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 > 地图 >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2024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范文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相关栏目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热门栏目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推荐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

(共 6729 篇)

  • 1、 货币战争读书笔记2000字

    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中的一代,我们没有对战争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丝毫体味不到在战争岁月中人们的苦辛,天真地认为和平才是人类史的常态。《货币战争》一书则赋予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明白,并非硝烟战火才是战争,在这个仍然有着利益纷争和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上,国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并且不论输在哪一方面,都有可能将一国置于不复之地。

    《货币战争》中讲到的经济学原理很简单,但是在我本科学习经济金融的过程中,从未深入分析这些道理,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在逻辑上看上去自洽和完美的原理,其诞生竟是如此历尽坎坷、暗藏玄机。就拿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创造机制(部分准备金制度)来说,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这是现代货币发行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优美体系,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反复存贷,放大并满足了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货币需求,也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货币的过剩和不足都能通过机制自动调节。但是,《货币战争》一针见血的指出,正是这样的机制,为今后泛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也使得商业银行体系成为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不断地蚕食人民的财富。私人拥有的商业银行空手套白狼,通过不断贷出创造出来的新钱,获得高额的利息收入。而一旦商业银行不注意控制风险,准备金率过低,新钱投放增量过大,就极有可能产生恶劣的通货膨胀,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体系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将直接转嫁给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由于没有任何避险工具,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将瞬间大幅缩水,成为最终的买单者。《货币战争》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当初机制设计的疏忽,而是银行家们有意的设计,为的就是通过掌控货币数量进而获得瓜分财富的手段,书中做了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剪羊毛。牧羊人在羊群生长过程中对羊精心呵护,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剪下更多的羊毛,银行家们也一样,平时为经济活动的健康快速运行提供便利稳定的货币环境,一旦到时机成熟,货币也就成了剪刀,银行家借机推高资产价格,形成经济泡沫,然后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洗劫社会财富。《货币战争》还指出,商业银行家并不满足其在货币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货币流通中介,因为仅仅存贷利差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货币游戏里的利润要向源头要,所以银行家们希望能够把持各国的货币发行权,这样就能以购买国债的方式向政府放贷,所获利润极高,特别是在战

  • 2、 《货币商人》读后感2000字

    《货币商人》读后感2000字:

    近日,有幸拜读了张衢行长撰写的《货币商人》一书,虽然只是囫囵吞枣地读了一遍,还未能深刻领悟作者想要传达的如何做行长的胸襟与艺术,但还是感慨作者以布道者自居的那种良苦用心和情怀。《货币商人》一书既有宏观的道——做人的道理、领导的章法;又有微观的术——管理的方法、实施的技巧。虽然目前我尚未深刻领悟其中的道理,但是已在脑海中搭起框架,并把它放于案头,遇到疑惑随时翻阅,我感觉这也是一种极好的收获。

    在看此书时我在思考,作为一名纪委书记,为什么夏书记要推荐我们读《货币商人》,其实这也是一种跳出纪委看纪委,跳出纪检干纪检的工作思路与智慧。如果一个农夫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看气候,不管时节,估计也不会是一个好农夫。对《货币商人》的阅读让我们能以行长亦或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看待问题,这本身也是对跳出纪检干纪检的一种实践。

    《货币商人》一书中提出“德商为重、财商为本、智商是基、情商于情、技商如器”是对银行工作方方面面的涵盖,而夏书记提出的纪检工作要“有板有眼、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这八个有字是对我们纪检监察工作的涵盖,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我记得从小父亲就告诉我“不要看那模糊的远方,一切从身边清晰的事情做起”,纪检工作方方面面,要靠平时一点一滴地落实,而我想从细微处着手,结合我们比较重要的工作手段——纪检时间,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谈下自己对纪检时间工作的几点思考。

    注重内容:

    “纪检时间”将传统的纪检会议分散插入不同会议中,一方面锁定既定人群,针对性更强,另一方面频次加大,反复刺激使得警示提醒的效果更好。“纪检时间”作为纪委书记重要的发声载体,也是纪委“好声音”的传播途径。该项工作要达到好的效果,我们就要力争每一次发声都掷地有声又接地气。要做到掷地有声我想首要任务应该保障发声内容。

    首先是分类制定营养餐。对于一些文件类的纪律告示、风险提示,如果只是照本宣科通读一遍,估计很难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共鸣。应该根据不同的受众先分类整理,消化提炼件及规定中与受众息息相关的内容,然后重点突出的进行强调,定制的营养餐更加有利于不同受众的吸收同时也更容易被接受。

    第二是时刻关注方向标。阅读《货币商人》一书最大的启示还在于跳出纪检做纪检的一种工作智慧。因此要运用好“纪检时间”这一工具,还必须保持对市场、对政策的敏锐度,时刻关注时事政治、经济走势、热点事件,这样整理出

  • 3、 货币战争读后感1500字2020

    货币战争读后感1500字2020(一)

    作为生长在和平年代中的一代,我们没有对战争刻骨铭心的记忆,也丝毫体味不到在战争岁月中人们的苦辛,天真地认为和平才是人类史的常态。《货币战争》一书则赋予了我们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明白,并非硝烟战火才是战争,在这个仍然有着利益纷争和意识形态对立的世界上,国家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并且不论输在哪一方面,都有可能将一国置于不复之地。

    《货币战争》中讲到的经济学原理很简单,但是在我本科学习经济金融的过程中,从未深入分析这些道理,就是这么一些简单的、在逻辑上看上去自洽和完美的原理,其诞生竟是如此历尽坎坷、暗藏玄机。就拿现代商业银行体系中的货币创造机制(部分准备金制度)来说,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这是现代货币发行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是人类在经济活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形成的优美体系,货币发行机构发行的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体系的反复存贷,放大并满足了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货币需求,也给经济活动主体带来了相当大的便利,货币的过剩和不足都能通过机制自动调节。但是,《货币战争》一针见血的指出,正是这样的机制,为今后泛滥的通货膨胀埋下了祸根,也使得商业银行体系成为不劳而获的社会寄生虫,不断地蚕食人民的财富。私人拥有的商业银行空手套白狼,通过不断贷出创造出来的新钱,获得高额的利息收入。而一旦商业银行不注意控制风险,准备金率过低,新钱投放增量过大,就极有可能产生恶劣的通货膨胀,更为重要的是,银行体系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将直接转嫁给人民,特别是底层人民,由于没有任何避险工具,他们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将瞬间大幅缩水,成为最终的买单者。《货币战争》更明确地指出,这种现象的发生并非是当初机制设计的疏忽,而是银行家们有意的设计,为的就是通过掌控货币数量进而获得瓜分财富的手段,书中做了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剪羊毛。牧羊人在羊群生长过程中对羊精心呵护,为的就是在收获的季节剪下更多的羊毛,银行家们也一样,平时为经济活动的健康快速运行提供便利稳定的货币环境,一旦到时机成熟,货币也就成了剪刀,银行家借机推高资产价格,形成经济泡沫,然后在泡沫破灭过程中洗劫社会财富。《货币战争》还指出,商业银行家并不满足其在货币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货币流通中介,因为仅仅存贷利差并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货币游戏里的利润要向源头要,所以银行家们希望能够把持各国的货币发行权,这样就能以购买国债的方

  • 4、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2020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2020

    在教学之暇,我有机会重读了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甚有感触。发现其中的很多提法在今天仍有合理性,尤其是把《战争论》中的一些观点,结合到高中历史教材的教学内容中,就更感觉到阅读此书对于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战争的问题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军事理论来分析中外历史中的战争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基本立足点。但是,历史上的一些杰出的军事理论家,对于战争规律所作的一些合乎客观实际的理论探索,亦可作为我们对战争问题学习和教学的有益借鉴。克劳塞维茨堪称近代最杰出的军事理论家。他主要生活在工业革命时代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早年曾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亲身参加过一系列战斗,1803年以后进入军事指挥阶层,1818年任柏林军校校长并晋升少将军衔。他对于那个时代的战争指挥和战斗情形有最直观的感受和经验。由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增强,其实施战争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手段飞速发展,对于战争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是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克劳塞维茨以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对1619世纪初以及当时正在进行的战争进行了全面的检讨和诠释,耗时十年时间,写成了七十余万字2020的经典军事理论著作《战争论》。《战争论》一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战争的本质和规律,19世纪下半期以及20世纪的很多重大战争和军事冲突也进一步印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因而该书在近现代军事理论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在当今西方军事理论中无处不在,克劳塞维茨因此成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奠基人。即便在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军事理论中,亦可觅其踪迹,是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军事理论的重要来源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曾专门研究过《战争论》,他非常赞赏克劳塞维茨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的继续的论断,他还专门组织过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研究会,并对《战争论》中的一些论断作了批判和改造,用于指导中国革命战争。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即是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以暴力形式的继续。他说:由此可见,战争不仅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在以往的大多数军事理论家眼中,战争被认为是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事物,这就割裂了战争与政治的内在联系,不利于

  • 5、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读后感2000字

    《战争论》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所著。作者的思想受当时的德国古典哲学影响很大。由于时代的限制,书中的一些观点是不正确的,有些观点,特别是一些军事学术上的具体问题,同今天的客观实际不相符。但是作者是第一个自觉地采取辩证法研究战争理论的军事家,也得出了一些至今看来仍然正确的论断。恩格斯和列宁对其中某些观点也有过好评。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曾说:目前我正在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他思考问题的方法是奇特的,而书的本身是很好的。

    克劳塞维茨不是一个在战场上很有成就的军人,他的一生没有经历过什么重大的战役。此外,虽然深受德国哲学的影响,但是他还称不上是哲学家,所以他写的书既算不上地道的军事著作,也算不上地道的哲学著作。但是关键在于他有了创新,用哲学的方法来解释了军事学。

    实际上,这本书是他12年的手稿,在他死后由他的夫人帮他整理出版,书中很多的章节都不完整。克劳塞维茨自己也曾经在遗稿中说过:假使我过早地去世,因而中断了这项工作,那么现有的一切东西当然只能叫做一堆不像样的思想材料了。它们将会不断地遭到误解和任意的批评。

    如果作为读者你想从这本《战争论》中得到一些打仗的诀窍,那么你肯定会非常失望。因为这本书通篇描写的是什么是战争,而不是如何战争。在这本书中,我个人觉得他得出的比较有价值的观点有一下几点:

    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他的这个观点得到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公认,应该说这是这本书中最最重要的贡献,即使意思形态不同的共产主义者也没有提出反对意见。列宁在反对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的社会沙文主义的斗争中,曾不止一次的引用过作者的这句名言,同时还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的看作探讨每一次战争的意义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考察各种战争的。在书中他定义了一种绝对战争的概念,即最大限度地使用暴力手段。但是实际战争中,好像并没有这种战争发生。不管战争惨烈到何种程度,都没有达到作者笔下的绝对战争的标准。当这种战争被弱化后,他背后的主谋(政治)就浮出了水面。因此,无论何时何地,战争只能被定义为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目的。

    二、人民战争。他的这个观点比***要早提出近一百年,所以有人曾经提出***的军事思想不过是克劳塞维茨的翻版。(在战争年代,***的确拜读过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至于***是否剽

  • 6、 《红岩》读后感_战争书籍读后感2000字

    胜利的花朵在烈士的血泊中蓬勃开放,去年今日满天乌云弥漫在祖国天空,今年今日呀,人民的军队早已飞渡黄河,扫荡着敌人的残兵败将。这是伟大的革命战士龙光华为了战友的安危送水,趁挡风时刻,捧着装有水的罐子给江雪琴送去,但被特务发现后不仅打落了罐子还抽打他。他只好把仅剩的一点水,爬到江雪琴的牢房前,但还没来的及递给江雪琴就牺牲了。

    热铁烙在胸脯上,竹签子钉在每一根指尖,凉水灌进鼻孔,电流通过全身人的意志呀,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这是女同志江雪琴,她拼尽自己的意志,艰决不吐出一个字,不投降,这就是她的坚持,一杆红旗,哗啦啦的飘,一心要把革命闹,盒子抢,土抢,卡啦啦地响,打倒那劣绅和土豪!这是黑牢外的游击队员最爱唱的歌,这是坚强的英雄们更是《红岩》中的英雄。

    红岩的作者是罗文斌,杨益言,罗文斌于1948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成都被捕,革命胜利后,1967年再次被诬为叛徒,被迫致死,杨益言于1948年8月被捕,他们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亲眼目睹了许多革命烈士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在1957年写了《烈火中的永生》,在这个基础上写了《红岩》。这本书叙述了1948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共产党员在渣滓洞和白公馆中,敌人妄想用炎热、蚊虫、刑具得到口供,但在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下,敌人一败涂地。1948年到1949年的这一段历史是血红的,是悲惨的,但也是坚强的,当作者杨益言和罗文斌回忆着这段残酷的历史时,是愤慨的,是悲壮的,也是激动的,这段历史是新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在这时的重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的活动比任何时候都要活跃,当然,在这时的敌人的威逼、迫害也十分残酷,在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里,有着无数的坚强意志、无数的热血、无数的惨叫,这一切的一切都叫嚣着敌人的残酷。当敌人将竹签子狠狠刺入江雪琴的十指中时,都说十指连心,这种刻苦铭心的痛哪能是一般人能忍受下来的,可偏偏江雪琴把这种刻苦铭心的痛转化成了意志;小萝卜头是个可怜的孩子,小小的身体便要承受着这种凌迟莫过于是一种伤害,他八个月大的时候,就被带入了监狱,因为一直常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八九岁的年龄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因为敌人觉得他小,便看的不是很紧,所以他在牢房里帮忙传递着东西。

    可谁又知道,当他看到蝴蝶飞入牢房又飞出去,在天空自由飞翔时,他又是怎样渴望着自由,他又是多希望能和蝴蝶一样飞出去,飞出这个噩梦

  • 7、 货币战争5读后感

    货币战争5读后感(一)

    货币本身毫无价值,如果买卖双方不认可这张纸的实际价值,那么交易将无法实现。曾经各种物品都能作为货币使用,经过漫长的演变后,人们赋予货币可供通用的价值,这是从实体走向抽象事物的第一步,随着金本位的出局,货币的真实价格从市场转移到政府手中。但当货币甚至不再以纸币的形式出现后,它变得越来越抽象,它变成账目上的一个数字2020,变成各种投资组合,在无数的转抵押产品中不知失落何方。

    毫无疑义的是,货币赋予人类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小部分的富人利用手中的财富掌控大部分没有或拥有少量财富的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华尔街上以钱生钱的游戏不会停止,反而种类越来越繁复,因为人只要欲望不断膨胀,便会滋生满足其需求的行为。本书透视美国的经济现状,深度剖析,并纵向以古罗马和北宋货币文明的兴衰作类比,揭示了财富分配和转移的过程,包含不少对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议题。对我这个经济学门外汉来说,对以前的一些事物有了拨云见日之感,如政治战争下隐藏的货币之战的实质、金融衍生品下货币的腾挪之术,量化宽松政策下不可挽回的颓势等。

    美国富人们肆意地玩弄金钱游戏,造成社会失衡,2008年的金融危机遗留的问题并未解决,而财富分化的根源愈加严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逐利是人的天性,贪婪是进步的源动力,然而,存在一个适度的问题。作者为这个度下了一个定义,如果10%的富人阶层席卷国民收入超过50%的临界点,他们的势力将强大到足以阻挠任何改革的程度,制度性纠错机制将会失灵,国家的命运将处于兴盛和衰亡的拐点附近。

    这是相当值得人警醒的,而当一个视图扭转财富不公分配的制度不了了之时,这个国家已经处在危险的边缘了。贫富差距在中国也不是新奇的话题了。中国人将房产视为财富的一个标准,房产的财富分配令人触目惊心。房价从2000年以来不断上涨,普通老百姓无力应对这样的趋势,30年的房贷顺势而出,不少人沦为房奴。然而,有在房市中苦苦挣扎的工薪阶层,也有占据大量空置房的房姐、房叔,这就导致了这样一个问题:房屋的存量并不短缺,但流量少了。2008年房价本可以软着陆,却催生出一个更大的泡沫,贫富差距的沟壑加深了。目前房产税经过两年的试点,启动了杭州模式,增量抽税,房价超过均价2倍,则税率加倍,为0.8%。然而房产税能否起到抑制房价、纠正财富分配不公,我持悲观态度,房产税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市场的供

  • 8、 货币战争1读后感

    货币战争1读后感范文一

    货币战争1这本书是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从盗版书摊上买的,可惜历经3年才看完,毅力,恒心可见一斑!如此懒惰,怎么才能长进?

    这本书以大量的篇幅的讲述银行家们的种种阴谋,种种组织行为等等。究其根本,主要讲了两件事情,一是欧美银行家如何一步步的控制了国家的货币发行,从而操纵了该国甚至国际的政治,在一次次政治行为中大发横财;二是这些银行家如何利用手中的财富和权势,在世界金融舞台上翻云覆雨,给各国制造动荡,如日本的和前苏联的经济衰退,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等等。

    第一件事,主要是以美国为例来加以说明的。按照作者的说法,发行美元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美联储这样一个私人性质的银行机构。这起源于美国历史上急需用钱的某些阶段,不得不以国债的形式的向私人银行借钱,其抵押是美国税收。之后这些私人银行不断强化这种做法,最终掌握了美元的发行权。虽然有很多美国总统想夺回美元发行权,但都被这些私人银行用刺杀手段解决了。这些银行大鳄们还处心积虑的废除了金本位制度,从而可以有效的利用通货膨胀来掠夺人民财富。并且,在美元的世界主导货币受到威胁的时候,又把石油和美元挂上了钩,规定只能用美元对石油进行结算,从而保证了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具体说来,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只有发债权,只能拿着国债带美联储那里发行美元。

    第一步是国会批准发行国债,并在公开市场上拍卖。没有卖掉的国债最后将送到美联储那里,美联储会根据这个国债的数目发行美元,借给美国政府。由于是向私人银行借钱,因此是要还利息的,并且这笔借债还是以美国未来税收作为抵押的。至今,美国国债总量已经达到近10万亿美元,而利息支出也高达每年4000亿美元,高居政府开支第三位。

    注意这里的可怕之处,在于国债是永远不能还清的,因为一旦还清了,也意味着市面上将没有美元流通,这会导致经济的崩溃。作者称为是国债和美元死锁。从而捆绑了美国政府和人民。

    第二步是债务货币的流通和再产生。联邦政府开始通过各项支出花钱,拿到钱的经济体当然会把这些钱存在银行里。由于目前银行通用的部分储备金制度,只要能有一成的现金储备,就可以贷出十倍的贷款。按照书上的说法,当人们向银行借贷时,银行账本上本没有这么多的钱,但由于部分储备金制度的存在,这种债务立刻被银行货币化了,从而货币供应就出现了和这批债务等额的流通量,只要银行的储备金还满足最地储备金的要求即可。这些贷出去的钱是

  • 9、 货币战争读书心得

    货币战争讲述的是什么内容?《货币战争》引发了国人对金融的深思和探讨,并且长期居在畅销书榜前列。下面是带来的货币战争读书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货币战争读书心得篇一

    看完宋鸿兵编著的《货币战争》,感觉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世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兴奋不已,对本书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所折服。在这里我引用一下,国家发改委金融司司长徐林的话:从货币搏弈的角度,演绎了西方近代史与金融发展史,并推导与瞻了未来全球格局展示视角挑战了传统货币机制,令人惊而后思。

    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命脉,老百姓和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直接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货币的贬值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下降,直接引起物价飞涨,金融是新世纪对内对外没有硝烟的一场战争。

    通过看书与现在改革了解了一常常识作对比,看出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通过货币来控制政权,这样剥削一个国民经济和资源使得更容易。如今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之后有那些不同?目前,中国的货币金融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无法与西方金融寡头直接对抗。中国要想摆脱被动局面,必须逐渐建立和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严格把控货币发行权,逐步提高中国人民币的国际地位,让中国货币成为财富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是中国最终的出路。当下应坚持各走各的路,加强黄金储备,严格把持货币及金融证券发行权,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同时,积极加强外线作战,收购国外银行资产迅速扩张,在激烈竞争中快速成长。如果海外扩张和扩张受阻,中国也不妨按照对等原则办理外资银行在中国的运作。 看资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与以前有所不同就是在于,从前国家有银行虽然推动资产通货膨胀来赚取利润,但绝对有来恶意制造通货来血洗人民的财富的企图,我国有强力的国家中央银行作后盾使他们没有这样的能力。

    金融资本势力有一个极为长远的计划,它旨在建立一个金融系统来控制世界,一个被少数人控制的,能够主宰政治体和世界经济得体制。历史证明,放贷者会使用货币和发行的控制。货币是否坚挺成为一个国家盛衰交替最早出现的特征。货币是一种商品,而它的不同与其他一切商品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社会中的一个行业,每个机构,每一个人都许要的商品,对货币的发行的控制是所有垄断的最高形式读了此书以后,使我对货币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和作用。整本书都是围绕货币的发行权、金(银)本位等经济领域中的核心问题来展开的。货币发行权的私有化,使得各国民众永远背负起不断激增的国家债务,法定货币的不断

  • 10、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

    货币战争读后感1000字(一)

    作为一名经济学类的大一新生,在众多的书目中选取了《货币战争》一书,由于对经济学理论只有浅显的了解,我仅简单地浏览了该书系第一部的大致内容。

    作者宋鸿兵,1968年出生于四川,1990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自动控制系;1994年赴美留学,主修信息工程和教育学,获美利坚大学(americanuniversity)硕士学位。长期关注和研究美国历史和世界金融史。1996年后在美国媒体游说公司、医疗业、电信业、信息安全、联邦政府和著名金融机构供职。2002年开始先后担任美国最大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房利美(fanniemae)和房地美(freddiemac)的高级咨询顾问,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自动审核系统设计、金融衍生工具的税务计算分析、mbs(资产抵押债券)的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货币战争》从历史的角度梳理了世界金融寡头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追述了世界金融寡头的世界历次重大经济、政治、社会运动中的角色以及给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证明了金融资本的逐利的本质,分析了金融资本利用货币发行权制造通货膨胀剥夺广大民众财富的种种手法。使人感到震撼,对世界金融发展历史有了深刻的理解。

    国际银行家通过种种手段在美国和欧洲等国确立中央银行制度,从而控制美国及其他国家经济。为了得到一个好收成,通货膨胀是最不为人民所发觉的手段。经济学理论中提到,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定时期内通货膨胀可以增加一部分需求,从而刺激生产,出现经济的虚假繁荣,但通过增发货币所增加的需求不是真正的需求,没有相应的商品保证,不能根本解决生产和需要的矛盾。高通货膨胀率不仅会打乱经济秩序,而且会危害社会安定。

    国际银行家施展他们的绝技,先使劲发放信贷,把泡沫吹起来,让人民和其他行业拼命创造财富,然后猛踩信贷刹车,使得大量企业和和人民破产。当看到收获的季节到了,国际银行家和他们在美国的代理人携手再度收紧信贷,造成了"1857年恐慌"."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这是书中多次提到的拿破仑的一句话,美国的南北战争,从根本上看,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在南北战争前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双方在美国中央银行系统的建

  • 2019-09-23

  • 2019-09-25

  • 2019-10-17

  • 2023-01-08

  • 2023-02-24

  • 2019-09-25

  • 2019-10-17

  • 2019-10-09

  • 2019-10-20

  • 2021-07-10

  • 2021-04-18

  • 2019-09-25

  • 2019-10-29

  • 2019-10-20

  • 2019-09-25

  • 2019-10-19

  • 2019-11-12

  • 2023-03-30

  • 2019-10-20

  • 2019-10-17

  • 2019-10-19

  • 2019-09-25

  • 2023-02-25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09-20

  • 2019-10-29

  • 2019-09-20

  • 2019-11-12

  • 2022-11-30

  • 2019-11-11

  • 2019-11-12

  • 2019-09-20

  • 2019-09-20

  • 2023-03-25

  • 2019-11-12

  • 2023-02-08

  • 2019-11-12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
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栏目精心为您提供各种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2024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教您怎么写货币战争读后感2000字,希望能够帮助您。 更新时间:2024/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