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1000字 >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 > 地图 >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2024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相关栏目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热门栏目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推荐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

(共 7921 篇)

  • 1、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作文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因为在一次文艺汇演上,老师没有选他上台演出,而是让他负责后台的工作,作者感到心里很委屈。妈妈见到孩子这么伤心,就给他讲了一个例子。妈妈问孩子:‘你看钟表上有什么东西?’“有两根针,还有时针,分针。”作者答道。于是,他的母亲又打开表壳,让儿子观察里面有什么?他说:‘里面有小齿轮和螺丝。’妈妈说:“如果没有了这些小齿轮和螺丝的话,会怎么样呢?”作者说:钟就不会走了。’作者一下子恍然大悟了。虽然这只是一份后台工作,但却是很重要的,而且是不能够没有的工作。

    我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做的都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他们都是很重要的,比如像清洁工,如果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这个马路将会有多脏?因此,他们的工作还是举足轻重的。生活就是需要默默奉献的。

  • 2、 读《没有人喝彩的工作》有感500字

    重 要 的 工 作

    ——读《没有人喝彩的工作》有感

    今天,我重新看了《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这篇文章,每次看完,我都会把妈妈的那句话永远记在心里:“这是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虽然细微,但都是重要的工作,而且不能没有。”

    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没有做主角,而让他在后台工作,他哭得很伤心。后来,妈妈拿手表做比喻,最后让小男孩很开心。虽然小男孩没有做主角,但我们不能像他那样,一做不上主角就很绝望。虽然老师分给你的任务很细微,但那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小男孩的故事,让我想到了我自己,那次,英语培训班要演一个话剧,以前都是我当主角,可这次miss chen却叫另外一个女孩做主角,我只是一个配角罢了。我非常生气,我的“死党”说了好多miss chen的不好:“miss chen真是太没眼光了,你这么好的才华,她却不让你当主角,真是太不对了。”。。。。。。

    想到这件事,再看看小男孩妈妈说的话,原来,miss chen给我的角色虽小,但也是重要的工作。我真的想对miss chen说对不起,我一定会好好完成这份重要工作的。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虽然细微,但都是重要的工作”这句话让我明白了,不论在何时,我们都要认真做好工作,尽管有时候会无人喝彩。

  • 3、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读后感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马尔克斯自认为艺术成就超过其长篇小说《百年孤独》的作品。它的情节相对于后者更为简单、易懂,语言可以说是披沙拣金后剩下的精华,具有含蓄、干净、克制的风格。就我个人看来,确实非常精确。

    作品写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盼望养老金而不得的复杂心情及因此而生的窘迫生活。这位上校年轻时(19岁)即参加“保卫共和国的战争”。战争结束后,新政府许诺要给他们养老金安度晚年,他妻子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儿子也在一次斗鸡中死去,老俩口孤苦伶仃,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信守承诺,寄来养老金。但是,上校的这种等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成了绝望的等待。

    上校的悲剧命运令人难以忘记,这悲剧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追究下去还要包括到主人公生活的那一片特殊的大陆——拉丁美洲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

    虽然马尔克斯被称为文坛上的魔幻现实主义大师,但他本人却一直不屑于这种说法,他强调拉丁美洲的神奇。他声称“现实是最伟大的作家,我们的任务,也许可以说是如何努力以谦卑的态度和尽可能完美的方法去贴近现实。”

    小说忠实地再现了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和社会生活,这块土地因古老的印第安土著文化和哥伦布发现这块新大陆而导致印欧两种文化的并存与混合,在这方土地上,现代和远古,科学和迷信,电子和神话,摩天大楼和史前状态交织在一起。这是个神奇的、疯狂的、不可思议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面前,一切虚夸和矫情的辞藻堆砌都显得那么苍白,作家只需用语言最本质的内核部分去表现就可以收到令人震撼的效果。在小说中,拉丁美洲那漫长的雨季是令人厌恶的,他和上校的痛苦感受以及邻人的出殡联系在一起,这一雨季的描写小说开头就有,它似乎是上校悲剧命运的一个预言。上校曾去找过律师,申诉自己的不公遭遇。然而律师这样向上校解释:“人类的忘恩负义是无止境的。”在上校所处的那样一个专制制度肆虐的非理性时代,不仅统治阶级背信弃义,平民百姓的生活也是穷极无聊。老百姓们每年在一月二十日进行斗鸡、下赌注,追求刺激。在礼拜的夜晚,人们聚在台球房玩转盘赌,一片沸腾的景象。上校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因为他的那种严肃、纯洁、执着的精神世界与整个社会的黑暗以及人们无聊麻木的生存状态格格不入!

    小说中的世界,除了上校、医生这极少数的几个人还保留着人类宝贵的理性外,其余种种人以及周围的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反理性现象,粉碎了读者的理性期待,上校那一相情愿的理性主义信仰显得可笑

  • 4、 没有人不可替代读后感800字

    每个人虽然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每个人也是可以被代替的,工作中,你不行了,老板会让新的员工代替你,感情中,出现问题了,他会重新找一个,所以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下面小编带来的是没有人不可替代读后感800字。

    记得今年四月份读了这本书的另一版本,感触颇深。无独有偶在逛公司图书馆的时候又看了此书的另一个版本,出于好奇或者是亲切感吧。所以又读了这本书,两个版本的书之间都重点强调了几个观点:要有危机意识、珍惜当下机会、拒绝职场恶习、提高自身能力,通过两次读此书,真正意识到了做为企业中的一员我们要学会珍惜拥有的机会,如何通过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总结来提高自身的胜任力和竞争力。那么下面我们讲一下如何提高自己的胜任力。

    在工作中不要有我不行的心态,事实上,除了极少数确实需要天才的工作以外,大部分工作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胜任的,工作中的学习方法有很多,例如向前辈或者管理人员请教、通过细微的观察、加强动手能力、不断总结经验等等方面都可以得到质的提高;工作中不出现优柔寡断现象,选择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现实生活中能果断做出选择的人比率还是较低的,大部分人会表现犹豫不决,但是,鞋子是否合脚,只有脚最有发言权,面对选择时一定要尊重自己内心,不要把自己的决定交到别人手里;好逸恶劳是人类恶劣根性的表现之一,我们一定要学会不要安于现状,因为安于现状就等于停滞不前,那么我们被淘汰只是早晚的事;现在终生学习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全球中,有好多著名的公司都把自己叫做学习型公司,把自己的团队称为学习型团队。在一个迅速变化的今天,学习不再是别人或公司的要求,而应该是个人主动的选择,当然学习也要注重方面不要盲目跟风,要针对自己专业知识不断深入研究,通过学习真正可以获得实用的价值。如果我们提高自己的胜任力自然而然个人的竞争力也提升了。

    在企业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别人具有利用价值的人,你被别人利用的价值越高,你的个人价值就越高。通常企业淘汰掉的员工,那就是公司不再需要他了,他没有可被公司利用的价值了。日常我们要做到当别人需要时,我们能够给予帮助就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这样其实是在体现我们的个人价值,不要因为没有报酬而觉得吃亏,如果别人需要帮忙时,没有第一时间想到你,那么你的利用价值是在缩小,能够被别人利用的人是幸福的,毫无利用价值的人是可悲的,你可能供别人利用的能力越多,别人就越喜

  • 5、 《没有人喜欢我》读后感 (800字)

    今天我又和妈妈一起读了一本新书《没有人喜欢我》。这本书的封面是一只孤单单的大狗,看上去很可怜。妈妈问,他是谁?为什么没人喜欢他?我不知道。

    原来他叫巴迪,刚刚搬到镇子上,他想交个朋友。他看到墙洞里有一只老鼠,就问:你可以和我一起玩吗?老鼠说:现在不行。巴迪想,她看起来凶巴巴的,一定不喜欢我,巴迪就走开了。巴迪看到三只猫瞪着他,他想他们一定不喜欢他。接着,巴迪又遇到了三只兔子、一群绵羊、一只大狗,图中的巴迪一次比一次的离这些动物远。巴迪觉得他们都不友善,都不喜欢他,他伤心的哭了起来。这时一只狐狸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因为大家都不喜欢他。狐狸问:那是为什么呢?巴迪说:我不知道。狐狸说:也许你应该问一问他们。我可以陪你一起去。巴迪就和狐狸一起往回走。大狗说:我怕你会偷我的骨头。绵羊说:我们怕你会赶我们去剪羊毛。兔子怕巴迪追他们,因为狗爱追兔子。猫以为它要打架。巴迪每次都告诉他们,他才不会呢,他只是想和他们做朋友。大家都说:为什么不早说呢?我们很乐意做你的朋友。而说现在不行那只老鼠是正在做蛋糕。后来他们都成了好朋友,玩得很快乐,每人都吃到了一小块蛋糕。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想狐狸怎么变好了,也会帮助别人了,他是在谁的帮助下变好的呢?如果没有他,巴迪还在伤心呢。巴迪自己不知道,不是没有人喜欢它,而是别人都不了解他的意思。小老鼠拒绝了他,是因为小老鼠现在要做蛋糕。巴迪就开始觉得别人不喜欢他,就不自信了。他再见到别人,就离得远远的,没有问别人愿意不愿意和他玩,他就认为别人都不喜欢他。他如果早说了,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了。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说出来。如果我们到一个新地方,遇到不认识的小朋友,想和他们做朋友,就要大声说出来。如果别人不愿意,也要问问原因,不要误会别人,也可以找到原因。只要我们对别人友善,再把我们的意思表达出来,我们就一定会像巴迪最后那样,交到很多好朋友。所以一定要说出来。

    福建厦门湖里区天安小学四年级:林可心

  • 6、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读后感800字欣赏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书由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讲述了一位70岁的老上校盼望养老金而不得的复杂心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这本书?读完有什么感悟?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读后感800字欣赏。

    若不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是绝没有勇气来写《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这读后感的。马孔多的雨季,淅淅沥沥,从十月开始接连不断,最终也没能在斗鸡季前结束。这和现实环境如出一辙。从2018年11月到今天,每个晴天都仿佛是个盛大的节日。

    马尔克斯以十分克制隐忍的笔调向读者们描述着这个雨季中的南美小镇。作者的笔调是如此克制,以至于我经常忘记上校的饥饿就像当季的雨水一般铺天盖地。文中描写饥饿,没有像《活着》一样掘地三尺刨地瓜的场景,也没有像《许三观卖血记》中对炒猪肝白日梦一样的渴望,只有刮咖啡罐头的声音和旁人对上校铁胃的称赞才能提醒到读者,上校一家真的是处在极度的饥饿之中。在人都要饿死的情况下,那只斗鸡依然时不时能获得几磅玉米,这是上校一家的坚持。

    上校坚持的事情还有每周去码头查信。尽管几十年来他都没能收到政府给他发老兵津贴的信件,但仿佛是上校的弥撒一般非去不可。很难揣测上校去码头是真的依然抱有希望,还是用这种机械而又愚痴的行动来麻痹自己。我猜多半是麻痹吧,自己的儿子死于革命相关的动乱,自己从热血战士变成一个无力养家的男人,眼看着朋友成了有钱人,自己又抹不开面子向他变卖时钟和斗鸡。每次去取信就像时间停止后的喘息,生活的皮鞭在这段时间不会抽打到自己的脊背上。这场与命运搏击的拳赛中,上校被揍得鼻青脸肿却又无处举手投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上演着一出西西弗斯式的悲剧。然而上校比西西弗斯幸运的是,他的生命终将会走向终结。

    全文没有剧烈的情感爆发,小镇上的葬礼,小镇上来的马戏团,小镇上一直没出现的斗鸡比赛,一起都是秩序井然的阴沉。只有上校夫妇在卖鸡时的争执和上校对代理律师的抱怨才在平静的水面掠了三五圈的波纹。这部魔幻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毫无魔幻意味,而且马尔克斯亲承这是他最无懈可击的作品,可以,这很魔幻。有人说过,想要更加透彻理解这本书就必须结合南美当时的历史背景,然而我所学有限,无力发掘斗鸡是否代表着斗争精神,也无力考证上校和他儿子的正直立场,只能在表浅的层面对上校等人的遭遇表示同情。

  • 7、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之读后感2000字

    如果一位作家的多部作品都围绕一片土地、一个国家、一座小镇以及镇上的一群人来创作,那么读者们一定会暗自揣摩他的世界是否过于简单乏味。但是,当马尔克斯真的这样做了的时候,读者们却发现所谓的乏味背后隐藏着一座巨大的宝库,就像大海中有海湾有岛屿有航空母舰一样。只要我们喊一声芝麻开门,《百年孤独》、《枯枝败叶》、《恶时辰》,还有《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就会呈现在眼前,看似空白实则丰富。拉美民族、马孔多镇、上校或是医生不断地出现在小说中,纵横交错的维度足以使每个人物丰满立体地端坐于读者心中。

    整本书洗练简洁,却从头至尾弥漫着绝望和失败感。贯穿全书的饥饿感,在十月的雨声中时而安静,时而嘈杂。妻子苦苦支撑着生活,上校翻来覆去地想,但他依然静静地等待,仿佛等待的并不是来信,而是一种真理。关于真理,书中这样写道我真正缺少的是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不是自己知道些什么我应该做的是找到一种对我而言为真的真理,找到我可以为之生、为之死的理念。上校一直在等待着,并最终让整个小说都建立在这封遥遥无期的来信之上。

    马尔克斯的笔下有过好几位上校。与百年家族的标本似人物布恩迪亚上校比起来,《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的上校是个不像上校的上校。上校出场时,那场他曾经参与的千日战争已经过去半个世纪,马孔多的香蕉园也早已衰败。作为叛军中的一员,作为对他们放下武器的交换,政府承诺给两百名革命军军官发放遣散费和补偿金,但政府的承诺从来没有兑现,上校及他的战友一等就是将近六十年。

    我们不清楚上校这几十年是以什么为生,也许儿子曾经是他和他妻子的希望,但儿子在一次斗鸡时死于乱枪之下,于是儿子留下的斗鸡和政府的补偿金成了他和妻子生活的唯一希望。当然,上校心里明白,这些等待只存在于夫妻两人饿死之前。

    文中不乏悲哀地暗示我们,战争虽然已经结束了半个世纪,但小镇的居民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动荡,但仅仅通过简简单单的对话,就足够让读者看到一个从未改变的哥伦比亚这么多年了,他是我们这里第一个自然死亡的人。、二十年了,我们一直等着他们兑现每次大选后对我们许下的那一大堆诺言,可到头来我们连儿子也没有保住,可那些人在议会里每个月都拿上千比索。

    这位内敛木讷、善良自尊的无名老上校,已经七十多岁了,身边只有患着严重哮喘病的妻子。死亡的笼罩与繁华的诱惑已慢慢地将人生围绕,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老兵,却依然在孤独又贫困的境地

  • 8、 《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读后感:孤独而伟大的坚守
    田甜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上校的原型源自他的外祖父,一个战功显赫却等待政府颁发应得的酬金直到去世的老人。而上校的故事则来自加西亚自身的经历,在他担任记者时,曾因报道的内容激怒了独裁当局而不得不躲到国外去。后来报社被查封,他失了业,在巴黎度过了艰难的三年,每天都等待有信件传来国内的好消息。“我要是没有这三年穷愁潦倒的生活,我可能不会成为作家。”他如此坦率地说道。 回到故事中。上校年轻的时候是个掌握大笔财富的军需官, 在投降书签订前他却把钱都还给了国家。安家后,他与妻子一同等待政府的抚恤金,在周五时到码头假装不那么刻意地询问是否有来信。夫妻俩原本有一个儿子,在斗鸡时因为携带非法宣传单而遭杀害。于是两个老人养着留下的斗鸡,将屋里的东西一件件地卖出来维持生计。 相反于《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觉得众生皆苦,苦难似乎大多来源于贫穷。 因为贫穷,上校用小刀把罐里最后一点混着铁锈的咖啡末刮进祸里;因为贫穷,上枝把最后一小勺咖啡粉泡成的咖啡端给患哮喘的妻子;因为贫穷,上校用着被虫蛀了许多个洞的雨伞,还乐观地说可以透过洞看星星。 这是他的诗意,像是王尔德的那句:“即使身处阴沟,仍要仰望星空。” 尽管如此,上校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还是他的坚守和他难言的孤独。 年轻的时侯他放弃财富,周围有的人因留下金钱而成为富翁,甚至富有的得了糖尿病,他所坚守的是自己的本心;他默默而执着地等待着政府记起他们这些反抗军曾为国家作出的贡献,尽管他明白最可怕的是刻意忽视与遗忘,他所坚守的是对国家的信任。 从“没有人给他写信”就可以看出。上校是个十分孤独的人。他仿佛不属于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坚守让他看起来十分另类。我曾不解于这个人物的形象是迂腐还是执着,但后来我在《东邪西毒》中看到一句话:“有些人坚持一些东西,可能在别人看来觉得没有意义,但他自己觉得,很重要。”我突然就有些理解了上校的孤独。“贫穷夫妻百事哀。”上校的妻子关心的是生活琐事,所以她不喜欢上校把消耗粮食的斗鸡留在身边;负责斗鸡的粮食的小伙子们有一颗善良的心,但他们只把斗鸡当成胜负的筹码;医生可以为上校看诊,医治身体上的疾病,却不能看透上校的内心。他们都不知道上校在乎的是什么。而我其实也尚未明白,我只知道那句“事在人为”。 或许上校选择这条
  • 9、 《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读后感1200字

    都说大学是社会的垫脚石,是人生新的一起点,你的人生会不会发生转变不是高考结束,而是大学。大学决定了你的人生方向,决定了你将来出生社会后是怎样的一个人。当然在这当中不光是学习知识那么简单。正如又说,不要期待大学会带给你什么,大学能带给你只是30%的知识而已,其他的全是经验和教训,还有怎样做人。

    正针对于杨萃先的这本《这些道理没有人告诉过你》主要是对求职准备的大学生,需要找工作求职者精心制作。这本书从职业的构想到求职准备,以及在大学里面如和学习生活都利用案例讲得十分充分,是进入大学乃至即将毕业学生的加油站。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同学来说,才走过了高考的压力以及学习目的的稚嫩,恍然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就算是选择了专业,也对专业以后的工作方向迷迷糊糊。就像自己选择了新闻专业一样,就知道以后可能会做记者。但是知道归知道,那大学应该如何度过呢?

    大一的盲目无知,也不知道学习该怎么学,上课和高中完全不一样,没有作业,时间放松,这并不是留给你放纵的,一个居安思危的人知道在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后,知道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

    正如书中的建议,大学里面最初要锻炼的是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熟练掌握日常事务的处理能力。大一到大三,是大学最关键的三年,也是积累的三年,这三年中要做好的是,学术、技能、社团、实习、考证。

    首先,基本上用人单位第一看重的是学习成绩,因为它是一个人学习力竞争力上进心责任心的体现。学生不能忘记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分清楚主次关系,没有一个用人单位需要一个今天必须完成的项目而出差错的人。其次,日常所需的技能也是公司的要求,倘若一个重要的会议因为投影仪出现差错而变得尴尬,这个时候若你能解决问题固然会得到大家的赞赏。其实这些都是生活中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个人发现问题,处理事物的能力所在。再次,学校里面锻炼能的社团很多,英语专业的选择英语协会,参加过英语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固然会得到不一样的眼光,因为在社团是利用自己的知识运用实践,是个人思维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的集中体现。还有关于实习,是一个人提前探视社会的方式,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之中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会发现如何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和方向。针对于考证来说,证书是一个人能力体现的一方面,证书能证明你的专业能力,用人单位也会比较看重这一方面。

    提前告诉职场的技巧也能给正在通往职场道路的人以警示

  • 10、 《茶花女》读后感:没有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

    这世界生下来,就由不得你

    《茶花女》读后感

    或许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别人看不到我,没有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

    题记

    是在多久前看的茶花女?反正是到了现在只记得阿尔芒,玛格丽特,两个名字,一个悲剧。不知道几百年来它使多少人同情和伤心地落下了眼泪,但它当时确实让我长久不息地难过和同情。

    亲爱的玛格丽特,你知不知道,代言了这么多年交际花,作为这个行业的鼻祖,你在无数男人女人心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maybe,这就是传说中经典人物的魅力?

    ok,抽三分钟谢谢小仲马。当然,也谢谢他爹,那个告诉我们有钱后复仇的快感的大仲马。

    玛格丽特和阿尔芒,是一个什么故事来着?

    相识,相爱,误会,分离,永别这么一个俗套,哪里让人长盛不衰的痴迷?

    我也不知道,确实是很久没看了,时间很仗义的腐蚀了我的记忆。

    忽然想到这个喜欢茶花的姑娘了而已,我一直觉得,喜欢花的姑娘都是好姑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就被排除在外了。没有讨厌,也没有喜欢,貌似我对很多事情都是这样。

    我是个兴趣索然的人。

    发现这一点令我很纠结。

    玛格丽特,你知道的,这世界真的不可预测。

    亲爱的玛格丽特,那个阿尔芒,不来就不来好了,别忘了自己的身份,你不过是个混迹在尘世中的被遗弃的小姑娘,盛开时是娇艳的茶花,败了,哼,那就什么也不是。

    亲爱的玛格丽特,临了,你还在等着他?还在相信爱情?还在幻想自己可以清清白白,步履安稳的嫁入阿尔芒家?

    亲爱的玛格丽特,醒醒吧,你没看见死神冰冷的脸,没听见他发出的冷哼?你没听见逝去的光阴,那些奢靡的和浪漫的,都在提起裙裾,轻轻的溜走?

    亲爱的玛格丽特,那不是阿尔芒的脚步,他没有来。这世界总会用各种方式伤害你,即使你从没想过伤害别人。这时,你是否后悔遇见他?

    亲爱的玛格丽特,没什么,即使再重来一次,你还是会想要遇见他,想要那段刻骨的浪漫时光,想要缠绵悱恻的爱情,想要山盟海誓的甜蜜,想要花前月下的温馨,想要甜到骨子里的温柔,是吧?

    即使,最后凄凉的病死塌中。

    亲爱的的玛格丽特,我知道,如果可以,你也不喜欢茶花女的称号;如果可以,你也想做个娴淑的大家闺秀;如果可以,你也想门当户对的遇见阿尔芒;如果可以,你也想光明正大的追求自己的爱情。

    玛格丽特,我知道,你有太多身不由己。这世界生下来就是这样,由不得你。

    最后套用别人的一段话:墙角里钻出一朵茶花。一个阴冷、黑暗、潮湿、没有阳光的墙角,糜烂是它的养

  • 2021-11-26

  • 2019-09-20

  • 2019-11-16

  • 2019-09-23

  • 2019-10-19

  • 2019-10-23

  • 2023-01-20

  • 2019-10-19

  • 2023-02-03

  • 2019-09-23

  • 2019-11-06

  • 2023-04-11

  • 2019-09-20

  • 2019-10-19

  • 2019-09-30

  • 2019-09-21

  • 2019-10-19

  • 2019-09-21

  • 2019-09-21

  • 2019-09-23

  • 2019-09-21

  • 2019-10-19

  • 2023-05-20

  • 2019-09-25

  • 2023-04-11

  • 2022-04-14

  • 2019-10-22

  • 2023-02-08

  • 2021-08-18

  • 2019-09-19

  • 2019-09-25

  • 2023-02-03

  • 2019-09-23

  • 2021-07-31

  • 2019-10-24

  • 2023-04-26

  • 2019-09-23

  • 2019-09-23

  • 2022-04-11

  • 2019-09-23

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2024没有人喝彩的工作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