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 地图 >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2024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相关栏目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热门栏目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推荐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共 7751 篇)

  • 1、 《今天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今天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今年寒假培训班伊始,学校就给每位老师发了一本自己研发编印的小册子《今天怎样做老师》——实验(步云)小学教师行为规范要求汇编。大致浏览知道这本书里有国家和学校的种种规范,并无激起多少波澜。等得空静心细读,便越发觉得这本书沉甸甸的---它包含着领导的多少思考和投入,有着领导的多少的良苦和用心,又有着领导多少的希望和期待啊!

    这本书大致可以分为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教育的国家的部分法律和法规。了解熟知了这些与自己的职业息息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教师就可以做到依法执教,就可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就可以坚守职业道德,就可以做到不随心所欲,不激情犯罪。第二部分编入了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最完善的教育理论专著---《学记》的原文和译文。第三部分是我校领导和教师多年来辛苦探索实践而形成的,自己的有特色的而且行之有效的核心办学思想和理念。

    这三部分,我最喜欢花费时间阅读最多的就是第二部分---《学记》的内容。早就听学过《学记》这部教育专著,也知道他对国人的影响深远,却从未有热情积极主动地找来阅读。这次领导高瞻远瞩把他编印在这本书里,使我得以见到他的真颜,真得有一种很兴奋很欣慰很急切的阅读感。《学记》全文虽然只有区区一千多字,却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它系统地总结了当时社会教育教学经验,尤其在教学部分的论述中,不仅总结了教学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教学原则。这些经典,穿越了历史,也将指明现在与未来。

    《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为师之道和教学方法的阐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意思是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做个好教师,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是啊,作为一名“授之以渔”的教师,只有具备了海阔无边的知识,才能满足学生对文化知识的追求,才能不出现课堂的尴尬,才能散发出魅力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信其道亲其师,愿学乐学。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几句和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不谋而合,也就是说高明的教师的教学,在于善于引导,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全盘端给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当的是引导者、促动者,而不是一个灌输者。作为教师要循循善诱允许学生不懂,允许学生自由

  • 2、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的读书笔记

    经常在教育网站转的老师大多听过卢志文这个名字,我在早几年就在朱永新、张文质、李镇西等的文章中看到。他是全国知名的校长---江苏翔宇教育集团的总校长,还是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他在教育在线网站开辟“卢志文在线”学校管理论坛,影响力比较大。这年月,名教师出书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算什么难事。但是尽管江湖多年有卢志文的传说,他却一直到2013年才出版了第一部专著,二十多年磨一剑,300来页的《今天我们怎样做校长》有大料。

    书有一个副题:“卢志文杏坛絮语”,这本书跟大多名师的书类似,没有很强的系统性,实际上由不同板块构成,也就是从教多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一个老师的成长史。但是,这种传记式的书,特别是校长们的书大多有拼凑之感,脱不开:走上讲台、成长故事、报告演讲、管理制度、媒体报道等等。不过,卢志文的书始终贯穿他个人鲜明的风格,思想敏锐,充满智慧,激情勃发,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

    卢志文是一个可爱的校长,他不是那种一本正经、大义凛然的光辉正确的高大上领导,他“博学而儒雅,机智而幽默,激情而沉稳,大气而从容”,开口即“智慧、睿智、学养、深刻”,他不官本位,也不只盯着钱。他不是“只会”当校长,教学基本功扎实,爱好广泛,书法篆刻能在专业比赛中获奖,编谜语、写对联。

    以下摘录“絮语”中的金句。

    1.成功并不是一大堆做成的事情所构成的一种结果,而是积极进取、不断思考与实践所形成的一种状态。

    2.我主张“用脑袋行走”,做“思考的实践者”。勤于学习,才能善于思考。

    3. 许多人对读理论书籍不感兴趣,那是因为没有读进去……

    4.找一百个理由埋怨环境,环境不会因为我们的埋怨而有丝毫改变;找一个理由改变自身,明天自己身上就会发生可喜的变化。

    5. (卢志文的母亲)自有一套理论:世上只有一个便宜,你讨掉了,别人就没有了。

    6.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由低到高可以分成四层:德知、德识、德行和德性。

    7.把德育仅仅定位在教育的“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层面,是错误的。德育,就是教育本身。

    8.学校改革才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着力点。……教育体制创新的活力在基层。

    9.没有长远战略,学校工作必然随波逐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短期效应,急功近利,在低水平上重复。

    10.作为领导者,校长都渴望学校能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但反过来,教职员工更希望自己的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品德高尚,事业精进,以身作则,靠得住

  • 3、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读书笔记

    最近,在我们学校教师圈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全校开展了同读一本《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的活动。全书分为6辑,精选了其中67篇文章汇集成册,由于我刚刚生完小孩,迫于时间的压力,只是细细品读了其中几篇,但足以让我对教师这项职业改变了看法。我始终觉得,我选择教师这项职业是因为喜欢和热爱。我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我所教学的课程。但也许诗意的生活,是源于灵魂,更是源于我对生活的热爱,懂得怎么样享受人生,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存在感与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期待所有学生都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读完其中一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后,突然不知道我之前都是怎么做的。是啊,我要如何做一名教师,并且是一名快乐的教师?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付出自己的爱”。成功学中有一句话是:“爱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那么就是说对学生应该包含满满的爱,学生就会快乐,反正我也会快乐,这样,做起教师来不是更加轻松。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眼睛缺少发现。我们能够拿这样的话来劝慰我们的学生,但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呢?我们要对学生的过错多一份宽容,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我们的学生只要犯了错误,对有些惯犯那更是深恶痛绝,只要一犯错,我们马上就把他们的老底给抖落出来,批评后,学生表面温顺了,但心里也是鼓鼓的。那么我们快乐了吗,动了肝火还不是要老几岁?想想我们班四十几个学生,每天都有人犯错,那做教师的不是要累死。想想吧,我们把眼睛看往何处,我们的心态就会是什么样的,看到鲜花我们会心旷神怡,看到垃圾我们会恶心呕吐。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多看看学生的优点会让我们更公正的看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也同样会使我们更乐。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天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在未来的每一天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你愿意。如果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去尝试的话,你会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诗意的生活着,会获得健康、财富、幸福和快乐。

  • 4、 《今天怎样做老师》读书笔记

    今天怎样做教师?我们很多老师感觉实在太难了,现在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王晓春老师在《今天怎样做教师》一书中,结合100个教育案例进行了点评。书中的案例都是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王老师从案例出发,就事论理,告诉了我们许多新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

    以前听过一些优秀教师的师德报告,他们都是成功教师的典范,可他们的家庭生活大多谈不上美满。有的公婆卧病在床,却不能侍奉左右;有的儿子活泼可爱,却只能反锁在家中;有的父亲病逝,却不能赶回去见最后一面。现在看来,这样的师德是不提倡的,因为它体现的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完成任务、创造业绩为本。

    一直以来,我们的头脑中认为师德高尚就是关爱学生,很多老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都想用关爱换来学生的感激。王晓春老师的案例分析告诉我们,这实际上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原以为学生一感激,就会改正缺点,可是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的溺爱,感恩心态越来越淡薄,你关爱的再多在这些学生身上也不灵验。再说,老师的爱即使感动了学生,但学生答应老师改正自己的缺点也未必能做到。特别一提的是,现在很多问题学生的根源在家庭,老师不学会具体地指导家长,也很难解决问题。所以说,解决学生的问题,光有关爱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进行科学的研究、专业的视角和对症下药。

    书中点评的两个较量的故事,就给我们很多启发。

    第一个故事:田老师上英语课看见一学生拿一本课外书津津有味地看,田老师要求学生把书拿出来,连说几遍,学生无动于衷。田老师就说请班主任来拿,学生依然不动声色,老师又说打电话找家长来拿,可学生还是默不作声。最后老师假装拨打电话,学生才很不情愿地拿出了书。表面看来田老师胜利了,实际上这不算什么教育成绩,反而个人威信也没保住。在学生看来,老师不过是狐假虎威,遇事用家长和班主任当王牌。像这样的小事我们没必要跟学生没完没了,为什么那个学生死也不肯交课外书?如果老师不收反而能使他今后课堂更守纪律。

    第二个故事:孙老师发现自习课上有四个学生耳朵塞着耳机,按学校规定,将随身听带进教室是要没收的。孙老师请四位同学将随身听交出来,开始四人互相张望,后来有两人交了出来,另外两人就是不动。孙老师缓了一步:行,不交可以。明天如果我在班级,你们就不用在了。第二天这两名学生依然没交,孙老师就调查了他们不交的原因

  • 5、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读书笔记

    最近,在我们学校教师圈里掀起了一股读书热潮,全校开展了同读一本《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一书的活动。全书分为6辑,精选了其中67篇文章汇集成册,由于我刚刚生完小孩,迫于时间的压力,只是细细品读了其中几篇,但足以让我对教师这项职业改变了看法。我始终觉得,我选择教师这项职业是因为喜欢和热爱。我热爱学校,热爱学生,热爱我所教学的课程。但也许诗意的生活,是源于灵魂,更是源于我对生活的热爱,懂得怎么样享受人生,享受职业带给我的存在感与幸福感。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期待所有学生都达到自己理想的高度,也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读完其中一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后,突然不知道我之前都是怎么做的。是啊,我要如何做一名教师,并且是一名快乐的教师?

    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说: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付出自己的爱。成功学中有一句话是:爱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那么就是说对学生应该包含满满的爱,学生就会快乐,反正我也会快乐,这样,做起教师来不是更加轻松。我们身边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眼睛缺少发现。我们能够拿这样的话来劝慰我们的学生,但我们自己有没有做到呢?我们要对学生的过错多一份宽容,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对我们的学生只要犯了错误,对有些惯犯那更是深恶痛绝,只要一犯错,我们马上就把他们的老底给抖落出来,批评后,学生表面温顺了,但心里也是鼓鼓的。那么我们快乐了吗,动了肝火还不是要老几岁?想想我们班四十几个学生,每天都有人犯错,那做教师的不是要累死。想想吧,我们把眼睛看往何处,我们的心态就会是什么样的,看到鲜花我们会心旷神怡,看到垃圾我们会恶心呕吐。每个学生都有优缺点,多看看学生的优点会让我们更公正的看待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也同样会使我们更乐。

    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天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将在未来的每一天发生巨大的变化只要你愿意。如果有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可以去尝试的话,你会拥有健康、快乐的人生,诗意的生活着,会获得健康、财富、幸福和快乐。

  • 6、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

    暑假期间,我读了《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这本书,读完以后,感觉收获很大,这本书上一个个生动的案例都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下面联系自己以前的班主任工作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打开这本书的引言部分:今天的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书上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今天,学生需要的是有真爱心,有亲和力的班主任。因为我们都知道,爱学生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学生和家长对教师最主要的期望是在情感方面,是希望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师生情感。对教师而言,是否把对学生的爱注入到教育工作之中,是衡量教育成效的试金石。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然而,《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告诉我:班主任仅仅有爱心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我们爱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爱的方式。我们不能以爱为理由,让学生背负沉重的负担;不能以爱为筹码,让学生感觉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爱为条件,让学生陷入功利的误区。

    正如李镇西所说: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真正的爱是爱所有的学生,爱身边所有的人。所以让我们真诚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需要帮助的学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

    21世纪,学生需要有亲和力的班主任,一谈到亲和力,一直以为自己很有亲和力。现在才明白我那只是表象的亲和力,真正的亲和力,是和学生有着共同语言,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这种有亲和力的教师也被称为时尚教师。所谓时尚,不是看你是否年轻,而是看你是否有一颗年轻的心,是否能够与时代融合在一起。时尚不是看你是否追得上潮流,而是看你对潮流能否接受,是否有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是一种接受新生事物的学习精神。时尚是一种美的感受,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希望自己的老师是最美的,而这种美不仅仅是外在的,更来自内心。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了解他们,让学生不由自主地接近你,从而就会更加喜欢你。

    这本书的第二章:班级管理中的主要问题。通过各种案例,向我们生动地介绍了,在遇到一些突发问题时应该怎样处理。下面,我就围绕第四节中民主管理把学生推向前台来谈谈。

    在班主任扮演的诸多角色中,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便是学生行为、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者。班主任要成功地扮演好这个角色,就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把握班主任权威的度,不能滥用权威;二是发扬教学民主,适当

  • 7、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教师读书心得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教师读书心得感悟:

    班主任工作真是个五味盒,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历程,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晓。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多,面对的问题也很多,所以经常会听到老师诉苦,班主任真的难当。每天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谈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非常幸运的是今年学校发的这一本《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它不但理论性强,实际例子也举得特别好。我的确是很认真仔细的度了这本书。应该说我不喜欢读理论性特别强的书籍,会让我感到特别枯燥乏味。但我特别喜欢这种理论实际相结合的书籍,看这本书时,书中每个老师所写的案例我大都把它搬到自己身上去做对比,看到了我身上的不足,其实也是周围很多老师的共性问题。

    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这本书在每一章节的开始,都要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热忱与兴趣,使活动的教育功效最大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教育的契机,处处有教育的资源,身为班主任,我们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到底应该如何创新,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引领,更是启迪。一时想不透彻没关系,随后便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再加上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让你茅塞顿开。养小鸡体验生命成长的不易,跳圈圈体验合作的快乐……一个个闪耀着灵光的教育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它是心与心的交流,它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有创新激流的奔涌,就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进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重要他人”。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本书每一章起始都有一句提纲挈领的精辟话语:“自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基础,心灵有了自由,想象力就会张开翅膀,创造力就会灵动多彩。”“虽然,与众不同并不都是创新,但是,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100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1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精辟的话语是眼睛,耐读而有哲理,发人深省。正是这样朴素而精粹的思想,让全书流光溢彩,魅力无穷。

    在第一章中,就告诉了我们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1、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这个介绍可以让学生填写简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当然也可以请同桌介绍。2、 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来了解学生。3、在交谈中来掌握学生的思想。4、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5、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下面在这一点上我想谈谈自己的感悟:

    正如

  • 8、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书笔记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书笔记一

    班主任工作真是个五味盒,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历程,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晓。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多,面对的问题也很多,所以经常会听到老师诉苦,班主任真的难当。每天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谈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非常幸运的是,这学期读了一本《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它不但理论性强,实际例子也举得特别好。我很认真仔细的读了这本书。应该说我不喜欢读理论性特别强的书籍,会让我感到特别枯燥乏味。但我特别喜欢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书籍,看这本书时,书中每个老师所写的案例我大都把它搬到自己身上去做对比,看到了我身上的不足,其实也是周围很多老师的共性问题。

    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这本书在每一章节的开始,都要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热忱与兴趣,使活动的教育功效最大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教育的契机,处处有教育的资源,身为班主任,我们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到底应该如何创新,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引领,更是启迪,一时想不透彻没关系,随后便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再加上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让你茅塞顿开。养小鸡体验生命成长的不易,跳圈圈体验合作的快乐一个个闪耀着灵光的教育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它是心与心的交流,它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有创新激流的奔涌,就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进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领路人。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本书每一章起始都有一句提纲挈领的精辟话语:自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基础,心灵有了自由,想象力就会张开翅膀,创造力就会灵动多彩。、虽然,与众不同并不都是创新,但是,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100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1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精辟的话语是这本书的眼睛,耐读而有哲理,发人深省。正是这样朴素而精粹的思想,让全书流光溢彩,魅力无穷。

    在第一章中,就告诉了我们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1、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这个介绍可以让学生填写简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当然也可以请同桌介绍。2、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来了解学生。3、在交谈中来掌握学生的思想。4、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5、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

  • 9、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3000字

    班主任工作真是个五味盒,回想自己的班主任历程,其中包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知晓。班主任工作事务繁多,面对的问题也很多,所以经常会听到老师诉苦,班主任真的难当。每天都有解决不完的问题、谈不完的话、做不完的事非常幸运的是,这学期读了一本《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一书,它不但理论性强,实际例子也举得特别好。我很认真仔细的读了这本书。应该说我不喜欢读理论性特别强的书籍,会让我感到特别枯燥乏味。但我特别喜欢这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书籍,看这本书时,书中每个老师所写的案例我大都把它搬到自己身上去做对比,看到了我身上的不足,其实也是周围很多老师的共性问题。

    有人说:思想是行动的帆,思想是生命的舵。这本书在每一章节的开始,都要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什么样的活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热忱与兴趣,使活动的教育功效最大化、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有教育的契机,处处有教育的资源,身为班主任,我们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到底应该如何创新,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呢,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引领,更是启迪,一时想不透彻没关系,随后便有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再加上鲜活生动的教育实例,让你茅塞顿开。养小鸡体验生命成长的不易,跳圈圈体验合作的快乐一个个闪耀着灵光的教育故事,无不充满智慧。它是心与心的交流,它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思考,就能有创新激流的奔涌,就能使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进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学生心中不可磨灭的领路人。

    更令人眼睛一亮的是,本书每一章起始都有一句提纲挈领的精辟话语:自由是孩子心灵成长的基础,心灵有了自由,想象力就会张开翅膀,创造力就会灵动多彩。、虽然,与众不同并不都是创新,但是,创新一定是与众不同的。、100次耳提面命的灌输,比不上1次亲历亲为的体验。这精辟的话语是这本书的眼睛,耐读而有哲理,发人深省。正是这样朴素而精粹的思想,让全书流光溢彩,魅力无穷。

    在第一章中,就告诉了我们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1、可以通过学生的介绍了解学生。这个介绍可以让学生填写简历,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当然也可以请同桌介绍。2、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学生的行为来了解学生。3、在交谈中来掌握学生的思想。4、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特长。5、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应当了解孩子的长处和弱点,理解他的思想和内心感受,小心翼翼地去接触他的心灵。对此我有如下感悟:

    1

  • 10、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读后感(3)篇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读后感 第(1)篇

    越看书越觉得自己知识匮乏才疏学浅,有点懊恼自己没有早一点认清目标,没有早一点去读书实践感悟,正因为我们的修养、认知、水平、能力、自控力、适应力还不够,所以我们才需要接受教育,不断的发展完善自我。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这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班主任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和形形色色的学生打交道,也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教育学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有时也拿学生没有办法,碰到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或有斗败的感觉,有时用权威专政取胜了,但我明白这不是我想要达到的目的。教师的职责绝不只是传授知识这么简单,我希望培育一颗颗健康向上的心灵,使学生坚守正确的人生取向、价值追求,我希望他们拥有丰富的人生智慧,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各种事务,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教育是慢的艺术,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成长规律出发,不拔高,不急促,耐心、细心地教导,在教导过程中心平气和,不断赏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对自己和学生都拥有美好的期待,让教育回到本源。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读后感 第(2)篇

    这个学期担任班主任,算不上成功,也算不上失败,班上的孩子中规中矩,没有特别调皮捣蛋,但有几个女生也从性格上学习上发生了转变,这也让我感到欣慰,但不满意的是我并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只是通过作文周记等大概拼凑,对有心事的孩子给予辅导,和他坦诚相见,由于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没有选择家校合作,一点一点地记录孩子的成长,在一次又一次的考试中肯定他的进步,我很高兴能担任班主任,和每个孩子成为好朋友,希望接下来我担任班主任的时候,能更多的运用教育机智,以及教育艺术,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生活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我希望,我能尽我所能,影响更多的学生,改变更多的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栋梁之才,都是可塑之才!

    作为老师,不要放弃学习,从别人的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我也要养成写教育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加油!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 读后感 第(3)篇

    对结果的关注,是对管理的关注;对过程的关注,才是对教育的关注。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要只做管理者,要做教育者。

    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但我们不能幻想着用爱就能解决问题。教育是一门科学,教育者与普通人的区别在其专业性,教育者只有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用智慧才

  • 2019-10-17

  • 2019-10-29

  • 2019-09-21

  • 2019-10-17

  • 2019-11-11

  • 2019-11-12

  • 2022-02-19

  • 2019-10-23

  • 2019-10-24

  • 2019-10-29

  • 2019-11-12

  • 2019-10-24

  • 2021-05-21

  • 2019-09-25

  • 2019-09-21

  • 2019-10-11

  • 2019-09-25

  • 2019-10-29

  • 2021-11-30

  • 2019-11-12

  • 2019-10-23

  • 2019-09-23

  • 2019-11-11

  • 2019-10-23

  • 2019-10-29

  • 2019-10-24

  • 2021-09-02

  • 2019-10-28

  • 2019-09-25

  • 2019-11-02

  • 2019-11-12

  • 2019-10-28

  • 2019-10-20

  • 2021-07-03

  • 2019-10-19

  • 2021-08-28

  • 2019-09-23

  • 2021-07-05

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
每当我们读完一些经典书籍后,通常会有一些感悟感想。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栏目给大家带来大量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2024今天我们怎样做老师读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写读后感悟提供帮助!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