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页 小学生读后感 初中读后感 高中读后感 四大名著读后感 中外名著读后感 读后感600字 读后感800字 读后感1000字
你的位置: 读后感 > 读后感范文 > 教师业务笔记 > 地图 > 教师业务笔记

教师业务笔记

发布时间:2023-02-02 来源:互联网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模板。

因此工作需求写好相关事宜文书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我们不能忽略了范文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多看范文不仅可以累积知识,更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变得轻松,如何将范文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模版?读后感大全编辑特地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1)

构建心中理想课堂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中写道:“影响人们内心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语言。教师口中的语言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就像演奏家手中的乐器,画家手中的颜料,雕塑家手中的刻刀和大理石一样。没有乐器就没有了音乐,没有颜料和画笔就没有绘画,没有大理石和刻刀就没有雕塑,同样,没有活生生的,深入人心的动人语言就没有学校,没有教育。语言就仿佛一座桥梁,教育科学就是透过这座桥梁变成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潜力的。”

其实,上课也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这样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能够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的确如此,教师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是从其说话艺术上体现出来的。作为一名教师,务必认真地揣摩自己的语言,在实践中坚持不懈地训练自己的语言。

1、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激情。

声音平板、基本上用一个音调上到底的课,必须会使学生觉得寡淡如水,甚至会昏昏欲睡,更不用说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了。即使学生有那么一点点兴趣,也会

在这种氛围中消失殆尽。而同样的资料,如果采用不同的语调,使之激情而抑扬顿挫,则教与学的效果明显不同。教师只有自己的语言尽可能做到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才能让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到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文采。

回想我们的学生时代,也是对妙语连珠、出口成章的教师总能印象个性深刻,也个性怀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言传身教,在必须程度上给予了学生诸多的效仿。如果教师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在授课时妙语连珠,学生又怎能不如沐春风、如饮甘醇?

作为教师,我们就应树立一种信念:用一生的时间去打造自己,锤炼教育教学语言,立志成为一个讲究审美与教育艺术的教育家。让我们把文化、思想和对学生的爱与职责的理想、信念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构成自己的独特的教育教学语言,为学生的发展努力,为自己的事业。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2)

教师主角新思考

提到教师的主角,从古自今有过很多的经典的描述,既有蜡烛、春蚕、园丁、人梯等传统美誉,也有导师、母亲、朋友、合作者等崭新形象。最近,因为一些意外的事件,让我对教师的主角又有了新的思考。

一、教师要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前不久,就因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好,使得家长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误会,生发出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在平时课堂上,就因为有一些教师语言表述的不清楚、不贴切、不到位,使得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不尽人意,带来了一些不应当有的缺憾;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因为部分教师说话不把握尺度、不注意分寸,使得学生心灵受到很大的伤害,造成了很多无法挽回的杯具等等一些事例,都证明了教师的语言表述本事是何等的重要。教师要完成职业使命,必须成为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

二、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此刻的孩子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之人,就必须正视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因为心理问题不解决,根本就无法实施正常的教育。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有许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也相当地复杂,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就要经过学习多掌握一些心理知识,对有心理问题的孩子进行必要的开解和辅导,使之走出不健康的心理阴影,健康欢乐地学习、生活。所以说,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医生!

三、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前日,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抽搐倒地,教师吓得惊慌失措,找来的学校领导比较有经验,掐了孩子的人中,孩子慢慢恢复,原先孩子有癫痫的家史。由此联想随时可能发生的其他的一些意外,比如一个淘小子在课间不细心把脚崴了、一位同学突然出了鼻血等等,作为临场教师应当做哪些工作?随着季节的改变、天气的突变、传染病的来临等,教师又要给学生提醒些什么?这些都是每个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都要经常应对的一些问题,为了不让意外变成遗憾,做教师的还真要补上医疗保健这一课,要了解一些易发生的常见性的意外事故的防范知识和处理办法,要掌握一些突发疾病或伤害的应急常识。所以,新时期的教师要是一位细心的保健医师!

为了完成教育使命,我们的教师主角越来越多,为了把教育做好,教师到底要扮好哪些主角,还真不好一下子说清楚,也许教师应当成为一名魔法师能解决很多问题的魔法师!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3)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渠道,新课程实验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手法。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兴趣是培养人们确立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使人产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本课教学,我将福娃作为小客人,自然引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巧妙地渗透情感教学目标。接下来,福娃送礼物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健康歌》引入。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组织教学,奖励福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小福娃的激励下,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在本课的教学中,律动环节,我尽量不示范而是选择融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演,勇敢地跳。在演唱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运动填入,创作了一首首新的《健康歌》。巧妙利用歌曲中数节拍的乐段,设计了小组合作健身操的环节。

三、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交流中形成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共处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本课教学中,我把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编成小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交流,便于团结协作。

总之本课教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创新,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明朗的空间;用你充满阳光的评价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乘着音乐的翅膀放飞创新的雏鹰。

最后我想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5)

1、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用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用心的探究。如果不能舍弃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观念,就不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堂,务必在头脑里有新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改革中注重潜力、素质的培养。

2、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

3、中肯地分析

透过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明确的告诉她,她的其它方面比别人强,鼓励他用其他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4、多带给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带给尝试的机会,为学生带给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恶快乐。

5、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上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快乐”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快乐,找寻快乐元素,在放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这种观念与新课标总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刚好吻合。“快乐”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我们能够借鉴国外一些著名的教学法。其中德奥尔夫教学法是“快乐”教学的典范。它在创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自信心提高、与他人的社交潜力及其他优良个性的培养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忙。我们还能够透过小型音乐剧、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对青少年的性格进行重塑。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6)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取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料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

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资料。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资料,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资料。

二、上课的经验

1、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2、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必须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必须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4、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5、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1、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必须要增强每位学

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完美的回忆。

3、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明白:“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必须压力,持续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明白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好处,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2、问与思维。“选取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要有预见。

3、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理解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4、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

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忙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3、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4、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潜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潜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7)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并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一样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忙,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当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进取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欢乐。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8)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美学课后感

高中的时候老师就介绍我们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从那时起,单从名字出发,脑海中所定义的美学观念以为就是讲现在所有美的,具体的东西,比如讲一些名胜古迹,美的风景以及介绍一些诗词等。当真正学习美学的时候才知道,这也的理解太肤浅天狭隘了。

《美学》这门学科是中国释译回来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研究的对象多为艺术,所以又称之为研究艺术的艺术,即艺术的集中表现。学习美学后对美学的认识是:美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而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追求。但无论美的定义如何变,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庄子的:无用之大用。就是最好的概括,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心理,行为各方面的集中表现。通过这些认识和体会,对文化艺术追根溯源,让我们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知道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不会置身于当下,却好像一个流浪者般没有依托。

美的定义的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而不断发生改变。在中国,美的最早含义就是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从我们汉字的造字就可以看出:美,甘也。从养从大,即羊大为美。这显然把美与羊肉的味甘联系在一起。而后,美从味觉扩充到嗅觉,视觉等肉体感官的快乐上。到了讲文明礼节的时代,美就从个人主观的官能感受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这时的美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积极出仕,纲常礼节等方面,以及道家的超功力性的美。在西方,美的发展从美的具体的事物到美的本身再到中世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上帝,及其衍生出的宗教和信仰以及一些道德性的美德,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对儒家道德的宣传和信奉。到文艺复兴时期,人取代上帝,人性取代神性

从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的改变,最初是从审美的对象开始的,审美对象的不同,则美对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应审美的形式层,主要给人悦耳悦目的享受。其次,对应于审美的意蕴层,审美主题可以从中感受到悦心悦一的体验。在最后,对应审美形象的存在层,能给审美主体以悦神悦志的感应。无论是《美学》对于审美主题的哪一种审美感受体验,它都极大的调节了人的心灵,在现实的喧嚣中能让人找到一片安宁的归属。

而对于美的作用最好的诠释,我觉得庄子的:无用之用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9)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本事、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进取营造一个简便、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经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到达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忙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资料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竖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提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经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构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进取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异常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本事。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经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提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资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资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资料,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本事和解决问题本事。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经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本事。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资料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资料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本事。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构成初步技术本事。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职责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理解学习)。

25、评价资料多元化:不仅仅重视语言本事与数理逻辑本事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本事和研究本事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自我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我的经验理论化,从而使自我的教学自我监控本事构成和提高。xx年4月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10)

经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丰盛的。我体会到了:

1、边做边学: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汇集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之后,这个过程将被验证的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与问题相伴随的情境进行重组的知识,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2、边评边学: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训过程中不断要求我们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从教学目标出发去制定、修改有关评价作品的量规,去检验自己的作品,看它是否真的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互帮互学;

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合作学习,这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务面前,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次的项目培训,真实地做到了这点。百来名全市各区县的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其间对于电脑的运用操作难免有生疏之分。庆幸大家的这种互帮精神,无须过多的话语,当身边有人遇到疑惑时,总有一个又一个熟悉操作的同行主动过来给予帮助。而在小组化的讨论学习中,受训者又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彼此的教育方式得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相成长。

4、乐中学习:

培训过程的每节课上,学习氛围宽松,课堂讨论活跃,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学习内容新颖,为受训者所喜欢、所接受;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习过程随意自然,让人感觉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5、主动学习:

培训强调了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主体在于学生,变过去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让受训者去体验、去领悟,而不是被动的去听,去记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学习。

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篇11)

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我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我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我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十分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勉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必须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我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所以,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当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我成为自我的主人,为自我,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主角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梦想教书、用心育人。

HDh765.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最新教师读后感2000字精选


静下心来读书可以使我们戒骄戒躁,许多人都被作品这本书所深深折服。此时就可以通过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阅读其中所思所想写出来。下面由读后感大全的编辑帮大家编辑的《最新教师读后感》,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1

我们先来欣赏《我们的老师》一文中的四段文字。这些文字虽说不上精彩,但是对于我们做教师的却有着一定的启发与教育。

看见一个因生水泡、脸上红肿的学生,就停止了听写,用两只手托着那个孩子的脸仔细查看,询问到底是什么回事,还用一只手摸摸那个孩子的前额,看他有没有发烧。

这时,老师身后的一个孩子站在桌子上,开始做起鬼脸来。正好老师转过身去。那个孩子赶紧轻轻地坐好,低下头去,等着挨训。老师把手放到那个孩子的头上,只说了一句话:以后,再也不要做这样的事了。

听写结束之后,有一会儿的短暂沉默。然后,老师用他那洪亮而亲切的声音缓缓地对我们说:听好,我的孩子们!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我没有亲人了;我的亲人就是你们!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你们,我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了!除了你们,值得我去爱、去牵挂的再也没有什么人了,你们就是我的孩子!我喜欢你们!希望你们也能欢喜我。我不愿意给予你们任何的惩罚!请让我看到你们都是具有谦和之心的孩子吧!那样,我们的班级就好像一个家庭一般。我不用你们在口头上保证什么;你们一定已经在心中对我说:是,一定会那样的!对吗?我先谢谢你们了!

刚才站在桌子上的那个孩子走到老师的身边,用颤抖的声音说:老师!请原谅我!老师吻了一下他的额头,说:回去吧,我的孩子!

一、关心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要关心学生的全面身心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比知识发展更为重要,这位教师像父母一样关心着自己的学生,你说学生能不喜欢他吗?

二、理解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担负的职责不仅仅是教书,而且要育人。《礼记》《曲礼上第一》中有这么一句话;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

因此,对于学生的一时错误,我们教师不要急于出于惩罚,而是应该多少给以理解,用爱心去感化他。你看,安利柯的老师做的多好:老师把手放到那个孩子的头上,只说了一句话。简单而又亲切的动作,蕴涵着多少的情意与爱怜,我想,我们是否也能做到呢?

三、以情感人:作为一名教师,科学地教育学生也是不够的,更需要情感的交流。这位教师在批评犯错学生的时候,并不是就事论事,而是用自己洪亮、亲切、缓缓的语言通过内心的激感去激发所有在座学生的情感。用亲情去感化每一位学生。试想,学生能不感动吗?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2

对于一名年轻教师而言,能从前辈身上学到东西无疑是莫大的荣幸。暑假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静下心来,学习前人如何教书育人,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商有敬的《过去的教师》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名人的学习经历,比如:梁实秋、汪曾祺、苏步青等等,在他们对自己老师的回忆中无疑充满着感恩和怀念。那些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让他们记忆犹新,同时也让我感慨万千。

在阅读之前,我也迫切的想知道,这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的人,究竟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遇到怎样的名师,让他们在人海中大放异彩。通过仔细地阅读,我发现过去教师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深远的。首先这本书的前言就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现在摘录下来:

年轻的老师们,你们太忙了。我看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抽点时间读些书的话,也是去背那些为考学历而不得不背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恼和负担。

你现在打开的这一本,不是习题集,不是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进修辅导书,这是一本“闲书”,是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读一读的书,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甚至会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教“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你也会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那样,在学生的眼里闪闪发光。

过去的教师比你们更辛苦,这是肯定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

但是,从这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变题目化为分数换取文凭的知识商品。为什么自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一个受所有人尊重的教师(或被尊称为“先生”)。

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教书,挺直地站着,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这就是过去的教师,我们的“太老师”们的形象。

当然,他们也有痛苦和烦恼,有家国之仇,有身世之恨,有人事的纠葛,有内心的冲突,但他们毫不回避这一切,很坦城地把心迹显示在学生面前。在他们身上,你会明白一个道理:教师的品格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世界上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口碑,教师的事迹是从他的学生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中国最伟大的教师孔子是个“述而不作”的人,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行记在《论语》中,《论语》就是他的纪念碑,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我觉得,那些年年到曲阜孔庙去装模作样“祭孔”的大人先生们很可笑,他们去膜拜那个泥塑木雕,那个“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牌位,而不去亲近就活在《论语》中的孔子本人,孔子在天有灵,会嘲笑他们的。

我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在烦闷的人事之余,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动,这就够了。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常存一颗向往之心,人也就活得充实自在了。(商友敬)

看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应该提升的东西有很多,首先,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很多人学贯中西,通晓文学、历史、科学、地理等等。他们交给学生的是巨大的财富,让学生受益终身。他们生活在民族自强、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他们对于中国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他们执着,以自己的博学来春风化雨,教育后人。像吴宓、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陈垣等。我想现在我们这些教师是否能像他们一样博学,我自认身上缺乏这些印记,但我有求学的欲望,也许我们会觉得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可以应对目前的工作,但是想要成长,想要进步,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用之不竭的资源。

其次,他们拥有无私的爱心。在文章前言中有这样一句:教师的品格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我很认同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的就是去了解孩子,去关心孩子,也许我做不到对孩子付出我全身心的爱,但是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失误而使他们的心灵受挫。书中写到陈垣先生对启功怎样教书提出的九点提醒处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也是我作为班主任最应该学习的,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在课堂上要以鼓励夸奖为主,不要发脾气。在工作中,我也时常会有很多疑问,会向我的前辈们请教,毕竟我还没有完全具备一个教者所拥有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对孩子变批评为鼓励是很奏效的。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从而更加顽固,腻烦学习。但是表扬加鼓励却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倍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多付出一点,多爱一点,孩子就收获的多一点。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3

假期里,有时间捧起早已借入的《教师的智慧》,许是因了著者焦晓骏老师就在我们园区,地域的拉近,连文字读来都感觉那么亲切。不时还有熟悉的身影掠过文字,浮现脑际,竟也似小说般一口气就读完了。教育专著啃这么快,细细想来,焦老师的文字功底颇为了得,从书中也是可见一斑。英语学科的专家,之所以有这么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是因为孜孜不倦的阅读和思考,书中了解到扬州大学里,老师在学生时代所读的书,已是文学专业水准,加之工作后的日积月累,写出这么优秀的著作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全书分六辑:第一辑智慧使者,第二辑人文校园,第三辑冷描热点,第四辑岁月页码,第五辑修学英国,第六辑漫步英伦。每一辑里又有许多小的篇章,读来收获满满,或醍醐灌顶,或发人深省,或令人双眉微锁,或让人莞尔一笑,仿佛跟着老师也来到书中的时空。

书中有对个人教育行为的记载与思考,有对社会教育现象的归类与驳诘,还有对传统教育思想的探寻与争鸣,许多都能引起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我的共鸣,现挑举一二。《每天,面带微笑走进课堂》一文提到,微笑是人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微笑让获得者感到富有,却不让付出者有任何损失。相反,它还在不少时候让付出者得到丰厚的回报。微笑可以传递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就像没有人愿意与一个心理阴暗的人打交道一样,几乎没有一位孩子喜欢总是板着面孔的老师,他们希望自己的老师是“很阳光的朋大友”。微笑还可能以表达自信豁达的精神境界。其实在学生的心目中,严肃的面容未必意味着教师严谨的治学,严厉的未必表现出老师过人的才智。相反,老师“凶巴巴”的样子会使学生心理紧张,也容易使之产生厌恶的情绪,只有微笑才能显示出老师的宽容的本真和深厚的学术修养。焦老师关于微笑的思考,让我下定决定在新的学期中,将更的微笑的实中带入教室,带入课堂。

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从书中,我读到了老师应具备的教育智慧,从书外,我更从焦老师的身上,学到了怎样做一名不停实践、不断阅读、认真思考、勤奋写作的老师。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4

阅读,撼动心灵与灵魂。没有阅读,就不可能有个体心灵的成长,不可能有个体精神的完整发育。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阅读会让我们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让我们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我们的教育更加美丽。读了《教师的秘密书架》一书,分享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让我也产生了一些思考和体会:

教师是什么?教师是独立的思想者,教师是学生精神家园的缔造者,是幸福麦田的守望者。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的彼岸。教师是教书的,还要不要读书?回答是肯定的。“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是一桶鲜活的水。不读书,哪来的“一桶鲜活的水”。教师不仅需要读书,而且必须读更多的书。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思想随时都在不断地变化着。教师想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人,必须通过读书,增强智慧,学会思考,丰富阅历,提升思想境界。

记得有一则报道,说是在社会上调查读书最少的职业,结果出人意料,竟是受人尊敬让人敬仰的教师!事实确是如此。老师们白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下班回到家,又要做饭、搞卫生,还得辅导孩子的作业,哪有时间读书呢?即使平时看书,无非也是与教学有关的,如教材、教学参考书、习题册等,真正能读一些课外书的少之又少。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培训部的高林生主任曾说过:“一切改革关键在于观念的转变。观念转变了,方法自然而然会有的。”要想转变观念,只有注重课外学习,要想改进教学方法,只有注重课外阅读。

单从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教学质量来看,也只有读书,读书,再读书!因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内容宽广得多的多的时候,才能深入浅出地应对所教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现在有些教师总认为,自己的学历比现在所教的学生高出好几截,教他们应该没有问题吧!错,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空课、休息时间,阅读教育专着、经典名着。学校为了创设阅读的环境,开辟了教师阅览室,购置了很多书籍,订阅了各类与教学相关的刊物,给教师一个安静的场所。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认真做好摘记,对感触颇深的地方写感想,形成随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一篇教学论文也随着产生了。如今的教师撰写的随笔、论文大多只是网上的抄袭,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同时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缺乏新颖,内容局限,课外知识不够丰富,拓展延伸不到位。

其次,记得有位教育名师说过:你的学生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教师能引多远。是的,要培养学生喜欢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而且还是学生读书的引领者。并且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热爱,使书籍成为精神生活的指路明灯。因此,教师应深入学生中间,调查他们的读书需求,推荐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书籍。同时教师也可以读读孩子们的书,争取读在他们之前,这样才能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第三,从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坚持读书。坚持读书,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身,提升人生品味。在读书中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在读书中不断成长,走向成熟。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读书可以明智,不断地审视自己,看清自己,从而逐步塑造自我,臻于完美。读书可以让我们明白很多哲理,引导我们如何做人。读书是快乐的,书读多了,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我们走进书本里去,让书本充实我们的头脑。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自身储备了厚实的知识,才能以“一览众山小”的自信,教好学生。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道出了为师之道--“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师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滋养心灵,还能丰厚人生的底气。读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是引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卓越。

潜心阅读《教师的秘密书架--名师与读书不得不说的秘密》一书,就如走进了香气四溢的花园。这本书中,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阅读此书,我常常被书中名师的读书故事所吸引。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我们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沉浸其中,收获颇丰。

一、与书为友,让课堂活水绵绵。

自古以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描述读书重要性的名言数不胜数。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教师努力的方向,用手中的书籍去实现专业发展则是教师奋斗的目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内容宽广得多的多的时候,才能深入浅出地应对所教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窦桂梅老师认为,语文课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课堂一定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在她看来,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阅读。为了讲好《秋天的怀念》,她几乎把作家史铁生的全部着作通读了一遍;为了讲好《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着,深入钻研;为了讲好图画书,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图画书,反复对比、琢磨。所以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很高的水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评价的:“她所着意带领孩子们进入的是另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世界的阅读。”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养成了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就一定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课堂一定是令人期待又充满惊喜的!

二、与书为友,领学生成为“小书虫”。

有位诗人说过:“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有位教育名师说过:“你的学生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教师能引多远”。是的,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小书虫,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读书的引领者,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学生对书籍热爱,让学生能拥书入怀。河南省安阳市语文骨干教师姚晓静老师在不懈的探索中,用书籍塑造着几十个孩子的生命航迹。孩子们刚入一年级,姚老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作《做人的故事》,每个清晨,她和孩子们一起聆听那一个个含义深邃的小故事,在故事里孩子们学着怎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学习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保护弱者。从此爱的清泉在孩子们心中流淌,书香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底潜滋暗长。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一些了,姚老师利用暑假将孩子们领进新华书店,走出书店时,孩子们人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开学了,小小读书会上,孩子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听着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姚老师也按奈不住,将自己暑期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的随笔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六年来,姚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为友,书香早已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早已融入孩子的肌肤。姚老师用阅读,爱着每一个孩子,我们又何尝不能呢?

三、与书为友,让自己永远美丽。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美与智慧的化身,书籍可以美化教师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教师的形象。记得特级教师张云鹰老师曾经提出了“读书的女人最美”这一响亮的口号,并告诫自己:四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以后用书籍装扮自己。是啊!用书籍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最终会使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课堂。毫不谦虚地说,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我的床头,永远都会有一摞书,夜深人静之时,手捧这些书籍,也让我得益不少。《读者》中普通凡人的情感故事,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更清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艺术》让我领悟了课堂教学的真谛。当我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时,当陌生人猜测我是教师时,当别人夸我显得年轻时,我知道,这和读书分不开,是读书丰盈了自己,美丽了自己。我知道,有一种美,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阳春三月,都会摇曳出一抹葱绿,一丝鹅黄,一份感动,一种力量,这种美丽就是阅读。

读书,丰富了教师的学识,更润泽了教师的生命。教师的生命在书香的滋养下,变得厚重而有价值。与书为友,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与众不同,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更加远离浮躁,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美丽。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拿起书本,徜徉在书的海洋,我相信:我们的人生将永远美丽!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6

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在这个学期里,我在教学之余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能开阔教师的眼界,提高水平。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完这一百条建议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我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第一、教师要爱自己所选的职业

在选择做老师之前,我们每个人都要先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热爱这份职业,这样才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工作中的一个个难题。

在给《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

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活、创造性劳动的乐趣、从心爱的事业中得到满足,都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如果对教育事业没有无限度热爱而强迫自己去做这份工作,不仅教育不好孩子,还会给自己带来身心的损害;如果在教育工作中找不到半点的乐趣,那么这份工作简直就是一份煎熬,一份折磨。与此相反,如果是一位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在工作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并且发现了自己的价值,那么这种人生绝不会像那位女教师一样悲哀。这让我想起了曾经听过的一句歌词:因为爱,所以爱。所以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确定的是爱自己所选的职业,并愿意为它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第二、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面对不同个性的孩子,我们的教育经常处于变化的局面中,有时令人十分激动,有时情绪抑制。因此,善于掌握自己,克制自己,是一种最必要的能力。

碰到生气的事或突发的事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是我们教师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们一个消除激动和气愤的方法——幽默。他这样说到:如果你具有幽默感,那么,最紧张的,有时能引起很长时间气愤的局面就可以得到缓和。学生们之所以热爱和尊重快乐、不泄气、不悲观失望的教师,是因为他们自己是快乐的、具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会从每一举动中、每一生活现象中看出很小一点可笑的事。善于无恶意地、怀着好心地嘲笑反面的东西,用笑话支持和鼓励正面的东西,是一个好教师和好的学生集体的重要特征。

事实上,作为一名教师,很少人不爱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教育下一代时,尽管有时我们为他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可他们并不领情,甚至常常事与愿违,收到相反的结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没有把他当做一个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其实孩子也有自尊心,而且一点也不比大人小。教师只有在关怀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

第三、培养教师的语言素养

《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文中特别指出了教师的语言素养是上好课的关键。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

如果教师的语言素养好,那么他上起课来会非常轻松,学生听的也非常明白,课堂效率怎能不高?相反,语言能力差,就会耽误许多时间。

首先,教师语言的纯洁性。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语言纯洁,就是要讲普通话。语言文明,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使学生听后能产生愉快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语言健康,就是在使用语言时,要切忌一切低级、粗俗的污言秽语。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会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极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对语言美的敏感性,是促使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文明的一个源泉所在。”因此,要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教师就要用醇美的语言去触动学生心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使其形成纯洁、文明、健康的心灵世界。

其次,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简练。所谓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所谓鲜明,是指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爱什么,恨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泾渭分明。所谓简练,是指语言言简意赅。论述简明扼要,提纲挚领;分析鞭辟入里,丝丝入扣;描绘画龙点晴,入木三分;见解独到深刻,令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语言才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才能够像春雨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同时把美好的思想和科学的知识一道带进去。

例如:课堂教学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说什么?怎么说?我有这样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在某节课上,有3个学生在底下作小动作。我没有正面批评他们,因为我试过无数次,对这几位学生都没有用。于是,我就让他们主动站起来。顿时教室鸦雀无声,所有学生都以为我要批评他们了。我相信那几位学生也在思考要不要站起来。30秒之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了。我没有批评他,相反,我表扬了他的诚实和勇敢,相信他如果能改掉作小动作的坏习惯的话将来一定能做大事。我的话出乎学生的意料,我注意到没站起来的另两位学生的表情变化,一个脸已红得像红富士,另一个则低下了头。我的效果达到了,就继续上课。之后,这三位学生上课明显比以前认真了。

我想,教师的语言艺术是在每次教学实践中磨砺出来的。同样是教育上课开小差的学生,怎么说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为什么我那样说没有效果呢?我觉得这是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思考和积累的。

第四、教师要学会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让赏识常驻心田。

在平时的教学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成绩差、纪律差的同学,我们称之为“学困生”。在做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时,作为教师应该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教师要及时发现,准确把握每个学困生的优点,使他的优点得以升华、特长得到发展,使他感到“我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我也有自己的优势”,从而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师还要善于给他们创设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空间,正确地加以引导,让他获得成功,只要有一次成功就有改变后进面貌的可能。所以赏识在转化学困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遭到失败时,当学生不敢尝试新事物,缺乏信心时,当学生在做一件似乎不可能做好的事时,教师要给予鼓励。给学生一个微笑,告诉他:“你能做好,老师相信你……”有了教师的鼓励,学生会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而当学生产生什么事都来做的想法时,当学生学会认识第一个汉语拼音“a”时;当学生争先恐后地劳动时;当学生有一次作业得“优”时,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做老师的不要吝惜表扬,应该由衷地肯定学生的行为。你可以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你做得很好,我为你的行为感到骄傲……”

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场,就会使学生变得令我们无法赞美。

赏识教育让自由、欢乐、舒畅,回归课堂,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成功,还给学生,赏识教育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理解、关爱的心桥。

第五、教师要养成写教育日记的习惯

从事教学多半年来,我一直满足于做好教师的基本工作,对于学校要求的写教学总结,总是处于一种应付、畏难的状况。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和《我怎样写教育日记》的两条建议,对我触动很大。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建议每一个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并不是什么对它提出某些格式要求的官方文献,而是一种个人的随笔记录,在日常工作中就可以记。这些记录是思考和创造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一生写作四十多部专著,六百多篇科学论文,而且一生都坚持写教育日记。而我每个月完成两篇教育随笔、一个教学案例,有时候都觉得无从下手,没什么好写呀,写什么呢?不就是每天上课、下课、处理些鸡毛蒜皮的事吗?同样是教师,我为什么总觉得无话可写、无事可说呢?

现在看完这两条建议后再想想: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乏可写的东西。有时候同学间的一次争吵、一句话语和家长的一次交流,都可以点燃我们灵感的火花,只是我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等到再想写时已不留痕迹了。再有我觉得善于观察也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同事们在一起互相讨论的问题:哪些课堂效果如何,哪个学生喜欢插嘴,哪个学生能回答比较有创意的问题。我时常看了别人写了以后才发觉,我也有这样的事呀,为什么自己就不知道写下来呢?原来自己太粗心,不善于观察,教育随笔就无从写起,所以我们要写好教育随笔必须做个有心人,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在自己的眼睛里留下痕迹,随时随地记录下来,这样就会拥有很多的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也建议每一位教师都要写教育日记,“面向教育事实本身”来记录自己的阅读日记、观察日记和行动研究日记,通过这些日记和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

教师们可以考虑写上面提到的三种教育日记或教育随笔。一是读后感;读完一篇文章,一本书后,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甚至可以借题发挥,讲述自己的阅读感受。二是观后感;观看或访问一所学校、一节课、一个学生、一个教师、一个校长,记录自己观察或访问的感受。三是做后感;既有学习,又有观察,就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所改变,在改变中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和改变生活的过程叙述出来,就成为做后感。

第六、教师要学会挤出时间读书

当校长要求我们读好某书并且还要写读后感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抱怨:教师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时间从哪里来?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就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

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

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了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目光穿行于浸透了深邃哲理的字里行间,我仿佛进行了一次耐人寻味的思想之旅。苏霍姆林斯基的每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于在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它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一颗颗干渴的灵魂。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教师人手一册。

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平等的尊重,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7

一直以来,我喜欢我的老师们。读罢魏巍的《我的老师》,留给我深深的回忆。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可爱的孩子们,总是如此的善于察言观色。魏巍的话,把我的记忆拉回了初一的那个下午。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刚刚考完试,老师端坐在办公室靠窗户的位置,阳光洒过来,照在她美丽的脸庞上,我蹑手蹑脚的走上去,她冷不丁的给了我一戒尺,我不解的抬起头,她的嘴唇上扬微笑着说:谁让你粗心的?那一戒尺,包涵的是爱与疼惜。

文中的蔡老师写信给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一封信,来自恩师的一封信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在我的写字台下,一直压着一封信,至今让留有墨水的清香,留着当时洒下的眼泪,更多的则是勇气与力量。老师有力的笔迹,老师鼓励的话语,老师超过我承受能力的评价,让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在黑暗中有了前进的勇气。#p#分页标题#e#他说我是他的骄傲,他说他是我的大朋友。是啊,对于一个学生来自恩师的一封信,得到的是力量与勇气。

是的,人生之中得一恩师足矣。一直以来我喜欢一种职业,叫做人民教师。魏巍的文章,留给我的更是深深的感悟。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玩一个游戏,游戏有一个很俗的名字叫做老师学生我总是喜欢做老师,我喜欢那种三尺讲台的感觉,我也一直以为只要有流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读罢,《我的老师》我才知道,一个人民教师肩上担负的是多么重的责任。

作者说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可见一个人民教师的作用不止是讲授知识,更多的则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心灵,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是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知识,更需要的是师德啊!

读着作者对于蔡老师的依恋,我落下了眼泪,多少次,我也曾依恋。多少次,我也曾在失望的时候深深的依赖这老师,是啊,作者说的对啊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多少次,我也渴望什么时候,我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以有个孩子如此的依恋我?

一遍又一遍我读着这篇文,一遍又一遍憧憬着:若干年后,我将尽情的在三尺讲台上书洒青春,会有学生在难过时找我谈话,在成功时找我分享,会在每个节日给我一个轻轻的问候,这样就足够了。那是我将自豪的说:做一名老师很幸福!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8

“海量阅读”,初次听到这一名词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很新奇。语文教育改革时至今日,让孩子大量阅读已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共识,无需再加论证。

在2001年,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我就自发地产生了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念头。当时,一线的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平时喜欢阅读的孩子,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进行了大量阅读的孩子,学习语文极为轻松。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面对同一文本总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强,能说会道,写出的文章也很有灵气。

当时,我就倡导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并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探索。如,每天孩子的回家作业就是阅读,然后做好读书笔记。我把读书笔记取名为“采蜜集”,专门摘抄阅读中画下来的好词佳句。在学校,我会从语文教学时间里挤出一些课时作为“自由阅读课”,带领和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经过四年的教育实践,最后的成果虽然没有进行研究的考量,但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对作文的狂热,已经给了我答案。我的探索之路是成功的。尤其是到了六年级,有些孩子的作文,我都难以下笔批改。它对我的文学底蕴提出了考验。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应该是我语文教育成长的关键期,遗憾地是我错过了这一关键期。我时常想: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教育阅读写作和同伴互助。其中,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是外因,阅读写作是内因。那时,我虽然遇到了几个赏识自己好校长和一帮关系特别亲密的同事,不过他们的志趣似乎都不再教育上,在我的专业成长上起不到引领和互助的作用。

没有了成长的外在环境,还好,我迷上了阅读,特别是针对语文教育的专业阅读。这一习惯,虽然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并没有让我真正跨进语文研究的大门。管建刚老师在《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里谈到:“所谓成功人士,只不过比平常的人,多做了10%,超前了10%,这10%,不得了,为他们赢得了一个卓越的人生。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就两个字:记录。每天用上10%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是的,我缺的就是记录——教育写作。对于研究来说,记录是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的资料,才有下一步的整理分析,没有整理分析何谈研究。阅读固然重要,但其实教育写作才是真正的阅读啊,它读得是现实教育这本生活的大书,它需要的自我的投入、体验、思考、践行。平时在阅读和教育生活中,我常会有一些思考,但总感觉这些思考没有条理,很凌乱、零散、浅显。管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拿起笔来写,‘写’能帮助我们思考,进入条理、集中、深入。“

读《教师成长的秘密》,我有一种恍然大悟,顿悟十年磨一剑造就了那么多的名师,而自己十四年了终归还是在原地踏步。过去的十多年已成过去,后悔也无任何办法了,而未来的十年是全由自己把握的。管老师说:”成为大师要天赋,成为人才,则人人可以,只要选定一点,坚持十年。“

年过三十啦,再也耗不起啊!还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开始遇到了能引领自己的专家和同伴,也对专业成长的途径有了刻骨的认识,像管老师那样,以一条道走到黑的韧劲去追求、探索,相信我能穿过”黑“,达到别人没有走到的路的身处,欣赏到路边的别样的风景。

本学期,一年级”海量阅读“已实施了一个学期了,而我还没有留下丝毫的文字记录。这也许就是我在十几年前就已有同样的想法和做法,现在我还是当初的”我“,而韩兴娥早已借”海量阅读“之名享誉小语界的原因。

成长,从教育记录中开始吧!

最新教师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


常言道:“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人的一生,看过许多书,在我们读完一本书后通常会有一个写作文的任务,这样的作文可以作为自己的日后的一些素材和知识,写好读后感,有哪些关键要点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最新教师读后感1000字精选10篇”,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1

开学初,学校推荐给我们一本书——管建刚的《教师成长的秘密》。拿到这本书,我如获至宝,认真地阅读起来。

管老师用生动自然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2.18%的教育基础,120%的教育渴望,75%的教育奋斗,63%的教育韧劲和10%的教育写作。不管是哪一章节,管老师总能让我们看见如今困惑的自己以及经过何种方法变成如今的管建刚。这种种方法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只要我们能坚持做下去,必定会有不俗的成就的。这或许就是教师成长的秘密吧!

这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第二部120%的教育渴望中的几句话:鸡蛋,从外面打破,那是食物;从里面破壳而出,那是生命。人也是,目标也是。从外面过来的是压力,从自己心里长出来,向外面展开去的,那是真正的动力。这几句活给了我重大的启示: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们所需要的不就是自身的需求吗?老师,如果自身想要进步,他就会不辞辛苦地拼搏努力,不会寻找没有时间、没有机会、没有条件等等借口。即使在遇到困难时,他想到的也会是该如何克服苦难,做得更好,而不是打退堂鼓。学生也一样,如果是他主动要学,而不仅仅是因为家长和老师要求他学,他的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在疲乏时,在别人玩耍时,它能够始终坚持在学习上……因为这是我们内心的需求,是我们主动要做的事情,就像饿了要吃饭一样自然。

除了这点,本书还有很多地方让我豁然开朗:比如我们要学会管理我们的情绪,不能像野马一样,蝙蝠咬它一口,就能把它活活气死。又比如我们要学会拒绝没有必要的活动,拒绝没有必要的娱乐,拒绝没有必要的交往,因为有时拒绝一个东西,比获得一个东西更为重要。

总之,读了管老师的《教师成长的秘密》,我豁然开朗!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2

对于一名年轻教师而言,能从前辈身上学到东西无疑是莫大的荣幸。暑假期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静下心来,学习前人如何教书育人,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

商有敬的《过去的教师》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为大家所熟知的名人的学习经历,比如:梁实秋、汪曾祺、苏步青等等,在他们对自己老师的回忆中无疑充满着感恩和怀念。那些影响他们一生的老师让他们记忆犹新,同时也让我感慨万千。

在阅读之前,我也迫切的想知道,这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的人,究竟受过什么样的教育,遇到怎样的名师,让他们在人海中大放异彩。通过仔细地阅读,我发现过去教师身上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气质,对学生的熏陶感染是深远的。首先这本书的前言就对我有很大的触动,现在摘录下来:

年轻的老师们,你们太忙了。我看你们每天忙忙碌碌地备课、讲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以应付一份一份的考试测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是太辛苦了。如果能抽点时间读些书的话,也是去背那些为考学历而不得不背的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那又是一重苦恼和负担。

你现在打开的这一本,不是习题集,不是教学参考书,也不是进修辅导书,这是一本“闲书”,是闲下来没有事的时候读一读的书,它可能会引起你的兴趣,甚至会引发你进一步的思考。这本书说的是半个世纪以前,你老师的老师(教“太老师”)或是比他们更早的老师,他们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学生的,他们是怎样安身立命、治学、做人的。观察他们,如同用一架望远镜,看天上的一颗颗星星,明亮而透彻,看了以后,你也会想到:哦,将来我也许会同他们那样,在学生的眼里闪闪发光。

过去的教师比你们更辛苦,这是肯定的。他们吃的、穿的、用的、玩的都不如今天丰裕,他们的工资待遇也不如我们高,还要遇到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而且上有老下有小,养一大家人,他们的日子同全中国老百姓的日子一样,都在受煎熬。

但是,从这一篇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活得很充实,很自得。为什么充实?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胸中的知识,是真理,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应该传承给下一代的,而不是可以变题目化为分数换取文凭的知识商品。为什么自得?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从事的是一项救国利民、造福下一代的伟大事业,他们是一个受所有人尊重的教师(或被尊称为“先生”)。

他们认识了这个世界,认清了这个中国,明白了中国的过去、现在,向往着中国的未来,他们知道自己在中国社会和历史上的位置,当然也就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发挥什么作用?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于是他们就站在那里教书,挺直地站着,上对历史文化负责,下对莘莘学子负责——这就是过去的教师,我们的“太老师”们的形象。

当然,他们也有痛苦和烦恼,有家国之仇,有身世之恨,有人事的纠葛,有内心的冲突,但他们毫不回避这一切,很坦城地把心迹显示在学生面前。在他们身上,你会明白一个道理:教师的品格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世界上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是口碑,教师的事迹是从他的学生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中国最伟大的教师孔子是个“述而不作”的人,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行记在《论语》中,《论语》就是他的纪念碑,永不磨灭的纪念碑。我觉得,那些年年到曲阜孔庙去装模作样“祭孔”的大人先生们很可笑,他们去膜拜那个泥塑木雕,那个“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牌位,而不去亲近就活在《论语》中的孔子本人,孔子在天有灵,会嘲笑他们的。

我希望今日年轻的老师,在繁忙的教务之暇,在烦闷的人事之余,把这本书抽出来看上一篇两篇,就像在历史的大树下纳凉,有一点领悟,有一点警策,有一点会心,有一点激动,这就够了。当然,最好能如孔子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常存一颗向往之心,人也就活得充实自在了。(商友敬)

看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应该提升的东西有很多,首先,他们拥有渊博的知识,对学生有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很多人学贯中西,通晓文学、历史、科学、地理等等。他们交给学生的是巨大的财富,让学生受益终身。他们生活在民族自强、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他们对于中国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于教育,他们执着,以自己的博学来春风化雨,教育后人。像吴宓、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陈垣等。我想现在我们这些教师是否能像他们一样博学,我自认身上缺乏这些印记,但我有求学的欲望,也许我们会觉得现在所拥有的知识可以应对目前的工作,但是想要成长,想要进步,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用之不竭的资源。

其次,他们拥有无私的爱心。在文章前言中有这样一句:教师的品格高低,就在于他对学生的态度。为什么要做教师,就是基于对学生的爱,正如父母对待儿女一般。我很认同这一点,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的就是去了解孩子,去关心孩子,也许我做不到对孩子付出我全身心的爱,但是我不能让任何一个孩子因为我的失误而使他们的心灵受挫。书中写到陈垣先生对启功怎样教书提出的九点提醒处处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也是我作为班主任最应该学习的,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在课堂上要以鼓励夸奖为主,不要发脾气。在工作中,我也时常会有很多疑问,会向我的前辈们请教,毕竟我还没有完全具备一个教者所拥有的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对孩子变批评为鼓励是很奏效的。一味地批评只会让孩子失去自信,从而更加顽固,腻烦学习。但是表扬加鼓励却可以让孩子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加倍努力。

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多付出一点,多爱一点,孩子就收获的多一点。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语道出了为师之道--“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教师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升素养、滋养心灵,还能丰厚人生的底气。读书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艺术的重要途径,是引领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师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才能与时俱进、创造卓越。

潜心阅读《教师的秘密书架--名师与读书不得不说的秘密》一书,就如走进了香气四溢的花园。这本书中,编录了49位名师和读书之间“不得不说的秘密”,这些“秘密”包括读书故事、读书建议和读书思考等。阅读此书,我常常被书中名师的读书故事所吸引。以阅读改变人生的窦桂梅;用一辈子读懂一位教育家的李镇西;阅读史即成长史的闫学;与学生签读书合同的王立华……一个个真实的读书故事的再现,为我们一线教师在阅读方面提供了一面面可供借鉴的镜子。沉浸其中,收获颇丰。

一、与书为友,让课堂活水绵绵。

自古以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等描述读书重要性的名言数不胜数。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是教师努力的方向,用手中的书籍去实现专业发展则是教师奋斗的目标。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材内容宽广得多的多的时候,才能深入浅出地应对所教内容,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窦桂梅老师认为,语文课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课堂一定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在她看来,文学素养的获得、精彩课堂的生成没有他途,唯有广泛阅读。为了讲好《秋天的怀念》,她几乎把作家史铁生的全部着作通读了一遍;为了讲好《圆明园的毁灭》,她找来对这一历史事件有着不同评价的论着,深入钻研;为了讲好图画书,她更是收集了整整两大书柜的图画书,反复对比、琢磨。所以讲台上的她,总是充满自信、底气十足,总能展现文本背后的精彩,使自己的教学保持着很高的水准。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所评价的:“她所着意带领孩子们进入的是另一个美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美,美在丰富,丰富来自对不同世界的阅读。”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养成了阅读人文书籍的习惯,就一定能充满自信地站在讲台上,我们的课堂一定是令人期待又充满惊喜的!

二、与书为友,领学生成为“小书虫”。

有位诗人说过:“在书香里跳跃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书香里浸润的生活,一定是美丽的生活”;有位教育名师说过:“你的学生能走多远,关键在于教师能引多远”。是的,要让学生喜欢读书,教师首先应该是个爱读书的人;要让学生成为小书虫,教师首先应该是学生读书的引领者,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学生对书籍热爱,让学生能拥书入怀。河南省安阳市语文骨干教师姚晓静老师在不懈的探索中,用书籍塑造着几十个孩子的生命航迹。孩子们刚入一年级,姚老师选择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之作《做人的故事》,每个清晨,她和孩子们一起聆听那一个个含义深邃的小故事,在故事里孩子们学着怎样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学习怎样尊重他人,怎样保护弱者。从此爱的清泉在孩子们心中流淌,书香的种子也在他们的心底潜滋暗长。渐渐地孩子们长大一些了,姚老师利用暑假将孩子们领进新华书店,走出书店时,孩子们人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开学了,小小读书会上,孩子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听着孩子们的精彩发言,姚老师也按奈不住,将自己暑期写的《窗边的小豆豆》的随笔与孩子们一起分享。六年来,姚老师引领着孩子们与书为友,书香早已浸润孩子的心灵,书香早已融入孩子的肌肤。姚老师用阅读,爱着每一个孩子,我们又何尝不能呢?

三、与书为友,让自己永远美丽。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应该是美与智慧的化身,书籍可以美化教师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教师的形象。记得特级教师张云鹰老师曾经提出了“读书的女人最美”这一响亮的口号,并告诫自己:四十岁之前的容貌是父母给的,四十岁以后用书籍装扮自己。是啊!用书籍可以提升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内在修养,最终会使学生喜欢老师、爱上课堂。毫不谦虚地说,我也是一个爱读书的人,在我的床头,永远都会有一摞书,夜深人静之时,手捧这些书籍,也让我得益不少。《读者》中普通凡人的情感故事,让我感动得潸然泪下;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让我更清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课堂教学艺术》让我领悟了课堂教学的真谛。当我在课堂上侃侃而谈时,当陌生人猜测我是教师时,当别人夸我显得年轻时,我知道,这和读书分不开,是读书丰盈了自己,美丽了自己。我知道,有一种美,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阳春三月,都会摇曳出一抹葱绿,一丝鹅黄,一份感动,一种力量,这种美丽就是阅读。

读书,丰富了教师的学识,更润泽了教师的生命。教师的生命在书香的滋养下,变得厚重而有价值。与书为友,会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更加与众不同,更加受到学生的喜欢,更加远离浮躁,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从而使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加美丽。亲爱的老师们,让我们拿起书本,徜徉在书的海洋,我相信:我们的人生将永远美丽!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4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教师。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石,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着,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四、一丝困惑:

读完此书,深感建议很有道理,令人有眼明心亮的豁然感,但当你想捧着它付诸行动时,又会迷茫起来,不知从何做起,从何入手。没有一章一节告诉你,你可以这么这么做,你应该怎么怎么走。他像高深的法师,谈经说禅,却又不指手划脚。一切尽在你的悟性中。

所以,读完此书如我等智质平庸者,还是有不满足感,毕竟道理上的明了、理念上感悟、理论上的提升并不能立竿见影地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此中的环节更关键,更需要专家的“建议”。

建议诸君若有机会,浏览此书,其一“开卷有益”,其二“本书无害,不妨一读”。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5

这学期,我有幸细读王三阳老师编辑的一书《做幸福的教师》,使我深刻体会到: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的收获与幸福。

当我成为老师走进课堂之时,我期待自己也在学生心中建立一座神圣的殿堂。一座让我的学生难忘的,充满创造灵性、充满欢声笑语、充满人文关怀,启迪智慧、塑造人格的殿堂!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不断的探索并获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随着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观念,我越来越深刻的懂得了,要想学生学得好,更要“实践出真知”。反思最初的困惑,不正是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没有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所以才会事倍而功半么。只有老师一相情愿地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让学生这一教育主体真正动起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的“实践”中来,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获得经验;学会探索,学会发现,学会欣赏,学会评价,学会同情,学会体谅,------。说到底,这殿堂是为学生建立的,是要学生真正喜欢才行啊!我便认定了脚下的这条路,兢兢业业地工作:用真善美去启迪一颗颗心灵,辛勤地将科学与文明的基因移植给学生。把歌声和快乐融入学生的骨骼中。这使我领悟到了,教师的人生在讲台上是闪光的,这块天地使苦和乐、悲和喜、失落和神圣交织在一起!达到心灵上的升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和乐、悲和喜、失落和神圣交织在一起!

是的,教师的职业是平凡而琐碎的,教师的生活清贫而艰辛。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看到了老师们脸上却永远挂着晨曦般的笑容,正是因为老师们都愿自己像一片绿叶,默默地去成就果实的辉煌,才有今天的桃李满天…有一个曾做过教师的人说:教师这工作是少有的净土,如果能在光荣感之余再多点幸福感,是值得一直干下去的。说起来,教师这职业到底给了我们许多,比如一份可以矜持一些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一个三餐准时的习惯……所以,那些多年不见的朋友听说我做了老师,往往都会问: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可是,即使是再关心我的好友,也无人问及,你幸福吗?我幸福吗?我又可以为什么感到幸福?你们呢?又有没有一个可以不假思索就说出来的答案呢?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于是,我问我自己:你因为爱人而幸福过吗?当然,你完全可以选择爱家人,爱朋友。但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那就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像宽容你好友的小脾气,和原谅你朋友的恶作剧一样,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

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你的心灵。你因为被爱而幸福过吗?工作累了,父母来电话,朋友来短信,如果不是做老师,这也许就是全部。可教师这份职业,让我获得了额外的关爱。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计算:工作几年来教过很多个班,多少学生呢?假定其中有一半是爱我的,那么在亲人朋友之外,我的人生额外的收获了多少份关爱?当然,在这里我可能引用了一个相当自负的计算公式,但在座的各位老师,你们送出去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他们将要回报给你们的爱是无法估量的。收获别人的关爱,这是一笔旷世的财富啊!你因为工作着而幸福过吗?你因为改变着世界而幸福过吗?有一句话非常中听:工作着的女人是美丽的。工作着的人缘何而美丽?那是因为她专注,因为她目的明确,因为她浑身散发出价值的光芒。

经历也使我懂得,一样流逝的青春,可以用来虚掷,也可以用来奉献。我们那么多带着病坚持着工作的老师,谁曾因为她疲惫的病容就觉得她缺少魅力呢?不,她身上浓浓的书卷味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只会让人想要亲近他,想要信赖他;一样翻转的年轮,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永远被铭记。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失去,我愿意。很多的老师们,每天早上看见你们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你们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只小鸟,有时低落有时高翔,那是我还在寻找;年轻的我,不再为一时挫折蒙蔽了视线,而是为自己的选择找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找寻那隐藏已久的幸福的种子,它就会成为你源源不断的能量,于是,那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那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

前人已为我们刻下了一个个崇高的标尺: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春风化雨,蜡炬成灰。而今天,我们当以全新的教师形象汇聚成一幕崭新的特写:一名幸福的教师,仅多少年来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的爱不同于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不是吗?母爱容易出现溺爱,友爱需要回报。而师爱是严与爱的结合,是理智的科学的爱,是积极主动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是教育的推动力,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蜜钥。”“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这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写照。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6

一直以来,我喜欢我的老师们。读罢魏巍的《我的老师》,留给我深深的回忆。

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可爱的孩子们,总是如此的善于察言观色。魏巍的话,把我的记忆拉回了初一的那个下午。

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刚刚考完试,老师端坐在办公室靠窗户的位置,阳光洒过来,照在她美丽的脸庞上,我蹑手蹑脚的走上去,她冷不丁的给了我一戒尺,我不解的抬起头,她的嘴唇上扬微笑着说:谁让你粗心的?那一戒尺,包涵的是爱与疼惜。

文中的蔡老师写信给我说我是心清如水的学生。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一封信,来自恩师的一封信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在我的写字台下,一直压着一封信,至今让留有墨水的清香,留着当时洒下的眼泪,更多的则是勇气与力量。老师有力的笔迹,老师鼓励的话语,老师超过我承受能力的评价,让我得到了莫大的鼓励,在黑暗中有了前进的勇气。#p#分页标题#e#他说我是他的骄傲,他说他是我的大朋友。是啊,对于一个学生来自恩师的一封信,得到的是力量与勇气。

是的,人生之中得一恩师足矣。一直以来我喜欢一种职业,叫做人民教师。魏巍的文章,留给我的更是深深的感悟。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玩一个游戏,游戏有一个很俗的名字叫做老师学生我总是喜欢做老师,我喜欢那种三尺讲台的感觉,我也一直以为只要有流利的口才,渊博的知识就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读罢,《我的老师》我才知道,一个人民教师肩上担负的是多么重的责任。

作者说她对我的接近文学和爱好文学,是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可见一个人民教师的作用不止是讲授知识,更多的则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化心灵,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到某种目的而做出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是啊,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知识,更需要的是师德啊!

读着作者对于蔡老师的依恋,我落下了眼泪,多少次,我也曾依恋。多少次,我也曾在失望的时候深深的依赖这老师,是啊,作者说的对啊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多少次,我也渴望什么时候,我可以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可以有个孩子如此的依恋我?

一遍又一遍我读着这篇文,一遍又一遍憧憬着:若干年后,我将尽情的在三尺讲台上书洒青春,会有学生在难过时找我谈话,在成功时找我分享,会在每个节日给我一个轻轻的问候,这样就足够了。那是我将自豪的说:做一名老师很幸福!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7

《和教师的谈话》中赞科夫通过对实例分析、引导并启发教师反思自己工作中的具体事例等方式,教育工作者要以鲜活的有感召力现实生活实例教育学生,从正面,从可视、可感的层面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火热的生活。

于是乎,我反思着自己的课堂。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对于课堂上的生活,作者提出了“学习应该联系生活”,要了解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是多么渴望多了解一些周围的事情,可是我们的课堂更多的只是把目光停留在课本之上。孩子们被身边的重大事件深深吸引着,当他们满怀着新的印象来到学校上课时候,我们的课堂却常常对这些重大事件以只言片语带过,孩子的新鲜感顿时跌到了低谷。

英语课堂一直在提倡:在真实情境中创编对话。我想,如果在我的课堂上,能经常涉及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对话,以孩子的喜好为前提,并鼓励孩子多多发言,这样我的课堂就会活泼生动几分。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能力自然得到了迁移和培养。渐渐地,也就和学生培养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一点更重要的事了。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8

“海量阅读”,初次听到这一名词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很新奇。语文教育改革时至今日,让孩子大量阅读已成为教育界,乃至社会的共识,无需再加论证。

在2001年,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我就自发地产生了要让孩子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念头。当时,一线的语文教育实践告诉我,平时喜欢阅读的孩子,有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进行了大量阅读的孩子,学习语文极为轻松。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面对同一文本总能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强,能说会道,写出的文章也很有灵气。

当时,我就倡导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并进行一些课外阅读的探索。如,每天孩子的回家作业就是阅读,然后做好读书笔记。我把读书笔记取名为“采蜜集”,专门摘抄阅读中画下来的好词佳句。在学校,我会从语文教学时间里挤出一些课时作为“自由阅读课”,带领和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经过四年的教育实践,最后的成果虽然没有进行研究的考量,但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和对作文的狂热,已经给了我答案。我的探索之路是成功的。尤其是到了六年级,有些孩子的作文,我都难以下笔批改。它对我的文学底蕴提出了考验。

现在回想起来,那几年应该是我语文教育成长的关键期,遗憾地是我错过了这一关键期。我时常想:一个老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家的引领、教育阅读写作和同伴互助。其中,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是外因,阅读写作是内因。那时,我虽然遇到了几个赏识自己好校长和一帮关系特别亲密的同事,不过他们的志趣似乎都不再教育上,在我的专业成长上起不到引领和互助的作用。

没有了成长的外在环境,还好,我迷上了阅读,特别是针对语文教育的专业阅读。这一习惯,虽然促进了我的成长,但并没有让我真正跨进语文研究的大门。管建刚老师在《教师成长的秘密》一书里谈到:“所谓成功人士,只不过比平常的人,多做了10%,超前了10%,这10%,不得了,为他们赢得了一个卓越的人生。一个老师要从‘平凡’走向‘卓越’,他的‘10%’是什么?就两个字:记录。每天用上10%的时间进行记录,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

是的,我缺的就是记录——教育写作。对于研究来说,记录是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的资料,才有下一步的整理分析,没有整理分析何谈研究。阅读固然重要,但其实教育写作才是真正的阅读啊,它读得是现实教育这本生活的大书,它需要的自我的投入、体验、思考、践行。平时在阅读和教育生活中,我常会有一些思考,但总感觉这些思考没有条理,很凌乱、零散、浅显。管老师告诉我们:”只要拿起笔来写,‘写’能帮助我们思考,进入条理、集中、深入。“

读《教师成长的秘密》,我有一种恍然大悟,顿悟十年磨一剑造就了那么多的名师,而自己十四年了终归还是在原地踏步。过去的十多年已成过去,后悔也无任何办法了,而未来的十年是全由自己把握的。管老师说:”成为大师要天赋,成为人才,则人人可以,只要选定一点,坚持十年。“

年过三十啦,再也耗不起啊!还好,自己的教育人生开始遇到了能引领自己的专家和同伴,也对专业成长的途径有了刻骨的认识,像管老师那样,以一条道走到黑的韧劲去追求、探索,相信我能穿过”黑“,达到别人没有走到的路的身处,欣赏到路边的别样的风景。

本学期,一年级”海量阅读“已实施了一个学期了,而我还没有留下丝毫的文字记录。这也许就是我在十几年前就已有同样的想法和做法,现在我还是当初的”我“,而韩兴娥早已借”海量阅读“之名享誉小语界的原因。

成长,从教育记录中开始吧!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9

我继续耐心地坐下来读这本书,发现新课程中大力提倡的课堂教学理念等,与赞科夫早先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

书中谈到一个话题“教师和儿童”。我们正处于一个新的时期,文化的多元化,经济的全球化,意识形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而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渐渐走向封闭。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在教师的眼里,学生只不过像是一种什么容器,可以把一定的知识和技巧灌到里面去,那么,教师就成为谋杀孩子的凶手了。呵呵,可能说得严重了,或许自己早已成为了这样的凶手……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在这一章节,还提到一个话题,那就是爱。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形容老师对学生的爱,但是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源于对学生那份特殊复杂的爱。“爱”这个字意味着一种自我牺牲的依恋的情感。老师对学生的爱,这可能是一种母爱或父爱,又跟本能的简单流露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也可能是对学生的一种热情,说得更白点,可能是把对职业的热爱,间接表现在学生身上。而又该如何正确地去爱学生?这好象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继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省,不断学习,多多积累不断完善……

在本章中作者提出教师应当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可是面对班里有四十如此之多的学生,作为教师的我应该如何在方方面面了解每一个学生呢,不禁让我提出了这样一个思考。在各个方面理解一个学生况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是那么多学生呢?要花费多大的精力投入到这个问题上?

总之,《和教师的谈话》让我重新做了一回渴求知识的学生,它不仅教会了我许多教学上的技巧和知识,也教会了我从正确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教学,更好地培养我的学生。最重要的一点是它让渐渐地我明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真正内涵,直到有一天我能够发自内心地说出这句话。

最新教师读后感 篇10

教师是一个通向未来的职业,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的兴衰。而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每天要面对的是一群可爱的孩子,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那我们要怎样才能担负起这个重大的责任呢?我读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后有了很多领悟,那就是我们首先要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其次就是要将学到的东西在工作中进行实践,然后再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多去思考然后去解决这些问题。

一、多学习

继续学习,努力工作,是我当好一名教师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旦停止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觉得工作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令人厌恶。因此,我们要主动学习,这不仅是一种技能、能力,更是一种态度、精神和基本素质。学习并不是把经典文字记在大脑里,重要的是要内化、灵活运用。教育过程中,要不断地学习理论、实践理论、反思成败,体现教育智慧、教育创新。当一滴社会发展历史长河里的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书中采用理论观点和事例相结合来说服读者的心,用感人的故事事例来帮助读者的我消化理论和吸收知识,激发我“也要这样做个好老师”。其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教师自身职业的人格塑造。

二、多实践

实践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变与创造。我们可以根据在教育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将自己反思、学习、研讨各环节的思考和收获,在教育实践中做出积极应答。只有保持对教育实践现状的不满足,萌生出一个接一个的内心涌动,才能驱使教师于“山重水复”之中,探到“柳暗花明”的盛景。因此,我们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要不满足于既成或既得利益,敢于冲破原有的经验和模式,大胆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出适合自己的专业成长的道路。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的思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创造、持续的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三、多反思

善于反思是幼儿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它是教师对自身的评价和改造过程。反思环节要求有志于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幼儿教师在积累大量教育经验的基础上,能对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及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批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予以理性的升华,这一环节也是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化的关键。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积极的思考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而反思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这样不断的反思、探索和创造、持续的积累经验,才能获得丰富的经验,成为一个真正的专业型的成熟教师。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

《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她是是站在现代化、信息化时代的,是从教师的角色对教师的建议,而不是教育教学的某个领域。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我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充满了精气神,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一百条建议,融汇在一起,让我感受颇深。以下几点印象尤其深刻:

一、教师要有静气。

有的人一身匠气,只知机械地干同样的事,干得毫无生气。他们眼中的工作,仅仅是要完成的任务,为了完成任务,只习惯于从过去的经验中去搜取营养,在这种消极态度下,人们形成了一种定势:凡事都可应付,只需照老规矩办就是了。有的人沾满俗气,或者叫市侩气,又叫小市民。他们遇事总先考虑自己的得与失,不斤斤计较一番,他绝不罢休。有的人躁气,这种毛病许多人都有,躁气就是浮躁之气,千起事来冒冒失失,想急于求成,没有多少事情能干到彻底,却急于表功,事情没有干完,就要评这许那。

教育是长期投资的事业,教师干的工作需要扎扎实实,点点滴滴,任何包装、宣传、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熏陶,一本本作业,一句句话语。所以,教师要的是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备每一堂课,静下心来批每一本作业,静下心来与每个孩子对话;静气就是要静下心来研究学问,静下心来读几本书,静下心来总结规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静气就是要静得下来细细地品味与学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乐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义也在其中。静气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会是另外一番景致,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番景致。

静下心来,受益的是学生,受益的是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最终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为年轻教师,有的是满腔的热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确需要静。需要静下心来备好每一堂课,批改每一本作业,读几本好书,总结一下自己的不足,细细品位与学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尝作为老师的乐趣。何乐而不为呢?来,一起放飞心情吧!

二、教师要有宽容精神

宽容不仅是一种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种精神。

我们在教书时,如果我们只守着自己习惯的教法,拒绝一切新的想法和创意;当我们面对一个有个体差异的孩子,我们只以个人的眼光去取舍,唯独偏爱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脏孩子、调皮的孩子,那么我们就不具有宽容的精神。学校是人们犯错误的地方,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学会宽容。因为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是一些孩子,他们很多时候缺少判断是非的能力,当他们犯错的时候,我们要有宽容的心态,给予他们一些改正错误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在犯错、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同时我们在宽容别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宽容自己,这样才能放松自己的精神,会使我们挣脱身心的一切束缚,使自己每一天都幸福。

三、教师应享受生活

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证明,我们的许多先辈活得比我们幸福。原因是他们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的赐予;能更深的体会到亲情,更近地触摸自己的灵魂,更清晰的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从而比我们更容易靠近真理。这些,也正是我们现代人被现代化了之后遗失的最本真的东西。

人要解放自己、拯救自己,这是每个时代、每个个体都必须努力去尝试的。对教师而言,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那平素里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无限风光蕴含其中。妨碍教师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卷入纷争之中,如果不能时时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如果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那么我们只能被生活抛弃。一旦我们被生活抛弃,那么,我们也必将被我们所教的孩子们鄙视。

我们挣开自己的锁,努力找寻着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赐予,更深的体会亲情,更近地触摸自己的灵魂,更清晰的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更靠近真理的自己。这样,我们的心便有了归宿,便享受到生活给与生命的美好!

四、教师应设法让知识本身吸引学生,

这应该成为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凸现知识的乐趣。在课堂上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听,不照本宣读,让学生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明白知识的意义、学习的乐趣,让孩子们真正爱上每一门科。记得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怎样的老师来培育,你自己就做这样的老师吧!是的,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到学校,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同事们和孩子们面前,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清点知识;把游戏这一人类最古老的快乐的方式引入课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训词换成赞美,换成幽默;把那些尘封在角落里的各种各样的表情丰富在脸上。

一百条建议,一百个法宝,似阳光,如雨露,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读出的更多是心灵的共鸣、灵魂的回音。作为一名平凡的教师,此书让我感动,更让我深思。但愿在其新锐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二)

反思一学期来的教学感受,让有些僵化的大脑转一下弯儿,尤其是为了调节一下因抓舞蹈特长生考试而变的有点失控的神经,读书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读什么呢?看来看去,教育类的书大部分是对老师进行再教育的,教条,枯燥,引用一些外国教育家的理论,读来很难叫自己放松,反而有些紧箍咒越念越紧的感觉。从书柜里又把郑杰的《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拿出来读,让人觉的爱不释手,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有些话真说到老师的心里去了。

从教这些年来,我一直困惑怎样摸清学生的心思,怎样的教育方法才是对他们未来有用的,我想读些理论方面的书会对我有帮助,说实在的,理论性的书确实没有小说那么好读,可能因为理论的书太多内容显得空洞和乏味,所以一直也没看几本,这次又看起这本《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却有了与上次不同的看法。

该书的序没有王婆卖瓜,只一句:本书无害,不妨一读,让我感受到作者的真诚,这本书属于教育随笔的书,读起来非常亲切、轻松,他的每条建议都与我们息息相关,让我耳目一新,并得到很多的启示与感悟。难得的是作为校长的作者郑杰不是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教师的身边出发,由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入手,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们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作者用平实却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让教师回归到了生活的实际之中。教师本来就只是芸芸大众中的一角。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教书,首先就要教好自己,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教出你自己的风格来。作者字2020里行间传达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我,感慨良多。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对孩子要宽容、要耐心,可有时当我们看到孩子在课堂上做小动作、开小差,看到他们又把题目做错时就按耐不住的要呵斥、批评孩子,我们就会忘了对孩子宽容。其实,正如郑杰老师说的学校是每个人可以犯错误的地方,明白这一点很重要。首先,教师明白这个道理,就意味着教师已经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真正的学习不是生硬地记住一些死去了的知识,而是学会发现和创造。因此教师就不仅会宽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差错,而且会鼓励他们不必在意那些差错。让孩子们学会从自己的差错中获得真知是教师的本分。我们老师应该学会控制自己,学会换一种方式去帮助这些犯错的孩子,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他们。

作为教师,既然我们已经干了这一行,就要热爱它,从中寻找让我们快乐的一点一滴。每天抱怨,应付工作,只能让我们自己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愁苦氛围内不能自拔,最终影响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何苦呢?正如郑杰所说:一个热情的人、真诚的人、善良的人、宽容的人,一定是受人欢迎的人,受学生欢迎,受同事欢迎你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有了竞争力。

《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真诚的表述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这本书充满了精气神,使它充满了善意,充满了真诚,充满了生命的灵气。值得我们细细地去品味,领悟它精髓所在,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


给新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三)

读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29条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内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内养分的充分供给。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在第四节中苏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签于此,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内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对于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拿出来跟同学讨论或者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着重注意,将课堂讲授的与自己预习的相对比,这样反复识记,学到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而且经过预习的新课,上起课来比较轻松,学生劲头也足,当然,这一环节上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但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新教师读《生命与使命同行》有感

作为一名刚加入教师队伍不久的新人,《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让我对理解教师这个职业,理解教师的使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爱学生。从爱出发来教育关心学生。只有心中有爱,才能关注并发现学生的任何需求。记得在求学的时候,几乎每一位导师都说过同样一句话:小学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教师任何一个小小的举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个行为都要慎重。尤其是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生命与使命同行》这本书中,每一个事迹都很触动人心,短短的篇幅却反映出来每一位教师高尚的人格和令人敬佩的师德。他们爱学生如同爱生命,奉行教育无小事的理念,关注学生的一点一滴。

细读汪金权老师的事迹,起初对他的扎根山香教育23年,并资助200多名学生感到有些许的不解。后来翻阅他的日记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才了解到汪老师的行动其实就是将他对曾经帮助过他的人的感恩之情化作对学生的真诚心、平等心、责任心、爱心和细心,将其延续在教育事业中,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人。

教师如烛,师德如光。师德也是一种使命感的体现。汪金权老师在答记者问时说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灵成长和自我管理的引导者。教师也是学生求知、做人、做事过程中的一个伙伴和顾问,它是一个职业,也可以把它当做事业来做。是的,教师的使命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榜样,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师德也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一种教育因素,所谓身正为范。在让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的基础上,更能通过身教让学生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及美好的品质。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来说服学生主动的向老师学习,向老师看齐。

作为新人,更应该要奉行教育无小事,事事皆学问的理念。因为在教育中,可能一件不经意的事也有可能成为教育学生的好素材,教育学生的时机是无处不在的。如何抓住契机,如何有效教育,都隐藏着很大的学问,对教师的教育智慧也是一种考验。要经得起考验,凡事能随机应变,就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以广博的知识装备自己,积极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教育机智。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还需要学会反观自身,育人先育己,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

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我对自己有着很大的期望,但也自知经验不足,今后还需要向身边的同事多多学习,并不断的提升自己,尽力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新教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新教师《教学艺术》读后感

作为一个新教师,踏入讲台的时间也不长,在很多方面都缺乏经验。所以看了很多教育方面的书籍,其中《教学艺术》,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从书中我知道了一些教学发方面的知识。

这本书比较系统的介绍了教学的结构,教师备课的重要性,怎样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创造教学环境,教学语言的艺术等等对于我来说,这些都是比较陌生的,但踏上了讲台,作为一个老师,我应该对学生和学校负责,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充实自己,将自己业务提上去。

书中说到备课是老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保证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必须做好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作为一个新老师,备课也是至关重要的,备课备好可以说。课就成功了一小半, 作为我们新教师,备课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该对课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同时对自身的强项都要了解,这样就可以从你的侧重去系统备课,建立自己的教学风格,更好的建立你和学生的关系,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书中还提到,教学情感的重要性,人类的情感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发展恰里的一种特殊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主管态度及其体验。老师与学生情感的建立可以说是不难的,在教学过程中,和平时的接触中都会产生情感。老师经常被比做蜡烛,他们经常用自己的光芒去照亮别人,在老师的奉献过程中,学生都是看见的,他们会和老师产生共鸣。知道老师是在为自己好。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回报老师,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是非常欣慰的。在很多时候,我们也应该去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两好的学习方法,象我们音乐课上,可以经常花出几分钟时间,让他们来唱唱跳跳,缓解一下平常的紧张,让他们放松一下。

教师的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与学生沟通最直接的手段。同样是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方式说出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书中对教师语言有几个要求,教学语言要以传授知识,开发智力为宗旨;必须有教育性,能对学生起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在我刚来学校的那会,有时会被学生恶劣的行为激怒,控制不住自己,会对学生发脾气,但我后来也慢慢觉得,发火是没有用的,可能当时或接下来一两节课是有用的,但过几次以后,会变本加厉。所以象书中所说的,应该运用方法,用教师特有的语言艺术去引导他们。

看了这本书以后,很多教学方面的问题,我都找到答案了。希望可以把一些方法运用的更加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给新教师的忠告读后感


给新教师的忠告读后感(一)

书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身为教书育人的老师,更应该读书,在这一学期的读书活动中,我选择了《给新教师的忠告》这本书。

不得不承认,教育对我这样一个刚迈进教师职业门槛的新教师,带来了很多挑战。由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信编写的《给新教师的忠告》中向我们这些新任的初级教育工作者演义一场教师成长之路。针对新教师常常提到的两个问题在你执教的第一年里,你怎样影响了你的学校?你的学校又怎样影响了你?本书给出了明确同答。

在平实通俗的语言中,开始教学生涯,在学校里同孩子打交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书本中的这些故事包含了大量的自我剖析、自我审视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提供了他们作为一个过来人、成功者,用成熟的思考给新教师提供了实用、有效的忠告,让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很多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会藐视面前的工作(尤其是小学教学),觉得很简单,其实不然。本专业的知识和教师专业理论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那是一门艺术!如果只有知识的课堂学生不会喜欢,自己也会感觉非常累!只有走上工作岗位后才会知道: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学科专业知识只是一小块而已,我们更多的精力似乎得放在教师职业的锻炼上。比如铃声响了,走进教室上课,学生非常吵,你会怎么办?上课学生提超出你准备的知识范畴的问题你会怎么做?我们如何与家长交往与交流?等等知识都是属于我们的专业范畴!这本书重点论述的特别是对第一年教学的反思是相信在学校这样的环境中,只要对实践、对教与学互相交流的经验认真反思,就可以获得并分享很多宝贵的东西。教学效率与质量需要老师的聪明才智激发课堂的气氛而学生的课堂良好的回应同样激发老师的发挥。这到这点就需要老师的发挥需要认真仔细的备课,结合上课内容与日常生活趣闻趣事,或者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所谓的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看来用在老师身上也一点不虚。

作为新教师要成为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让领导放心的优秀教师的确需要付出时间,付出精力!这本《给新教师的忠告》就通过实例给新教师列举了教学过程中将会遇到的问题,体现出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将出现的不同结果。因此,现在是我教师生涯的初始阶段,我不敢有丝毫的麻痹大意,对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粗心,事物更甚为错误时,只有从向自己提问开始,才能一步步地对自己反省,有反省才会有收获,有收获才会为实现自我价值添砖加瓦。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论语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论述。本书作者要求我们先做学生再做老师看来是出于同一理由。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中。新教师处在缺乏经验的时期经常会被学生提超出自己专业范围的的疑难问题。我们与其去考虑如何灵巧的回避这些问题,不如勇敢的向学生承认自己才疏学浅,目前无法回答,同时激励自己与学生一起去寻找答案。

教学--它需要有清晰的目标和明确的日常计划,但是,它允许每个孩子富有想像力,它允许在一个坐满开动脑筋的孩子的教室里,出现一些与之相吻合的意外。要很好地完成这一点,你不能遵循课本的章节和评论,而要制定理解目标的计划,这些目标相互关联,非常复杂,并且时不时能让学生们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体验。为了保持教学所需的精力和创造力,老师需要专业的同志情谊。如果只有自己充满激情,却没有人分享,这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情。身处尴尬的处境,却无人可倾诉,这更让人无比痛苦。

作为一名新教师,很庆幸在我教学的第一年能读到这本书,这本书就像茫茫大海中得一点灯光,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从他们的忠告中,解开了我工作中得很多迷惑,指引我教师生涯的发展方向。


给新教师的忠告读后感(二)

《给新老师的50个忠告》以其朴素却一针见血的风格让我印象深刻,后来真正开始上班后结合实际经验经历,觉得此书真是奋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的经验之谈,我们新老师基本上会犯的错误这本书都已囊括,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种种问题书上也无一遗漏。此书像一把万能钥匙,什么问题都能在书上找到答案。下面摘几点我印象很深刻的:

1.第一堂课就应与学生定下规矩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也是我最近遇到的一大问题之一。我所教的4个班级中,因为班主任的管理风格和学生的性格有所不同,所以整个班级的学风和上课纪律是不一样的,有些班级比较安静严谨,而有些班级比较松散活跃。我是一名新老师,而且性格并不是非常强硬,所以刚开始时并没有按照书上说的和学生严格制定一些很细致的上课规矩,制定的规矩到后来也没有严格遵守,所以现在导致有些比较活跃的班级上课时过分活跃,上课效果不佳。我现在认识到接受一个新班级时,必须要做到先严后松,这样到后来才会轻松,否则后来的淫威将起不到任何效果,因为学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在这位老师面前,我是可以不守规矩的。

2.学生到办公室没规矩怎么办

书上举了两个老师在面对学生在办公室鲁莽不讲礼貌时的对比例子,一位老师是满脸怒容,大声呵斥批评学生,另一位是镇定自若,轻声教育学生。这一鲜明对比,哪种是正确的做法答案昭彰。书上有一段话,我读完觉得写的很好:

学生不懂文明礼貌,教师粗野地教给他们怎样做才符合文明礼貌,不是很滑稽的事吗?学生从中学到的是什么呢?除了知道怎样才符合规范之外,还学会了纠正弱者的方式就是不必尊重他们,粗野地对待他们。这不是很可悲吗?

我脾气有点急,不够耐心,又是学生犯错时中怒火攻心,所以任由自己的脾气来发火,也觉得学生还这么小,应该对他们造不成什么大的影响。可是其实老师自己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如果自己的行为举止都不够尊重学生,那么还能奢望学生学会尊重吗,这种希望岂不可笑?

3.前往别吝啬表扬和鼓励

我反省了下这一年我的表现,发现在表扬学生这一方面做得非常不足。我很多情况下把学生当作了成人,认为他们应该不大重视老师的表扬,没有表扬他们也能很好很自觉地完成我交代的任务,因为他们应该要明白学生不是为老师,而是为了自己。可是我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的学生才三年级呀,他们是小孩,他们的自律力没有那么强,他们明白事理的程度远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深。成人都需要鼓励和赞美,更何况小孩呢,旁人的表扬,尤其是老师的肯定是非常重要。不只是学习优秀的学生,一些平时看上哪个区好像吊儿郎当的不在乎成绩的学生事实上在收到老师给的一张贴纸,听到老师的一句表扬也是会欢欣鼓舞的。老师的赞许的微笑对学生来说就是阳光,温暖他们的心,温暖他们的生活。

4.讲课语速要适中

上学期我上了一堂公开课,教师发展中心刘老师来听课,听完后的评价是我的教学风格适合初中甚至高中但不适合小学。这是老师的客气的说法。其实那堂课我上的一塌糊涂,在我只花了10分钟讲完新单词,花了20分钟操练后,要进入一个大活动需要请学生站起来表现时平时很活跃的学生居然一个个都哑口无言,不敢起来,因为他们不会。这可能是我们新老师普遍会犯的一个毛病,那就是速度太快,无论是榆树,还是成像性知识的速度。这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新教师并不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缺乏经验。把孩子当作了和我们一样的承认,认为如此简单的内容何至于这么慢条斯理地大费周章地讲,还要那么地生动形象。

我有时在讲了好久某个知识学生还做错说错时会很气急败坏,认为是因为他们上课不认真听导致的。但现在我更多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告诉自己,教书育人需要耐心和好脾气,还需要把自己的速度慢下来,和孩子们一起慢慢成长,一起领悟。孩子们就是因为不会,才需要老师来教,如果都能一下子就懂,那还需要老师做什么,自己看书自学就能成才了。

书上还有好多点让我学到很多,这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将陪伴我摸索在教师成长的道路上,点化我的迷茫,照亮我的前方。


给新教师的忠告读后感(三)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你憧憬着期盼着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年轻人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你肯定会愉快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做一名光荣的班主任。你会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你也听说过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可是你坚信梅花香自苦寒来,接受锻炼,勇担重任是你正确的选择!

我要告诉你的是,你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须点滴地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和教育的明智。你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在这条道路上,你将看到各种的最预想不到的命运。具体到教育教学中,你到底需要积累些什么呢?我建议你:写一写教学案例反思和随笔;认真对待每一堂课;做学习型的教师;做一个快乐的研究者。另外,你还要进行教育技能的学习,新课改的学习,要试着跟其他教师合作。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随笔如何写?我看到老师们都是自己忙自己的,我为什么要跟其他教师合作?教师有哪些合作?

要知道,写反思和随笔有助于你集中思想,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而每一位勤于思考的教师,都会产生他自己的体系和教育学修养,这可是一笔珍贵的财富。人是很容易忘却过去,并且总是在重复错误的。你在随笔当中真实地记下每一天,记下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记下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哪怕是一处细小的失误。这些对你很重要,因为平庸正是从细节开始的。坚持几年以后,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写作能力大幅度提高了,也可以经常地发表论文了!

对于合作,我希望你能了解,合作是和-谐社会的动人乐章。你应该处理好至少三个关系:一是与学生的关系,不要迁就学生、不要体罚学生、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爱你的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二是与领导的关系,最好与领导保持距离、不要说领导的坏话、遇到一个专制的缺乏人文关怀的只知道捞取名利的校长,你还是埋头教书,苦练技艺的好;三是与同事的关系,这是很容易影响到你的情绪的事情,我建议你要向同事学习、尽一切可能帮助同事、一定要尊重老教师,当然还要坚持自己的原则。我相信,你会在教育实践中得到自己的答案!

当你带着激-情与自豪站在了讲台上,很快你就发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点单一,于是你会主动去探讨学习各种教学方法,大胆改造课堂,学习并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以适应教学的新需要!很快,几周过去了,学校安排你作新教师汇报课。说实话,这是你的第一次公开课,会有学校的很多领导和老师来听课,你非常紧张,你担心自己讲不好。我建议你主动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并寻求指导,听课是你向别人学习的基本方式,你需要在听课的过程中仔细领悟别人的教育理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素养,你还要学会评课,既看到优点还得能指出缺点。由于你的虚心和认真,你的公开课将会得到领导和老师的充分肯定,自然也会指出不足,提出今后你应努力的方向,并鼓励你可以做得更好。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的生活逐渐趋于平淡,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虽然忙得不亦乐乎,却有一种厌倦悄悄爬上你的心头。这是一个容易让人懈怠的危险的信号,你不断地接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不同的信息,其中那些消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你的教育信念。有一些是来自学生的,虽然你坚信用智慧启迪智慧,用心灵感化心灵,可是当你受到学生欢迎的时候,却不知道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了;你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他们有的迷恋网吧,有的打架斗殴,有的谈恋爱,你会因此产生迷惑,并会由此产生思考:学生为何素质低?差生是如何产生的?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你还会遇到素质低下、蛮横无理的家长,他们让你丧失教育的信心: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该扮演什么角色?家长,也请你认真反思一下吧!在考试中,你会遇到作弊的学生,你要对涉嫌作弊的事件进行处理,记住,不管多让你讨厌的学生处理起来也一定要冷静,否则弄不好可不仅仅是心烦。你还会遇到各种各样先进优秀的评选,对于这些,你也可能不明白:那些看起来并不怎样的老师怎么就能评上,而那些扎实工作的老师却什么也得不到?对此,我建议你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自己感受到的那种充实感,幸福感,而不是通过评比等方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因为,教育的酬报永远在教育之中!一个教师的阵地永远在课堂上,你的丰碑就在你学生的成就里。

当然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有些事情虽然危害到了你的情绪,但也会促使你思考更多的问题:一个好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原来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也会出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教师怎样才能把社会地位真正地提上来?你心目中的优质教育是怎样的?如果教师追求太多的功利会有什么不良的后果?什么样的教师才算是名师?是名师出高徒还是高徒出名师?你有很多苦恼要说,你要用一些别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其实这些都会促使你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教育的责任是什么?这些思考会让你了解:真实地活着比什么都重要!每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都会有较为苦闷的一段路程,这一段路程将是你教育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此时,我建议你来读书!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要说自己没有时间,为自己找借口是人类最可耻的行为之一。读些什么书呢?一要继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每过一年,要让自己的科学知识变得更丰富;二是要加强教育教学类书籍的阅读,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努力阅读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类的书籍,这可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的凭借!

一年的工作眼看就要过去了,寒假将要来临的时候,你要为自己的工作做一个总结:你要写一个班主任成长的故事;你要写这一年成长心灵的路程;你要仔细品味遗憾,如果可以,你会对那几个调皮的学生说:孩子,老师不批评你!你有了自己的学生朋友;你有了新教师的一点点教学感受;总之,这一年中,你有成功有收获,有失败有空虚,有泪水也有欢笑,如果你认为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那么,你就下定决心,努力做一个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关于教师业务笔记精选


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它是阅读一个作品后的心得体会。读书,热爱阅读,是一个人成功的不二法宝,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人们在读过一本书之后都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写关于作品的读后感,可以让我们再一次回味这本书籍。怎么才能用文字的方式把读后感记录下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关于教师业务笔记精选”,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教师业务笔记 篇1

我参加了xx市双名下乡教师培训。在短短的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学无止境。可是,人是有惰性的动物。平时总为自我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逃避学习。于是思想僵化,头脑迟钝,专业吃老本,教学步骤陈规,虽然年龄还年轻,但在教育教学这个舞台上也耕耘了十几个春秋了,真可谓是十几年如一日。教学已没有了创新。

幸而邂逅培训,使自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活力,燃起了斗志。

经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如何运用多元智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从此,我必须要善待每一名学生,不在用成绩来分优劣,评好坏。力争在顽石中发现宝石。假如说白天的学习是理论的充电,那么培训当晚的作业,就是与实际的吻合。

随后听名师们的讲座也收获多多。经过学习我能够正确的区分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资料问题。并且将学知识运用在教学中。

对教育科研,严格来说,自我是个门外汉。因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感性指导实践的时候多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即使获得的一星半点的理论知识也是从电视、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东拼西凑而来,从来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更不用说研究了。大学时期学习的知识也基本上如数奉还给教师,一点也不留下。此刻听了教师的讲座,头脑里才有了教育科研的框架,一些细枝末节也渐渐变得清楚。尤其学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更觉得如雪中送炭。因为这学期刚好在学校进行一项课题研究,我本身为课题组成员对具体操作的步骤一点也不明了。此刻好了,能够现学现买,即使还有问题,教师的电话号码和邮箱都留有,能够向专家随时请教。

一向以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抒大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各种各样的提法也层出不穷。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做一个聪明型教师、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此刻秦望教师又提出做一个奋斗型的教师也觉得很有道理。

其实,奋斗一词含概了很多资料。做奋斗型的教师,能够是反思型的,也能够是聪明型,还应当是创造型的,其他学者型、研究型、学习型都能够含概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意义。所以教师的奋斗型教师的概念抒而又广,包容万象。奋斗型的教师是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对广大教师的更高的要求。无怪乎教师这样来阐述自我的观点:做一个奋斗型的教师,需要阅历丰富,活力飞扬,思想深刻,才华横溢

总之,人仅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提高。愿自我经过培训学习,能够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

教师业务笔记 篇2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本事、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进取营造一个简便、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经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到达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忙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资料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竖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提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经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构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进取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异常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本事。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经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提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资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资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资料,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本事和解决问题本事。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经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本事。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资料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资料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本事。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构成初步技术本事。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职责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理解学习)。

25、评价资料多元化:不仅仅重视语言本事与数理逻辑本事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本事和研究本事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自我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我的经验理论化,从而使自我的教学自我监控本事构成和提高。xx年4月

教师业务笔记 篇3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养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在听觉、感受、联想、表现、创造等方面,它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渠道,新课程实验教材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理念,新的手法。下面,我就本课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的确,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为兴趣是培养人们确立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使人产生学习探索的欲望。本课教学,我将福娃作为小客人,自然引入。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巧妙地渗透情感教学目标。接下来,福娃送礼物将本课的学习重点《健康歌》引入。在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组织教学,奖励福娃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学生在小福娃的激励下,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

二、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

想象是思维活动中最见活力的一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离开想象不可能取得成效,在课堂教学中给孩子们一片想象发挥的空间。在本课的教学中,律动环节,我尽量不示范而是选择融入学生群体,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地演,勇敢地跳。在演唱环节,引导学生将自己喜欢的运动填入,创作了一首首新的《健康歌》。巧妙利用歌曲中数节拍的乐段,设计了小组合作健身操的环节。

三、通过小组合作进行音乐创作,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合作中交流,交流中形成合作的意识,培养与人共处的能力,从而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火花。在本课教学中,我把不同程度、不同能力的学生编成小组,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启发,便于交流,便于团结协作。

总之本课教学给我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让孩子们爱上音乐课;在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创新,为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明朗的空间;用你充满阳光的评价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创新思维。充分利用音乐学科的优势,乘着音乐的翅膀放飞创新的雏鹰。

最后我想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教师业务笔记 篇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教师站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教师业务笔记 篇5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美学课后感

高中的时候老师就介绍我们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从那时起,单从名字出发,脑海中所定义的美学观念以为就是讲现在所有美的,具体的东西,比如讲一些名胜古迹,美的风景以及介绍一些诗词等。当真正学习美学的时候才知道,这也的理解太肤浅天狭隘了。

《美学》这门学科是中国释译回来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研究的对象多为艺术,所以又称之为研究艺术的艺术,即艺术的集中表现。学习美学后对美学的认识是:美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而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追求。但无论美的定义如何变,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庄子的:无用之大用。就是最好的概括,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心理,行为各方面的集中表现。通过这些认识和体会,对文化艺术追根溯源,让我们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知道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不会置身于当下,却好像一个流浪者般没有依托。

美的定义的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而不断发生改变。在中国,美的最早含义就是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从我们汉字的造字就可以看出:美,甘也。从养从大,即羊大为美。这显然把美与羊肉的味甘联系在一起。而后,美从味觉扩充到嗅觉,视觉等肉体感官的快乐上。到了讲文明礼节的时代,美就从个人主观的官能感受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这时的美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积极出仕,纲常礼节等方面,以及道家的超功力性的美。在西方,美的发展从美的具体的事物到美的本身再到中世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上帝,及其衍生出的宗教和信仰以及一些道德性的美德,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对儒家道德的宣传和信奉。到文艺复兴时期,人取代上帝,人性取代神性

从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的改变,最初是从审美的对象开始的,审美对象的不同,则美对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应审美的形式层,主要给人悦耳悦目的享受。其次,对应于审美的意蕴层,审美主题可以从中感受到悦心悦一的体验。在最后,对应审美形象的存在层,能给审美主体以悦神悦志的感应。无论是《美学》对于审美主题的哪一种审美感受体验,它都极大的调节了人的心灵,在现实的喧嚣中能让人找到一片安宁的归属。

而对于美的作用最好的诠释,我觉得庄子的:无用之用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

教师业务笔记 篇6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取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资料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

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资料。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资料,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资料。

二、上课的经验

1、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2、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必须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3、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必须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4、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资料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5、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1、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必须要增强每位学

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2、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完美的回忆。

3、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明白:“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必须压力,持续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4、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明白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好处,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2、问与思维。“选取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状况呢”要有预见。

3、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理解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4、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

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忙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2、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3、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4、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潜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潜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教师业务笔记 篇7

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我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我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我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十分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勉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必须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我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所以,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当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我成为自我的主人,为自我,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主角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梦想教书、用心育人。

教师业务笔记 篇8

经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丰盛的。我体会到了:

1、边做边学: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汇集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之后,这个过程将被验证的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与问题相伴随的情境进行重组的知识,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2、边评边学: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训过程中不断要求我们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从教学目标出发去制定、修改有关评价作品的量规,去检验自己的作品,看它是否真的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互帮互学;

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合作学习,这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务面前,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次的项目培训,真实地做到了这点。百来名全市各区县的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其间对于电脑的运用操作难免有生疏之分。庆幸大家的这种互帮精神,无须过多的话语,当身边有人遇到疑惑时,总有一个又一个熟悉操作的同行主动过来给予帮助。而在小组化的讨论学习中,受训者又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彼此的教育方式得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相成长。

4、乐中学习:

培训过程的每节课上,学习氛围宽松,课堂讨论活跃,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学习内容新颖,为受训者所喜欢、所接受;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习过程随意自然,让人感觉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5、主动学习:

培训强调了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主体在于学生,变过去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让受训者去体验、去领悟,而不是被动的去听,去记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业务笔记 篇9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并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一样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忙,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当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进取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欢乐。

教师业务笔记 篇10

学习时间:9月4日午时4:50

学习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习资料:支部召开学身边道德模范,塑良好师表形象师德建设大会

一、学习区委宣传部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活动的通知》

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目前,xx市礼貌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xx日报社、xx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在全市开展xx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和市评委会评选,我区的赵广太、王洪鹃、侯敬军3位同志入围xx市道德模范侯选人。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经过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区上下构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区礼貌办决定在全区开展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学习活动。

2、广泛宣传,兴起学习身边道德模范的热潮。

3、点面结合,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实效。

4、丰富载体,切实推进道德实践活动。

5、切实关心、爱护身边的道德模范。

二、学习市教育局xxx,传达xx市民主路小学落实徐教[xx]80号文件的实施方案

1、成立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落实《关于开展xx市中小学校及其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专项整治活动的意见》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xx市民主路小学落实徐教[xx]80号文件的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

3、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徐教[xx]80号文件,学校和每位教师对照徐教[xx]80号文件所列问题开展自查自纠。

4、在学校内悬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横幅,进取营造专项活动氛围。

5、在学校原有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6、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目标管理职责状》,年终从《目标管理职责状》落实好的教师中评选出学校的级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7、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每一位教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总结。

小学教师业务笔记3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3)
40年教学的20条经验
一、备课的经验
1.备课时要对三套不同的教材来回比较,从而选择确定一种较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70左右要紧扣正在使用的教材,30左右要纵横渗透,综合整合,作相关发挥。
2.在假期中把新学期的课完全备好,要有一个整体的备课框架,然后才上课。最好的教学策略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进行教学。
3.备课要掌握教材的整体结构,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现状与需求。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合理取舍讲课的内容。只能讲授学生可能懂的内容,不能讲授学生无法理解的内容。
二、上课的经验
4.上课怎样开头,怎样结束,要反复推敲。开头要激发兴趣,结束要让人回味。开头结束都力求短小精干,切忌拖泥带水。板书演示要清楚明了,重点关键要突出鲜明。坚决守时,决不压堂。
5.上课要关心每位学生。要使绝大多数都能真懂。在让学生思考、操作、讨论时,优秀生和后进生应有所区别,体现出“因材施教”。要使优秀生感到一定困难,要使后进生感到在进步。
6.要善于提出恰当的问题,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时间。一堂课要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每一节课的最精华之处,一定要放慢速度,让学生能铭刻在心。
7.教学过程的关键是“交流——互动”。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活动。学生的听、说、读、写、议、辩、练、评要交替进行。
8.每次上课后,要及时记下自己成功之处和不足的地方。要作“教学日记”,随时总结经验,自觉进行反思。要及时将教学经验上升到模式建构,从个别上升到一般。
三、考试的经验
9.千方百计要让成绩差的同学考出好成绩。一定要增强每位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建构的、主动的、体验的、合作的进行学习。
10.要从“逻辑”、“操作”、“艺术”、“交往”这些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考试。让每一位学生在一学年中都曾有获得前三名的经历,对你的教学留下美好的回忆。
11.对成绩优秀的学生,真正有效的促进方法,是让他们深切地知道:“不进则退”。考试要让他们感受到一定压力,保持必要的张力。避免他们盲目自满,但不能伤害他们的自信与自尊。
12.考试后,应立刻将正确答案公布或发给每位学生。要学生“趁热打铁”,修正错误,巩固正确,打好基础。当天知道作业正确与否,对于有效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
四、提问的经验
13.设计教案的核心是设计问题。问题要深浅适度,利于启发学生;问题要有生活背景,能激发兴趣;问题要有实际意义,为今后学习奠基;问题解答要及时反馈,真正巩固。
14.提问与思维。“选择思维”的问题是:“这是唯一的解决办法吗?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增加思路。“前瞻思维”的问题是:“如果那样做,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要有预见。
15.“情感思维”的问题是:“出现这样的结果满意吗?我的情感上能接受吗?”尝试体验;“换位思维”的问题是:“别人怎样看这个问题?别人会有怎样的感受?”设身处地。
16.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要将学生的问题集中起来,进行系统研究。努力做到针对性强,切实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从问题到问题,学无止境。
五、综合的经验
17.对学生好的言行,要及时给予肯定的回应;对学生不好的言行,及时给予否定的回应。大多数应是“肯定回应”;“否定回应”只占少数。
18.每一学年都要调查统计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力争在自己最弱的一项上,有所改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重在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体现出“审美和立美”,艺无止境。
19.每上一节课,要设想全人类都在倾听,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力戒偏见。要以自己的全部智慧来上好一节课,让学生如坐春风。“生命和使命”,价值统一。
20.要珍惜时间。力争以较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较多的知识,培养较强的能力,学会独特的审美,发展良好的人格。知识、能力、审美、人格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给新教师的二十条建议》读后有感


《给新教师的二十条建议》读后有感

最近,我阅读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所写的《给新教师的二十条建议》让我感受颇多。《给新老师的二十条贴心建议》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将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建议虽然很细小,却不乏其理,对现实中的教学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全文凝集了于老师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心得体会,其折射或透射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该可以给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以启迪和帮助。我觉得,《给新教师的20条建议》,并不一定局限于新教师,我也有很多的启悟。

1.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用目光让学生安静;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长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铃声落了,学生可能会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儿童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一刻也坐不住。低年级的儿童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所以一定要给他们立规矩,是就带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只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权威、尊重,事事民主是前提。面对容易失控的孩子,必须立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一旦进入课堂,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尽量不要吼叫了,训斥只可偶尔为之;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的、好说的学生;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不得已的手段是惩罚,但尽量少用;千万不要体罚;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造成更大的失败。

以情动情,教师的投入和深情,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关注课堂,既要关注教学,更要关注学生。

3.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

没有变化,再好吃的菜都会令人生腻。上课也一样,教学艺术孕育在变化之中。其实,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也该富于变化。

4.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

只有你对学生全心全意了,才会有学生对你和你的课的全心全意。只有倾听,才能让学生感到尊重,感到被吸引,也只有倾听,才能了解学生的心,才能随之与学生真诚交心。

5.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

小手如林,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广度、深度、难度,要有价值。

宁静致远,要让学生有思想,必须给他们思考的时间,而安静是适合思考的环境。

6.要经常读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

让书香相伴人生,让书香沐浴心灵,让我们在静心体验中领悟诗意、高尚、深刻、智慧,以日渐成熟的心态、日臻完美的艺术去当一个有底气的教师。

7. 最好当班主任。要与学生一起活动。

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的凝聚力。

8.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要太厉害。

清代的冯班说:师太严,弟子多不令。柔弱者必愚,强者怼而严鞭扑叱咄之下,使人不生好念也。意思是说,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会被教愚笨,个性强的孩子变得暴戾。什么事过了头,都会走向反面。

老师如果太严格,必定是少笑容,或者即使笑,也是让学生心有余悸,不敢放松的。这样的畏惧状态,就无法让学生开放心灵,就不会产生与老师的亲近,也就不会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境界。

9.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

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尽量不要请家长到学校来,而应该主动到学生家去。

只要真诚相待,家长都会更加敬重老师,把学生交给你才更放心。而在孩子面前公正对待家长,会令孩子更信赖你。

10.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看别人的戏,就演不好自己的戏。演戏如此,教学也如此。听课时,执教者就成了自己的镜像,你能品出比自己更优秀的方面,就能有所触动,有所启发而有所改变。

还有其他十多条建议,虽然都很小,但的确令人叹服。其实,教学艺术并非什么伟大的秘密,不过是用心去理解学生、事事都用心而已。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古语已经将教学艺术的真谛浓缩为这八个字2024了。能真正做到了,就是十分优秀的教师了。

阅读这篇文章,让我收获很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时常想起这些建议,来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去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读《给新教师的建议》有感:致我自己


读《给新教师的建议》有感:致我自己

假期里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给新教师的建议》,感受还是很多的,作为一个刚踏上这个工作岗位一年的九成新教师,要想快速的成长起来,光明白书里这些道理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做。书中好多条建议在我看来都能对我有很大帮助,因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给自己罗列了以下努力目标。

1、潜心经历。

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不仅仅是环境的变化(从学习的地方来到了工作的学校),也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讲台下的学生变成了讲台上的老师),更主要的是一种人生经历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一种积累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更是我从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不止一个人告诉我,刚参加工作,要学会多做事,少说话,我倒更愿意这样理解:多经历,多感悟。小到在教室里打扫卫生,去打印室复印资料,大到上课,参加教研活动,这些都是一个新老师具体而实在的经历。多做事情,就是多多地经历,少说话,就是要用心去感悟,经历的直接收获就是带来熟悉和经验。对于一个新老师来说,熟悉事务和具备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2、要做好从头学习专业知识的准备。

我并没有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更多的是通过私底下的自学,而后考试,具备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知识。但是我所有的知识与我们小学课堂的需要有很大的差距,我必须根据的学生特点、教学要求等内容做出相应的转化。相应的我作为一个新老师,必须重新学习一番小学的课本知识,准确抓住每一个知识点,辅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寓教于乐。这些都是我在就业前所不具备的能力与知识,但我时刻准备着,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学习着。

3、听老教师的课。

上一年多半时间用来听课,我的感受与这本书中的描写不谋而合。书中说到:课堂是一个教师施展教学本领的真实场所,置身于这样的场所,往往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教师的综合气息,比如教学语言、教学智慧、教学行为等等,这种真切的感受,可以带给新教师最新鲜的认识,同时跟上课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分析自己听课的得失,可以让自己尽快成长。我想,要想得到更大的进步,光靠我不停听课是没用的,课后与师父的那些交流与总结真真对我帮助很大。

4、逐步享受写东西的快乐。

学校常常要求我们写教育日记,开始总觉得不知道写些什么,也不善于观察总结,写出来的东西就像是流水账,自己都不满意。但是看到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到,工作感受、教学启迪、生活苦乐、人生感悟、见闻杂感、世界大事等,都可以成为笔下的东西,写东西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写是促进和加深思考的绝妙方式。很多问题,只有提起笔来,我们才能思考得更深入,更细致。看完这些我茅塞顿开,如果说之前的我只是为了写日记而写,那么接下来我就要学会为思考而写了。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我是与班级里的孩子们无异的,他们从一张白纸慢慢变成斑斓的水彩,他们在成长的同时我也在成长着,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新晋教师,不断经历,不断感悟,逐渐成长,慢慢在我的白纸上涂上颜色

《静悄悄的革命》新教师读后感


导语:新教师如何才能找到学生的切实需求?新教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静悄悄的革命》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静悄悄的革命》新教师读后感【篇1】

在徐书记提供的书目中,有《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最近有幸拜读了,改变是为了更美好――《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旧作)。阅览之后颇有感触。此书是日本的佐藤学先生撰笔的。在文中,他推崇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课堂学习模式,在学校里他推进构建教师间互教互学的合作性同事的关系,在学校和社区的联系方面推进由监护人参与授课的参与学习实践,他还提出了未来学校的形象学习的共同体,从内部推进对学校进行的改革。在科学技术异常发达的今天,在和平共处的当今世界,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的人才出自我们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将代替硝烟弥漫的战场,培养怎样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人才,将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肩负重任,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更要不断学习、集思广益,学会思考、探究、创造与反思,打好这场静悄悄的战争。

在我国当今教育界反复强调并形成这样一种共识,那就是课堂教学要多一些互动,多一些精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发挥其主体性的作用。基于现实的要求,合作、探究互动的学习方式得以倡导,并在各地积极实施,面上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学生果真在学习中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体性了吗?我看不见得,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中仍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满堂讲、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还比比存在,使学生喘不过气来。另有些老师受到新课改的影响,甚至出现了怕讲,少讲,不讲的现象,他们认为新理念引导下的教学行为就是要少讲,由此有些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而读,冠之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手段想法设法追求学生的活动,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做文章,而不顾教学的实效。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阅读指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基础都有差异,教师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式教学,教师的讲要有的放矢,该扶的就扶,该放的就放,力图达到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而不是表面现象的教学上的走过场。在教学中,要提倡一种新的学习观,把教学作为一种合作的、反思的学习过程。新课改的改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继而转变为探究性的学习,课堂上多一些批评,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自主。

其次,我觉得,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新课改中特别提出,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

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想法,这里反复强调的是自己,即学生的的主体参与,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正如本书中所提到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应该是个没有正确答案的学习,语文学习,它不像数学、英语学科那样,答案比较单一,比较标准,语文学习,它本身答案的指向空间较大,语言材料往往是多义的,人的个性

、经验、表达的不同使得对语言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即使是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材料完全有不同的见解,读后感《改变是为了更美好――《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旧作)》。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无时无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其阅读中理解、感悟、体验、想象必然会有不同,甚至可能完全不同,因此,阅读中的答案也应该是多样化的。比如词语好象,如果要让学生得出它的近义词,则可以用不同的答案来替代,可以是仿佛,也可以是似乎,犹如、如同,可见,我们的老师在设定答案时,不能用答案筐来封闭学生的思想,而应该集中所有学生智慧的火花。

最后,我觉得学校应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我们说21世纪的学校应当成为学习共同体的学校。在一个学校里,不仅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随着许多科学技术的发展,祖国变得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一个学校要发展,一个学校要进步,作为教师,也要认识到知识更新的重要性,在学校里,教师也应该边从事教育边相互学习,甚至教育行政人员、家长和市民也要学习和提高。在学校中,必须要有相互的目标,教师间要形成一种合力或凝聚力,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教师间在相互探讨,相互学习中促进大家的共同成长。我觉得这既是知识经济的要求,更是终身教育的要求。如果一个教师总是沉迷于以往的教学中,对以前的辉煌成就感到很自得,对于新课改的课程目标不加以学习,研讨,那么,她的知识水准、专业水平就会停滞不前,那么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就无从谈起,她的课堂教学也必然是那种灌输式、程序化的、刻板的教学模式。

我想:《静悄悄的革命》是根据当今历史条件下的一场教学改革,这场改革是发挥学生多元化个性的革命,读完此书后,让我对新课程的改革充满了信心,面对挑战,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理念,不断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要学会聆听,要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的个体,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享受改革所带来的乐趣。我相信每一位认真读过这本《静悄悄的革命》的朋友,一定会和我一样受益匪浅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世纪的课该将会走进一片更加灿烂的天地。

《静悄悄的革命》新教师读后感【篇2】

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撰写的著作《静悄悄的革命》倍受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此书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和读者交流着自己的教育心得,交流着自己的教育理想。静静读来,收获颇丰。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由前言改变教学的教师们;教室里的风景向创造性学习迈进;改变教学学校改变;设计课程;学校改革的挑战中小学的实践五部分构成。佐藤学博士从观察者、推动者、研究者的角度,对这场自下而上的,由学生、教师、校长、家长和社区共同参与的革命,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作了总结和介绍,提出了一些值得我们借鉴的观点和做法。

日本的文化传统和我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也很契合。当今社会大环境的急剧变化正在引发着日本的教育的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学教授指出: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这场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的变化。仅此而言,它就决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读了这些话,我理解了这本书命名的原因。认真读完《静悄悄的革命》,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涤,自己教育实践中的一些疑惑,也找到了答案。特别是以下两点,更是极赞同佐藤学的观点。

一、润泽的教室。

作为一线教师,更关注课堂里的革命。佐藤学在书中对教室的阐述让人心生向往: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是啊,润泽,是多么让人心生憧憬的词语,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滋滋润润地成长着。

很是赞同,这也是一直以来追求的课堂。

二、学会倾听。

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的确,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的信息,要和孩子心心相印,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孩子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而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隐藏着的心声,从而激起情感的共鸣。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能从中听到心灵的声音。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更需要的往往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学生对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的确如此,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总之,《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很有借鉴意义,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教师业务笔记8篇


读后感大全主题阅读推荐:“教师业务笔记”。

很多办公事务都会涉及到撰写文档的任务,如何进行文章写作是我们的一大难点。范文可以激发我们撰写时的灵感,想必你也需要找范文类的范文进行参考吧。读后感大全特地花时间为你收集并编辑了教师业务笔记,希望能帮助到你,请收藏。

教师业务笔记 篇1

做一名阳光的教师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我心里有阳光。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

什么样的教师是阳光教师

我想,那些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朝气、拥有创新精神、敢拼敢闯、拥有属于自我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思想的教师就是阳光教师。

做阳光教师,就是要有自我的教育思想,敢于创新和开拓进取,而不是单纯地依靠教材、教案、教参、教辅资料,没有经过自我的思考、加工,进行简单的复制和粘贴,这样的教育是难以教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难以培养出具有开拓进取品质的人才,而这样的教师也注定与阳光教师和教育家型的教师无缘。

曾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个年轻教师上的优质课十分棒,得到上级领导的赏识,得到广大教师和领导的认同,于是,上级领导打算提拔这个教师到教育局某部门工作。在提拔前,领导到该学校视察,听了一节这个教师的随堂课,由于这个女教师平时对随堂课不重视、备课不认真、上课敷衍了事,结果这次的突然袭击让这个教师措手不及,结果,那堂课可想而之的糟糕。于是,提拔的事就这样不了了之,而这个即将升起的新星也就陨落。这样的教师,就是伪阳光教师,迟早会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是我勉大年轻教师最重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如果这个教育观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那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解决问题。因为,方向是错的,所以,你的教育人生也是错的。

现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促进者,即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再是自始至终絮絮叨叨讲课、传授知识的人、而是把学生组织好,由他们自主、合作学习的人;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导着--导而佛牵,牵而佛抑,甚至不必须是主导,是指引学生以方向,由他自我去走(哲学上说践行)的人;教师是学生的激励者--崇尚肯定性评价,不断给学生以激赏。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育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走下讲台,走进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的益友、伙伴、知己,平等中的首席,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学习者。所以,具有现代意识的教师,就应当充分确立学生的主角地位,要教育、培养,并放手使学生自我成为自我的主人,为自我,主动而自主地学习,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充分表现出主人翁、主演的主角形象。

做一名阳光教师,用梦想教书、用心育人。

教师业务笔记 篇2

我参加了xx市双名下乡教师培训。在短短的学习活动中,我受益匪浅。

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了。学无止境。可是,人是有惰性的动物。平时总为自我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去逃避学习。于是思想僵化,头脑迟钝,专业吃老本,教学步骤陈规,虽然年龄还年轻,但在教育教学这个舞台上也耕耘了十几个春秋了,真可谓是十几年如一日。教学已没有了创新。

幸而邂逅培训,使自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活力,燃起了斗志。

经过学习,使我懂得了如何运用多元智能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从此,我必须要善待每一名学生,不在用成绩来分优劣,评好坏。力争在顽石中发现宝石。假如说白天的学习是理论的充电,那么培训当晚的作业,就是与实际的吻合。

随后听名师们的讲座也收获多多。经过学习我能够正确的区分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和资料问题。并且将学知识运用在教学中。

对教育科研,严格来说,自我是个门外汉。因为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用感性指导实践的时候多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即使获得的一星半点的理论知识也是从电视、报刊杂志、理论书籍东拼西凑而来,从来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更不用说研究了。大学时期学习的知识也基本上如数奉还给教师,一点也不留下。此刻听了教师的讲座,头脑里才有了教育科研的框架,一些细枝末节也渐渐变得清楚。尤其学到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更觉得如雪中送炭。因为这学期刚好在学校进行一项课题研究,我本身为课题组成员对具体操作的步骤一点也不明了。此刻好了,能够现学现买,即使还有问题,教师的电话号码和邮箱都留有,能够向专家随时请教。

一向以来,做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抒大教师关注的重要话题。各种各样的提法也层出不穷。做一个反思型教师、做一个聪明型教师、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说法。此刻秦望教师又提出做一个奋斗型的教师也觉得很有道理。

其实,奋斗一词含概了很多资料。做奋斗型的教师,能够是反思型的,也能够是聪明型,还应当是创造型的,其他学者型、研究型、学习型都能够含概在其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意义。所以教师的奋斗型教师的概念抒而又广,包容万象。奋斗型的教师是在新时期教育形势下对广大教师的更高的要求。无怪乎教师这样来阐述自我的观点:做一个奋斗型的教师,需要阅历丰富,活力飞扬,思想深刻,才华横溢

总之,人仅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会提高。愿自我经过培训学习,能够不断提高,不断超越自我。

教师业务笔记 篇3

1、要有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改革的成功往往取决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用心性、情感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用心的探究。如果不能舍弃已有的固定模式和观念,就不会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上好课堂,务必在头脑里有新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会在课堂改革中注重潜力、素质的培养。

2、真诚的赞扬

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尤其对于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会成为他的人生转折点。

3、中肯地分析

透过耐心细致又合理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也许别人在有些方面比你强,但你却在另一个方面要比他强。当学生在由于嗓音不佳,音唱不准或其他原因而不敢开口唱歌时,明确的告诉她,她的其它方面比别人强,鼓励他用其他音乐形式表现音乐给学生增添勇气,战胜自卑。

4、多带给尝试的机会

在课堂上尽量为学生带给尝试的机会,为学生带给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恶快乐。

5、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

在音乐课上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6、“快乐”教学,让学生愉快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收获快乐,找寻快乐元素,在放松愉悦的心境下学习。这种观念与新课标总提出的“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刚好吻合。“快乐”教学的具体实施办法。我们能够借鉴国外一些著名的教学法。其中德奥尔夫教学法是“快乐”教学的典范。它在创造培养、团结协作精神、自信心提高、与他人的社交潜力及其他优良个性的培养上都有着很大的帮忙。我们还能够透过小型音乐剧、即兴表演等形式来对青少年的性格进行重塑。

教师业务笔记 篇4

影响教师一生的好习惯之一

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学生不仅仅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并且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哲学家莱布尼茨说:万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也进一步指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世界是一个孤寂的世界,没有差别的人只是一尊没有个性的木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一样个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他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忙,给以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不应事事单一,处处划一,时时统一,实行简单的一个法子、一个模样、一个答案,导致千教一法、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而千篇一律就等于毁灭。

教师应当用行动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在关心他,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信,能够勇敢地正视学习,从而有勇气超越自我,不断提高,这种幸福感能够带给学生一生的进取心态与向上的勇气。

教师要像慈母一样关爱每一位孩子,无论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或是令人头疼的后进生,均应一视同仁,爱得公正,爱得让学生信服。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无论他们是贫穷还是富有,是聪明还是智障;无论他们是相貌平平甚至丑陋,还是没有特长甚至平庸。每一个学生都应当平等、自由、充分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都应当在教育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幸福和欢乐。

教师业务笔记 篇5

新课改基本理念集锦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本事、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2、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把学生看成有情感、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要进取营造一个简便、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要求经过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潜质到达教育目标,要善于发展学生的优点并帮忙其提高,不要唯成绩论、唯表现论,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发展空间。

3、课程结构:每门课程的资料如何兼顾知识、儿童和社会的需要与可能,涉及课程标准和教材(尤其是教科书)的编写。

4、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竖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资料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提议。

5、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经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6、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它包括构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也包括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如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

7、进取主动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构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8、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不一样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提出基本要求。异常强调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行及终身学习的愿望和本事。

9、科学人文性课程:这种课程以科学为基础,以人自身的完善和解放为最高目的,强调人的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的辨证统一,致于科学知识,科学态度和人文精神的沟通与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尊重、理解、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教育理念贯穿到课程发展的各个方面。

10、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即强调自然、社会和人在课程体系中的有机统一,使自然、社会和人成为课程的基本来源(即:自然即课程,社会即课程,自我即可课程)。

11、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方法、手段,经过什么途径获取知识,教师应尽可能创造一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主动获取知识的氛围,应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处理、运用信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本事。

12、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让地方、学校参与课程决策,让校长教师乃至学生和家长、社区人士享有参与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机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意见和提议。

13、教材是范例:教材是学校用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或一种材料),教材资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对话的一种(不是唯一的)话题,是特定的范例。学生学习教材资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记住教材的全部资料,而是利用教材材料训练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本事和解决问题本事。教师利用教材为中介,经过组织师生对话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的思维及培养各方面的本事。教师教学的重点不应是教材资料的完成,而是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思维方式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由能学会真转正为能会学习。

14、教室是实验室:教室不是教师表演的专用舞台,而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一个场所;教室不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室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应当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1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是学生(学生的态度、情感,体会、经验、发展等)而不应是学科,教师的讲解、辅导、指导、展示、演示、释疑、评价及组织操作观摩等都应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尽可能做到认知和情感的统一。

16、课堂教学注重过程: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会学而不是只关注学生的学会,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改变学生传统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而设计,应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

17、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资料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经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本事。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职责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本事。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构成初步技术本事。

18、新的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进取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9、新的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20、新的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21、新的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22、自主学习:学生进取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3、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职责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24、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理解学习)。

25、评价资料多元化:不仅仅重视语言本事与数理逻辑本事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6、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27、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28、发展性评价:要求关注全人发展,关注个性发展,关注发展过程,把构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以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29、教师专业发展:简单说就是教师的教学本事和研究本事的发展。

30、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教前、教中、教后对自我的行为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自我的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能使自我的经验理论化,从而使自我的教学自我监控本事构成和提高。xx年4月

教师业务笔记 篇6

经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丰盛的。我体会到了:

1、边做边学: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汇集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之后,这个过程将被验证的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与问题相伴随的情境进行重组的知识,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2、边评边学: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训过程中不断要求我们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从教学目标出发去制定、修改有关评价作品的量规,去检验自己的作品,看它是否真的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互帮互学;

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合作学习,这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务面前,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次的项目培训,真实地做到了这点。百来名全市各区县的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其间对于电脑的运用操作难免有生疏之分。庆幸大家的这种互帮精神,无须过多的话语,当身边有人遇到疑惑时,总有一个又一个熟悉操作的同行主动过来给予帮助。而在小组化的讨论学习中,受训者又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彼此的教育方式得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相成长。

4、乐中学习:

培训过程的每节课上,学习氛围宽松,课堂讨论活跃,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学习内容新颖,为受训者所喜欢、所接受;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习过程随意自然,让人感觉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5、主动学习:

培训强调了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主体在于学生,变过去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让受训者去体验、去领悟,而不是被动的去听,去记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业务笔记 篇7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美学课后感

高中的时候老师就介绍我们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从那时起,单从名字出发,脑海中所定义的美学观念以为就是讲现在所有美的,具体的东西,比如讲一些名胜古迹,美的风景以及介绍一些诗词等。当真正学习美学的时候才知道,这也的理解太肤浅天狭隘了。

《美学》这门学科是中国释译回来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研究的对象多为艺术,所以又称之为研究艺术的艺术,即艺术的集中表现。学习美学后对美学的认识是:美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而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追求。但无论美的定义如何变,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庄子的:无用之大用。就是最好的概括,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心理,行为各方面的集中表现。通过这些认识和体会,对文化艺术追根溯源,让我们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知道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不会置身于当下,却好像一个流浪者般没有依托。

美的定义的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而不断发生改变。在中国,美的最早含义就是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从我们汉字的造字就可以看出:美,甘也。从养从大,即羊大为美。这显然把美与羊肉的味甘联系在一起。而后,美从味觉扩充到嗅觉,视觉等肉体感官的快乐上。到了讲文明礼节的时代,美就从个人主观的官能感受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这时的美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积极出仕,纲常礼节等方面,以及道家的超功力性的美。在西方,美的发展从美的具体的事物到美的本身再到中世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上帝,及其衍生出的宗教和信仰以及一些道德性的美德,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对儒家道德的宣传和信奉。到文艺复兴时期,人取代上帝,人性取代神性

从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的改变,最初是从审美的对象开始的,审美对象的不同,则美对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应审美的形式层,主要给人悦耳悦目的享受。其次,对应于审美的意蕴层,审美主题可以从中感受到悦心悦一的体验。在最后,对应审美形象的存在层,能给审美主体以悦神悦志的感应。无论是《美学》对于审美主题的哪一种审美感受体验,它都极大的调节了人的心灵,在现实的喧嚣中能让人找到一片安宁的归属。

而对于美的作用最好的诠释,我觉得庄子的:无用之用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

教师业务笔记 篇8

学习时间:9月4日午时4:50

学习地点:多媒体教室

参加人员:全体教师

学习资料:支部召开学身边道德模范,塑良好师表形象师德建设大会

一、学习区委宣传部下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向身边道德模范学习活动的通知》

为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目前,xx市礼貌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xx日报社、xx广播电视台等单位在全市开展xx市首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经过自下而上、层层推荐和市评委会评选,我区的赵广太、王洪鹃、侯敬军3位同志入围xx市道德模范侯选人。为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经过身边的典型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在全区上下构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区礼貌办决定在全区开展向身边的道德模范学习的活动。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好学习活动。

2、广泛宣传,兴起学习身边道德模范的热潮。

3、点面结合,联系实际,注重学习实效。

4、丰富载体,切实推进道德实践活动。

5、切实关心、爱护身边的道德模范。

二、学习市教育局xxx,传达xx市民主路小学落实徐教[xx]80号文件的实施方案

1、成立由校长、书记任组长的落实《关于开展xx市中小学校及其在职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办班专项整治活动的意见》工作领导小组。

2、制定xx市民主路小学落实徐教[xx]80号文件的实施方案(本实施方案)

3、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向全体教职员工传达徐教[xx]80号文件,学校和每位教师对照徐教[xx]80号文件所列问题开展自查自纠。

4、在学校内悬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横幅,进取营造专项活动氛围。

5、在学校原有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加强对教师的规范化管理。

6、学校与每一位教师签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师表形象目标管理职责状》,年终从《目标管理职责状》落实好的教师中评选出学校的级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给予表彰。

7、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每一位教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总结。

2023年教师业务笔记


现在的很多人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撰写文档,很多时候去写作之前都会参考一些范文。我们需要重视范文的整体构思借鉴,你是否正在为写范文而烦恼呢?我们的读后感大全的编辑特意搜集并整理了2023年教师业务笔记 ,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2023年教师业务笔记 篇1

教师业务学习笔记:美学课后感

高中的时候老师就介绍我们看朱光潜先生的《谈美》,从那时起,单从名字出发,脑海中所定义的美学观念以为就是讲现在所有美的,具体的东西,比如讲一些名胜古迹,美的风景以及介绍一些诗词等。当真正学习美学的时候才知道,这也的理解太肤浅天狭隘了。

《美学》这门学科是中国释译回来的,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研究的对象多为艺术,所以又称之为研究艺术的艺术,即艺术的集中表现。学习美学后对美学的认识是:美没有固定的标准,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而它的改变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追求。但无论美的定义如何变,它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庄子的:无用之大用。就是最好的概括,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其实也是对一个时代的心理,行为各方面的集中表现。通过这些认识和体会,对文化艺术追根溯源,让我们也更好的了解自己,认识世界。知道什么必然发生,什么不可能发生,不会置身于当下,却好像一个流浪者般没有依托。

美的定义的随着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而不断发生改变。在中国,美的最早含义就是味觉引起的甜美感受。从我们汉字的造字就可以看出:美,甘也。从养从大,即羊大为美。这显然把美与羊肉的味甘联系在一起。而后,美从味觉扩充到嗅觉,视觉等肉体感官的快乐上。到了讲文明礼节的时代,美就从个人主观的官能感受向人类的经济生活、伦理生活和精神生活乃至艺术领域。这时的美主要体现在儒家的积极出仕,纲常礼节等方面,以及道家的超功力性的美。在西方,美的发展从美的具体的事物到美的本身再到中世纪集真、善、美于一身的上帝,及其衍生出的宗教和信仰以及一些道德性的美德,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对儒家道德的宣传和信奉。到文艺复兴时期,人取代上帝,人性取代神性

从美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的改变,最初是从审美的对象开始的,审美对象的不同,则美对人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对应审美的形式层,主要给人悦耳悦目的享受。其次,对应于审美的意蕴层,审美主题可以从中感受到悦心悦一的体验。在最后,对应审美形象的存在层,能给审美主体以悦神悦志的感应。无论是《美学》对于审美主题的哪一种审美感受体验,它都极大的调节了人的心灵,在现实的喧嚣中能让人找到一片安宁的归属。

而对于美的作用最好的诠释,我觉得庄子的:无用之用说是再贴切不过的。(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机辟,死於罔罟。今夫斄牛,其大

2023年教师业务笔记 篇2

经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是丰盛的。我体会到了:

1、边做边学:

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汇集知识、技能。解决问题之后,这个过程将被验证的知识经过实际应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整个过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与问题相伴随的情境进行重组的知识,将有一个质的飞跃。

2、边评边学:

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培训过程中不断要求我们用学生的眼光去思考,从教学目标出发去制定、修改有关评价作品的量规,去检验自己的作品,看它是否真的符合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3、互帮互学;

能者为师,共同学习,合作学习,这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任务面前,只有互相帮助,才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这次的项目培训,真实地做到了这点。百来名全市各区县的教师一起参加培训,其间对于电脑的运用操作难免有生疏之分。庆幸大家的这种互帮精神,无须过多的话语,当身边有人遇到疑惑时,总有一个又一个熟悉操作的同行主动过来给予帮助。而在小组化的讨论学习中,受训者又多了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彼此的教育方式得以交流沟通,取长补短,互相成长。

4、乐中学习:

培训过程的每节课上,学习氛围宽松,课堂讨论活跃,交往互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始终;学习内容新颖,为受训者所喜欢、所接受;组织形式灵活多变,学习过程随意自然,让人感觉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5、主动学习:

培训强调了学习的重点在于过程,主体在于学生,变过去的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让受训者去体验、去领悟,而不是被动的去听,去记忆,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教师业务笔记5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笔记(5)
新课程中教师角色的十大转变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生长点是“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是“探究性学习”。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究性学习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除了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外,还必须推动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中走出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该引导教师逐步实现下列转变:
1、由“权威”向“非权威”转变
我们应该允许在某些知识领域有不懂的问题而不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可以向学生学习,可以向学生承认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请学生帮助老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让学生消除学习的“神秘感”。教师不应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
2、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而不仅仅是指导者,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由“导师”向“学友”转变
我们倡导专家型教师,但不提倡在专家的高度去要求学生。教师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勇气,与学生共建课堂,与学生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分享、一起成长。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的良师,更要成为学生的学友。
4、由“灵魂工程师”向“精神教练”转变
长期以来,人们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实教师不应该作学生灵魂的设计者,而应该作学生灵魂的铸造者、净化者。教师要成为学生“心智的激励唤醒者”而不是“灵魂的预设者”,要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
5、由“信息源”向“信息平台”转变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成为学生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缺乏师生互动,更缺乏生生互动。在新课程中,教师不仅要输出信息,而且要交换信息,更要接受学生输出的信息。教师要促成课堂中信息的双向或多向交流,因而教师要成为课堂中信息交换的平台。
6、由“一桶水”向“生生不息的奔河”转变
我们曾经认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的观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教师原来的一桶水可能已经过时,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需要教师成为“生生不息的奔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挖泉”即挖掘探寻,以寻到知识的甘泉。
7、由“挑战者”向“应战者”转变
新的课堂中不能仅仅是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因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便是对教师的挑战。开放的课堂中教师随时可能接受学生的挑战,而成为应战者。
8、由“蜡烛”向“果树”转变
中国的传统文化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不管是春蚕还是蜡烛总是在奉献给客体的同时而毁灭掉主体。新时代的教师不能再作“春蚕”或“蜡烛”而应该在向社会奉献的同时不断的补充营养,成为常青的“果树”,而不是在照亮了世界或吐尽了芳丝后就毁灭掉自己。
9、由“统治者”向“平等的首席”转变
教师不能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能作课堂的统治者,因为统治者总免不了令人“惧怕”。教师应该从统治的“神坛”上走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在新课程中教师不能再是居高临下的,而是与学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平等的交流中作“裁判”,在激烈的争论中做“首席”。
10、由“园丁”向“人生的引路人”转变
“园丁”是令人尊敬的。但“园丁”又是令人遗憾的,因为园丁把花木视作“另类生命”。园丁在给花木“浇水、施肥”的同时,还要给它们“修枝”、“造型”,他们是按照园丁自己的审美标准把花木塑造出来供人们欣赏。在园丁看来不合自己情趣的“歪枝”、“残枝”是可以“判死刑”的,他们可以随意“修剪”,可以培育出以曲为美的“病梅”。然而教师与学生的生命同源,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的缺点存在,应该允许奇才、偏才、怪才、狂才的发展。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成长引路,给学生的人生导向,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不能给不服自己管教的学生或有某种缺陷的学生“判死刑”。教师应该多一些爱心,多一些对“问题学生”的理解与关怀,将学生的缺点当作财富而施教,因为它可能使你成为教育家------没有任何一个教育家不是因为对问题学生的教育获得成功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家的。

喜欢《最新教师业务笔记简短模板》一文吗?“好读后”希望带您更加了解书籍读后感相关的文章,同时,hdh765.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师业务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