  • 2019-10-11

  • 2021-09-29

  • 2019-09-20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09-25

  • 2019-10-09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0-29

  • 2023-03-15

  • 2019-09-21

  • 2021-09-29

  • 2019-10-0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23-02-22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5

  • 2019-10-09

妞妞家长读后感
妞妞家长读后感栏目为大家提供2024妞妞家长读后感,妞妞家长读后感大全,妞妞家长读后感2024,更多妞妞家长读后感在本栏目,欢迎大家阅读。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