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观后感 > 学校参观观后感 > 地图 > 学校参观观后感

学校参观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互联网

[精]学校参观观后感(集锦9篇)。

基于网友的需要,读后感大全的编辑整理了学校参观观后感,如何写出一份真实的作品名的观后感呢?与优秀的作品共鸣,产生了很多不一样的想法。观后感就是把具体的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你了解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吗,相信你阅读本页面后有一些收获!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1)

参加“十二五”瑞安市首届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以来,我们分别去了龙港四小、新纪元学校、泰顺和温州育英等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校园风貌,聆听了学校经验介绍,学习了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切实感受到了这几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及丰硕的办学成果。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特色办学引发新思考。

xx年11月24日,我们一行人赴龙港四小教育集团进行考察学习,听取了陈广东校长的报告,我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虽然学校有77个教学班,学生很多,但能通过坚持“特色办学”,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龙港四小经历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创建了经典诵读、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等学校品牌,这所学校无疑是成功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由此我想到,学校其实只需要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就可以成就一方新天地,像我们一提“尊重教育”,马上就想到安阳实验小学;一说“寓言教学”就会想起红旗实验小学一样,它们就是有了特色,而我们众多学校其实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如何特色办学和怎样特色办学将成为今后我们思考和追求的话题。

二、校园文化感受高品位。

考察温州育英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所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该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学生书吧、生化实验室、学校菜园、科学实验基地等让我们记忆犹新。李校长的《育英赋》,正副校长一个写词一个谱曲写校歌,校长如此有才,也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反观自己的学校,感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缺乏,这也是下阶段我要努力的目标。

虽然考察时间很短暂,然而这几所学校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感谢王老师和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思考的机会,也相信大家都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这次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收获甚大,既加深了我对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使我在以后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有更加明确的思考和指引。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2)

20xx年3月x3日,我校一行共x0人前往兄弟学校取经学习。学校的校容校貌,人文气息浓厚,令我们所有的同事赞叹不已。

一进校门,大家就被校园的整洁而感到震撼。这是一所区级学校,校园能保持这么干净,这得有多少后勤工作人员才能做到这整洁度啊?当我们问及这个问题时,该校的教导主任告诉我们,学校的卫生、绿化只有一个校工在做这项工作。教导主任的回答再次让我们震撼,这太不可思议了。有一个细节让我不得不提,走廊贴的东西竟然那么整洁。没有半点的皱。

一进大门,我们就被校园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所包围,举手投足之间,看到的全是精心设计的标语:“请、您好、谢谢、再见”,“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不以大欺小,不欺辱同学”,“把饭吃饱,不浪费粮食。”,“你能行。”,“抬起头来走路”等等。标语具体、亲切、实在,是暗示、是激励、是安慰,更是信任。学校从行为习惯、文明用语、德育教育,从点滴做起,使学生一走进校门接受教育。

第一节课下课了,因为我们要随堂听一节课。我听了一下五年级有数学课。(老师上课的内容在这我就不赘了是一节常态课)。一进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教室的座椅非常整齐,桌上摆满学生的教辅书。教室的墙上贴有醒目的标语。教室后面的学习园地布置得非常合理。才是预备铃,同学们都已经准备到了上课的状态,没有追赶,打闹的现象。同学们都是统一的着装,整体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勤奋、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从外观看,我原本还以为这是一个重点班,因为我看到每一个同学都有书、练习本、笔,而且每一个同学听课神情非常专注。但是从同学们回答的课题问题上,我就了解了,这是一个普通班,后来也得到的证实。我想一个普通班尚能做到这么优秀,那么重点班更是出色了。

这节课下课铃一响,我走出教室,看见我们学校担任班主任的同事和我一样,都急于寻找答案,就是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们抓紧时间询问了很多关于如何管理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同时我也不断反思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上的不足之处及设想今后在班主任工作中该如何去把工作做得更加好。

短暂的半天之旅让我收获很大,我觉得这次收获最大的是我深感到我们中学的教职工非常团结,大家都是抱着一个学习经验的的任务而出发,也满载而归。我想经过校长和老师的努力,我们学校也会那样好。甚至比他们更上一层楼。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3)

一直相信,一所高校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社会羡慕的,不是其优美的风景或广大的占地面积,而应是她拥有的不为一般社会时尚所左右的思想文化精神。而今天,在长安大学的校史馆,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安大学的深厚的思想文化精神和丰富的人文魅力。

校史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展板等形式,分别展示了我校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从合并前3所院校的分别介绍,到20xx年合并初的图片展示,看着长大一步步走来,心中感慨颇盛。

进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我校合并前3所院校的成果展示,不同时期的印章、校徽、校歌、纪念章以及反应学校各个时期历史风貌的老照片,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长大的历史。长安大学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江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交通事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此后,学院科技工作者执着追求,顽强拼搏,厚积薄发,成果赫然。

改革开放以后,风正劲,帆正满,学术改革之风亦扬帆起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知识,师生振奋,沉寂之久的学术园地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批被耽误数十年的专家学者,如枯木逢春,积蓄的学术激情在短时间内喷薄而发。

当看到合并组建的那段历史时,不由引起深思。巍巍长安,雄踞关中,统振天下。悠悠帝都,屹立千年,屡辉史册。长安之名,寓意古远,大气恢宏。传承汉唐之辉煌,合三校之精华,20xx年4月8日,由分别隶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的原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以千年古城命名的长安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进程。

这次的校史馆参观使我们了解校史,校史遗物遗弃的珍藏与保留、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给我们以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弘扬长安大学精神、繁荣长安大学校园文化的绝好机会,增添了我们为理工作出应有贡献的动力。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秉承长大精神的精髓,弘扬“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探索客观真理为己任,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4)

一、考察情况报告

(一)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在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考察团首先听取了该校张淮江副校长所作题为《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模式》的报告,无为县人口104万,其中在编教师1万多人,由于教师人数多,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集中培训质量难以提高;专家引领得不到保障;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同伴互助难以进行等等。20xx年,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推动下,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抓住机遇,创建“无为教师教育网”,实施教师教育数字化管理。依托先进的网络设施,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现了教师继续教育网上报名、网上收费、网上学习、网上考核,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是无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最大特色。接着双方就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最后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考察了该校远程微格教室,该校远程微格教室有控制中心、指导中心、多功能教室和录播教室四个部分组成,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并建有电子图书馆、视频教学系统等,其硬件设施实属省内一流。20xx年4月该校被认定为国家级县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二)霍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霍山县是皖西地区工业强县,同时也是皖西地区教育强县。霍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原先与霍山职高同属一校,虽然是职高的依附体,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仍有专门一班人在默默坚持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后来这块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师范处的高度重视,20xx年,经霍山县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与职高剥离,与原劳动局管辖下的霍山电大合并,成立了霍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迁址重建,与县城关小学共享校园,经济上相互独立。考察团先听取了该校钟鸣副校长对其“先学后思,问题指导,在线答疑,行为跟进”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及干训工作的介绍,接着双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在张福银校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考察了该校的展览室、微机房和网络管理设备等硬件设施。由于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得力,霍山县师资培训工作成绩斐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连续六年获安徽省评比一等奖。20xx年4月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县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二、思考与建议

本次考察活动主要通过听、谈、看等形式,听取了两所学校及县局有关领导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及教研工作情况的介绍,与他们座谈和讨论了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并参观了他们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无为教师进修学校非常重视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无论是从使用效果上看还是从减轻教师负担来看,都居于全省领先水平,引领了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由于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重视培训方式的创新,培训内容较为切合教师的实际需求,重视对培训结果的评估,调动了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之处。这次考察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认识到了我们与兄弟学校之间,无论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成功做法,为我校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

目前,我县普遍存在只重视普高教育,不重视职高教育;只重视学生教育,不重视教师教育。前者众所周知,它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后者却鲜为人知,许多人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学生的事,只要把学生教育好就行了,没有过多重视教师教育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师教育重点将由职前培养转向职后培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整体素质的提升,名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训质量,既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而有积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20xx年12月,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根据县委、县政府决定,教师进修学校与原新港职高、黄浒职高合并一体,成立繁昌县职业教育中心。整合以后,原教师进修学校许多教师都在职高兼课,少数科目教师超负荷兼课,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教学力量确实得到加强,但由于在职高方面牵扯精力过多,事实上原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非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削弱的趋势,教师进修学校似乎是依附在职教中心上的一块招牌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原先依附于职高,从职高剥离后,重新迁址,与霍山电大合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专职一班人在做。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尽管有实验初中班,但仅作为培训机构的实验基地,他们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的主体。相比之下,我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及全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未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保持学校两块工作的相对独立,准确定位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充分认识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加大投入,适应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教师必须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而要完成数量巨大的教师培训工作,实施“以县为主”的教师教育培训体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教师进修学校是实施“以县为主”的教师培训的主阵地,重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是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必须具有领先意识,加大投入,硬件方面,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借学校新建之机遇,建立全县一流的远程微格教室、视频教学系统、电子图书室及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尝试霍山教师进修学校的做法,建立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信息中心,不断对信息中心进行建设和升级改造,建成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外与互联网相联接、内与各中小学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开通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争取具备现代远程教育和网上教研的条件,另外要大力改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办公、科研以及教育教学条件,以不断适应全县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模式,注重实效

针对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如教师培训的质量难以提高,集中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等,近年来,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教师进修学校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过程管理,精选培训师资,将教学能示范、科研有功底、培训受欢迎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师训岗位,努力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可以博采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和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两家之长,采取计算机网络远程培训和短期集中培训两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远程培训通过“训前导学-自主学习(视频课程观看)-作业反思-网上互动-培训日志-培训调查”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组建教师团队-集体备课-问题指导-集中研讨-培训总结”的方式进行。面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集师资培训、教研教改、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和网络信息服务于一身,走以科研为先导、教研教改为依托,多层次、多渠道探索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新路子。

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必须因校制宜,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秀,不断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可持续发展,力争近期内争创国家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5)

星期五,下午1:30分,我们天元小学一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起参观了唐山市科技馆。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科技馆门,我的眼睛真是目不暇接,都不够看了,这里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比如:模拟驾驶、激光音乐、神奇的魔术表演等等,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既有看的,也有动手参与的。最有趣的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一个水池和一个悬空的水龙头组成的,水龙头看似没有任何连接管道,可是他不停地往外流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其实,水池子底下有台抽水机,抽水机通过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池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被抽到水龙头里在流下来,流下来的水遮住了玻璃管,这样不断地有水从悬空的水龙头里流下来却找不到水来自何处。

科技馆的二层,我最喜欢"时光隧道",它其实就是外面有360°的显示屏,显示的是许许多多橙色的顺时针转动,一走进去,里面天旋地转,好似人在转动似的,像是进了美丽的童画世界一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神秘的小怪屋,进去之后感觉人总是在倾斜着的,有一种快要跌倒的感觉,真是奇妙。

走进科技馆三层,我发现在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的图片,看见了人从受精卵长到胎儿的一系列图片,哦,原来我是这样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了。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创新超前的科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和心灵感受所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去领先。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通过钻研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来的。

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科学的伟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6)

在这槐花飘香,暖阳当空的午后,临河三小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

这次由老师、学生、家长参与的家长会主要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我们主要参观了伯乐楼、启智楼、行知楼,还有“杏园”。参观结束以后,我想:每一个人肯定都感受到了学校的书香特色和陶艺特色!也被老师“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理念而深深感动!

进入校园首先参观的是伯乐楼,此楼起名伯乐的原因是:希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做伯乐,体现我校“培贤育英、人尽其才”的育人观。大家轻步慢移于陶艺博物馆,这里的手工陶瓷样式多种多样,色彩明丽,看得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其中我认为最精美的是一个葫芦形瓷罐,瓷罐线条圆润,葫芦底部,两个孩子正在嬉戏玩耍,那表情惟妙惟肖,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嘻嘻”的笑声……

来到尼尔斯绘本馆,环境温馨舒适,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了。这里的壁画十分可爱,我看到一个憨态可鞠的小熊坐在河边,歪着头看着我。还有赶鹅的少年尼尔斯,他是我们校园的吉祥娃,他骑着大白鹅在空中飞翔,鸟瞰村庄,河流,山川……和我招手。绘本馆里的好书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有的是学生们自制的手工绘本,有的是大家收集的,还有一些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每一本都让我爱不释手,真想把这些书全部读一遍!通过阅读这样的高贵行为,可以促使我们成为“爱读书,好口才”的学生呢!

从启智楼出来,我们参观了悦品居、惜膳厅、悦品园。悦品居是学生宿舍。悦品园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惜膳厅教育学生们珍惜粮食,明白一饭一粥,来之不易。

走出校园,清风拂面,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学习环境而感到庆幸,为自己有这样素质优良的老师而荣幸。我由衷地吐露心声:三小,我以你为荣;我爱你,母校。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悦品好少年,相信我们的每位老师都会桃李满天下,相信我们的学校能够实现“人文学校,魅力三小”的办学愿望!

我爱我们的学校。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7)

那天,我们参观培智学校。我说了一个故事,引起老师的兴趣。大意是,有一位老师班上有一位残疾孩子。有的小朋友很天真的问老师:“为什么他长得和我们不一样?”老师想了想,就在班会上当着全班的面,作如下解释:每个孩子都好像是一粒苹果;上帝都在他们身上要咬一口;而这位小朋友他是那么甜,那么圆,上帝就忍不住多咬了一口。

培智的孩子就是极其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是不是就是被上帝多要了一口的苹果呢?

没有到校园的时候,我也有一些恐怖的联想。会不会这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好像精神病院,随时我们会遭受肢体的冲撞呢。可是来到培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上课。音乐课也好,体育课也好,书法治疗课也好,孩子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当中有的孩子非常聪明,能够对上节奏进行肢体的摆动;能够听懂老师的鼓点,进行队形的转换;甚至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书法治疗课上,我拍摄以一些孩子们现场的书法作品,运笔很有力度,而且描红得相当棒。体育课上,我们一边看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跑步做游戏,一边听以为培智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做讲解。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这些老师懂得真多呀。他能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具体的,细微的长处和短处,能够了解孩子的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他像个医生一样,而这些孩子也确实都是病人。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专业素养非常了得,值得我们敬佩。

座谈会上,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认为这里的老师除了要在智力上付出,更要在体例上做付出;有的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如果这样,自己也会烦,而这里的老师却表现得相当有耐心,令人敬佩;培智学校的老师也谈了自己在从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些感受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因此,我们要知足。教着一群智力正常的孩子,不应该有抱怨;而且敬业精神也应该更上一层楼。我的感受还要多一层,就是我敏于思,却讷于言。写一写可以,真让我代表英语组发言,那叫一个困难呐。什么时候自己能够说得那么好就好了。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8)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一睹了石镜小学的风采,果然,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走进石镜小学,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大门:一块深红色的巨大石碑上,镀着“临安石镜小学”几个镀金大字。向左看,有一排气派的伸缩门,高大约有1.6米。

走进大门,一眼就能望见一幢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中间凸起,两边凹进,造型奇特。教学楼一共有四层,表面贴着粉色瓷砖,一部分窗户是扇形的。第二层的外墙上写着“共创品质石镜,共建和谐校园”几个红色大字。

教学楼左边的围墙上有着各种主题的版块、海报。最引人注目的是镀金的“以石为镜,正身立人”这几个字了。

走进教学楼,向左看,就能一睹教师们的风采。右边是石镜小学曾经的辉煌事迹和各种荣誉奖牌。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润园”——石镜小学的明珠。润园中心是一个不规则的池塘。围绕池塘的是古色古香的太湖石。池子里有许多金鱼: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白相间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其中,我最爱的是那条金色的鲤鱼。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白色的鱼鳍舞动着,嘴边两条须使他显得更帅气,像是一位高傲的王子,在水中舞剑。

池塘的一边,坐落着一座由太湖石堆积成的假山,假山上有着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洞,看起来妙趣横生。

假山被郁郁葱葱的植物包围,给静穆的假山添了不少生气。池塘周围有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有黄色的腊梅,有花苞像子弹的玉兰树,爱睡懒觉的柳树……那亭亭玉立的茶花更是惹人喜爱,一个个花苞,像一群小姑娘,露出羞涩的笑脸。

当我们还沉浸在美景中,老师却已跨过马路,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回去。

学校参观观后感(篇9)

12日早上到凤凰山小学时,迎接我们的是学生代表,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向我们做学校的介绍,他们那流利的语言,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得了所有老师的啧啧称赞。

凤凰山小学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一走进校园,我们就感受到了浓厚的课改气息。教学楼前的展板都是学校各种活动的剪影以及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走廊上、橱窗里都是师生作品展示。走进每个教室,精心的布置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每个角落,每面墙壁都分成了固定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张贴着相关的内容,比如中队角、心愿树、行为规范记录表、学生风采展示栏等,真正做到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接着我们深入各班听课,这次听课与平常听课的不同之处:

一、老师不是坐着听课,而是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随时观察了解不同的学习小组的活动及展示情况。

二、听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让老师们震动。他们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利用导学案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前自学、课前分工、课中的小展示和大展示、小结、当堂测试这六个环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从分配到任务后就都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敢说、能说、投入专注,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竞争合作。学生全员参与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投入更专注,使学生的展示、交流范围大大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充分。课堂中反映出学生阳光、自信、大胆、沟通表达、合作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三、老师的讲解不超过八分钟,整堂课都是学生在“动”,老师只是巡视,偶尔评价一下。

听课结束之后,我们还听了教导主任给大家做了导学案的编制和运用,详细地介绍了凤凰山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况和经验,让我们对他们教改的理念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背后的系列配套工程如从小组-班级-学校的评价体系都有了更好的了解。最后跟上课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提出的困惑,他们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这次安吉之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学校浓浓的文化气息,更感受到了真正以生为本的教育魅力。当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将以自己的好奇、想象、智慧和行动让我们为之惊奇。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触动都很大,我们将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探索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HDh765.com更多观后感编辑推荐

参观学校观后感11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专题:“参观学校观后感”。

读后感大全编辑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参观学校观后感》。好电影会在人心中留下深深的余韵,为了娱乐而观看的同时也会受益匪浅。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观后感,有条理的写观后感,能帮助我们锻炼思维能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1】

参加“十二五”瑞安市首届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以来,我们分别去了龙港四小、新纪元学校、泰顺和温州育英等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校园风貌,聆听了学校经验介绍,学习了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切实感受到了这几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及丰硕的办学成果。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特色办学引发新思考。

xx年11月24日,我们一行人赴龙港四小教育集团进行考察学习,听取了陈广东校长的报告,我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虽然学校有77个教学班,学生很多,但能通过坚持“特色办学”,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龙港四小经历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创建了经典诵读、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等学校品牌,这所学校无疑是成功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由此我想到,学校其实只需要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就可以成就一方新天地,像我们一提“尊重教育”,马上就想到安阳实验小学;一说“寓言教学”就会想起红旗实验小学一样,它们就是有了特色,而我们众多学校其实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如何特色办学和怎样特色办学将成为今后我们思考和追求的话题。

二、校园文化感受高品位。

考察温州育英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所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该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学生书吧、生化实验室、学校菜园、科学实验基地等让我们记忆犹新。李校长的《育英赋》,正副校长一个写词一个谱曲写校歌,校长如此有才,也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反观自己的学校,感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缺乏,这也是下阶段我要努力的目标。

虽然考察时间很短暂,然而这几所学校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感谢王老师和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思考的机会,也相信大家都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这次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收获甚大,既加深了我对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使我在以后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有更加明确的思考和指引。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2】

一直相信,一所高校值得品味的,最值得社会羡慕的,不是其优美的风景或广大的占地面积,而应是她拥有的不为一般社会时尚所左右的思想文化精神。而今天,在长安大学的校史馆,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长安大学的深厚的思想文化精神和丰富的人文魅力。

校史馆采用图文介绍、实物展示、展板等形式,分别展示了我校各个时期的历史进程。从合并前3所院校的分别介绍,到20xx年合并初的图片展示,看着长大一步步走来,心中感慨颇盛。

进入校史馆,首先看到的是我校合并前3所院校的成果展示,不同时期的印章、校徽、校歌、纪念章以及反应学校各个时期历史风貌的老照片,都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了长大的历史。长安大学的建校时间可追溯到1951年,首批筑路开拓者怀着兴路振邦之志,江聚兰州,开榛拓荒,薪传学术,中国交通事业教育由此起步,长安大学由此发端。此后,学院科技工作者执着追求,顽强拼搏,厚积薄发,成果赫然。

改革开放以后,风正劲,帆正满,学术改革之风亦扬帆起航,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尊重知识,师生振奋,沉寂之久的学术园地呈现出勃勃生机。一批被耽误数十年的专家学者,如枯木逢春,积蓄的学术激情在短时间内喷薄而发。

当看到合并组建的那段历史时,不由引起深思。巍巍长安,雄踞关中,统振天下。悠悠帝都,屹立千年,屡辉史册。长安之名,寓意古远,大气恢宏。传承汉唐之辉煌,合三校之精华,20xx年4月8日,由分别隶属于交通部、国土资源部和建设部的原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以千年古城命名的长安大学正式成立,学校开始了全面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历史进程。

这次的校史馆参观使我们了解校史,校史遗物遗弃的珍藏与保留、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给我们以了解历史,传承历史,弘扬长安大学精神、繁荣长安大学校园文化的绝好机会,增添了我们为理工作出应有贡献的动力。

我们应当以史为鉴,秉承长大精神的精髓,弘扬“弘毅明德,笃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探索客观真理为己任,为学校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3】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科技馆。

科技馆座落于上海浦东,地铁载着我一颗兴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馆站。刚一出地铁站口,一座宏伟壮观的扇形大楼就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这座大楼的中心是一个玻璃大球体,球的两旁向外伸展着两座扇形楼房,像是球上长出了两只大翅膀,大楼的正面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灿烂的光彩,这就是上海科技馆。

今天参观的人可真多呀!我随着人流来到科技馆生物万象区,刚跨进区内,哇!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呆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一边漫步在高山流水下,一边观看着热带雨林植物,耳边还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鸟歌唱声,使我尽情领悟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让我仿佛进入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区。

离开了生物万象,去了机器人世界展区,咦!这里哪里传来钢琴曲,我闻声放眼望去,原来是机器人音乐家正在有声有色地尽情为大家演奏,太美妙了!你看,那边的机器人更棒着呢!它正专心致志的跟一位小朋友下棋,看着那位小朋友满脸焦急、大汗淋漓的样子,我想,他肯定已斗不过机器人了。这里的机器人真多呀!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机器人剧场,它们个个都穿着漂亮的衣裙,头上带着时尚的帽子,手上还撑着一把小花伞,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远远望去真像一群俊俏的小姑娘。穿过机器人世界,我们又去参观了信息时代、探索之光,宇宙天地……这次参观不但让我愉快地过上了一天,更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科学奥秘,使我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我们作出更大的贡献。你没和机器人比赛魔方呀,真可惜。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4】

星期五,下午1:30分,我们天元小学一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起参观了唐山市科技馆。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科技馆门,我的眼睛真是目不暇接,都不够看了,这里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比如:模拟驾驶、激光音乐、神奇的魔术表演等等,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既有看的,也有动手参与的。最有趣的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一个水池和一个悬空的水龙头组成的,水龙头看似没有任何连接管道,可是他不停地往外流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其实,水池子底下有台抽水机,抽水机通过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池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被抽到水龙头里在流下来,流下来的水遮住了玻璃管,这样不断地有水从悬空的水龙头里流下来却找不到水来自何处。

科技馆的二层,我最喜欢"时光隧道",它其实就是外面有360°的显示屏,显示的是许许多多橙色的顺时针转动,一走进去,里面天旋地转,好似人在转动似的,像是进了美丽的童画世界一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神秘的小怪屋,进去之后感觉人总是在倾斜着的,有一种快要跌倒的感觉,真是奇妙。

走进科技馆三层,我发现在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的图片,看见了人从受精卵长到胎儿的一系列图片,哦,原来我是这样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了。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创新超前的科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和心灵感受所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去领先。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通过钻研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来的。

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科学的伟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5】

一、考察情况报告

(一)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在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考察团首先听取了该校张淮江副校长所作题为《构建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模式》的报告,无为县人口104万,其中在编教师1万多人,由于教师人数多,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惑,如集中培训质量难以提高;专家引领得不到保障;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同伴互助难以进行等等。20xx年,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推动下,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抓住机遇,创建“无为教师教育网”,实施教师教育数字化管理。依托先进的网络设施,开展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实现了教师继续教育网上报名、网上收费、网上学习、网上考核,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是无为教师继续教育的最大特色。接着双方就教师继续教育相关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最后在张校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考察了该校远程微格教室,该校远程微格教室有控制中心、指导中心、多功能教室和录播教室四个部分组成,布局合理,设备先进,并建有电子图书馆、视频教学系统等,其硬件设施实属省内一流。20xx年4月该校被认定为国家级县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二)霍山县教师进修学校

霍山县是皖西地区工业强县,同时也是皖西地区教育强县。霍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原先与霍山职高同属一校,虽然是职高的依附体,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仍有专门一班人在默默坚持着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后来这块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师范处的高度重视,20xx年,经霍山县常务委员会研究决定,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与职高剥离,与原劳动局管辖下的霍山电大合并,成立了霍山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迁址重建,与县城关小学共享校园,经济上相互独立。考察团先听取了该校钟鸣副校长对其“先学后思,问题指导,在线答疑,行为跟进”的校本培训模式以及干训工作的介绍,接着双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最后在张福银校长的带领下,实地参观考察了该校的展览室、微机房和网络管理设备等硬件设施。由于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工作扎实得力,霍山县师资培训工作成绩斐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连续六年获安徽省评比一等奖。20xx年4月通过验收成为国家级县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二、思考与建议

本次考察活动主要通过听、谈、看等形式,听取了两所学校及县局有关领导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以及教研工作情况的介绍,与他们座谈和讨论了相关热点、难点问题,并参观了他们学校的各种教学硬件设施。无为教师进修学校非常重视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无论是从使用效果上看还是从减轻教师负担来看,都居于全省领先水平,引领了第三轮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由于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重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重视培训方式的创新,培训内容较为切合教师的实际需求,重视对培训结果的评估,调动了教师培训的积极性。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学习之处。这次考察活动,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认识到了我们与兄弟学校之间,无论在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均有一定的差距,他们的成功做法,为我校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一)提高认识,准确定位

目前,我县普遍存在只重视普高教育,不重视职高教育;只重视学生教育,不重视教师教育。前者众所周知,它是应试教育环境下,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后者却鲜为人知,许多人认为教育就是教育学生的事,只要把学生教育好就行了,没有过多重视教师教育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部明确提出教师教育重点将由职前培养转向职后培训,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整体素质的提升,名师、骨干教师队伍的培养都离不开教师的继续教育,重视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培训质量,既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又对推进素质教育起着十分重要而有积极的作用,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关键。

20xx年12月,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根据县委、县政府决定,教师进修学校与原新港职高、黄浒职高合并一体,成立繁昌县职业教育中心。整合以后,原教师进修学校许多教师都在职高兼课,少数科目教师超负荷兼课,从某种程度上说,职业教育教学力量确实得到加强,但由于在职高方面牵扯精力过多,事实上原教师进修学校工作非但没有加强,反而有所削弱的趋势,教师进修学校似乎是依附在职教中心上的一块招牌了。霍山教师进修学校原先依附于职高,从职高剥离后,重新迁址,与霍山电大合并,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有专职一班人在做。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尽管有实验初中班,但仅作为培训机构的实验基地,他们始终将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的主体。相比之下,我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设及全县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未能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进一步明确工作思路,保持学校两块工作的相对独立,准确定位教师进修学校的职能,充分认识教师进修学校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二)加大投入,适应发展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全面铺开,教师必须通过培训转变教育观念。而要完成数量巨大的教师培训工作,实施“以县为主”的教师教育培训体制就必须高度重视和进一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教师进修学校是实施“以县为主”的教师培训的主阵地,重视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是促进全县基础教育发展改革和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加强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必须具有领先意识,加大投入,硬件方面,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就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借学校新建之机遇,建立全县一流的远程微格教室、视频教学系统、电子图书室及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尝试霍山教师进修学校的做法,建立全县教师学习与资源信息中心,不断对信息中心进行建设和升级改造,建成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和外与互联网相联接、内与各中小学相连通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开通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争取具备现代远程教育和网上教研的条件,另外要大力改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办公、科研以及教育教学条件,以不断适应全县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模式,注重实效

针对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如教师培训的质量难以提高,集中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等,近年来,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这些问题与困惑,教师进修学校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强化过程管理,精选培训师资,将教学能示范、科研有功底、培训受欢迎的`优秀教师选拔到师训岗位,努力探索新的培训模式,注重培训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可以博采无为教师进修学校和霍山教师进修学校两家之长,采取计算机网络远程培训和短期集中培训两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远程培训通过“训前导学-自主学习(视频课程观看)-作业反思-网上互动-培训日志-培训调查”的方式进行;集中培训通过“组建教师团队-集体备课-问题指导-集中研讨-培训总结”的方式进行。面对教育新的发展形势,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集师资培训、教研教改、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和网络信息服务于一身,走以科研为先导、教研教改为依托,多层次、多渠道探索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的新路子。

总之,我们在学习和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必须因校制宜,通过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创新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秀,不断促进教师进修学校可持续发展,力争近期内争创国家级示范教师培训机构。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6】

9月15日,我们小记者团又组织我们参观“钱学森图书馆”。一来到图书馆,它的建筑特别吸引我的眼球。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钱学森的草稿和名字,还有一个倒着的红色金字塔。走进了才知道那红色的金字塔是钱学森爷爷的笔记。这样的展示让人眼前一亮,让人难忘。

馆内展示了钱学森爷爷的生平事迹。一件件的展品无不叫人震撼。在我印象里有两件展品令我颇有感触。一件是玻璃窗展示的所有手稿。有人可能说手稿有什么感触。可钱学森爷爷的手稿深深地打动我、吸引我们、感染我们。他的手稿很整洁,几乎没有一个错字,书写的很认真,连标点这种小细节都不放过。最震撼的是一份考卷,考题他全做对,可最后批改成绩为96分,因为一个公式的下标漏标,连老师都没批改出来,还是他自己发现的,可见他做事情的认真程度。钱学森爷爷是我国杰出的爱国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等等,我想这些荣誉和他做事的态度有很大关系。第二件是书架上陈列的一本本书籍。这可不是一本两本,那是两面墙。而讲解员介绍说这只是钱学森爷爷看的一部分书,太让人震撼了。书的类型之广,有政治,有物理等。总结下来钱学森爷爷是个做事一丝不苟,努力勤奋的人,而且还是个热爱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人。

通过这次参观,想到我平时在做数学题时,老是加看成减、减看成加;读语文课文时,不是添字,就是漏字,妈妈说我有点小迷糊,而且还没有信手看书的好习惯,这些似乎和钱爷爷的学习习惯差太多了,我在学习上一定要加把劲,从钱学森爷爷做事的一丝不苟、勤奋努力的精神学起。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7】

那天,我们参观培智学校。我说了一个故事,引起老师的兴趣。大意是,有一位老师班上有一位残疾孩子。有的小朋友很天真的问老师:“为什么他长得和我们不一样?”老师想了想,就在班会上当着全班的面,作如下解释:每个孩子都好像是一粒苹果;上帝都在他们身上要咬一口;而这位小朋友他是那么甜,那么圆,上帝就忍不住多咬了一口。

培智的孩子就是极其可爱的一群孩子,他们是不是就是被上帝多要了一口的苹果呢?

没有到校园的时候,我也有一些恐怖的联想。会不会这里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好像精神病院,随时我们会遭受肢体的冲撞呢。可是来到培智,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地上课。音乐课也好,体育课也好,书法治疗课也好,孩子们的表现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他们当中有的孩子非常聪明,能够对上节奏进行肢体的摆动;能够听懂老师的鼓点,进行队形的转换;甚至能够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书法治疗课上,我拍摄以一些孩子们现场的书法作品,运笔很有力度,而且描红得相当棒。体育课上,我们一边看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跑步做游戏,一边听以为培智学校的老师给我们做讲解。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发现,这些老师懂得真多呀。他能说出每一个孩子的具体的,细微的长处和短处,能够了解孩子的病情的发生和发展。他像个医生一样,而这些孩子也确实都是病人。所以我觉得,他们的专业素养非常了得,值得我们敬佩。

座谈会上,很多老师都谈到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认为这里的老师除了要在智力上付出,更要在体例上做付出;有的老师说,自己的孩子如果这样,自己也会烦,而这里的老师却表现得相当有耐心,令人敬佩;培智学校的老师也谈了自己在从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有些感受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因此,我们要知足。教着一群智力正常的孩子,不应该有抱怨;而且敬业精神也应该更上一层楼。我的感受还要多一层,就是我敏于思,却讷于言。写一写可以,真让我代表英语组发言,那叫一个困难呐。什么时候自己能够说得那么好就好了。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8】

有一种树,生长在悬崖峭壁上,但依然高耸挺拔;有一颗种子,播撒在坚硬的石缝里,却仍旧破石而出;还有一群人,没有正常的生理机能,可是他们健康而又快乐地生活着,并且创造着生命中的奇迹。

周五下午,大队辅导员带领我们到辅读学校学校参观,刚一步入校门,身边就有一种很特别的气息围绕在身边,校园里虽然很安静。这不像普通学校有朗朗的读书声,但这里却有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这是一个独特的多彩世界,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和手中的画笔,描绘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他们用纯洁的心灵和我们架起沟通的桥梁,有一种更强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触动着我们的心弦。

通过与学员的对话,我深为辅读学校的学生们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所震撼。

这些特殊的孩子们,他们无法像我们这样,但他们没有因此抛弃自己,而是迎难而上,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各种困难,用乐观的生活态度化解一切不如意,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奋斗向世人证明:我能行!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能够更出色,更成功。他们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试想把他们这种精神注入到我们每名学生的心底,我们的成绩将大幅度上升。我们要不断发展自己,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看到这些,我感到我们很幸福,上天给了我们明亮的眼睛和无穷无尽的知识。

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的参观活动中,带给我的是无尽的震撼和感慨。这些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身残志坚,永不言败。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好好学习,应该像他们那样拥有一颗进取心、责任心!

郑州市二七区陇西小学五年级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9】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一睹了石镜小学的风采,果然,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走进石镜小学,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大门:一块深红色的巨大石碑上,镀着“临安石镜小学”几个镀金大字。向左看,有一排气派的伸缩门,高大约有1.6米。

走进大门,一眼就能望见一幢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中间凸起,两边凹进,造型奇特。教学楼一共有四层,表面贴着粉色瓷砖,一部分窗户是扇形的。第二层的外墙上写着“共创品质石镜,共建和谐校园”几个红色大字。

教学楼左边的围墙上有着各种主题的版块、海报。最引人注目的是镀金的“以石为镜,正身立人”这几个字了。

走进教学楼,向左看,就能一睹教师们的风采。右边是石镜小学曾经的辉煌事迹和各种荣誉奖牌。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润园”——石镜小学的明珠。润园中心是一个不规则的池塘。围绕池塘的是古色古香的太湖石。池子里有许多金鱼: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白相间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其中,我最爱的是那条金色的鲤鱼。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白色的鱼鳍舞动着,嘴边两条须使他显得更帅气,像是一位高傲的王子,在水中舞剑。

池塘的一边,坐落着一座由太湖石堆积成的假山,假山上有着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洞,看起来妙趣横生。

假山被郁郁葱葱的植物包围,给静穆的假山添了不少生气。池塘周围有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有黄色的腊梅,有花苞像子弹的玉兰树,爱睡懒觉的柳树……那亭亭玉立的茶花更是惹人喜爱,一个个花苞,像一群小姑娘,露出羞涩的笑脸。

当我们还沉浸在美景中,老师却已跨过马路,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回去。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10】

我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校史室。校史室里的物品和文字资料,让我知道了学校曾经的辉煌,这些辉煌业绩,是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让我感觉走进了爱的天堂。

推开校史室的大门,踏着鲜红的地毯,觉得庄严而神圣。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木质屏风和一顶顶崭新的橱柜,它们就像一位端庄的少女,在无声地讲述着学校的百年沧桑与辉煌。我轻轻地走到橱柜前,橱柜里摆放着很多老师写的教学日记,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流淌着老师对学生的爱。看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施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当我们做错事情时,她都会先原谅我们一次,并且告诉我们下次不要再犯了。施老师给我们的每一丝微笑,每一句话语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每次晨读的时候她总是比我们来得早,有些同学来迟了没听到她讲的内容,她总会在下了课的时候给这些同学再讲一遍。她上的课总是那么有趣,让我百听不厌。当我们上课开小差时,他会说一些有趣的话题,让我们开心一下,让我们在语文课上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时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或做错了作业,施老师从不打骂,总是耐心地教……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看完老师的日记,我被“世纪辉煌”里的图片吸引住了。里面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了百年来我们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许许多多栋梁之才。他们中有国家干部、医生、教授……各行各业的人才数不胜数。“今日盛况”中那一幅幅鲜活的图片,那一行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学校师生今天的生机与活力!是呀,现在的信丰一小可漂亮了,校园里有芳香扑鼻的花和绿油油的草,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和整洁的操场,还有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在这么美丽的学校学习,我感到多么的幸福啊!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学校令人瞩目的成就而骄傲,更为她更加辉煌的明天而自豪。“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我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爱,更不会忘记自己成长的摇篮——信丰县第一小学!

参观学校观后感【篇11】

南京大学(简称:南大)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1]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首先,我看见大门上的八字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八字校训,不仅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易于传记,而且端庄大气,寓意深刻,富有哲理。“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将“诚朴雄伟”与“励学敦行”两句合为一起,既反映了南京大学的优良传统与特色,又能体现学校办学的理想追求和实现途径。八字校训既各自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

我继续往里面走,这时,一栋大楼出现在我的眼前,是教学楼。穿过一条林荫小道后一所古代建筑出现了,是生命研究所。然后我又参观了几所建筑,比如:体育馆、大操场、校史博物馆等。有人说要把南京大学所有建筑全参观一遍,要花一天的时间,因为光北园就有86所建筑,南园有50所。哇!南京大学还真是大呀!

南大标准色为紫色(南大紫),无正式校色。中央大学时校色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据传统当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典雅、庄穆、高贵、浪漫,金色象征辉煌、光明、灵气、智慧,青色代表活力、自由、健康、纯朴、坚韧、清雅。紫金合于学校所在名山紫金山,青合于学校之象征树松。

南京大学,真是一所百年名校。

参观学校观后感900字精选6篇


读后感大全相关栏目推荐:“参观学校观后感”。

看电影是情节和思维互动的过程。看完一部电影后,我们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撰写观后感,就是把我们对作品的想法和见解记录下来,写一篇观后感,就能够所有的感动都有所抒,发,有关作品什么样的观后感值得我们学习呢?经过搜索整理,读后感大全为你呈现“参观学校观后感”,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1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一睹了石镜小学的风采,果然,不愧是历史悠久的名校。

走进石镜小学,映入眼帘的是雄伟的大门:一块深红色的巨大石碑上,镀着“临安石镜小学”几个镀金大字。向左看,有一排气派的伸缩门,高大约有1.6米。

走进大门,一眼就能望见一幢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中间凸起,两边凹进,造型奇特。教学楼一共有四层,表面贴着粉色瓷砖,一部分窗户是扇形的。第二层的外墙上写着“共创品质石镜,共建和谐校园”几个红色大字。

教学楼左边的围墙上有着各种主题的版块、海报。最引人注目的是镀金的“以石为镜,正身立人”这几个字了。

走进教学楼,向左看,就能一睹教师们的风采。右边是石镜小学曾经的辉煌事迹和各种荣誉奖牌。

穿过长廊,就来到了“润园”——石镜小学的明珠。润园中心是一个不规则的池塘。围绕池塘的是古色古香的太湖石。池子里有许多金鱼: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白相间的……大小不同,颜色各异。其中,我最爱的是那条金色的鲤鱼。金色的鳞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白色的鱼鳍舞动着,嘴边两条须使他显得更帅气,像是一位高傲的王子,在水中舞剑。

池塘的一边,坐落着一座由太湖石堆积成的假山,假山上有着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洞,看起来妙趣横生。

假山被郁郁葱葱的植物包围,给静穆的假山添了不少生气。池塘周围有着各式各样的植物,有黄色的腊梅,有花苞像子弹的玉兰树,爱睡懒觉的柳树……那亭亭玉立的茶花更是惹人喜爱,一个个花苞,像一群小姑娘,露出羞涩的笑脸。

当我们还沉浸在美景中,老师却已跨过马路,向我们招手,示意我们回去。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2

星期五,下午1:30分,我们天元小学一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起参观了唐山市科技馆。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科技馆门,我的眼睛真是目不暇接,都不够看了,这里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比如:模拟驾驶、激光音乐、神奇的魔术表演等等,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既有看的,也有动手参与的。最有趣的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一个水池和一个悬空的水龙头组成的,水龙头看似没有任何连接管道,可是他不停地往外流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其实,水池子底下有台抽水机,抽水机通过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池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被抽到水龙头里在流下来,流下来的水遮住了玻璃管,这样不断地有水从悬空的水龙头里流下来却找不到水来自何处。

科技馆的二层,我最喜欢"时光隧道",它其实就是外面有360°的显示屏,显示的是许许多多橙色的顺时针转动,一走进去,里面天旋地转,好似人在转动似的,像是进了美丽的童画世界一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神秘的小怪屋,进去之后感觉人总是在倾斜着的,有一种快要跌倒的感觉,真是奇妙。

走进科技馆三层,我发现在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的图片,看见了人从受精卵长到胎儿的一系列图片,哦,原来我是这样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了。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创新超前的科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和心灵感受所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去领先。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通过钻研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来的。

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科学的伟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3

12日早上到凤凰山小学时,迎接我们的是学生代表,带领我们参观校园,向我们做学校的介绍,他们那流利的语言,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得了所有老师的啧啧称赞。

凤凰山小学的规模并不是很大,一走进校园,我们就感受到了浓厚的课改气息。教学楼前的展板都是学校各种活动的剪影以及学校所取得的成绩。走廊上、橱窗里都是师生作品展示。走进每个教室,精心的布置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每个角落,每面墙壁都分成了固定的板块,每个板块都张贴着相关的内容,比如中队角、心愿树、行为规范记录表、学生风采展示栏等,真正做到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接着我们深入各班听课,这次听课与平常听课的不同之处:

一、老师不是坐着听课,而是可以在教室里随意走动,随时观察了解不同的学习小组的活动及展示情况。

二、听课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让老师们震动。他们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利用导学案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课前自学、课前分工、课中的小展示和大展示、小结、当堂测试这六个环节,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从分配到任务后就都自发地积极地去完成,在这期间,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心态,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听讲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研究者、参与者,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敢说、能说、投入专注,课堂氛围民主、宽松、和谐、竞争合作。学生全员参与学习,使学生学习更投入更专注,使学生的展示、交流范围大大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更充分。课堂中反映出学生阳光、自信、大胆、沟通表达、合作探究和自我学习能力都非常强。

三、老师的讲解不超过八分钟,整堂课都是学生在“动”,老师只是巡视,偶尔评价一下。

听课结束之后,我们还听了教导主任给大家做了导学案的编制和运用,详细地介绍了凤凰山小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情况和经验,让我们对他们教改的理念和“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背后的系列配套工程如从小组-班级-学校的评价体系都有了更好的了解。最后跟上课的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我们提出的困惑,他们都耐心地给予解答。

这次安吉之行,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所学校浓浓的文化气息,更感受到了真正以生为本的教育魅力。当学生作为知识的探究者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将以自己的好奇、想象、智慧和行动让我们为之惊奇。这对我们每一位教师触动都很大,我们将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努力探索出适合我们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4

在这槐花飘香,暖阳当空的午后,临河三小迎来了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

这次由老师、学生、家长参与的家长会主要以参观的形式进行。我们主要参观了伯乐楼、启智楼、行知楼,还有“杏园”。参观结束以后,我想:每一个人肯定都感受到了学校的书香特色和陶艺特色!也被老师“一切为了孩子”的教学理念而深深感动!

进入校园首先参观的是伯乐楼,此楼起名伯乐的原因是:希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都能做伯乐,体现我校“培贤育英、人尽其才”的育人观。大家轻步慢移于陶艺博物馆,这里的手工陶瓷样式多种多样,色彩明丽,看得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其中我认为最精美的是一个葫芦形瓷罐,瓷罐线条圆润,葫芦底部,两个孩子正在嬉戏玩耍,那表情惟妙惟肖,我仿佛听到了他们“嘻嘻”的笑声……

来到尼尔斯绘本馆,环境温馨舒适,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了。这里的壁画十分可爱,我看到一个憨态可鞠的小熊坐在河边,歪着头看着我。还有赶鹅的少年尼尔斯,他是我们校园的吉祥娃,他骑着大白鹅在空中飞翔,鸟瞰村庄,河流,山川……和我招手。绘本馆里的好书琳琅满目,各种各样,有的是学生们自制的手工绘本,有的是大家收集的,还有一些小说,内容丰富多彩,每一本都让我爱不释手,真想把这些书全部读一遍!通过阅读这样的高贵行为,可以促使我们成为“爱读书,好口才”的学生呢!

从启智楼出来,我们参观了悦品居、惜膳厅、悦品园。悦品居是学生宿舍。悦品园是我们学校的幼儿园。惜膳厅教育学生们珍惜粮食,明白一饭一粥,来之不易。

走出校园,清风拂面,我为自己有这样一个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学习环境而感到庆幸,为自己有这样素质优良的老师而荣幸。我由衷地吐露心声:三小,我以你为荣;我爱你,母校。相信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悦品好少年,相信我们的每位老师都会桃李满天下,相信我们的学校能够实现“人文学校,魅力三小”的办学愿望!

我爱我们的学校。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5

我怀着好奇而又激动的心情参观了校史室。校史室里的物品和文字资料,让我知道了学校曾经的辉煌,这些辉煌业绩,是老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让我感觉走进了爱的天堂。

推开校史室的大门,踏着鲜红的地毯,觉得庄严而神圣。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块木质屏风和一顶顶崭新的橱柜,它们就像一位端庄的少女,在无声地讲述着学校的百年沧桑与辉煌。我轻轻地走到橱柜前,橱柜里摆放着很多老师写的教学日记,日记里的每一个字都流淌着老师对学生的爱。看着那一个个感人的教育故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施老师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当我们做错事情时,她都会先原谅我们一次,并且告诉我们下次不要再犯了。施老师给我们的每一丝微笑,每一句话语都给了我们极大的`鼓励。每次晨读的时候她总是比我们来得早,有些同学来迟了没听到她讲的内容,她总会在下了课的时候给这些同学再讲一遍。她上的课总是那么有趣,让我百听不厌。当我们上课开小差时,他会说一些有趣的话题,让我们开心一下,让我们在语文课上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时同学回答不出问题或做错了作业,施老师从不打骂,总是耐心地教……同学们都很喜欢她。

看完老师的日记,我被“世纪辉煌”里的图片吸引住了。里面的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记录了百年来我们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许许多多栋梁之才。他们中有国家干部、医生、教授……各行各业的人才数不胜数。“今日盛况”中那一幅幅鲜活的图片,那一行行生动的文字,展示了学校师生今天的生机与活力!是呀,现在的信丰一小可漂亮了,校园里有芳香扑鼻的花和绿油油的草,有高大雄伟的教学楼和整洁的操场,还有图书室、电脑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在这么美丽的学校学习,我感到多么的幸福啊!

参观结束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为学校令人瞩目的成就而骄傲,更为她更加辉煌的明天而自豪。“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我长大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老师对我的关爱,更不会忘记自己成长的摇篮——信丰县第一小学!

参观学校观后感 篇6

参加“十二五”瑞安市首届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以来,我们分别去了龙港四小、新纪元学校、泰顺和温州育英等学校进行考察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校园风貌,聆听了学校经验介绍,学习了学校教育教学、校园文化创建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切实感受到了这几所学校先进的办学理念、浓厚的校园文化及丰硕的办学成果。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特色办学引发新思考。

xx年11月24日,我们一行人赴龙港四小教育集团进行考察学习,听取了陈广东校长的报告,我深感受益匪浅,体会良多。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虽然学校有77个教学班,学生很多,但能通过坚持“特色办学”,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教育名牌。龙港四小经历多年的摸索和总结,创建了经典诵读、艺术教育、英语教育等学校品牌,这所学校无疑是成功的学校,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打响了自己的品牌。由此我想到,学校其实只需要打造一个特色品牌就可以成就一方新天地,像我们一提“尊重教育”,马上就想到安阳实验小学;一说“寓言教学”就会想起红旗实验小学一样,它们就是有了特色,而我们众多学校其实是没有什么特色的,如何特色办学和怎样特色办学将成为今后我们思考和追求的话题。

二、校园文化感受高品位。

考察温州育英学校的时候,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所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该学校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学生书吧、生化实验室、学校菜园、科学实验基地等让我们记忆犹新。李校长的《育英赋》,正副校长一个写词一个谱曲写校歌,校长如此有才,也让我印象深刻。我想,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做一个读书人,文化人;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反观自己的学校,感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缺乏,这也是下阶段我要努力的目标。

虽然考察时间很短暂,然而这几所学校给我们的启发都是很大的、是长远的。感谢王老师和进修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开阔视野、转变观念、重新定位、深入思考的机会,也相信大家都会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这次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然较短,但收获甚大,既加深了我对学校构建校园文化的认识,也使我在以后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时有更加明确的思考和指引。

参观学校科技展观后感精选3篇


在生活中有空看一看电影已经是很习以为常的事情,观看了一个作品之后总是会有满满的内心感悟,此时就应该选择写一份观后感,来珍藏心里的感动。写观后感可以锻炼我们的写作水平。你写过作品的观后感吗?我们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参观学校科技展观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参观学校科技展观后感(篇1)

星期五,下午1:30分,我们天元小学一年级一班全体师生一起参观了唐山市科技馆。在那里我开阔了眼界,学习到了许多科学知识,我真是开心极了。

一进科技馆门,我的眼睛真是目不暇接,都不够看了,这里有好多好玩好看的东西,比如:模拟驾驶、激光音乐、神奇的魔术表演等等,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既有看的,也有动手参与的。最有趣的是无源之水,它是由一个水池和一个悬空的水龙头组成的,水龙头看似没有任何连接管道,可是他不停地往外流水,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是让我来揭开它的奥秘吧!其实,水池子底下有台抽水机,抽水机通过一根透明的玻璃管与水龙头相连,池子里的水通过玻璃管被抽到水龙头里在流下来,流下来的水遮住了玻璃管,这样不断地有水从悬空的水龙头里流下来却找不到水来自何处。

科技馆的二层,我最喜欢"时光隧道",它其实就是外面有360°的显示屏,显示的是许许多多橙色的顺时针转动,一走进去,里面天旋地转,好似人在转动似的,像是进了美丽的童画世界一样。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神秘的小怪屋,进去之后感觉人总是在倾斜着的,有一种快要跌倒的感觉,真是奇妙。

走进科技馆三层,我发现在墙壁上张贴着许多的图片,看见了人从受精卵长到胎儿的一系列图片,哦,原来我是这样从妈妈的肚子里长大了。

这次参观,让我学到了课本上从未学到过的知识,亲眼看到了创新超前的科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爱好科技的人用心观察生活,用智慧和心灵感受所创造的成果。我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像他们一样用心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探索科学奥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去领先。科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相信通过钻研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也能创造出新的科技作品来的。

这次科技馆之旅让我领略到了人发展的奥秘、科学的伟大,我一定好好学习,不断探索新知识。

参观学校科技展观后感(篇2)

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上海科技馆。

科技馆座落于上海浦东,地铁载着我一颗兴致勃勃的心一路把我送往上海科技馆站。刚一出地铁站口,一座宏伟壮观的扇形大楼就把我的视线吸引了过去,这座大楼的中心是一个玻璃大球体,球的两旁向外伸展着两座扇形楼房,像是球上长出了两只大翅膀,大楼的正面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散放出灿烂的光彩,这就是上海科技馆。

今天参观的人可真多呀!我随着人流来到科技馆生物万象区,刚跨进区内,哇!眼前的美景让我惊呆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展现在我的眼前。我们一边漫步在高山流水下,一边观看着热带雨林植物,耳边还不时传来叽叽喳喳的小鸟歌唱声,使我尽情领悟到丰富多彩的生命现象,让我仿佛进入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区。

离开了生物万象,去了机器人世界展区,咦!这里哪里传来钢琴曲,我闻声放眼望去,原来是机器人音乐家正在有声有色地尽情为大家演奏,太美妙了!你看,那边的机器人更棒着呢!它正专心致志的跟一位小朋友下棋,看着那位小朋友满脸焦急、大汗淋漓的样子,我想,他肯定已斗不过机器人了。这里的机器人真多呀!

不过,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机器人剧场,它们个个都穿着漂亮的衣裙,头上带着时尚的帽子,手上还撑着一把小花伞,正随着音乐翩翩起舞,远远望去真像一群俊俏的小姑娘。穿过机器人世界,我们又去参观了信息时代、探索之光,宇宙天地……这次参观不但让我愉快地过上了一天,更让我开阔了眼界,了解到我们身边存在的各种科学奥秘,使我懂得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学为我们作出更大的贡献。你没和机器人比赛魔方呀,真可惜。

参观学校科技展观后感(篇3)

今天是校外教学的日子,我们的目的地是科学教育馆。一大早,同学满面春风、窃窃私语,喜形于色,我也感染了这种氛围。

科教馆的建筑雄伟,四周宽阔,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一进入大厅,我张嘴抬头看了一圈,心中吶喊:”哇!好大啊!”

首先由李老师为本班解说人体奥秘,我印象最深的是玻璃人──玛丽。我看到身体透明的玛莉,身上的血管有三种颜色,各代表动脉、静脉和微血管,密密麻麻布满 全身,我顿时觉得人体的构造真的很奥秘,是一座复杂的厂房,这是父母所赐,要好好珍惜,更要感谢它二十四小时7-11替我工作,才有健康的我。

七楼是魔术展示区,可以动手操作,玩过后才知道它跟科学有关,难怪魔术也可以摆在科教馆。而魔术秀更是大家的最爱,魔术师一下子变出鸽子,一下子从口中拉 出彩带,赢得如雷的掌声。更神奇的是一千元变成两百元,让提供一千元的观众(刚好是本班的吴爸爸)瞬间损失了八百元,我们同学都替他打抱不平与不舍,可是 吴爸爸却”老神在在”(闽南语发音),丝毫无不悦的表情。最后两百元再变回一千元时,本班的欢呼声最大。当魔术师再度要借手机时,全场鸦雀无声,场面一度 荡到谷底,我们吴爸爸又举手甚至拿出手机,很多同学都说:”不可以,不可以”,但是吴爸爸还是拔刀相助,泡入水中的手机竟然毫发无伤,真是神奇。魔术虽然 可以娱乐人,但是千万不可以拿来骗人喔!

另外有一间倾斜屋,进去总是站不稳,出来就头晕眼花,非常不舒服,但是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动着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进去,我也尝试调整各种站姿前进,想找出不晕的方法,因为时间不够,我还未测出。下次家人带我去时,我一定要测它千百回,不信找不出线索。

今天的校外教学让我的科学知识增长不少,也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希望能再来探索其它几区,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好期待喔!

美术馆参观后感(9篇)


和书一样,观看电影或者视频也可促进人的成长,那些情节不断地触动着我们的思维,欣赏了作品以后,光有零星的思索还不够,这时需要认真地写一篇观后感。写观后感可以提升我们的思考和写作能力。应该怎么写好一篇的观后感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美术馆参观后感(9篇),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1)

暑假里,我们来到拓福美术馆,参观了第二届亚洲漆艺展。在这里,我们不仅观赏了精美的漆艺作品,还学习了丰富的漆艺知识。

讲解员首先为我们系统讲解了漆器的知识:从原材料“大漆”的采割,到漆器的发展、分类和技法等。原来,漆艺的历史居然比汉字还要古老呢,而且足迹遍布全球,真是大开眼界!

“生漆是从漆树上割下来的白色乳胶状汁液,经过纱布过滤杂质,再加入各种天然矿物颜料,就形成了制作漆器的五彩缤纷的天然涂料,无毒无害,还具有特殊的漆香味呢。”讲解员娓娓道来,“你们知道吗?最早漆器的用途是防腐,现代它已逐渐演化为一门艺术,更注重审美及工艺。”

介绍完了漆器制作工艺,讲解员又带领我们来到了展厅。进入展厅,我们立刻被琳琅满目的漆艺展品吸引住了:一件件工艺精美的漆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漆画映入我们的眼帘,令人目不暇接。

“现代漆艺分为平涂、镶嵌和指绘等形式,这件展品巧妙结合了这几种创作形式,采用了脱胎、贴蛋壳和螺钿镶嵌等漆工艺;颜色的层次感来自于漆料的多层覆盖。”讲解员眉飞色舞补充道,“由于材料与工艺复杂,完成一件漆艺作品少则需要三个多月,多的长达一两年哩!”真没想到,每件漆艺作品,无不凝聚着漆艺师的智慧与心血。我们凑近展品,仔细端详每个图案,谁也不忍伸手触摸,生怕划伤了它。

聆听着讲解,我们一路观赏了各式各样的漆艺展品,有美轮美奂的漆茶具,有精巧细致的漆文具、漆首饰、漆香具等,还有典雅实用的漆家具。最吸引我们的就得数栩栩如生的漆画了:你瞧,越南大师的《两姐妹》,身着民族服饰的两姐妹正弹奏民乐,温婉随和的神态与古典式的背景相得益彰;韩国大师的《岛系列》以绿色为背景,三角形代表小岛,简约风格中透着清新与自然……

最后我们来到福州工艺美术大师黄文华的脱胎漆器瓶《空》前,讲解员为我们揭示了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原来“脱胎”是以泥土、石膏等制成坯胎,然后用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留下漆布器型,再经过上灰底,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了。哈,还真是脱胎换骨了,看来福州三宝之首真不是浪得虚名呢!

真希望福州的脱胎漆器工艺能够传承下去,也期待着漆艺能够走出艺术馆,“飞入寻常百姓家”!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2)

在星期三(20xx—12—30)的下午,崔老师带我到龙美术馆去看展览,陪同的还有潘老师,两位同学和我们的母亲。

首先,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这个展厅是刘韡的个展“散场”,这是刘韡在20xx年这个人类最近历史的特殊时刻,对过往世界的回顾与思考,包括装置、雕塑和绘画等作品。这个展厅的基本颜色是灰色、水泥色,不会让人感受到视觉疲劳。这个展厅又宽又高,没法一下子看到空间的全貌,有一些空间的阻碍,空间的最高处还有一些弧度,有一种冲突、交错的感觉。

我们第一眼看到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有一个巨大的黑色正方体,大约有十米高,它下面的一个角垫在一块小钢板上,上面的几个角被几根钢丝绳吊着。它表示的意义是一侧走向大地,另一侧通向宇宙。这个空间装置的名字叫《暗物质》,我觉得它很有创意和新意,我围绕着它走了一圈,观察到它的特点是它有黑灰颜色深浅的变化,它着地的那个角是往上斜着的,在不同的角度看到了有不同的面和不同的阴影,我感觉它像一个魔方。

接着,我们看到这个展览中体量最大的空间装置,叫《1098。1吨沙漠》。实际上它是个空心的,并没有1098。1吨沙子,它是用很高的玻璃固定住,中间是空的,用很多沙子铺满顶部和周边,让人感觉整个空间都是沙子。这里的'沙子和我们家的院子里看到的沙子一样,它在这个空间展览有什么意义呢?因为在艺术的空间里,可以给民众有一种启发。这个沙子在作者的介绍当中,是为了将观众的视野引向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及文化冲突的核心地带,中东、非洲或中亚,并由此引出土地、资本主义、殖民、贸易乃至气候问题的关注。黄沙代表文化和符号,沙子本身没有特殊,是它在今天的语境和国际局势这下,有特别的意义。关键是艺术家并没有用一小盆沙子,放在这样一个空间里。艺术家很善于利用这个艺术品的体量,给人感受上的更新。因为一个大体量的东西,一定会和人产生关系。如果它和我们一样高,我们会有一种平视的态度,如果它和我们是一个渺小和硕大的关系,我们就会重新反思我们在空间中的关系。

之后,我们来到另一个展厅,我印象最深的是梁绍基的白色蚕丝作品,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在地板上放着一架断成两截的古老的水车,水车上包裹着蚕丝和蚕茧;另一部分,是挂在墙上的三幅蚕茧吐丝的“地图”。水车是一种古老的提水灌溉工具,就是用脚踩在踏板上,带动齿轮转动,将水灌溉到田里去。水车代表一种苦涩的耕种和生产方法,也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展厅的这架水车,全身被蚕丝包裹住,它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概念。这里没有时间的标注,也没有钟表,那时间是怎么体现出来的呢?从蚕到茧,再从茧中拉出丝,这个过程很缓慢,再把整个水车包裹住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里的蚕和水是一种关系,人和水也是一种关系。但人在这里是缺席的,水车作为一个劳动工具,存在的意义是运送水。它现在不运送水了,它脱离了历史的环境和语境,来到这里作为展览物放在这里,有了它的历史教育意义,虽然没有生产的价值,但仍有历史的价值。我们和它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劳动者和劳动工具的关系。围绕这个作品,我联想到了人和蚕的相似性,蚕从“作茧自缚”到“化茧成蝶”,是一个不懈的自我牺牲和蜕化的过程。从古老的水车到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也是一个中国劳动人民不断思考和创新的过程。

通过这次观展,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精神,就是诚实地表达与反映自己与世界的关系,表达自己与自己的关系,也是一种发现问题并不断求解的过程。也感受到了所谓艺术家的高级在于敢于面对发现问题中带来的痛苦和孤独。好的艺术作品它一定有它的独立的生命力。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3)

前两天,我和妈妈一起了龙美术馆。这个美术馆的环境很幽静,适合静静地观赏。我们去的那天,正好赶上几个新展开幕,有"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展"、"龙雏凤种--龙美术馆藏溥儒书画展"、"新中国的童年记忆--革命题材连环画馆藏展"、我们还参观了"亚洲线索"、"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龙章凤函--龙美术馆中国传统艺术馆藏展"。

我最喜欢的是"革命的时代--延安以来的主题创作展",因为它展出的画中人物都很生动,每幅画都在讲一个故事,而且很多是和军事有关,我很感兴趣。可惜馆内不许拍照,所以没办法和大家分享了。我们整整观赏了两个小时,离馆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本美术馆独有的图画书。我真喜欢这个美术馆!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4)

中国美术馆,真的不算大,只不过是一座楼。但每一层就有十几个展厅,大概有五层常年办展览,要是去参观,一天时间无论如何也转不完。

今天看了三个展览。

第一个是“知一知二之间:卢甫圣艺术展”。卢甫圣,不仅是艺术家,也被称为学者。咱作为外行,只能是看热闹了。画家的风格,似乎有些毕加索,说是抽象派,也写实,比以前看的抽象画有实际的东西,也有人物。有人说,他画的不是具体地外表,而是内心。本人的洞察力有限,即便看到活生生的真人,也不一定能看出他的内心,何况看画上的?也就是说,看他的画,不仅是欣赏,还要仔细地捉摸。

第二个是“生活之美――周波艺术展”。周波的画,完全写实,生动明快,欣赏起来不用费脑子。更让人省心的是,大多数的画都把题目写在了上面,一目了然。

第三个是“天津泥人张彩塑优秀作品进京展”。没想到,仅仅占了一个展厅,是规模最小的一个展览,这里却是观众最多的,甚至有些拥挤。因为人多,找不到拍照的好角度。

三个展览,三个风格,不同的观众人群。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5)

上周六的时候,我们一家和我表哥一家还有我的朋友一家一起去参观了广东美术学院一年一度的毕业画展。

到广美后,我们先吃了午饭,然后就向美术展览馆进军了。一路上,我们兴高采烈,迫不及待地想要去参观了。

我们来到一座大红房子前面,这正是传说中的展览馆,我们几个小孩马上一窝蜂地冲了进去。我们先来到油画展区,里面的油画各式各样,五彩缤纷。我们开始仔细地看了起来,大多数的画我们都看不懂,原来,这就是艺术。最让我难忘的是一幅叫《急症乱投医》的画。画的内容是:在一辆救护车里,一两头猪躺在手术台上,一位护士正在往注射器里吸药;一位脱光膀子的外科大夫正准备给猪做手术,上面还有两个奇怪的机器正在给猪治疗。我想,这幅画的意思应该是:一头猪得了重病,在送外医院的路上已经来不及了,只能乱来。旁边有好几幅画也很奇怪,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的想象力可真好呀!

我们上到了第二层,那里的服装可真多呀。那些衣服都设计得很有趣,看来作者的想象力可真是非凡呀。其中,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一件上面挂满了口袋的衣服。那件衣服全身上下都是口袋,甚至连背后也有。要是穿这种衣服出门的话,可以带好多小东西了。还有一件衣服上面挂满了图形,上面写许多公式,比如九九乘法表。如果穿着它去考试,那就有答案抄了。

第三层分为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家具设计。里面的家具都是一些很常见的东西,但经过作者的大胆想象,就变得与众不同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些小橡胶椅,说是椅子,其实是许多用橡胶做成的食物,比如草莓蛋糕,芝士和面包等。已让人看到就会引起食欲,我第一眼看到时,我还以为可以吃呢!有一些作品旁边放了一个留言本,我在上面写了“太棒了,都能拿去宜家卖了!”谁知,我发现有一个罐子上贴着宜家的标签,看来他还真想卖呀!

另一部分是房屋设计,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应有尽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座别墅,它有三层,也有院子。院子里绿树成荫,但是鸟语花香。虽然它只是个模型,但是还是让我感觉住在里面很爽。这些作品中有一个是俄罗斯学生弄的,搞得像一间西式别墅。还有一些作品是做了很多房子的,而且它们还把地形也做了出来,真厉害啊!如果工程师把那些房子都建出来,那一定很了不起。如果拿去卖的话,一定很快就会抢购一空的。

我在回家的路上,还恋恋不舍地想着那些作品。看来,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为了展览,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6)

在复兴门大桥的东北角,一座七层的豪华建筑物捉地而起,整个建战既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飞据,又有当今技术的产物——大面茶色玻瑞墙壁,再加上建筑底部白色的大理石墙群和周围的花坛,使得整个建筑更加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由于每天上下学都从这里路过,所以总想进去看看,这里面究竟有什么东西。后来听人说这是工艺美术馆。我一想,一定跟王府井的工艺美术服务部差不多,郊是:些很贵的东西,看看也就完了。可是后来,我才知道,这里面陈设的都是建国后制作的高级工艺美术品和一些国宝。于是,我急切盼望着参砚这座我国新时期艺术的殿堂。

里期六下午,我挤出了时间,来到了工艺美术馆,这是第一次试开馆的最后一天。一进大门,便是一个门厅。衬面的琦上高惫看一个巨大的水雕艺术品,上面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大厅中央有一个喻水池,池中有很山,有泉眼,还有高高,贪起的水柱。从大厅往西走,通过一个央道,夹道中央摆放了一个小龙璧。它有四五米长,上面的龙与北海九龙壁上的`龙基本呼致。制作这个小九龙壁运用了包、镶、嵌铲千几十几种技法,还用金、银、炯、锡、石、珍珠、玉等十几种珍责材料。上面的几条龙,颜色形态、动作举止,都各不相同:有的在祥云上极目回首,有的在与别的龙一争夺宝珠,还有的则坐山现虎斗,等着检利哪。沿着夹道往里走,便是展销厅。这里都是做工精细的金银玉器,及艺术品,价值都在千元以上。

在二层展厅,展橱中陈列着一把白色的扇子,乍一看,和普通的扇子没什么区别,只是白扇面上有许多小只点。透过扇子上放的一把放大镜,才看清这乡小黑点原来是一个个小字,一个小字也就一平方毫米大,可笔画清晰,结构匀称,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五楼国宝馆,有非常珍奇的双面绣。从一面看,是两只仙鹤在德戏,从另一面看,却是一只孔雀在松林中展示它那美丽的洞毛,从一边看,是一只十分计人喜欢的金丝猴,转到另一边,却是一只珍希的白色长毛报。这里还有四件用整块天然大玉石雄成的艺术品,被称为四大国宝。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几到这么珍奇,这么丰富的珍宝,这些珍宝都是建国后我国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的。我们新一代,会更加地努力,用一双更勤劳的手,创造出更巨大的财富。

小学生参观美术馆的观后感6

今天下了一场大雪,空气特别清新。下午我和妈妈去参观了美术馆。

美术馆的画可真多呀!还有很多雕塑呢!画的品种也是各种各样,有油画、水墨画、还有漫画等。而最有趣的就要数五层的民间艺术展了。在五层展厅里,有面人、脸谱、还有皮影。我最感兴趣的是皮影。这些皮影做工十分精细,胡子刻得又细又密。那些人物都形态各异,眼睛也很传神。而且颜色五彩缤纷,十分鲜艳。

后来我们参观了四层,四层有许多雕塑。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叫《躲避》的雕塑。雕像上的一位母亲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手上还牵着一个孩子,眼神惊恐,好像正有敌人追来的样子,形态逼真,惟妙惟肖。

今天,我看到了许多的艺术品,真让我大开眼界,留恋忘返!争取下次有机会再去参观。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7)

一天,下着毛毛细雨,我和妈妈参观了上海美术馆。一进展览厅,琳琅满目、惟妙惟肖的画儿一下把我吸引住了。有一幅画名叫《迟到的人》,画面上有一个美丽的少女正在伏案沉思。她穿着黄白相间的纱裙,静静地坐着,她的脚边安静地卧着一只可爱的小狗。这幅画形象逼真,令人浮想联翩。这位美丽的女孩是谁呢?她在想什么?她在等什么人?那个人为什么迟到呢?

再往前走,一幅名叫《雨中》的油画吸引了我的目光。只见两个活力四射的少女冒着倾盆大雨在赶路,她们没带雨具,只好把书包顶在头上挡雨。风雨中,女孩飞奔的脚步溅起了一路的水花。屏住呼吸,闭上眼睛,听!我仿佛听见了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久久地回荡在空气里。还有一幅画名叫《果园的阳光》。画面上,果实累累的果园里,有一位女子正坐在那里歇息。金色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洒在她洁白的纱裙上,洒在滚落一地的水果上。阳光洒满了整个果园,果园里弥漫着一种香甜的秋的气息,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看着这些美丽的画,我都入迷了,我在这些精美的油画前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晚,我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8)

今天终于放晴了,我们一家人去黄浦滨江的无界美术馆玩。妈妈说这里比迪士尼还有趣,我半信半疑。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群柱和漩涡”。走进展厅,仿佛进入一个水世界,墙上地上都是“水”。虽然“水”是投影出来的,但看起来很逼真。我在原地停留了一会儿,脚底就出现一个大漩涡。我走开,漩涡就消失了。不管我怎么走,水流都一直跟着我。我还把手贴在柱子上,本来沿着柱子流下来的水就弹开了。

然后,我们到达“世界”展厅,发现很多繁体的汉字从展厅顶部沿着墙壁滑下来。当我的手碰到字时,字就消失了。它们去哪了呢?原来这些字都变成了相应的画面。比如“海”字,消失之后,在墙上就出现一片淡蓝色而浩瀚的大海。我们碰了好几个字,造出了一个有花草树木、鸟儿、云朵和小动物的世界。每当找到一个新字,我们都非常兴奋;眼看“世界”里的景物越来越多,我们很满足。我还想继续在这玩下去,可是爸爸说前面还有更多精彩的等着我们。

接着我们去参观呼吸灯森林。一进展厅,一大片灯笼似的玻璃灯映入眼帘,有蓝的,有橙的,还有半蓝半橙的。人经过时,灯会慢慢地亮起来;人走开,灯会慢慢地暗下去,就像人在呼吸。

这个美术馆还有很多作品,比如漂亮的水晶空间,奇幻的摩尔世界,壮观的光之雕刻……它们不仅有趣,而且可以和人互动。我很好奇,这里神奇的作品都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

最后,我们在这里参观了快五个小时,走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现在,除了迪士尼,这里也是我非常喜欢的地方之一。

美术馆参观后感(篇9)

合肥首届沙雕艺术展在暑期盛大开幕了!我有幸去参观了这次艺术展. 走进错落有致的沙雕丛林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看着那用无数颗沙粒和沙雕艺术家的心血组成的一座座沙雕,简直是巧夺天工,精致细腻,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细节都雕刻的尽善尽美。像是童年记忆的召唤,让我记起,小时侯,妈妈带我去海边捡贝壳、玩沙子。

在大海边、在阳光下,我用雪浪爬滩的水沫拌着细沙,想堆起一座座美丽的宝塔,可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堆了又散,散了又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失败.此刻,我不得不惊叹这伟大艺术! 那一座座沙雕都有一个个属于自己可爱又好听的名字,比如有:海的女儿、魔兽世界、米老鼠宫殿、qq王国等等......在海的女儿这座沙雕前,我驻步了,凝望着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向我诉说着那篇童话......还有许多世界名胜古迹,如“自由女神”、“埃及金字塔”,走到“自由女神”沙雕像前,我不禁想起了书本上的图片。她是屹立百年的象征美国自由与共和的雕像。现在栩栩如生地屹立在合肥的大地上,她的壮观气势,让我仿佛置身在世界和平的氛围中。 我参观完这些精致的沙雕后,使我感觉到了许多: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就如沙雕一样,没有沙雕艺术家的雕刻,没有沙与沙之间团结的力量,永远都会是一盘散沙,永远也不会成为这么多美丽的沙雕!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大家不团结的话,就会如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 世界上少不了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贵的精神,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他的世界,星的语言——参观特殊学校有感

2013年10月24日上午我在幼稚园的组织下走进了珠海市特殊教育学校。特殊学校离我家不远,散步时经常会路过,但走进这个大门还是第一次。没来之前,在同事那里已有耳闻,虽然做了心理准备,但当第一眼看到向我们冲过来的嘴里咿呀不清的学生,还有扒在围栏里向外张望的孩子,心里还是咯噔一下。这里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被人们遗忘的角落,如果没有单位组织这样的参观学习,可能我无法近距离的接触这些“星星的孩子”。

我跟的班级是小学一年级启智班,印象最深的是四个姓朱的孩子,她们在家园联系栏里父母联系方式中留的都是同一个电话,他们穿着一样的鞋子,有着不同的问题。我想“他们难道是兄弟姐妹吗?那这个家庭真的是太不幸了。”后来了解到他们是珠海福利院过来的孩子,福利院的孩子都姓朱;班里有个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上课时前半段一直在晃头,后半段就咬衣服。下课时班主任陈老师摸摸他的脸说他很可爱的。我也学着陈老师的样子摸摸他的头他的脸,他一下子就扑过来倒在我手臂上,说实话心里有点怕,但我觉得那应该是他示好的一种方式,我微笑着慢慢扶他坐好。学校里大部分孩子都很热情,主动要跟我们握手,还拉着我们进他的教室。我们看了普通班和重症班,得知他们无论康复的怎样,在18岁就必须要毕业了,这是我们不想听到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

这里的老师年轻、稳重,看起来都是和我们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但从事的却是比我们付出更多耐心与爱的工作。我感触很深一点是:在这里的课堂,老师就是一台独角戏,老师的提问一定要走下来面对面的对着每一个孩子,重复自己说过一遍又一遍的话,还要面对随时出现的突发状况,师生互动少之又少,老师注定是孤独的演绎者。

这次参观,我感触良多。看了这些孩子,我为他们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希望他们在这样专业的学校能够得到康复与进步,同时我对自己的工作内容与环境感到满足,更想去关爱班级里每日朝夕相处、健康可爱的孩子,强烈的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通过这次活动,我也了解、关注到社会上还有这样一个群体,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理解、关爱他们,我想说:“每一朵花都美,真的。”

学校参观焦裕禄纪念馆观后感1000字


7月22日骄阳似火,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萧县教师进修学校党支部一行23人,在支部书记纵锐带领下,沿连霍高速直奔兰考县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天边白云悠悠,田野绿色一望无际,树木郁郁葱葱,高压电线从远处延伸而来一掠而过又消失于天际。

上午近11时,来到焦裕禄烈士纪念园,广场中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耸立,周围苍松翠柏,正面镌刻着毛泽东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烈士墓用汉白玉长条石砌成,刻有“焦裕禄烈士之墓”,毛泽东主席的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题字遒劲有力。广场周围是松柏花草,外面是泡桐树林。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焦裕禄烈士墓,并重温入党誓词。

岁月流逝,烈士始终不曾远去。跟随讲解员的指引,一件件饱经风霜的物品,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图片,一个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再现了当年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治理“三害”(内涝、风沙、盐碱)的震撼场景,再现了焦裕禄当年访贫问苦、心系群众的工作场景,诠释了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两袖清风的一生。

60年代初,焦裕禄在兰考任县委书记时,全县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粮食短缺,为了解决乡亲们衣食温饱,尽快改变兰考的贫困面貌,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不畏困难,艰苦奋斗,同内涝、风沙、盐碱三大灾害顽强地斗争。

他说:“拼着老命大干一场,彻底改变兰考面貌”,焦裕禄同志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全县120个生产队,跋涉2000多公里,查清了全县84个风口、1600个沙丘和大小河流。

他以冲天豪情谱写了一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心里装着的是36万兰考人民的疾苦,他始终保持着公仆本色,忘我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然惦记着风沙的治理,他说“我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

在纪念馆的每一处,大家或驻足观看、或认真聆听、或低头沉思、或神情凝重,深切感怀焦裕禄同志的崇高品质、伟大精神。

此次现场教育活动给党员干部上了一堂生动难忘的党课,学习弘扬焦裕禄同志“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公仆情怀与实事求是的作风,以及“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

[精]知青观后感范文(集锦8篇)


根据您的要求,栏目小编为您整理了知青观后感范文。不同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影片,观赏作品时思维不断跳跃,感想不断变化。此时我们更应该选择为自己撰写一份观后感,观后感如同其字面意思,观看电影后获得的感想和感悟。欢迎大家参阅本文!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1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700字:

书中23个人19篇采访实录,透过他们的回忆,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酸甜苦辣的青春。也许有人会感慨: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我却觉得,虽然七年知青岁月磨练了他,让他“系上了人生的第一颗纽扣”,但最重要的是在这一段人生际遇里,他没有消沉应付,而是顽强地寻找和实现人生的意义。就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讲话时曾提到“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七年?对于志存高远、想要做一番事业的习近平总书记来说,下乡插队的这些时光,内心曾经历过怎样的百转千回,我想象不到。但我想,书的陪伴一定给了他很多慰藉。书中有一个细节,36年后,习近平依然保存着当年同队知青离开时留给他的书。他坚持看书学习,并想着法儿的用自己所学,改善村民的生活、提高生产。他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于是,他带领梁家河的村民修淤地坝、办沼气、打水井……至今那口水井仍是梁家河的水源。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乡镇干部,面临很多新的难题和挑战,越投入工作,越体会到自己的知识捉襟见肘。我要推自己一把,更加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并穷尽所学去工作,才能在乡村振兴的考试里,交出让群众满意的答卷。

书中每篇采访前,都有被访者寥寥数语的履历简介。我想,这书中记录的又何尝不是他们的青春呢?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就大业,但无论是杰出的人,还是平凡的人,只要奋斗过,都是历史的书写者。我已经和良山这块土地缠绕在一起,在我们这些乡镇干部的努力下,能把良山建设的越来越好,好到什么程度呢?好到,那些曾在良山奋斗过的人们回来时,他们近乡情不怯……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2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习近平青年时期非常爱学习。但凡有空闲时间,习近平就坐下来看书,有时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在第一篇《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文章中,返乡知青黑子说到:“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常常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我们都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这是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的深情回忆。在2017年5月3日,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向广大青年提出“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惜时如金、孜孜不倦。”我们要向青年习近平学习,多读书,读经典。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在大学时代不断为我们自己充电。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3

学无止境,在现代的社会里,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已经不存在了,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没有了困苦的境地,而我们学习的心意又能由此结束?放眼望去,炫酷的青年,帅气的模样,低头便是手机,电脑;聊天,游戏。那些热血的曾经,是先人留给21世纪的精神毅力,却被这一代人渐渐地遗忘在这形形色色,霓彩的世界里。而他,习近平,这一路都在学习,无论穷困,无论条件多么艰苦,仿佛读书就是他必做的事情,传授知识成了他的使命。

他风尘仆仆地离开北京来到陕西梁家河。到达后,村里来人帮忙搬行李,不起眼的箱子却如此之重。

“这是谁的箱子这么重啊?”

“这是我的。”

王宪平指出,后来经常去习近平总书记的窖洞串门,才发现那箱子里装得都是一堆一堆的书。

也许在那个年代,考试交白卷,得“鸭蛋”很光荣。可是习近平并没有受到这种风俗的影响,他热爱读书,渴望知识,并不顾艰辛把书带在身边,每时每刻都在汲取知识。他曾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那段岁月里,除了劳动,就是痴迷于阅读与学习之中,那样贫困的条件下,却依旧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用书籍充实自己,在劳动之余也不浪费美好的韶华时光。即使山穷水尽,只要有书读,人生足以。

一个人读书是意境,是一种享受,是充实自己的最好方式,不辜负了时光。而传授每一点知识,分享每一本书籍,是他最快乐的事。他看到梁家河的青年一样的渴望知识,就像鱼儿渴望水一样。山外更有一片天,树的筋骨总是向着更高的天空,人的手掌总是伸向有光的地方,而学习正是指引着光亮。他开始分享书籍给那些青年,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他教每一个想要学习知识的人认字,他送给黑子第一本笔记本,他拿出《毛泽东诗集》给他。

赵家河的支教中,他教老人们写字,他教青年人读书,他向每一个人渴望读书的人传授知识。就这样,似乎穷困的村子被知识滋润,读书学习的氛围也有了。是的,在习近平的心中是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土地可以是贫瘠的,树木可以是荒芜的,心中有书一切都是苍翠的。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思想的宝库。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笔者深深为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如饥似渴读书、孜孜不倦学习的精神所敬服。在回忆当年知青岁月中的读书生活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拴到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梁家河插队7年间,没书可看了他就四处借书,哪怕要走十几里山路;白天干活他随身带着书,充分利用收工、放羊、吃饭的点滴空闲读;晚上则点起煤油灯挑灯夜读……就是以这样的毅力和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读完了所能借到的所有书籍。反观现在我们的读书条件,阅览室,窗明几净;书架上,琳琅满目。可一提读书,一些官兵却总说没时间。时间都去哪儿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些同志把大把时间都空耗在闲聊中,浪费在游戏里,却不愿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有调查显示,中国国民年人均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我们都应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抓紧大好时光,见缝插针地多读书,读好书。

习近平总书记读书十分注重方法,“他看书经常是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有所分析,不但比较几种说法的同异,也推敲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习近平总书记读书,一方面,看一本书时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同时寻找相关书籍作为佐证,从不同侧面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形成独到见解和观点,经过反复论证、消化吸收后归纳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例如读《共产党宣言》时,习近平总书记找到著作的不同译本,分析其不尽相同的理解和各有侧重的翻译,在分析对比中真正学深悟透。我们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分析对比地去读书,才能提高读书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掌握知识间的关联,也才能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800字:

小时候爷爷经常会说起他们年轻时候的事情,他们的年代充满着神奇的色彩,对于那个年代有了皮毛的了解。为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我读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在七年中习近平总书记眼里,没有阶级之分,带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他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身边的人,更是带头干重活,打坝、挑粪、修路、上山开荒、收庄稼。这些事对于一个“插队”的知青是严峻的考验。

习近平总书记“插队”到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是个偏僻的小山村,是一个很艰苦的地方。他从相对优越的城市到贫困农村的生活转变,从无忧无虑的学生到辛苦劳作的农民的身份转变,这几乎是所有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习近平总书记还是葆着赤子情怀把好点的粮食分给老乡吃,对贫下中农、老人、儿童、残疾孩子无不真诚相待;千方百计想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对普通群众充满真情。习近平总书记到梁家河村后都自称“普通农民”没有自称“知青”,也经常说“我们老陕……”,说明他已经完全把自己融入到农民中,他从内心觉得自己是劳动人民中的一员,这是光荣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当时的严酷考验与巨大困难,准确把握了当时的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在艰难的岁月里爱学习、能吃苦、有追求、办实事、重辩证、敢担当。

青年有理想,国家才能有希望,青年有信念,民族理想才能实现。作为一名共青团工作者要牢牢把住维护青年利益的大旗,从小事做起,努力为青年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后来指出,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要以人民利益为先,为人民干实事,能够把人民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来完成。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6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访谈实录,里面有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有梁家河的村民,有当地的干部以及其他在他青年时期相知相交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习近平艰苦却又满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离开北京这座大城市到陕北梁家河村庄里插队时才16岁,本该是孩子天真烂漫、坐在教室无忧无虑学习的年纪,却在陕北艰苦的环境下顶着精神上的以及身体上的双重压力。那时候的知青响应国之号召,怀着满腔热血上山下乡,等到达目的地时,还是会有茫然、失落之感。尘土飞扬、贫穷落后,眼前的情景与心中所想革命圣地,与自己的志向抱负相去甚远。习近平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就描述了知青们几年中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以及“思想关”,看似幽默诙谐的文字里却是我们想不到的艰苦。但是包括习近平在内的知青们都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接受这样的落差。积极劳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习近平更是将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陕北老乡更是直言“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很仁义,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孩子、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也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走进群众的生活,与众悲欢,真切了解人民群众,努力做到为民、惠民、富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真正站稳群众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年纪,正是我们当代大部分青年享受高中课堂的年纪,为了大学奋斗的年纪,而现在的我们,正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习知识,课程安排虽较满,但是也有闲暇时间供休闲娱乐,而当年的习近平的学习时间确实他挤出来的“闲暇时间”。那个时候,作为“农民”的习近平,要挣工分,挣口粮,每日白天上山劳动,在劳动休息的空档看看书,和乡亲们拉家常,日落而歇的时候,点着煤油灯,在村里的一片鼾声下常常读到深夜。读后感·常常阅读,常常思考,也才有之后那个渊博的习近平。当年条件艰苦,习近平尚且如此,如今的我们,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互联网不断发展,也很少有一书难求的情况,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岁月是艰苦的,但他依旧活出了生活的趣,并从中收获颇多。作为当代青年,也该向他学习,学习容纳知识,学习为人处世,总而言之,我们要坚持直面逆境,从中学习。相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600字、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7

最近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籍还原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岁月,访谈内容丰富、事例生动活泼、文字朴实感人,读完以后感触颇多。

习近平总书记有坚持学习和思考的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知青岁月里,从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甚至是“痴迷”阅读,阅读面十分广,像《中国通史简编》等各种书籍,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跑了三十几公里路才借到。习近平总书记同时注重阅读的深度,饿着肚子也要把喜欢的书读完,要研究透彻。如同书中说的那样,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思想,就是在持之以恒的读书生活中积淀下来的。

自己所在的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曾经提出了“五必读”,即读原著原文、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要深入了解一方面知识必须舍得花时间、下功夫。因此,要真正干好一件事情,必须要能沉下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及时自觉充电,博学深究,领跑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自己深刻感受到,作为承担着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国防武器装备科研单位,我们要担负起引领国家空天防御事业发展的重任,支撑起打造航天强国的重担,就必须对系统工程、军事智能、大数据、云作战等新知识、新技术加强学习,学以致用,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功以学成,业由学广”。

习近平总书记有敢做、敢担当的作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村时,因为敢说、敢做、敢担当,被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采访时提到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有错大家指出来,他肯定改;如果说的没错就要求大家不打折扣的执行。建沼气池、挖水井、打坝地等等,都体现了他敢做敢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作风。

自己所在的单位承担的某些项目都是非传统领域竞争项目,靠着敢打硬仗的作风,才取得不断的成功。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前几年本单位刚进入某领域,团队去某单位开展试验,为了抢进度和不把风险留在后期,队员每天都是干到凌晨以后,第二天在迷雾的清晨中又出发,最后仅仅用了7天便完成了该领域传统单位15天的工作任务。这支年轻的队伍在艰难的环境中得到了锻炼,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勇于担当,做发展的开路人”。

习近平总书记有勇于创新的胆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很多工作都是开创性的,比如建沼气池,我觉得是技术创新,办铁业社、缝纫社和代销店,是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以代销店为例,以前村里人买东西要走70多公里到公社去,走一天时间,改为代销店后村里一两个人统一去采购,大家再去店里买,这样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老百姓方便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那时候,属于实体经济短缺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实体对象开展了很多创新工作,如今面对信息经济时代,需要发展新的创新模式。最近几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发展专有云平台和航天云网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我觉得和习近平总书记当时的创新理念是相通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的目标。现在我们正在开展复杂产品智能制造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智慧总体部建设,作为参与者,感到挑战巨大,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创新实干的事例后,进一步增强了信心。争取20XX年前,通过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引领,夯实智慧总体部基础,支持跨专业、跨厂所的协同设计与联合验证,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快速转化和复杂决策支持,开创研发和管理新模式,为建设智慧社会贡献航天人的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我觉得正是在艰难岁月里的学习、思考、实践、创新,才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有了坚定的目标并持之以恒为之奋斗。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说的“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我们这代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我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岗位上砥砺奋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航天人应有的贡献。

知青观后感范文 篇8

坚定理想担使命强化作为守初心

近期,认真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书中为我们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扎根陕北,与人民群众一道开荒拓土、耕耘创业的场景,展现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作为青年组工干部,细细品来,深有感触。

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养为民服务情怀。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时,说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总书记从15岁刚到黄土高原的迷惘,到22岁离开,七年时间,他立志改变梁家河,通过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成绩,找到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当离开陕北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那就是要为老百姓办实事。而作为基层青年组工干部,理想信念尤为重要。当前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各种困难和挑战应运而生,如何带领干部队伍做好群众工作,关乎百姓的幸福,关乎社会的稳定。理想信念不是口号,而是如习近平总书记一样,经过若干岁月的历练成长,逐渐建立起来的。作为青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二是强化学思践悟,掌为民服务本领。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读书是每日必修课。习近平在梁家河有个针缝的时间都读书,求知若渴,走三十多里山路借书,展现了青年对知识的求索精神。学而不思则罔,思考亦是青年进步的重要法宝,作为基层组工干部,面对基层一线群众,如何更高效简洁地实现红色基因的传递和传承是我们不懈追求的动力。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在学习中进步,在领悟中成长,青年干部尤其如此。习近平的七年知青时间,无论外界条件如何,都不断学习,不断领悟,不断创新,带领群众抓生产,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通过学习和创新,让大队焕发勃勃生机。

三是弘扬实干担当,守为民服务初心。习近平在梁家河村不到两年时间内,办沼气、办铁业社、缝纫社、办磨坊、种烤烟、办代销点,打井、搞河桥治理、打5大块坝地等。每件事情都不是特别大事,但是把所有事情集中起来就有很大很显著的效果。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之前村子里从未有过的事,每一件事都是便民惠民的事,每一件事都是身体力行、苦干实干做出来的事,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苦干实干精神和勇于担当精神。作为青年组工干部,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之所需的情怀,切实解决老百姓的生活需求。干在实处,落到实处,方显使命担当。

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每一个党员干部,尤其青年组工干部更应该身先士卒,矢志奋斗砥砺前行。作为青年组工干部,应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岁月精神,在时代际遇与历史潮流中坚定理想信念,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历练品质,在实干苦干创新干中担当作为。

相信《[精]学校参观观后感(集锦9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好读后”是您了解观后感,读后感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hdh765.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学校参观观后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