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临终笔记观后感 > 地图 > 临终笔记观后感,2024临终笔记观后感
临终笔记观后感

(共 6876 篇)

  • 1、 《临终囧事》电影观后感

    《临终囧事》电影观后感

    用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包贝尔主演的黑色喜剧电影《临终囧事》,整体上不太适合这种类型的影片,看得我时而惊悚时而无聊的,倘若这部戏要是变成一出话剧演的话,我想我可能会喜欢,但是作为一部电影来说,我不是特别的欣赏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名优秀殡仪师的成长之路,当然,殡仪师也算是厌恶性行业,谁愿意去做这样的工作呢?当然,这可是份高薪的工作,就因为大家觉得不吉利所以才是那种厌恶性行业,就像法医官一样。男主角小波因为小时候在山上被雷劈过导致面部神经受损,不会笑了。舅舅因为自责,在小波母亲去世后便一手将外甥带出山。开始的时候,我会觉得舅舅是个唯利是图的小人,他完全是在利用自己的外甥帮其办事、跑腿。这中间也闹了不少的笑话,而且有的地方我觉得蛮可怕的,可能是我自己的胆子太小了吧,毕竟我对待鬼神还是比较敬畏的。尤其是昨天晚上看的时候,有几个地方还真把我吓一跳。比如在殡仪馆的夜里,一个人在洗手间,我就不信一般人不害怕?反正我看电影总是能够带入自己的情绪或者将自己完全带入到角色当中,所以昨天晚上那么热的情况下,我看到那段洗手间的剧情时,后脊梁都发凉!再者说,作为殡仪馆的新人,你推着一具刚刚送来的尸体到遗容化妆间,而且是一个人推着尸体走,多可怕呀,这时候突然间后面窜出一只猫都能把你吓死,反正我是挺害怕的。

    但小波失恋后,在母亲的墓碑前对着母亲说话的时候,是整部电影唯一能让人笑出来的地方,其余我还真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可能是我没看进去吗?影片的最后,舅舅的那段vcr将整部电影集合连串了起来,倒是让我有些感动在其中!算是一种对亲情的感化吧。

    这部戏的主演包贝尔因为之前赵薇的导演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神情够意思的张开而一炮而红,所以这部戏的票房我倒是认为大多数都是因为他才累计的。现在的电影,只要提到『囧』,都会很吸引人的眼球,但是影片的质量却真的不如《人在囧途》,而且所谓的黑色喜剧也不是特别的讨喜~

  • 2、 电影《临终囧事》观后感

    电影《临终囧事》观后感

    从电影开头,那个老桥段就预示着这部电影主打还是喜剧片!当男主角出现的时候,好的,小人物的故事开始吧!莫名其妙的被诅咒了不能笑的开始,单亲的背景下,做着死人的生意,题外话,杨恭如还是这么俊,意淫一下!没有意淫多长时间,如如死了~

    好的,小人物去大城市继续吊去!影片的看点来了,就是殡仪馆的背景,不能不佩服,小人物很强大,内心很胆小,原来所有的离奇诡异都是人们的假象,一种自欺欺人的效果!

    好的,又来了,小人物的女神出现了,从女神戴口罩的角度,我就在想,一定是个白富美的代表,什么被毁容的桥段,也就男主角那个傻相信着。

    好的,摘下口罩了,除了激动还是激动,虽然和杨恭如比起来差了一些,最起码胜在年轻嘛。就在我心想小人物这回抱得美人归时,高富帅来了,妈的,还是女神的初恋!

    好的,当影片有个桥段是女神验尸发现时自己的初恋时,我的内心无比的愉悦,但没成想,全是你吗的误会,高富帅来了,女神被他熊抱了,小人物悲剧了!

    好的,小人物只能在母亲的墓地前,大声喊出我失恋了,你吗的编剧,这还不算完,小人物唯一的舅舅也死去了,再次悲催小人物啊!

    好的,小人物就剩下自己了!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过程,小人物没有逆袭,每每看到喜剧片,总能和周星驰的片子交相辉映,知道星爷的片子为啥子好看嘛,总能小人物逆袭啊,至少观影的人心潮澎湃吧!这部电影真不咋地,据说本来邀请王宝强和徐铮主演的,乖乖,别毁了泰囧在我心目中的形吧!

  • 3、 《临终千言》观后感

    《临终千言》观后感

    《临终千言》是我们自尼泊尔旅游归来后看的第一部我认为可以一提的电影。在北京歌华有线的免费点播中《临终千言》被归为喜剧,starring则是艾迪墨菲。说实话,之前几乎没怎么看过墨菲的电影,对其的印象总也摆脱不了无厘头和喜剧的影障,但在我看来墨菲在选择剧本和诠释角色时已经跨越了为了包袱而包袱的传统无厘头表现框架甚至展现出了人性的光环。

    《临终千言》在剧情架构上没有突破传统喜剧(此处为对比正剧和悲剧的参照物)大团圆结局形式,甚至电影开始不久稍有观影经验的人就能预测出剧情走向和结局。

    既然形式毫无新意又是什么让人有所感触?电影的主题:重拾人性之灵。影片开始时墨菲扮演的图书业经纪人咄咄逼人而又成功得让人标榜。当然这种表现并非架空现实,在当今社会进步的浮华下几乎每一个进取者都急于表达见解而毫无耐心倾听。现代人取得的一个个所谓业绩和进步,特别涉及到社会关系时,可以说是在强调某些核心价值时丢弃或忽略了其他同样珍贵之物!譬如我们追求个人完满和自由同时还依稀拥有的为完整家庭生活而做出的无言付出。面对心灵港湾尚且如此,面对众人时也难怪图书经纪人在不计手段与心灵大师达成出版协议后眼中开始闪现出对人类渺小的不屑。影片中墨菲让助理为其购置王冠、权杖和宝座的,我甚至一度认为导演会用特效让墨菲头顶光环。事业上登抵顶峰,所有出版商对即将付梓的心灵圣经光辉前景都趋之若鹜,不计成本开始了竞价。此时,图书经纪人的得意似乎也算理所当然。

    即使辉煌如日之中天,也难免夜的冷清。抛弃灵魂的成功,终会让人对其质疑。刹那间一棵菩提树从图书经纪人家中拔地而起,而最奇特的是当墨菲口吐莲花时树叶也随之飘落。因此这也是一部落俗的关于奇迹的影片。面对突如其来的神迹,甚至连最理性的人也会在落叶与生命活力之间建立某些超自然的关联。当菩提树上仅剩下一千片树叶时,图书经纪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应该闭嘴了,也因此影片进入了高潮。

    往日甚至不容人以置喙现今却只能一言不发,剧烈落差带来的不止是心理上的不适,在丧失的语言能力仿佛也带走了家人的信任和社会地位。现代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仿佛只会通过外在之物表达即便是最为真挚和亲密的情感,不是吗?相较于所谓黄金时代的精神世界,黑铁时代的物质生活或许庸俗而惰怠,但文明之路从来没有退路可言。

    古语有置之死地而后生,在我看来有其不实之处:即将概然性等同于必然性。图书经纪人在经历了惜

  • 4、 《临终囧事》观后感:喜剧惊悚关注生与死

    《临终囧事》观后感:喜剧惊悚关注生与死

    貌似有囧字的片名票房都会不错,《人在囧途》、《泰囧》打造出了中国囧态三人组,而电影《临终囧事》的囧可谓事关生死,一部不折不扣极具现实意义的影片。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们永恒地美丽这是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中的一句台词。

    而《临终囧事》将视角对准了被日常生活所遮蔽的丧葬文化,细致入微地展示了入殓师这一职业的日程生活。在中国,从事丧葬的人都会被认为是一个比较丧气的职业,这一人群的内心世界和职业属性不如人熟知,普通大众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而在电影中,包贝尔饰演的牛小波是帮助别人踏上旅途最后一程的人,他用双手温暖逝者,帮他们安然上路,让他们有尊严地走进另一个世界。该片,是国内首部关注丧葬文化的影片,是这一题材的先行者,真正的走入了入殓师的生活与工作。

    电影《临终囧事》似乎是要为入殓师正名,电影全景式的展现了殡仪师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他们用最平常的故事感动着每一个人。该片深层次的探讨了生死话题,虽然我们都未死过,但都很想知道自己死后将被如何处置。在处理死亡命题的同时,电影描绘了一幅社会众生相,各种各样的家庭是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他们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悲欢离合。(观后感 )《临终囧事》的社会命题极其宏大,它勾勒出的社会画卷生动而鲜活,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对死亡会有一种超然的认识,它告诉大家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还记得《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给自己举办的生前葬礼吗?《临终囧事》中也有这样一个情景,景岗山扮演的角色也得了绝症,为了看清楚自己死后公司的员工是咋样对待他?他举办了生前葬礼,葬礼上让他见识了什么叫人死如灯灭落井下石,同时也让他收获了儿子收获了真爱。

    《临终囧事》这部影片定位是喜剧惊悚,内地惊悚片虽然不属于稀缺片种了,但惊悚喜剧还是显得独树一帜,但是能不能抓住观众眼球仍然是一大考验。看过该片的感受就是惊悚起来让你汗毛横立,囧事喜剧起来让你开心一笑,包贝尔这位不会笑的入殓师制造的笑果毫不逊色王宝强,这可能是第一次见到包贝尔在大银幕上饰演男一号,他是一位出色的演员。这是一部题材特殊很诚心的作品,影片用平视的视角去探讨对死亡的态度,故事很温情。当你看过后,不自觉的会想如果我们自己死去会是什么样?入殓师会怎样为我们送行?

    任何职业都必须得到尊重,入殓师的职业跟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这个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一个行当,我们

  • 5、 《临终囧事》观后感:为殡葬人员正名

    《临终囧事》观后感:为殡葬人员正名

    死亡在中国人口中一直是呸呸呸的事情,不可说,更不能够深究。但是人们又对死亡这件事本身有着莫名的好奇,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程,以及自己离开会不会如蝴蝶效应对这个世界带来丝毫影响有着好奇。更直观的表达是,亲朋好友将如何面对自己的死亡,自己存在过是否真的有意义。《临终囧事》这部电影就较好的表达了上述观点,为殡葬人员正名。

    关于临终这件事,近年来最著名的电影作品当属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殓师》,心地善良的普通人小林阴差阳错成为入殓师,美好地对待每一位逝去者,亦给家人留下逝者最温柔最美好的记忆。从某种角度上讲,日本对细节的注重使其成为细腻又令人震撼的一个民族。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nhk记录了这样这样一位女入殓师,她将在地震中严重受损的遗体修复到原态,使得无数的孩子能够再见父母最后一面,无数的丈夫再见妻子最后一面。地震灾情过去后,她又一边回忆修复后的遗容一边描绘遗体最后的笑脸。我希望,家人都能记住逝者最后的笑脸。

    转移到美洲,当今美国影坛最成功的独立影人之一理查德?林克莱特2010年也将视线聚焦在殡葬工作人员,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了电影《伯尼》。尽管与《入殓师》类型截然不同,但是殡葬人员对尊重的态度,却是一脉相承的。他真是个魔术师,他把每个人都打扮得很好看他还会拿一小束白玫瑰放在你手里,大家到了他手里都那么美,只可惜你当时已经死了。尽管是一部犯罪剧情片,理查德?林克莱特还是将一名殡葬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发挥到最高。在亨茨维尔小镇没有人会厌恶殡葬人员,相对大家都喜欢伯尼,以与他相处为傲。

    然而在中国,《非诚勿扰2》中李香山给自己举办葬礼,在国人看来是异常前卫的,也是晦气的。虽然得了绝症,但这样为自己筹划,总不是好事儿。死亡从来都不是好事儿,能够冷静处之的都是神奇的人。所以到2013年包贝尔主演的《临终囧事》通过囧事,集中展示出很多关注殡葬的黑现实问题。(观后感 )一方面,殡葬馆建得再华丽,都是晦气之地,会闹鬼的地方;一方面,殡葬人员想要找个对象不容易,正常人谁会作殡葬人员赚死人钱,另一方面,正常的人谁会找个殡葬人员结婚。这点其实在日本也同样,《入殓师》中小林的妻子曾极度反对他从事入殓师的工作。

    大家都清楚殡葬工作者的重要性,但是心中依旧难免有芥蒂,不过随着时间这种芥蒂会渐渐消散。就像包贝尔,在演员的专业性面前,什么殡葬人员都是小事情

  • 6、 纪录片《临终笔记》观后感:每个人都要面对相遇与告别

    纪录片《临终笔记》观后感:每个人都要面对相遇与告别 wecele 有个谜语流传已久:什么东西早晨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 你看,时间的步伐竟如此形象生动地概括了变幻的人的一生。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人这一生,时间流逝,星河变换,于宇宙而言,不过须臾之间。 时间的流逝,似乎就象征着死亡的渐近,所以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分享一部关于直面死亡的电影《临终笔记》。 《エンディングノート》(临终笔记),是一部由是枝裕和的弟子砂田麻美导演拍摄的记录父亲临终前的纪录片,真实、残酷,令人震撼。 砂田知昭,身为日本高度经济发展的企业战士,勤勤恳恳工作了好几十年,还没开始真正地享受美好的退休生活,却在例行检查中被查出癌症晚期。 虽难以相信这个噩耗,他却依然没有气馁,没有自怨自艾,没有放弃人生中最后这段宝贵的时间。 六十九岁的砂田知昭,仍像往日幽默、热血,像一个满血的斗士一样生活着,爱着这个世界,爱着身边的亲人、朋友。 但即便如此,死亡依然是个沉重的话题,是个痛苦的过程。 人生总会有尽头,这一趟生命的列车,总有一天是要到达终点站的。 或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再好好地看看这个世界,然后温柔地与这个世界作别。 人生,就像是上升之海,下沉之岛 一、《memory》 余华曾说,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 久石让大师为《入殓师》所写的配乐中的主题曲《memory》,一首意境空远的曲子。 《入殓师》这部电影,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没有百万酷炫的技术特效,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对人们心灵的洗礼和对人生的感悟。 其实好的电影,都是如此的,《入殓师》如是、《遗愿清单》如是、《临终笔记》亦如是。 《临终笔记》,一个热血父亲的终活物语,也是女儿送给家人的永恒回忆。 砂田麻美所记录下的点点滴滴是对父亲最真挚的敬意。 人生末路,却见雀翎如海 二、《st. james infirmary》 这首曲子是巴斯特的电影《樱桃的滋味》的主题曲。 《樱桃的滋味》的主人公巴迪,一个厌弃生命的中年男人,打算自杀后埋在樱桃树下,开车到郊外寻找能够帮他埋尸的好心人; 一路上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听他们讲述各自的故事而渐渐感悟生命,逐渐改变自杀的念头。 生命的滋味,只有尝过的人才懂。 影片的最后:夜晚,巴迪
  • 7、 《临终囧事》观后感: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临终囧事》观后感:生亦何哀死亦何苦

    每个人在生命的开始,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到了生命的尽头,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哭着。生命轮回,世间常态,无人能避。但在观念依旧传统的中国,这个死字,依旧是人们避之不及的晦气字眼。什么殡仪馆、太平间、墓地更是人们不愿涉足的场所,《临终囧事》则大胆地将镜头对准了这些人间的阴暗场所,近距离、深刻地挖掘和展现了人类临行时的种种形态的同时,更伴随着人们面对死亡时的世间百态:既有辛酸苦涩的世态炎凉,也有真情满溢的人间温暖

    而第七艺术关于生与死、笑与哭的表现经历,也在近些年渐渐丰富起来。更以其独到的视角和真实的故事收获了越来越多观众们的肯定。东边的《入殓师》,西边的《身后事》,皆在故事的构思和立意的别样上,留给观众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在大银幕之上领略到了人类自己对那个又怕又难以回避的话题的全新展示和解读。更可以让人们从全新的角度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电影《临终囧事》,从表面上似乎迎合了当前华语电影市场囧字热、囧态热的风潮,但剥开表面,细细品味其内核之后,囧仅仅是个吸引人眼球的噱头罢了。在主人公牛小波近乎传奇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遭遇的背后,却时时刻刻地反射出每一个普通人都无法摆脱的人生经历的事实。 失去亲人的苦痛,与亲戚相依为命的欢欣,初尝爱意的酸酸甜甜,看尽人情冷暖的成长相伴,让儿时不幸丧失了笑的功能的牛小波,在几乎享受所有人间苦涩之后,最终如愿品尝到了生命的美味大餐,更重拾真正的笑容。笔者管见,编导们如此设置,显然是有意为之,遭雷劈的牛小波并不是不会笑,而是面对人心难测、世事难料的人世间,不愿意笑,不屑于笑罢了。(观后感 )反倒是在舅舅的引领下,在活人稀少,死人众多的殡仪馆里,渐渐看清了人间自有真情在,死人面前真话多的事实。

    影片《临终囧事》更是通过形形色色的葬礼,以及葬礼上形形色色的人们的言和行,清楚明晰地交待出了当年经典的《大话西游》里,精彩呈现出的生亦何哀,死亦何苦!的真正含义。

    从形式上来看,《临终囧事》同样堪称大胆,极度的惊悚桥段,不但挑战了国内观众们的胆量,还向所有崇尚当代惊悚类型片的同行们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有惊又有喜,导演钱江汉不仅善于在自己的作品里吓人,恶搞亦是他的特长之一,停尸房、入殓室都是他发挥搞笑功力的场所,并成功效仿了《大腕儿》和《非诚勿扰2》两位知名前辈关于名人死前葬礼的恶搞桥段,上演了一场别样

  • 8、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读后感

    《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读后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是日本的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写的《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有感而发:

    第一个遗憾:没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啊,实际上,人生在世轰轰烈烈是一生,平平淡淡也是一生。生命之谜就是:我们无从知晓我们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么地方下车?人生有很多活法,关键是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只要是自己希望的,那我们就赶紧去做吧,工作、学习、旅游、休闲、运动、会客……都是我们的生活的一部分。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精彩就是真。

    第二个遗憾:没有实现梦想。我倒是认为这不应该形成为一个人生在世的遗憾,原因就是实现梦想是需要诸多条件形成一个恰当的组合的。人生在世,能够实现梦想固然是非常非常的好,不能实现也不应该成为遗憾的理由是:首先一定要有梦想;其次一定要一生坚持去努力实现梦想。有了这两条,就能让人生有追求、有目标,就能让人生有色彩。

    第三个遗憾:做过对不起良心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辈子不做错事,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想一旦我们做了错事,就应该及时地反省,并诚恳地向对方致以道歉,然后就是"放下"了,不应该让自己一辈子背负这包袱生活。但是,我们必须把握的关键是绝对不能做坏事。

    第四个遗憾:被感情左右度过一生。《百度百科》对"感情"释义是:"感情,是人各种的感觉、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反应,以及附带的生理反应,如:喜、怒、哀、乐等。感情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常跟心情、气质、性格和性情有关。感是思维概念,是感觉。情是依托依赖。思想的相互依赖就是感情。"从这个解释上来看,人生在世是不可能没有感情的。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太过了,所谓"嬉笑怒骂皆文章",就是一种个性的张扬,完全可以。但是"被左右"了,每天为了"什么"而去烦恼、痛苦、伤心、气愤,是不值得的。

    第五个遗憾: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有一句话"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门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说的是,善以心论,恶以行断。其实,做人首先是要有一颗为善之心,其次是应尽力从善,这样就可以让人生在世活得坦然、心安,这就是善良给予人们的美好回报。

    第六个遗憾:过于相信自己。这是一种性格,需要自觉地进行修练才能有所得,一个人是绝对不可能万能的,无论是在家庭之中,还是在工

  • 9、 《归来》观后感笔记
    归来观后感 如果问,对近一两年哪部电影印象最深?我的答案既不是中国掰着手指头都能数的过来的着名电影导演的作品,也不是好莱坞鸿篇巨制的史诗类电影。相反,一部根据网络小说改编,打着哲理灵修片旗号,影评褒贬不一的电影——《等风来》,就是在那么一个冬夜温暖了被各种情绪困扰、被加班折磨的极度疲惫的我。所以说,看一部电影,如果仅仅谈感受,那这感受跟自己最近的心情、境遇、期望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观感是临时的,主观的。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太多主观的判断出现,在观看《归来》的前、中、后,给自己设定了四个步骤。一是看电影前,先从一篇微信里了解原着故事发生的背景,二是看电影,三是继续梳理故事情节,四是看严歌苓的原着《陆犯焉识》。在完成了以上四个步骤后,好了,可以开始谈谈对电影的感受。 电影的故事只节选了严歌苓原着的最后十分之一,让故事从文革中的老右派陆焉识逃回家看妻子开始,然后主要讲述文革后,陆焉识和妻子冯婉喻的“精神疗伤”。 从开场不久逃狱成功后在家门口的敲门戏开始,影片就陷入煽情复煽情的狂热中。逃狱成功的陆焉识在家门外低沉小心的敲门,敲门声渐大,包含着试探与不放弃,冯婉喻在屋内用含在眼眶的泪水、反复的踱步表达内心的纠结。还有那场小高潮,为了唤起冯婉喻对他们过往生活的记忆,陆焉识在家里弹琴装扮成刚从农场归来的丈夫。买菜回家的冯婉喻听着琴声,眼泪夺眶而出,而背对着她的陆焉识早已是泪流满面,陆焉识转身,四目相对,感情之堤顿时溃决,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如果说弹琴相认的桥段是激烈的煽情,那温柔的煽情就体现在每月五号的接人。冯婉喻已经认不得站在自己面前的丈夫,执拗的坚持按照信中约定的五号到车站接陆焉识,每月如此。而陆焉识,从一开始的试图改变妻子的认知,到尾随保护,再到默默的陪伴。失忆的当事人守着记忆,没有失忆的人们却像忘了历史一样。 豆瓣的影评有说“陪伴是最好的爱”,也有说“岁月静好,一去不返;归去来兮,唯有不复蹉跎,爱存留,唯咏叹。”以上我都赞同。可还想说,很奇怪,在面对张导一拨又一拨的煽情,我竟然没有缴械投降,可以冷静的面对一个又一个男女主人公泪流满面的画面。演员们都很赞,陈道明就是陆焉识,出场的装扮虽邋遢,但骨子里有着知识分子的清俊从容。巩俐演技很好,但她不是原着中的婉喻。张慧雯也很好,她也不是原着里的丹钰,甚至名字和年龄设定都不一样了。  
  • 10、 归来观后感笔记
    归来观后感笔记 归来自5月16日上映以来,引起了广大影迷的热议。本人学生党,一直没机会去电影院,昨天晚上无意间找到了一个不太清晰的链接,连夜看了一遍,深受震撼。今早上完课,忍不住又看了一遍,因为电影确实回味无穷,还有一个原因是之前看到了对《归来》各方面的解读,想印证和体会一下。 《归来》是一部在文革特殊时期背景下的以爱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取材自严歌苓小说《陆犯焉识》,由大编剧邹静之操刀改编,并由陈道明、巩俐、张慧雯领衔主演(陈道明饰男主角陆焉识,巩俐饰一号女主角冯婉瑜,张慧雯饰二号女主角丹丹)。剧情讲述了与家人音讯隔绝多年的劳改犯陆焉识,因思念心切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他的行为给怀有芭蕾舞梦想的女儿丹丹带来巨大的压力。女儿想方设法阻止母亲冯婉瑜与父亲陆焉识相见,最后将父亲行踪上报组织,结果使夫妻俩近在咫尺,却只能再次相隔天涯。文革结束后,陆焉识终于平反回家,却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女儿丹丹放弃了自己的芭蕾梦想,成为一名普通的女工;而更让陆焉识深受打击的是,他深爱的妻子冯婉瑜,因患病已然不再认识眼前的他。经过多次努力陆焉识还是没能唤起妻子对他的记忆,最终只能以一个“读信同志”走入冯婉瑜的生活,默默地照顾她。影片以多年后陆焉识陪冯婉瑜去火车站接“自己”的画面结束,结局不算圆满,却使爱的主题升华到了更高的层次。 影片以特殊时期为背景,从头至尾色彩基调暗淡朴素。“归来”一方面指的是冯婉瑜对丈夫“归来”期盼和无数次的早起接车,是影片情节的主线;另一方面指在黑暗时代背景过后人性的回归。文革时期女儿丹丹大义灭亲,邻里之间相互默视,文革结束后女儿认识到之前的错而在积极弥补,陆焉识回家后受到了组织和邻居的帮助。当然“归来”最重要的是反映主题对爱和人性宽恕、谅解包容的呼唤。 看到好多网友称赞的同时,对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等作品进行抨击甚至谩骂,个人觉得后者是绝对的商业电影,本来就是突出视觉冲击效果,没有去刻画更深层次的主题,虽然不能说非常成功,但在视觉效果上还是很值得称道的。与《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绚丽奢华与宏大不同,蓝色、灰色和白色,构成了《归来》的世界。火车站出口铺天盖地的蓝色制服、蓝色自行车、蓝色水杯构成的画面令人回想到计划经济的时代,灰色和白色,更是石灰地面和木头家具的颜色。这些寡淡、朴素的色彩,与相依相守的情感互相衬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16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1-04

  • 2019-10-28

  • 2021-06-03

  • 2022-01-12

  • 2023-01-02

  • 2023-01-29

  • 2019-10-28

  • 2021-06-03

  • 2019-10-28

  • 2021-05-09

  • 2019-09-20

  • 2019-10-28

  • 2019-11-04

  • 2022-12-18

  • 2019-10-28

  • 2019-10-28

  • 2019-10-11

  • 2023-01-04

  • 2023-01-15

  • 2019-10-28

  • 2019-10-11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2-02-18

  • 2022-02-25

  • 2022-03-02

  • 2022-04-16

  • 2022-04-18

  • 2022-04-18

  • 2022-03-14

  • 2022-04-06

  • 2022-04-01

临终笔记观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临终笔记观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临终笔记观后感、2024临终笔记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